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单桩静载检测方案(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 (1)
二、适用范围 (1)
三、检测内容及频率 (1)
四、检测原理 (1)
五、检测龄期的要求 (2)
六、试验准备 (2)
七、检测方法 (3)
八、检测数据的整理 (5)
九、检测结果的判别、评定 (5)
十、检测报告 (6)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方案
一、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
(1)本检测方案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是:《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2)项目公司管理文件及设计图纸、资料。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三、检测内容及频率
3.1.检测内容
判断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2 检测频率
单桩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单桩静载荷试验的数量应为总桩数的0.2%~0.5%,且不应低于3处。
四、检测原理
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是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观察受检基桩在沉降过程中的的受荷状态,使用仪器按照规范要求采集数据并得到荷载-沉降(Q-s)曲线、沉降-时间对数(s-lgt)曲线等参数,采用一定的方法(规范、规程规定)分析、评价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水平,它是目前最可靠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反力装置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试验原理示意见下图所示。
图1 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原理示意图
五、检测龄期的要求
水泥搅拌桩龄期要达到28d,或受检桩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六、试验准备
6.1 收集和了解检测工程概况
①工程项目名称,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
②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③桩基本参数:桩型、桩径、桩长、桩身砼强度、持力层及极限承载力;
④桩位图及桩基施工记录。
6.2 前期准备。
包括设备、仪器检定等检查准备工作。
6.3 试验仪表的选择
最大试验荷载对应的油压不宜小于压力表量程的25%,避免“大称称轻物”。
同时,为了延长试验仪表的使用寿命,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荷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的准确度应优于或等于0.5级。
6.4 现场准备工作
①采用堆载法加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堆载支点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b 堆载的支墩位置以不对试桩和基准桩的测试超声较大影响确定,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c 堆载量大时,可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d 试验反力装置的承重能力应满足试验加载要求。
②桩头处理
试压前应对桩头进行加固处理,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的桩顶标高及地基土标高应于设计标高一致,加固桩头前应凿成平面。
七、检测方法
7.1 在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中,一般取“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作为试验的最大加载值。
7.2加载前,在承压板底面以下铺设120mm粗砂垫层。
7.3 安装位移传感器。
在桩顶以下200mm的桩身两个方向分别对称设置4个沉降量测点。
采用两根足够强度的钢管作为基准梁,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分别用磁性表座将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基准梁上,并将位移传感器对准设置好的沉降测量点位置以便采集沉降数据。
7.4 加载时,由平放于承压板顶面的千斤顶出力,将反力传递给主梁、次梁、压重平台及配重。
复合地基增强体受检桩的中心与承压板中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相重合。
7.5 测量沉降时,将两根钢管作为基准梁,对称安置在承压板两侧,承压板上侧分别对称设置2个沉降测点,用磁性表座将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基准梁上,并将位移传感器对准设置好的沉降测量点位置以便采集沉降数据。
7.6 加载分8级逐级等量加载,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0.5h读记一次,当1h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7.7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荷载-沉降(Q-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2.ΔSn+1/ΔSn≥2,且经24h沉降尚未稳定。
3.桩身破坏,桩顶变形急剧增大。
4.当桩长超过25m,Q~s曲线呈缓变型时,桩顶总沉降量大于60~80mm;
5.验收检验时,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注:ΔSn—第n级荷载的沉降增量;ΔSn+1—第n+1级荷载的沉降增量。
7.8 卸荷分4级等量卸载,每卸一级,间隔1h,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3h读记总回弹量。
7.9 原始记录
检测人认真填写“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现场记录表”。
返回公司后,将检测所得的数据从动测仪拷贝到计算机中备档,另外拷贝一份到光盘(或其他电子载体)。
检查原始记录和拷贝的光盘无误后在原始记录上签字,一起交校核人。
校核人应对原始记录表和光盘中的内容在全面校核的基础上重点对有否漏、错和不规范之处进行检查(如有,应退还检测人改正),确认无误后在原始记录上签字,以示负责。
八、检测数据的整理
8.1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作荷载-沉降(Q-s)曲线和其他辅助分析所需的曲线;
b 曲线陡降段明显时,取相应与陡降段起点的荷载值;
c 当出现8.7b条款的情况时,取前一级荷载值;
d、Q-s曲线呈缓变型时,取桩顶总沉降量s为40mm所对应的荷载值;
e 按上述方法判断有困难时,可结合其他辅助分析方法综合判定。
8.2 参加统计的试桩,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设计可取其平均值为单桩极限承载力;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分析离差过大的原因,结
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需要时应增加试桩数量。
九、检测结果的判别、评定
根据现场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所得到的数据,结合受检桩与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综合分析判断受检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评判标准见表2。
表2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评判表
十、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被检桩工程信息、参数等信息,除此之外,还应包括桩位对应的地质柱状图、反力类型、堆载重量、加卸载方法、试验曲线、承载力判定依据等信息。
检测工作完成后当天出示临时报告,3天内出示正式报告提交业主及施工单位。
附注1
地基基础检测现场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