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合集下载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备课并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工具。

通过合理编写和使用导学案,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标在编写导学案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以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或情感目标。

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知道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二、调整学习内容和结构编写导学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性质,调整学习内容和结构。

学习内容应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层次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

三、设置导引问题导学案中的导引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学习内容的关键。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设置导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

四、提供学习资源导学案编写时,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教材、课件、多媒体资料等。

学习资源的提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扩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五、引导学习方式导学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提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六、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合理安排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既要满足学习目标,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七、设计评价方法导学案的设计还需要考虑评价方法。

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置评价要求和评价方式,使学生知道学习的标准和要求,并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

八、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

学生可以通过写下思考问题、总结经验和提出建议等方式,对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九、不断修正和改进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需要教师不断修正和改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对导学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提高导学案的指导效果。

导学案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导学案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导学案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导学案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导学案通过提供学习目标、引发学生思考、组织学习内容和评价学习效果等功能,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本文将探讨导学案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以便教师们能够更有效地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一、使用原则1.明确学习目标:在编写导学案时,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即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和把握。

2.关联生活实际:导学案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相结合,增强学习内容的贴近度和可操作性。

通过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编写导学案时,可以设置一些启发性问题或探究性任务,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4.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设计导学案的内容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任务。

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5.灵活运用:导学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不同灵活运用。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布局,如表格、图表、案例分析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注意事项1.导学案的合理长度:导学案的篇幅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一页纸左右。

过长的导学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和阻碍学习的兴趣,因此应选取重要的内容进行编写。

2.措辞简洁明了:导学案的语言应简洁明了,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文字和长句子。

语句通顺,表达清晰,以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吸收。

3.设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导学案的学习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过于困难,以免使学生望而生畏。

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学习任务的数量和难度。

4.鼓励学生思考与讨论:导学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给予合适的引导。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深入思考。

中学“导学案”实施细则

中学“导学案”实施细则

中学“导学案”实施细则引言概述:中学“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旨在匡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

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编制的一份详细的学习指导案。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学“导学案”的实施细则。

一、导学目标的设定1.1明确学习目标:导学案的第一步是明确学习目标,即教师希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达到的具体目标。

这些目标应当与教学大纲和学科要求相一致,明确而具体,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1.2分解学习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将目标进一步分解为几个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对应导学案中的一个学习任务。

这样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1.3设定评价标准:在设定学习目标的同时,教师还应当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以便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评价标准应当明确、客观,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学习内容的选择2.1根据教材内容:导学案的学习内容应当与教材内容相一致,但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和粘贴。

教师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

2.2结合学科特点: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和方法,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应当结合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

例如,在数学学科中,可以采用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量和解决;在语文学科中,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3关注学生兴趣: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内容。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学习任务的设计3.1合理安排学习步骤: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应当按照一定的学习步骤进行安排,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

这样能够匡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2提供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互联网资源等。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一、导学案的含义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导”与“学”。

“导”指的是引导、指导;“学”则指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导学案实际上是用来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强调的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

“导学案”既是老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它把“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

二、导学案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课时性原则。

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节课一份导学案,不允许一案多课。

一节课一定要完成导学案上的具体学习内容。

不分课时的导学案是不符合课时性原则的。

2.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学生作为课堂唯一的主人,其主体地位应凸显出来。

3.导学性原则。

导学案重在引导学生自学,要做到目标明确,流程清晰,要求具体,操作方法明了、实用。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是导学案的编制原则,但绝不是"知识习题化"。

防止把导学案搞成"习题集",习题集不刻意要求知识之间"相互往来",题和题之间是"陌生人",而导学案知识之间要"相互走动",是心连心、手牵手,相互照顾的"血脉兄弟"。

5.层次性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

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

导学案的使用流程

导学案的使用流程

导学案的使用流程1. 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是指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复习和预习材料,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

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2. 导学案的编写编写导学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知识点的选择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选择本次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进行编写。

确保导学案的内容与即将上课的内容相契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准备。

2.2 内容的组织导学案的内容应该按照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方式进行组织。

可以采用标题、副标题、列表等方式,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2.3 题目和练习的设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导学案中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和练习题。

这些问题和练习题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导学案的使用流程3.1 发放导学案在课前,教师会将导学案发放给学生。

