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课本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2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c4efd9482fb4daa48d4b9d.png)
【理解与运用】
1.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S t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点拨:隐含了v一定)
2. 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 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 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运动的快慢
情景创设
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 前一阶段,“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快。判断依据是什么?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 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你同意“裁判员”的观点吗?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课件展示】:下图是甲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起跑6秒后的 情景,谁运动的快?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下图乙是决赛成绩表, 谁运动的快?依据又是什么的?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 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
也可以用公式
来计算它的速
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说到某一物 体的平均速度, 一定要指明是在 哪段路程内的平 均速度。
自行车运动员做 变速运动
【强调】
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掌握其不变性,理解并牢 记匀速直线运动概念。
v/(m/s)
t/s
• 【拓展】-----生活中的物理 • 例:交通标志牌的意义 • (以小轿车的限速为例) • 表示该路段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是
120Km/h; • 从该标志牌处到徐州还有 100Km
• 【活学活用】
• 在不违反交通的情况下,上图中的轿车从 此刻到达徐州至少需要多少min?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1节《物态变化+温度》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1节《物态变化+温度》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d1a9474afe04a1b171de4c.png)
新课讲解
南极的最低气温:-94.5 ℃ 我国东北漠河最低气温:-52.3 ℃
新课讲解
正常人的体温:约37 ℃
A.37℃ B.38.5℃ C.无法判断
当堂小练
3.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得结果为35℃,所测 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原因可能是( BC ) A.使用前未将水银甩回玻璃泡里 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 C.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 D.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显示的数值
当堂小练
4.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D )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B.用自来水加以冲洗 C.用酒精灯烘烤 D.用医用酒精擦拭
拓展与延伸
伽利略最早试图利用气体体积变化来探测温度变化。1603年,他在一盆水里 倒竖起一根充满热空气的玻璃管,当管里的空气冷却到室温时,空气的体积缩小, 便将水吸入管中,伽利略就这样制成了他的“验温器”。室温改变时,管里的水 位也随着改变。如果房间变暖,玻璃管里的空气就膨胀,将水位压低;如果变冷, 空气就收缩,使水位升高。
新课讲解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是需要条件的,比如冬天的夜晚,室内的水蒸气遇到 冷玻璃会变成美丽的冰花,而随着气温的升高,固态的冰花又 变为液态的水。
新课讲解 二、温度及其测量
思考
“冬暖夏凉”“寒风刺骨”“温暖如春”等都是我们对温度 的感受,可是到底什么是温度呢?温度的单位计为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体温计的水银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 且弯曲的缩口。水银受热膨胀可以通过 缩口上升到上方的玻璃管里,当水银遇 冷收缩时水银柱就会在缩口处断开,停 留在玻璃管里无法自动回到水银泡里。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 (2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 (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dc08474693daef5ff73d2e.png)
1.前三次测量数据有略微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由于仪器、实验条件、 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 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 误差。 参考答案: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测量人等因素的限制, 由测量误差造成的。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由图可知,是从1 cm这个 整刻线开始测起的。则木块长度等于木块对应的末端刻度值减 去起始端的刻度值,故木块长度为3.45 cm-1.00 cm=2.45 cm。 答案:2.45(2.44~2.46都可以)
【通关金钥匙】 (1)刻度尺使用的三个关键点。
(2)读取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①步骤:
考点2 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示范题2】小刚学了长度和时间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
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
,人心脏跳动70次,所
用时间大约为1
。(填上合适的长度和时间单位)
【解题指南】(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高度的多少? (2)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多少?
提示:(1) 1 (2)约为1 s 2
。
参考答案: 1.(1)米(m) (2)1 000 10 100 1 000 106 109 2.(1)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①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 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②视线正对刻度线,要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③要记录数值和单位 3.(1)60 3 600 (2)测量值与真实值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区别 产生原因 如何减小或避免
误差
错误
提示:由于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时总会有误差存在, 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能 够避免的。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完整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f6cfd9d0d233d4b14e69b6.png)
我们通常所说的运动或静止是以地面或 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的。
.
