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66例临床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心颗粒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66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124例脑卒中后睡眠

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6例)和对照组(n=58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连续两周,于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14天后睡眠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74.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匹兹堡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神经功能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稳心颗粒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出现的睡眠障碍,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

标签::稳心颗粒;卒中后睡眠障碍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在临床上相当常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有资料显示[1]临床表现为失眠者占一半以上(达57.9%);失眠影响生活质量,可引起心理障碍、加重躯体症状和影响康复过程。卒中后睡眠的改善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及有利评估预后[2]。因此,改善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对于促进疾病的康复尤为重要。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苯二氮卓类等药物,但其有耐药性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疗效较差。我科应用稳心颗粒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6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住院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其中男34例,女32例;年龄36~72岁;脑梗死28例,脑出血38例。对照组58例,男26例,女32例,年龄38~71岁;脑梗死24例,脑出血3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平均病程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1)脑卒中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2)既往无睡眠障碍、意识障碍及言语障碍;(3)无严重心、肝、肾疾病;(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总分>7分。

1.3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山东步长恩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50026),每次9克,1日3次,连续两周,并在第14天再次作睡眠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定。

1.4疗效评定

1.4.1睡眠障碍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3]评定患者的睡眠质量。PSQI量表由19个项目7个部分构成: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的应用和日间

功能,每个成分按0~3分等级记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总分>7分为睡眠质量差,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其中7~11分为轻度;12~16分为中度;17~21分为重度。

1.4.2睡眠障碍改善有效率评价: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的“不寐”评定标准,并结合WHO制订的睡眠效率评定标准:睡眠治疗分为Ⅴ级,Ⅰ级:睡眠率70%~80%为正常睡眠;Ⅱ级:睡眠率60%~70%为睡眠困难;Ⅲ级:睡眠率50%~60%为轻度睡眠障碍;Ⅳ级:睡眠率40%~50%为中度睡眠障碍;Ⅴ级:睡眠率30%~40%为严重睡眠障碍。痊愈:症状消失,睡眠率>75%,可停服安眠药;显效:症状缓解,睡眠率>65%,可停服安眠药;有效:症状改善,睡眠率>55%,基本停服安眠药或药量减少;无效:症状同前,睡眠率0.05)。两组治疗后睡眠障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

2.3毒副反应治疗组有4例出现恶心及上腹部不适,未作特性处理自行好转,不影响治疗。

3讨论

脑卒中后出现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躯体康复和心身健康,还会使导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躯体疾病加重,所以在临床上应予以高度关注。脑卒中引起的睡眠障碍也称脑器质性失眠,有资料显示95%的脑血管病患者有睡眠失调[6]。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天嗜睡、夜间清醒、间或伴精神症状的睡眠—觉醒节律异常[7]。脑卒中导致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脑卒中损害的部位有关。脑内有多个部位与睡眠相关并直接调控睡眠的各阶段,脑实质受损时可直接引起相应睡眠阶段的异常改变,最终导致睡眠障碍。左侧半球及大脑皮质下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高[8]。(2)脑卒中后神经递质失调。急性脑卒中后脑细胞发生损害,释放大量兴奋性氨基酸等毒性物质作用于网状系统,干扰睡眠觉醒系统[9];脑卒中后神经生化物质改变,神经递质失调,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含量下降,而导致抑郁、睡眠障碍[10]。(3)社会-心理因素。患者因疾病担心会遗留残疾,给子女及家庭经济带来负担,加上瘫痪、失语等功能障碍造成自我形象的改变而产生焦虑、抑郁、悲哀等消极情绪,担心自己的未来,因而极易造成入睡困难和睡眠紊乱。脑卒中后伴发的抑郁情绪与睡眠有较大的关系[11];同时失眠也是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常见症状[12]。(4)其他如大部分患者急性期可有烦躁不安,伴有高血压而引起头痛、头晕,影响患者正常睡眠,最终导致失眠;因需由他人协助定时翻身,常常导致睡眠中断;有时肢体、关节出现疼痛,也会对睡眠产生不利影响;部分脑出血患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因头痛难以入眠。另外大小便失禁,夜间经常更换尿布,合并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者夜尿增多,鼻饲管、导尿管的刺激,便秘引起的腹胀,夜间进行治疗等均可导致睡眠中断。对环境的不适应,周边病人的影响,病室温、湿度,病区的不安静等均可影响睡眠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