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敬辞、谦辞、雅语举例
完整版)常见的敬辞谦辞

完整版)常见的敬辞谦辞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敬辞是表示对别人尊敬的词语,而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谦恭的词语。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敬辞用语主要用于对方,其中包括以下几种:1.“令”:用于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具有“美好”的意思。
例如,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是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是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是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是尊称别人的亲人。
2.“惠”:是一种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例如,惠临、XXX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XXX是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3.“垂”:也是一种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例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则指别人想念自己。
4.“赐”:是一种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例如赐教表示别人指教自己,XXX表示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赐复则是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5.“请”:是一种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例如请问表示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则是希望别人指教。
6.“高”:是一种敬辞,用于称呼别人的事物。
例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则是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XXX是尊称别人的学生,而高寿和高龄则分别用于问老人的年纪和称老人的年龄,高就则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7.“XXX”:是一种敬辞,用于称呼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例如XXX是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则是别人的生日,XXX则是别人的房屋。
8.“贤”:是一种称呼别人的敬辞,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例如贤弟、贤侄等。
9.“奉”:也是一种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例如奉送表示赠送,奉还表示归还,奉劝表示劝告,奉陪则是陪同。
请教、请赐指教,表示请求别人的帮助和经验教导。
不吝指教,表示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帮助别人。
请教改正,表示请求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不足挂齿,表示自己的事情并不值得大肆宣扬。
中国古代其他谦词敬词雅语

中国古代其他谦词敬词雅语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大号;台驾:敬辞,旧称对方;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台安、台祺、台馁:您安好、吉祥、平安;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钧谕:书信中称尊长所说的话。
还有钧裁、钧安等;玉成:成全。
例:深望玉成此事。
玉体、玉音:指对方身体或言行;违教:指离开某人后未见面(多用于书信);雅教:称对方对自己的指教;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昆玉:对别人弟兄的敬称;稽迟:拖延、不及时;潭府:尊称他人的宅第。
如潭第多福;惠鉴、钧鉴、雅鉴、台鉴、台览:请您审阅、审查、指教;谨悉:恭敬地知道;谨启:恭敬地陈述;兹有:现在有;顷按、顷奉:刚刚接到;奉箴:接到来信;鉴于:考虑到;本拟:本来打算;业示:已经在;迳与:直接地同;赓即:接着立即;不日:不久,不多天;不时:随时;歉难:因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而表示歉意;孔殷:十分急切;售罄:卖完;鉴宥:请原谅;不克:不能;瑕疵:微小的弱点;迭函:屡次发信;为荷、是荷:接受你的恩惠(如复函为荷)。
寒门:称自己贫寒的家庭;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惠纳、笑纳:接受;卓夺:高明的决断;时祉、近祉:现在幸福、近来蛮不错;商安、教祺:经商、教书安好;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内眷:指女眷;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泰山、泰水:岳父、岳母;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当轴:旧时指政府领导者;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高堂:(书)指父母;独夫: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方家:‚大方之家‛的简称,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父执:父亲的朋友;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更衣:婉辞,上厕所;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合卺(jǐn):成婚;归天、归西:婉辞,人死之称;归省:(书)回家省亲;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红案:厨工的分工上指做菜的工作;白案:厨工的分工上指蒸饭之类的工作;候光:敬辞,等候光临;候教:敬辞,等候指教;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麾下:将帅的部下,也作敬辞,称将帅;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之见:称自己浅陋的看法;过奖、过誉:用于自己受到表扬或夸奖;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增增长年岁;涂鸦:称自己字写得不好或画画得不好;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托福: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

