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促进自治区银行卡产业发展,减少现金支付结算,加强财政监督,方便预算单位用款,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新财库[2003]2号)、《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银发[1999]17号)和《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07]63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务卡,是指经预算单位审核同意,以单位在职在编职工个人名义开立,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银行信用卡。
第三条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等有关商品和服务的零星购买支出应使用公务卡结算。
自治区预算单位应根据银行卡受理环境等情况,积极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尽量减少现金支出。
第四条公务卡的发卡银行(以下简称发卡行)是指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代理银行。
预算单位在确定的代理银行范围内,自行选择本单位公务卡发卡行,并报自治区财政厅备案。
试点阶段,发卡行应为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开户行。
第五条与公务卡管理有关的信息维护、财务报销、银行划款和动态监控等业务,通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的公务卡系统辅助办理。
第六条公务卡实行“一人一卡”实名制管理,公务卡持有人(以下统称持卡人)自行保管公务卡卡片和密码。
规范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的支付结算业务,并及时向所在单位财务部门申请办理报销手续。
第七条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应当依托公务卡支持系统,认真审核公务卡报销事项。
对于批准报销的公务卡消费支出,应当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办理向公务卡的资金还款手续,不得另设中间实有资金账户转拨资金。
第八条公务卡应当使用银联标准的信用卡。
试点阶段,公务卡原则上仅用于办理人民币支出结算业务。
第九条公务卡实行免费开卡、免收年费、免费短信提示、免担保和到期免费换卡,具有一般银行贷记卡的其他功能,享受发卡银行与银联的各项优惠活动。
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务卡,是指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各单位”),为各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统一办理的,由个人持有并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银联标准信用卡。
第三条公务卡以持有公务卡的工作人员(以下统称持卡人)个人作为偿债主体。
第四条持卡人应当妥善保管公务卡,规范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的支付结算业务,并及时向所在单位财务部门申请办理报销手续。
第五条财务部门依托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公务卡支持系统,认真审核公务卡报销事项。
对于批准报销的公务卡消费支出,按规定时间,通过授权支付零余额账户办理向公务卡的资金还款手续。
第六条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不改变各单位现行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办法与报销基本流程。
第二章公务卡日常管理第七条各单位公务卡办卡范围:由各单位根据公务支出业务情况,在在职职工中决定办理公务卡的人员范围。
第八条公务卡使用范围定为:(一)1000元以下现金结算的业务;(二)授权支付的会议费、培训费;(三)差旅费。
在以上使用范围内,原则上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业务。
随着公务卡制度的完善和银行卡受理环境的改善,将逐步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
第九条各单位公务卡的信用额度,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不少于2万元。
持卡人在规定的信用额度和免息还款期内先支付,后还款。
第十条财务部门统一组织本单位符合条件者向发卡行申办公务卡。
第十一条公务卡申办成功后,经财务部门确认核实,由发卡行将持卡人姓名、卡号等信息统一录入公务卡支持系统管理,并将相关信息传输至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财务部门再次确认后,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相应公务卡信息维护管理。
第十二条财务部门负责公务卡支持系统的相关信息提供及确认工作。
各单位新增持卡人员或持卡人员调动、退休时,财务部门应及时组织办理公务卡的申领或停止使用等手续,并通知发卡行及时维护公务卡支持系统。
现有持卡人员涉及公务卡的相关信息变动时,财务部门应及时通知发卡行维护公务卡支持系统。
大学公务卡报销结算管理暂行办法

大学公务卡报销结算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了推行公务卡改,规范我校公务卡报销业务,减少现金支出,提高支付透明度,加强财务监管,同时方便报销人报销用款,根据有关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务卡是指我校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特种信用卡,可先消费后还款,持卡人无需预借现金、支票,即可持卡透支消费结算。
我校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务消费支出,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零星购买支出等,凡具备刷卡条件的,均应使用公务卡结算;原部分使用支票结算的支出也可使用公务卡结算。
公务支出发生时,持卡人先通过公务卡结算,再凭公务卡刷卡凭证(P0S签购单)和发票等财务报销凭证及时办理财务报销还款手续。
第三条公务卡实行“一人一卡”实名制管理,由财务部门统一组织本校工作人员向发卡行申办,我校每位在职职工均应办理,都属于我校公务卡管理范围。
我校工作人员在进校和退休时,应及时到财务部门办理公务卡的申领或停用等手续,不要因未申领公务卡,而影响今后正常办理报销业务。
第四条我校工作人员公务卡授信标准由发卡银行根据个人的资信情况确定。
持卡人需要调整信用额度的,可由持卡人向发卡银行申请额度调整。
第五条持卡人应当妥善保管公务卡及其密码,公务卡遗失或损毁后应由持卡人及时向发卡行办理挂失补办手续,并及时通知财务部门。
因挂失不及时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持卡人个人承担。
第六条持卡人刷卡消费后应及时向财务部门申请办理报销手续,一般应在公务支出发生后10日内提交财务报销,因个人报销不及时而造成的银行罚息及个人信用损失,由持卡人个人承担。
持卡人可凭本人身份证、银行卡到开户银行办理“自动还款”,将公务卡与其他银行帐户进行绑定,当持卡人不能及时办理报销手续时,银行系统可于每月免息还款到期日自动从该绑定帐户扣除相应款项归还至公务卡中,而不致产生银行罚息及个人信用损失。
