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宗教建筑
中西方庙宇差异
中西方庙宇差异中西方的差异,除了我们熟悉的文化差异,同时也体现在我们的建筑当中。
庙宇建筑风格的不同就是其中中西差异的一种表现。
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的庙宇建筑风格都给予人一种沉稳,庄重的感觉。
相反的,西方的庙宇气势磅礴,体积感强烈。
如果通过细微观察,中西方庙宇的开门方式是不一样的。
中国的庙宇通常都在长方体的长边设置门口,而西方的庙宇,以希腊的帕特农神庙为例,就选择以短边上设置大门。
这种建筑方式的不同,与中西方的宗教文化,历史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
中国主要以信奉佛教为主,而西方则以信奉基督教为主。
佛教与基督教由于所处的地域环境与历史背景的差异,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
西方的庙宇注重表现人内心对宗教的狂热,充分的表达了人的征服思想,建筑方式的不同就是其视觉上的一种体现。
而中国的庙宇受到古代儒家“中和”思想影响,注重表现人内心的平静和宁和,与西方庙宇建筑相比较更和谐与含蓄。
正是因为如此,西方的庙宇较中国庙宇高出许多,更能体现出庙宇的体积感,表达出人内心的狂热和丰富的想象力。
他们以塑造空间感和体积感为目的,征服他们思想外的事物。
高大的建筑,雄伟的巨柱,寄托和支撑着古希腊人的理想和希望。
所以,在短边开设门口,使庙宇的体积感更强烈,正好表达他们的雄心壮志,处处皆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的对立和征服,从而激起人亢奋的情绪。
中国寺庙建筑则恰好相反,它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
建筑融入上水之中,表现出一种和谐之美,殿堂、门窗、亭榭、游廊都开放侧面,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所蕴涵的空间意识模糊变幻,这与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宇宙观有深层联系。
中国的庙宇有意识的与山水融为一体,庙宇自身的高度不会像希腊的庙宇那般表现出高耸,气度恢弘的一面,所以通常高度不会太高,需要和环境融合达到和谐的状态。
选择在短边开门,更能显示出庙宇典雅庄重,更能贴近人心,与自然更相亲。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纪念。
中建史-中西方建筑空间的比较
帕提农神庙
古希腊神庙大多采用庙宇外面一圈柱廊的建筑形式,比例匀称,庄严和谐,似乎已 经没有幽暗,神秘的意味,但是神庙的核心圣堂依然是一种非常封闭的小空间。只有一 个面可以通向室外,其余都是坚实的墙体。
帕提农神庙圣堂的中央供奉巨大的神像, 周围布置列柱,以衬托神像的高大。
中国的宗教建筑空间与西方这种幽暗、神秘 的精神空间很不相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对于 幽暗封闭的空间的追求。
圣坛是装饰 的最为华丽的地 方,半穹顶上通 常都会有耶稣复 活升天的画幅, 这个半封闭的空 间使得其中的圣 坛有很强烈的象 征意义。
图:圣索菲亚大教堂
古埃及的阿蒙神庙,经过一系列的封闭的庭院和密集的柱厅到达一列小密室的尽 端,制造出神秘、压抑的效果。
南美洲玛雅人的多层金字塔 将庙宇建在塔顶,有巨大的阶梯直达庙门,庙不大,室内空间狭小,采光面积也 很小,显得非常幽暗。
三、中西方宗教建筑空间尺度比较
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一般都是单层的, 庙宇之类的建筑也都如此, 因为中国的哲学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在考虑建筑尺度时都是以 人体尺度为出发点的,追求人的舒适, 宗教建筑注重群体组合。注重一 层层院的庭院进深的空间效果。通过门以及庭院来渲染庄严肃穆的宗教 气氛。并不追求建筑单体的高大的体量。只要求它的比例和谐。这与西方 古代神圣的教堂的超然尺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西方建筑空间上的对比
制作:李文超、蔺军广 李成、田玙豪
中西方建筑空间上的对比
一、中西方宗教建筑空间属性对比
二、中西方宗教建筑空间布局对比 三、中西方宗教建筑空间尺度对比
一 、中西方宗教建筑空间属性比较
中西方宗教建筑空间属性比较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区的主要标志,也是西方 文化区文化内容的主要成分。根据基督教的教义, 上帝是宇宙的精神;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 的,是宇宙的肉体,宇宙就是这两者的统一。无 论基督教的教堂是何种建筑风格,基本都会在平 面上表现十字型。
中西宫殿建筑,宗教建筑
雕梁画栋装饰豪华
北京故宫建筑艺术特色?
布 局
南北中 轴线对 称院落 式组群 布局。
色 彩
黄色 为主 绿色 次之
结构 空间
木结构为 主,内部 空间相对 小。注重 向外部空 间发展。
建筑 样式
材 料
装 环 饰 境
雕 梁 画 栋 装 饰 豪 华
故 宫
曲线多 木和土作 样,富 为主要建 有变化。筑材料。 屋顶多 外观造型 样式。 上显得轻 盈,造型 各异。
自 然 园 林
凡尔赛宫建筑艺术特色?
布 局
南北中 轴线对 称单体 内部联 通布局
色 彩
黄色 白色 淡紫 色
结构 空间
石质结构 为主,内 部空间相 大。注重 向外部空 间发展
后寝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乾清门
保和殿 中和殿
太和殿
前朝
太和门
九五之尊
后 南北218米 寝 前 朝
南北437米
西 六 宫
东 六 宫
东西118米
东西234米
总结故宫整体布局特点
南北中轴线对称 院落式组群布局
故宫整体布局所体现的思想内涵?