总结: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 关键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
运动的相对性
瞎说啥呢?哪里快 了?他根本没动!
我追,我追,我追追 追!
骑车的,别那 么快!危险!
骑车的,你真厉害啊! 自行车都有倒档!怎 么往后退呢?
⑵常用单位:千米/小时,符号为km/h或km·h-1
⑶换算关系:1m/s=3.6km/h 1km/ h 1 m / s 3.6
.
例题1.
已知:s1=110m,t1=12.91s,v2=30km/h
求:v1
解:
v1
s1 t1
110 m 12.91s
8.52m /
s
1000 m v2 30km/ h 30 3600 s 8.3m / s
.
•例1:关于误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 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 无论用什么精密的测量仪器,都不可 能没有误差。
C 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 减少误差。
D 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 能的。
.
1. 三次测得书桌的长度为 1.08 m、1.10 m 和 1.05 m, 书桌的测量值应取( B )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1=0.6 S2=0.3 S3=S1-S2= 0.3
t1=4 t2=2.5 t3= t1- t2= 1.5
V1= 0.15 V2= 0.12 V3= 0.2
(3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 是怎样的?整个路程和上半段路程的速
度相同吗? .
【分析与论证】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 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1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1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https://img.taocdn.com/s3/m/28307bc7f8c75fbfc77db250.png)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当堂 作业
课后 作业
知识点 1 探索之路
知1-导
1. 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1)课本图1-8、图1-9,展示了古人原始思索中的科学成
分,根据这两幅图说一说:古人思索了哪些物理现象?
答案:图1-8 声现象;图1-9 热现象。
(2)课本图1-10、图1-11,反映了古人怎样的宇宙观?
【例1】一个观点是否正确,一定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知1-讲
科学实验是验证假设的有效方法。他通过“两个铁球同
【解析】
知1-讲
• 解答本题要注意自然现象与生活现象的区别,即自然现
象不是人为因素所形成的,而生活现象包含人为的因素。
•A、C、D、E中所述现象不是人为的,故属于自然现象;
•B、F中所述现象是人们根据需要而设计制作的,是生活
中的物理现象。
(来自《教辅》)
总结
知1-讲
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辨别 (1)自然现象存在于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
知1-导
②除了课本上所列举的自然现象之外,你还知道 哪些神奇的自然现象? 答案:如:火山爆发、龙卷风、天体运行等。
知1-导
思考:下列神奇现象与什么有关。
知1-导
a.哈雷彗星的出现:与星球运动周期有关。
b.电闪雷鸣:与__电___现象和__声___现象有关。
c.夕阳西下常有红色霞光:与__光___现象有关。
知1-导
(3)活动:做一做
知1-导
看结果与猜想是否相同:
①如图(a),取一个乒乓球和
一个玻璃漏斗,把乒乓球
放在漏斗下面,然后从玻璃漏斗的管中向下用力吹
气, 乒乓球会掉下去吗? 答案: 不会掉下去。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896d7249649b6648d747aa.png)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方法
累积法
化曲为 直法
滚圆法
问题实例
注意事项
学生用刻度尺测纸张的 厚度、测细铜导线的直 径等
张数与页数的区别,单 位制及单位转化
地图上两地间公路、铁 采用无弹性的软线 路的长度
家庭到学校距离的估测、 测出圆的直径,求出圆
操场的周长、机动车的 的周长,周长乘以旋转
运行里程计量等
的圈数即为总长。圆的
总结
精确测量时,如果用刻度尺分度值的单位作为测量 结果的单位,数字部分是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字的 形式。当估计数字为0时,也不要漏掉。 以本题为例说明,物体的长度表示为24.5 mm,其中 24称为准确值,0.5称为估计值,因此测量值=准确 值+估计值。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 计值和单位组成(如图)。
的长度是___1_.3_6___cm。
知识点 2 时间及其测量
你知道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时间单位有哪些?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1)时间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
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符号h)、
分钟(符号min)。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 h=60 min 1 min =60 s 1 h=3 600 s
96×10-9 m=9.6×10-8 m。
总结
对于物理学中所有的单位换算类题目都可以用 “数字不变单位变”的规律。换算过程中要有单 位,且单位不能重复。
1.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2. 正确使用刻度尺 (1)会认: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
请完成习题。
1.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baf5142cc58bd63086bda0.png)
3. 单位换算: (1)1 m/s=__3_._6__km/h. (2)10 m/s=__3_6___km/h. (3)72 km/h=__2_0___m/s. (4)54 m/s=_1_9_4_.4__km/h. 知识点2 匀速直线运动 4. (2017雅安)如图1-3-7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
s-t图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
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运_动____ (填“静止” 或“运动”)的;当
时间t=__4__s时,两车相距8 m.
