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报纸收藏的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报纸收藏的知识

作为历史的直接见证者,报纸的时代属性远远强于其他出版物,这种时代属性使报纸拥有了独特的历史价值,也令它成为受到不少人青睐的收藏对象。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作为收藏品的报纸的收藏方向、收藏渠道、保存方法以及收藏价值。

一、报纸收藏有哪些方向?

1. 特定时期的报纸

今天人们手中收藏的报纸可以被归入近一百多年来各个不同的时期。若从时间维度对这些报纸进行分类的话,有清代报纸、晚清报纸、民国报纸、抗战时期的报纸、解放战争时期的报纸、建国初期的报纸、文革时期的报纸、八十年代后的报纸等。将这些时期的报纸合在一起来看是这个国家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幻,分开来看则每个时期的报纸又体现了各自的时代风貌、含有独特的历史烙印。

那么什么时期的报纸能得到集报人们的青睐?

⑴时期越早的报纸可能越珍贵

通常来说报纸的时期越早,留存至今的数量便越少,因而也就越具有收藏价值。清代与民国早年的报纸都属此列。

《京报》是清代著名的报纸。虽然被称为“报”,但其内容直接来自清政府,主要包括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大臣奏章等,故严格来说不能算作现代意义的报纸,而更像公告板。现存的京报实物,大都在光绪、宣统年间出版,也有一些道光年间出版的。《京报》是许多收藏早期报纸的集报人不可缺少的藏品。

一份清代的《京报》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它创办于1872年,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清代的《申报》历经了清代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朝代,是晚清社会变革的有力见证者。

一份19世纪80年代出版的申报

报名下标注的出版日期为“西历一千八百八十年七月初二日礼拜五”,在出版日期的右侧和左侧分别写着“上海零售每张计钱十文,外埠以照远近酌加寄费”。

有网友曾在博客中讲述说,上世纪三十年代,自己的爷爷在结婚之日将两份所收藏的《申报》赠与奶奶作为“爱的信物”。可见在近一个世纪以前,这份报纸就已经成为了爱报之人的收藏对象。

一位姓胡的先生在2010年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他收集的早期报纸中,比较典型的便是《京报》和《申报》。他前几年曾以600元的价格从河北唐山一个老收藏家处买到了19世纪80年代的清代报纸,至受访时这份报纸价值已经上千。另一份1880年版的《申报》则是以700元从一位东北收藏者处买来,价值也已上千。

胡先生还提到了清朝时期的《北方日报》,1910年5月份创刊,由于当时的创刊词中一句词语触犯清政府,当天就被清政府查封。“这样的报纸很珍贵,最便宜也要2000多元。”据胡先生说。

《点石斋画报》是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新闻石印画报,由英国旅沪商人美查创办于1884年。其“选择新闻中可嘉可惊之事,绘制成图,并附事略”,内容主要包括当时的热点时事、科技新知、奇闻异事、市井百态。它以新奇的眼光打量东西方文化的冲撞,夹杂着诸多东方对西方的想象与理解。在这份画报的幕后是由当时的著名画家吴友如等组成了“最强画师团队”,画法中西合璧,内容贴近生活,可看性很强。在2015年秋季的一场文物拍卖会上,一部清光绪年间的《点石斋画报》上海申报馆石印本以17250元成交。还有

藏友在网上撰文谈及自己对《点石斋画报》的痴迷,五十年代以后出版的《点石斋画报》各种版本均有收藏,唯一感到遗憾的是1898年原版本却遍访不着。后来北京传来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点石斋画报》原版本的消息,他大喜过望,飞往京城,“几经竞拍,终于如愿以偿”。

光绪二十一年的《点石斋画报》

⑵抗战时期的报纸

八年抗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非常时期,这一时期的办报人背负的不单单是新闻使命,更有政治责任,许多报纸在这一时期大声疾呼,晓民众以大义,在当时对民间的思想和精神起到了引领与支撑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报纸也吸引着藏报人的目光。

2015年,藏报人王立功从自己收藏的5万份报纸中整理出了数百份抗战时期的报纸,组成抗日战争专题,专题内容涵盖自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14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1931年9月20日《庸报》号外,题目以“伤心哉!伤心哉!”开头,报道“九一八事变”日军杀我同胞、占我城池,沈阳全城人民在危难之中。

1931年9月20日《庸报》号外

同一天,《实报》报道:日本占沈阳时,已意识到“亡国惨痛迫在眉睫”。

次日,《庸报》又继续出号外:“塘沽日兵开掘战壕,日本将再增兵来华……”同年9月的《女学生》杂志出了“九一八事变”专号,封面是女学生抗议游行、女学生从军戎装照。

《大公报》创办于1902年,是民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它被誉为“抗战舆论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中的报道为《大公报》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同时也是首个报道日本投降消息的报纸,在1945年8月15号刊头版上用前所未有的五个超大号铅字印出了“日本投降矣!”

1945年8月15号《大公报》

⑶文革时期的报纸

文革时期的报纸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翻开当时的报纸,许多并不陌生的语汇遥遥呼应着一个人们依然时时回望和反思的年代。由于历史时期特殊,许多文革时的报纸遭受了销毁的命运,幸存下来的不多,因而更具收藏价值。

2013年,由已故收藏家郭启铭先生收藏的一批文革原版报纸在广州进行了拍卖。这批文革原版报纸出版日期为1966年1月至1976年12月,共8000多份,按月整理装订,整整11年间4000多天几乎每天都有。报纸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红卫报》)、《南方日报》、《文汇报》、《大公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湖南日报》、《广西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湖北日报》、《天津日报》等。它们是郭先生不理会所有亲戚朋友“犯傻”的指责、四处奔走和搜集的结果。

郭启铭先生收藏的文革报纸

2. 特定地域的报纸

近一百多年来,不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城市,皆有报人办报。有的集报人就专门收藏某一地区的报纸。

山西的王海勇先生被称为“晋报收藏大王”,他集报40年,收集了6300多种从清末至今100余年间山西出版的报刊,其中包括出版于1904年的“山西第一报”《晋报》、1912年的《晋阳公报》和《山西民报》、1924年的《商人周报》、1937年的《牺牲救国报》、1952年的《太原日报》创刊号、1965年的《太原晚报》创刊号、1967年的《山西日报》复刊号等珍品报。在集报的同时,他也开始研究报史,还出版了专著《晋报百年概览——清代民国报》,并且为《太原新闻史》的编撰提供了9种民国时出版的报纸实物依据。有这样的集报人在,一个地区在历史中发出的许多声音才得以免于被湮灭于无形。

王海勇先生和他收藏的报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