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合集下载

新课标下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该文化的好奇 心。正是这 种感受使学生 渴望了解 世界 , 习英语 的兴趣 也会 愈加 浓厚 。而且 由于这 学 种教 学克 服 了单 纯 围绕 语言 、 词汇 、 型 的枯燥 讲 句 解、 练, 训 有利于学生对英语 及英语文化 的长期趣味
趣, 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 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
么样 的 ?这 是 由 于 中西 生 活 方 式 的 不 同 而 导 致 的 理
历史 和文化特点 直观形 象地 展示 给学 生 , 使其 拓 宽
视 野 , 累背 景 知 识 。相 应 的 历 史 、 理 文 化 背 景 知 积 地
识 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 内容进行探究 的 好奇心 , 引导学生从 以语言 知 识为 目标 逐渐过 渡 到
和语言逻辑问题 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性研究 。如 , 向学生简要介 绍 我们
中亚 当和夏
娃 ( dm ad v) A a e 的故事 后 , nE 在讲解 反义 疑 问句 当
陈述句的主语是 eey oy时 , vr d b 后面 简略 的疑 问句主 语通常用 h e而不用 se学生就易于接受。 h,
能力。
关键词 : 背景知识
英语 学习兴趣
词汇 学习策略
语篇理解能力 交际能力
新课标实施 后 , 教材在编 写上 有了很 大的改 新 革, 每一单元都有英 、 美等 国家 的文化背 景介绍 , 课 文题材 广泛 , 体裁多样 , 及西 方社 会生活的多个方 涉 面, 在思想内容方 面具有 一定深 度。这就要 求英语 教师在课 堂教学 中, 不能局 限于传 授词 汇语法知识 , 讲 解试题 , 还要善于开 发教 材 , 富教 材 内容 , 给 丰 教 学生准确的文化背景 知识 , 发学 生学 习英 语 的兴 激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A: eeaey uf m9B:I1akh r Alsa Wh r r o r o ’ s e.( ak )A: h oy uak 1 w yd o s h r ) W hr r y ufo e?2 A: eeae o rm?B: waeyu Ha i o这 两 个 笑 Ho r o.( wa) i
二 、 透 英 美 文 化 。 高 交 际 能 力 渗 提
学 习语 言 不 是 一 个孤 立 的学 习过 程 。任 何 一 种 语 言 都 是 在 一 定 言 语使 用 区 域 中 的人 在 一 定 的语 境 下 通 过 口语 或 书 面 语 形 式 相 互 交 际 而 使 用 的 。 因此 在 英 语 教 学 中 , 们不 仅 要讲 授 语 言 知 识 , 练 语 言 运 用 我 训 能力 , 且 还 要 加 强 有 关 的文 化 背景 知 识 的 传 授 和 渗 透 。若 不 这 样 做 , 而
该 将 英 美文 化 背 景 知识 贯 穿 于整 个英 语 教 学和 英 语 课 外 学 习活动 的 始终 。
【 键 词】 英 美 文化 ; 语 教 学 ; 关 系
1 在 英 语 课 堂 教 学 中融入 英 美 文化 、
语 言 是文 化 的载 体 , 化 是 语 言 的 航 母 文 化 包 括 大 到 文 学 、 文 。 艺 术 、 乐、 筑、 音 建 哲学 、 史 、 技 等 领 域 , 到 诸 如 民 族 传 统 、 俗 习 惯 历 科 小 风 等 人 们 日 常 生 活的 方 方 面 面 ; 语 言 则 是 人 类 先 天 的 说 话 能 力 通 过 后 而 天 的 社 会语 言环 境 触 发 而 习 得 的 ~ 套 知 识 系 统 。语 言 是 最 好 的 承 载 文
化信息、 反映社会文化生 活的工具。语言 和文化 互相依 存、 行发展。 并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语言。

尤其是在国际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学习英语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在英语阅读中,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

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不同的习惯和规范,如果缺少这些知识可能会造成阅读障碍。

首先,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于理解英语阅读常见的习惯和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英国,时间观念十分强烈,会话中一定要避免过分浪费时间,强调效率和准确。

而在美国,人们更注重修饰语言,善于使用修辞手法和幽默情调。

如果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就很难理解英语篇章中的句式结构、语言修辞和表达方式,阅读起来就会非常困难。

其次,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英语文章中的词汇和词汇搭配。

比如,美国的精神文化中敬重自由、独立、平等和热爱和平。

因此,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与自由和平相关的用语,比如“freedom of speech“,“peaceful coexistence”等,这些用语对于了解美国文化和美国历史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了解这些文化背景知识,读者就很难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此外,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帮助读者识别和分析文化上取得更高的认知。

文化如同一种语言,有自己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

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思考方式,知道这些就能够更好地分析文化的内涵以及意义。

比如,在西方文化中,听从上级的指导和遵守规则十分重要。

如果没有理解这个文化背景,读者就有可能无法准确地理解一些英语文章中所传达的信息或者文化意义。

最后,通过学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读者可以更好地适应英语语境,加深与英美文化的了解。

除了可以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来学习英美文化,还可以加入英文社交网络或者进行培训等途径深入了解。

