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区别_许远理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构成智力主要有六种因素 :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
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适应社会、情绪的控制、意志、自我激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智力因素,就一定程度而言,属于先天因素; 非智力因素则侧重于后天的养成。
非智力因素的高低是学生成绩优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步入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第一,智力与认识过程有关,但并非认识过程本身;第二,构成智力的各种认识特点必须比较稳定,那些变化无常的认识特点不能称为智力; 第三,智力不是五种因素的机械相加,而是五种因素的有机结合;第四,智力是一种能力,而情绪、情感、性格、气质、动机、兴趣、意志、需要、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非能力的特征则属于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尽管智力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但它与学习的密切关系则是众所公认的。
国内外学者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着高度相关。
智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 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深度和灵活性,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可教育性程度。
由于各人的先天素质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后天条件的不同,诸如社会、环境、家庭、学校、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等因素,使人们的智力出现了差异。
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分为量的和质的两个方面。
所谓量的差异,一是智力的水平差异,二是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所谓质的差异一是智力的类型差异,二是智力的性别差异。
从某种程度上说,智力差异对人们学业成就和未来事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
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
在个性心理结构中, 诸多非智力因素组成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是人的个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进行活动的积极程度。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像力,它影响学习活动的速度和质量,解决“能不能学”的问题。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理想、动机、兴趣、意志、情绪、自信心,等等,它为学习活动提供动力,解决“想不想学”的问题。
关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勤能补拙实验为证勤能补拙的事例在生活中俯首可拾。
德国马普学会的斯特恩教授与脑科学专家格拉伯勒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后天勤奋的确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他们在某城市征集了引名出租汽车司机,他们经验丰富,对该市道路非常熟悉,但智力水平高低不一。
实验步骤是:在该市范围内给定起点和终点,然后在电脑屏幕上显示一些道路的名称,要求司机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是否利用给出的道路,是否在某个路口转弯,等等。
在他们思考时,科学家用电子仪器记录他们的脑部思维活动状况。
结果发现,所有的司机无论智商高低,都不需要冥思苦想就能轻松解决问题,他们的脑部只有一个很小的区域参与了思维活动,而且活动差别也很小。
但是,在陌生的道路上作类似的实验,发现智商高的司机稍为轻松一些。
这个实验说明,低智商的人在学习和工作时,如果能通过练习,使不熟悉的内容变为“熟悉”的内容,那么他们的反应水平和高智商者是没有多大差别的,也就是说,通过后天学习可以消除智力因素的影响。
斯特恩等人通过对儿童思维活动的神经研究数据的分析证实,基础知识和后天学习可以使一个低智商的人变得聪明起来,但仅仅是聪明而不多加练习,则无法凭空获得原缺乏的知识。
我们经常说,勤奋和热情造就大师。
以上实验的结论并不新鲜,科学家们只不过是用科学的手段证明了一个我们在生活中熟知的道理罢了。
20%IQ十80%EQ=成功?自从一个好事的美国人写了一本EQ的书后,相关的讨论就空前热烈起来,很多人坚定地认为,一个人的成功80%要归功于EQ,只有20%归功于IQ。
IQ是指人的智商,即智力测验的成绩。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发出智力测验,而且这些测验的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客观和科学。
情绪智力:理解和管理情绪的艺术
情绪智力:理解和管理情绪的艺术情绪智力,一个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概念,它关乎我们如何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情绪智力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它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首先,情绪智力的基础是对情绪的认识。
情绪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它可以告诉我们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当我们感到快乐、悲伤、愤怒或恐惧时,这些情绪都是在向我们传递某种信息。
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其次,情绪智力的关键在于情绪的管理。
情绪管理并不意味着压抑或忽视自己的情绪,而是要学会以健康的方式表达和处理情绪。
当我们感到愤怒时,可以尝试冷静地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不是冲动地发泄;当我们感到悲伤时,可以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安慰,而不是独自承受痛苦。
通过情绪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此外,情绪智力还体现在与他人的关系中。
一个具有高情绪智力的人,通常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从而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当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喜悦、悲伤或愤怒时,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支持和帮助他们。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情绪,不要试图改变或否定他们的感受。
最后,情绪智力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参加培训课程或与他人交流,来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
同时,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写日记等。
总之,情绪智力是一种理解和管理情绪的艺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建立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从而过上更加幸福和满足的生活。
传统智力与情绪智力的区别与联系_杨立昊
传统智力与情绪智力的区别与联系杨立昊, 许远理, 罗明英(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 要:情绪智力是在近20多年才出现,它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情绪智力到底是什么智力,它与传统智力是否有区别。
这个问题涉及到什么是传统智力以及与情绪智力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两个方面,认为情绪智力是传统智力的一个补充,传统智力侧重于语言,逻辑等认知加工,而情绪智力侧重于对情绪性信息的加工,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都包含有认知的成分。