第七条公务卡一般只用于公务消费中的转账支付结算,原则上不允许通过公务卡提取现金。
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中央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支付透明度,加强财政监督,方便预算单位用款,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财库〔2001〕24号)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银发〔1999〕17号)、《支付结算办法》(银发〔1997〕393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务卡,是指中央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
第三条中央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5万元(以人民币为单位,下同)以下的零星购买支出等,一般应当使用公务卡结算。
中央预算单位应根据银行卡受理环境等情况,积极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尽量减少现金支出。
第四条公务卡的发卡银行(以下简称发卡行)是指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代理银行,预算单位在确定的代理银行范围内,自行选择本单位公务卡发卡行。
第五条与公务卡管理有关的信息维护、财务报销、银行划款和动态监控等业务,通过专门的公务卡支持系统辅助办理。
第六条持有公务卡的工作人员(以下统称持卡人)应当妥善保管公务卡,规范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的支付结算业务,并及时向所在单位财务部门申请办理报销手续。
第七条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应当依托公务卡支持系统,认真审核公务卡报销事项。
对于批准报销的公务卡消费支出,应当按规定时间,通过零余额账户办理向公务卡的资金还款手续。
第二章公务卡日常管理第八条公务卡由中央预算单位统一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向发卡行申办。
公务卡申办成功后,经预算单位确认核实,由发卡行将持卡人姓名和卡号等信息统一录入公务卡支持系统管理。
第九条预算单位在工作人员新增或调动、退休时,应及时组织办理公务卡的申领或停止使用等手续,并通知发卡行及时维护公务卡支持系统。
现有工作人员涉及公务卡的相关信息变动时,应及时通知发卡行维护公务卡支持系统。
四川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管理暂行办法

四川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现金支出行为,减少现金支出,保证单位支出信息真实准确,根据《四川省省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川办发[2001]88号)和相关管理办法,遵照《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务卡包括单位财务卡(以下简称“单位卡”)和个人贷记卡(以下简称“个人卡”);发卡银行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具有发行借记卡、贷记卡等银行卡资格的商业银行。
第三条公务卡办理的范围为:省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经单位批准的,具体使用本办法所称公务卡的预算单位在职职工。
第四条公务卡结算的范围是: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现金支付的日常公用支出和小额零星项目采购支出。
私人消费性支出,不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预算单位应开设“单位卡”账户。
为便于资金清算,“单位卡”账户原则上开设在单位零余额账户开户银行,其程序和权限按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该账户由省财政厅负责监管,并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单位卡”账户资金实行先支付后清算。
具体程序是:预算单位凭“个人卡”公务性支出办理报销业务;然后从单位卡向个人卡划转资金;再从本单位基本账户(即:单位零余额账户),以转账方式划转资金归垫到“单位卡”。
“单位卡”账户每日末财政资金余额为零。
预算单位必须在财政部门批准的授权支付额度内报销日常公务性支出,不得超额支付。
第七条“单位卡”由本单位出纳人员保管和使用。
“单位卡”密码由财务部门负责人或主办会计保管,严格保密。
遇出纳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等情况,财务部门必须办理相关交接手续,及时变更密码或重新办理“单位卡”。
“单位卡”如有遗失,应及时按发卡银行的要求办理注销手续。
第八条本办法所指“个人卡”是以个人名义持有的银行卡(包括“单位卡”代理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借记卡和贷记卡等),由预算单位在职职工申领、保管和使用,实行实名制管理。
公务卡管理办法(江西新)

江西省省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文号:赣财库[2007]36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省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规范财政财务管理,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根据《江西省省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赣财库[2002]30号)、《关于印发建立公务卡制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赣财库[2007]29号)和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等14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江西省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南银发[2006]169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务卡,是指省级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
第三条省级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差旅费、招待费等零星商品服务和2万元以下的购买支出,原则应当使用公务卡结算。
随着银行卡受理环境改善,省级预算单位应积极扩大使用公务卡结算,最大程度地减少现金支付。
第四条公务卡使用遵循“个人先行支付,单位审核报销,财政实时监控”的管理程序。
第五条公务卡的发卡银行(以下简称“发卡行”)是指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代理银行。
预算单位在财政部门确定的代理银行范围内自行选择本单位公务卡发卡行。
为保证国库集中支付的顺利清算和公务卡的有序运作,预算单位原则应选择本单位零余额账户的开户行作为公务卡发卡行。
第六条省级预算单位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公务卡管理”模块完成公务卡的财务报销、银行划款等业务。