只有充分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

总之,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阅读至关重要。

《英美文化概况》教学课件

《英美文化概况》教学课件

六、教学大纲
1.英国文化教学大纲
1.课程编号: 2.课程名称:英国文化 3.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公选课 4.教学时数: 周学时: 2 总学时: 30 5.学分: 2 6.先修课程: 英美概况 欧洲文化 7.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对英国历史、 政治制度、 艺术 、 娱乐、 媒体、 宗教 等专题的介绍,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 语用能力、 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 ) 为实现这一目的,鼓励学生进行专题调研、 信息收集 、小 组讨论和专题发言等。 8.教材:《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 上册 朱永涛主编 高 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七、参考书目
中文类
1.吴念等译,《美国政治中的道德争论》,重庆 出 版社,2001年 2.杜学增著,《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3.薛涌著,《直话直说的政治》,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4年 4.林达著,《历史深处的忧虑》,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 1997年 5.林达著,《总统是靠不住的》,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 1998年
《英美文化概况》教学课件
课程名称 : 英美文化概况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影响。英语语言文化知识 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即能够 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掌握相关的英语语言文化 知识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应用英语语言知识。 本课程旨在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适 应全球化日益深入、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强的需要和复 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本课程以英美语言文化背景知 识为基础,结合相关的史料,借助于相关的影像资料, 使得学生能够在语境中学习语言背景知识。同时,本 课程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针对相关的文化现象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要求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课后作业。成绩评定将以课堂参与及作业为主。本课 程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

英美文化与社会背景知识

英美文化与社会背景知识

英美文化与社会背景知识一、引言英美文化与社会背景知识的了解对于我们的交流、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语言、传统、文学和社会背景等方面介绍英美文化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二、语言与文化1. 英美英语的区别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虽然有相同之处,但在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是由于英国和美国在历史、地理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所导致的。

2. 文化特点的反映英美英语在表达方式、习惯用语和口头禅等方面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点。

例如,美国人较为直接表达,而英国人则更为含蓄。

三、传统与节日1. 英国传统英国拥有丰富的传统,如皇室婚礼、下午茶、联合国家日等。

这些传统承载了英国人的历史和文化,也呈现了他们的价值观和礼仪。

2. 美国节日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诸如独立日、感恩节和万圣节等节日都体现了美国人的独特价值观和民族精神。

四、文学与艺术1. 英国文学英国文学拥有众多世界级作家和作品,如莎士比亚、狄更斯和奥威尔等。

这些作品展现了英国人的思想、情感和世界观。

2. 美国文学美国文学以马克·吐温、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和欧内斯特·海明威等作家的作品为代表。

这些作品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变迁。

3. 艺术表现英美文化中的艺术形式有绘画、音乐和电影等。

例如,英国的抽象画派、美国的流行音乐和好莱坞电影等都对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社会背景与价值观1. 英国社会背景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王国,拥有独立的法律体系和议会制度。

其价值观包括礼貌、守时和尊重个人权利等。

2. 美国社会背景美国是一个自由主义的国家,追求个人自由、平等和机会。

价值观体现在宪法中,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追求幸福等。

六、结论英美文化与社会背景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融入英美社会。

通过学习语言、传统、文学和社会价值观,我们能够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在全球化时代,这种跨文化理解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生日风俗 1(英美文化背景)

生日风俗 1(英美文化背景)

英家小孩过生日《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对“生日”(birthday)的解释是: (the anniversary of the) day of one’s birth, 即指某人的出生之日或指出生之日的周年纪念。

在英语国家,孩子出生是一个家庭的一件大事。

按照西方国家的习俗,孩子出生后要进行洗礼(baptism)。

在施行洗礼之前,孩子的父母要为孩子找好教父( god father) 和教母(god mother)。

为孩子找教父教母,其原意是希望他们对孩子在以后宗教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但现在往往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关照和帮助。

为孩子找的教父和教母不一定是一对夫妻,但通常是孩子父母的好友,是孩子父母认为正直可靠、品德良好、可以信赖的人。

一般认为,能被邀请当孩子的教父和教母是一件很荣幸的事。

孩子的洗礼一般在教堂举行,由牧师主持。

洗礼的仪式现在比往要简单些,原来孩子接受洗礼,要把全身浸入水中,后来逐渐改为用圣水给接受洗礼的小孩洗身,但现在通常都是在小孩头上滴几滴圣水即可。

在施行洗礼时,婴儿由教母抱着,站在“圣水盆”旁,到时将婴儿交给牧师,然后由教母将孩子的名字(不必说姓)告诉牧师(为了不出错,也可将名字写在纸上,交给牧师)。

牧师接过婴儿,在其头上滴几滴圣水,叫着婴儿的名字说:“我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命给你洗礼”。

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人生下来是有罪的,要经过洗礼才能洗去其污垢和罪恶,变得纯洁和善良。

孩子在洗礼时所起的名字叫教名(Christian name)。

在英美等国家,人们对生日纪念很重视,尤其是小孩的生日。

每逢生日一般都要举行适当形式的庆祝活动。

以下几个方面是作为了解英语国家庆祝生日的主要背景知识:一、几个具有特别意义的生日(important birthdays)在英美等国家,人们对小孩的生日一般都比较重视。

一般说来,小孩在13岁以前,每年过生日都要举行庆祝活动。

但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个特别重要的生日值得一提:一是女孩子16岁生日,二是18岁或21岁生日(不论男女)。

英美电影赏析教案

英美电影赏析教案

英美电影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英美电影的基本知识,包括电影的发展历程、电影类型及电影艺术的特点。

2. 通过欣赏和分析英美经典电影,提高学生对电影艺术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英美电影发展历程简介早期电影(默片时代)有声电影的发展好莱坞的黄金时期新浪潮及现代电影2. 电影类型及特点剧情片喜剧片爱情片动作片科幻片纪录片3. 电影艺术元素画面声音表演剧本导演4. 英美经典电影欣赏《公民凯恩》(Orson Welles)《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教父》(The Godfather)《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泰坦尼克号》(Titanic)5.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种族平等运动英国君主制及民主制度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影发展历程、电影类型及特点、电影艺术元素等理论知识。

2. 观影分析法:组织学生观看英美经典电影,引导学生分析电影的艺术特点、导演风格、演员表演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电影中所体现的英美文化背景,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4.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案例,深入剖析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每学期共计32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英美电影发展历程简介第5-8课时:电影类型及特点第9-12课时:电影艺术元素第13-16课时:英美经典电影欣赏与分析第17-20课时:英美文化背景知识3. 作业与评估:小组报告:分组进行电影主题报告,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英美电影赏析教材、电影手册、参考书籍。

