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课程编号:学分:3.5学时:总学时64学时分配:讲授学时:48 实验学时:8 上机学时:0 讨论学时:8课程负责人:李永国一、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课程目标(Course objectives)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工程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熟悉金属材料的强化方法(尤其是热处理强化)以及各类金属材料的选用原则。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机械性能、晶体结构、结晶过程、晶格缺陷、合金基本相结构,正确分析二元合金状态图,并应用铁碳合金状态图来分析铁碳合金成份、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掌握金属塑性变形,钢的热处理,选用材料的基本原则,掌握铸造、锻压、焊接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加工方法的选择。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basis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belong to machinery professional technical courses, curriculum goal is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engineering metallic materials, familiar with metal material strengthening method(especially heat treatment strengthened) and a variety of metal materials selection principles. The course content includ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crystal structure,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lattice defects, alloy basic phase structure, analysis of binary alloys state diagram and state diagram iron-carbon alloy applied to analyze the iron-carbon relations of alloy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Master deformation,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basic principles of metal material selection principles,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s of casting, forging, welding process.课程目标1:掌握工程材料成分,结构,组织和性能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机械制造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工艺和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掌握机械制造中的常用工艺和方法。
3.具备使用机械制造设备和工具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基础概念•机械制造的定义及作用•机械制造的发展历程•机械制造的分类和特点2. 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机械制造的基本流程•机械制造的基本要素和关键技术3. 常用的机械制造工艺和方法•切削加工工艺和方法•焊接工艺和方法•成型加工工艺和方法•热处理工艺和方法•表面处理工艺和方法4. 机械制造设备和工具•常用的机械制造设备•常用的机械制造工具•机械制造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5. 实践能力培养•机械制造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机械制造实验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机械制造实验的报告撰写和展示6. 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创新思维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学生将根据课程要求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操作、小组项目等,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形式包括平时表现、实验报告、小组项目报告等。
六、参考教材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者:张三,出版社:XX出版社,年份:20XX2.《机械制造工艺学》,作者:李四,出版社:XX出版社,年份:20XX以上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概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扎实的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1、《机械制造基础》学习领域整体内容详见表1.表1《机械制造基础》学习领域整体内容序号学习项目 1 毛坯生产的加工工艺规程制订(铸锻焊) 2 盘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3 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4 传动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制订5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2、详细教学内容项目《机械制造基础》详细学习项目详见下表2所示。
表2:学习项目1 传动轴零件的加工艺的规程制订学习课时12 项目任务描述通过本学习情境的学习,能够完成以下工作:1.对轴类零件进行工艺分析2.确定轴类零件毛坯种类3.确定进行轴的定位基准选择和定位4.确定螺纹及外表面的加工方法5.确定轴的加工路线6.选择加工设备、刀具、量具夹具9.填写工艺过程卡10.检查和评估注:传动轴零件要求大批量生产,编制其加工工艺规程学习目标通过本学习情境的学习,初步具有以下能力:1.能正确选择轴类零件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2.能完成轴类零件外圆表面的工艺路线的设计3.能够对轴类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和对毛坯进行选择4.能正确选择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5.能编制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填写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等学习内容 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2.工艺规程的制定依据及作用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格式及内容4.工艺规程制订的基本要求和步骤;5.分析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确定其表面的加工方法6.轴类零件材料、毛坯及热处理方式选择材料、毛坯及热处理方式选择5.盘套类零件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6.盘套类零件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7.盘套类零件加工参数的选择和工时确定8.盘套类零件加工的机床及工艺装备选择9.盘套类零件加工成本效益分析二、推荐教材1)京玉海主编:《》,出版社。
(推荐教材)主编:《》,出版社。
(推荐教材)。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过程。
(2)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中的常用加工方法和技术。
(3)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质量和生产率等基本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和实验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使学生认识到机械制造技术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机械制造的定义、目的、分类和特点。
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加工方法、顺序、路线、夹具和刀具等。
3.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和技术:铸造、焊接、切削、磨削、钻孔、铰孔、镗孔等。
4. 机械制造中的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
5. 机械制造中的质量与生产率:质量控制、生产率提高、工艺优化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工艺过程。
(2)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和技术。
(3)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质量和生产率等基本问题。
2. 教学难点:(1)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夹具、刀具选用。
(2)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计算和控制。
(3)机械制造工艺优化和生产率提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示范、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讲解机械制造技术。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1)采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