第七条持有公务卡的工作人员(以下统称持卡人)应当妥善保管公务卡,规范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的支付结算业务,并及时向所在单位财务部门申请办理报销手续。
第八条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应当依托公务卡管理系统,认真审核公务卡报销事项。
对于批准报销的公务卡消费支出,应当按规定时间,通过零余额账户或相关账户办理向公务卡的资金还款手续。
第二章公务卡日常管理第九条公务卡一律使用“62”字开头的银联标准信用卡。
公务卡实行免费开卡、免收年费、免担保、免费换卡、本地存款取现免手续费。
公务卡结算管理暂行办法

公务卡结算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公务支出的管理,减少现金支付结算,规范经费支出结算行为,根据《海南省农垦总局关于公务活动使用公务卡结算管理的通知》(琼垦局字2013)228号)和《海南省农垦总局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公务卡结算管理的通知》(琼垦局财字[2013]In号)和《海南省农垦总局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务卡的性质和办理范围(一)本办法所称公务卡,是指金融机构为行政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发放的,具有一定透支额度与透支消费免息期,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一种信用卡(贷记卡)。
(二)公务卡办理的范围为医院在职科级以上干部及机关部分经常办理报销业务的工作人员。
由于海南公务卡管理暂时未纳入省财政系统统一管理,符合办卡条件的职工如已有农行其他信用卡(贷借卡)的可替代本公务卡。
储蓄卡(借记卡)不能替代公务卡。
(三)公务卡的信用额度为处级3万元,科级2万元,科级以下1万元。
第三条公务卡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医院职工的旅差费、会议费、培训费、接待费及零星采购等小额公务支出等,以及其他符合现金支付的公务性支出。
原使用转账方式结算的仍然继续使用转账结算。
第四条由于公务卡具备透支功能,持有公务卡的职工在使用公务消费前原则上不得再申请借款。
第五条实行本办法不改变医院现行财务管理制度和报销基本程序。
持有公务卡的职工应妥善保管公务卡,按规定办理公务支出结算业务,并及时到财务科办理报销手续。
第六条医院确定中国农业银行海南省分行作为医院公务卡的发卡银行。
第二章公务卡日常管理第七条公务卡开立的基本程序(一)符合办卡条件的职工到医院财务科领取公务卡申请表,如实填写申请表内的信息,经审核后,财务科将申请表连同身份证复印件一并转交发卡银行。
(二)发卡银行按规定程序审核申请人的资料并办理公务卡,公务卡办好后,发卡行将公务卡邮寄给申请办卡人。
(三)职工收到公务卡后需持卡到财务科办理登记手续。
公务卡管理使用暂行办法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公务卡管理使用暂行办法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公务卡管理使用暂行办法为进一步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规范财务管理,根据区财政局相关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公务卡的性质及持有人公务卡为:以机关工作人员为偿还主体,由机关在职工作人员个人与提供公务卡的商业银行签订申请协议、财务部门统一申办、个人持有使用、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贷记卡(银联标准行用卡)。
公务卡也可用于个人支付结算业务,工作人员作为持卡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务卡及密码安全由持卡人个人负责。
公务卡遗失或损毁后,持卡人应及时到发卡行申请补办。
二、公务卡使用范围和信用额度原通过现金结算及可通过同城特约委托收款的公用经费支出,包括支付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水电费、交通费、劳务费等有关商品和服务的零星购买支出原则上应当使用公务卡结算。
同时、根据银行卡受理环境积极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尽量减少现金支出。
公务卡的初始授信额度由财务部门与发卡行协商确定。
三、差旅费、车辆维(护)修费、燃油费、限额以内的会议费及接待费、零星购置费等未超过授信额度的公务消费,原则上均使用公务卡结算,财务科一般情况下不再办理对职工个人的现金借款业务,特殊情况确需借款的需经分管财务和 ___审签批准。
四、持卡人持卡进行公务消费前,应向分管财务的领导请示并获同意,否则不予报销。
为获批准的消防支出一律视为持卡人私人消费,相关事宜由持卡人负责。
五、原则上不允许通过公务卡提取现金进行公务消费。
确有特殊需要,应于事前请示分管财务的领导并获同意。
未经同意提取现金而产生的相关费用,由持卡人自行承担。
六、特殊情况下持卡人信用额度不能满足公务消费时,持卡人可提出申请,获分管财务的领导批准后,由财务室向发卡行申请追加临时授信额度。
七、持卡人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公务支出,必须在发卡行规定的信息期内(每月20日前),凭原始刷卡消费凭条、发票及相关附件等凭证按机关报账程序办理报销手续。
单位公务卡管理办法

单位公务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单位财务管理,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减少现金支付结算,加强财政监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单位公务卡,是指单位工作人员持有,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
第三条单位公务卡管理遵循“规范使用、安全便捷、强化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公务卡的办理第四条单位公务卡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组织办理。
第五条办理公务卡的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为本单位正式在编人员;2、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第六条申请办理公务卡时,工作人员应填写《单位公务卡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复印件等。
第七条财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后,统一向发卡银行提交办卡申请。
第八条发卡银行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和发卡,并将公务卡及相关信息反馈给单位财务部门。
第三章公务卡的使用范围第九条单位公务卡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办公用品、设备购置等公务支出;2、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费用支出;3、因公接待等支出;4、其他符合规定的公务支出。
第十条以下情况不得使用公务卡结算:1、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场所发生的单笔消费在 500 元以下的公务支出,但应提供不能刷卡的相关证明;2、按规定支付给个人的支出;3、签证费、快递费等目前只能使用现金结算的支出。