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古人大多比较谦虚,所以古人在言谈和文字当中就有很多谦词,现在很多人知其名而不知其意,其实,知道谦词的含义也是蛮有趣的。
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有一个传统的谦称叫“拙荆”。
“荆”本为一种落叶灌木的名称,这里指用荆枝做的髻钗。
据《列女传》记载,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居家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
后人因以“荆妻”或者“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僧人、道士以“贫僧”“贫道”自称,不是出家人自叹贫穷。
晋、南北朝时,僧人自称“贫道”;唐以后僧人改称“贫僧”,道士谦称“贫道”。
这里的“贫”不是指生活的贫穷,而是指学识、道行的不足,是修为不够、功德未满的谦辞。
人们常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作品为“涂鸦之作”。
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孩提时喜欢以蘸了墨水的笔在纸上或书本上恣意涂抹。
卢仝作诗叹曰:(这孩子)“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后来人们便以“涂鸦”一词戏称随意的创作,或用来比喻书法的稚拙,而更多的则是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
在文章的标题中,常用到“刍议”一词,如胡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
“刍”音chú,本义为割草,也指喂牲口的草料,又引申指割草之人。
古时割草打柴者地位低贱,故“刍议”常用作谦辞,指自己的言论浅陋、不成熟。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鄙人”常用作自称,“鄙”本义指都邑四周的土地,后引申指郊野、边远的地方。
边远地区远离文化中心,往往消息闭塞。
自称“鄙人”是谦称自己的识见、修养均不如人。
书画家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他人时,常会谦虚地说一句“聊供补壁”。
“补壁”的字面意义就是修补墙壁,书画家说的那句话,潜台词就是自己的作品价值不高,至多用作修补墙壁的材料。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补壁”只能用于赠送方,不能用于受赠方。
在表示谦虚的时候,做学生的,常会说“忝列门墙”,做朋友的常会说“忝在相知之列”,做作者的常会说“忝为著者之一”。
常见谦辞、敬辞、雅语

常见谦辞、敬辞、雅语常用の謙辭、敬辭、雅語一、謙辭1.“家”字族。
用於對別人稱比自己輩分高或年紀大の親屬。
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
家母、家慈:稱母親家兄:稱兄長。
家姐:稱姐姐;家叔:稱叔叔。
2.“舍”字族。
用於對別人稱比自己輩分低或年齡小の親屬。
舍侄:稱自己の侄子。
舍弟:稱自己の弟弟。
舍親:稱自己の親人。
舍間:謙稱自己の家,也稱“舍下”。
3.“鄙”字族。
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の事物鄙人:謙稱自己。
鄙意:自己の意見。
鄙見:自己の見解。
4.“愚”字族。
用於自稱の謙稱。
愚兄:向比自己年輕の人稱自己。
愚見:自己の見解。
5.“敝”字族。
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の事物。
敝人:謙稱自己。
敝姓:謙稱自己の姓。
敝校:謙稱自己の學校。
6.“拙”字族。
拙筆:謙稱自己の文字或書畫。
拙著、拙作:謙稱自己の文章。
拙見:謙稱自己の見解。
7.“小”字族。
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の人或事物。
小人:地位低の人自稱。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の謙稱自己;小女:謙稱自己の女兒;小兒:謙稱自己の兒子;小生(多見於早期白話):青年讀書人自稱;小可(多見於早期白話):謙稱自己;小店:謙稱自己の商店。
8.“敢”字族。
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
敢問:用於向對方詢問問題。
敢請: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
敢煩: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
9.“見”字族。
見教:客套話,指教(我).見諒:客套話,表示請人諒解自己。
10.“老”字族。
用於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の事物. 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謙稱自己;老臉:年老人指自己の面子;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
11、古代帝王の自謙:孤(小國之君)、寡(少德之人)、不穀(不善)。
12、古代官吏の自謙:下官、末官、小吏。
13、表示謙遜の態度,用於自稱:臣、僕、蒙、區區、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後生、晚生、侍生。
14、其他謙辭錯愛:表示感謝對方の關心、愛護。
過獎、過譽:用於自己受到表揚或誇獎。
常见敬辞、谦辞、雅语辨识

