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干式充填施工方案

采空区干式充填施工方案
采空区干式充填施工方案

采空区干式充填施工方案

为了减少选矿厂尾矿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对地表的占用和污染,同时强化对矿山采矿后采空区的治理,减少采空区的暴露面积和空间,防止采空区冒落产生大量的冲击波,危及井下生产人员和设备设施的安全,经公司研究决定将选矿厂尾矿运至井下进行干式充填;井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石不出井的原则,对新形成的采空区进行干式充填。为了确保充填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编制方案的依据

丁西磷矿《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设计》中设计推荐采用矿柱支撑与尾矿回填相结合的技术处理采空区。结合2014年丁西公司年度工作方案和矿区实际情况编制。

二、充填的目的

随着回采工作的推进,采空区暴露面积逐步增大,当采空区范围超过临界极限时,将引起较强烈的地压活动。因此在回采过程中进行超前治理能有效的减少采空区的暴露空间,降低采空区冒落时冲击波的危害,缓解采空区内的局部地压活动。

三、充填的意义

丁西磷矿选矿厂正常生产时,每天可产生400吨以上的尾矿,堆在地面不仅破坏环境,同时可能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现将尾矿充填到井下,既回避了以上问题,同时对采空区的治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自充填以后,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有效的隔离和阻断了采空区地压的传递,降低了地表塌陷机率,减轻了对地表的破坏程度,对保护矿区地质环境十分有利。采矿过程中,为了提高矿石质量,在作业过程中手选出部分顶底板废石及上贫矿和对薄矿体的资源回收,采用分层开采产生了大量的废石,在废石不出井的原则下,采用废石对采空区干式充填,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对采空区进行了治理。

四、充填施工组织

(一)尾矿充填

充填原材料主要来自选矿厂选矿产生的尾矿渣和采矿过程中的产生的废石。

充填方式为三轮内燃机车运输,电耙反向充填方式。选矿厂尾矿渣由公司工程车运至910尾矿堆场,在910堆场由扒矿设备装车,三轮车经910坑口运至指定充填区域,再通过电耙充填的方式将尾矿充填在采空区内至接顶。

尾矿充填组织由栗林河工区丁西五队负责组织人员、车辆、及充填设备并接受人员培训和设备检验后进行充填活动。栗林河工区负责对充填人员、设备、充填区域安全及充填质量进行监管。

(二)井下废石充填

充填原材料主要来自采矿过程中的产生的废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石有规划的集中进行充填,对采空区进行有效治理。由各区域生产工程队组织实施,各工区进行监管。五、充填技术规范

(一)充填区域的选定

结合矿区实际,根据生产的需要,尾矿干式充填区域确定为栗林河工区。井下废石充填区域根据各生产区域情况选定合适位置集中进行充填。在选定充填区域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待充填区域为中等稳固以上顶板,无明显地压活动,

矿柱和矿壁未遭到破坏。

2、待充填区域的确定需经工区相关人员在现场调查

后确定,一经确定,施工方和任何个人不得擅自改变作业场所,有新的情况须及时向工区负责人报告。

3、进出充填区域必须要有完整、安全的的设备运输通

道,有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

(二)充填技术要求

1、进入充填区域时必须先进行安全确认,对顶板以及

周边矿柱进行彻底清理,清除顶帮浮石,增设地压监测仪或信号柱,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生产,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由专职安全员现场监护。

2、充填方式为:电耙反向充填,电耙安装在采场靠近

采空区的一侧。

3、充填顺序为:由远到近,以电耙为中心呈扇形向周围辐射。

4、电耙反向充填减少了作业人员在采空区的作业时间(更换锚桩),运输车辆不需要进入采空区深部,电耙安装位置相对安全。

5、尾矿和废石不得随意堆放,确保施工现场清洁有序,若不按要求堆放一律不予验收。

6、充填过程中,尾矿和废渣与顶板应尽量接顶,不留空隙,辅助作业人员在更换锚桩位置的时候应加强对采空区顶板的检查。

六、充填工程价格

尾矿充填充填按照2014年合同执行。井下废石充填电耙投入由丁西磷矿一次性投入到位交付工程队使用,废石充填价格12元/立方米,其价格包含电耙操作工工资、电耙易耗品消耗、管理费用及税收。运输距离超过500米时,按照《2014年采掘价格》执行,即运输距离超过500米的每达到100米涨运费0.30元/吨(即运距在600米(含600)至700米(不含700)增加运费0.3元,以此类推)。

七、充填安全措施

(一)实施班组要求:

根据选矿厂尾矿产生数量组建专门充填作业实施班组,包括电耙操作工、三轮车司机及充填辅助工等工种,每班地

面现场作业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井下现场作业人员不得少于三人;三轮车配备数量以每天充填量为准,充填作业班组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由工区根据实际情况调配,每班不得少于一人跟班作业。

(二)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所有参与充填作业人员在参加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后,必须由公司、工区组织参加结合采空区实际情况开展的专题培训后方能上岗;在作业期间认真组织召开班前会及例行安全培训学习;