第四章公务卡的支付与报销第十一条工作人员在进行公务消费时,应优先选择具备刷卡条件的商户,并使用公务卡结算。
第十二条消费后,工作人员应取得发票、消费小票等相关凭证,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报销手续。
第十三条报销时,工作人员应填写《公务卡消费报销审批单》,并附上发票、消费小票、公务卡交易明细等相关凭证,按照单位财务审批流程进行审批。
第十四条财务部门审核无误后,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将报销款项转入公务卡账户。
第十五条因特殊原因导致无法在还款日前完成报销的,工作人员应先自行还款,以免产生逾期利息和滞纳金,待报销手续完成后,财务部门将报销款项转入其公务卡账户。
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XX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XX市中心支行《关于印发〈XX市市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大财库[2008)677号)及XX市财政局《关于实施市本级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大财库(2012)599号),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局机关支付的公务支出,主要用于日常公务开支和财务报销业务。
公务卡实行一人一卡实名制,在职人员作为持卡人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三条实行公务卡结算报销方式后,原则上不再办理现金借款和报销业务。
第四条使用公务卡进行公务消费应按照我局现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履行相应审批手续。
第二章公务卡的申领及销卡第五条公务卡为银行贷记卡,由市局财务处根据我局机关在册职工工资发放人数办理。
公务卡和密码安全均由持卡人负责保管。
公务卡遗失或毁损后,根据国家银行卡使用管理的规定,由持卡人自行及时到发卡行申请补办,并及时通知财务处。
第六条公务卡仅办理人民币支付结算业务,实行额度管理,初始授信额度由银行根据申请人本人在工商银行的信用等级确定额度。
特殊情况下公务卡信用额度不能满足支付需要时,持卡人可提前向本处(室)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市局财务处审核后出具书面证明,发卡银行根据书面证明,临时增加持卡人信用额度,增加的额度数和使用期限等具体事宜,按照发卡银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公务卡具有20-50天的透支免息期和固定还款日期。
持卡人消费后,应在规定的还款期内持有效报销凭证按规定程序报销。
第八条持卡人因调动、离职、退休等原因离开我局,应按市局要求清理公务卡项下债权债务,停止公务卡的使用。
第三章公务卡的支付第九条使用公务卡消费前,应事先经市局财务处审核批准,否则不予报销。
审批流程和单据仍按原经费支出程序和单据进行。
未经批准的消费支出一律视为持卡人私人消费,相关事宜由持卡人负责,我局不承担私人消费行为导致的一切责任。
第十条持卡人应在公务卡授信额度内刷卡支付,并须取得有本人签名的POS单和发票等财务报销凭证。
武汉科技大学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武汉科技大学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湖北省省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及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规范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加强预算执行监控管理,推进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在省级预算单位全面实施公务卡制度的通知》(鄂财库发〔2012〕16号)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务卡,是指我校在职在编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
公务卡免收年费。
第三条公务卡以我校工作人员个人名义申请开立,工作人员作为持卡人并承担相应的清偿等法律责任。
第四条我校工作人员公务卡的发卡行是我校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代理银行,即中国银行建一支行。
第五条为保障金融信息安全,加强对公务卡监控和管理,省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统一使用专用BIN号为“628”字头的银联标准公务卡。
我校为在职在编工作人员办理的中行公务卡采用全省统一格式、统一标记形式进行发放,由发卡行按统一规定制卡。
第二章公务卡的使用管理第六条我校在职在编工作人员每人可申领一张公务卡。
公务卡申领程序为:申请人本人如实填写公务卡申请表,经所在单位、部门审核后,连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其它相关证明文件一并送交财务处;财务处对申请人资料进行确认,送交发卡行;发卡行按规定程序发卡。
公务卡申办成功后,经财务处确认核实,由发卡行将持卡人姓名和卡号等信息传输到省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银联湖北分公司,并录入本行公务卡支持系统。
第七条公务卡实行实名制。
持有公务卡的我校工作人员(以下统称持卡人)应当妥善保管公务卡,规范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的支付结算业务,并及时到财务处办理报销手续。
持卡人应及时归还公务卡项下银行欠款。
新增的需办理公务卡的工作人员,应及时办理申领手续。
因离职、调动、退休等原因离开学校,应按要求清理公务卡项下的债务,停止公务卡使用。
公务卡日常对账由持卡人自行负责。
如公务卡遗失,持卡人应尽快拨打中行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400-66-95566挂失,或到中行办理书面挂失。
兰州大学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兰州大学公务卡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实现财务报销无现金结算,减少现金流量与支付风险,提高支付透明度,加强公用经费管理,强化财政监督,根据《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07〕63号)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务卡,是指学校为职工办理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结算业务的信用卡。
第三条公务卡制度是一种无现金结算制度,实行公务卡管理制度后,现行财务管理制度、报销审批程序和会计核算方法保持不变。
第二章公务卡管理第四条公务卡实行实名制管理。
公务卡代理银行为工商银行兰州天水路支行。
第五条公务卡信用额度一般为2万元,确因工作需要最高可调高至5万元。
调增信用额度需报学校财务处审批同意。
第六条公务卡的透支免息期为26-56天。
按照中国工商银行的规定,当月消费次月还款,最迟还款日为透支刷卡日以后的次月25日。
第七条为避免公务卡消费后不及时还款造成罚息、滞纳金等费用,学校统一将职工公务卡与其本人的工资卡相关联。
职工公务消费超过免息期仍未报销的,银行可以从其工资卡中划款向公务卡还款。
1第八条公务卡免收年费,免收挂失、补办、换卡手续费,免收异地存款手续费。
