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信号的交叉口公交相位插入策略设计
信号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道设置条件与效果分析
![信号交叉口公交专用进口道设置条件与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c81208a6c30c2259019ed8.png)
辆到达率 ,c/ ; 3 ph sQ 为第 i 相位 的第 个进 口方 向 公交车辆到达率 ,c/ ; ph sn为交叉 口 相位个数; 为
第 相位进 口方 向数 量.
收稿 日期 :0 10 —2 2 1—90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0 6 0 9 ; 5 9 8 0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0 9 2 4 10 3 2 0 6 0 l0 0 ) 作者简介 : 斌( 9 5) 男 , 吕 1 7 一 , 甘肃平凉人 , 副教授, 博士生.
交叉 口的延误和排 队长等指标 , 评价公交优先策略 实施的效益 , 为公交优先的实施提供决多依据. 为此, 本文以单个信号控制交叉 口为研究对象 , 考虑社会车辆和公交车到达率 的变化特征 、 信号 配 时参数等因素, 利用 Sm o i i 仿真平 台验证分析 了公 交优先专用进 口道设置前后 的交叉 口运行效益 , 为
1 公 交优先交叉 口运行效益评 价指标
1 1 延误 .
的基本形式 , 它能明显提高社会 车辆和公交车在路
段 的通 行 能力 而在 交 叉 口设 置 公 交 专 用 进 口道 然
后, 公交车与社会车辆分道行驶 , 其交通量与饱和度
均 不 同程度 存 在差 异 , 由于评 价 目标不 一致 , 致 且 导
中图分类 号 : 9 U4 1
文献标 志码 : A
公 交优先 政 策 作 为 城 市 交 通 发 展 的 重要 战略 ,
交叉 口公交 优先 信号 配时 参数 的优 化提 供依 据.
是提高交通系统运行和管理效率的重要 组成部分.
在 城市 主干 道设 置公 交 专用 道是 公 交优先 通行 技术
信 号 交 叉 口公 交 专 用进 口道 设 置 条 件 与 效 果 分 析
城市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4b5a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d.png)
根据交叉口交通状况,实现多种控制模式之间的 自动切换,确保公交车辆在不同交通状况下的优 先通行。
04
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信号控制机
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信号控制机,实现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功 能。
车辆检测器
通过车辆检测器实时检测公交车辆到达情况,为信号控制提供数 据支持。
通信设备
02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优化信号配时方案,减少社会 车辆在路口的排队长度和等待 时间,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
03
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吸引更多 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提升乘客 出行体验和满意度。
04
节能减排与环保
减少公交车辆怠速和加速过程 中的尾气排放,降低空气污染 和噪音污染。
推广前景及市场潜力
实施方案制定
调研分析
对城市公交系统现状进行深入调研,识别信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 改进需求。
方案设计
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 技术选型、设备配置、系统集成等。
评估与优化
对方案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并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优化调整。
资源配置与进度安排
人力资源
本项目研究内容与目标
研究内容
分析城市交通流特性,设计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开发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系 统。
研究目标
提高公交车辆通行效率,减少公交车辆在信号交叉口的延误时间,提升公共交 通服务水平。同时,降低城市交通拥堵程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 环境质量。
02
系统概述
系统定义与功能
系统定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组建专业团队,包括技术研发、项目实施、运营 维护等人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信号交叉口公交优先控制策略探讨
![信号交叉口公交优先控制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db9c81d5f0e7cd1842536b7.png)
信号 交 叉 口公 交 优 先 在 改善 公 交 服务 , 高 公 提
交 系 统 吸 引 力 方 面 有 非 常 大 的 潜 力 。 从 Wi u l r b ( 9 7 等人 对 两 个 信 号 控 制 交 叉 口通 过 手 动 信 号 16 ) 提供 公交 优先 的研 究 开 始 , 交 信 号 优先 的研 究 已 公 经 取得 了长 足 的 进 步 … 。D.esn和 L F r r Jao . era通 i
・
87 ・
王瑞 斌
王 军 利 :信 号 交 叉 口公 交优 先 控 制 策 略探 讨
调 查分 析 表 明 , 市 中产 生 交通 拥 堵 及延 误 的 城
用 , 号相 位优化 是基 于 R D S交 通 自适 应 信号 信 HO E
控 制 系统 。
在 国内研 究 方 面 , 建平 教 授 对 信号 交 叉 日公 吴 交 优先 通行 技术 作 了 较 多 的研 究 , 其 是 交叉 口预 尤
近年来 , 随着 国民经济 的快 速发 展 , 大城市 人 口 高度集 中并 大幅增 长 , 交通 需求 迅速扩 大 , 导致我 国
许 多 大 中城 市面 临 的交通压 力越 来越 大 。借鉴 国 内
外 解决城 市 交通 问题 的经 验 , 先 发 展公 共 交 通 是 优 解 决城 市交 通 问题 的 必 由之 路 。
基 金 项 目 本项 E为公安 部软科学 项 目20L YG D 0 t 08L J A X 6和公 安部创新项 目20Y c G D 14 0 8 Y x A xo 资助 。
公交优先交叉口信号控制参数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公交优先交叉口信号控制参数的多目标优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74625f3c1ec5da50e27082.png)
从车辆出行者时 间效益 、 行人 出行效 率 、 环境效 益三 方 面 出发 , 以人均延误最小 、 行人过街延 误最小 、 停车率 最小为 目标. 建立 如下模型 :
mi ( )= [ C ( ) ( ) nF C ( ) C C ]
() 1
信号参数进行优化 , 衡 了多个交 通运行 指标 , 虑的是交 权 考 通运行最优的综合效益. 以乘客延误最小 为 目标的单 目标优
第2 6卷
第 2期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V0 . 6 N0 2 I2 .
Ma .2 0 l 2 r
20 1 2年 3月
J OURNAL OF CH ANGSHA UNI RSl VE TY
公 交优 先 交 叉 口信 号控 制参 数 的 多 目标 优 化 方 法
体 现 了公 交优 先 .
关键词 : 交通工程 ; 信号 配时; 目标优 化 ; 多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中 图分 类号 :4 U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4 8 (0 2 0 0 6 0 10 — 6 1 2 1 )2— 0 4— 5
周 期时长和绿信 比是信号控制 配时的两个 主要参 数 , 传
优化方法 , 并用粒子群多 目标优化算 法求解 .
1 周 期优 化
1 1 优化 目标 .
H M 00的交叉 口车辆延误计算模型 ] 即 C 20 ,
d 一 2[ = 1
周期时长是交叉 E信号配时的主要设计参数之 一 , l 传统
Wes r bt 信号配时方法是 以车 总延误 最小 为 目标 来确 定 的. e
标优化模型 ; 然后 , 于相位乘客流量比和相位饱 和度 优化设 计绿信 比 ; 基 最后 , 构建 了多 目标优化 模型 的粒子 群算 法来寻 找 P rt ae o解. 应用结果表明 , 比常规方 法, 相 能根 据决策者喜好 选择 P rt ; ae o解 可尽量降低 车辆 出行者 的人 均延误 , 在一定程度 上
公交优先的信号交叉口配时优化方法
![公交优先的信号交叉口配时优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2bbb6a7e21af45b307a86a.png)
还
Vo . No 3 l4 .