关键词:传统智力; 情绪智力; 认知中图分类号:B848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1)10-0040-03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Tradi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YANG Li-hao, XU Yuan-li, LUO Ming-ying(College o f Educational Science,Xin yan g Norma l Un iversity ,Xin yang ,H enan 464000)Abstract :E motional intelli gence has been a research topic in the pas t 20years,which gave rise to a problem that whether emotional i ntelligence is intelligence and whether it is differentiated from tradi tional in telligence.The problem i s related to traditional intelli gence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s well a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in these t wo areas.The author thinks the emotional intelli gence is a supplement to traditional intelligence,the traditional intelli gence focus on language,logic and other cognitive processing whil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focuses on the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information.The link between the two is that both contai n a cogniti ve component.Key words :traditional in telligenc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gnitive收稿日期:2011-09-06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河南省民众社会情绪智力对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预测研究 ,项目编号:2010-GH-142。
情绪智力
1.情绪智力的定义P.Salovey(D.Mayer)提出的,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Salovey&Mayer,1990)。
情绪状态的识别和理解,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能与非情绪信息的加工过程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把情绪智力看成是一个与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绪的能力相关的概念体系。
这一概念体系的建构表明,人们在有效地控制其情绪、情感生活的能力方面是有个别差异的。
D. Goleman)在其著作《情绪智力》一书中明确提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而非智商”(D.Goleman,1995)。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情商”的提法存在着分歧和争议,情商能否同智商一样加以定量测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但是,有关情感智力是决定人们成功的重要因素的思想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人们的共识情绪智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识别、评价和表达。
也就是对自己的情绪能及时地识别,知道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还能通过言语和非言语(如面部表情或手势)的手段将自己的情绪准确地表达出来。
情绪上的自知之明是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清楚、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才能根据外部环境的要求,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同时,对自己情绪的识别和评价对情绪和表达有重要影响,只有准确地、及时地识别和评价自己情绪的人,才能准确地、有效地对来自机体内部的情绪信息作出加工,更快地对其情绪作出反应,更好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些技能就是最基本的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由美国心理学家P·Salovey和J·Mayer在1990年提出之后,由于其在成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心理学家纷纷进行研究和宣传,一时间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激起许多争论。
本文试图对“情绪智力”的范畴、研究方法、本土化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情绪智力的范畴何为情绪智力?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的概念
• 1997 年Mayer 和Salovey 对情绪智力的概念重新 界定为: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接近或产生促进思维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绪和情 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 能力。这个概念一直沿用至今。
• 1997 年BarOn 提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 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 力的总和。巴昂把人格和人际方面的能力都纳入 情绪智力范畴,把情绪智力的概念扩大化了。
• 社会性的范围要大于情绪智力的范围。
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
• Thorndike 最早提出的智力多因素理论中的社会智 力以及Gardner 多元智力理论中的人际智力、自知 智力都被视为情绪智力概念建构与发展的重要起源。
• 然而,同样的起源却发展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学派: 以Mayer 和Salovey 为主导的学院派,将情绪智力 纳入智力的家族并坚持科学量化的道路;以 Goleman、Bar-On 为领导的实务派,将预测成功 作为导向,试图在传统智力以外找出能够预测成功 的所有重要因素。实质上,两个学派的研究采取了 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前者为能力模型(ability model)取向,后者为混合模型(mixed model) 取向。它们的差异不仅仅是情绪智力概念上广义和 狭义的区别。
• 情商被认为是一个人能否取得职业成功或 生活成功的有效指标。
情绪智力的概念
• 情绪智力是由"社会智力"这一概念而来。" 社会智力"的概念最早是由Thorndike (1920)提出来的。他把社会智力作为IQ 的重要成份,把人类智力活动分为三类: 一是具体智力,亦称为机械智力,即了解 事物、应用机械技术和科学能力;二是抽 象智力,即了解和应用文字或数学符号的 能力;三是社会智力,即理解他人和与人 相处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在社会情境中 明智行动的能力。
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性
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性作者:朱娇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26期【摘要】从我国的教学实践来看,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仍是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既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也有其客观原因。
本文通过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在语文学习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的研究,揭示其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忽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的原因第一,“记诵之学”,即背诵章句,不求甚解之风盛行的传统影响太深,使人们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非智力的培养。