2. 影像资料:英美经典电影片段、纪录片、相关电影资料。

3. 网络资源:电影网站、影评文章、在线视频等。

4.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

六、教学评估1. 过程性评估:通过课堂讨论、观影笔记、小组报告等环节,了解学生对电影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分析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高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高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易军宜
【期刊名称】《宜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30)0z1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对中学英语教学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页数】2页(P134-135)
【作者】易军宜
【作者单位】宜春三中江西宜春 3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41
【相关文献】
1.英语听力教学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J], 周蔚蔚
2.英语课堂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J], 李琪
3.新课标下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权永树
4.新课标下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J], 权永树
5.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引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J], 张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美文学流派与作家知识点整理

英美文学流派与作家知识点整理

英美文学流派与作家知识点整理英美文学源远流长,在其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学流派和杰出作家,这些流派和作家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也展现了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丰富多样性。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的英美文学流派与作家的知识点整理。

一、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于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自然的重要性。

(一)英国浪漫主义作家1、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他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其作品强调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

代表作有《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

2、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他的诗作充满奇幻的想象和神秘的元素,《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是其经典之作。

3、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拜伦以其奔放的激情和叛逆的精神著称,作品有《唐璜》(Don Juan)等。

4、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雪莱的诗歌富有理想主义和革命精神,《西风颂》(Ode to theWest Wind)广为流传。

(二)美国浪漫主义作家1、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幽默风格,《瑞普·凡·温克尔》(Rip Van Winkle)是其代表作。

2、詹姆斯·费尼莫·库珀(James Fenimore Cooper)以描写边疆生活和印第安人而闻名,《皮袜子故事集》(The Leatherstocking Tales)是其重要作品。

二、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在 19 世纪中叶兴起,注重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和生活。

(一)英国现实主义作家1、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狄更斯的作品生动描绘了英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如《雾都孤儿》(Oliver Twist)、《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

人教版小学英语3年级下-英美文化背景-小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人教版小学英语3年级下-英美文化背景-小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PEP小学英语文化知识汇总一、饮食文化1、西餐礼仪the knife is on the right . 刀放置于右边the fork is on the left. 叉置于左边The spoon is beside the knife. 勺子置于刀的旁边The plate is in the middle.盘子放在中间2、饭后甜点dessert 的介绍It’s something sweet, like pudding, f ruit or ice-cream…饭后吃一些甜食,比如布丁、水果、冰激凌等等3、Traditional Chinese food中国传统食品sweet dumplings汤圆zongzi粽子mooncake月饼dumplings饺子二、节日文化1、Women’s Day妇女节2、Children’s Day儿童节3、Christmas 圣诞节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Tree 圣诞树turkey火鸡gifts礼物4、西方节日Mother’s Day is the second Sunday in May.母亲节在五月份第二个星期天Father’s Day is the third Sunday in June.父亲节在六月份第三个星期天In America Thanksgiving Day is 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在美国,感恩节在十一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In Canada Thanksgiving Day is the second Monday in October.在加拿大,感恩节在十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一三、生活常识及日常标志的认识1、出口、入口和卫生间标志:entrance入口exit出口women’s女卫生间men’s男卫生间2、不同国家的紧急求救号码emergency number3、水零度结冰膨胀When water gets to 0 degrees, it becomes ice. 当温度达到0摄氏度时,水会结冰。

英美文化概况PPT课件

英美文化概况PPT课件
目录 • 本课程开发的背景条件
• 开设本课程的 课程的实施
第1页/共10页
一、本课程开发的背景条件
1.语言学习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 解,背景文化教学日渐成为中国英语 课程设置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
2.《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提中 学生的文化素养这一要求。
• 班级构成:作为校本课程,学生来自于多个行政班级。 在2011-2012学年度,学生来自于高一年级的14个班。
第6页/共10页
五、课程的实施
• 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共同探讨和中西对比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美文化和中西文化差异. 了解英美两国的历史、 政治制度、 经济贸易 、 教育、 宗教 、种族问题 、 媒体及社会问题等, 促进学 生语言水平级及交际能力的提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
第3页/共10页
三、课程结构
英国 地理概况 英国政治 英国人文景观 英国社会与生活 英国语言与文学
第4页/共10页
美国 地理概况 美国政治 美国人文景观 美国社会与生活 美国语言与文学
第5页/共10页
四、时间安排与班级构成
• 上课时间:主要利用每周“呈贡未来中学”的校本课程 时间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每次2课时,每学期10次上课 时间,每学年度20次上课时间,共40课时。
• 鼓励学生进行专题调研、 信息收集 、小组讨论和专题发言等 。
第7页/共10页
六、课程评价
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应建立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同伴、教师以及家长共 同关注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 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 主;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性评价为主。

英美文化概况课件

英美文化概况课件

宗教信仰与道德观念
宗教信仰
英国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基督教,而美国则更 为多元化,包括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 等。
道德观念
英国人重视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秩序,而美 国人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
05
跨文化交际策略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提高跨文化意识
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
的独特性。
避免文化优越感
02
不以自己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其他文化,认识到每种文化都有其
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促进平等交流
03
在交际过程中,平等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避免歧视或排斥

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
提高语言沟通能力
学习并掌握英语或其他跨文化交际语言,以 便更好地交流和理解。
灵活应对文化冲突
遇到文化冲突时,能够灵活调整自己的交际 策略,化解矛盾和误解。
善于倾听和观察
在交际过程中,积极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观点 ,观察对方的文化习俗和行为方式。
利用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将所学的文化知识运用到实际交际中,提高 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6
英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影响与传 播
英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与影响
ERA
美国历史与民族
美国历史
从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西进运动到现代社会,美国历史的演变塑造了其独 特的民族性格和文化。
多元民族
美国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各个族群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形成了 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
美国文学与电影
文学
美国文学深受欧洲文学的影响,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创新性, 如马克·吐温、海明威等作家的作品。