常见敬辞、谦辞、雅语辨识【敬辞】1.“令”字一族①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②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③令媛、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④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⑤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⑥令阃:尊称对方的妻子2.“拜”字一簇①拜读:读对方的作品②拜会:和对方见面③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④拜托:请对方帮忙⑤拜识:结识对方⑥拜辞:告辞对方3.“奉”字一簇①奉告:告诉对方②奉还:归还对方的物品③奉送:赠送对方礼物④奉劝:劝告对方4.“惠”字一族①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②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③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④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⑤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5.“垂”字一族①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②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③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④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思念⑤垂怜: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6.“贵”字一族①贵姓:询问对方的姓②贵庚:询问对方的年龄③贵恙:称对方的病④贵干:询问对方干什么⑤贵子(含祝福子意):称对方的儿子7.“高”字一族①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②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③高见:指对方的见解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⑤高堂:称对方父母⑥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8.“光”字一族①光临:称对方到来②光顾: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9.“宝"字一族①宝号:称对方的店铺②宝眷:称对方的家眷10.“呈”字一族①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②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③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11.其他敬辞(1)璧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2)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3)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4)恭候:用于等待对方(5)借问: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6)千金:称别人的女儿(7)雅正:把自己的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8)鼎力: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9)华诞:称对方的生日(10)海涵:用于请人原谅时(11)大作:称对方的著作(12)玉照:对方的照片【谦辞】1.“鄙”字一族①鄙人:称自己②鄙意:自己的意见③鄙见:自己的见解2.“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①舍侄:称自己的侄子②舍弟:称自己的弟弟③舍亲:称自己的亲人④舍间: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3.“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①家父、家严:称自己的父亲②家慈:称自己的母亲③家兄:称自己的兄长4.“敝"字一族①敝人:谦称自己②敝姓:谦称自己的姓③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5.“愚”字一族①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②愚见:自己的见解6.“拙"字一族①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②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③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7.“小"字一族①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②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8.“敢"字一族①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②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③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9.“见”字一族①见教:客套话,指教(我)②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10.其他谦辞①久违:好久没见②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③错爱:表示感谢对方的关心、爱护④刍荛之见:称自己浅陋的看法⑤过奖、过誉:用于自己受到表扬或夸奖时的话⑥寒门:称自己贫寒的家庭⑦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⑧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增长年岁⑨涂鸦:称自己字写得不好或画画得不好【雅语】1.生活雅语(1)包涵:请人原谅(2)劳驾:求人帮忙(3)请教:向人提问(4)借光:得人惠顾(5)失陪:无暇陪同(6)奉还:归还物品(7)斟酌:需要考虑(8)留步:请人勿送(9)光临:对方到场(10)失迎:未及迎接(11)笑纳:请人接受(12)保重:祝人健康(13)领情:接受好意2.“别"之雅语(1)告别:分手辞别(2)握别:握手告辞(3)揖别:拱手辞别(4)挥别:挥手告辞(5)吻别:亲吻离去(6)拜别:叩拜辞行(7)饯别:设宴送行(8)谢别:致谢告辞(9)赠别:临别赠礼(10)留别:离别留言(11)送别:前往送行(12)抛别:丢开离去(13)惜别、恋别:不愿分别(14)阔别、长别:长久分别(15)永别、诀别:永久分别3.“笔”之雅语(1)动笔:开始写作(2)命笔:提笔撰文和作画(3)逸笔:轻松自如的文字(4)辍笔:写作过程的中断(5)赘笔:文章臃肿的文字(6)亲笔:个人亲自动手(7)谨笔:对上写信的谦称(8)代笔:本人口授他人写(9)草笔:对下写信的谦称(10)文笔:文章韵味风格(11)御笔:皇帝书写的文字(12)在前段文章中为后段文章埋伏的线索叫伏笔,读后感写的文字叫随笔,与题旨无关的话叫闲笔,结束后补充文字的话叫余笔,细致的文字绘画叫工笔,请人书画的稿酬叫润笔,无聊庸俗的文字叫歪笔,动手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叫执笔,文章写得好的地方叫妙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愉快地作文或作画叫欣然命笔,好的文章或语句叫成功之笔.4.其他雅语(1)托福: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2)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3)更衣:婉辞,上厕所(4)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敬词谦词大全及解释