第二,长期以来受苏联的教育模式影响。
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中小学的教学工作只强调用系统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而严重忽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其他一切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
第三,我国制订的教学大纲和编写的教学参考书,对各科、各章、各节的“双基”要求明确、具体,可以落实和检查,而对于非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则非常笼统模糊,抽象空洞,教师难以落实和检查。
第四,一些学校往往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升学率上,这样在教学中就必然只注意知识的传授,要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演算。
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仅是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探索,很少有意识地考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
第五,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曾中断了多年,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心理学也在1958年被作“伪科学”、“资产阶级的东西”来批判,这使得我国教育科研与国外的差距越拉越大,教育科研落后。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懂教法,不讲究教法,就更不用说培养和发展非智力了。
二、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被忽略的现象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经常容易被我们所忽略。
我们常常不能正确地看待语文教学中所蕴藏的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困难和简易、成功与失败、以及成绩的高低等方面的密切联系,而只是常从智力因素方面找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状况不能有所改观。
名词解释情绪智力
名词解释情绪智力嘿,你知道啥是情绪智力不?这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哦!就好比你有一把钥匙,能打开自己内心情绪的大门,也能理解别人情绪的那扇窗,这把钥匙就是情绪智力呀!比如说,你和朋友闹别扭了,这时候情绪智力高的人就能很快察觉到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为啥生气或者难过,然后呢,还能设身处地想想朋友的感受。
这就像一个聪明的航海家,在情绪的海洋里稳稳地航行,不会被风浪轻易打翻。
再举个例子,你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情绪智力高的人不会一味地抱怨或者沮丧,而是能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就如同一个勇敢的战士,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地去战斗。
情绪智力可不是天生就有的哦,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来提高的呢!想想看,如果你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你的生活该有多美好呀!你不会再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也不会总是陷入消极的情绪中出不来。
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一开始可能会摔倒,但只要坚持练习,你就能掌握平衡,骑得又稳又快。
提高情绪智力也是这样,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努力。
你可以从观察自己的情绪开始,每次有情绪的时候,问问自己:我现在是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然后试着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它一下子爆发出来。
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也多去留意别人的情绪。
比如说,你的同事今天看起来心情不好,你可以主动去关心一下,问问他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情绪智力高的人,就像拥有超能力一样,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也能让周围的人感到温暖和舒服。
所以呀,别小看了情绪智力,它可是能让你的人生发生巨大变化的呢!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出色!。
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
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情绪智力:揭示未知的自我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情绪对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影响。
情绪智力,这个在心理学领域日益受到的概念,正是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情绪的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情绪智力的概念,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情绪智力的方法。
一、揭开情绪智力的神秘面纱情绪智力,或称情商,是指人们运用情绪信息来指导自身思维、行为和情感反应的能力。
它与智商(IQ)在智力谱系中并列,但更为复杂和独特。
情绪智力根植于人们的内心,对于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人际关系以及工作表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情绪智力的千丝万缕1、情绪智力与个人成长情绪智力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高情绪智力的人更能理解自己的情绪,并擅于运用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更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挑战,从而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显著成就。
2、情绪智力与社会和谐情绪智力对于社会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高情绪智力的人更擅于理解和处理他人的情绪,从而在人际交往中取得优势。
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同理心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三、如何衡量情绪智力1、专业的情绪智力测试许多心理学家和人力资源专家开发了情绪智力测试,用于评估个体的情绪智力水平。
这些测试通常涵盖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以及关系管理等方面。
2、写作风格和行为表现除了专业的测试,人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个体的写作风格和行为表现来评估其情绪智力。
例如,一个人在处理挫折时的态度和反应,以及在处理冲突时的沟通方式,都可以反映其情绪智力水平。
四、培养高情商,提升个人魅力1、积极面对困难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冷静,调整心态,善于从挑战中发现机会,以此锻炼自己的情绪智力。
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心理训练和自我观察,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强大的心理韧性,以提高情绪智力。
3、学无止境通过学习哲学、心理学等知识,深化对自我和人际关系的理解,从而提高情绪智力。
这些学科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他人的情绪。
心理学基础名词解释情绪智力
心理学基础名词解释情绪智力【心理学基础名词解释:情绪智力】一、引言情绪和智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情绪关系到我们的情感状态,而智力则涉及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
然而,情绪智力则是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它指的是我们在处理情绪时所展现出的智力水平。