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班级群或学校的学习平台等方式发送导学案给学生。

3.2 学生预习学生在收到导学案后,应该根据导学案的指导内容进行预习。

预习时应认真阅读导学案中的知识点,思考问题和练习题,并尝试回答和解答。

3.3 老师辅导在课堂上,教师会对导学案中的内容进行解读和讲解。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关键知识点、解答学生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4 学生复习课后,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中的内容进行复习。

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查漏补缺,并做一些扩展练习,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4. 导学案的优点4.1 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2 自主学习和思考导学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学生在预习和复习过程中,需要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效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和如何使用导学案

高效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和如何使用导学案

高效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和如何使用导学案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转变教师观念为切入点,以教师的全员积极参与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全面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特就如何使用导学案,构建“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作以简要要求。

一、使用导学案的现实意义1、使用导学案是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学生学为中心的需要。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导学案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按照从易到难,从外表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2. 使用导学案是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优化的需要。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学习方式。

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小组合作学习为方式,教师的精讲点拨为主导,学生稳固练习、当堂达标为目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实效,到达减负增效。

二、导学案的种类。

分预习学案和课堂导学案。

三、导学案的编写编写导学案的根本要求是集体备课组各成员们集思广益,学习?课标?,分析教材,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节课要讲的内容和难度进行把握。

然后根据学情,从知识、技能到运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在编写导学案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指导进行自主学习。

备课:由原先备教案备学案转变。

同一学科教师集体备学案。

由预习学案、课堂导学案组成。

预习学案为第一步,预习什么,即学情分析,从了解学生知识根底、主要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设计。

课堂导学案为第二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设计,1.对知识结构逻辑梳理,搞准知识衔接点、新知识生发点,以问题形式由浅入深地呈现。

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导学案的使用方法一、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是指针对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内容编制的一种学习指导材料。

它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重点、学习步骤、学习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二、导学案的编制步骤1. 确定教学目标在编制导学案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在本课程中希望学生达到的知识理解、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

2. 设计学习任务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设计适当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应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提炼学习重点在制定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提炼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是指在本节课中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技能或者方法。

4. 制定学习步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学习步骤。

学习步骤应包括引入活动、讲解示范、学习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5. 设计学习方法在制定学习步骤时,教师还需要考虑适合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运用的各种学习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6. 完善导学案内容在完成以上步骤后,教师需要对导学案的内容进行审查和完善。

确保每个环节的设计合理、有针对性,并符合教学要求。

三、导学案的使用1. 在课前使用导学案可以作为预习材料,在课前向学生发放,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内容、目标和重点。

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导学案,调动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 在课堂使用导学案可以作为教学的指导和支持材料,在课堂上被教师使用。

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实践和探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3. 在课后使用导学案还可以作为课后复习和巩固的材料。

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自主进行课后巩固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四、导学案的价值导学案的使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案使用方法

导学案使用方法

导学案使用方法尊敬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制作合适的导学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规范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导学案的使用方法1.导学前,教师需要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基础知识,通过简单预习或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好奇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导学正文需要依据课程特点、学科性质、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导学步骤以及导学问题,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环节,形成相应的导学流程和导学评价方式。

3.制作导学案时,教师需要注重材料的精简和学科内容的精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导学案的使用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评估、调整导学方案,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吸收和掌握更多知识。

5.导学案的老师需要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导学案的注意事项1.导学案的使用需要遵循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必须和教材内容紧密相连,使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关联和应用。

2.导学案不是单纯让学生完成问题而已,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问题,发现错误并纠正它们。

3.导学案的问题不应该直接反映教材内容,应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将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点深层次内涵,培养思维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导学案是一种帮助课上投入教学的学习工具,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来制定详细的导学方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自我提升。

5.导学案需要不断更改和改进,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反馈,得出优化导学方案的结论。

三、总结教学过程中,制作适合学生的导学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但是,教师需要注意导学案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探索精神,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导学方案,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浅析导学案在课堂中的应用

浅析导学案在课堂中的应用

浅析导学案在课堂中的应用导学案是指在课程教学之前,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的一份详细的教案,用于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辅助的工具。

导学案通过提前引导学生的预习,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使得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下面我将从导学案的设计、实施以及效果三个方面浅析导学案在课堂中的应用。

一、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2.结合学生实际,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

3.突出课程内容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设计科学合理的预习环节,使学生能够有效预习,掌握必备知识和技能。

在设计导学案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将目标、任务、方法和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清晰的预习指南。

在教学实施中,导学案需要作为辅助工具来使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1.在课前将导学案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预习、准备。