(2)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手操作机械制造设备。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等。
2. 评价内容:(1)机械制造基本概念和工艺过程的掌握程度。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先修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工程材料》、《计算机文化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数控机床与编程》、《先进制造技术》、《特种加工》一、课程简介《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的一门专业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制造生产过程及主要工艺方法,分析了制造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及其发展趋势。
为学习者解决机械制造方面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课程学习需要掌握的前续知识主要包括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学习本课程对于开展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二、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主要进行机械产品的制造方法、生产工艺和加工质量控制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生产制造观念,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将工程材料、金属材料热加工工艺和机械制造工艺等多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训练系统。
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机械制造概述具体包括机械的概念、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机械制造的基本环节和现代制造技术等内容。
主要介绍机械的定义、机械产品分类、自动化制造系统、零件的生产过程和装配过程、机械加工方法和数控技术等相关概念。
一方面让初学者对机械制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掌握机械产品的分类、自动化制造系统、零件的生产过程和现代加工技术,熟悉机械产品加工方法,了解CAD/CAM/CAPP/CAE/PDM技术。
模块二: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选用具体包括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铁碳合金金相图、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选用等内容。
本部分是机械产品生产制造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是机械加工的基础之一。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地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融机械制造中的金属材料、热加工和切削加工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本课程目的:《机械制造基础》主要研究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本课程任务:1.考生通过学习,能初步掌握机械制造中的常用金属材料及其选用、毛坯的制造方法;2.通过学习,培养制定加工工艺规范与合理选用加工方法的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专业课,先修课程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课程,并为以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金属材料机械性能及其试验方法。
重点:拉伸图、材料性能的判定、硬度的测定方法。
难点:冲击韧度和疲劳强度的定义理解教学内容:第一节强度和韧性(一)强度定义及强度指标(二)塑性定义及塑性指标(三)拉伸图和材料性能的判定方法第二节硬度(一)硬度的试验方法(二)硬度测定的实际意义(三)硬度指标的划分,硬度符号的书写第三节冲击韧度(一)冲击试验来测定冲击韧度(二)冲击韧度的分类(三)冲击韧度的定义,冲击韧度符号的书写第四节疲劳强度(一)疲劳强度的定义(二)疲劳强度曲线(三)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第二章金属与合金的结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纯金属、合金、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重点:常见晶格类型、固溶强化原理。
难点:金属晶格缺陷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节纯金属的晶体结构(一)晶体与非晶体(二)晶格和晶胞(三)晶格常数: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表示方法第二节合金的晶体结构(一)合金的基本概念,固溶体的概念(二)金属化合物和固溶体的分类,常见的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的代表例子。
(三)固溶强化原理的应用,固溶强化的作用及其体现。
第三节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一)多晶体结构(二)金属的晶体缺陷及其对金属性能的影响第三章金属与合金的结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纯金属、合金的结晶过程。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一、引言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机械基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制定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2. 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等;3. 能够运用机械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如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造;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其机械设计和制造的综合素质;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现代机械制造的需求。
三、教学内容1. 力学基础(1)力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刚体力学;(3)运动学基础;(4)动力学基础。
2. 材料力学(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2)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3)材料的断裂和疲劳。
3. 机械设计(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2)零件的设计与计算;(3)轴系设计;(4)传动装置设计。
4.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1)CAD/CAM技术概述;(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3)三维建模与工程图形学。
5. 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教学: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等实验;(2)作业与设计任务: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和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授课,讲解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实践操作:开展实验教学和设计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 讨论与研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4.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2. 期中考试:考核学生对于机械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于整个机械基础学科的掌握情况。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教材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教材《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是一本综合性的教材,主要分为三篇。
第一篇为工程材料,主要介绍了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铁碳合金、钢的热处理以及常用金属材料等内容。
其中,着重讲述了钢铁材料和热处理的内容。
第二篇为热成形工艺基础,主要介绍铸造成形、锻压成形、焊接成形等内容。
此外,还系统阐述各种热加工工艺方法、特点、规律、应用与结构工艺性等内容。
第三篇为冷成形工艺基础,主要介绍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常用加工方法综述、典型表面加工分析等内容。
本篇综合介绍了各种机加工方法、特点、应用等内容。
第四篇: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包括切削工具、夹具、量具和机床等基础知识。
同时,还会涉及到现代制造技术,如数控加工、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制造等。
第五篇:工程材料的应用与选择这一部分将从工程应用的角度,介绍如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使用工程材料。