Sp 0 .2 04 et
文章编号 :6 1 6 720 )304-5 17- 3 (040-090 1
公交优先的信号交叉 口配时优化方法
张卫华‘ , 2陆化普‘石 ,
C. I 清华大学 交通研究所, 北京
琴2刘 ,
强‘
206 ) 309
108 ; 合肥工业大学 交通研究所, 004 2 . 安徽 合肥
应该等于各进口 方向人总延误之和[。 7 假定 1 1 pu c
的公交车平均载客数为 P , pu的社会车辆平均b c l 载客数为 P , , 则交叉 口没有实施公交优先通行措施 时 1h的人总延误为
m苦 n 阴了
式中:P 为高峰小时系数, PH ; 可取为 09; 。 .2N 为相
2 公 交优先的信号配时优化方法
2 1 周期时长的优化方法 . 前已述及, 传统的交叉 口信号配时方法中周期
析期 ( ) 推荐缺省值为 0 2 ; 为取决 于控制设置 h, .5K
在信号交叉 口, 车辆 只能在有效绿灯时间内通
过交叉 口, 因此 , 其一个进 口方 向的通行能力为
推荐缺省值为 。 。 交叉 口没有实施公交优先通行措施时 , 同一进 式中: 为相位 i 进口方向的通行能力(c/ c 。 的1 pu s; )S 为相位 i 。 的J进口方向的饱和流率(c/) 口方向的社会车辆与公交车辆具有同样的延误。所 pus; 以其一个进 口方向的人总延误应该等于该进 口方向 9 为相位 i : 的绿灯时长()A为相位 i s;: 的绿信 比; C 车均延误与车载乘客的乘积, 而交叉 口的人总延误 为交叉口的周期时长() so
A s at y e d i a s n l l nn meh d yl i dtr n d crig mii m bt c:B t t io l a pa ig to ,cc s emie a odn t nmu r h r tn i - n a g e e c o
单个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策略的研究
![单个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策略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4fb6fdeb9f3f90f77c61b03.png)
单个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策略的研究摘要:本文给出了公交优先的三种不同的执行策略,使用微观仿真软件sumo对单个交叉口交通流进行仿真,通过对比各个策略下公交车辆与非公交车辆的延误,得出红灯早断和绿灯延长结合实施时延误最小。
关键词:公交优先仿真延误中图分类号: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036-011 前言国外对公交优先控制理论与控制系统研究较多,但国内公交比例大,交通流构成多样化,交通流和公交系统可控性低,且公共汽车高峰与社会车辆高峰相重合的实际情况使得交通问题不同于国外交通特征,造成公交理论和技术难以移植。
简单引用国外公交信号优先方法容易导致车辆延误大大增加,所以有必要对基于延误的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控制进行研究。
公交信号优先在公交优先技术上属于“时间优先”,它是指在交叉口为公交车辆提供优先通行权,即优先通行信号。
公交信号优先实施的理念是在保证不对整个交叉口或干线车辆运行产生严重影响的前提下,减少公交车辆的延误,降低公交车辆的路线行程时间,提高公交准点率,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
2 设计方案2.1.单独执行红灯早断策略缩短车辆等待绿灯信号的红灯时间,在公交车辆到达交叉口时,如果公交车辆通行方向所在的相位处于红灯状态,这时通过压缩非公交相位使公交相位提前激活达到公交优先。
2.2.单独执行绿灯延长策略当公交车辆到达交叉口时,若该相位的绿灯信号即将结束,采用延长该相位的绿灯时间的方法,使公交车辆可以通过交叉口。
2.3.结合红灯早断和绿灯延长策略3 仿真实例对于一个双向六车道的单个交叉路口,按照车流量的大小共分为4个相位,第一相位为北向直行车辆和北向左转车辆,第二相位为南向直行车辆和南向左转车辆,第三相位为东西直行车辆车辆,第四相位为东西左转车辆。
交叉口数据以下依次按社会车辆到达率、公交车达到率、饱和流量、流量比排列:第1相位:北右:100,0,1000,0.10;北直:150,40,1000,0.23;北左:110,0,1000,0.11,第2相位:南右:40,51,1000,0.14;南直:70,40,1000,0.15;南左:28,36,1000,0.10.第3相位:东右:78,0,1000,0.08;东直:180,0,1000,0.18;西直:80,0,1000,0,08;第4相位:西右:20,35,1000,0.09;西左:155,0,1000,0.155;东左:50,51,1000,0.15.四个相位最大流量比分别为:0.23,0.15,0.18,0.155.本文设置绿灯间隔时间为3s黄灯时间为3s,启动损失时间为3s,交叉口相位设置为4相位。
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交叉口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一体化设计
![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交叉口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一体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1c212a3169a4517723a341.png)
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交叉口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一体化设计报告一、交叉口简介:该路口位于昆明市石闸立交桥以北500m左右的地方,是主干路--白龙路与支路--龙庆路十字相交所形成。
在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南面紧邻二环高架快速系统,北面通往世博路、东三环,北临世博园,世博车市,住宅小区等大型交通吸引点。
二、交叉口概况:1)、周边区域的概况:(1)、交叉口南面不远处为石闸立交桥和俊园房产,紧邻佳园小区、豪都家具商场等大型交通吸引点。
同时豪都家具和佳园小区旁边还有公交车站,该方向是昆明市进出主城区的主要干道,车流量较很大,交叉口北面不远处是世博车市,可通往世博园以及北市区,以及呈贡,玉溪等地。
(2)、交叉口东面有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学院两所高校,白龙村,住宅小区等。
55、70、75路等公交车在此设立站点,交通量需求相对较大。
交叉口西面主要为城中村,交通量很小。
2)、路口概况:白龙路方向为“四块板”道路,各进口均为三条机动车道,一条非机动车道,及一条人行道,两方向机动车道中间设有隔离栏,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均设有绿化带。
路幅宽约为25m。
龙庆路方向双向两车道,道路两边各设有人行道,路幅宽约为10m。
交叉口主要几何参数如下表所示:3)、交通状况:车辆组成以中型和小型汽车为主,并有相当数量的非机动车和行人,高峰小时流量见下表。
高峰小时流量表(晚高峰)4)、交通控制现状:现有信号相位图信号相位为三相位,白龙路方向设有独立的左转相位;行人、非机动车相位与机动车直行相位一致,龙庆路方向直行机动车和左转机动车冲突严重。
三、问题及对策:1)、改善前的主要问题:改善前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如下图所示:改善前存在的问题(1)路边停车问题龙庆路东面设有路边停车,停车量很大,一般均无车位。
因为是机非混行车道,再加上部分逆行非机动车影响,该车道行车非常混乱。
龙庆路西进口也存在机动车停放路边,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现象,且也没有机非分隔栏,虽然北进口车辆较少,但事故发生可能也是很高的。
基于公交优先策略的交叉口信号优化
![基于公交优先策略的交叉口信号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96e99e4aaea998fcd220e7d.png)
基于公交优先策略的交叉口信号优化摘要:城市道路拥堵状况导致居民出行问题愈发严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举措,“公交优先”理念应运而生,修建公交专用道及提供公交优先相位作为实现公交优先的重要步骤尤显重要。
交叉口作为城市路网重要节点,其在交叉口实现公交优先控制在降低公交延误,提高公交运行效率作用明显。
本文以一个具公交专用道的交叉口为例,选取人总延误为评价指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用VISSIM软件进行实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交叉口公交优先策略下人总延误减少了13%,故该方法对公交优先下交叉口道路通行问题改善具一定作用。
关键词:公交优先;交叉口延误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交通阻塞也因此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这样不断的扩张,依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平衡交通供需矛盾难以从根源上解决交通问题,公共交通作为改善举措之一,由于现阶段公交运营存在速度慢,准时性差,服务水平差等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十分必要的。
交叉口作为路网节点,在交叉路口实行公交优先信号控制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公交在交叉路口的等待时间,保证公交车平稳运行,对减少客运延误,提高公交速度和公交准时性起到重要作用。
Eichler M等分析了间断的公交专用道条件下,交叉口饱和度、公交发车频率、公交车流结构等对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的影响,建立了间断公交专用道下的信号配时参数化模型[1];张卫华等人以交叉口人总延误减少最大为优化目标,以保障其余相位车辆正常通行为约束条件,提出了公交信号优先配时优化方法[2];马万经、杨晓光研究了绿灯延长、绿灯提前启亮以及插入相位的使用范围,以交叉口的公交车和社会车辆的车均延误为指标,分析了不同交通流情况下各种优先策略的控制效果[3]。
综上,在公交专用道的前提条件下,通过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给予公交车通过交叉口的优先权,可以进一步减少延误,提高公交运行效率。
1 现状分析本文以重庆鹅岭站交叉口为对象对交叉口公交优先下信号配时进行优化,鹅岭站交叉口位于长江一路与长江二路交接处,其中长江一路和长江二路在道路的最外侧设有公交专用道。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的优化策略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的优化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3f17e9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6.png)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的优化策略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了许多城市面临的严峻问题。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作为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手段,其优化策略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的目标是通过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减少车辆的等待时间和停车次数,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从而改善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对交通信号控制进行优化。
首先,要优化交通信号的配时方案。
传统的固定配时方案往往不能适应交通流量的动态变化,导致交通效率低下。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基于实时交通流量数据的动态配时策略。
通过在道路上安装传感器,如地磁传感器、视频监控等,实时采集交通流量、车速等信息,然后利用算法计算出最优的信号配时方案。
例如,在交通流量高峰期,延长绿灯时间,增加车辆的通行量;而在交通流量低谷期,则适当缩短绿灯时间,减少车辆的等待时间。
其次,分相位控制也是一种有效的优化策略。
根据不同方向的交通流量和流向特点,将交通信号分为多个相位进行控制。
比如,对于交叉路口存在左转流量较大的情况,可以单独设置左转相位,避免左转车辆与直行车辆的冲突,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
再者,考虑不同类型车辆的通行需求也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公交车、应急救援车辆等具有特殊通行需求的车辆,为它们设置优先通行权。
可以通过安装特殊的传感器或者利用智能交通系统识别这些车辆,当它们接近交叉路口时,调整信号灯为其提供绿灯通行,以保障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和紧急救援的及时性。
此外,区域协调控制也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优化的重要方向。
将多个相邻的交叉路口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的协调控制。
通过优化各个交叉路口的信号配时,使得车辆在区域内能够连续、顺畅地通行,减少因信号不协调导致的停车和延误。
例如,采用绿波带控制策略,当车辆按照一定的速度行驶时,可以在连续的多个交叉路口遇到绿灯,从而实现快速通行。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智能交通信号控制优化策略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基于UML的BRT交叉口信号优先控制分析
![基于UML的BRT交叉口信号优先控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9ac02c4b35eefdc8d33351.png)
式 .地面形式 的 B T同其他 社会车辆在 同一平面行 R
引 言
B T即快 速公交 ,是 一种介 于 L T ( R R 轻轨 )和 B S之间 的公 共交通方 式 。B T使用一般 的公交 车 U R
辆 ,采用 轨道交 通 的运 营方式 .以期 能够达 到接 近 轨 道交通 的运量 和服务 水平 。相 比 L T R R 。B T的造
口这一 场景 。提 出了一套可行 的信 号优 先控制 的方 案 。并且采 用 了 U ML统 一建模语 言 和 V - ML工 PU 具 对整个 控 制系统 进行 了面 向对 象 的分析 和建模 , 为下 一步 的计算 机系统仿真或 者是系统 实现提供 了
基础 。
公交优先 : 控制 模块 : 信 号检测 . RI - :妣 . B : . 交叉 口信 模 块 - —-■ — —- 控 制模 块 ——- 号控制模 — -- ——— -—●
・
3 ・ 9
1 2 系统 结构 分 析 .