2.在课堂上采用讨论、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

3.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针对导学案中的难点和疑点进行讲解和解释,深入探讨与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4.对于没有完成预习任务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和引导,帮助他们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学习动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突出课程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在实际操作中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4.促进师生互动和学术交流,增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总之,导学案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基础的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研究以安徽太和一中历史导学案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研究以安徽太和一中历史导学案为例

三、高中历史导学案的设计
1、明确目标:在设计导学案时,应明确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并将其贯穿于 整个导学案中。
2、优化内容: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的历史素材, 设计有趣、有深度的学习任务。
3、创新形式:采用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如填空题、简答题、图述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中历史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有利于 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选题策略、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反馈等关键问题。在设 计和使用导学案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
展望未来,高中历史导学案的研究和实践应进一步深入。具体建议如下:
2、学习内容:选取明朝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作为学习素材,设计相关问题 和学习任务。如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影响;探究《西游记》所反映的社会 背景等。
3、学习形式: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同时,结合地图、图片等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
4、实践探究: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址,了解明朝时期的文化、风 俗等,培养其文化认同感和家国情怀。
3、学生反馈:导学案的使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 整和完善导学案。
四、案例分析
下面以一个高中历史导学案的实例来说明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标题:二战中的重要战役 1、教学目标:掌握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及对二战的影响。
2、知识点: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会战。 3、学习建议: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以下思考题。
4、评价反思: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反思 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
五、安徽太和一中历史导学案案 例分析
安徽太和一中在历史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以下是一份高 一历史导学案的案例分析:

导学案的课堂使用流程

导学案的课堂使用流程

导学案的课堂使用流程1. 简介在教学中,导学案是一种常用的教学辅助工具,用于引导学生预习、复习和巩固知识。

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提前做好准备,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介绍导学案的课堂使用流程,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2. 使用导学案的好处•增加学习效果: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使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习能力:导学案中的问题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问题解决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使用导学案的课堂流程使用导学案的课堂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课前预习,课堂讨论与实践,课后巩固与回顾。

下面将分别介绍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3.1 课前预习3.1.1 分发导学案在课前,教师需要将导学案发放给学生。

导学案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编写,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学习目标和问题。

3.1.2 学生预习学生在拿到导学案后,应认真阅读导学案中的内容,并结合教材,预习相关知识点,并尝试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

3.2 课堂讨论与实践3.2.1 导入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等方式,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2.2 导学案讲解教师可以对导学案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回答导学案中的问题。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学生解惑和辅导。

3.2.3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彼此的看法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3.2.4 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导学案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consol通常可以分为:•实验•演示•角色扮演•小组活动•探究性学习等3.3 课后巩固与回顾3.3.1 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导学案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练习题、思考题、书面作业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一、导学案编写意图◆“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学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

◆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分层次的训练)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

◆导学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有效方案。

◆导学案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

进入有路径,似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路径不平坦,有台阶。

◆导学案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情,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二、导学案编制原则1、高效导学案的编制要遵循四个符合:一要符合新课程标准,二要符合具体教学模块的要求,三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四要符合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的实际。

2、导学案的编制要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问题设置有层次性,切实引领学生的自学、讨论、思考,防止简单化、习题化。

三、导学案设计基本规范概括地讲,导学案设计要做到“四个基本统一”,即:统一基本设计程序、统一基本设计要素、统一基本课时容量、统一基本设计格式。

1、统一基本设计程序。

通常,每周集体备课时间,研究下一周的导学案,组内成员集体研究,并分配接下去一周的备课任务。

基本流程为:个人“初备”(形成“初案”)——备课组“集备”(形成“共案”)——课前个人“复备” (形成“个案”)——课中“续备” (形成“续案”)——课后“补备”(形成“补案”)。

基本要求为:当周备下周的导学案,原则上每课一案,先个人“初备”,再返回学科组“群议”,形成“共案”,分给相关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再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备”,最后结合实际的授课经历,做“课后修订”(补备)。

导学定位,精准施教——浅谈四元五环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

导学定位,精准施教——浅谈四元五环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

导学定位,精准施教——浅谈四元五环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摘要:“四元五环”教学是围绕“精问、思考、互动、运用”四个方面,并结合“导入环——感悟环——探究环——内化环——运用环”五个环节来开展课堂教学,并依据学科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四元五环”教学法实施办法。