包括材料的选用原则、材料性能与成本的综合考虑、材料的可加工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篇:质量控制与检测这一部分将介绍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统计过程控制、抽样检验等。
同时,还将介绍常用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如无损检测、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等。
附录:实验指导与习题这一部分将提供一系列的实验指导和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实验指导部分将详细介绍实验的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习题部分则将涵盖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供学生练习和巩固。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可以满足教学计划60~90课时的教学需要,可作为高等学校机电类应用型本科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夜大等学生的教材,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总的来说,《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是一本综合性的教材,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工程材料和机械制造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工程材料和机械制造技术,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大纲 及 教案全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及教案全套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
3. 熟悉机械制造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
3. 机械制造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案例,讨论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 课件:机械制造过程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和步骤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金属切削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熟悉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1. 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的规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法:观察和分析刀具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3. 数值分析法:计算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变形。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 实验设备:刀具、工件和切削实验机。
3. 课件:金属切削过程的动画和图表。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金属切削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刀具与工件相互作用实验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2. 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熟悉刀具的类型、结构和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1.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2. 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刀具的类型、结构和选用原则。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结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制造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3.熟悉机械制造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4.学习机械制造中的常见工艺控制方法;5.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机械制造技术概述–机械制造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机械制造的组织与管理–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2.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材料的基本性质与选用原则–常用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评价–常用加工工艺的原理和应用3.工具与设备的使用–常用手工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常用机械设备的分类和原理–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4.工艺控制方法–尺寸和形状的测量和控制–加工表面质量的控制–加工过程参数的控制5.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基本机械加工操作的实践–常见机械加工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制定机械制造工艺方案的实践操作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形式,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实践操作:设置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机械设备,培养实践操作能力;3.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互相交流思想和经验,加深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和实验操作表现等;2.作业和小组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协作能力;3.期末考试:对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主教材: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程》 - 《机械制造工艺学》参考资料: - 《机械制造工艺实习指导书》 - 《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七、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总共设20周,每周3学时,按如下进度进行:周次内容第1周课程介绍及概述第2周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第3周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第4周工具与设备的使用第5周工具与设备的使用第6周工具与设备的使用第7周工艺控制方法第8周工艺控制方法第9周工艺控制方法第10周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第11周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第12周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第13周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第14周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第15周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第16周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第17周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第18周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第19周复习与总结第20周期末考试以上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一定的机械制造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机械制造技术奠定基础。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讲稿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讲稿1. 引言工程材料是指在机械制造和工程领域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
它们具有一些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能够满足不同工程应用的要求。
机械制造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和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制造的过程。
机械制造与工程材料密切相关,合理选择和使用工程材料对机械制造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常用工程材料2.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指由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因此在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
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铜、铝等。