5. (2017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 的是( C )
6. (2017济宁)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 其s-t 图象如图1-3-8所示.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C ) A. 物体在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内静止 C. 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 速度相等 D. 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为 2.5 m/s
知识点3 变速运动 【例3】(2017六盘水)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 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1-3-5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前2 s内,小刚跑得较快 B. 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 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4.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54 km/h=__1_5__m/s;25 m/s=__9_0__km/h;
324 km/h=__9_0__m/s;300 m/s=__1_.8_×__1_公式
可知,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
体,其速度(C )
A. 与路程成正比
B. 与时间成正比
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本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本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9b780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9.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本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本目录。
由于初二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因此暑假期间,在放松心情的时候也别忘对新学期的课本知识进行预习。
在暑假先浏览下学期要学的课文吧,以做好准备工作。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本
走进物理世界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一、物态变化温度
二、熔化和凝固
三、汽化和液化
四、升华和凝华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四、新材料及其应用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一、运动与静止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四、平均速度的测量
第四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乐音
三、噪声与环保
四、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第五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四、光的折射
五、物体的颜色
附录
一、本册书中用到的物理量及其国际单位
二、物理名词汉英对照表。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https://img.taocdn.com/s3/m/ab76e230f111f18583d05ad2.png)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教材解读:本章是初中物理的开篇章,共有三节,均为物理学科的启蒙课。
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主要使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了解科学探究的环节。
教材设计各个板块的主要目的,其一是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其二是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其三是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其四是让学生体验物理学的实用性、趣味性,以及物理学习的实践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不仅好玩,还非常有用。
第二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主要介绍长度的测量,即刻度尺的使用,因为长度的测量是基本的测量,只有掌握了刻度尺的使用,其他测量仪器的使用才容易理解。
安排学习本部分测量知识,可为学生以后学习物理打下基础。
教材中还简单介绍了误差的初步知识,说明误差不可避免,不能消除,只能设法减小。
如果不能掌握误差知识,在学习物理规律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相等、正比、反比等关系就困难了,这些知识都是学习物理的基础知识,也是基本技能。
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是一节活动课,其实也是一节探究课,通过“降落伞比赛”这一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为学生以后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指明方法。
总的来看,本章是对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探究进行“入门教育”,为整个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打下基础。
单元总体目标:1.认识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聚,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3.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
4.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5.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6.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7.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8.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其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单元学情分析及教学建议:物理课程是八年级学生接触的一门新课程,学生都有新鲜感和好奇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215085168884868662d630.png)
模拟演练 4. 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30圈,如图11-6 所示,线圈长度是__5_.0_0__c_m__,金属丝的直径是 __0_.1_7__c_m__.
11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长度的测量 1. (2017贵港)大山同学在中考体育考试中立定跳远 跳出了218___c_m___(填适当的单位)的好成绩. 2. (2017怀化)如图1-1-7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1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2_._8_7__cm.
14
5. 如图1-1-9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32 min__1_0__s, 合_1__9_3_0__s.
6. 小柳计时如图1-1-10所示,由图可知所用的时间为 ___8__s.
15
知识点3 误差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8.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 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1_2_._3_5__c_m___.