• 体现了中国封建文化中皇帝“化家为国” 的 观念,表现了封建社会礼制中的等级和秩序, 突出了皇权至上的威严气势。
现 代 建 筑
宗 教 建 筑
中 西 宫 殿 建 筑
【本课重点内容】:
1、中西宫殿建筑的整体布局特点以及这种特 点背后所蕴含的民族历史文化观念 2、佛教寺院的基本布局特点与主要建筑形式 3、西方教堂的罗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的 主要特点,以及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特点和 建筑的象征意义。 4、现代建筑的设计观念、特点,以及这些观 念产生的时代原因及意义
中西方建筑艺术文化差别-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论文
中西方建筑艺术文化差别-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中西方设计艺术文化特点及差异我国的传统崇尚一元论,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西方则是二元论,即主客分离。
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基础,将整个世界乃至宇宙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讲究的是整体性、和谐性、关系性和实用性。
而主客分离则强调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突出个体差异,突出开放性。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注定会影响室内外空间的建筑布置。
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加上古时交通的不便,造成了中西建筑互不影响、相对、风格迥异。
中式建筑体现的是封建的儒道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特色,突出建筑形态的互补性和对立统一,表现的是封建社会特有的等级观念、从属观念和临时观念。
西式建筑则受宗教神权的影响,追求主客分离的特色,表现的是地位观念、归属观念和永久观念。
这种差异的实质是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和社会形态上的差异。
1.中国传统设计艺术文化特点中国传统设计源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整体设计观。
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突出天地人三者的大和谐设计观。
物尽其才、人尽其力、天时地利。
在建筑中强调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
其二,散点透视设计观。
由于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写实主义的不同,采用散点透视原理,在绘画艺术中营造出无边无尽的超脱意境,让欣赏者仿佛身临其境,在精神需求上产生共鸣。
在建筑艺术的表达上则形神兼顾,其空间是多方的视点相结合的布局以达到诗情画意移步易景的境界。
其三,以形传神的设计观。
南齐谢赫提出追求“气韵生动”的最高境界,以神似替代形似,不是表面再现物体的外在形态与色彩,而是强调事物内在的生命韵律以及与环境人文的相辅相成。
2.西方艺术设计文化特点在西方设计艺术中,现实性和务实性是两个最突出的特色,用一切能够表现写实的手法对人和自然进行复制,突出人的价值取向,形成了这样几种设计思路。
首先,科技至上的设计观。
中西方宗教建筑差异
中西方制度文化比较结课论文姚婧 20080254 公共事业管理0802关键词:1宗教建筑2建筑文化3教堂4信仰5美术内容摘要:中西方建筑文化有很多差异,同样是宗教建筑,中国的寺庙和西方的教堂就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建筑的差异,在于两者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形成和造型。
在建筑上有布局、尺度和神韵的比较。
中国建筑有其美学,西方建筑也有其自身的美学。
总之,一个民族特定的心态与其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欧洲教堂建筑注重表现人心中的宗教狂热,并把它具化为实在的视觉形象,而中国的寺庙建筑则受儒教实用理性的影响,重在再现人们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安。
中西方宗教建筑差异——教堂与寺庙中西方建筑文化有很多差异,同样是宗教建筑,中国的寺庙和西方的教堂就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建筑的差异,在于两者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形成和造型。
在建筑上有布局、尺度和神韵的比较。
中国建筑有其美学,西方建筑也有其自身的美学。
中世纪教堂建筑的形式主要有两种:早出现的一种叫“罗马式”,它是由更早的“巴西里卡式”演变而来,其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其坚固、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
较后一种称为“哥特式”,它的形式比“罗马式”轻巧而更富于装饰意味,采用很多矢状卷的构造和尖塔式的装饰,以其高耸入天与上帝接近的感觉,控制人们的精神感情。
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中世纪的美术基本上就是宗教美术,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堂。
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卡尔马斯曾说过“教堂是尘世之天国,神们在这里生息活动”。
在这个历史时期教堂建筑和美术融为一体,成为基督教美术的最高代表。
中世纪的欧洲教堂,是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效果融为一体且高度统一,具有实用和象征意义,起到宣扬基督教教义的目的,能更深地控制、麻醉信徒们的思想感情,使人威慑于宗教神权之下,做一个顺从的“上帝的臣民”。
中国寺庙设计建筑与西方哥特式建筑区别
中国寺庙设计建筑与西方哥特式建筑区别湖北中柱古建寺庙专业设计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宗教就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成长、辉煌。
而宗教似乎天生就是艺术生长的一片沃土。
很多伟大的宗教用品本身就是伟大的艺术品。
历史悠久的中国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有着灿烂的宗教文化。
他们各自衍生出来的“宗教艺术品”的代表之一就是西方的哥特式建筑和中国古代寺庙。
