2019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

合集下载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模版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模版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模版一、总则实验室是科研教学重要的场所,为确保实验教学的安全、高效进行,维护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有效预防实验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实验室管理规定1. 实验室开放时间实验室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五的8:00-17:00,其他时间需提前申请并得到批准方可使用。

2. 实验室使用申请2.1 实验室使用需提前申请,申请需包括实验名称、实验项目、实验人数、实验时间等必要信息,由实验室管理员审核后批准。

2.2 实验教师需对实验室使用事宜进行统筹计划,并将计划向实验室管理员提前报备。

3.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3.1 实验室仪器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3.2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借用需填写相关借用单,并经实验室管理员审批后方可借用。

3.3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归还应按照约定时间和方式进行,并进行设备的检查确认。

4. 实验室安全保障4.1 实验室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明确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和使用规范。

4.2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穿戴实验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4.3 实验室内禁止吃东西、喝饮料,不得将危险物质带入实验室。

5. 实验事故处理5.1 发生实验室事故时,应第一时间采取安全应急措施,保护人员安全,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5.2 发生实验事故后,应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并针对事故原因进行整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6. 实验室安全考核6.1 实验室将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考核,以评估实验操作和安全管理情况。

6.2 实验室安全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实验教学教师的绩效评定。

三、实验教学安全规定1. 实验教学教师责任1.1 实验教学教师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实验操作能力,熟悉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

1.2 实验教学教师应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操作流程的讲解等。

1.3 实验教学教师应监督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2. 学生实验安全教育2.1 学生实验前应参加实验安全教育,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27025-2019实验室管理体系

27025-2019实验室管理体系

27025-2019实验室管理体系27025-2019实验室管理体系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旨在规范实验室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意义、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法以及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效益。

一、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意义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能够规范实验室的运行流程,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确保实验室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支持。

二、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1.组织结构和职责:实验室应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职责分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人员管理:实验室应建立科学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培训和考核等,确保实验室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设备设施管理:实验室应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购置、维护和管理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

4.实验室环境管理:实验室应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的清洁、通风、温湿度控制等,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要求。

5.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的危险品管理、事故应急处理等,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6.文件和记录管理:实验室应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包括实验报告、实验记录等的编制、审查和保存,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三、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法1.组织实施:实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实验室管理体系的组织和实施,确保各项管理要求得到有效执行。

2.培训教育: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3.内部审核: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确保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4.持续改进:实验室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及时纠正和预防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

理化生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案

理化生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案

理化生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案
一、总则
为规范理化生实验室的运行秩序,提升安全意识,防止和减轻实验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二、实验生产区域管理
1. 实验区应设置安全标签和警示牌;
2. 各实验区门口须贴设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
3. 实验过程中有毒、易燃、放射性等危险品必须妥善保管,使用时须配备应急措施;
4. 实验完成后各仪器、设备和实验桌必须保持整洁有序;
5. 实验区内严禁吸烟、饮食。

三、个人防护
1. 从事实验操作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戴口罩、穿靴;
2. 实验中可能产生飞溅或粉尘的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睛镜;
3. 使用高压瓦斯或毒性物质的操作人员需佩戴有道格尔级别的防毒面罩。

4. 病原微生物操作人员须按规定佩戴安全消毒衣和手套。

四、应急预案
1. 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预案和消防计划;
2. 设置撤离及紧急报警通道;
3. 放置足够的第一生产和消防设施。

五、操作管理
1. 实验操作人员须经过考核合格才能操作;
2. 重大实验必须有监督人员跟进;
3. 严禁个人独自操作危险设备及毒性化学试剂;
4. 规范收集及处理废弃液体和固体等危险废物。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通知[来源: | 作者:教育装备网 | 日期: 2019-02-12 15:53:54 | 访问次数:12 ]冀教备中心[2019]3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教育局教学仪器站(装备中心):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立即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教发厅函[2018]216号)精神,全面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建设,提升安全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决定在全省开展中小学实验室安全大检查。

(重点对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室的危险品管理使用及其他安全隐患开展检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各地教育装备部门和各学校要深刻认识抓好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强化安全红线意识,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

迅速成立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实验室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实化工作措施,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二、强化管控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一)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小学实验用药品特别是危险药品的使用与保管,应符合《教学实验用危险固体、液体的使用与保管》(GB/T 28920-2012)的要求。

