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中古史&近世史(BC3500-AD1848)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一、课标要求: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世界航行,
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水平: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客观条件,使学生理解到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学会辩证地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准确理解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准确理解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地图等实行动态情景演示,增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不同影响结果,培养学生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水平;模拟历史情景,体会历史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理解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教学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旧知,巩固学生学习效果。出示一句话材料“14至16世纪,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抛出问题,“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文艺复兴”,能够理解文艺复兴中将现世的眼光放在“人”的身上,否定“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这意为“人被发现”,由此学生能够理解“人被发现”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而“世界被发现”,是我们今天即将学到的“新航路的开辟”,也叫作“地理大发现”时代。
教师过渡:既然说“世界被发现”,一定是欧洲人当时对于“世界”的概念与现在是不同的,有何不同呢?教师表现15世纪与16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并对比,从两幅图中,你能看出16世纪比15世纪的世界地图多了什么地方吗?
学生对第一幅图可能但于下手,从第二幅图切入,学生能够观察到此时的世界地图与现在无异,从第二幅图中学生能够看到此时欧洲、非洲、亚洲已经初具雏形,对比第一幅图,学生根据地中海能够找到欧洲、非洲、亚洲的地理位置,从而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一次偶然发现“美洲”的历程,由此导入本课。
出示本课教学结构:1.东方的诱惑(背景)
2.勇者的探索(过程)
3.会合的世界(影响)
【新课讲授】
一:东方的诱惑(背景)
探究活动1: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原因)
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条件)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提及根本,肯定是与和这个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况相关):
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益发达,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出示图片,学生能够回顾史实,13世纪开始欧洲出现了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换的阶段,农业上出现的是租地农场,城市手工业上出现的是集中的手工工场,所以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逐步出现。
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农业手工业持续发展,那么必然会生产出大量的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但是如果产品想变成钱,需要什么?投入市场。
引导学生观看油画《钱商和他的妻子》(作者:昆丁·马西斯)学生观察图片,能够看出图中男主人公正在数金币和银币。他身边的女主人在看着他或者帮着他数钱。在当时的情况下,女主人会读《圣经》或祈祷用的书,总来说之是与宗教相关的书。女主人并没有专心致地读书,而是眼睛紧紧地盯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这说明他们喜爱金钱,渴求金钱,在一定水准上超过了宗教信仰。这幅图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的一种心态就是对金钱的崇拜。
所以此时的欧洲人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渴求市场、渴求黄金。
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描绘的东方国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注重东方的热潮。
出示哥伦布材料:“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一切。——哥伦布”
教师过渡:抛出问题,不过哪里有黄金呢?
教师简单介绍人物背景,让学生能够猜测出马可波罗的人物事迹,并通过其中对于东方的描写,让学生分析并猜测他写这个文章的心理心态:
“东方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东方黄金遍地,香料盈野。那里我看到了喷油的泉(油田),可燃烧的石头(煤),用轻巧纸张来作货币(银票),东方是黄金的世界,冒险家的乐园。——《马可波罗游记》”
补充资料:马可·波罗,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于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历时约四年,于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他在中国游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很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Il Milione)。但其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却引发了争议。
《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③精神动力: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教师过渡:学生能够理解资本主义发展,促动了欧洲社会整体对于黄金和市场的需求,教师继续展示“哥伦布到达美洲”及“哥伦布航船”的图片,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十字架”,补充哥伦布的话“到世界各地去,将福音传播给每一个人”,学生能够结合之前所学理解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力。
④直接原因: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价格更加昂贵。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因为黄金、市场、基督教的驱使,也知道东方有黄金了,但是从欧洲到亚洲为什么需要开辟新航路呢?有新航路,肯定有旧航路,一定是旧航路出了问题。表现《14世纪前后欧亚的主要商路》,让学生结合“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了解从欧洲到亚洲的航线。
引导学生注重海陆丝绸之路的交点——城市:君士坦丁堡,联系之前所学的拜占庭帝国,提问最终为奥斯曼土耳其人所灭,让学生互换身份,如果你是奥斯曼土耳其人,你如何在这么好的地理位置下发上一笔横财—收关税,例以一倍的货物收取五倍的税,借此在欧洲到亚洲的必经之路上设置关税,所以因旧商路受阻,新航路的开辟势在必行。
教师过渡: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但是下半句呢?钱包这么小,我哪儿也去不了。所以我们知道为什么要去,还得有条件能去。
2、条件:学生观察油画作品,找出此时的欧洲能够应用航海的条件
学生能够看出地球仪、罗盘、地图等器物,教师由此总结:
①随着欧洲地理学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
教师补充说明:以前人们认知的世界,世界是方的,以耶路撒冷为中心,世界有着四角,船航行到极东极西的地方就会坠入地狱,直到人们发现了一个现象——航海出行与桅杆,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站得高,看得远,让学生理解地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