2、涉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安监部门核发的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

3、参与充填作业及运输的设备及车辆必须经过公司的检测检验后方能入井作业,未经检测检验的设备和车辆不得入井;在充填中使用的设备及车辆必须配齐消防设备和设施(灭火器或消防沙袋);

4、所充填区域必须保证良好照明,并随工作面的移动及时增设照明线,主要运输路线灯光齐全;

5、进入作业区域人员必须遵守出入井管理制度,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路线进出,不得进入危险区域和到与充填作业无关的区域;

6、严格按照技术方案和充填作业顺序实行充填;进入井下充填的尾矿必须按照指定的区域依次堆放,不得乱丢乱

倒;

7、执行充填尾矿运输的车辆在装载过程中不得超载或超速,在进出井运输的过程中遵守规定的路线行驶;

8、公司配发的劳动防护用品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佩戴;

9、进入充填施工区域,必须按照作业程序先执行敲帮问顶程序、清理浮石,确保安全后方能开始作业;在作业区域周边必须先检查原有支护设施是否完好,同时在人员作业区域及主要出入通道旁增加信号柱及现场观测用的至少一个木滑尺,随时观测采空区变化情况;

10、在作业过程中辅助作业人员与机械操作工之间必须建立明确的联系呼应确认,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操作;同时在充填中要保证人员撤离通道的通畅;

11、施工作业过程中,车辆和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常加强对所使用设备及车辆的检查,保证设备和车辆的完好、安全性能;

12、充填作业必须按照技术要求保证充填效果,尾矿充填体与原采场顶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10cm,以达到减小采空区危害的目的;

13、在实施充填作业的过程中,当一个区域充填完成后,及时与片区技术主管联系,制定下一个充填范围,不得随意更改作业地点;

14、工区制定的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做到跟班作业,与充填作业人员同进同出,增强班中对现场的管理和对采空区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撤离;

15、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服从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员的指挥,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流程和作业地点;

16、片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现场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采空区应急预案,并在日常管理中组织生产作业人员开展培训和演练;

17、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充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同时加强对“三违”行为的处罚力度,规范作业行为;

18、在充填作业期间工区要以现场管理为重点,同时公司安全、技术部门必须强化监督检查。

湖北柳树沟丁西磷矿有限公司 2014年7月 30日

工艺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H B D J/ 广西贵港甘化股份有限公司热能中心节能降耗技改工程 工艺管道施工方案 编制人: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日期:年月日 审批人:日期:年月日 湖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贵港甘化技改工程项目经理部 { 2017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主要工程量 (1) 四、施工部署: (2) 施工规划: (2) 劳动力计划: (2) 施工机械计划 (3) 检测仪器计划 (3) 辅助用料: (4) 五、施工工艺要求: (5) 施工工序 (5)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5) 材料的验收 (6) 阀门检验: (6) 管道预制 (7) 管道的焊接 (8) 焊接检验 (11) 支、吊架安装 (12) 管道的安装 (12) 管道的压力试验 (13) 六、管道防腐: (16) 管道防腐的范围: (16) 表面除锈: (16) 防腐涂层: (16) 七、质量保证措施 (16) 质量措施 (16) 质量控制点: (18) 八、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 (19) 九、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 (19)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EPC项目,项目位于广西省贵港市,本工程为技改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一台65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型号:HX65/型)和一台65t/h蔗渣锅炉(型号:HX65/型)、一台15MW背压式汽轮机;以及相应的配套辅机、附属设备和相关系统管道。 本工程主要工艺管道系统有:主蒸汽管道、主给水管道、工业水管道、除氧给水管道、疏水及排污系统管道、压缩空气管道、锅炉本体管道、化水系统管道等,管道施工图纸由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 二、编制依据 本方案编制依据以下资料: 本工程施工合同、会议纪要和相关资料。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 869-201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范》 DL/T 821-2002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DL/T 561-95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DL/T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的设计图纸 三、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作量