敬词谦词大全及解释
敬词是用来表示对对方尊重和礼貌的词语,谦词则是用来表示自己的谦逊、谦虚的词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敬词和谦词以及它们的解释:
敬词:
1. 尊敬的/敬爱的:用于写信或称呼上级、长辈等时表示尊重。
2. 您/阁下:用于正式场合或向陌生人表示敬意,比如商务信
函或座谈会上的称呼。
3. 博士/教授/先生/女士:用于称呼有高学历或职位的人,表示
对其的尊敬。
4. 公司名称/学校名称:用于称呼对方所属的机构或组织,表
示对其的尊敬。
5. 恭请/敬请:用于邀请或请求对方做某事时,表示恭敬的语气。
6. 遵照/拜托:用于请求对方遵守某项规定或帮忙做某事,表
示尊敬和信任。
谦词:
1. 不才/愚见:用于表达自己谦虚的态度,表示自己见识或能
力有限。
2. 请教/请示:用于请对方给予指导或建议时,表示自己虚心
学习或征求意见。
3. 不便/抱歉:用于表示由于种种原因,自己不能接受对方的
请求或做到对方要求的事情。
4. 没有办法/不敢当:用于表示自己没有能力或资格去满足对
方的要求,是一种谦逊的表达方式。
5. 若有冒犯/实在抱歉:用于道歉时,表示自己的过失或冒犯带来的歉意。
6. 恕难奉陪:用于拒绝对方的邀请或请求时,表示自己因其他原因无法赴约或协助,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敬词和谦词,实际应用中还会根据具体情境和对方身份的不同有所变化。
常用的敬词、谦词、雅语举例

常用的敬词、谦词、雅语举例(一)敬词1.“拜”字族拜读:读对方作品。
拜会:和对方见面。
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
拜托:请对方帮忙。
2.“奉”字族奉告:告诉对方。
奉还:对方的物品归还。
奉送:赠送对方礼物。
3.“高”字族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
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
高见:指对方的见解。
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
高堂:称对方父母。
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
4.“贵”字族贵姓:询问对方的姓。
贵庚:询问对方的年龄。
贵恙:称对方的病。
5.“惠”字族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
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6.“令”字族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爱:尊称对方女儿。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7.“宝”字族宝号:称对方的店铺。
宝眷:称对方的家眷。
8.“呈”字族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
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
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
9.“垂”字族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人(企业)事务的询问。
10.“光”字族光临:称对方到来。
光顾: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11.其他敬词璧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
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
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
恭候:用于等待对方。
借问: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
千金:称别人的女儿。
雅正:把自己的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鼎力:用于感谢对方的热情帮助。
华诞:称对方的生日。
(二)谦词1.“家”字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家父、家严:称自己的父亲。
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称自己的兄长。
2.“舍”字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
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舍弟:称自己的弟弟。
舍亲:称自己的亲人。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3.“鄙”字族鄙人:谦称自己。
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

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汉语中的敬语大家只知道日语和韩国语中会有敬语,但不知我们汉语中也会有很多敬语,这些词汇在过去被广泛使用,直到现在**香港很多信函称谓中使用频率也很高。
多学习汉语中的敬语,在说话的时候会让人觉得语气缓和,给人留下知书明理的印象。
敬辞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如:赐教:别人指教自己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希望别人指教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华翰: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别人的生日华厦:别人的房屋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贤侄等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常用敬辞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晋见:即进见觐见:(书)朝见(君主)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常见谦词与敬词

常见谦词与敬词一、敬词:1、“拜”字族: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拜托:请对方帮忙;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2、“奉”字族:奉告:告诉对方;奉还:对方的物品归还;奉送:赠送对方礼物;3、“高”字族: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高见:指对方的见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高堂:称对方父母;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4、“贵”字族:贵姓:询问对方的姓;贵庚:问人年龄;贵恙:称对方的病;5、“惠”字族: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书:对方来信;6、“令”字族: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爱(媛):称对方的女儿;令郎:称对方的儿儿子;令亲:称对方的亲戚;7、“宝”字族:宝号:称对方的店铺;宝眷:称对方的家眷;8、“呈”字族: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
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9、“垂”字族: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10、“光”字族:光临:称对方到来;光顾: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11、“敬”字族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
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12、“屈”字族屈驾:委屈大驾(多用于邀请人);屈就:委屈就任(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13、“俯”字族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14、“华”字族称对方的有关事物。
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