第九条发卡行每月向持卡人免费提供消费支出明细、资金还款情况、还款提示等重要信息。
第十条持卡人调离、退休,应及时办理公务卡停用手续。
第十一条因公务卡遗失或毁损后的补办事项,由个人自行到发卡行申请办理。
新增、补办、停用公务卡,均应报告学校财务处,以便及时通知发卡行维护公务卡支持系统。
第三章公务卡结算报销第十二条《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规定的办公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公车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等16类经费支出,均需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原则上不再预借现金。
第十三条签证费、快递费、过桥过路费、出租车费用等目前只能使用现金结算的支出,县以下确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支出,可用现金支付。
云南省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提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在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根据《云南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等相关规定,参照《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务卡,是指本省各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
第三条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差旅费、招待费、培训费、手续费以及单位授权个人办理的零星物品采购支出等,原则上统一使用公务卡结算。
预算单位原使用转账方式结算的小额商品服务购买支出,包括设备购置费、办公费、会议费、咨询费、租赁费、邮话费、水费、电费、维修费等支出仍继续使用转账结算,不得现金支付。
各州(市)可根据本地实际,对实行公务卡方式结算的商品服务支出的范围及额度作出具体规定。
第四条公务卡的发卡银行(以下简称发卡行)是指同级财政主管部门在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且信用卡产品符合公务卡标准的商业银行中,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预算单位零余额开户相对集中的原则,确定的本级预算单位公务卡代理银行。
预算单位在确定的代理银行范围内,自行选择本单位公务卡发卡行,但应遵循零余额账户开设银行与公务卡发卡行统一的原则。
省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由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和招商银行昆明分行代理发放。
第五条公务卡报销业务应当通过专门的公务卡支付系统进行。
该系统由发卡行按照同级财政主管部门提出的业务需求开发,免费提供给预算单位,用于辅助办理预算单位财务报销、代理银行划款和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供动态监控信息等业务。
第六条持有公务卡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持卡人)应当妥善保管公务卡,规范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支付结算业务,并及时向所在单位财务部门申请办理报销手续。
河海大学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河海大学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河海大学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加强预算执行监控管理,推进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快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的通知》.《关于中央预算单位xx年预算执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政部科技部关于中央财政科研项目使用公务卡结算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务卡,是指我校在职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贷记卡,具有一定透支额度和透支免息期。
第三条公务卡发放对象:我校在职教职工。
公务卡实行实名制,由开卡的教职工个人妥善保管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四条公务卡的适用范围: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含5万元以下的零星购买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接待费.材料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等。
原使用银行转账方式结算的支出,继续使用转账方式结算。
第五条公务卡结算方式:持有公务卡的我校教职工(以下统称持卡人)在公务活动中使用公务卡刷卡消费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按我校财务制度规定的报销程序进行报销。
第六条我校公务卡的发卡行是我校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代理银行,即XXXX银行XX支行。
第二章公务卡的申请办理第七条财务处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负责对持卡人的宣传.培训工作;做好教职工公务卡的日常管理.财务报销和清算管理;人员变动时应及时通知发卡行。
严禁为非我校教职工办理公务卡.违规办理公务卡报销业务或查询.泄漏公务卡持卡人的私人交易信息。
第八条教职工公务卡按照“个人申请.单位确认.银行与个人签订协议”的流程向代理银行申请办理。
(新)高密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高密市市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市级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支付透明度,加强财政财务监督,方便预算单位用款,根据《潍坊市实际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潍财库〔2010〕6号)、《高密市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实施意见》(高政办字〔2012〕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务卡,是指市级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
第三条公务卡适用于市级预算单位。
公务卡结算的范围主要是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5万元(以人民币为单位,下同)以下的零星购买支出等。
特殊情况下,经单位财务部门审核同意,可使用现金进行结算。
市级预算单位应根据银行卡受理环境等情况,积极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直至全部替代现金结算方式。