文化背景知识输入在大学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输入在大学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本 文 系 广 东警 官 学 院 重 点教 改课 题 “ 学英 语视 听 说 课 程 校 本 开 发 研 究 ” 课 题 编号 :o o 8 2 研 究成 果 大 ( p  ̄o 1 )
【 作者简 】 介 胡丹(9 1 )女, 18 一 , 辽宁抚顺人, 硕士, 广东警官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翻译与双语词典研究。
福建 论 坛 ( 科 社 教育 版) 29 第1期 0 年 2 0
・3 ・ l 5
文化背景知识输入在大学英语听力理解 中的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胡 丹 ( 东警官学院 , 东 广州 广 广 50 3 ) 120
摘 要: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的欠缺是 导致学习者存在英语 听力 障碍 的原 因之 一。英语教学 中, 师应重视英美文化知识 的 教 灌输 , 帮助 学生了解语 言背后 的文化内涵, 这样有助于 学生理解 、 掌握 所 学 习的语 言知识 , 有助 于学生攻 克英语 听力 方面 的难 关, 提高学生 的英语 听力水平 。 关键词 : 英语 听力 ; 文化背景知识; 听力教学 中 图分 类 号 :3 93 H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87 20 ) 2—15— 2 17 64 ( 0 9 1 3 0
影 响 学 生 听 力 理 解 的 因素 ( ) 美文 化 知 识 的 欠缺 四 英 顺利地进行英语交际 、 自如地进行英语表达 , 离不 开较 都 汉语 文化和 英美文化 之间 的差异 , 导致 了学生 思维方 式 强的英语听力能 力 , 并且 还关 系到学生 的说、 写 三种能 力 上的差异 。有 时, 果不了解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 读、 如 就会 闹出 的提高 。虽然是英语教 学 中的一个重 要组成 部分 , 听力 一 笑话 。大学英语教学 中存在着 一种常见现 象 , 但 一篇大 多数 学 直都是大多数学生在学 习和 应试 过程 中的薄 弱环节 。具体来 生能读懂却听 不懂 的材料 。外语 学 习者 大都 有这 样 的经历 : 讲 , 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如下 : 影 即使他 已具备一定程度 的听懂 所学外 语的能 力 , 对说话 者 但 ( ) 语 语 音 知 识 不扎 实 一 英 的言语或 听力材料还是很难理解 或不知所 云。这 种理解 障碍 英语听 力水平 的提 高 , 第一步就在 于掌握 单词 的正确发 主要源于 文化 间的差异 ,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 是文化 中最 音, 不准确 的发音势必 导致听 力理解 的错 误 。如连 读 、 弱读 、 重要 的组成部 分。 爆破及停顿都 是语 音中较难 把握 的部分。英语 单词的弱读较 “ 许多实证性材 料证 明 , 运用 或建 立文 化背 景知 识对 增 容易 为中国学 生所 掌握 , 置于 句子 当中的弱读 与前后 音发 进听力理 解极 为重要。 ‘ 在听前阶 段 , 师可利 用多媒体 手 但 ”3 教 生连读时 , 就不容易辨别了 。听力材料 中出现这种情况时 , 学 段激 活相 关文化背景知识 , 学生经过听前图式的准备阶段 , 针 生容易误把两 个单 词之 间 的连音 部分 听成 是其 他独 立 的单 对所 要听的内容就会 有一定 的心理和 知识的准备。 词 。此外 , 语速过快也是造成听力理解障碍 的一个因 素, 与教 二 、 美文 化 背 景 知 识 在 英 语 听力 理 解 中 的作 用 英 科书 同步的听力材 料大多数 语速较 慢 , 果平时 不注重 循序 如 ( ) 文化” 一 “ 的定 义 渐进 的训练 , 学生听到一些语速较快 的爆破 、 连读、 弱读 、 重音 “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 历史实 践中所 创造 的物质 转移等 有关语 音语调变化的听力材料 , 便会 觉得 无所适从 。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 义的文化 是指 社会 的意识形态以 ( ) 感 策略 使 用 能 力 欠 缺 二 情 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 L 文化 具有 民族 性 、 ”4 地区 情感 策略 使用能力的欠缺是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一 性及时代性 , 一般文化是从抽象的层面进行探讨 的, 现实社会 个 障 碍 。 “ 感 策 略 是 指 学 习 者 用 来 规 范 和 管 理 情 绪 、 感 只有具体的文化 , 英美文化 、 情 情 如 古希腊 文化 、 国现 代文 化等 中 等 的方 法。听 写中情感策略主要体现在听者在听写过程中如 等 。语言学家和社 会学家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做过诸多的 阐 何控 制 自己的焦虑情绪 , 调整 心态 。 … 特别 是在复合 式听写 述 : 言和 文化互相 影响 , ” 语 互相作 用 , 言的理 解和文化 的 了 语 中, 学生没有现 成 的选项 可供 猜 测 , 完全 要凭 自己 的听 力能 解密不可分 。总之 , 习语言与 了解语 言所反映 的文化 是分 学 力, 而且还涉及学生 的语 言加 工 、 录 的能力 , 些都增 加了 不 开 的 。 记 这 听力测试的难度 , 而也增加 了学生的焦虑感。因此 , 从 英语教 ( ) 力 理 解 中的 典 故 二 听 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情感策略 。 些英语典故涉及 的人物和 事件来 自文学 作品 , 有些话 ( ) 块 组 合 能 力不 佳 三 词 语 已经成为了 日常 口语 的一 部 分 , 例如 ,T asa r kt “ ht lGe  ̄ l e o 有时 , 学生 感到明明听到了一切 , 也没有感觉 出现生疏 的 m e ” acth一 2sut n 、 aH rt l rs r” a c 2 i ao ” “ oai A g t y o许 多文 t i o e o 词语 , 有力不从心的感 觉 , 乎非常健 忘 , 却 似 无法加 工出有意 学作品或戏剧 中的人物 成为了 具有 类似特征 的人 的代名词 , Syo ” c 残 追 不 义的 、 内容连 贯的信息 。这 是由于大 脑的短 期存储 能力是 有 如 “ hl k 指 贪 婪 、 忍 、 求 钱财 、 择 手 段 的守 财 奴 , U c o ” e 尤其是黑人 。传说和神话 也是 限的 , 研究数据 表明 , 人脑 短 时记忆 的容 量 为 742个组 块 。 - “ nlTm 指逆来顺受的人 , 提高学生 的词块组合 能力是一 种有效 的短 时记 忆法 , 有助 于 英语典 故 的一 个 重要 来 源 , “ cie el 、 aH ru a 如 A h she” “ e l n H ce ak 、 aP noa o ” 基 圣 中的某 些人 听者有充分 的时 间对 大量输入 语流进 行加 工 , 获取 有用 的信 ts” “ adr ̄bx 。此 外 , 督教 的《 经》 息 。“ 言的记忆 、 语 储存和输 出或使 用并不是 以词为单 位 , 而 物和事 件也 演 变成 了 英语 典 故 , 例如 , aks o et” “ “ i fda 、 a s h 是以一 些固定和半 固定 的词语块 的模式进 行的 。也就 是说 , Sl n 、 aJds 。有些英语典故来 自体育运动项 目, o mo” “ a” o u 特别 人们在听到信息 时 , 以通过把 词按照意 群进行 组合来增 加 是一些美国英语典故 , 可 与美国流行 的棒球和橄榄球运动有 关 , 记忆的容量 , 这一过 程 被称 为词 块化过 程 。 因此 , ” 英语 教 如 ,t aetos ksaa z o e 转义 为处 境 不利 、 “ohv r e gi t n ” w t i n 形势 不 “O  ̄r t a r h y ” 师应经常锻炼学生 的词块 组合 能力 ,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 、 学 妙 ,t c. ebl 是指负主要 责任 。在棒球 和橄榄球 运动 科 不是十分普遍或流行的 中国 , 生可能 不理解 这种典故 所传 学 的短时记忆 法 , 从而提高听力水平 。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的影响的一些例子:
第一,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能帮助读者理解文化内涵。