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古人大多比较谦虚,所以古人在言谈和文字当中就有很多谦词,现在很多人知其名而不知其意,其实,知道谦词的含义也是蛮有趣的。
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有一个传统的谦称叫“拙荆”。
“荆”本为一种落叶灌木的名称,这里指用荆枝做的髻钗。
据《列女传》记载,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居家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
后人因以“荆妻”或者“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僧人、道士以“贫僧”“贫道”自称,不是出家人自叹贫穷。
晋、南北朝时,僧人自称“贫道”;唐以后僧人改称“贫僧”,道士谦称“贫道”。
这里的“贫”不是指生活的贫穷,而是指学识、道行的不足,是修为不够、功德未满的谦辞。
人们常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作品为“涂鸦之作”。
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孩提时喜欢以蘸了墨水的笔在纸上或书本上恣意涂抹。
卢仝作诗叹曰:(这孩子)“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后来人们便以“涂鸦”一词戏称随意的创作,或用来比喻书法的稚拙,而更多的则是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
在文章的标题中,常用到“刍议”一词,如胡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
“刍”音chú,本义为割草,也指喂牲口的草料,又引申指割草之人。
古时割草打柴者地位低贱,故“刍议”常用作谦辞,指自己的言论浅陋、不成熟。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鄙人”常用作自称,“鄙”本义指都邑四周的土地,后引申指郊野、边远的地方。
边远地区远离文化中心,往往消息闭塞。
自称“鄙人”是谦称自己的识见、修养均不如人。
书画家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他人时,常会谦虚地说一句“聊供补壁”。
“补壁”的字面意义就是修补墙壁,书画家说的那句话,潜台词就是自己的作品价值不高,至多用作修补墙壁的材料。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补壁”只能用于赠送方,不能用于受赠方。
在表示谦虚的时候,做学生的,常会说“忝列门墙”,做朋友的常会说“忝在相知之列”,做作者的常会说“忝为著者之一”。
常用谦词敬词

经常使用谦词敬词:一、敬词:1、“拜”字族: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拜见:看望或探望对方;奉求:请对方辅佐。
2、“奉”字族:奉告:告诉对方;奉还:对方的物品归还;奉送:赠送对方礼物;3、“高”字族: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高见:指对方的见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高堂:称对方父母;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4、“贵”字族:贵姓:询问对方的姓;贵庚:敬辞,问人年龄;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5、“惠”字族: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6、“令”字族: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子;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7、“宝”字族:宝号:称对方的店铺;宝眷:称对方的家眷;8、“呈”字族: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他人批评指正。
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陈述;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9、“垂”字族: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垂问:敬辞,暗示他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10、“光”字族:光临:称对方到来;光顾: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11、其它敬词:壁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恭候:用于等待对方;借问:用于向他人打听事情;雅正:把自己的书画等送人时暗示请对方指教;鼎力:用于向对方暗示感谢;华诞:称对方的生日;海涵:称对方写的字或画的画;二、谦词1、“家”字族:用于对他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严:谦辞,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兄长;2、“舍”字族:用于对他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舍侄:称自己的侄子;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亲:称自己的亲人;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3、“鄙”字族:不才;谦称自己;愚见:自己的意见;管见:自己的见解;4、“愚”字族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自己的见解;5、“敝”字族: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6、“拙”字族:拙笔:谦称自己的父亲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7、“小”字族: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8、“敢”字族:暗示冒昧地请示他人: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9、“家”字族:家父:谦辞,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他人称自己的母亲;10、“见”字族:见谅:客套话,暗示请人谅解;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常用敬辞谦辞总结