本文将对情绪智力进行深入解释和分析,探讨其内涵、重要性以及应用。
二、情绪智力的定义和内涵1. 情绪智力的定义情绪智力,又称情商,是指一个人在理解、控制和表达情绪方面所拥有的能力。
它包括对自己情绪的认知和管理,以及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和反应能力。
情绪智力是一种社会能力,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并在人际关系中更加成功。
2. 情绪智力的内涵情绪智力包含以下几个要素:2.1 情绪认知能力:理解并辨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包括识别情绪表达和感受细微情绪变化的能力。
2.2 情绪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他人情绪的来源、背后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以更好地与他人产生共情和同理心。
2.3 情绪表达能力: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适当地传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2.4 情绪管理能力: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应对压力和挑战,并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释放情绪。
三、情绪智力的重要性情绪智力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3.1 个人发展:情绪智力有助于一个人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3.2 人际关系:情绪智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共情,倾听他人需求并适当回应,从而促进亲密关系和团队合作。
3.3 健康与幸福:情绪智力有助于缓解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症状,并增加幸福感和满意度。
3.4 领导能力:情绪智力对于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它可以增强领导者的影响力、处理冲突和激励团队的能力。
四、情绪智力的应用情绪智力不仅可以在个人生活中得到应用,也可以在工作场所和教育领域中发挥作用。
9~14岁儿童情绪智力量表的编制及应用研究
摘要本研究旨在开发一套针对9~14岁儿童的情绪智力量表。
期望家长和教师通过该量表能够对这个年龄段儿童的情绪智力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为进一步提高儿童的情绪智力提供针对性的方案,促进其情绪智力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情绪智力理论和量表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针对9~14岁儿童的情绪智力发展规律,初步确立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该模型编制了9~14岁儿童情绪智力量表。
经过预测和正式施测,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最终形成形成了包括自陈式分量表和任务完成式分量表的情绪智力量表(最终版),量表由9个因素,58个题项组成。
并在情绪智力量表的的基础上建立参考性常模。
9个维度分别是情绪觉察、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评价、人际关系、压力管理、问题解决、共情和适应性。
分析两次施测得到的数据,检验了量表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包括信度、效度。
利用该量表对上海市部分9~14岁儿童的情绪智力状况进行了考察。
本研究结论如下:1、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自陈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8,任务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4,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2。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拟合指标良好,如自陈式量表的χ2/df=1.458,RMSEA=0.047,IFI=0.909;任务式量表的χ2/df=1.401,RMSEA=0.044,IFI=0.0.857。
2、9~14岁儿童情绪智力略呈负偏态分布,总体情况较好。
9~14岁儿童情绪智力在年龄、父母最高学历和家庭经济情况上差异显著。
其中,10~11岁的情绪智力水平最高,13~14岁儿童情绪智力水平最低,并且二者差异显著;儿童情绪智力的影响总体上是随着父母学历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困难家庭经济条件的儿童在这情绪觉察、情绪表达、人际关系和压力管理4个因素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家庭经济条件的儿童。
关键词:9~14岁;情绪智力;量表编制ABSTRACTThe aim of current research is to build a standard scale to evaluate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EI)of the children at the age of9to14years old and provide a practical overview of their EI condition for the the parents and teachers.Therefore,they can improve the children’s EI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gram and ensure an all-around development during their growth.Firstly,the research about the leading EI theory and scales from all over the word was conducted and show in this study.Then,we looks for more reasonable EI model base on the law of children at the age from9to14years old and background research.On the basis of proposed model and the results from both preliminary and formal test,the final version of the EI scale(including self-report sub-scale and task sub-scale,9factors and58items)was obtained with the help of different statistical theories,such as factor analysis.In additional, norm of different groups between age were drawn up.The9dimensions of the scale stand for emotional perception,emotional understanding,emotional expression,emotional apprais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tress management,problem solving,empathy and adaptability.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is scale was scrutinized by using the data from previous surveys. We also probe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I of children age9to14in Shanghai with the formal scale.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1、The scale show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The Cronbach’s Alpha of self-reportsub-scale,task sub-scale and total scale are0.858,0.894,0.912.From the Factor Analysis, almost all the fit index values are in good range.For instance,the index of self-reportsub-scale isχ2/df=1.458,RMSEA=0.047,IFI=0.909;the index of task sub-scaleisχ2/df=1.401,RMSEA=0.044,IFI=0.0.857.2、The EI of children at the age from9to14years old present a little negative skewed distribution.Total scores of EI are in good condition.