实验室的管理、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要严格执行《河北省中小学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室装备建设和规划建议要符合《河北省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方案》(试行)。

各学校要制定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安全应急组织、安全急救设施和个人防护器材,不断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急能力。

学校要在用电、用水、消防、防毒、防腐蚀、危险药品贮存、安全防护设备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安全制度和措施,职责详细并落实到人,做到常抓不懈。

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2019

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2019

ICS13.200C70团体标准T/CCSAS005—2019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The Safety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Laboratories(报批稿)2019-12-30发布2020-02-01实施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发布T/CCSAS005—2019目次目次 (I)前言 (II)引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管理体系 (3)5组织及职责 (3)6人员管理 (4)7化学品管理 (5)8仪器/设备管理 (7)9设施管理 (8)10环境管理 (10)11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11)12安全风险管控 (11)13应急管理 (13)参考文献 (13)IT/CCSAS005—2019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普恒康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红宇、卫宏远、刘义、刘月月、郝琳、马文川、陈思凝、李运才、朱振兴、王树华、太文哲、徐静年。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T/CCSAS005—2019引言为引导化学化工实验室建立规范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指导化学化工实验室正确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率,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制定了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包括人员管理、化学品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设施管理、环境管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管控、应急管理等内容,为化学化工实验室建立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本标准旨在通过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进行事前预防和控制,提升化学化工实验室本质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

2019年5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的主要内容

2019年5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的主要内容

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高校要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决完成好。

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高校应建立由校领导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实验室安全工作机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3. 加强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

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4. 加大实验室安全投入。

高校应加大对实验室安全的经费投入,确保实验室安全设施完备、设备齐全、运行正常。

5. 加强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高校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6. 建立安全工作奖惩机制。

高校应将实验室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内部检查、日常工作考核和年终考评内容,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能履职尽责的单位和个人,在考核评价中予以批评和惩处。

7. 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高校应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自查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应开展责任倒查,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及个人的事故责任,依法依规处理。

以上是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的
主要内容,目的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实验室安全管理条范本

实验室安全管理条范本

实验室安全管理条范本一、实验室安全责任1. 实验室主管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生产。

2. 实验室主管应对实验室的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其落实和执行。

3.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有安全责任,应积极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二、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1.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的更新和巩固。

2. 实验室主管应组织开展针对实验室安全的培训活动,如急救知识、应急预案等,提高应急能力。

3. 新员工进入实验室前,应进行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 实验室应建立安全教育记录档案,对安全培训和教育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

三、实验室安全设施与装备1. 实验室应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实验室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实验室安全设备,如生物安全柜、通风系统等。

3. 实验室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安全装备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新,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4. 实验室应建立安全设备档案,记录安全设备的购置、维护和更换情况。

四、实验室安全措施1. 实验室内员工应始终戴着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服、手套、护目镜等。

2. 实验室内禁止私自进食、饮水和吸烟,要保持实验室内环境的干净整洁,减少安全隐患。

3. 实验室内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并记录下来。

4. 实验室内禁止私自进行大型实验和危险性高的实验,必要时需事先进行安全评估,并经过主管批准后方可进行。

5. 实验室内应建立化学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储存和处置,确保其安全性和环保性。

6. 实验室内应建立实验废弃物管理制度,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储存,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7. 实验室内应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对实验室事故进行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确保安全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2019年5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的主要内容

2019年5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的主要内容

2019年5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的主要内容2019年5月22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该文件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教育部强调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要求各高校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首先,每个高校应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其次,高校需要制定相关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安全要求,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规范进行。

此外,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演练是非常必要的,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为了提升实验室的安全级别,教育部要求高校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首先,高校实验室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设备进行建设,并对实验室进行严格的安全验收。

其次,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设备维护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及时维修。

另外,在实验室中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

三、加强实验室人员培训教育部强调了实验室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高校应该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参加安全培训,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应急处理等内容。

特别是新进人员和实验室负责人,应接受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高校还应建立实验室人员考核制度,对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技能和知识进行评估,确保实验室安全的持续提升。