它们或雄壮,或优雅,或神秘,或静穆,它们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瑰宝。
我没有去过欧洲但我早就知道欧洲歌特式教堂的雄伟;我没有游览过深山古寺,我却欣赏中国寺庙的庄重和空灵。
艺术与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两种基本形态,最直接、最鲜明地表达着体验。
狄尔泰就曾正确地指出:“宗教思想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
”让我们来看看歌特式建筑与寺庙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审美体验吧。
这两种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审美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寺庙建筑与歌特式教堂有共同点,但更多的是不同点。
一.共同点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都是人们寻求超越现实的途径。
在这种意识下教堂和寺庙这些宗教场所在审美上也有着相同之处。
从建筑审美来看都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此外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历史现象。
其特点是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或实体。
信仰者相信这种神秘力量超越一切并统摄万物,拥有绝对权威,主宰着自然和社会的进程,决定着人世的命运及祸福,从而使人对这一神秘境界产生敬畏和崇拜的思想感情,并由此引申出与之相关的信仰认知和礼仪活动。
宗教从本质上反映了人在面临支配自身的异己力量时对其自然存在的有限性的体认和寻求超越自我的努力,因而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表现为人对其自我主体以及对这一主体与外在客体关系的沉思。
因此,哥特式教堂与中国寺庙的形式所体现的都是人们寻求超越现实的心理。
此外绘画和雕塑在教堂和寺庙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给人直接的视觉刺激来感受神灵。
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区别
中国的道教建筑
道教是中国外乡宗教, 以老子为教祖。 道教建筑也常常建于名 山大川之间,表达了道 家“王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的 思想。
道教建筑也为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多坐北朝南,中轴对称,主要殿堂 设在中轴线上,层层院落依次递进。山门多为三个门洞,意指进入山 门,通过三界〔无极界、太极界、现世界〕,才可以成为真正的道士。 山门后一般有三清殿、玉皇殿、灵官殿等。 三清殿一般是道观的主殿,供奉道教三清。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异同 Nhomakorabea提纲
一 、中国宗教建筑形式 二、 西方宗教建筑形式 三、东西方宗教建筑的相同点 四、东西方宗教建筑的不同点 五、结论
中国宗教类型及其建筑形式
佛教建筑:洛阳白马寺、北京广济寺 道教建筑:北京白云观、太原晋祠 伊斯兰教建筑:清真寺 基督教建筑:北京天主教堂东堂
中国的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不注实体, 而更注重“虚〞 、’‘空〞 。中国 佛教建筑采用木构架,也常常采用格扇门、格扇窗,注 重内外空间的相融和流通,其内部空间也比较明亮。
5、建筑细节
教堂尖拱、尖券、尖顶的运用,建筑立面 越向上划分越见细巧,形体和装饰越见玲 珑,是整个教堂充满着一种超尘脱世、升 腾而上的动感。
垂直向上的飞腾动势令人迷惘,又尖又高的 塔群,瘦骨嶙峋笔直向上的束柱,筋节毕现的 飞拱尖券,仿佛随时能使得这些巨大的石头 建筑脱离地面,冲天而起,人们的灵魂也随之 升腾,直向苍穹,升到天国上帝的脚下。
西方的佛教建筑
佛教起源于印度,“婆罗浮屠〞, 就是建在丘陵上的寺庙的意思,位 于爪哇岛中部马吉冷婆罗浮屠村。 大约建于公元7—8世纪,长宽各 123 米,高42 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佛 教遗址。这座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 宏伟佛教建筑是由100万块火山岩一 块块巨石垒起来的十层佛塔,可分 为塔底、塔身和顶部三大局部。
中外建筑史4中国宫殿陵墓坛庙宗教民居建筑PowerPoint演示文稿
42
3.故宫的人力物力消耗
1406年准备,1420年建成,前10年备料,四 年施工. (1)工 (2)木 (3)砖 (4)石
43
5.几处重点庭院的设计手法 (1)太和殿庭院 (2)太和门廊院
44
(1)太和殿庭院 • 位于组群中最重要的位置,突出、显要。 • 最大的廊院尺度,可容纳万余人举行仪式。 • 单体建筑的最高等级——太和殿,九开间,
• 商代,宫殿建筑由单体变为群体。 • 西周,从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反映的情况来看,当时的
宫殿也应采用合院的形式,且已由前堂后室演变为前朝 后寝。
6
7
(2)、发展中的宫殿形制(春秋至南北朝) 使用高台建筑 前朝后寝(汉) 东西堂制(汉) 宫殿前设阙
阙,最初是供守望、显示威严的建筑。 春秋时宫殿正门开始建阙。
渎,建庙祭之
61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镇:东镇山东沂山、西镇陕西吴山、北 镇辽宁医巫闾山、南镇绍兴会稽山、中镇 山西霍山 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 四渎:江渎/淮渎/河渎/济渎
62
第二类 祭祀祖先 太庙:皇帝祭祖 家庙:平民祭于“祠堂”
· 北京太庙(“左祖右社”,规定布置的) ----似为宫寝建筑的原型,等级高,用色 简单。 实例: A.北京历代帝王庙(最多时100余位帝王) B.其它
·凶礼:对丧葬的有关礼制------陵墓建筑 ·军礼:指出征、命将、狩猎、行军等方面的礼仪规定 ·宾礼:指朝觐、聘使、君臣相会时的礼节 ·嘉礼:日常服饰、车仗等规定
54
②吉礼建筑分为两大类:坛与庙----“敬天 法祖”思想的具体体现:
· 属于祭祀自然保护神的称之为坛,祭 坛
中国寺庙与外国教堂的对比
中国寺庙与外国教堂的对比中国宗教性地方建筑主要有佛教建筑、道教建筑、及少数民族宗教建筑。
寺庙建筑是中国古典代表建筑之一,它起源于封建社会人们对于神权的崇拜。
宗教建筑一直是建筑界长盛不衰的话题,相对于外国教堂类宗教建筑保存完好而言,中国的寺庙类宗教建筑则显得有些日暮西山。
简介中国庙宇:庙宇,供奉神佛或历史上名人的处所。
庙宇在中国乡土建筑中占有较重要地位,庙宇结构有三个主要部分:即台基、主体与屋顶。
中国庙堂木料结构之因素:木柱、楣梁、正梁、横梁和支柱均披露可见。
寺院:寺院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后来逐步发展为具有多种综合功能的建筑群。