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educational level of parents and family finances.In detail,children at the age of10to11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en those children at the age of13to14.In general,with the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 of parents,the children perform better.With poor family finances,there are significant lower scores in emotional perception,emotional expression,interpersonal relation and stress management.Key words:children age9-14;Emotional Intelligence;scale development目录第一章前言 (1)1问题提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2)2情绪智力的理论概述 (2)2.1情绪智力的概念及辨析 (2)2.2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 (5)2.3情绪智力量表及其修订 (9)3本研究关于情绪智力的理论界定 (11)3.1当前情绪智力理论研究的不足 (11)3.2本研究的理论设想 (12)第二章9~14岁儿童情绪智力量表的编制 (13)1研究的整体思路 (13)2量表编制的原则 (13)3量表编制过程 (14)3.1预测量表的形成 (14)3.2预测量表的施测与结果分析 (17)3.3正式量表的形成 (20)第三章9~14岁儿童情绪智力的应用研究 (21)1研究目的 (21)2研究程序 (21)3研究工具 (21)4研究对象 (21)5结果与分析 (22)5.1探索性因素分析 (22)5.2验证性因素分析 (28)5.3信度分析 (32)5.4效度分析 (33)69~14岁儿童情绪智力的特点 (36)6.19~14岁儿童情绪智力的总体特点 (36)6.29~14岁儿童情绪智力的差异分析差异 (37)79~14岁儿童情绪智力常模的建立 (57)第四章讨论 (58)1关于情绪智力理论模型 (58)2关于9~14岁儿童情绪智力量表的讨论 (59)3关于9~14岁儿童情绪智力的调查研究的讨论 (61)3.19~14岁儿童情绪智力的总体特点的讨论 (61)3.29~14岁儿童情绪智力的差异分析的讨论 (61)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64)1结论 (64)2本研究创新 (64)3研究展望 (65)附录 (67)附录一:9~14岁儿童情绪智力预测量表(129题_列举) (67)附录二:9~14岁儿童情绪智力正式施测量表(100题_列举) (68)附录三:9~14岁儿童情绪智力量表(58题_列举) (69)附录四:参考性常模转换表(列举) (71)参考文献 (73)后记 (77)图表索引图3-1自陈式量表的碎石图 (24)图3-2任务式分量表量表的碎石图 (26)图3-3自陈式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图 (32)图3-4任务式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图 (33)图3-59~14岁情绪智力量表总分分布直方图 (38)表1-1Mayer&Salovey情绪智力模型(2000) (6)表1-2Goleman的情绪智力四因素模型(1998) (7)表1-3Bar-on情绪智力模型(1997) (8)表2-19~14岁儿童情绪智力理论架构 (16)表2-2自陈式量表-A情绪知觉维度独立样本t检验 (18)表2-3自陈式量表-B情绪理解维度独立样本t检验 (19)表2-4任务式量表-C情绪管理维度独立样本t检验 (19)表2-5任务式量表-D人际成分维度独立样本t检验 (19)表2-6任务式量表-E适应性维度独立样本t检验 (20)表2-79~14岁儿童情绪智力预测量表信度系数表 (21)表3-1正式施测被试分布情况 (22)表3-2自陈式量表的KMO测度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23)表3-3自陈式量表旋转后的因素负荷矩阵 (24)表3-4任务式量表的KMO测度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25)表3-5任务式量表旋转后的因素负荷矩阵 (26)表3-69~14岁儿童情绪智力量表9个因子及其定义。
教师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教师情绪智力研究综述作者:朱朕红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13期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情绪智力存在于教师专业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教师情绪智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学的多个方面和环节,本文先通过对“情绪智力”的梳理总结出国内外学者对于“情绪智力”的理解,进而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教师情绪智力”的理解。
通过教师情绪智力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学界对于教师情绪智力研究比较匮乏;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较少;教师情绪智力调控策略单一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情绪智力教师情绪智力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情绪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种状态和过程,它是影响人类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
教师作为特定的职业群体,其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决定了教师是一个高情绪化的职业。
教师情绪智力存在于教师专业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教师情绪智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学的多个方面和环节。
1 研究方法本研究综合采用了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以国内正式公开发表的教师情绪及其智力领域研究成果中的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检索年限不限。
本研究选择了三个关键词——“教师课堂情绪”,“教师情绪”和“教师情绪智力”分别在题名和关键词中进行检索。
期刊检索限制为普通期刊及以上期刊。
所有检索均为高级检索。
在实际的检索过程中,按照先检索题名,后检索关键词,先检索“教师课堂情绪”,再检索“教师情绪”,最后检索“教师情绪智力”的顺序依次检索,题名检索“教师课堂情绪”得到期刊18篇(其中硕博论文5篇、期刊13篇),题名检索“教师情绪”得到期刊106篇(其中硕博论文13篇、期刊93篇),题名检索“教师情绪智力”得到期刊12篇(其中硕博论文2篇、期刊10篇);关键词检索“教师课堂情绪”得到期刊0篇,关键词检索“教师情绪”得到期刊190篇(其中硕博论文40篇、期刊150篇),关键词检索“教师情绪智力”得到期刊0篇。
情绪智力理论
精品课件
第一节 萨洛维和梅耶情绪智力的能力理 论及发展
Mayer和Salovey (1997)对最初的定义进行了修 订,强调情绪智力是一种与认知活动有关的心理 能力,并提出情绪智力的四因素模型,这是一个 层级模型,其中包含的四种能力依次发展,前一 种能力成为后一种能力发展的基础。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第三节 巴让情绪智力的人格特质理论及 发展
Bar-on认为上述15种子成分是个人应对生活的能 力和个人总的情绪幸福的决定因素。在这一模型 基础上,他还编制了情商量表(EQ-i)。
McCrae( 2000)发现Bar-on指的情绪智力大部分 可以归到大五人格模型之中,他的情绪智力维度 并不能构成一个同质性的概念。
精品课件
第三节 巴让情绪智力的人格特质理论及 发展
Bar-on (2000)认为情绪智力是影响个体有效应 对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非认知的实际能力、 潜在能力和技巧。
具体内容包含个体内部能力、人际能力、适应性 能力、压力管理能力、一般心境能力五大维度。
精品课件
第三节 巴让情绪智力的人格特质理论及 发展
精品课件
——艾宾浩斯
第一节 萨洛维和梅耶情绪智力的能力理 论及发展
Mayer & Salovey (1990)首次提出将情绪智力作为一 种独立的智力成分,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三因素模型。 他们一直在智力的框架内研究情绪智力,并对其理论 不断修正,其模型为能力模型。
情绪智力是一种认识情绪意义和它们关系的能力、利 用知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情绪促进认知 活动的能力(Salovey & Mayer,1990,2001)。
精品课件
第四节 情绪智力三维结构理论
2020教师资格心理学考点梳理:非智力因素