第四条市级预算单位原使用转账结算的公务支出继续使用转账方式结算。
第五条与公务卡管理有关的信息维护、财务报销、银行划款等业务,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的公务卡支付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公务卡管理系统”)辅助办理。
第六条持有公务卡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持卡人”)应当妥善保管公务卡,规范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的支付结算业务,并及时向所在单位财务部门申请办理报销手续。
第七条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应当依托公务卡管理系统,认真审核公务卡报销事项。
对于批准报销的公务卡消费支出,应当在规定时间内,通过零余额账户办理向公务卡的还款手续。
第二章公务卡的开立与管理第八条公务卡统一使用银联标准卡,公务卡发卡行免费开户、免收年费、免担保、免开存款账户、到期免费换卡。
第九条市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的发卡银行(以下简称“发卡行”)为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和符合公务卡改革要求的银行。
市级财政部门应与发卡行分别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各预算单位应与发卡行签订服务协议。
第十条公务卡由市级预算单位统一组织本单位的在职职工向发卡行申办。
教育系统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教育系统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教育系统公务卡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资金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教育系统内所有使用公务卡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教育系统公务卡是指由教育系统统一办理,用于公务支出的信用卡或借记卡。
第四条公务卡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性原则:公务卡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2. 经济性原则:公务卡的使用应合理安排,节约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安全性原则:加强公务卡安全管理,防止资金损失和信息泄露。
第五条教育系统各单位应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公务卡的管理和使用。
第六条公务卡的申请、发放和启用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2. 经教育系统财务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3. 办理公务卡的开户手续,并进行激活。
第七条公务卡的使用范围:1. 差旅费支出。
2. 会议费、培训费支出。
3. 办公用品和设备的采购支出。
4. 其他符合规定的公务支出。
第八条公务卡持卡人应妥善保管公务卡,不得转借他人使用,不得用于个人消费。
第九条公务卡的消费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确保交易真实、合法。
第十条教育系统各单位应建立公务卡使用登记制度,记录每笔支出的详细信息。
第十一条财务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公务卡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二条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使用公务卡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教育系统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与本办法不一致的规定同时废止。
12河南省省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12河南省省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河南省省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规范省级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和授权支付业务,减少现金支付结算和控制现金风险,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加强财政监督,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和《河南省省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等相管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务卡是指省级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第三条省级预算单位原使用现金支付结算的零星商品服务支出,一般应当使用公务卡结算随着银行卡受理环境改善,省级预算单位应逐步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尽量减少现金支出第四条公务卡报销业务通过专门的公务卡支持系统进行该系统由财政部门开发,用于辅助预算单位财务报销、向代理银行划款和为财政部门提供动态监控信息等第二章公务卡代理银行第五条试点阶段,预算单位公务卡代理银行与单位零余额账户开户银行一致随着公务卡的全面推广应用,省财政厅将选择增加公务卡代理银行,预算单位可在财政部门确定的公务卡代理银行范围内自行选择本单位公务卡发卡行第六条公务卡代理银行应对公务卡实行免费开卡、免收年费、免担保、免开银行账户和到期免费换卡等优惠服务第七条省财政厅与公务卡代理银行签订代理协议并逐年进行考评,对考评不合格的代理银行取消其代理资格第八条预算单位与公务卡代理银行要按照“持卡人员承担用卡经济责任、开卡银行承担挂失经济风险、预算单位承担公务还款责任、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的原则签订规范的代理服务协议第三章公务卡的开立与管理第九条公务卡的持卡人为预算单位的在职正式职工公务卡由省级预算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组织向发卡行申请办理,并将有关信息录入公务卡支持信息系统第十条公务卡开立的基本程序:单位职工如实填写“公务卡申请表”,签订“领用合约”,连同相关证明资料一起交单位财务部门;单位财务部门对职工申请开卡的相关资料进行确认,将申请资料送代理银行;代理银行按本行规定程序审核职工开卡申请资料和办理公务卡;代理银行将办妥的公务卡连同必要的相关资料一并发给职工或委托单位财务部门发给职工1第十一条预算单位有新增、调动和离退休工作人员时,应及时组织办理公务卡的申办和注销手续第十二条公务卡统一使用“62”字开头的银联标准信用卡银联河南分公司要与各公务卡代理银行确定统一的公务卡字段编码,报省财政厅和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备案第十三条公务卡的信用额度为5-30元,具体额度由单位财务部门根据业务需要与代理银行商定特殊情况下公务卡信用额度不能满足支付需要时,在报经单位财务部门批准后由持卡人提前向发卡行申请临时增加授信额度,增加的额度和使用期限等具体事项,按照发卡行有关规定执行第十四条公务卡卡片和密码由持卡人妥善保管,遗失或损毁应及时挂失并办理补办手续补办公务卡由持卡人自行到公务卡代理银行申请办理因公务卡遗失造成的经济损失,按照持卡人与公务卡代理银行的领用合约或服务协议中的相关规定处理第十五条发卡行应按月向持卡人提供公务卡对账单,并及时提供公务卡消费支出、资金还款到账和还款提示等重要信息第四章公务卡支付和报销程序。