英美文化中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传统和象征,这些文化内涵在英语阅读中通常会出现。

如果读者对英美文化不熟悉,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文本中的这些文化指涉,从而影响对整个文章的理解。

对于一个不了解圣诞节传统的读者,他可能无法理解一篇关于圣诞节的文章中提到的各种节日习俗和活动。

第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读者理解词汇和短语的意义。

英语是一门词义丰富的语言,许多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读者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不熟悉,他们可能会误解文本中的词汇和短语。

对于一个不了解"kick the bucket"是指死亡的读者,他可能会误解一篇关于死亡的文章中提到的这个短语。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帮助读者理解文化内涵、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理解隐喻和象征,并正确理解词汇和短语的意义。

对于想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人来说,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至关重要。

新课标下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欲, 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地 学 习。培养 学生对英
语 语 法 结 构 、 学 作 品和 语 言逻 辑 问 题 的 思维 能 力 和 文
英 国在 强盛 时期 四处 侵略扩张 , 二百 多年 的殖 民 统治使 其语言和文化广为传播 , 对世 界文化发展产 生 了巨大影响。 因而 , 英语成为 当今世 界上最为流行 的 语 言。人教版高 中教材 中, 有好几 单元都涉及到 了英
么样 的?这是 由于 中西生活方式的不 同而导致的理 解
不 同 。 再 如 :re e这 个 词 的 基 本 含 义 是 “ 冻 ” “ fe z 冰 、 结
关键词 : 背景 知识 词 汇学 习策 略
力 交际能力
语篇理解 能
冰” 。而在 一个私人拥 有枪 支 的美 国社会 中,re e Fe z !
化交际能力。
不 加牛 奶 的“ 咖啡” 而 W iec fe 浓 , ht o fe也并 非“ 白色
咖 啡 ” 而 是 指 加 了奶 的 咖 啡 。 因 此 我 们 说 ,o o , H wd y ul ey u o f e ba ko ht ? 你 的咖 啡要 什 o i o rc fe ,lc rw ie k
重 对 词 汇所 承 载 的深 层含 义 的 理 解 , 注 重表 达 的 灵 更 活 性 和 恰 当性 。 高 中 的词 汇 教 学 重 视 语 篇 的 支 持 , 在
想象力。在 中西 文化 比较 中进 行英语教 学, 会取 得 定 事半功倍的效果 。 教学 中, 师可 以从 以下几 方面巧妙利用 英语 国 教 家 的文化背景知识,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 能。

美 国家的地理 、 历史知识 , T eB ii se> < h 如《 h rts Ils 、T e h >< S u h m rcn 、 G ig W s> < m rcn lt r— ot A e ia> < on et 、 A e ia iea >< ><

英美文学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英美文学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浅谈英美文学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摘要: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则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论述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与英美文学课的关系,指出在英美文学课上适当导入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学本身,还可以提高其英语语用能力,这对提高英美文学课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语用能力语言不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际的工具,还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语言形式同文化背景在语言的交际中本来就是自然地统一在一起的。

每一种语言都是经过不断的社会生活实践而形成的,包含着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等因素。

因此,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却又人为地硬要脱离他们的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结合文化背景知识,以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现象的领悟和理解。

一、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定义杜瑞清(1987)曾在《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中说:“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取得成就的总和。

”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来看,文化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狭义文化,或称人文文化(英文中大写开头的culture),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