2020教师资格心理学考点梳理:非智力因素“2020教师资格心理学考点梳理:非智力因素”一文由教师资格考试栏目分享,信息,欢迎广大考生前来阅读!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 factors)这一概念最早提出是在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力山大(W.P.Alexander )在他的《智力:具体与抽象》一文中阐述智力与能力尚不能说明学习失败的原因时,采用了这一概念。
1949年,韦克斯勒 ( D.Wechsler)在《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中专门阐述了非智力因素,这成为非智力因素研究正式开始的标志。
韦克斯勒在长期的研究中将非智力因素概括为以下三点:(1)从简单到复杂的各个智力水平都反映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2)非智力因素是智慧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 (3) 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各种智力因素的各种基本能力,但对智力起着制约作用。
从广义上来说, 非智力因素包括除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及道德品质等等。
从狭义上看,非智力因素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
这些心理因素并非象智力因素那样构成一个整体发挥作用,而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单独发挥作用。
但是,非智力因素并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它对认知过程的制约性表现在动力作用、定型作用与补偿作用三个方面。
首先是动力的作用。
史地学科在中学里的地位不及数理化、语文、外语等学科。
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仍然有不少学生喜欢这两门学科,重点中学的初中生中有67.6%、高中生中有73.1%学生喜欢史地学科,其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史地学科有着浓厚兴趣,这种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之一。
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就是指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力。
学生的个性意识倾向性为学习提供动力,它使学生能顺利地选择和确定任务;成就欲、自我发展的需要维持着学生智力活动朝着目标持续不断地前进;动机过程影响智力与能力的操作效果,促使学生发挥已有的知识技能,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并将知识技能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国内外情绪智力理论研究
一、情绪智力理论的历史发展在西方文化中,思维和情绪的关系的哲学讨论,大概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
就近而言,情绪智力理论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分离的情绪与智力20世纪70年代之前,心理学始终将情绪和智力作为两个领域来进行研究。
在情绪和智力研究并行的同时,心理学家也逐渐认识到了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并且开始了社会智力的研究。
上述这些观点和理论已经包含了情绪智力的最初含义,也可以说,它们就是情绪智力的最初起源。
2.情绪智力先驱20世纪七八十年代,情绪智力的先驱出现了。
他们将其整合为一个全新的领域——认知和情感(也叫思维与情绪)。
在这个时期,由于r.b.zajonc(1980)首次阐述了情绪首因的问题,引发了情绪与认知的谁为首因的空前大辩论。
这场谁为首因辩论的深远意义不仅在它本身,更重要的是它颠覆了认知驾驭情绪的心理哲学基础,使情绪、感情在哲学认识论上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
同时,虽然“情绪智力”这个名词零星的出现了,但是还没有任何一个明确的方式来定义或者描述。
3.情绪智力研究的出现1990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p. salovey和 d. j. mayer 一起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理论,并对其进行实证测量。
mayer等人从智力和情绪研究、哲学、人工智能、脑科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中寻找证据,来证明被他们命名为“情绪智力”的这种人的能力是存在的。
1990年~1993年这个时期被普遍认为是情绪智力研究出现的划分点。
在此期间,情绪智力的基础研究一步步进行,尤其是脑科学方面的研究。
4.情绪智力的繁荣1994年~1997年,情绪智力发生了不寻常的转变,变得非常流行。
这是由于d. goleman (1994)出版的《情绪智力》畅销书。
此书受到媒体的大肆宣传,致使情绪智力开始风靡世界。
由于这本书属于非专业著作,对情绪智力概念及理论的科学意义造成了极大混乱。
所以,情绪智力思潮在1995年~1997年间风靡世界的同时,各种针对情绪智力的概念界定、理论模型、量化研究等的批评和评论也接踵而来。
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作者许冰清摘要:有关情绪智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地关注。
本文对对情绪智力的理论来源作了简单的阐述,关于情绪智力的定义国内外有不同的观点,在本文中也有所阐述。
本文还对主要理论模型进行探讨,并比较分析了其中的能力模型和混合模型差异性,并对其作出了评价。
最后对情绪智力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情绪智力理论模型异同点评价展望正文:一、情绪智力的理论来源情绪智力理论可以追溯到智力测验运动的早期。
1920 年,Thondike 提出的社会智力概念;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Alexander在他的《智力:具体与抽象》一文中提出了非智力因素,并于1943年提出非智力因素是预测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
1983年,Gardner提出多元智力理论,在其七种智力中,已包含了现在情绪智力研究普遍涉及的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
上述这些观点均被认为是对非智力领域的最早探索,同时也被公认为是情绪智力的理论来源。
二、情绪智力的含义1、国外的观点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沙拉维(Peter Salovey和新罕布什尔大学梅耶(John Mayer)发表论文《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文中首次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的定义:个体监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且识别和使用这些信息来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的能力。
后经过两次修改,1997年他们在《什么是情绪智力》文中重新把情绪智力定义为:“觉知和表达情绪、情绪促进思维、理解和分析情绪、调控情绪的能力。
”他们的情绪智力模型就是由这四个维度组成。
这个定义基本一直沿用至今。
2、国内的观点2000年王晓钧提出。
“情绪的认知结构”是情绪智力的本质内涵。
2000年许远理等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个体认识和评价、表达和体验、调节和控制自我情绪、他人情绪和环境情绪的能力”。
2002年张进辅等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其成功与否的非认知性心理能力。
三、情绪智力理论模型(一)混合模型1. Bar2On的模型在Bar2On的模型中,情绪智力由智力的情绪维度、人格维度、社会维度构成。
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区别
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区别
许远理
【期刊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7)005
【摘要】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在多元智力取向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智力理论,是对传统智力的扩展和补充,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测验的因素不能解释而又与智力活动有关的另类因素.国内学者与西方学者在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认识上有着巨大差异,无论从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概念定义、研究内容、应用范围还是生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本质不同.