寺院最早起源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在印度佛陀时代,最初称寺院为“精舍”。
寺院在中国就是佛教传教的场所,是外来文化。
佛教大约在汉代传入中国。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中国便有了寺院这种建筑。
道观: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
道观是要保持的清静、整洁和庄严。
修道的方法众多,就是求“清静无为”、“离境坐忘”安静自然为本。
道观照古人由右自左的书写方式,应为观道。
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在什么地方修建道观和修道是紧密相连的。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认为“道”是“虚无之乐,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成的。
道教信仰中与“道”并提的是“德”,道教经书中解释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
”《自然经》中说:“德言得者,谓于道果。
”所以道教规定信徒要“修道养德”,相信修道可以摆脱尘世的疾苦烦扰,生活安乐,这是一种精神修炼,目的是追求在心理上、精神上达到清静无为的出世境界。
因此道教徒把“修道”放在首位。
教堂:教堂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因此教堂遍布城乡各地,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历史久远。
到欧洲,到德国,教堂是必须参观的,也是值得参观的。
教堂是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
等举行弥撒礼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按照级别分类有主教坐堂,大教堂(大殿),教堂,礼拜堂等。
中西方建筑史11 西方古建筑简史3[拜占庭+哥特+修改]
• 厅堂的主体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内部由两排柱 子纵分为三部分。 • 中间的部分宽而且高,叫中厅(Nave)。两翼的 部分窄而且矮,叫侧廊(Aisle)。 • 在大厅的两头或者一头,有一个半圆形的龛 (Apse)。厅堂在基督教时代之前主要是用作法 庭、市场或者会场,龛就是安置法官或者会议主 持人的座位的地方。 • 和万神庙以及浴场不同,厅堂里面没有造价昂贵 的穹窿或者精巧的十字拱,而是采用了简单的梁 柱结构――标准的科林斯式柱加木屋顶。应该说 厅堂在那时是不算高档次建筑的。
拜占庭时期
1
• 312年,君士坦丁(Constantine)米兰敕令,承 认基督教的权利 • 330年,君士坦丁迁都至古希腊殖民地拜占庭 • 395年,罗马分裂,意大利以西为西罗马,以东 为东罗马, • 西罗马 东罗马 • 罗马城 君士坦丁堡 • 拉丁语系 希腊语系 • 农业 手工业 • 479年灭亡 (西哥特人) 1453年灭亡(土耳其人) • 基督教分裂 • 天主教 正教
巴黎圣母院的"飞扶壁"
62
• 亚眠大教 堂飞扶壁
63
64
65
66
• 法国, 波末教 堂,始 建于 1220年
67
68
69
哥特建筑的第六个特 点是其装饰 和马赛克给拜占庭建 筑打上烙印一样,哥 特式建筑也有其特有 的装饰艺术――外形 酷似尖拱的各种各样 的窗棂(Tracery)。 "Decorate"的原意就 是指窗棂上的花样。
4
厅堂(Basilica)
5
巴西利卡教堂的内景
6
现存的厅堂式教堂中, 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应 该是在巴勒斯坦的耶 稣降生处原址上,由 最早皈依基督教的君 士坦丁皇帝建造的圣 诞大教堂(Nativity Church,建于330 AD)。 内部很容易让人联想 起厅堂。
中西方建筑比较
•
圣彼得大教 堂的建筑风格具 有明显的文艺复 兴时期提倡的古 典主义形式,主 要特征是罗马式 的圆顶穹窿和希 腊式的石柱式及 平的过梁相结合。
拉斐尔壁画
雕塑
圣彼得大教堂
藻井
圣彼得广场是全罗马最大的广场,长 340 米,宽 240 米,呈椭圆形。这 个大 型宗教活动场所可以容纳 50 万人聆听教皇的圣训。
中国建筑
• • • • • • • • • 1.鸱吻,喜欢四处眺望,因此在檐 角的前面。 2.凤,象征尊贵、有圣德之人。 3.狮子,代表勇猛、威严。 4.天马、海马,象征着威德通天入 海。 5.狻猊,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 猛兽,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 6.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 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7.獬豸,古代传说中的正直的猛兽, 与狮子类同。 8.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龙,镇火 防灾的吉祥物。 9.行什,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人像。
1骑凤仙人2龙3凤4狮子5天马6狻猊suān ní7 狎xia鱼8獬豸xie zhi 9斗牛10行什hangshi11 鸱chi吻
这个集中了各个时代 的精华的广场,是由 贝尔尼尼设计于1667 年建成的。广场周围 成半圆形的长廊里有4 列共284根多利安柱式 的圆柱,圆柱上面是 140个圣人像。中央是 一根公元40年从埃及 运来的巨大圆柱,高 25.5米,重320吨。
硬山式古建筑
硬山式古建筑
歇山式古建筑
三滴水重檐歇山式的沈阳故宫凤凰楼
八角重檐攒(cuan)尖式的沈阳故宫大政殿
三滴水四角重檐攒尖式的西安钟楼
重檐歇山式的北京故宫太和殿
黄琉璃瓦绿剪边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大政殿的檐下斗拱
绿琉璃瓦的清东陵妃子陵建筑
城市广场
城市中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 动或交通活动的空间,通常是大量人流、 车流集散的场所
中国宗教建筑
东岳泰山
• 东岳泰山又名岱山,道教因东方为 阴阳交替之地,遂意泰山为五岳之 首,又称“第二小洞天”。古代皇 帝一般都在泰山举行封禅礼。它与 北京故宫、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 庄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建筑群。
东岳庙和东岳大帝
中岳嵩山
• 中岳嵩山——第六小洞天。历 史上中岳嵩山为道、佛(以少 林寺为代表)、儒(以嵩阳书 院为代表)三教荟萃之处。
西岳华山
第三小洞天——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新月
伊斯兰教标记
伊斯兰教建筑