在四元五环教学模式中,导学案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做好导学案设计,通过导学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导学定位;四元五环;教学模式;导学案设计引言:“四元五环”主要围绕“读、悟、述、写”四元素进行课堂教学,并通过教师巧妙的精问、组织、鉴析、欣赏与拓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导学案是一份教学辅助材料,在课前或课程开始前向学生提供相关内容和问题。

它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从而达到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思维的目标。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问题。

导学案应该包含一系列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四元五环”的概念和意义1.1概念“四元五环”中的“四元”指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达成的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将知识读懂,领悟,并且深思其中的内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环”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的原则,学生在教师的情境导入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感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解决疑难问题,并且在运用中实现知识的应用与创新[1]。

通过导学、感悟、探究、内化、运用几个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提升,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参与下,这五个环节环环紧扣,将所有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的连贯性。

1.2意义四元五环教学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教学方案。

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较多自主权,拥有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空间。

教师在教学中以启发学生,鼓励学生为主,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科的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导学案”实施细则

“导学案”实施细则

“导学案”实施细则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编写的一种教学指导案例。

通过导学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下面将详细介绍导学案的实施细则。

一、设计导学案的目的和原则1.1 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导学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1.2 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和形式的导学案,以促进个性化学习。

1.3 强调任务导向:导学案要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导学案的编写和组织2.1 结合教学内容:导学案的编写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突出重点、难点和扩展内容。

2.2 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导学案中应包含多种教学活动,如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强调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导学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导学案的实施方法3.1 充分准备教学资源:在实施导学案前,教师要充分准备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3.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注重引导与反馈:教师在实施导学案时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导学案的评价和反思4.1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4.2 教学过程反思:教师要定期对导学案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4.3 学生学习反馈:教师还应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五、导学案的优化和创新5.1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随着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导学案也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保持教学的前沿性和有效性。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在现代教育中,导学案已经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规范化的教学设计文档,旨在引导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下面将介绍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方法。

一、导学案的定义导学案是教师为了完成预定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对一堂课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和梳理的教案形式。

它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内容,帮助教师有条理地组织课堂教学。

二、导学案的编写步骤1. 确定课程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要具体、明确,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2. 教学准备:确定所需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并组织好,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流畅性。

3. 教学过程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详细的教学过程。

包括导入环节、知识讲授、示范演示、实践练习、巩固与拓展等环节。

4.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科特点,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

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教学评价: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明确学生达到何种程度为达成教学目标。

评价方式可以有测验、作业、讨论贡献等不同形式。

6. 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三、导学案的使用方法1. 教师使用导学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导学案进行教学准备,并按照导学案的内容逐步展开课堂教学。

导学案提供了教学的大纲,帮助教师有条理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使用导学案: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通过阅读导学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的引导,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导学案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教学研讨使用导学案:导学案还可以作为教研活动的参考资料。

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评估教学的效果,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

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

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1. 介绍导学案的概念和作用(200字)导学案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教学工具,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之一。

它通过提供问题引导、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以及相关学习资源等内容,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导学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 导学案的设计要素(300字)2.1 学习目标:导学案中应明确列出学习目标,以便学生清楚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2 学习任务:合理设置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探究和实践操作。

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

2.3 学习过程:导学案中应包含学习过程的详细步骤安排,以便学生能够按照指导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2.4 学习资源:导学案应包含所需的学习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资料、课件等,方便学生进行知识查找和扩展阅读。

3.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300字)3.1 明确性原则:导学案中的内容要明确具体,不模糊、不含糊。

学生应能够准确理解导学案的每一个环节和要求。

3.2 渐进性原则:导学案的设计应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每一环节都应是前一环节的延伸和拓展。

3.3 启发性原则:导学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开放性原则:导学案应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 导学案的使用方法(300字)4.1 课前使用: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导学案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和准备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导学案了解学习目标和任务,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4.2 课堂使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的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完成。

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问、思考和讨论。

4.3 课后反馈:课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对导学案中的问题和思考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思考。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

创新课堂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按照教材中的内容照本宣科。

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内容比较抽象,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3]。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

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表演和模仿。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比如,在学习“生活需要法律”这一内容时,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举出一个违反法律法规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体会故事中的情境,从而更好地感受生活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

多媒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途径能够将抽象的知识以更加生动化、形象化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获得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上。

比如,在学习“敬畏生命生命至上”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播放清明祭祖、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5.12”地震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贵。

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对教材中的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时也能更好地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