银行公务卡业务管理办法(暂行)

xx银行公务卡业务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协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财政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加强预算执行监控管理,加快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根据《xx 银行狮城IC卡暂行管理办法》、《xx银行公务卡章程(暂行)》、《xx银行公务卡领用合约》等有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xx银行公务卡(以下简称公务卡),是xx银行专为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在职、在编人员)发放和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并兼顾个人消费的贷记卡。
第三条公务卡以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个人名义申请开立,工作人员作为持卡人承担其相应法律责任。
第四条公务卡的受理机构(以下简称受理行)是具有xx 银行公务卡受理资格,并且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开设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xx银行各网点。
第五条公务卡为统一的银联标准贷记卡,具有普通贷记卡的所有功能,享有透支额度和透支免息期待遇。
我行公务卡中国银联专用BIN号为628395,现只有普通卡,且不带附属卡。
以下为带有银联标识的公务卡的卡号编排方法及凸印、印刷格式。
第一行 XXXXXX X XXXXXXXX XA B C D第二行 XXXX XX/XXE F第三行 XXX XXX XXXG以上英文字母对应的内容为:A:卡号1-6位,银联分配给我行的公务卡BIN号;B:卡号第7位,为卡片等级;C:卡号8-15位,为卡顺序号;D:卡号第16位,为校验位;E:我行BIN号前四位,6283;F:为卡片有效期,前两位数为月份,后两位数为年份;G:持卡人姓名(汉语拼音或英文姓名);第六条公务卡日常对账由持有公务卡的工作人员(以下统称持卡人)自行负责,所属单位财务部门予以协助处理。
持卡人因离职、调动、退休等原因离开所在单位,应按单位要求清理公务卡项下债权债务,停止公务卡使用。
第二章公务卡受理管理第七条公务卡实行实名制管理,由财政预算单位统一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申办,在本单位确定的公务卡发行范围内,每人只可申领一张公务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本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支付透明度,加强财政监督,规范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根据《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07]63号)、《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银发[1999]17号)、《支付结算办法》(银发[1997]393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务卡,是指本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
第三条本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5万元(以人民币为单位,下同)以下的零星购买支出等,一般应当使用公务卡结算。
试点阶段,因银行卡受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可以采取公务卡结算方式为主,现金结算方式为辅的并行模式。
随着银行卡受理环境的不断改善,会逐渐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减少现金的使用。
第四条公务卡管理的信息维护、财务报销、银行划款和动态监控等业务,通过财政国库管理系统中的公务卡管理子系统办理。
第五条持有公务卡的工作人员(以下统称持卡人)应当妥善保管公务卡,规范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支付结算业务,并及时向单位领导计划财务部申请办理报销手续。
第六条财务部应依托公务卡管理系统,认真审核公务卡报销事项,对于批准报销的公务卡消费支出,应当按规定时间,通过零余额账户办理向公务卡的还款手续。
第二章发卡银行的选择及公务卡标准第七条公务卡的发卡银行(以下简称“发卡行”)是指省财政厅按照本省财政厅预算单位公务卡应用推广实施方案要求,确定的公务卡代理银行。
省财政厅负责与发卡行、本单位签订三方合作协议。
单位领导可选择所在的零余额账户开户银行作为本单位的公务卡发卡银行。
第八条单位领导与发卡行要按照“持卡人员承担用卡经济责任、发卡银行承担挂失经济风险、预算单位承担公务还款责任、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的原则签订规范的代理服务协议,并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九条为了保障金融信息安全,加强对公务卡的监控和管理,公务卡统一使用“62”字开头的“银联”标准的信用卡。
本单位领导要与各发卡银行确定统一的公务卡卡BIN代码,统一的样式报省财政厅和人民银行本地中心支行备案。
第十条公务卡实行免费开卡、免收年费、免担保、免开存款账户、到期免费换卡。
具有失卡零风险,多种还款方式和一般银行贷记卡的其他功能,享受发卡银行与银联的各项优惠活动。
第十一条公务卡具有20-56天的透支免息期。
具体透支免息期按照发卡行贷记卡相关规定办理。
第三章公务卡日常管理第十二条公务卡由单位领导计划财务部统一向发卡行申办。
单位领导工作人员除有涉密任务外,原则上均应在计划财务部统一组织下申请办理公务卡。
公务卡申办成功并经单位领导计划财务部确认后,由发卡行负责将持卡人姓名和卡号等信息反馈单位领导计划财务部统一录入或导入公务卡管理系统。
公务卡管理系统由省财政厅统一管理和维护。
第十三条在工作人员新增、调动、离退休时,计划财务部应及时办理公务卡的申领或停止使用手续,并上报省财政厅及时维护公务卡管理系统。
第十四条公务卡主要用于公务支出的支付结算,公务支出发生后,由持卡人及时向计划财务部申请办理报销手续。
公务卡也可用于个人支付结算业务,但不得办理财务报销手续,单位领导不承担个人消费引致的一切责任。
第十五条公务卡的信用额度,由单位领导根据银行卡管理规定和业务需要与发卡行协商设定。
原则上每张公务卡的信用额度不超过5万元、不少于2万元。
持卡人在规定的信用额度和免息还款期内先支付,后还款。
试点阶段,公务卡原则上仅用于办理人民币支付结算业务。
第十六条发卡行可根据持卡人资信情况对其公务卡信用额度进行调整,并及时通知持卡人和单位领导计划财务部。
调增信用额度须事前取得单位领导计划财务部同意。
特殊情况下公务卡信用额度不能满足公务支付需要时,持卡人可通过计划财务部提前向发卡行申请临时增加信用额度,增加的额度和使用期限等具体事项,按照发卡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持卡人在执行公务中原则上不允许通过公务卡提取现金,只能用于转账支付。