C. 0.518 mm
D. 0.052 cm
8
模拟演练
3.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
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
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
A. 2.36 cm
B. 2.357 c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2.35 cm
D. 2.4 cm
9
知识点4 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例4】小明采用如图1-1-5所示的方法测硬币的直径, 测得该硬币的直径是__2_._5_0__c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一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第一课时课件(共19页) (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一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第一课时课件(共19页)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987ed13169a4517623a3c4.png)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会认: 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 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单位
三、长度的测量 (2)会放:刻度尺要放正;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整刻度 线与被测物起始端对齐。
×
√
三、长度的测量
(3)会看: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且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cm ;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mm 。
三Hale Waihona Puke 长度的测量1、工具测量长度最基本 的工具:刻度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 微器
2、活动:观察刻度尺
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的位置。
零刻度线
量程
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一下:
1、它的量程是
;
2、它的分度值是 ;
3、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分度值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10时32分59秒10:32:599 November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10时32
分59秒上午10时32分10:32:5921.11.9
一、长度的单位
10 10 10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km m dm cm mm μm nm
103
103
103 103
一、长度的单位
例1:单位转换 5.4km= 5.4×103 m = 5.4×1012 nm 2.4nm = 2.4×10-6 mm = 2.4×10-12 km 1.5mm= 1.5×103 um = 1.5×10-3 m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共42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5c71567c1cfad6185fa750.png)
第一节 走进神奇
1 、了解自然的神奇 2 、感受生活的神奇 3、 自然现象与生活现象
区分:是否有人为因素
从茫茫的星空到辽阔的大地,从高耸 的雪峰到澎湃的江河,神奇无处不在。
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什么常有红色的霞光?
下雨时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
为什么会有火山爆发?
为什么 在雪山上打一个喷嚏就可能会引起雪崩?
哥白尼:日心说 伽利略:经典力学 牛 顿:三大运动定律 爱因斯坦: 相对论
富兰克林:电的本质 居里:放射性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上
1、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什么是物理学 物理学知识的广泛运用
2、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3、科学精神——永远高扬
科学探究的精神
什么是物理学?
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 律的自然科学。
例1:下列各物理现象中,属于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的 是( ),属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是( )。
A、电闪雷鸣。 B、夏天用棉被盖冰棒,冰棒融化得慢。 C、夕阳西下常伴有红色的霞光。 D、人们常说的下雪不冷化雪冷。 E、龙卷风直冲云霄。 F、自行车轮胎只有花纹。
解析: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不是人为设计制作的
“晒干”。
字上部:太 阳光线;字 中部:水汽 蒸发;字下 部:大地
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古人通过对 日月星辰以及 周围事物的观 察,设想着宇 宙的模样。如 有古人认为地 球是平的,日 月星辰在大地 中运行,其上 方盖着穹顶。
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安徽凌家 滩出土的距今 约5000年的 雕刻玉版,是 中国古人天圆 地方宇宙观的 早期展现。在 这种宇宙观的 基础上逐渐产 生了“司南” (指南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第一章__机械运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第一章__机械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98b8eff7fab069dc502201e6.png)
•例:关于误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 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 无论用什么精密的测量仪器,都不可 能没有误差。 C 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 减少误差。 D 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 能的。
三、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
常用的单位还有分(min)和小时(h)
知识巩固
3.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 3.05cm _____ (3.02cm-3.08cm都正确)
4.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 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 A 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 1mm 2.20cm 是 , 该物体的长度为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配合法
辅助工具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替代法
1、下列哪个长度最接近于18cm( D ) A.一般墨水瓶的高度 B.圆珠笔芯的直经 C.课桌桌面的宽度 D.物理课本宽度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 的是( B ) 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5
6
7
8
9
10
会看
看对: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不要斜视或俯视。
×
√
×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④ 读对:必须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 一位。(读数包含两部分:准确值和一位
估计值)
⑤ 记对:数字加单位。 ⑥算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会读
会记 分度值1cm ; 物体长度 2.7cm .