B T信号优先控制的过程可 以分为接收 B T消 R R 息 ,生成 控制方法 ,调节 信号灯状态完 成控制 三个 阶段 。因此 ,从功能上 ,可 以将 B T交叉 口信号优 R
先控制 系统分为以下三大模块 :
图2 十 字 交 叉 口
如图 2所示 十字交叉 口,交叉 口上下游专用 道
是 其 运 营 的 关键 环 节 , 是 其 接 近 轨 道 交 通 运 营服 务 水 平 的 保 证 。 本 文 借 鉴 了 交叉 口信 号 优 化 控 制 的理 论 和 方
法 ,以 及 轨 道 交 通 中的 一 些 理 念 ,考 察 了 B RT 通 过 交叉 口这 一 实 际过 程 . 分析 了 B RT 交 叉 口信 号优 先 控 制
公交优先策略在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应用
![公交优先策略在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60e48680eb6294dd886ccd.png)
公交优先策略在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应用作者:种灵子焦忭忭来源:《科技传播》2010年第19期摘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对道路交叉口信号的控制实现公交优先,可以有效的提高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通行速度,减少公交车辆拥堵,从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通过对智能交通的研究,使用无线宽带网、GPS、检测器监测公交车辆的运行情况,适时调整信号,实现公交优先。
关键词交叉口;公交优先;智能交通中图分类号04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8—0134—02引言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和居民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我国大部分城市面临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参考国外经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的关键。
如何在现有的道路通行条件下,引入公交优先策略,发展智能公交系统,减少公交车辆拥堵,提高通行效率是在不大量增加成本的条件下解决公交问题的一个方法。
公交车辆的延误主要包括路段延误和交叉口延误两部分,根据理论计算,路段延误远远小于交叉口延误,因此本文将公交优先策略引入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提高公交车辆的通行速度。
1交叉口信号控翻的公交优先策略在道路交叉口应用公交优先策略可以减少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提高通行速度。
目前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被动优先控制策略被动优先控制策略主要是通过固定信号配时来减少公交车辆在信号交叉口的延误,被动优先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调整信号交叉口的绿信比,为公交线路集中的车道增加有效绿灯时间,主要用于交叉口各方向公交车辆流量差异较大的情况;2)缩短信号周期,压缩相位时间,从而达到减少公交车等待绿灯启亮的时间,但同时减少了公交车辆通过时间;3)公交车辆所在道路绿灯相位分离策略。
保持周期长度和相位时间不变,将公交车辆所在道路的绿灯相位分开,用相交道路绿灯相位插人其间的方法,这种策略牺牲了同道路其他车辆的通过性。
2)主动优先控制策略主动优先信号控制通过适时地、动态地调整信号设置,减少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通过时间,主要包括延长绿灯时间、缩短红灯时间、插入信号相位3种策略。
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介绍
![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3eb1745f01dc281e53af042.png)
被动
(3)增加相位时间 增加公交线路上相位绿灯时间,以增加公交车辆通
优先
过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可能
性,减少公交车辆的交叉口信号等待时间。 (4)相位分割 在同一个信号周期内,将公交车辆的优先相位分割 多个相位。从而在不减少信号周期长度的条件下增
加公交车辆的信号服务频率。但是由于相位数的增
加,信号损失时间也随之增加,从而降低了交叉口 的顺利通过交叉口。
2.1.3 主动优先控制方式
3)相位插入
主动 优先
相位插入(Phase Insertion),即在正常的相位相序中 为公交车辆增加一个特定的相位。当公交车辆到达
交叉口时,公交车辆通行方向为红灯信号,且交叉口
当前相位的下一个执行相位仍不允许公交车辆通过, 这时要为公交车辆提供信号优先,必须在当前相位和 下一相位之间插入一个公交专用相位"在这种控制 策略下,公交专用相位的前一相位和下一相位进行调
单个交叉口交通控制
每个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信号只按照该交叉口的交通情况独立运行,不与其相邻 交叉口的控制信号有任何联系的,称为单点交叉口交通控制,也称“点控制”,是 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的最基本形式。
干道信号协调控制
把干道上若干连续交叉口的交通信号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同时对各 交叉口设计一种相互协调的配时方案,各交叉口的信号灯按此协调方案联合运 行,使车辆通过这些交叉口时,不致经常遇上红灯,称为干道信号协调控制, 也称“绿波”信号控制,俗称“线控”。
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
1.交叉口信号控制策略概述
2.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
1. 交叉口信号控制策略概述
世界各国交通管理的经验表明,道路交叉口交通管理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就是交通信号控制。因此,信号控制也是道路交叉口最普遍的交通管理形式。 单个交叉口交通控制 按控制 范围分 交通信号控制分类 按控制 方法分 干道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定时控制 感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
基于交通仿真技术的公交优先预信号方案研究
![基于交通仿真技术的公交优先预信号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483f7727284b73f242506e.png)
公 交优 先 的 目的是 通 过 减 少公 交 车辆 的延误 ,
红灯 时 优先排 队 , 绿灯 时优先启 动通行 .