四、加强实验室安全监督和检查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监督和检查制度。

学校要加强对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此外,教育部还将加强对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检查,不定期进行督导和抽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室进行整改,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总结起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主要着眼于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设施建设、人员培训以及监督和检查等方面。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范本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范本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范本一、实验室管理制度1. 实验室使用规定:(1)实验室使用范围、时间和人员限制必须严格执行;(2)实验室使用前,用户必须申请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禁止私自进入实验室;(3)实验室使用结束后必须按规定清理整理,并保持实验室的整洁;(4)实验室使用期间,所有参与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2. 实验室安全管理:(1)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2)实验室安全卫生巡查工作必须定期进行,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解决;(3)禁止在实验室内私自存放或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物质;(4)实验室内的化学品和实验设备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5)实验室内使用的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实验室设备的使用与维护:(1)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必须遵守相关操作规程,严禁进行超负荷操作或违规使用;(2)设备使用结束后必须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3)实验室设备的故障和维修必须及时报告并找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4. 废弃物的处理:(1)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根据分类要求进行储存、包装和处理;(2)对于有害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并保证不对环境造成污染;(3)实验室内的废物处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

二、实验教学安全制度1. 实验教室安全管理:(1)实验教室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并确保所有实验器材和设备的正常运行;(2)实验教室内所有实验操作必须遵守实验教师的指导和操作规程,严禁擅自进行实验操作;(3)在实验教学期间,学生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的实验室顺序进行实验操作;(4)实验教学结束后必须进行实验器材和设备的清理和整理,确保实验教室的整洁与安全。

2. 实验教师的责任:(1)实验教师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经验,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2)实验教师必须保证实验教学环境的安全并及时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3)实验教师应当将实验操作的风险和安全注意事项向学生进行明确的告知,并进行安全操作培训;(4)实验教师必须定期进行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安全性。

实验教学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实验教学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实验教学安全管理制度范文1. 总则为确保实验教学过程的安全,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实验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2. 组织机构2.1 实验教学安全委员会设立实验教学安全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实验教学相关职能部门和实验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实验教学安全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2.2 实验教学安全负责人学校聘任实验教学安全负责人,负责监督和管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安全工作,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3. 实验室管理3.1 实验室建设和维护学校对实验室进行建设和维护,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达标,同时定期组织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

3.2 实验室安全培训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中常见危险源的识别和应急处理等内容,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3.3 实验室准入管理实验室设置准入管理制度,未经准入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禁未经许可进行实验操作。

4. 实验操作4.1 实验操作准备实验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前,应充分了解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编制实验操作指导书,并提前组织实验室布置和所需实验器材。

4.2 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教师应讲解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学生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

4.3 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实验教师应加强对实验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事故处理的预防性措施的讲解,建立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倒查制度,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5. 应急预案制定实验教学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处理流程和步骤,并配备足够的应急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事故。

6. 实验教学安全督查学校设立实验教学安全督查组,定期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督查,指导实验教师进行安全操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实验教学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7. 安全宣传教育学校定期组织实验教育宣传活动,增加师生对实验教学安全的认知程度,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护能力。

8. 违规处罚对故意或者重大违反实验教学安全管理规定的人员,学校将依法依纪进行追责,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兰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兰教安〔2019〕168号

兰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兰教安〔2019〕168号

兰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正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各区县教育局、兰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高新区社农局,市属各学校、各事业办学校、各民办中学:近日,个别学校出现实验意外致伤学生事故,暴露出学校在落实实验室管理制度和规定不到位,学校实验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有效防范类似事故发生,市教育局决定从即日起开展学校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健全学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各区县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对实验室管理的学校负责人、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岗位安全责任进一步细化完善,将责任切切实实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贯通到各个环节,不断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

二、完善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各学校要严格按照《甘肃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学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通知》(兰教安﹝2019﹞2号)要求,建立健全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要重点做好危化品“四无一保”,即无被盗、无事故、无丢失、无违章、保安全。

落实危化品“五双”制度,即“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台账”的管理制度。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采购、储存、使用、弃物处置等环节的管理,使危险化学品整个使用周期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积极防范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发生。

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TCCSAS 005-2019

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TCCSAS 005-2019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1002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B/T2099.1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099.2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2部分:器具插座的特殊要求 GB513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GB/T11651—200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3495.1—2015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7945—20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18597—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25201—2010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GB/T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510—2013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GB30000.2~30000.29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GB/T31190—2014 实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规范 GB/T34525—2017 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 GB50019—2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66—20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

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

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
1. 实验室环境安全
- 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工作台面干净无杂物。