不同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机械性质,例如钢铁具有高强度和硬度,铝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
2.2 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是指不包含金属元素的材料。
非金属材料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例如绝缘性能、高耐热性等。
常见的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陶瓷和复合材料等。
塑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和电子等行业。
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高耐热性,常用于制作耐磨、耐高温的零部件。
复合材料由多种材料的组合构成,具有优秀的综合性能,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和汽车领域有广泛应用。
3. 工程材料的选择原则3.1 强度和刚度在机械制造中,通常会对材料的强度和刚度有要求。
强度是材料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刚度是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因此,在选择工程材料时,需要考虑工件所承受的载荷和应力情况,选择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材料。
3.2 密度和重量对于一些重量敏感的应用,例如汽车和航空器,需要选择密度较低的材料,以减轻整体重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铝是一种密度较低且强度较高的材料,因此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应用。
3.3 耐腐蚀性某些工程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应对恶劣的工作环境。
例如,在化工行业和海洋工程中,常使用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材料,例如不锈钢和镍基合金。
3.4 温度稳定性在一些高温或低温应用中,工程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大纲 及 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及教案全套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的概念和分类机械制造的特点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机械制造概述的相关图片和视频1.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金属切削加工基本理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过程。
让学生了解金属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和力学分析。
让学生掌握金属切削参数的选用原则。
2.2 教学内容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金属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和力学分析金属切削参数的选用原则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过程。
实验法:安排金属切削实验,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和力学分析。
2.4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设备:金属切削实验设备2.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属切削加工基本概念的理解。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物理现象和力学分析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机械加工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让学生掌握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参数。
让学生了解机械加工方法的选用原则。
3.2 教学内容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参数机械加工方法的选用原则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加工方法的选用原则。
3.4 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图片和视频3.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理解。
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地位:本课程是高等教育机械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目的:本课程是研究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方法的一门学科,通过对工程材料、铸造、锻造、焊接、切削加工及成形方法的选择等内容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质和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学生今后毕业设计及工作后从事专业机械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工艺基础.本课程任务:本课程要求学生1。
了解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工程材料、成形过程及现代制造过程的完整概念;2. 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其改性方法,初步掌握其应用范围和选择原则;3. 掌握主要毛坯成形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4。
掌握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生产类型及其特点,掌握各种加工成形方法的实质、工艺特点,基本原理,了解零件的工艺过程,并具备选择零件成形方法的能力,能制定制造工艺规程;5. 了解零件的结构工艺性;6.了解有关的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培训职业实用技能。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1.与基础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金工实习》的后续课程,是《数控加工技术》的基础,只有在学好本课程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地继续完成学业。
2。
与专业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课程,为了较好地完成专业学习,需要学好本门课程。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金属材料的性能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冲击韧度及疲劳强度。
重点:1.强度、硬度、塑性、冲击韧度及疲劳强度的概念及意义2.拉伸曲线的意义3.硬度测量方法及主要应用难点:各力学性能表示符号、意义及应用教学内容:第一节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一)弹性和刚性(二)强度和塑性(三)硬度(四)冲击韧度(五)疲劳和断裂韧度第二节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一)材料的物理性能(二)材料的化学性能(三)材料的工艺性能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几种典型的晶体结构,掌握合金相的结构重点:晶体结构类型及基本组织难点:合金的相结构教学内容:第一节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第二节金属中常见的晶体结构(一)晶体与非晶体(二)晶格与晶胞(三)常见晶体结构第三节实际晶体的结构(一)晶体结构(二)晶体缺陷第四节合金相结构(一)固溶体(二)金属化合物第三章金属的相变和相图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铁碳合金相图的基本组织,能够正确的进行铁碳合金相图分析,了解金属晶体的基本概念及结晶过程,了解铁碳合金相图的实际应用。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Machinery Manufacturing Base)(三)修读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三)总学时数:63学时(理论54学时,实验9学时)(四)修课学分:3.5学分(五)考核方式:考试(笔试占80% + 平时成绩占20% )(六)相关课程:《金工实习》、《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材料力学》(七)内容提要: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以传统与现代制造技术结合为内容,以加工原理为基础,方法与工艺为主线,质量、效率、经济性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主要讲授零件毛坯的制造方法、工艺规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精度与控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控制、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简介等内容。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零件毛坯制造方法的选择、工艺规程设计、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零件结构工艺性和机器装配工艺性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了解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模式。