【总页数】5页(P15-19)
【作者】许远理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2.6
【相关文献】
1.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刍议 [J], 许继红
2.能力情绪智力与特质情绪智力的研究 [J], 吕秋霞;翟卫彦;杨喜秋
3.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辨析 [J], 彭红琴
4.试用情绪智力理论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 [J], 张永红;陶砂;于鸣贵
5.论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J], 刘纯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情感智力_9要素_理论建构及量化研究_许远理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 inyang T eachers College 第20卷 第2期 2000年4月(Philos.&So c.Sci.Edit.)V o l.20No.2A pr.2000情感智力“9要素”理论建构及量化研究许远理1,李亦菲2(1.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摘 要:情感智力“9要素”理论结构模型是借鉴于当今较为成熟的认知智力理论的研究思路,从“对象”和“操作”两个维度分析情智的内涵。
“对象”是由内省情智、人际情智、生态情智三个主因素构成;“操作”是由感知和体验、表达和评价、调节和控制感情的三种能力组成。
两个维度进行组合,构成了9种情感智力。
根据情智9要素的理论框架编制标准化情商量表,对情感智力进行科学的定量研究,这说明情智是可以测量的,这套量表有着广泛地应用前景。
关键词:情感智力;“9要素”理论;情智量表 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00)02-0047-04 情商(EQ)又称情感智力或情智,萨洛维和梅耶称EQ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之一[1]。
本文主要是将笔者近年来对情智理论的建构和情智量表编制的研究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一、情商理论研究的状况情感智力一词是Barbara Leuner于1966年在《情感智力与解放》一文中首次使用[2];对情感智力进行实证研究的,要首推新罕布夏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萨罗维和梅耶[1]。
把有关情感智力的研究用通俗的语言编著成书(《情感智力》)的,戈尔曼为第一人。
这本书首次被台湾的张美惠于1996年译成中文,1997年8月,耿文秀等用简体字重译此书。
这一新的心理学思潮是1997年初涌入我国大陆的。
随即“EQ”一词开始风靡我国,与之呼应的有十余本有关情商的书籍争相出版。
这些书大都是以戈尔曼的《情感智力》为蓝本,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基本没有什么新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研究
Journal o f X inyang N orm a l University ( Ph ilos. & Soc. Sc.i Ed i.t ) V o.l 27 No. 5 O c.t 2007
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区别
在我国, 自 从燕 国材 教 授 1983 年在 光明 日 报 上发表了 应 重视非智力因 素的培养 一 文以 后, 非智力因素及其相关问题受到国内许多心理学 家和教育学家们的关注, 有关此研究的论文论著犹 如雨后春笋, 它们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 献。那么, 这一概念在我国学界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什么呢? 自 1978年以来, 随着对外开放, 我国逐步 了解到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发展学生智力的趋势, 于 是在学校系统里掀起了开 发智力和培养能 力的热 潮, 即从偏重传统的 双基 转向智力开发。但在这 个过程中, 却逐步发现一个严峻的问题, 即智力水平 只是影响学习成功、学生成才的因素之一, 智力也只 是衡量人才质量的一个方面。学者们不得不考虑影 响学习、成长除了 智力因素外, 还有其他的 心理因 素。没有这些心理因素的参与, 学习的成功是无法 保证的, 不发展这些心理因素, 成才也是不可能的。 20世纪 90年代, 我国教育界提出 素质教育的战略 思想, 把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和探讨推向一个新的高 潮。在以学校教育为背景提出的非智力因素与西方 以智力本质为背景提出的非智力因素, 两者存在认 识上的差异在所难免。
Go lem an 1995年把情绪智力定义为控制情绪冲 动、解读他人情感 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2000年 提供了描述性定义: 情绪智力能够被观察到, 当一 个人在情境中, 在适当的时候经常以有效的方式展 示构成自我意识, 自我管理, 社会觉察和社会技能的 胜任力。这个理论研究的具体内容是: ( 1) 自我意 识 情绪的自我意识、正确评价自己情绪的能力 和自信心; ( 2) 自我管理 自我控制、诚信、责任 心、适应性、成就定向和创 新; ( 3) 社会觉察力 移情能 力、组 织 觉 知 力 和服 务 定 向; ( 4 ) 社会 技 能 领导能力、沟通能力、提携他人、影响力、集思 广益、冲突处理能力、凝聚力和团队协调能力。
Bar on 在 2000年把情绪智力定义为影响有效 地应对环境要求的一系列情绪能力的社会能力 [ 9 ] 。 这个理论研究 的具体内容是: ( 1 ) 个人内部技 能 情绪的自 我 意识、自 我 实现、自尊 和独 立; ( 2) 人际技能 人际关系、社会职责和移情; ( 3) 适应性 问题解决、现实考验和灵活性; ( 4) 压力 管 理 压 力 耐 受 性 和 冲 动 控 制; ( 5 ) 一 般 心 情 幸福感、乐观主义。
(一 )情绪智力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情绪智力理论是针对传统智力的缺陷以及情绪 与认知关系研究的新发现等提出的。这一术语最早 在 20世纪 60年代以一种附带的形式被用于文学评 论 [ 1] 26 30和精神病学 [ 2] , 20年之后, P ayne于 1986年 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被广泛使用。真正作为一种理论 提出是 1990年 Salovey & M ayer在 想象、认知与人
关键词: 情绪智力; 非智力因素; 区别 中图分类号: B842.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0964( 2007) 05 0015 05
情绪智力俗称 情商 或 EQ 。自从 1997年 该理论被介绍到我国以来, 在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广 泛流传并产生了强烈反响。但是许多教育理论工作 者和实践者都把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视为等同, 甚至很多心理学工作者也把它们混为一谈。其实情 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无论是起源、理论依据、概念定 义、研究内容、应用范围还是生理机制都有着本质的 区别。笔者撰写拙文之目的是为了澄清理论认识上 的误区, 以免在理论研究或教育实践应用的过程中 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二 )非智力因素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非智力因素这一术语是伴随智力测验而出现的 概念, 传统智力主要侧重于学业能力的研究。研究 者发现智力水平不能很好地解释学生学习成败的原 因。从心理学研究历史来看, 非智力因素 概念的 首创者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 ( C. P. A lexander) , 在他的启发下, 韦克斯勒 (W echsler, D )于 1940年提 出了 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 概念。韦克斯勒于 1940 年 在 Non intellective factors in genera l intelli gence[ 5] 一文中写到: 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将感情能 力和意动能力接纳为一般智力因素。我的观点是, 这种因素不仅是可以接纳而且是必需的。智力测验 要想测量到人的全部智力, 就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纳 入其中。 1950年韦克斯勒又发表了 认知的、欲求 的和非智力的智力 一文标志着非智力因素的正式 诞生。韦克斯勒从 1950年起对智力测验的因素分 析解释不到 60% 的总方差总是深感不安, 在他去世 之前的 30余年里, 一直想用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去 解释剩余方差。韦克斯勒在此期间的研究过程中虽 然没有直接提出情绪智力这一概念, 但他在对智力 测验的修改中, 的确把现在情绪智力测验的内容增 补到他的测验中了, 如他在 1952 年就曾经把 表达 情绪的能力 放在智力测验里 [ 6] , 1974 年在理解和 排列图画的子测验里涉及到处理儿童打架的情绪信