- 确保实验室内照明充足,通风良好。

- 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标识,保持通道畅通无阻。

-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沙桶等,并定期检查有效期。

2. 实验操作安全
- 在实验前,教师须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 学生须遵守实验室纪律,不允许捣蛋闹事。

- 操作时须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等。

- 实验后须仔细清理工作台面,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

3. 药品及设备管理
- 将化学药品存放在挡风且通风良好的柜子内。

- 对易燃、腐蚀性等危险品实行严格管控,远离火源。

- 仪器设备使用后须妥善保管,注意用电安全。

- 定期检查过期药品和故障仪器,及时进行更新或维修。

4. 安全教育培训
- 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 张贴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应急疏散路线图。

- 制定实验室安全事故预案,并进行演练。

5. 监督检查机制
- 成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小组,由校长、实验员和教师组成。

- 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 建立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方职责。

以上是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以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有序,防患于未然,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

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办法

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办法

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办法
根据实验室的特点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办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办法的基本要点:
1. 实验室安全责任:明确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总体责任,并明确其他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

2. 实验室安全章程:制定实验室的安全章程,包括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制、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3. 实验室安全培训:确保实验室人员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求。

4. 实验室安全设施:确保实验室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包括安全出口、防火设施、应急设备等。

5. 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和执行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实验室的入口管理、实验室用品和化学品的存放和管理、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

6. 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培训实验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保护人员安全并减少财产损失。

7. 安全检查和评估: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检查,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整改。

8. 事故记录和报告:确保实验室事故的记录和报告工作,及时汇总和分析事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9. 个人防护措施:明确实验室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和化学试剂等。

10. 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总之,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办法是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正常运行,保护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和事故造成的损失。

中学实验室安全计划

中学实验室安全计划

中学实验室安全计划中学实验室安全计划是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保护学生和教师健康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中学实验室安全计划的示范:安全政策和守则:制定并公布实验室安全政策和守则,明确实验室使用规定和安全注意事项。

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和教师共同遵守安全规定。

安全培训和教育: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实验室设备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等。

定期组织安全演习和培训课程,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实验室管理和维护:建立实验室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

定期检查和清理实验室环境,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通风。

化学品管理:建立化学品管理制度,确保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符合安全规定。

严格控制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和使用,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急救药品。

实验操作和安全措施: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提供必要的安全指导和防护装备。

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如戴安全眼镜、穿实验服、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等。

紧急情况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伤害等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联系方式。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消防器材,确保师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监督和评估: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或委员会,负责监督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实施和执行。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

持续改进和提升:定期评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共同创建安全、健康的实验室环境。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中学实验室安全计划的框架,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验室的规模、设备和实验类型进行调整和完善。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办法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办法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健全实验室安全工作机制,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生命安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专项行动的通知》(教科信厅函〔2021〕38号)和《江苏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规程(试行)》(苏教科〔2019〕1号)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技术安全是指在教学、科研实验过程中,与实验人员及他人人身安全、资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相关的规范操作、隐患消除和危险防范。

本办法所称“实验室”是指学校用于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的各级各类实验、实训、实践场所。

第三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各类实验室安全风险。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职责第四条建立学校、二级单位和实验室三级联动,各司其职的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实验室工作的校领导是重要领导责任人;其他校领导在分管工作范围内对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负有支持、监督和指导职责。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以下简称实验室处)对全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负有直接监管责任。

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是本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主要领导责任人;二级单位分管实验室工作的领导是直接领导责任人;各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是所在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第五条学校成立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实验室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

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实验室处,领导小组成员由实验室处、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院(交叉应用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计划财务处、后勤管理处(卫健办)、基建处、保卫处、信息化处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一、实验室管理制度1. 实验室管理目标本实验室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实验室内的人员和设备安全,保障实验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和实验教学质量。

2. 实验室管理责任(1)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用品的充足。

(2)实验教师负责相应实验课程的实施,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

(3)实验室人员需要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与秩序。

3. 实验室进出管理(1)进入实验室前需佩戴实验室指定的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实验室进出必须经过门禁系统控制,不得随意进入或离开。

(3)离开实验室时,必须关闭仪器设备,并清理工作台,确保实验室整洁。

4. 实验室安全设施与消防安全管理(1)实验室须设置安全警示标示牌,标明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并配备灭火器、应急报警设备等。