提高其行 驶速 度 和 运输 效 率 , 而提 高公 交 的吸 引 从 力. 公交 车辆 延误 主 要 由路 段 延误 和交 叉 口延 误构 成, 根据 理论 计算 和调查 分析 , 交叉 口的延误 所 占 比
a l ghb a s f c f r t rt S se T I ) C mp r r f l t h e e- e n t ymen f af ot ae negae ytm ( S S . o aigtet fc e ya eit sc e o Tr i S w I r d n h a id a t nr
先通行 的效 果 . 交通饱 和情 况下 , 信号控 制 可 以从 整体 上 改善 交 叉 口的运 行状 况 , 能 在 预 并 有 效保 障公 交顺畅 通行 . 关键 词 : 交通仿 真 ; 交优先 ; 信 号 ; 公 预 延误 中图分 类号 : U3 3 T 2 文献标 识码 : A
to t a d wih u r — i a ,t t d a nd c t d t a ,b r - ina o r lsr t g e 。b sd ly wil e i n wih n t o tp e sgn l hes u y h si ia e h t y p e sg lc nto t a e is u ea l b r d e nd bu ro iy wi ee s r d.Pr - i a o to e i n c n i e uc d a sp irt l b n u e l e sgn lc n r ld g a mpr v heo e a in p ro ma e ft e s o e t p r to e f r nc o h s i t re to s a whoe, nd as ni z sd ly u e r fi a u a in. n e s c in a l a l mi miebu ea nd rta fc s t r to o Ke r s: spro iy;pr —i a ;ta fc smu a i n;d ly y wo d bu i rt e sgn l r fi i l to ea
交叉口公交汽车左转右置预信号控制方法研究
![交叉口公交汽车左转右置预信号控制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e86124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5.png)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OFINNERMONGOLIA第39卷 第5期UNIVERSITYOFTECHNOLOGYVol.39No.52020文章编号:1001-5167(2020)05-0362-09 收稿日期:2020 06 17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联合基金项目(2019LH05019)作者简介:朱晓艳(1994-),女,助教,研究方向:交通安全.交叉口公交汽车左转右置预信号控制方法研究朱晓艳1,张宏智2,胡 兵1(1.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2.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摘要:为避免道路交叉口前需要在交叉口左转的公交车辆在最右侧道路上靠站上下客后,因直行车辆停车等待而阻碍左转公交车辆向左并道的现象发生,探究道路交叉口左转公交车辆预信号控制方法.运用预信号理论,制定预信号条件下最右侧车道及其紧邻直行车道上直行车辆的行驶规则,给出确定预信号、交通标线、交通标志位置的计算公式,并协同预信号与主信号的配时方案.案例分析及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地降低了左转公交车辆和直行车辆的延误,并减少了道路交叉口的整体延误.关键词:交叉口;公交汽车;左转右置;预信号;延误中图分类号:U491.51 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城市交通出现日趋紧张的局面,其中交叉口延误所占比例远高于路段延误.因此,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某些四相位控制的交叉口,其存在进口道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左转或直左共用车道均位于道路最左侧,为方便行人过街,将公交汽车停靠站设置在该进口道道路右侧,且车站离交叉口不远,而在该站停靠的公交汽车线路较多且需要在交叉口左转时,就要强行横向并道进入左转车道,造成左转公交汽车、直行车辆以及右转车辆多余的等待时间,这也会造成驾驶员不安、烦躁的情绪.基于此,一些学者提出交叉口主预信号的协调控制方法.英国运输局首先提出预信号控制的概念之后,大量研究人员对主预信号联合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WuJianping等[1]和Oakes等[2]提出通过设置双停车线优先让公交车辆进入交叉口,而社会车辆则在预信号换道线后排队等待,以此实现公交车辆在信号交叉口的优先控制;张卫华等[3]确立了主信号和预信号换道线之间距离的计算方法,并针对主信号与预信号之间配时的相互协调关系提出了相关改进方法;梁潇[4]根据不同交通状态下可变车道所能体现的功能不同,研究了在高流量和低流量下主、预信号的控制思路及流程;李丽丽等[5]对双停车线布局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确立了主、预信号之间的配时协调关系;周立平等[6]在详细分析主副功能信号灯配时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转向可变车道长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计算模型;王元庆等[7]在详细分析锯齿形公交优先车道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对公交候驶区的长度和主、预信号的信号配时协调关系进行了研究.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关于交叉口主预信号联合控制的研究较多,但在研究主预信号灯色和时间协调的选择上还有待进一步细化.本文基于交叉口主预信号协调控制理论分析,通过数学推导设置参数;并以哈尔滨市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交叉口作为实例,借助VISSIM仿真软件进行延误分析,用以评价预信号方法实施效果.1 公交汽车左转右置预信号设计分析1.1 设计理念预信号作为交叉口主信号的辅助设施,其作用是用来规范和引导交叉口进口道上车辆的行驶行为.目前,国内外对于预信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交叉口左转车辆通过效率和公交优先两个方面[8 17].在提高交叉口左转车辆通过效率方面,主要通过在交叉口进口道的前设置两条停车线,把交叉口主信号停车线与预信号停车线之间的区域为待行区域[18].而在公交优先方面,主要是通过交叉口停车线前再设置一条停车线,并在这条车道旁设置预信号来控制社会车辆通行[19]基于以上理念,本文通过设置一种交叉口公交汽车左转右置预信号控制方法[20],来解决交叉口靠站公交汽车左转时与直行车辆发生的交通冲突问题.其方法见图1.图1 交叉口公交汽车左转右置预信号控制Fig.1 Controltheleftturnbustotherightbypresignal 需要强调的是,公交汽车左转车道右置之后,最右侧车道仅让右转车辆、左转公交汽车以及直行车辆通行,其中右转车辆在主、预信号控制下,通行规则与直行辆一致,因此以下内容不对右转车辆做单独阐述,将两者统称为直行车辆.1.2 设计规则本理念设置的交叉口公交汽车左转右置预信号控制方法,包括预信号、交通标线和交通标志,考虑道路限速值、实际交通设施设置限制条件求取距离L,在最右侧车道及其紧邻直行车道内距停车线L处设置一条提示变道标线,在其路侧设置一块交通标志和预信号系统;然后根据车辆尺寸、道路限速值以及相关规范等在最右侧车道内距提示变道标线A处设置一块长为G的左转公交等待区,在其路侧设置一块交通标志,并规定在左转公交等待区内不允许其他车辆占用,其中提示变道线与左转公交等待区之间的距离A应满足直行车辆安全换道距离;最后在公交车站前5m处设置一块交通诱导标志,提示左转公交车前方路口左转公交车道右置.预信号需与交叉口主信号直行方向的配时相协调,当预信号直行绿灯启亮时,紧邻最右侧车道的直行车道内的直行车辆可以在其停车线之前排队,也可在提示变道标线之前换道至最右侧车道,在最右侧车道停车线与左转公交等待区之间的区域排队;左转的公交汽车需要停在左转公交等待区内等待.当预信号公交左转绿灯提前启亮时,提示最右侧车道左转公交等待区内的左转公交汽车启动,进而加速至适当速度通过交叉口;紧邻的直行车道内的直行车辆不可再换道至最右侧车道.本方法能够避免左转公交汽车强行连续变道带来的交通混乱,保证左转公交汽车在交叉口具有优先通行权,并避免交叉口左转公交汽车与直行车辆交通冲突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主信号预信号直行绿灯启亮时直行车辆通过效率,以及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启亮时左转车辆通过效率,最终提高交叉口的整363第5期朱晓艳等 交叉口公交汽车左转右置预信号控制方法研究体通行效率.设置预信号是为控制最右侧车道及其相邻直行车道上车辆的运行规则.预信号需与交叉口主信号直行方向的配时相协调,控制道路上直行和左转公交车辆的行驶规则,最右侧车道及其相邻直行车道上车辆能否根据控制规则有序运行,直接决定该方法下交叉口通行效率.当预信号直行绿灯启亮时,紧邻最右侧车道的直行车道内的直行车辆可以在其停车线之前排队,也可在提示变道标线之前换道至最右侧车道,在最右侧车道停车线与左转公交等待区之间的区域排队;左转的公交汽车需要停在左转公交等待区内等待.当预信号公交左转绿灯提前启亮时,提示最右侧车道左转公交等待区内的左转公交汽车启动,进而加速至适当速度通过交叉口;紧邻的直行车道内的直行车辆不可再换道至最右侧车道.2 公交汽车左转右置预信号交通工程设施设置2.1 交通工程设施位置设计2.1.1 左转公交等待区与提示变道标线之间的距离左转公交等待区与提示变道标线之间的距离A应满足直行车辆安全换道距离,即A≥0.5犱犜2犆式中A表示左转公交等待区与提示变道标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d表示直行车辆启动加速度,单位为m/s2;犜犆表示直行车辆安全换道时间,单位为s.交通诱导标志距公交汽车停靠站5m处.2.1.2 左转公交等待区的长度左转公交等待区的长度G应满足在高峰小时内,若左转公交汽车处于不饱和状态,则一个信号周期内到达的左转公交汽车均能在该区域内停车等待;若左转公交汽车处于过饱和状态,则在该区域内停车等待的左转公交汽车均能在一个相位内放空.