2cm+ 1.00cm 2.70cm 准确值 0.7cm 估读值(分度 值的下一位)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https://img.taocdn.com/s3/m/797d1f66f705cc1754270940.png)
到这尺一面位);测量结果由
和
下一位
数值 单位
• 1. • (1)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放置,零刻度线要与被测物左
• (2) • (3) • (4)
• 2.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①累积法;②平移法;
• ③重合法;④滚轮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 丝直径、纸张厚度;用平移法测量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 圆锥高度;用重合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圆的周长;
• A.常见自行车车轮直径大约是70cm A
• B.普通教室门的高度都超过3m
• C.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大约是120dm
• D.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mm
• 4.下图所示的几种长度测量中,刻度尺放置最符合要求 的是( )
D
• 5.用如图1-1-3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量金属块的长度,下列 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 (2)人正常步行时,一步长约0.6 dm 。 m
• 2.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 A.23.5m=23.5×100cm=2.35×10 • B.2.4×107nm=2.4×107×10-6=24m • C.3.8km=3.8km×103m=3800m • D.6.03m=6.03m×100=603cm
、
、
、
、
•
、
米(m)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 (3)刻度尺使用之前要观察 量程和 分度(值为了选择合适
的刻度尺), 紧贴
是否被磨损;使用过程中要让刻度线
;读数零时刻度线要与
垂直,估读到分
度值的
(初中物理中被只测有物长体度测量有明确要视求线估读
• 知识点1 长度的单位 • 例1 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精编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精编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8870132e3f5727a4e96218.png)
精编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WULI八年级上册致同学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这本书将成为你们的好朋友。
本书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它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
因此,我们又给这本书取了一个名字:《探索物理》为了便于同学们对物理知识海洋的探索,《探索物理》设计了以下栏目。
实验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学习物理知识,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演示由教师通过实验展示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等。
想想做做以动手为主的学习活动。
通过简单易做的小活动,你可以体会生活中各种现象蕴含的物理道理。
想想议议以思考、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
在对问题进行讨论时,既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要倾听其他同学的看法。
扩展性内容,介绍物理知识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扩大同学们科学世界的视野。
STS STS是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科学·技术·社会)的简称,介绍和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
这部分也是扩展性内容。
扩展性实验主要展现以传感器、电脑等仪器自动记录和处理数据的实验,供有条件的学校选做。
动手动脑学物理课内或课后的学习活动,包括问题讨论、练习、实验、社会实践以及小论文写作等。
学到了什么这一章所学主要内容的梳理、总结,供同学们自己总结时参考。
设置这些栏目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在参观、认识物理世界这个广阔、绚丽的科学殿堂时,学到科学知识,体验、领悟科学的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祝同学们在新的学期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目录致同学科学之旅12第一章机械运动9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10161923第二章声现象26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7323842第三章物态变化46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温度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目录475358641第四章光现象68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第5节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6973778185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89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第5节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90949710010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07 2目录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质量密度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108113117120科学之旅沙滩上,和煦的阳光下,一个孩子在无忧无虑地玩耍。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2ea5b7e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e.png)
新课标初中物理各版本教材目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三. 声音的特性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 声的利用第二章光现象一. 光的传播颜色二. 光的反射三. 平面镜成像四. 光的折射五. 看不见的光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 透镜二. 生活中的透镜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 眼睛和眼镜五.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四章物态变化一. 温度计二. 熔化和凝固三. 汽化和液化四. 升华和凝华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 电流和电路二. 串联和并联三. 电流的强弱四.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五. 家庭电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一. 电压二. 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三. 电阻四. 欧姆定律五.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六.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七章电功率一. 电能二. 电功率三.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 电和热五.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第八章电与磁一. 磁场三. 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四. 电动机五. 磁生电第九章信息的传递一. 现代顺风耳---电话二. 电磁波的海洋三.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人教九年级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 宇宙和微观世界二. 质量三. 密度四. 测量物质的密度第十一章运动和力一. 运动的描述二. 运动的快慢三.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四. 力五. 牛顿第一定律六. 二力平衡第十二章力和机械一. 弹力弹簧测力计三. 摩擦力四. 杠杆五. 其他简单机械第十三章压强和压力一. 压强二. 液体的压强三. 大气压强四.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 浮力六. 浮力的应用第十四章功和机械能一. 功二. 机械效率三. 功率四. 动能和势能五. 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五章热和能一. 分子热运动二. 内能三. 比热容四. 热机五.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 能源家族二. 核能三. 太阳能四. 能源革命五.