(2)实验室内不得乱堆乱放物品,要保持出入口和通道畅通。

(3)实验室内禁止吸烟,不得擅自接线、拆卸或修理电器设备。

5.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1)实验室仪器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2)使用完毕的仪器设备,应清洁并归位。

(3)仪器设备出借时需填写相应的借用单,借用期限不得超过规定时间。

二、实验教学安全制度1. 实验教学前的准备工作(1)实验教师需提前查看教材和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

(2)实验材料和化学药品需提前准备,并标明化学品的性质、储存方式和防护措施。

2. 实验操作规范(1)实验操作前,实验员需戴好实验室指定的防护装备。

(2)实验员操作时,不得随意离开实验台,不得私自调整实验装置。

(3)实验操作过程中,禁止饮食或吸烟,并注意手部的卫生。

3. 实验废弃物管理(1)实验结束后,废弃物需统一收集并分类处理。

(2)有毒、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废弃物需按照规定方式进行处置。

(3)废弃物的储存容器须标明废物名称和处理方式,避免混淆。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XX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维护教学科研工作正常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8月31日第二次修正稿)、《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0号)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教技函〔2019〕36号)等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开展教学、科研、测试等活动的校内实验工作场所。

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及项目安全审核制度的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水电安全管理、安全设施与防火防盗安全管理、实验室内务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工作。

第三条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工作要求。

学校各类实验室均适用本办法,所有在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都应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四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教师、科研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聘任、晋职晋级、年度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并纳入各单位综治考评和业绩考核,具体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职责第五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校园综合治理、平安校园建设和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校、院(重点实验室、所、中心)、实验中心(实验室)三级管理责任体系。

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制,确保实验室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第六条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学校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实验室工作的校领导是重要领导责任人,协助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学校其他校领导在分管工作范围内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负有支持、监督和指导职责。

落实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落实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落实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是确保实验室工作顺利进行和师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了有效落实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制定详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

制度应涵盖实验室准入、实验过程、废弃物处理、应急处理等方面,确保师生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2.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培训内容可包括实验室安全知识、危险源识别、个人防护等。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检查内容可包括实验室设施、仪器设备、化学品储存、通风系统等。

4. 规范实验操作:师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严格按照实验规程进行,避免违规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

同时,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实验指导和监督,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可控。

5. 加强应急处理能力:制定实验室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 建立奖惩机制:对于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的师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违反规定的师生进行批评教育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落实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学校应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法,以适应实验室工作的发展和变化。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
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内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促进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的内容:
1. 实验室管理制度:
- 实验室的使用时间、地点、人员限制等规定;
- 实验室内的设备、仪器的使用及维护规定;
- 实验室内的物品、材料的存放和管理规定;
- 实验室内的环境卫生和安全保障规定;
- 实验室设备的维护、检修和更新规定;
- 实验室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
- 实验室安全培训和教育计划;
- 实验室内的人身安全和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等。

2. 实验教学安全制度:
- 实验教学前的安全准备工作和安全教育;
- 实验室内实验操作的安全要求;
- 实验材料和试剂的储存和使用规定;
- 对实验教师和助教的安全要求和责任;
- 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活动的安全要求;
- 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紧急情况应对措施;
- 实验教学评估和记录规定等。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的制定应以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为依据,并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持续更新。

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人员应严格遵守制度要求,保障实验室内的安全环境和教学质量。

同时,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人员还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以减少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定期检查。每两个月组织人员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水电安全、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全面检查;每月质量安全小组进行一次工作质量安全检查,每年进行两次室间质量评价.
3、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二、2019年实验室安全主要工作安排
1、个体防护用具的完善,如防护服、手套、洗眼装置等。
2、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安全全面检查:
2019年实验室生物安全与质量安全工作计划
2019年检验科的实验室安全工作将进一步完善。我们将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手册》和医院管理中有关实验室安全的要求开展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成效。
1、定期培训。每半年开展一次实验室安全培训,提高科室员工对实验室安全的意识。
1)所有仪器设备经过安全使用认证。
2)生物安全柜和通风橱进行定期检测和保养;
3)高压灭菌器和其他压力容器定期检查;
4)配备必要的利器盒。
3、加强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1)在重要地点放置职业暴露应急处置箱;
2)在显著和必须位置张贴生物安全标志;
3)出现职业暴露时,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启动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