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天卉中学刘金铭
诞生背景:
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
传统教育:教师为主宰,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线。

教师控制学生,以教定学(我能怎么教你就怎么学)剥削学生。

素质教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主线。

学生牵制教师,以学定教。

(我能怎么学你就怎么教)解放学生。

这里一个不变的因素就是“学生为主体”,如何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就是我们高效课堂的探索的命门。

顺应素质教育的高效课堂的五个改变:
1、理念的改变: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解放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

2、意识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目的的改变:变让学生学会为让学生会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4、方式的改变: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实行预习前置,先学后教,改变先学后补,以大量的课外作业弥补课堂的缺失的情况。

5、角色的改变:传统课堂教师是主宰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
身,学生是观众。

高效课堂,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是学生学习的首席,是推手、引领者。

解读导学案
一、学案的特点:导学案是指以导学为方式,以学案为抓手,引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案。

其特点有:1、基础性。

导学案是师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依托导学案学生先学—充分预习;教师预设—预置展点,进行填补,从而为高效学习打下基础。

2、主导性。

导学案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环节的导线作用,学法指导的导行作用,“知识超市”的导惑作用,引导师生高效学习。

3、利学性。

导学案上关照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心里情趣的梯度性导学习题及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轻松愉快学习。

二、导学案的设计:
【一】、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问题性原则:做到目标知识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方法性原则: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4、梯度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
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可设计基础题、探索题。


5、时间性原则:要全面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力,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吃得饱又吃的好,切忌任务量过大,增大学生的负担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利于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达到全体提高的教学目的。

6、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精典借鉴】如何设计好“学案”,是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的基础。

因此,“学案”设计要做到“一个中心”、“两有”和“三性”。

“一个中心”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两有”指教师设计学案时要“心中有人,目中有纲”。

“心中有人”指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考虑学案怎样导学生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目中有纲”指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据,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方法得当,层次分明。

“三性”指设计的学案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科学性和主导性,探索性指学案设计的问题是真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实验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解决的问题。

科学性指学案设计的问题要科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使学生认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
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又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

主导性指学案的设计虽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有效学习,特别是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和辅导,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导学案的基本元素:导学案应包括课题(内容)课型、目标、重点、学法指导、环节及时间的预设、前置预习题型的设计等,导学案应体现阶梯型、实用性、实效性,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真正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三、导学案的使用:
【一】、使用导学案的集体备课
在学案使用的探索中,更需要加强集体备课,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阶段的工作:
⑴准备阶段:
提前一周,确定中心发言人,对下一周的学案进行集中备课,特别是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加强对学案具体使用的研究。

其他教师也要对下一周的学案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做好补充发言准备。

⑵讨论阶段(核心环节):
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内,首先由中心发言人主讲学案。

主要围绕以下三点进行:①学案的设计意图。

②学案的使用方法。

③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④如何结合本校或本班实际。

⑶完善阶段:
通过第二阶段的讨论活动,老师们再结合本班的特点和情况,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对学案进行修改、补充、纠正、完善,形成适合本班的具有自己特色的较为成熟的规范的学案。

应注意的问题:导学案不同于教师的备课,它只是教师备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师不能单纯地把导学案当成备课,而应对导学案进行个性化修改,融进自己的创意。

做好展点的预设及追问点拨的准备。

【二】、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必要时组织小组长分层批阅,了解学情,二次备课,做好展点的预设及点拨提升的准备。

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2、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

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课后,教师要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

3、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

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三】、对学生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

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
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四、有关保障措施:
1、实施“导学案”后,可合理选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参考资料,建立“知识超市”给学生以知识参照和方法指导。

传统意义的备课模式停止;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设课程,并按大单元整合后的课时安排学科教学时间。

2、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主任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

3、合理安排学生座位。

班主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

充分发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学习过程的组织。

五、导学案上课流程:
(1)导入课题,明确目标及环节。

(2)预习交流(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预习疑难可学生解答或教师解答)
(3)分配任务,分组合作(小组成员板演,小组长领导本组学生把自己分的题全部讲会,让全部组员掌握,做好展示准备)(4)展示提升(各组派代表讲清本组的题目,师生学习点拨、质疑点评).
(5)穿插巩固(小组成员帮扶互助,补充完善学案)
(6)达标测评(对当堂知识采取不同形式检测,落实目标)
这六个环节依课型、教学内容而定,不一定面面俱到,搞僵化模式。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