二是广义的文化(英文中小写开头的culture),包括交际习惯、社会习俗、生活惯例及其他等。

本文所谈及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说是包括这两类概念的。

因为本文所取的研究范畴就是英美文学,而文学是包含在第一类文化中的,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历史、政治、信仰等和所展现的交际习惯和社会风俗都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

二、英美文学课导入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必要性1.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学习期待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着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英美文化概况

英美文化概况

英美文化概况之电影习语特色影视作品中的英语习语是智慧的结晶,它是语言中特殊成分以及英语民族特点和许多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

习语蕴涵着的历史、地理、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信息,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性。

探究其渊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影内容,更能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面部表情、手势、体态,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语言的感染力,使语言形象化、生动化。

“经典的电影语言大都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简洁明快、节奏感强、人物语言性格化、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等,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习语的使用,或者是某一部电影中经典的语句随着该电影的播出而广为大众传诵,从而成为习语。

习语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了解了英文影片里大量的习语不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欣赏影片,更有助于对英语语言的学习。

1习语的文化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

这种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此具有特殊性。

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

习语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许多习语经常会让人联想起某一民族的一些特定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地理特征等。

英语中有很多习语来源于《圣经》。

如在依据1987年发生在明尼苏达州的一起真实案件改编以贪婪欺诈及凶杀为主题的电影《冰血暴》( Fargo )中Jerry与Carl在酒吧策划绑架自己妻子的罪行:Carl; You want your own wife kidnapped?Jerry ; Yeah.Carl; you, my point is,you pay the ransom,what,eighty thousand bucks?I mean, you gives us half the ransom,forty thousand, you keep half. It’s like robbing Peter to payPaul, it doen’t make any sense.Jerry; Okay, see, it’s,it’s not me paying the ransom.The thing is , my wife , she’s weathy , her dad , he’s real welloff. Now, I’m in a bit of trouble.2习语的生动比喻性“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与文化一样,是不断生长、发展的有机体。

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其 次 是 循 序 渐 进 原则 。循 序 渐 进 原 则 在整 个素 质 教 育模
式 的 实 施 过 程 中 是一 条 贯 彻 始 终 的 原 则 , 语 言教 学 上 也 不 在
然而, 目前 我 国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文 化 导 人 还 没 有 受 到 足
够 的 重 视 。 教 学 大 纲 虽 然 对 听 、 、 、 的能 力 都 有 相 应 的 说 读 写
要 求 和 详 细 的 规 定 ,但 对 于 文 化 学 习 的 指 标 却 没 有 明 确 规 定 。为 英 语 专 业 的 学 生 开 设 的 课 程 中 , 不 少 是 涉 及 了英 美 有
鹤 (9 1 ) 女 , 林 通 化 人 , 为 通 化 师 范 学 院大 学 外 语 教学 部 教师 。 1 8一 , 吉 现 解 甚 至 是 不 愉快 。如 按 中 国人 的 习惯 , 客 人 同席 用 餐 时 , 与 如 果 自己先 客 人 而 离 开 , 说 “ 慢 用 ”这 种 礼 仪 在 中 国 的 文 常 请 , 化 环 境 中 非 常 的得 体 。 直译 成 英 语 则是 “laeetl l” 但 Pes a s wy , o
第3 l卷第 1 期
21 0 0年 1月
通 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T ONGHU NORMAL UN VE I A I RS TY
Vo - 1№ 1 l 3
Jn 2 1 a. 00
大学英语教 学 中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的导人

( 化师范学院 通
不 可 缺 少 的 工 具 。 语 言 是 文 化 的 结 晶 , 折 射 出 了文 化 的发 它 展 过程 , 时 文 化 又直 接 的 影 响 着 语 言 的 演 化 。因此 , 言和 同 语 文 化相 辅 相 成 。 一 不 可 。 缺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应用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应用

我 国于 2 0 年起 , 04 在部分省市开始实施新课程 , 该课程制度 于 2 1 年起在 四川 全 面开展实施。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 04 I
去理解别 人所 说的话 。所 以对 于英 美国家 的文化 背景 知识 的熟 悉与 否 , 以及是否懂得用 西方思维方式理解 英语语言 , 会给英语
界通用语 言当之无愧地承担起各界人士的交流重任 , 而身为主人 翁, 我们 当然要尽地主之谊 , 热情欢迎我们的朋友。此时 , 恰当的
合 用于师生之间这种关 系。② 打招呼与 问候 。英语 国家 的人 通 常以天气 、 健康 状况 、 交通 、 体育及兴趣爱好等为打招呼或问候的
话题 。而 中国人不理解 , 常常会造成误解 。③恭维与赞扬。在英 美文化中, 恭维与赞扬他人 的外貌或所属物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女 性换 了新装 、 变了发型等都会收到 即时 的恭维与赞扬。英美人 士惯用“ h n o ” T akyu 作为得体 的对恭 维语 和赞扬 的应答方式 。而 “ 己尊人” 贬 在汉语文化 中是一种谦虚的美德。在接受赞扬 、 恭维 时, 中国人一般用“ 哪里 , 哪里 ” “ 、您过奖了” “ 、差远 了” “ 、不好 ” 等
1 新 课 程 对 文 化 意识 的要 求 . 1
听力理解 带来 很大的推动或者 障碍 听力理解过程 的完成。听力
教学 以及 学习中的很多情况表 明听力理解的 主要 障碍 并不是 由 语言本身造成 , 而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对英美等 国家 的文化背 景知 识 了解 不够造成 的 。所 以 , 师在教 学 中要 注意文化 的导 教 入 。多次教学 中听力 材料 中出现 u c a n l Sm这个表达 , 生不能 e 学
①称 呼与称谓 。西方人强调要尊重个性和个性 的平等 , 表现 出平

百科知识英美文化

百科知识英美文化

百科知识英美文化英美文化是指英国和美国这两个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所拥有的独特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