即①犌≥犖狆犔bus②犌≥犖max犔bus式中犌表示左转公交等待区的长度,单位为m;犖狆表示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内公交汽车到达辆数的高峰值,单位为辆;犖max表示该进口道左转绿灯期间能通过左转公共汽车的最大值,单位为辆;犔bus表示公交汽车的安全停车距离,单位为m.2.1.3 预信号、提示变道标线及交通标志至停车线的距离预信号、提示变道标线及交通标志至停车线的距离相等,应满足以下要求:①为尽量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该距离考虑一个信号周期内直行车辆的最大通过率,尽可能让更多的直行车辆在主信号直行方向红灯期间排队在停车线和左转公交等待区之间,当该进口道预信号直行绿灯启亮时,直行车辆可以最大限度利用主信号直行绿灯时间通过交叉口;②同时,考虑预信号左转公交绿灯比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提前的极限值,即考虑极限情况下,将预信号左转公交绿灯比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提前一个主信号直行绿灯时间时,左转公交等待区内的第一辆左转公交汽车可以在预信号左转绿灯亮起期间加速到达交叉口;③除此之外,该距离还需满足公共汽车停靠站30m内不允许停车的交通设施设计规范,即①犔≤狀max犔狊②犜犵≥δ+犞犔3.6犪+3.6(犔+5-0.5犪犞犔3.6()犪2犞犔即犔≤犞犔3.6犜犵-δ-犞犔3.6()犪+1.8犪犞犔3.6()犪2-5③犔+犃+犌≤犠-30即犔≤犠-30-犃-犌式中犔表示提示变道标线与停车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狀max表示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内单车463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道直行车辆到达辆数的高峰值,单位为辆;犔狊表示直行车辆的安全停车距离,单位为m;犞犔表示左转公交汽车运行速度,取转弯限速值,单位为km/h;犜犵为目标进口道主信号预信号直行绿灯时间,单位为s;δ为驾驶人的反应时间,单位为s;犪表示左转公交汽车启动加速度,单位为m/s2;犃表示左转公交等待区与提示变道标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犠表示公交汽车停靠站距道路交叉口的距离.2.2 预信号配时与控制协调交叉口预信号与主信号间的配时,预信号分为直行车辆预信号灯和左转公交预信号灯,两者均包括红与绿两种灯色,分为两相位控制:①预信号左转公交绿灯+预信号直行红灯;②预信号直行绿灯+预信号左转公交红灯,且主、预信号周期时长相等.预信号左转公交绿灯结束的同时,预信号直行绿灯亮起,两者相对于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结束提前变化的时间一致,用于避免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结束时,最右侧车道上还存在未完成左转的左转公交汽车,导致下一个相位主信号直行方向绿灯亮起时,左转公交汽车阻碍直行车辆通行的情况发生;同时,可使紧邻最右侧车道的直行车道上的直行车辆提前启动,换道至最右侧车道上,在其停车线前进行排队,待下一个主信号直行方向绿灯亮起时,最右侧车道上的直行车辆可以即刻加速通过交叉口.预信号直行绿灯提前结束的同时,预信号左转公交绿灯提前启亮,两者相对于主信号直行方向绿灯结束提前变化的时间一致,用于避免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启亮时,最右侧车道因直行车辆停车等待而阻碍左转公交汽车通行的情况发生,并可使左转公交等待区内排队等待的左转公交汽车提前启动,让所有在左转公交等待区内等待的左转公交汽车在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亮起期间安全通过交叉口.2.2.1 预信号左转公交绿灯提前结束时间和预信号直行绿灯提前启亮时间确保预信号左转公交绿灯结束和预信号直行绿灯提前启亮时,左转公交等待区内的最后一辆公交汽车也能安全通过交叉口,预信号左转公交绿灯结束和预信号直行绿灯相对于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结束的提前变化时间狋犈犔和狋犛犛应满足:狋犈犔=狋犛犛≥犞犔3.6犪+3.6(犌+犃+犔-0.5犪犞犔3.6()犪2犞犔2.2.2 预信号直行绿灯提前结束时间和预信号左转公交绿灯提前启亮时间确保预信号直行绿灯提前结束和预信号左转公交绿灯提前启亮时,已越过提示变道标线的直行车辆能够在主信号直行红灯启亮前进入交叉口;同时,因为该进口道未设公交左转专用车道,理论上左转的公交汽车无法完全利用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时间,此时,为了让直行车辆在交叉口的可通行绿灯时间最长,不要求左转公交汽车在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亮起时刚好到达交叉口,只需保证在左转公交等待区内的最后一辆左转公交汽车在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结束之前进入交叉口即可,则预信号直行绿灯和预信号左转公交绿灯相对于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启亮的提前变化时间狋犈犛和狋犛犔应满足:狋犈犛=狋犛犔≥犞犛3.6犱+3.6(犃+犔-0.5犱犞犛3.6()犱2犞犛式中犞犛表示直行车辆运行速度,取限速值,单位为km/h;犱表示直行车辆启动加速度,单位为m/s2.为保证实施效果,避免引起驾驶员的错误观察,将主、预信号灯混淆,将预信号灯采用悬臂式设置方式设置于最右侧车道上方;同时,建议直行预信号灯用小汽车的形状显示时间和颜色,左转公交汽车预信号灯用公交汽车的形状显示时间和颜色,让驾驶员直观了解其控制规则.3 仿真分析3.1 实例分析以哈尔滨某信号交叉口为例,研究其具有两条左转专用车道的进口道,且该进口道右侧180m处有一个公交汽车停靠站,见图2.563第5期朱晓艳等 交叉口公交汽车左转右置预信号控制方法研究该进口道的基本情况如下:进口道4车道,其中2条左转专用车道,1条直行车道和1条直右共用车道;信号周期时长为174s,该进口道信号配时有两个相位,配时情况图3;高峰小时交通量情况,见表1.延误计算采用VISSIM仿真配合视频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取高峰小时小汽车满载率为1.5人/辆,公交汽车满载率为30人/辆,得到的该进口道各方向上的人均延误,见表2,图2 哈尔滨市某信号交叉口进口道Fig.2 EntranceroadofasignalintersectioninHarbin图3 哈尔滨市某信号交叉口进口道信号配时Fig.3 SignaltimingattheentranceofasignalintersectioninHarbin表1 该信号交叉口目标进口道高峰小时交通量Tab.1 Peakhourtrafficvolumeatthetargetentranceofthesignalizedintersection方向左转直行右转合计交通量其他车辆491公交车27其他车辆867公交车5其他车辆164公交车12其他车辆1522公交车44表2 交叉口目标进口道各方向人均延误Tab.2 Percapitadelayineachdirectionofthetargetentranceroadoftheintersection方向左转直行右转人均延误延误/s24.1235.6516.7927.71 同时,采用视频调查的方法,观测了60个周期共计3个小时的左转公交车在公交车站向左并道的运行情况.在这60个周期中,均有左转公交汽车停在最右侧车道及其紧邻直行车道上等待合适可穿越间隙向左并道从而阻碍直行车辆通行的情况发生.结合实地观测情况,该进口道直行流量非常大,但左转流量相对而言要小,右转流量非常少,并且需要在离该交叉口180m处的公交汽车停靠站停靠且必须在此交叉口左转公交车较多,因此采用将左转车道右置变为直行车辆、左转公交汽车以及右转车辆合用的车道.引入一个等待时间T,表示左转公交汽车在向左并道期间因直行车辆阻挡而排队等待的总时间.663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犜=犜1+犜2+犜3+…+犜狀式中,犜1、犜2、犜3、犜狀分别表示每辆左转公交汽车因直行车辆阻挡而排队等待的时间.同时,引入一个等待时间t,表示直行车辆因左转公交汽车阻挡而排队等待的总时间.狋=狋1+狋2+狋3+…+狋狀式中,狋1、狋2、狋3、狋狀分别表示每辆直行车辆因左转公交汽车阻挡而排队等待的时间.表3为左转公交汽车及直行车辆等待的总时间.表3 左转公交汽车及直行车辆等待总时长Tab.3 TotalwaitingtimeofleftturnbusesandthroughvehiclesT/s<20(20,40)(40,60)>60周期数3182910t/s<30(30,60)(60,90)>90周期数2153013 这两项结果表明,对于一些进口道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左转车道均位于道路最左侧,但公交汽车停靠站在道路右侧,且车站离交叉口不远,而在该站停靠的公交线路较多且需要在交叉口左转时,左转公交汽车的延误明显,并且该延误是由于左转车道位置的不合理造成的.不但降低了左转公交汽车的通行效率,而且会让左转公交汽车、直行和右转车辆驾驶人因为相互阻挡而产生腻烦心理,不利于轻松驾车、安全驾车.3.2 结果分析利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其进行改进:根据公式,确定左转等待区的长度,这里左转公交汽车处于不饱和状态,犖max取3辆,犔bus取15m;G≥犖max犔bus=45根据公式,确定左转公交等待区与提示变道标线之间的距离A,这里d取3m/狊2,犜犮取3s;A≥0.5犱犜2犆=13.5m根据公式,确定预信号距停车线距离L,这里犖max取25辆,犔s取6m;左转公交汽车速度V取转弯限速值30km/h,车辆加速度a取1.5m/s2,W取180m,预信号直行绿灯时长犜犵取51s;①犔≤狀max犔狊=25×6=150m②犔≤犞犔3.6犜犵-δ-犞犔3.6()犪+1.8犪犞犔3.6()犪2-5=454m③犔≤犠-30-犃-犌=180-30-13.5-45=91.5m取L为91.5m根据公式求狋犈犔和狋犛犛,这里左转公交汽车速度犞犔取转弯限速值30km/h,其加速度a取1.5m/s2狋犈犔=狋犛犛≥犞犔3.6犪+3.6(犌+犃+犔-0.5犪犞犔3.6()犪2犞犔=20.78s取狋犈犔和狋犛犛为21s;再根据公式求狋犈犛和狋犛犔这里直行车辆速度犞狊取限速值60km/h,其加速度d取3m/s2狋犈犛=狋犛犔≥犞犔3.6犱+3.6(犃+犔-0.5犱犞犔3.6()犱2犞犔=9.08s取狋犈犛和狋犛犔为10s,其中需要保证左转公交等待区内的最后一辆公交汽车也能在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结束前到达交叉口:狋犈犛+犜犵≥狋犈犔即10+31≥21,满足要求.763第5期朱晓艳等 交叉口公交汽车左转右置预信号控制方法研究至此,求得该方法所需的各项数据.预信号配时见图4,交叉口相关设施设置如图5.将确定的L、G、狋犈犔、狋犛犛、狋犈犛和狋犛犔反映在利用VISSIM的交叉口模型中,对该方法进行仿真,最终获取的交叉口进口道延误见表4,公交车换道处延误见表5.图4 预信号相位配时Fig.4 Presignalphasetiming图5 交叉口预信号相关设施设置Fig.5 Settingofpresignalfacilitiesatintersections表4 改进后交叉口进口道各方向人均延误Tab.4 Percapitadelayineachdirectionoftheimprovedintersectionentrance方向左转直行右转平均人均延误延误/s16.7333.4519.3424.10表5 改进后左转公交汽车及直行和右转车辆等待总时长Tab.5 TotalwaitingtimeofimprovedleftturnbusesandstraightandrightturnvehiclesT/s<20(20,40)(40,60)>60周期数60000t/s<30(30,60)(60,90)>90周期数2142816 从表4中可以看出,右转车辆的人均延误有所增加,直行车辆人均延误有所减少,左转车辆的人均延误大幅减少.最终该进口道的平均人均延误减少了3.61s(15.0%),效果非常显著,这种交通组织方式也优化了该交叉口的整体运行效率,特别是给了直行车辆和左转公交汽车更多运行空间,实际进口道各方向道路资源占有率与其交通量更匹配.同时,从表5可以看出,最右侧车道上左转公交汽车因换道受阻而等待的时间大幅下降,极大改善863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了左转公交汽车的运行状况,提高了左转公交汽车的左转效率,这也将极大缓解左转公交汽车驾驶人紧张的心情,响应国家公交优先政策.4 结语本文借鉴预信号控制方法,在公交汽车站位于道路右侧,且车站离交叉口不远,而在该站停靠的公交线路较多且需要在交叉口左转时,将左转车道右置,并仅让左转公交汽车、直行车辆通过;此时,在这条最右侧车道上安装预信号灯,用来控制直行车辆能否进入该车道,以及左转公交汽车是否需要在左转公交等待区内等待.