收稿日期: 2007 06 20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课题 ( FBB040128);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2006FSH 008) 作者简介: 许远理 ( 1960 ), 男, 河南商城人, 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情绪二、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在概念定义和研究 内容上的不同
目前, 国外已经形成了三种非常不同的情绪智 力理论, 以 M ayer和 Sa lovey 为代表的称为 情绪能
许远理: 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区别
力理论 , 以 Golem an为代表的称为 情绪胜任力理 论 , 以 Bar- On 为代表的称为 情绪智力、社会智 力和人格的混合理论 。西方心理学理论界一般把 M ayer等人建构的情绪智力视为理论范式。
许远 理
(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 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在多元智力取向背景下形成的一 种新的智力理论, 是对传统智力的扩展和补充, 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测验 的因素不能解释而又与智力活动有关的另类因素。国内学者与西方学者在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认识上有着巨大差异, 无论从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论依据、概念定义、 研究内容、应用范围还是生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本质不同。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 10月
以及人类对社会的多元物质价值取向和精神价值取 向, 所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不断致力于拓展智 力概念的内涵和 外延。美国心理学家加登纳 1983 年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多元智力理论, 认为人类的整 体智力至少应包括 7 种不同的智力, 即语言智力、数 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势智力、内省智 力和人际智力, 其中后 4 种智力后来成为情绪智力 理论的直接来源。斯腾伯 格于 1985 年出版 超越 IQ , 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 情境亚理论 ( 外部世 界 ) 、成分亚理论 ( 内部世界 ) 和经验亚理论 ( 内外部 世界的结合点 )。智力从本质上看同时又隶属于个 体与生存的环境, 强调智力的实践性, 而不仅仅是与 学业有关的智力差异; 它所关注的研究对象, 不仅是 儿童、专家, 还要包括成人和一般民众, 这就超越了 IQ 主 要研 究 儿 童 和 青 少 年 的 局 限。 上 述 研 究 给 情 绪智力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目前, 情绪智 力理论已经被西方主流心理学所接受, 并得到感情 神经科学研究的实证, 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 美学、政治学、军事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工智 能等领域。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情绪智力比非智 力因素的应用范围要宽阔得多。
16
息问题 [ 7] , 韦克斯勒坚信情绪的抑制能力是智力的 一个重要方面, 他赞成把被试暴露在负载情绪的环 境里, 研究他们对危险、对冲突、对权威、对暴力的处 理能力。韦克斯勒所说非智力因素在很多方面都是 现在情绪智力要研究的问题, 如果韦克斯勒还健在, 他一定会把 情绪 智力整 合到 他的 智力 测验里 [ 7] 。 此外, Epstein和 M e ier用所谓 非智力因素 构建了 一种 建设性思维量表测验 与韦氏智力量表进行 因素分析比较, 前者非智力因素的载荷为 0. 79, 智 力因素的载荷接近 0. 18, 而后者非智力因素的载荷 为 0. 10, 智力因素载荷为 0. 48。他们断言两者的差 异并非是由于不同的测量技术, 而是它们测量的是 不同的能 力 [ 8] 。因此他们把 非智力因素视 为个人 的一种能力。其实在西方智力测验的版本里, 都或 多或少地涉及到处理情绪、情感信息的能力。这说 明我国学者与西方学者思想中的非智力因素是有很 大差异的。西方学者当时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概念主 要借以说明在智力测验中暂时不能被解释的一些相 关变量, 其中一部分本身就属于能力范畴。这可能 为情绪智力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格 杂志上发表 情绪智力 一文开始。但 对情绪、 认知、智力 (智慧 )之间关系的探讨可追溯到古希腊 时期, 柏拉图将情绪或激情视之为一匹不易驯服的 野马, 不断挣脱象征理性驾驭者的控制, 威胁着人的 心理世界。理性 ( 或认知 ) 与 情绪 通常 被比喻 为
主人 奴仆 的关系, 柏拉图强调对情绪的绝对控 制。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将一种情绪与另一种情绪区 分开来不在于感官与生理唤醒的不同, 而在于认知 作用。他有一句名言: 任何人都会生气, 这没什么 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对 象恰如其分地生气, 可就难上加难。 [ 3] 241。这种强 调处理情绪的智慧与当代 情绪智力的思想 非常接 近。但是, 很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却一直沿袭着柏 拉图的思想, 把情绪视为认知的附庸进行研究。学 者们对情绪与认知关系的认识, 从主 从关系、彼此 独立的关系、相互 作用的关系到 互倚关系, 经历了 2 000多年的艰难历程 [ 4] 。直到 20世纪 80 年代以 后, 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 学、情绪心理学、社会智 力、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才初步认识到在人类智 慧活动中, 情绪与认知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 系, 情感也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力领域研 究内部, 20世纪 80 年代以前, 由于传统的智力理论 主要关注的是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 这种狭义的智 力理论无法真正反映一个人的智慧能力。它越来越 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多元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