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沪科版八年级2004年8月修订版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一节走进神奇第二节探索之路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三节快与慢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乐音与噪音第三节超声与意次声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光的折射第四节光的色散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第七节神奇的“眼睛”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第六章力与运动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力的合成第三节力的平衡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第一节质量第二节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强第二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第三节空气的“力量”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机械与人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二节滑轮的应用第三节做功了吗第四节做功的快慢第五节提高机械的效率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一节走进微观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第三节探索宇宙沪科版九年级2004年8月修订版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三节内燃机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第十三章了解电路第一节电是什么第二节让电灯发光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五节测量电压第十四章探究电路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三节家庭用电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第三节测量电功率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第一节电能的产生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第三节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感受信息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第十九章材料世界第一节我们周围的材料第二节半导体第三节探索新材料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二节能源与社会第三节开发新能源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目录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一. 物质的状态二. 温度的测量三. 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四. 汽化和液化五. 升华和凝华六.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二.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三. 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四. 新材料及其应用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 运动的描述二.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第四章声现象一. 声音的产生二. 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三. 乐音与噪声四. 超声波第五章光现象一. 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二. 光的反射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四. 光的折射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 透镜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三. 生活中的透镜四. 眼睛和眼镜第七章运动和力一. 力二. 力的测量三. 重力四.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五.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六. 二力平衡七.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第八章压强和压力一. 压强二. 液体内部的压强三. 连通器四. 大气压强五.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六. 物体的浮沉条件七.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目录目录页码人与物理——利用机和能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 (2)二、滑轮 (6)三、功 (10)四、功率 (12)五、探究——使用机械能省功吗 (14)六、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18)第十章能及其转化一、机械能 (22)二、内能 (25)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 (28)四、热机 (30)五、火箭 (33)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35)动手动脑——认识和组装电路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一、认识电路 (39)二、组装电路 (44)三、电流 (47)四、电压 (51)五、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57)六、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62)七、变阻器 (67)第十二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73)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78)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80)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83)利用电能——使生活更美好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一、电功和电能 (87)二、电功率 (92)三、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95)四、电流的热效应 (97)五、家庭电路 (100)六、安全用电 (103)第十四章电磁现象一、磁现象 (109)二、磁场 (112)三、电流的磁场 (115)四、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117)五、电磁铁的应用 (119)六、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23)七、直流电动机 (125)八、电磁感应发电机 (128)永恒的探索——信息、粒子、宇宙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一、电磁波 (133)二、广播和电视 (137)三、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144)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149)二、浩瀚的宇宙 (155)三、能源:危机与希望 (160)附录一、本书中用到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162)二、物理名词汉英对照表 (163)。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a874c48aa00b52acfc7cadd.png)
第一章 声现象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一、声音是什么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二、乐音的特性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三、噪声及其控制
第二章 物态变化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结与评价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8页 0141页 0220页 0230页 0272页 0327页 0388页 0465页 0513页 0594页 0640页 0727页 0729页 0811页 0834页 0903页
第一章 声现象 二、乐音的特性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第二章 物态变化 二、汽化和液化 四、升华和凝华 小结与评价 一、光的色彩 颜色 三、光的直线传播 五、光的反射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二、透 镜 四、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小结与评价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三、直线运动 小结与评价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苏科版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e02f5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a.png)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章声现象1.1 声音是什么1.2乐音的特征1.3 噪声及其控制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第二章物态变化2.1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2.2 汽化和液化2.3 熔化和凝固2.4 升华和凝华2.5 水循环第三章光现象3.1光的色彩颜色3.2 人眼看不见的光3.3 光的直线传播3.4 平面镜3.5 光的反射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4.1光的折射4.2透镜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管路敷设技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
、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资料试卷技术指导。
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