一方面可以确保在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期间该车道可以被左转公交汽车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在主信号直行绿灯期间该车道可以被直行车辆使用,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该方法通过在交叉口停车线前一段距离处设置一个与主信号相协调的预信号灯,配合预信号控制下最右侧车道上的左转公交汽车及其紧邻直行车道上的直行车辆的运行规则和驾驶行为,达到改善公交汽车左转困难、提高交叉口整体通行能力、减少该交叉口人均延误的效果.同时选取代表性进口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软件验证了预信号方法在实例进口道上的运行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文所述的控制方法,能够使交叉口主信号左转方向绿灯期间该车道可以最大限度被左转公交汽车使用,而在主信号直行绿灯期间该车道可以一直被直行车辆使用,通过控制预信号左转公交绿灯和预信号直行绿灯的提前启亮,可提高交叉口直行、左转方向的通行能力.参考文献[1] WUJP,HOUNSELLN.Buspriorityusingpresignals[J].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A:Policy&Practice,1998,32(8):563~583.[2] OAKESJ,THELLMANNAM,KELLYIT.Innovativebusprioritymeasures[C]//Trafficmanagementandroadsafety.proceedingsofseminarjheldatthe22ndPtrcEuropeantransportforum,UniversityofWarwick,England,September12~16,1994.London:PTRCEducationandResearchServicesLimited,c1994:301~312.[3] 张卫华,王炜.基于公交优先通行的交叉口预信号设置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21(6):101~104.[4] 梁潇.信号交叉口渠化区可变车道设计原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5] 李丽丽,曲昭伟,王殿海.可变车道诱导方法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8,26(5):53~56.[6] 周立平,董红利.信号交叉口转向可变车道长度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27(2):56~58,62.[7] 王元庆,曾奕林.锯齿形公交优先进口道的设置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5(3):98~104.[8] MIRCHANDANIPB,KNYAZYANA,HEADKL,etal.Anapproachtowardstheintegrationofbuspriorityandtrafficadaptivesignalcontrol[J].BulletinoftheChemicalSocietyofJapan,2001,62(2):479~484.[9] ZHAOJL,WUJP.Applicationofmicroscopicsimulationtechnologyinapresignalcontrolmethodatacomplexintersection[M].NewYork:ASMEPress,2010.[10] XUANYG,DAGANZOCF,CASSIDYMJ.Increasingthecapacityofsignalizedintersectionswithseparateleftturnphases[J].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B:Methodological,2011,45(5):769~781.[11] ITOHT,MOTOM,KUROIWAY,etal.Theinitiationactivityofnorfloxacindoesnotresultintheinductionofhepatocellulartumorsinrats[J].Toxicology,2007,231(2/3):234~242.[12] YANCW,JIANGH,XIESY.Capacityoptimizationofanisolatedintersectionunderthephaseswapsortingstrategy[J].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B:Methodological,2014,60:85~106.[13] 季彦婕,邓卫.交叉口预信号公交优先方案及效益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3,20(1):83~84,96.[14] 张卫华,王炜.基于公交优先通行的交叉口预信号设置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21(6):101~104.[15] 贾晓欢,李文权,邱丰.信号交叉口预信号设置条件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2,10(2):112~116,124.[16] 江金胜,董力耘.信号灯交叉口处综合待行区的建模与模拟[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6):606~611.963第5期朱晓艳等 交叉口公交汽车左转右置预信号控制方法研究[17] 陈东静,李林波,朱锐,等.信号交叉口可变车道主预信号配时协调关系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2):252~257.[18] 马万经,谢涵洲.双停车线进口道主、预信号配时协调控制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43(3):633~639.[19] 张卫华,陆化普.公交优先的预信号控制交叉口车辆延误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5,18(4):78~82.[20] 杨龙海,章锡俏,朱晓艳,等.一种交叉口公交汽车左转右置预信号控制方法[P].中国专利:CN107067766B,2019-10-08.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狅狀狋犺犲犘狉犲 狊犻犵狀犪犾犆狅狀狋狉狅犾犕犲狋犺狅犱犳狅狉犔犲犳狋犜狌狉狀犻狀犵犅狌狊犲狊狅狀犚犻犵犺狋犕狅狊狋犔犪狀犲犪狋犚狅犪犱犐狀狋犲狉狊犲犮狋犻狅狀ZHUXiaoyan1,ZHANGHong zhi2,HUBing1(1.犛犮犺狅狅犾狅犳犆犻狏犻犾犈狀犵犻狀犲犲狉犻狀犵,犐狀狀犲狉犕狅狀犵狅犾犻犪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狅犳犜犲犮犺狀狅犾狅犵狔,犎狅犺犺狅狋010051,犆犺犻狀犪;2.犐狀狀犲狉犕狅狀犵狅犾犻犪犜狉犪狀狊狆狅狉狋犪狋犻狅狀犇犲狊犻犵狀犪狀犱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犐狀狊狋犻狋狌狋犲犆狅.犔狋犱.,犎狅犺犺狅狋010051,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Infrontoftheroadintersection,therearepublictransportvehiclesthatneedtoturnleftattheintersection,buttheyneedtostopontherightsideoftheroadtofacilitatepassengerstogetonthebus.Atthistime,thestraightvehiclesthatstopandwaitwillblocktheleftturningpublictransportvehiclesfromturningleft.Inordertoavoidthisphenomenon,thispaperexploresthepresignalcontrolmethodofleftturningpublictransportvehiclesattheroadintersection.Basedonthetheoryofpresig nal,thedrivingrulesoftherightmostlaneandthestraightvehiclesontheadjacentstraightlaneundertheconditionofpresignalareformulated,thecalculationformulasfordeterminingthelocationofpresignal,trafficmarkingsandtrafficsignsaregiven,andthetimingschemeofpresignalandmainsignaliscoordinated.Caseanalysisandsimulationresultsshowthatthemethodcansignificantlyreducethedelayofleftturnbusandthroughbus,andreducetheoveralldelayoftheroadintersection.犓犲狔狑狅狉犱狊:intersection;bus;leftturningbusonrightside;presignal;delay073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
基于公交优先的道路交叉口可变相位多层模糊控制
![基于公交优先的道路交叉口可变相位多层模糊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ec4caca58f5f61fb736663e.png)
Va r i a b l e Ph a s e a nd Mu l t i l a y e r Fu z z y I nt e r s e c t i o n Co n t r o l
的 自适应选择判断. 该模型借助 Ma t l a b 6 . 5进行交通仿真计算 , 并 与定时信号 控制相 比较 , 应 用结果表明该模 型在信号
控 制方 面 的优 越 性 . 实 现 道 路 交 叉 口 的 车均 延 误 和 人 均 延误 最 小 的 优 化控 制. 关 键 词: 模糊控制 I 公交优先I 相 位 数 自适 应 选择
第3 5 卷 第 1 期
2 0 1 3年 3月
湘
潭
大
学 自 然
科
学
学
报
Vo1 .3 5 No.1
M ar .2 O1 3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J o u r n a l o f Xi a n g t a n Un i v e r s i t y
基 于 公 交优 先 的道 路 交叉 口可 变 相位 多层模 糊 控 制 。
李 硕 , 王春梅 , 李 昂
( 湖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0 8 2 )
[ 摘要] 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信号控制及公交优先 问题 . 结合模糊控制理论及公交优先思想 , 提 出了一种基于公
t o o p t i mi z e a n d a d j u s t t h e p h a s e s e q u e n c e s .Th e t h i r d i s t O d e c i d e wh e t h e r t O e x t e n d t h e g r e e n p h a s e a n d
基于公交优先的环形交叉口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公交优先的环形交叉口控制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40bd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d.png)