•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的主要类型,它是 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点中必须建立的建筑。 清真寺建筑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通行规则, 如礼拜殿的朝向必须面东,使朝拜者可以 朝向圣地麦加的方向做礼拜,就是面向西 方;礼拜殿内不设偶像,仅以殿后的圣龛 为礼拜的对象;清真寺建筑装饰纹样不准 用动物纹样,只能是植物或文字的图形。
道教建筑
• 道教祀神的祠宇,叫道宫、道观。
• 道教的宫观庵庙等建筑是供奉、祭祀神灵 的殿堂,又是道教徒长期修炼、生活和进 行斋醮祈禳等仪式的场所。
• 其建筑的门类很多,有宫、观、殿、堂、 府、庙、楼、馆、舍、轩、斋、廊、阁、 阙、门、坛、台、亭、塔、榭、坊、桥等, 这些建筑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供奉祭 祀的殿堂、斋醮祈禳的坛台、修炼诵经的 静室、生活居住的房舍和供人游览憩息的 园林建筑五大部分。
殿式建筑外;其余皆民居式建筑。全寺殿宇层层迭迭,回
旋曲折,结构精巧,气势磅礴。
百岁宫坐落海拔871米高的插霄峰上,五层楼 融山门、大殿、肉身殿、库院、斋堂、僧舍、
客房和东司(厕所)为一整体,没有单体建筑 的配置,远观恰似通天拔地的古城堡。这种制
在我国现存寺庙建筑中极为少见。
东崖寺
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审美差异
为 核心 。强调 社会 、家族 、家庭 的 整体 次 序和 利益 ,限制 个 人 的
一
在 选址上、材料上 、色彩上 以及 布局上审美的眼光是不 同的,这 些审 自 由发 展 。 中 国古代 建筑 在 平面 布 局上 有 一种 简 明 的组织 规 律 ,
般 都 是 由几 个 单 体 建 筑 加 上 一 些 走 廊 、 围墙 围绕 成庭 院而 组
五 、文化 观念 的 差异 造成 宗教 建筑 的 审美差 异 中 国古代 是一 个封 建 专制 的 国家 , 长期 的君 主 专制 ,将 皇权 土 长 的宗 教 ,他 们信 奉 的 是 “ 天人 合 一 ”的 哲 学观 ,注 重探 寻 人 推 向 了至 高无 上 的地位 。受儒 家 思想 的 影响 ,君权 和封 建 家 长的 和 自然 的和谐 统 一 。把 道观 和 寺庙 建 在 山林 之 中 ,让建 筑 融入 自 地位 几 千年 不 可动 摇 ,人 有 尊卑 贵贱 ,三六 九 等不 可逾 越 。 这种
建 筑 学 是 一 门涵 盖 广 泛 的学 科 ,是 一 门综 合 性 的艺 术 ,是 局 ,主 体建 筑放 在 中 间来 凸显其 主体 地位 。
西方 宗教 建筑 通 常在 市 民公共 活动 中心进 行 发 展布 局 ,除 了 人类 物 质 文明 和 精神 文 明的 产物 ,承载 着 人类 的文 化 和历 史 。 建 筑 能够 表 达人 们 的人 生观 和 审美 观 , 由于 中 国和 西方 国家 宗 教文 供 人 们祷 告之 外 ,教堂 前 面 的广场 还 能集 散 人流 、供 人 们休 息 、 化 背景 的 不 同 ,使 中西方 的宗教 建筑 在 艺 术风 格上 存 在很 大 的差 组 织 活动 。西方 宗 教建 筑 喜欢 强调 和 突 出单体 建 筑 的个 性特 征 。
西方著名建筑赏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一。
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
总结词
英国哥特式建筑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内涵。
详细描述
威斯敏斯特教堂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 的哥特式教堂。这座教堂始建于公元960年,后经多次 扩建和改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威斯敏斯特教堂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英国王室加冕和许多重要 仪式的举办地。其内部装饰华丽,彩色玻璃窗和雕刻精 美的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总结词
标志性的建筑地标与卓越的建筑设计
详细描述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是20世纪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由丹麦建筑师约 恩·乌松设计,其独特的帆形屋顶和白色的建筑外观已成为悉尼乃至澳大利亚的象征。 歌剧院内部设施完善,可举办各类音乐会、戏剧和歌剧演出,是世界级的表演艺术中心
。
巴塞罗那的米罗公园
总结词
米罗公园是安东尼·高迪的杰作,其独特的 曲线设计和自然元素融合,展现了现代主义 建筑的浪漫与自由。
详细描述
米罗公园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是安东尼 ·高迪的代表作之一。这座公园以曲线和自 然元素为主要特征,如蜿蜒的道路、不规则 的墙体和富有动感的雕塑。高迪通过独特的 建筑设计,将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为游客 提供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艺术气息的休憩场所 。
详细描述
圣彼得大教堂是罗马天主教会的中心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其壮丽 的穹顶、丰富的雕塑和壁画以及巨大的规模都展现了巴洛克建筑的独特魅力。
西班牙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总结词
西班牙的巴洛克建筑瑰宝,独特而庄严的宗教建筑。
详细描述பைடு நூலகம்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陵墓所在地,以其雄伟的石柱、高耸的塔楼和丰富的装 饰而闻名。这座建筑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的庄严和壮丽,同时也展现了西班牙独特的建筑传统。
宗教及其建筑
教堂的修缮。
圣家族大教堂
沙特尔大教堂
沙特尔大教堂位于法国沙特尔城, 是法国著名的天主教堂,是哥特 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大教堂坐 落在一个土山丘上。教堂的三重 皇家大门和其壮观宏伟的罗马尼 斯凯像,早期的珠宝光彩的玻璃 装饰的窗户,无一不是十二世纪 法国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沙特 尔大教堂部分始建于9世纪,当时 建造的是一个地下小教堂.到11 世纪,沙特尔城成为欧洲西部宗教 活动兴盛地区.1145年再次修建 新堂这座久经磨难的教堂,总是在 挫折之后焕发新姿.1980年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