为学生将来从事机械制造工程技术工作,奠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
2、教学方法结合课程特点,紧扣“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教学目标,以基础理论为重心、工程应用为根本,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实验教学、网上辅导、课外练习、课程设计等教学形式,运用叙述式与案例式讲授基本内容及解释基本原理;运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任务式和练习式明确知识的价值及巩固理解和记忆。
且教与学相结合,老师只讲重点难点(约70%),学生自学易学点(约30%),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理论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教材:[1]《金属工艺学》(上),邓文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机械制造工艺学》(第3版),王先逵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参考书:[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周宏甫编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机械制造工艺学》,常同立,杨家武、佟志忠编着,清华大学出版社五、理论教学内容(一)第一章金属材料及其毛坯成形基础教学时数:10学时(理论8学时,视频2学时)主要内容:金属材料性能,铸造工艺,金属塑性加工工艺,焊接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Engineering Material and Fundamental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学时:64 学分:3.5
制订者:聂信天审核者:刘学军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该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科类基础课,为以后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和将来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好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应在金工实习、工程图学、材料力学等课程之后学习;是后续专业课和有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基础课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工程材料
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一般性质,懂得金属的晶体构造及结晶过程,对铁碳合金状态图,对钢的热处理及应用范围有基本的概念,从而为学习本课程的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和切削加工等部分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2.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①了解铸造生产的实质和特点,懂得什么样的毛坯或零件需要采用铸件;了解常用的基本造型方法及其对铸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了解常用铸造合金的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了解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
②了解锻压生产的实质和工艺特点,从而能初步选择锻压零件或产品的加工方法;了解锻压零件设计的工艺性。
③了解焊接的实质和几种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以及改善材料焊接性能的常用工艺措施;了解焊接工艺中常遇的基本工艺问题和焊接结构设计中最主要的结构工艺性。
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了解切削加工的实质和工艺特点,以及它们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一)课堂讲授部分(54学时)
第一篇工程材料(24学时)
第一章概述(24学时)
1.1金属的力学性能了解金属及各种机械性能的物理意义,熟悉几个主要的机械性
能指标
1.2金属结构与结晶掌握实际金属晶体的三种晶格缺陷。
了解常用金属的晶体结构
及结晶过程,掌握纯铁同素异晶转变规律
1.3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金属冷、热变形的概念,
掌握在不同温度下对金属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1.4二元合金了解合金的基本相结构和性能;能分析二元匀晶相图和二元共晶相
图;
掌握杠杆定律的应用
1.5铁碳合金相图与碳钢了解铁碳合金的基本相结构、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
系;初步掌握铁碳合金状态图,了解碳钢的牌号表示方法和碳素钢的应用范围
1.6钢的热处理充分认识碳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组织转变的情况,熟悉普通热处理工
艺的目的及应用
1.7合金钢熟悉金属材料的固溶处理、时效强化,合金强化。
了解合金钢的牌号表
示方法和应用范围
1.8铸铁了解铸铁的石墨化过程,熟悉常用铸铁的石墨形态、牌号、性能特点和
用途
1.9有色金属了解有色金属的时效强化,铝合金、铜合金的分类、性能、用途。
了
解轴承合金的应用
1.10非金属材料(单独开课)熟悉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工业陶瓷、复合材料)
的种类、性能及用途
1.11材料的选用熟悉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掌握材料选用的基本原则及选材定量方
法;具有典型零件合理选材和安排热处理方法的能力
1.12新材料(资料查询)了解现今新材料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第二篇材料成形(20学时)
第二章铸造(7学时)
2.1铸造基础了解合金铸造性能的物理概念及影响合金铸造性能的因素。
熟悉合金
铸造性能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了解常用合金的熔铸特点
2.2铸造方法熟悉基本造型方法及应用,了解特种铸造
2.3铸造工艺设计熟悉铸件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了解铸造工艺简图绘制。
2.4铸件结构工艺性了解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及铸钢、铸铁、有色金属
的生产,了解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了解铸造方法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2.5铸造技术新进展了解现今铸造新工艺、新方法的发展
第三章锻造(5 学时)
3.1锻压基础重点了解影响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因素,了解常用合金的锻造性能和冲
压性能
3.2锻压方法了解自由锻、模锻的生产过程和特点,熟悉主要工序的变形规律和选
用原则,了解几种模锻的生产方法。
了解板料冲压的生产过程,掌握冲裁、弯
曲和拉深的实质、变形过程
3.3锻压工艺设计了解模锻工艺规程的制订内容,了解冲压工艺规程的制订内容。
3.4锻压技术新进展了解锻压新工艺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焊接(6学时)
4.1焊接基础掌握熔焊的冶金过程,了解金属的焊接性、焊接应力,熟悉焊接变形
的防止措施
4.2焊接方法了解各种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4.3焊接工艺设计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焊条的种类和选用;主要了解焊接
结构工艺性设计的一般原则;了解焊接结构材料的选用
4.4焊接技术新进展了解焊接新工艺的发展
第五章粉末冶金(1 学时)
了解粉末冶金成形工艺及其产品的特点
第六章非金属材料的成形(1学时)
了解常用非金属材料的成形成形方法
第三篇机械加工工艺(10学时)
第七章机械加工工艺(10学时)
7.1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知识了解金属切削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及刀具的几何角度对
切削的影响;熟悉切削力和切削热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7.2典型表面加工了解外圆表面、孔、平面的加工方法及其特点,重点了解加工顺
序的安排
7.3其它表面加工了解螺纹三要素及螺纹的加工方法;了解渐开线齿轮的一些基本
知识及各种齿轮加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7.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概论熟悉工艺过程的组成和生产类型的划分;掌握工件的定
位原理,了解定位基准的选择,了解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步骤
7.5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了解零件加工工艺性对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7.6先进制造技术了解数控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和快速成形技术等的发展
(二)实验部分(10学时)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考试题型:主客观题相结合,有名词解释、选择题和问答题(解释实际问题)等形式。
平时上课考核占30%,试验课占10%,期末考试占60%。
五、教材与参考书
(一)教材
1.耿香月编,《工程材料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二)参考书
1.耿洪滨编,《新编工程材料》,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王晓敏编,《工程材料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