确有特殊需要,应当事前经过计划财务部批准,未经批准的提现业务,提现手续费等费用由持卡人承担。
第十八条公务卡的卡片和密码均由个人负责保管。
公务卡遗失或损毁后的补办等事项由个人自行到发卡行申请办理。
并通知计划财务部及时维护公务卡管理系统。
第十九条发卡行应按月向持卡人提供公务卡对账单,并按照与持卡人约定的方式,及时向持卡人提供公务卡账户资金变动情况和还款提示等重要信息。
第二十条持卡人对公务消费交易发生疑义,可按发卡行的相关规定等提出交易查询。
第四章公务卡财务报销程序第二十一条对于差旅、会议、购买等公务支出,应在公务卡授信额度内,先通过公务卡结算,并须取得发票等财务报销凭证和有关银行卡消费凭证。
第二十二条计划财务部对于公务支出有事前审批要求的,持卡人应事先按要求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持卡人办理公务卡支出报销业务时,应当按照计划财务部要求填写报销审批单,并附有关财务报销凭证及公务卡消费凭证,按照规定的财务报销程序报销。
第二十三条持卡人使用公务卡支付结算的公务支出,必须在发卡行规定的免息还款期前5个工作日内,到计划财务部报销。
因个人报销不及时造成的罚息、滞纳金等相关费用,由持卡人承担;因单位领导计划财务部报销不及时造成的利息等费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个人资信影响等责任,由单位领导承担。
第二十四条确因工作需要,持卡人不能在规定的免息还款期内返回单位办理报销手续的,可由持卡人或其所在部门相关人员向计划财务部提供持卡人姓名、交易日期和每笔交易金额的明细信息,办理相关借款手续,经计划财务部审核批准,于免息还款期之前,先将资金转入公务卡,持卡人返回单位后按单位领导规定补办报销手续。
第二十五条计划财务部工作人员应按以下程序办理报销还款手续:(一)登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的公务卡管理子系统,根据持卡人提供的公务卡卡号、交易日期、消费金额和POS 签购单流水号等信息,系统自动从系统提取公务卡消费信息,查询核对公务消费的真实性,审核确认后办理报销手续。
(二)根据批准报销的公务卡支出,通过公务卡管理子系统编制《公务卡支出报销审核明细表》。
该表应包含预算单位名称、报销日期和公务卡号、持卡人姓名、交易日期、交易金额、POS签购单流水号、商户名称、报销金额、经济科目、用途,以及编制人员、编制时间、复核人员、复核时间等要素。
办理还款手续后,该表将自动补充还款凭证编号、预算文号、功能科目、资金渠道、资金性质、项目名称、还款日期等要素。
(三)在《公务卡支出报销审核明细表》基础上选择需办理还款的公务卡生成《公务卡还款明细表》。
该表应包含还款记录序号、预算单位编号、预算单位国标码、预算单位名称、发卡行名称、还款日期、总人数、汇总还款金额和公务卡号、持卡人姓名、还款金额、还款凭证号,以及制表人、复核人、负责人等要素。
(四)根据《公务卡还款明细表》签发财政授权支付指令(支票等支付凭证),其中收款人统一填写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经济分类科目统一由公务卡管理系统直接生成。
支付指令凭证上将由系统自动标注“公务卡”字样,用于区别其他授权支付指令。
(五)将盖章生效的纸质财政授权支付指令和《公务卡还款明细表》送达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
同时将财政授权支付指令和《公务卡还款明细表》电子信息按照现行国库集中支付网络向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传输。
《公务卡还款明细表》电子信息与纸质信息必须确保一致,提交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的《公务卡还款明细表》必须从公务卡管理系统直接打印,不得另行编辑或下载修改。
第二十六条批准报销的公务卡支出原则上在免息还款期的前5个工作日由计划财务部统一办理还款手续;对于确需提前还款的业务,计划财务部可及时签发财政授权支付指令办理公务卡还款手续。
第二十七条单位领导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根据预算单位签发的支付指令和《公务卡还款明细表》,于收到支付指令的当日,将资金支付到指定的公务卡账户。
第二十八条因特殊原因导致发卡行当日无法将资金划转到公务卡账户,发卡行应于第二个工作日上午与单位领导计划财务部沟通核实并重新划款。
3个工作日内仍无法完成划款的,须及时通知单位领导计划财务部,由计划财务部按照财政授权支付业务流程,进行“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冲退”操作,向零余额账户办理资金退回手续,恢复用款计划额度。
第二十九条因向供应商退货等原因导致已报销资金退回公务卡的,持卡人应及时将相应款项退回计划财务部,并由计划财务部及时退回单位零余额账户。
持卡人退款的财务审核手续按所在单位领导内部财务制度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预算单位办理公务卡报销还款和资金退回等业务的账务处理,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我的省省级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的通知》(晋财库[2003]26号)等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发卡行应按照协议有关要求,将本行公务卡持卡人信息以及公务卡交易信息及时反馈至系统,本单位应当向财政厅动态监控系统及时、全面、准确反馈公务卡公务支出明细信息。
第三十二条发卡行应以纸质或电子形式按月向本单位财务部提供公务卡还款信息对账单。
对账单按照预算科目、日期、姓名、卡号、还款金额、退回金额等内容编制。
第五章管理职责第三十三条单位领导各级部门应在“我的省公务卡应用推广工作组”领导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本办法规定的职责,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公务卡应用推广工作的顺利发展。
第三十四条持卡人的主要职责是:(一)按规定申请办理公务卡,妥善保管卡片和密码,并承担因个人保管使用不善等原因引起的公务卡有关费用。
(二)执行公务所需支出,原则上应使用公务卡结算和报销,并接受单位领导计划财务部和财政部门对公务支出的监督管理。
(三)因离职、退休等原因离开所在单位,应按单位领导要求清理公务活动中的债权债务,及时归还公务卡银行欠款和办理停止公务使用手续。
停止公务使用后,根据个人需要并经发卡行同意,该卡仍可作为个人信用卡使用。
(四)遵守国家关于银行卡使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本办法有关规定,规范使用公务卡。
第三十五条严禁将非本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卡管理范围、违规办理公务卡报销业务或查询、泄漏本单位公务卡持卡人的私人交易信息;严禁持卡人违规使用公务卡、恶意透支、拖欠还款、违规套现或将非公务支出用于公务报销;严禁发卡行对外泄漏与公务卡支出有关的各种数据资料。
违反规定的,追究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三十六条省级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应根据本办法规定,结合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制定本单位公务卡报销管理细则,加强财务管理,并认真做好对本单位持卡人的宣传培训等工作。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未尽事宜,有相关规定的,按相关规定执行,没有相关规定的,由省财政厅会同中国人民银行本地中心支行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