基于公交优先的环形交叉口控制策略研究基于公交优先的环形交叉口控制策略研究一、引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不断探索创新的交通控制策略。
近年来,基于公交优先的交叉口控制策略受到了广泛关注。
公交优先策略旨在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增加公交的吸引力,以便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交通拥堵。
环形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尤其容易出现交通拥堵问题。
因此,探索基于公交优先的环形交叉口控制策略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目前状况与问题分析当前,市区环形交叉口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交叉口等待时间长、行驶速度慢,给驾驶者和乘客带来不便。
此外,由于环形交叉口上车道数目较多,交叉口内部的道路交通组织较难协调,安全隐患也比较大。
针对这些问题,目前的环形交叉口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信号协调控制、辅助交通设备及公交专用道设置。
然而,这些策略仅局限于车辆流量控制,对公交优先的考虑并不充分,难以有效解决拥堵问题。
三、基于公交优先的环形交叉口控制策略研究1. 公交专用道设置在环形交叉口附近设置公交专用道,可以提高公交车辆的优先通行权。
通过划定专用道,减少公交车辆与其他车辆的冲突,使公交运行更加顺畅。
此外,公交专用道还能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增加公交的吸引力。
2. 信号优化与协调在信号优化方面,可以通过设置特定的信号灯配时方案来提高公交优先通行的效果。
例如,可采用相位切换、绿灯延长等策略,让公交车辆优先通过。
同时,通过协调信号灯配时,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行速度,缩短乘客的出行时间。
另外,还可以采用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根据公交车辆的实时运行情况,实时调整信号配时,以确保公交车辆顺利通行。
3. 公交站点设置与优化在环形交叉口附近设置公交站点,可以缩短乘客的步行距离,提高公交出行的便利性。
同时,合理设置公交站点,避免影响交通流畅,优化公交站点布局和站台长度,提高乘客的多样化需求。
具有公交优先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技术
![具有公交优先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53c1608a6c30c2259019e2c.png)
e i in y So t i o to tae y c n b u n o p a t e f c e c . h sc n r l r t g a e p t t r c i . s i c
[ yw rs nesc o ;rfcf w; u r ry fzycnrl Ke o d l it et n t i o b s i i ;uz o t r i a l pot o
问上的优 先,通过具有公交优先的交通 信号控 制算法 实现公 交车辆在时 问上的优先。信 控制 算法 的核 心模块 由绿灯相位模块、红灯相位
模 块和 决 策 模 块 组 成 ,分 别 没 计 这 3个 模 块 的模 糊 控 制 策 略 。控 制 目标 是 达 到时 公 交 车 辆 加权 的车 辆 均 延 误最 小 。仿 真 结 果表 明 ,与 定 F
n h u — ro i a p o c e . a d t e b s p i rt p r a h s M e n h l,t e b s sa e gi n a p i rt e p r l y t e ta l i n l o to l o t m i u ro iy T e y aw i e h u e r ve r iy t m o al b h r f i sg a n r l g r h w t b s p rt . h o y c c a i h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预信号的交叉口公交相位插入策略设计华瞡怡;任刚;于晨【摘要】为降低公交车辆在多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延误,根据公交信号优先原理设计了一种公交相位插入策略.首先,基于预信号控制方法设计了策略的进口道设置和控制逻辑,建立了保证各相位饱和绿灯时间下的策略控制参数计算模型;然后,应用排队累积图示法建立了以公交车辆与非优先车辆的车均延误变化量为指标的策略效益计算模型,发现在不同交叉口饱和度(0.50~0.90)下执行策略,公交车辆车均延误降低量均大于非优先车辆车均延误增加量,且饱和度越低,两者相差越大.最后通过实例仿真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适中的交叉口饱和度(≤0.9)情况下,执行基于预信号的公交相位插入策略能够在不显著影响非优先车辆运行的同时,有效降低公交车辆的延误.%A transit phase insertion strategy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to decrease bus delay at multi-phase intersections.Firstly,the pre-signals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sign layout and control logic.The calculation models of control parameters ensuring the saturation green time of each phase satisfied were established.Then,calculation models of efficiency analysis with the index of average delay of buses and non-priority vehicles were built based on the cumulative arrival departure diagram.At different intersection saturation (from 0.50 to 0.90),the average de-crease delays of buses are all large than those of non-priority vehicles;and the difference became lar-ger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saturation.A simulation example was done to validate the strateg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ecution of strategy at adequate intersection saturation (≤0.9)can decrease bus delayefficiently with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operation of non-priority vehicles.【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5页(P1325-1329)【关键词】交通工程;公交相位插入;预信号;多相位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效益分析【作者】华瞡怡;任刚;于晨【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 210096;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 210096;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 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232面对我国城市交通压力持续增加、交通拥堵日趋严重的现状,作为公交优先重要组成部分的公交信号优先(transit signal priority,TSP)能够有效减少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提高其准点率和服务水平.在TSP的几类控制方法中,主动式公交信号优先具有能够根据实时状况调整控制参数、易于在工程实践中运用等优点,因此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目前国内外对主动式单点公交信号优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灯延长和红灯缩短这2种策略的控制逻辑[2-5]设计及延误分析[6-9]上,而对其他策略的研究较少.在欧美国家交叉口大量采用两相位信号控制的情况下,绿灯延长和红灯缩短能够有效地减少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但对于我国主要交叉口采用的多相位信号控制方式,这2种策略缺乏对通行方向为红灯信号且下一个执行相位仍为红灯信号的进口道上公交车辆的优先服务.本文将采用主动式单点公交信号优先中公交相位插入策略来解决上述问题,并提出以预信号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策略的实际运用.1 公交相位插入策略公交相位插入策略是在正常的相位相序中为公交车辆增加一个特定的相位[10].其作用原理如图1所示:当车辆检测器检测到公交车辆到达交叉口时,若公交车辆的通行方向为红灯信号,且交叉口当前相位的下一个执行相位仍不允许公交车辆通过时,在当前相位和下一相位之间插入一个公交专用相位,为公交车辆提供信号优先.图1 公交相位插入策略作用原理另一方面,相位最大压缩时间是执行公交相位插入策略的关键,而相位最大压缩时间取决于各相位的交通状态.如图2所示,根据交叉口进口道绿灯时间内车辆通过时车头时距的变化情况,可以将绿灯时间g划分为饱和绿灯时间ga和富裕绿灯时间gb 两个阶段,富裕绿灯时间即为该相位的最大压缩时间.对于公交相位插入策略而言,通过压缩当前相位和下一相位的富裕绿灯时间,对后续相位的富裕绿灯时间进行调整,以此来提供插入公交相位的通行时间.图2 交叉口进口道排队累积示意图2 策略设计2.1 预信号控制下交叉口进口道设置预信号控制方法是在交叉口进口道的通行区域内设置前后2条停车线,通过设置在后一条停车线上的预信号来控制非优先车辆的通行.即预信号为红灯时,非优先车辆在预信号控制停车线之后等待,而公交车辆可以直接进入主信号控制的前一条停车线之后的公交候驶区排队等待[11].公交相位插入策略的实施需要在正常的相位相序中增加一个相位,由于公交车辆混杂在非优先车辆中,因此插入相位的持续时间难以确定.对此,本文考虑运用预信号控制方法将公交车辆从非优先车辆中分离出来,仅为公交车辆提供优先信号,实现策略的实际运用.针对我国多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冲突车辆的时空分离、交叉口公交专用车道未普遍设置及右转车道排队较少的特点,本文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预信号控制下交叉口进口道的设置方法:当公交车辆行驶至交叉口,发现预信号为红灯时,公交车辆将通过右转车道进入公交候驶区,等待优先控制系统判断是否插入公交相位.