双臂平举,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约热内卢市 的美丽全景,预示着博爱的精神和对独立 的赞许。耶稣像面向着碧波荡漾的大西洋, 张开着的双臂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个巨大 的十字架,显得庄重、威严。耶稣基督的 身影与群山融为一体,一些云团不时飘浮 在山峰之间,使耶稣像若隐若现,使他显 得更加神秘圣洁。巨大的耶稣塑像建在这 座高山的顶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从市 内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成为巴西名城 里约热内卢最著名的标志。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世界的国家遍布亚、非 两个大洲,总体算来也有大约五十个。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 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这些国家包括一些西方国家 诸如英、美、俄、法、德等国家。
特色建筑: 杰内大清真寺
杰内古城被世人美喻为“尼日尔河谷的宝石”。 在14~16世纪末被摩洛哥征服前,这里是西非 最为美丽的商业城。尤其值得夸耀的是古城中 央的那座1907年~1909年按15世纪苏丹建筑 风格重建的,高11米、周长56米,建造造型奇 特的杰内大清真寺。该建筑建造时没有用一砖 一石,而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和椰树木树枝为 骨架建造而成的,建筑面积达3025平方米。 100根粗大的四方体泥柱支撑着祈祷大厅的屋 顶,屋顶上密密地排列着104个直径10厘米的 气洞,高大宽阔的寺门更是壮观。寺院的主墙 是由3座塔楼构成的,塔楼在5根泥柱的连结下 成为一体。式样独特、结构新颖的寺院是苏丹 建筑艺术和撒哈拉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该清 真寺向外突出的房架巧妙地起 到了装饰效果。 重建的清真寺被视为非洲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 也是西非伊斯兰教的象征 。
浅析中西方的宗教文化的比较
浅析中西方的宗教文化的比较学院:政法学院班级:11级思想政治教育班姓名:胡剑雄摘要:中西方由于所处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发展的差异,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
在当今世界逐步走向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无论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是如此。
而宗教在文化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探讨中西方宗教的起源、发展就更加重要。
本文所要论述的就是中西方宗教在历史背景,主要发展过程和体现思想意识上的异同,并取最能代表中西方宗教的佛教和基督教作为论述对象。
关键词:比较思想意识佛教基督教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在一定历史背景下人类思想的依托。
了解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尤其是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今天,宗教作为一种思想和文化的体现,在人类社会中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中西方宗教起源的背景1、佛教传入中国的背景:佛教最早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
在公元前3世纪,也就是秦汉初期,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便已出现。
在阿育王时,佛教盛行印度,他派遣佛教徒云游四方,传播佛教。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有史可据是西汉元寿元年至东汉永平年间。
东汉末年东汉末期统治阶级腐化无能,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致使老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爆发了黄巾起义,从此中原地区陷入连年混战局面,广大农民苦不堪言。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佛教所主张的“人生无常,众生皆苦”的思想便很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至此佛教正式流传于中国。
随着历史的长河流动,逐渐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和佛教文化。
2、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产生的历史背景:相传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罗马帝国犹太省的犹太人群中。
第一世纪结束前逐渐发展到叙利亚,并扩及希腊及意大利地区。
《圣经》上记载:犹太人耶稣在30岁开始在犹太省传道,并在罗马取得成功。
准确的说,基督教的产生及发扬与当时罗马帝国混乱的政治现实息息相关。
从2世纪末起。
罗马帝国内忧外患,人们从动荡不安的现时中逃离。
中西方古建筑简单比较
中西方古建筑简单比较古建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不仅提供了人类物质活动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
古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包罗万象。
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建筑风格中透析不同的文化。
梁思成先生说:“建筑之规模,形态,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
”中西方的古建筑就有着很多的不同点,而这些不同的建筑特点也可以反映出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
本文所指的西方建筑主要指古典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而中国建筑主要指古代的中国建筑。
它们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方面的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赞赏。
但是这样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 ,而是适应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用途的需要而产生的。