这两个国家的文化是由历史、地理、政治、宗教、经济等多种因素所塑造的,具有丰富多样性和深厚底蕴。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英美文化的百科知识,并探讨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第一部分:历史文化英美文化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

英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摇篮,具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传统。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化产生了众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弥尔顿的史诗。

随后,英国的工业革命为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英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外在条件。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融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

独立战争后,美国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其宪法和独立宣言为后来的民主国家树立了榜样。

美国的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时尚等都成为许多人向往的梦想。

第二部分:宗教和价值观宗教在英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英国是基督教的发源地,天主教和新教在这里有着广泛的传承。

英国君主制度的建立与英国国教的关系密切,而美国则以宗教自由为基石,成为了宗教多元化的典范。

宗教信仰对于英美人民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社会伦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价值观方面,英美文化强调个人自由、民主理念和人权意识。

言论自由、宪法权利以及平等机会等是英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敬重与关心他人、尊重异议、鼓励创新等也是英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通过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形式传播,受到全球范围内的认同和追捧。

第三部分:文化产业英美文化产业以其优秀的内容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而闻名于世。

英国的BBC、英国博物馆以及众多的文学作品是英国文化的重要代表,而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工业、音乐产业和科技创新更是世界范围内的引领者。

英美文化产业的成功得益于其对创意和艺术的重视,也受益于英语的全球传播。

第四部分:英美文化的全球影响由于英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英语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通用语言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Newspapers in Britain and the US National and local papersIn Britain there are 11 national daily newspapers and most people read one of them every day. There are two kinds of newspaper. One is large in size and has many detailed articles about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events. These newspapers are called the serious papers or the quality papers. The other kind, called the tabloids is smaller in size, have more pictures, often in colour, and shorter articles, often about less important events or about the private lives of well-know people. Although some people disapprove(反对) of the tabloids(小报), more people buy them than buy the serious newspaper. The Sun, for example, which is a tabloid, is the biggest-selling newspaper in Britain. People who disapprove of the tabloids very strongly sometimes call them the Gutter Press. There are daily or weekly newspapers in all parts of Britain which cover local news as well as som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tories. Local papers give information about films, concerts, and other things that are happening in the local neighborhood, including, for example, information about local people who have been married or died recently. National papers generally give information about film, concerts and other events happening in London, In Scotland, many people read the Glasgow Herald or the Scotsman and there are Scottish Editions of the tabloids.There also many free local newspapers which are delivered to people’s homes whether they ask for them or not. These contain a lot of advertisements(广告) and also some news.PoliticsMost national newspapers in Britain express a political opinion and people choose the newspaper that they read according to their own political beliefs. Most of the newspapers are right-wing. These are the Daily Telegraph(serious newspaper), the Daily express, Daily Mail, Daily Star, the Sun and Today(all tabloids). Of the other serious newspapers, The Times, the oldest newspaper in Britain, did not formerly have one strong political view but it is now more right-wing. The Guardian is slightly left-wing, the Independent is centre and the Financial(金融) with political issues, but reports on business and financial news. The Daily Mirror(tabloid) is left-wing.Daily and Sunday newspapersDaily newspapers are published on every day of the week except Sunday. Sunday newspapers are larger than daily newspapers, often having 2 or 3 sections. There is also other a magazine, called the colour supplement(增刊). All the Sunday newspapers are national Serious newspapers include the Observer(which is slightly left-wing), the Sunday Times, the Sunday Telegraph and the Independent on Sunday, the Sunday Mirror, the Sunday Express, the News of the World and the Sunday Sport which is considered to lack much serious information.Newspapers in The USNational and local newspapersThere are more than 1500 daily newspapers in the US. Each one is usually sold only in one part of the country, e.g. in a city, but they cover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news. In larger cities there is often more than one newspaper and the different ones express different political opinions. Some newspapers are sold in nearly all parts of the US. E.g. USA today and the National edition of the New York Times. Two other newspapers, the Los Angeles Times and the Washington Post are know and respected all over the US but cannot be bought everywhere. Other important newspapers are: the Boston Globe, sold in New England, the Chicago Tribune, sold in the Midwest,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and USA Today, both sold nationally, and the Washington Post on the East Coast.There are also weekly newspapers in all parts of the US which cover local news, such as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local neighborhood(地方). Fewer people read these than read the daily newspapers.Daily and Sunday newspapersDaily newspapers are published on every day of the week except Sunday. Sunday newspapers are very big, often having several separate parts. They contain many longer articles and a lot of advertisements. Each section deals with a different subject. E.g.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news, sport, travel, etc. One section, the classifieds(分类广告) has advertisements for jobs and things for sale. Another section is called the funnies. There is often also a magazine which is in color.Alternative newspapersIn the 1960s a group of newspapers began to appear that were later called in “alternative press”. They expressed extreme(极端的) political opinions, especially left-wing opinion. Many of the newspapers which were part of this movement, such as the Village Voice in New York or the Reader in Chicago, are less extreme today and more widely readEducation in Britain and The USIn Britain all children have to go to school between the ages of 5 and 16. In the US children must go to school from the age of 6 to between the ages of 14 and 16, depending on the state they live in.SubjectIn England and Wales the subjects taught in schools are laid down by the National Curriculum(课程), which was introduced in 1988 and sets out(制定) in detail the subjects that children should study and the levels of achievement they should reach by the ages of 7, 11, 14 and 16, when they are tested.