常用敬辞谦辞总结1. 引言在日常交往和商务沟通中,使用适当的敬辞和谦辞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显示出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和谦虚。
同时,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也可以加深人际关系,提升彼此之间的友好程度。
本文将总结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在不同场合中的适用情况和用法。
2. 敬辞敬辞是表达对他人尊重和礼貌的用语。
以下是常用的敬辞及其适用情况:2.1 尊称•尊敬的 + 名字:适用于正式场合和较为熟悉的人。
例如:尊敬的张先生,尊敬的李女士。
•敬爱的 + 名字:适用于长辈或对对方有深厚感情的人。
例如:敬爱的爷爷,敬爱的老师。
•亲爱的 + 名字:适用于亲密关系的人,例如家人、恋人、好友。
例如:亲爱的妈妈,亲爱的小明。
2.2 敬语•您: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客观性,适用于与陌生人或上级的交流。
例如:您好,请问有何贵干?•阁下:表示对对方尊贵的称呼,适用于对高级官员或客人的尊称。
例如:阁下,欢迎光临。
•先生/女士:表示对对方名称的尊重,适用于工作场合或商务交流中。
例如:李先生,你好。
3. 谦辞谦辞是表达自己客气和谦虚的用语。
以下是常用的谦辞及其适用情况:3.1 道歉•对不起:表示对自己的错误或疏忽向对方道歉。
例如:对不起,我迟到了。
•抱歉:表示对对方的不便或困扰表示歉意。
例如:抱歉,我给您带来了麻烦。
3.2 谦虚•非常抱歉:表示对对方的期望或要求未能满足表示歉意。
例如:非常抱歉,我无法参加会议。
•恕我失礼:表示对自己的无礼或冒犯向对方道歉。
例如:恕我失礼,我的话可能冒犯了您。
3.3 感谢•非常感谢:表示对对方的帮助或关心的感激之情。
例如: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十分感谢:表示对对方的赞赏和感激。
例如:十分感谢您的慷慨解囊。
4. 结论敬辞和谦辞在日常交往和商务沟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增进人际关系,并体现出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和谦虚。
在使用敬辞和谦辞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关系和场合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通过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我们可以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口才。
常见的敬辞谦辞(整合版)

常见的敬辞谦辞(整合版)问题请教:希望别人教授知识请示:希望上级批准自己的行动请帖:邀请别人参加活动的请柬请”字一族,用于请求别人做某事。
如请示、请教、请帖、请托等。
六、“拜”:敬辞,用于请求别人帮助自己。
拜托:请求别人帮忙___:拜访别人拜”字一族,用于请求别人帮助自己。
如拜托、拜访等。
七、“尊”:敬辞,用于对别人尊称。
尊敬:对别人表示尊敬尊称:对别人的称呼表示尊敬尊”字一族,用于对别人表示尊敬。
如尊敬、尊称等。
总之,敬辞和谦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得当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礼仪意识。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使用敬辞和谦辞,尊重他人,展现中华民族的礼仪之邦风范。
六、“高”是一种敬称,用于称呼别人的事物。
例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指别人高明的言论,“高足”是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询问老人的年龄,“高龄”用于称呼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七、“华”也是一种敬称,用于称呼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例如,“___”是称呼别人的书信,“华诞”是别人的生日,“华厦”是别人的房屋。
八、“贤”是一种称呼对方的敬称,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例如“贤弟”、“贤侄”等。
九、“奉”是一种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到对方。
例如,“奉送”是赠送,“奉还”是归还,“奉劝”是劝告,“奉陪”是陪同。
十、“恭”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常见的用法有“恭贺”、“恭候”、“恭请”、“恭迎”、“恭喜”等。
最常见的是“恭喜发财”和“恭贺新禧”。
十一、“拜”也是一种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到对方。
例如,“拜读”是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是指访问对方,“拜服”是指佩服对方,“拜贺”是指祝贺对方,“拜托”是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是指探望对方。
十二、“贵”是一种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的敬称。
例如,“贵干”是问人要做什么,“贵庚”是问人年龄,“贵姓”是问人姓,“贵恙”是称对方的病,“贵子”是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是称对方国家,“贵校”是称对方学校。
中国古代敬辞谦辞雅称雅语