总体上说,中国古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
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
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
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块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
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又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墙倒屋不塌”这一句中国民间的俗语,充分表达了上述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
在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柱子的处理上,一般是把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柱头内倾,让柱脚外侧的“侧脚”呈现上小下大的形式,还把柱子的高度从中间向外逐渐加高,使之呈现出柱头外高内低的曲线形式。
这些做法既解决了建筑物的稳定功能,又增加了建筑物外形的优美曲线,把实用与美观恰当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适用与美观的统一。
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
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式
建士圆西两隔方堂及是教罗 在主形端侧的形形早仿堂马 东持圣有窄长的式期照普帝罗 端仪坛一称廊大的基古遍国马 ︐式︐半侧︐厅建督罗采的式 教地前圆廊中︐筑教马用国教 堂方为形︒廊内︒“长的教堂 门︒祭拱大较有巴巴方建以是 开后坛顶厅宽两西西形筑后基 在来︐︐东称排利利会式︐督 西︐是下西中柱卡卡堂样一教 端拱传有向厅子是”式︒些成 ︒顶教半︐︐分长教样它大为 •
中西方宗教建筑
简要概述:
• • • • • 一、中西方宗教的起源 二、中国宗教建筑 三、西方宗教建筑 四、中西方宗教建筑的比较 五、结论
中西方宗教的起源
• 中国的宗教
• 中国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儒教(儒教是否为宗教,现在人 又争议)。佛教是王子释迦牟尼创立的,一个王子创立宗教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治因素。东汉末年佛教也从天竺传 入中土,虽然是外国宗教,传入后中化程度也很大。同时期 ,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兴起,道教是为了迎合当时诸多的士 大夫求不老之术,而产生。儒教是一种孔家文化,成为信仰 ,随着时间和政治的变化而成为的一种宗教文化,具有很强 的中国气息。
道教
我国的道教建筑,主要有四个特征:
( 一)以木为建筑材料 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 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 体系中,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 要建筑材料。惟独我国古代建筑 ,是以木材作成房屋的主要构架 ,属于木结构系统,佛教的守庙 、佛塔,道教的宫观也都是以木 结构为主。
道教的宫观布局,吸 收了阴阳五行学说,根据 乾南坤北,天南地北的方 位,以子午线为中轴,坐 南朝北,讲究对称,两侧 月东日西,取坎离对称之 意:选址重风水,以便于 “ 聚气迎神”。
( 二)注重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 自然美”是道教的最高境界。为了体现“ 以 自然之为美”的“ 自然之道”,道教宫观建筑十分 注重与大自然的联系。许多宫观建在依山傍水的 山峦之中,楼台池榭、山石林苑,于自然环境融合 为一,以达到人与自然“ 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 三)运用数的等差关系造型。 中国传统建筑,几乎都存在着 有规律的数字等差关系,这是道教 观念影响所至。道教对数的观念, 是在《周易》基础上形成的。《周 易》“ 阳卦奇,阴卦偶”之说,其 中“ 九”是天数,阳数之极,为最 大。因此古代建筑房屋间数,则以 九间为最大,依次递减为7、5、3、 1。
天宁寺塔 在广安门外,是 我国现存的密檐式砖塔中比 较典型的一座。此塔隋代已 有,现存的这座塔是辽代建 的。 碧云寺 在西山东麓,各组 殿堂成阶梯状层层上升;始 建于元代至顺年间,初名碧 云庵,明代正德年间(十六 世纪初)扩建;清乾隆十三 年(1748年)又在原有基 础上大规模扩建。
喇嘛寺
喇嘛寺在我国信奉喇嘛教的 是蒙、藏两个兄弟民族,所以喇 嘛寺的建筑也因宗教内容的特点 和民族的特点而和佛寺有所不同 。 喇嘛教建筑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和佛寺相近的宫室式木 建筑;另一种是属于碉房式的砧 石建筑。北京的雍和宫和东、西 黄寺都属于前者,只有颐和园后 山的一组喇嘛寺是碉房式的。
扎美寺位于永宁乡皮匠街西北的古尔山脚下,现为云南省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由明代西藏噶玛巴活佛始建,原属噶举派寺院。相传自 教祖师噶玛巴巡视西康,途经永宁,得知寺之所在地摩梭语称为"扎 美戈",音译恰巧是藏语"和平"之意,便决定在此建寺。清雍正年间 扩建,改宗格鲁派,现属格鲁派(黄教)寺院。该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宗 教理论称为甘丹必鲁,简称甘鲁派,后演变称格鲁派,意为善规(或 善律)派,以该派倡导严守戒律而得名;又因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 于是俗称黄教。
• 基督教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 有拜占庭式、罗马式和哥特式纪念邮票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 裂为东西2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 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的特 点, 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 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 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 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 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 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色彩灿烂夺目。 其代表有意 大利腊文纳的圣维塔尔教堂,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式