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does not apply in Scotland, where each school decides what subjects it will teach.In the US the subjects taught are decided by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Whereas British schools usually have prayers(祈祷) and religious(宗教的) instruction, American schools are not allowed to include prayers or to teach particular religious beliefs(信仰).ExaminationsAt 16 students in England and Wales take GCSE examinations. These examinations are taken by students of all levels of ability in any of a range of subjects and may involve a final examination, an assessment(评价) of work done during the two year course, or both of these things. At 18 some students taken A-level examinations, usually in not more than 3 subject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levels in order to go to a university or polytechnic(综合技术大学).In Scotland students take the SCE examinations. A year later, they can take examinations called HIGHS, after which they can either go straight to a university or spend a further year at school and take the Certificate(证书) of Sixth Year Studies. In Scotland the university system is different to that in England and Wales. Courses usually last four years rather than three and students study a larger number of subjects as part of their degree.In the US school examinations are not as important as they are in Britain. Students in High Schools do have exams at the end of their last two years, but these final exams are considered along with the work that the students have done during the school years.Social Events and Ceremonies(仪式)In American high schools there is a formal ceremony for Graduation(=comple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ear a special cap and gown and receive a diploma(文凭) from the head of the school. Students often buy a class ring to ear, and a yearbook, containing pictures of their friends and teachers. There are also special social events at American schools. Sports events are popular, and cheer leaders lead the school in supporting the school team and singing the school song. At the end of their junior year, at age 17 or 18, students held in the evening. The girls wear long evening dresses and the boys wear TUXEDOS.In Britain, there are no formal dances or social occasions(场合) associated(和...有关) with school life. Some schools have SPEECH DAY at the end of the school year when prizes are given to the best students and speeches are made by the head teacher and sometimes an invited guest. However, in many British schools students and teachers organize(组织) informal dances for the older students.Why American Culture is UniqueAmerican culture is unique because it is nurtured, formed and develop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which are characteristically(特性)American. The major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making of this new nation and the forming of a new culture are the hard environment, ethnic diversity(多民族) and plural religion,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nations in the world. What is more, these elements are still influencing the American culture.1. Rough EnvironmentThe early immigrants who were English Puritans settled down in northeast part of American. The environment there was very rough but they believed the poor land could purify their mind so they chose the place along the coast. From 1607 to 1892, frontiers were pushed further west. The American frontier consisted of the relatively unsettled reg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usually foun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ountry. The frontiersmen looked for a land of rich resources and a land of promise, opportunity and freedom. Actually they looked for a better life. So individualism, self-reliance, and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have perhaps been the value s most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frontier heritage(遗产) of American.2. Ethnic Diversity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ncludes a large variety of ethnic groups coming from many races, nationalities, and religions. People refer to the United States as "melting pot "and the dominant people are British. American is made up of WASP+MM, that is, White, Anglo Saxon, Protestants plus Middle Class and Male. In history,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rushed to American three times. They brought their own culture to American and later on different cultures were mixed together. Thus the unique American culture is formed, a common cultural life with commonly shared value s.3. Plural religionThe fundamental American belief in individual freedom and the right of individuals to practice their own religion is at the center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great diversity of ethnic backgrounds has produced religious pluralism; almost all of the religions of the world are now practiced in the United States. Christianity(基督教) is the dominant religion in American and Protestant (新教)is predominate(主导). Any individuals are equal before God and they believe they can communicate directly to God so they can share the same idea. Under the protestant, many new ones are formed and different explanations produce different sect of religion. Churches are independent and American religion is no longer religion seculars. The institution permits the practice of religion and the political power is separate form religion. So there are more religions in American than in other countries.4. Current influence:Nowadays, we can see the continual influence of the three elements in the current American society. American family is typically parents and their unmarried childre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generally do not live with their married children. Many Americans live in mobile homes whose homes are built with wheels. They can be moved. The people in American have a very strong desire to start a new life in a new place. Quite a number of people change residences(住所) every year. The average American moves fourteen times in his lifetime. The courage to try something new has been an American characteristic. American democracy means majority rule, but it also means protection of minority rights. There are certain freedom which the United States promises toall its citizens and members of minority group cannot be denied these rights by a vote of the majority. Americans also like to be involved in many challenge activities and sports to show their adventurous spirits. All of these are affected by the heritage of the American history.From the facts above, we can see American culture is unique which was cultivated, formed and developed by the main three factors, rough environment, ethnic diversity and plural religion and still is affected and determined by them now.Holiday in Britain and the USPaid HolidayPeople in the US get 2 weeks a year paid vacation (holiday) form their job. Most British people have four or five weeks paid holiday a year. Americans often complain that tow weeks is not enough holiday, especially when they hear about the longer holidays that Europeans get. In addition, there are 8 days in each country, which are public holidays (the British call Bank Holiday) and many of these fall on a Monday giving people a long weekend. In Britain, so many people drive to another part of the country, especially the coast, on Bank Holiday weekends that there are serious traffic jams, which may stretch(长达) for many miles.Popular Holiday PlacesWith the US, outdoor vacations are popular, for example at the Grand Canyon or Yosemite or Yellowstone or the national parks or forests. Yong people may go walking or camping in the mountains. Many people have capers or small trailer(拖车) in which to travel, or if they are in a car, they may stay at Motels on the journey Disneyland and Disneyworld are also popular and people can to skiing in the Rocky Mountains of Colorado, Wyoming and Montana.It is also very common to use vacations to visit relatives who may live in states a long distance away. Some children go to summer camp for a holiday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form school, where they do special activities, such as sports or crafts.When Americans want a holiday for sun and rest, they usually go to Florida, Hawaii, Mexico or the Caribbean. They may go to Europe for culture, for example, to see art, plays, and 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In Britain, many people like to go to the seaside for holidays. There are places near the sea, such as Blackpool, Scarborough and Bournemouth, where there is plenty to do even if it rains. In a traditional British seaside holiday, the children can watch a Punch and Judy Show, eat candy floss and rock (=sweet) and make sandcastles, while older people can hire a deckchair to sit on the beach. People also like to go to go the country, especially to walk, in places like Scotland, Wales and the Lake District.When the British go abroad they usually want to go somewhere warm. Spain and 'Spanish islands of Majorca and Ibiza are popular as are other places in southern Europe. For skiing, people often go to the Al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