中国古代敬辞谦辞雅称雅语中国古代常用敬辞1、“拜”字族: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拜会,看望或看望对方;拜托,请对方帮忙。
2、“奉”字族:劝告,告诉对方;归还,对方的物品归还;赠予,赠予对方礼物。
3、“高”字族:高就,咨询对方在哪里工作;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纪;高见,指对方的见解;依附,和别人交朋友或结成婚戚;高堂,称对方父亲母亲;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
4、“贵”字族:贵姓,咨询对方的姓;贵庚,敬辞,问人年纪;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5、“惠”字族: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光临,商家称顾客到来;光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允,指对方赞同自己做某事。
6、“令”字族: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爱(媛),称对方的女儿;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亲,称对方的亲戚。
7、“宝”字族:宝号,称对方的商店;宝眷,称对方的家眷。
8、“呈”字族: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责怪指正;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
9、“垂”字族: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咨询;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咨询;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珍爱(多用于书信)。
10、“光”字族:光临,称对方到来;光临,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中国古代常用谦辞1、“家”字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家眷。
家父、家严,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兄长。
2、“舍”字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家眷。
舍侄,称自己的侄子;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亲,称自己的亲人;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寒家”。
3、“鄙”字族:鄙人,谦称自己;愚见,自己的建议;拙见,自己的见解。
4、“愚”字族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自己的见解。
5、“敝”字族: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6、“拙”字族:拙笔,谦称自己的父亲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中国古代谦辞