•
拜占庭式建筑的主要成就与特 征是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 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 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 筑发展是一大贡献。圣索菲亚 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 其堂基与罗马式的一样,呈长 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顶由 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 半圆形穹窿组合而成。
《圣索菲亚大教堂》它的突出成就,首先在于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四个独立 支柱上的结构体系。教堂正中的穹顶高15米,直径为32.6米,是古代少数几个规 模宏大的穹顶。采取这种结构,便能在各种正多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使建筑物 内外都有完整的集中式构图,成为后来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先导。在今土耳其伊斯 坦布尔。
佛寺 明、清佛寺的布局,一般都是主房、配房等组成的严格对
天宁寺塔
我国佛教寺庙建筑的发展过程,就是印度佛教不断中 国化的过程。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的自然环 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和民情风俗不同,佛教寺庙建筑的 类型也不尽相同。与佛教传入方式相适应,我国的佛教寺庙 也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为汉传佛教寺庙。这类庙宇数 量多、分布广,第二类为藏传佛教寺庙,主要分布在西藏自 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第 三类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庙,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
意大利比萨教堂建筑群 (11世纪—13世纪)它位于意大利的古城比萨 。这一建筑群包括教堂、洗礼堂、钟塔和公墓四个部分。大教堂平 面为拉丁十字形,全长95米,纵向有四排柱子,正立面高约32米, 有四层连列券柱廊作装饰,形体和光影极富变化。
“钟 比塔 萨即 斜举 塔世 ”闻 名 的
哥特式教堂是以城市“主教座堂”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欧洲的城市化是在哥特式时代开始的, 是由朝圣运动而形成的。宗教应该体现出一种神圣的价值。当教会变成了政权同时,也就意味 着它精神上的纯粹性受到了玷污和破坏。所以,失落了的精神意蕴就希望重新得以回归,而哥 特式教堂就是给基督教建筑带来的福音。 哥特式教堂建筑风格诞生于法国巴黎北郊圣丹尼斯隐 修院教堂。1140-1144年,隐修院院长苏哲在其主持重建的教堂歌坛部位,为体现新柏拉图主 义的光、高、数三个理想,系统运用了尖肋拱技术,并以明亮的彩色玻璃取代了罗马式的持重 墙。此后,这一建筑体系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实践,在13世纪中叶达到成熟,并推向西、中欧各 地。哥特式教堂建筑是从罗马式教堂基础上发展起来,它摆脱了罗马式教堂的沉重感而朝向轻 巧、雅致甚至矫饰的方向发展。它遵循中世纪经院哲学高度理性化的规范,旨在制造出一种灵 魂腾越的升华感应而引发出一系列技术革新。哥特式教堂型制基本采用拉丁十字巴西利卡平面。 通常东端半圆形后堂部位小礼拜堂较多,布局复杂。西立面有一对很高的钟塔。西立面典型形 式是:一对塔夹着中厅的山墙,中央大门和上方栏之间是圆形的玫瑰窗。三座门洞都有周围的 几层线脚,并刻着成串的圣像。哥特式教堂外部有许多造型挺秀、高耸入云的尖塔,堂身墙壁 较薄,并以轻盈通秀的飞扶壁、修长灵捷的立柱或簇柱来增强建筑物的高度感,产生出一种令 人惊异的框架效果,使人可从外观上来领悟、体会其玄奥、空灵之妙景。这些向无穷高处上升 的尖顶,它引导人们的心灵尽可能地摆脱一切现实的羁绊,向着精神的天国而去;而同时众多 的尖顶又象是尘世中向苍穹伸出的双手,它在向“上帝”呼吁拯救,呼吁圣灵重归人间,使人 类得到精神上的复活。
中国道教供奉神像和进行 宗教活动的庙宇,通常称为宫、 观、庙。道教建筑主要是庙宇建 筑组群,宋以后也有极少数的石 窟和塔。由于祭祀名山大川、土 地城隍等神的祠庙历来都由道士 主持,所以许多这类祠庙也成为 道教建筑。由于道教与我国传统 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在建筑 上,比佛教寺院更具有民族风格 和民俗特色
木建筑的喇嘛寺仍旧采用了 四合院式布局,寺庙前半部 的山门、天王殿、大殿,都 和佛寺差不多。但大殿以后 的部分常有高大而雄伟的建 筑,在布局上也有所变化; 例如雍和宫的后部采用三殿 并列的制度,用复道将高大 的万福阁和两侧的永康阁、 延宁阁连接起来,气势十分 壮丽。 喇嘛教的塔不同于佛塔 。它是由印度的 屠坡演化而 来的。中国的喇嘛塔也有用 为僧侣坟墓的,但建筑在寺 庙中的喇嘛塔,却和佛塔的 作用相同。
称的多进院落形式。在主轴的最前方是山门——整个寺院的 入口。山门内左右两侧分设钟、鼓楼。中央正对山门的是天 王殿,常做成三间穿堂形式的殿堂。穿过天王殿,进入第二 个院落,座落在正中主轴上的是正殿,常名为“大雄宝殿” 。正殿对于整个佛寺建筑群体是中心建筑物,它不论在建筑 体积和质量,都在其他单体建筑之上。正殿左右配殿或作二 层楼阁形式。正殿后一进院落,常建筑二层“藏经楼”。另 外,多在主轴院落两侧布置僧房、禅堂、斋堂等僧人居住的 房屋。北京的大型佛寺,如西四牌楼的广济寺等都属于这种 类型。 小型的寺庙,一般只有一进院落——进山门迎面就是大 殿,两厢为僧房。 佛寺建筑群组中常布置一系列附属建筑,如山门前的牌 坊、狮子雕刻、塔、幢、碑等。
( 四)建造反翘的曲线屋顶。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以具有 浪漫情调的反翘曲线大屋顶为显 著特征,这种反翘曲线屋顶,是 世界上样式最多、个性最为突出 的建筑部分,成为充满审美情趣 的建筑艺术杰作。汉以后,随着 道教的传播,这种式样的屋顶, 在社会上迅速流行起来。
基督教产生在公元1世纪今巴勒斯坦地区。公 元313年取得地位。公元392年被罗马帝国定 为国教。欧洲中世纪时,基督教占有绝对统 治地位,以至凌驾于封建王权之上。基督教 的教堂建筑集欧洲中世纪美术之大成。它先 后创造了拜占庭式、罗马式和哥特式三种建 筑风格。
西方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