图3 利用右转车道实现预信号控制的布局方法2.2 控制逻辑设计当检测器检测到公交优先申请时,优先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交叉口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提供优先信号及分配各相位的压缩时间,本文设计策略的逻辑控制如图4所示. 图4 公交相位插入策略的控制逻辑图2.3 控制参数确定针对控制逻辑设计中需要确定各相位压缩时间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压缩时间确定方法:保证交叉口各进口道上车辆不会因为策略的实施而二次停车;能够根据相位持续时间按比例分配压缩时间,均衡各进口道交通负荷.假设交叉口的信号控制为n相位,则控制参数模型可分为如下3种.1) 当前相位压缩时间gxi通过压缩当前相位为公交相位提供通行时间,即gxi=min(gx,gbi,gt)(1)式中,gx为插入公交相位持续时间;gbi为相位i的富裕绿灯时间;gt为相位结束时刻ts与公交到达停车线时刻t0之差.2) 第1周期相位的压缩时间如果gxi<gx,则需要计算下一周期相位的压缩时间,包括这一周期中的非最后相位压缩时间及最后相位压缩时间即(2)(3)式中为第1周期相位j的绿灯时间为第1周期相位j,l富裕绿灯时间;0.5为常数项,以解决下取整函数运算中产生的数据偏小问题.3) 第m周期相位(m>1)的压缩时间如果则需要计算第m周期的压缩时间,各相位压缩时间至某周期能够完成公交相位的恢复为止,计算式为(4)(5)(6)式中为第m周期相位j的绿灯时间为第m周期相位j,l的富裕绿灯时间.3 交通效益评价3.1 车均延误计算模型设公交车流饱和流率为sb,非优先车流饱和流率为sn,公交车流流率为qb,非优先车流流率为qn,周期长度为T,周期内红灯时间为r,公交相位插入时刻为t1,插入公交相位时间为gx.通过排队累积图示法对基于预信号的公交相位插入策略的正负交通效益进行分析.根据图5中延误三角形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公交车辆车均延误降低量的计算公式为Db==(7)根据图6中延误三角形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非优先车辆车均延误增加量的计算公式为Dn==(8)3.2 延误对比分析假设一交叉口为四相位信号控制,其参数为T=120 s,每一相位持续时间为30s,gx=5 s,sb=1 000 veh/h,sn=1 600 veh/h.同时,假设饱和度w在0.50~0.90之间变化,公交车流流率qb=250w veh/h,非优先车流流率qn=400w veh/h.图5 公交车辆延误分析图6 非优先车辆延误分析根据式(7)、(8)计算得到公交车辆车均延误减少量及非优先车辆车均延误增加量(其中公交相位插入时刻分为25及55 s两种),如表1所示.表1 策略效果与交叉口饱和度的关系饱和度延误变化/(s·veh-1)公交(25s)公交(55s)非优先车辆0.50-21.67-11.674.170.55-19.70-10.614.230.60-18.06-9.724.290.65-16.67-8.974.350.70-15.48-8.334.420.80-14.44-7.784.490.80-13.54-7.294.560.85-12.75-6.864.630.90-12.04-6.484.70可以看出,在执行公交相位插入策略的情况下,不同交叉口饱和度公交车辆的车均延误减少量均超过了非优先车辆的车均延误增加量,因而证明策略是有效的.且非优先车辆车均延误增加量均不超过5 s,对交叉口的整体服务水平影响不大,与此同时,在较低的交叉口饱和度条件下,公交车辆的服务水平却有极大的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交叉口饱和度的提高,执行策略的效果不断下降,当交叉口饱和度超过0.9后,策略的恢复期很长,执行效果不再明显,且会带来损失时间的增加及交叉口复杂程度的提高,这也验证了交叉口饱和度应不大于0.9的判断.4 仿真验证为进一步验证基于预信号的公交相位插入策略的有效性,本文采用VISSIM3.70微观仿真软件对南京市丹凤街-大石桥街四相位交叉口策略执行前后分别建立仿真模型,并对公交车辆平均延误及非优先车辆平均延误进行前后对比分析.交叉口4个进口道的几何布局形式均为:3个专用进口车道(左转、直行、右转各一)和2个出口车道.交叉口的信号配时为南北直行(37 s)、南北左转(17 s)、东西直行(29 s)、东西左转(13 s).所有车辆右转均无限制.实际调查流量如表2所示.表2 丹凤街-大石桥街交叉口高峰小时流量表 veh/h交叉进口道非优先车辆公交车辆东进口左转9911直行23614右转1138西进口左转1288直行35517右转12420南进口左转18316直行45037右转8610北进口左转1979直行36935右转1077在仿真阶段,每次仿真时段取4 000 s,其中包括400 s路网车流初始化阶段.由于仿真的随机性,在本次仿真中对方案做10次仿真运行.运行得到延误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非优先车辆延误仿真对比 s/veh仿真序列公交车辆延误实施前实施后非优先车辆延误实施前实施后127.4115.7527.4131.24226.5217.2126.5229.53327.1116.532 7.1130.01426.2017.4026.2028.70525.3116.6025.3130.22627.5015.3627.5032.00726.5115.8326.5131.05827.0116.3227.0130.40927.6015.2027.6031.701026.9915.9926.9931.21从表3中可以看到,10次策略实施前后的仿真对比中,公交车辆的车均延误平均值由26.82 s下降为16.22 s,降幅接近40%;同时,策略执行下非优先车辆的车均延误平均值由26.82 s上升为30.61 s,升幅不到15%.相比于交叉口公交车辆服务水平,则由C级提升为B级,非优先车辆服务水平维持在C级不变,策略的实施对交叉口的整体运行影响不大.5 结语本文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多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公交相位插入策略的设计、评价与仿真.策略运用了预信号控制方法实现实际运用,并通过控制参数计算模型保证各进口道不会超饱和.同时,为保证交叉口运行的平稳性,本文提出的优先策略仅为在正常配时下到达的公交车辆提供信号优先,而对于在策略恢复期到达的车辆,无法实现优先.最后,策略的效益评价和实例仿真的结果表明,策略的实施能够在不显著增加非优先车辆延误的同时,有效减少公交车辆的延误;但策略的效益会随着交叉口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当交叉口饱和度超过0.9后,策略的实施将失去意义.参考文献 (References)[1] Baker R J, Chang J, Smith H R. An overview of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R]. Washington DC: ITS America, 2003.[2] Agrawal B B, Waller S T, Athanasios Z. Modeling approach for transit signal preemption [J]. TransportationResearchRecord, 2002, 1791: 13-20.[3] Vlachou K, Collura J, Mermelstein A. Planning and deploying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Burlington, Vermont, case study [J]. JournalofPublicTransportation, 2010, 13(3): 101-123.[4] Eleni C, Alexander S. Traffic signal optimization with application of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to an isolated intersection [J].TransportationResearchRecord, 2011, 2259: 192-201.[5] 柳祖鹏,李克平,倪颖. 基于绿灯需求度的单点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3): 408-414.Liu Zupeng, Li Keping, Ni Ying. Isolated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demand degree of green [J]. JournalofTongjiUniversity: NaturalScience, 2013, 41(3): 408-414. (in Chinese)[6] Heydecker B G. Capacity at a signal-controlled junction where there is priority for buses [J]. 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B, 1983, 17(5): 341-357.[7] Larry H, Douglas G, Zhiping W. Decision model for priority control of traffic signals [J]. TransportationResearchRecord, 2006, 1978: 169-177. [8] 马万经,杨晓光. 单点公交优先感应控制策略效益分析与仿真验证[J]. 系统仿真学报, 2008, 20(12): 3309-3311.ma Wanjing, Yang Xiaoguang. Efficiency analysis of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strategies on isolated intersection [J]. JournalofSystemSimulation, 2008, 20(12): 3309-3313. (in Chinese)[9] Wanjing M, Xiaoguang Y, Yue 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coordinated and conditional bus priority approach [J]. TransportationResearchRecord, 2010, 2145: 49-58.[10] 谭摇真,黄志义,梅振宇. 主路协调下单点TSP策略关键控制参数仿真优化[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2, 12(4): 64-71.Tan Yaozhen, Huang Zhiyi, Mei Zhenyu. Simulation of key control parameters with TSP strategies and artery coordination on isolated intersections [J]. JournalofTransportationSystemsEngineeringandInformationTechnology,2012, 12(4): 64-71. (in Chinese)[11] 张卫华,王炜. 基于公交优先通行的交叉口预信号设置方法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 2004, 21(6): 19-23.Zhang Weihua, Wang Wei. Study on design methods of pre-signals based on bus priority of intersections [J]. JournalofHighwayandTransportationResearchandDevelopment, 2004, 21(6): 19-23.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