中国古代谦辞、敬辞及雅语大全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古人大多比较谦虚,所以古人在言谈和文字当中就有很多谦词,现在很多人知其名而不知其意,其实,知道谦词的含义也是蛮有趣的。
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有一个传统的谦称叫“拙荆”。
“荆”本为一种落叶灌木的名称,这里指用荆枝做的髻钗。
据《列女传》记载,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居家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
后人因以“荆妻”或者“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僧人、道士以“贫僧”“贫道”自称,不是出家人自叹贫穷。
晋、南北朝时,僧人自称“贫道”;唐以后僧人改称“贫僧”,道士谦称“贫道”。
这里的“贫”不是指生活的贫穷,而是指学识、道行的不足,是修为不够、功德未满的谦辞。
人们常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作品为“涂鸦之作”。
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孩提时喜欢以蘸了墨水的笔在纸上或书本上恣意涂抹。
卢仝作诗叹曰:(这孩子)“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后来人们便以“涂鸦”一词戏称随意的创作,或用来比喻书法的稚拙,而更多的则是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
在文章的标题中,常用到“刍议”一词,如胡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
“刍”音chú,本义为割草,也指喂牲口的草料,又引申指割草之人。
古时割草打柴者地位低贱,故“刍议”常用作谦辞,指自己的言论浅陋、不成熟。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鄙人”常用作自称,“鄙”本义指都邑四周的土地,后引申指郊野、边远的地方。
边远地区远离文化中心,往往消息闭塞。
自称“鄙人”是谦称自己的识见、修养均不如人。
书画家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他人时,常会谦虚地说一句“聊供补壁”。
“补壁”的字面意义就是修补墙壁,书画家说的那句话,潜台词就是自己的作品价值不高,至多用作修补墙壁的材料。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补壁”只能用于赠送方,不能用于受赠方。
在表示谦虚的时候,做学生的,常会说“忝列门墙”,做朋友的常会说“忝在相知之列”,做作者的常会说“忝为著者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敬辞、谦辞、雅语举例
(一)敬辞
1.拜⎩⎨⎧ :读对方作品。
:和对方见面。
:看望或探望对方。
:请对方帮忙。
2.奉⎩⎨⎧
:告诉对方。
:归还对方的物品。
:赠送对方礼物。
3.高⎩⎪⎨⎪⎧ :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
:指老人家年龄。
:指对方的见解。
: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
:称对方父母。
: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
4.贵⎩⎨⎧
:询问对方的姓。
:询问对方的年龄。
:称对方的病。
5.惠⎩⎪⎨⎪⎧ :指对方赠予(财物)。
: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
:商家称顾客到来。
: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6.令⎩⎨⎧ :尊称对方的母亲。
:尊称对方的父亲。
:尊称对方的女儿。
:尊称对方的儿子。
7.宝⎩⎨⎧ :称对方的店铺。
:称对方的家眷。
8.呈⎩⎨⎧
: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
: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
: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
9.垂⎩⎨⎧
: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人(企业)事务的询问。
10.光⎩⎨⎧ :称对方到来。
: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11.其他⎩⎪⎪⎪⎨⎪⎪⎪⎧ :用于归还对方物品。
: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
:请对方修改文章。
:用于等待对方。
: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
:称别人的女儿。
:把自己的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用于感谢对方的热情帮助。
:称对方的生日。
答案 1.拜读 拜会 拜望 拜托 2.奉告 奉还 奉送 3.高就 高龄、高寿 高见 高攀 高堂 高足 4.贵姓 贵庚 贵恙 5.惠赠 惠存 惠顾 惠临 惠允 6.令堂 令尊 令爱 令郎 7.宝号 宝眷 8.呈正 呈报 呈请 9.垂问 垂爱 垂询 10.光临 光顾 11.璧还 俯就 斧正 恭候 借问 千金 雅正 鼎力 华诞
(二)谦辞
1.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家⎩⎨⎧
:称自己的父亲。
:称自己的母亲。
:称自己的兄长。
2.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
舍⎩⎨⎧ :称自己的侄子。
:称自己的弟弟。
:称自己的亲人。
: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3.鄙⎩⎨⎧
:谦称自己。
:自己的意见。
:自己的见解。
4.愚⎩⎨⎧ :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自己的见解。
5.敝⎩⎨⎧
:谦称自己。
:谦称自己的姓。
:谦称自己的学校。
6.拙⎩⎨⎧
: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谦称自己的文章。
:谦称自己的见解。
7.小⎩⎨⎧ :地位低的人自称。
:谦称自己的商店。
8.敢⎩⎨⎧
: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
: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9.见⎩⎨⎧ :客套话,指教(我)。
: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自己。
10.其他⎩⎪⎪⎪⎨⎪⎪⎪⎧ :好久没见。
: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表示感谢对方的关心、爱护。
:称自己浅陋的看法。
:用于自己受到表扬或夸奖。
:称自己贫寒的家庭。
:谦辞,称自己的家。
:称自己白白增长年岁。
(三)雅语
1.生活雅语
请人原谅说“________”,求人帮忙说“________”,
向人提问说“________”,得人惠顾说“________”,
无暇陪同说“________”,归还物品说“________”,
需要考虑说“________”,请人勿送说“________”,
对方到场说“________”,未及迎接说“________”,
请人接受说“________”,祝人健康说“________”,
接受好意说“________”。
2.“别”之雅语
分手辞别曰“________”,握手告辞曰“________”,
拱手辞别曰“________”,挥手告辞曰“________”,
亲吻离去曰“________”,叩拜辞行曰“________”,
设宴送行曰“________”,致谢告辞曰“________”,
临别赠礼曰“________”,离别留言曰“________”,
前往送行曰“________”,丢开离去曰“________”,
不愿分别曰“________”“________”,
长久分别曰“________”“________”,
永久分别曰“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包涵劳驾请教借光失陪奉还斟酌留步光临失迎笑纳保重领情 2.告别握别揖别挥别吻别拜别饯别谢别赠别留别送别抛别惜别恋别阔别长别永别诀别
3.“笔”之雅语
开始写作叫“动笔”,提笔撰文和作画叫“命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写作过程的中断叫“辍笔”,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赘笔”,个人亲自动手写叫“亲笔”,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本人口授他人写叫“代笔”,对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文章韵味风格叫“文笔”,皇帝书写的文字叫“御笔”。
在前段文章中为后段文章埋伏的线索叫“伏笔”,读后感写的文字叫“随笔”,与题旨无关的话叫“闲笔”,结束后补充的文字叫“余笔”,细致的文字绘画叫“工笔”,请人书画的稿酬叫“润笔”,无聊庸俗的文字叫“歪笔”,动手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叫“执笔”,文章写得好的地方叫“妙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愉快地作文
或作画叫“欣然命笔”,好的文章或语句叫“成功之笔”。
4.其他雅语
劳驾: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留步: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托福: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
更衣:婉辞,上厕所。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