山西某高速公路隧道采空区治理

山西某高速公路隧道采空区治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山西省某高速公路隧道采空区治理方法,结合地勘资料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对采空区治理范围、注浆孔设计、浆液配合比、施工工艺以及工程质量检测作了说明,以期对似隧道采空区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采空区、治理、全充填压力注浆法 拟建项目为山西省西部某市环城高速公路,路线走向自北向南,全长22公里左右,设计行车速度80km/h,设置上下行分离式双洞隧道。其中煤矿采空区主要分布于起点至7.5公里路段。由于该地区煤层自北而南向下倾斜,起点区域煤层埋置深度较小,采空区分布广泛,对本项目影响较大。其采空区分布区域设置隧道一座,长608米,本文将对该隧道采空区治理方案进行研究。 1 隧道采空区区域地质概况 隧址区域属山西省中东部黄土高原东缘太行山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项目区赋存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石炭系、二叠系及新生界第四纪。其中,石炭系地层主要由泥岩、砂岩、灰色页岩、粉砂岩、石灰岩及7—10层煤组成;二叠系地层主要由中细粒碎屑岩、泥质岩组成。 隧道区域煤矿批采5、6、8、9和15煤层,主采8、9和15煤,为斜井开拓,长壁式采煤,使用金属摩擦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顶板,采空区顶板管理为自然垮落法。目前矿区内9和15号煤层已基本采空。线路呈北东-南西向横穿矿区,9和15号煤层采空区对线路都有影响。9号煤层平均厚2m,矿井回采率为15%;15号煤层平均厚6m,平均埋深198m,矿井回采率约30%。剩余孔隙率约为30%,影响高速公路的长度为776m。目前地表未发现塌陷坑等地面变形迹象。 采空区覆岩结构主要由三组单元组成: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石炭系上统山西组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灰白色中-粗粒砂岩;石炭系上统太原组深灰—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灰色粗、中、细粒砂岩。 2 采空区冒落裂隙带估算与稳定性评价 根据《矿山开采深陷学》中的理论,采出厚度与塌陷冒落带及裂隙变形带之间有如下关系: 实践中一般用下式估算冒落带高度: 式中:h—冒落带高度;

采空区处理

当开采完成形成采空区后,在上覆压力和地下水等因素的作用下,该煤柱和开采区两侧的煤层软化,失去强度,导致上覆岩体塌陷、冒落,形成滑坡。 地下采空区对采矿工程的危害是显著和累积叠加的,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采空区矿柱变形、破坏、顶板大面积冒落、岩移,造成地表沉陷、开裂和塌陷,破坏地面环境和影响露天作业,更为严重的是采空区突然垮塌的高速气浪和冲击波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另一方面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空区围岩受爆破震动影响导致岩体裂隙发育,甚至贯通地表或连通老窿积水,发生突水事故,淹没坑道和工作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矿体开采后,采场的原始应力状态被破坏,从而致使应力重新分布,时常导致矿柱失稳破坏。这种矿体开采后,当矿杜承受的应力超过自身强度时,发生的不连续的发散突变,即矿柱失稳破坏的现象。 其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片帮、冒顶、突水、地震、岩爆、冲击地压、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由其导致的滑坡、泥石流、地表植被破坏等多种形式。 在采空区与巷道坍塌方面,主要采用的防治技术有充填、加固、封闭和崩塌四种。在地下突水防治方面,目前主要采用注浆堵水和探放水技术。 我国地下开采矿山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采空区灾害发生频繁,因事故死亡人数和国外同类相比相对较高,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制约了我国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针对采空区围岩的稳定性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控制采空区灾害的实用技术。 采空区处理 对于矿山地下开采遗留的采空区,处理方法通常有封闭、崩落、加固和充填四大类。加固法处理采空区主要在采空区土方修建公路、隧道等工程时应用较多。由于成本较高,技术难度大,所以目前在矿山的开采阶段应用较少。在具体的采空区处理过程中,由于各个矿山存在的采空区数量、其所处位置、形态特征不一样,必须针对各采空区的特点和条件,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有时采用两类方法联合处理,如采用加固法与充填法联合、崩落法与充填法联合等:有时由同一类方法衍生出一系列子方法,如充填法可分:千石充填法、尾砂充填法、胶结充填法等。 1.崩落法 崩落围岩处理采空区的实质:用崩落围岩充填空区或形成缓冲保护岩石垫层,以防止上部大量岩石突然崩落时,气浪冲击和机械冲击巷道、设备和人生的危害:缓和应力集中,减少岩石的支撑压力。 崩落围岩又分为自然崩落和强制崩落两种。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岩石,当它达到极限暴露

工艺管道及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项目 工艺专业 施 工 方 案 *************** 有限公司

XXXX 年X 月 工艺专业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项目B厂区是一条生产****的生产线,整个工程主要包括工艺生产线部分和公用工程部分。涉及的工艺主要有********的生产工艺,每个工艺 过程均由工艺设备、管线和公用工程配套设备、管线组成;项目独立的公用工程部分包括锅炉房及其配套设施、压空站、变电站、机修、中心理化室、电信及自控管理室等。 ******项目包括的工房多,工房分布较广,几乎每个工房均由多个专业组成,专业间相互联系较密切,不同工房的工作内容千差万别。工艺专业的工作内容包括工房内的安装和外线管道的安装,工房内的安装工作为设备安装和工艺管道的安装,外线的安装主要为室外溶剂管和送药管的安装工作。 二、施工所采用的规程、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 1、各工房工艺专业施工图和室外部分工艺专业施工图; 2、项目工艺专业安装总说明;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 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93); 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 三、主要施工工程量 1、室内施工工程量

2、室外施工工程量 四、施工要求及方法、步骤 1. 设备安装前检查设备外观、规格、焊缝、附件、管口方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损坏,相 关的技术资料,合格证书是否齐全。 2. 核对设备基础尺寸,地脚螺栓预留孔尺寸,标高是否符合工艺定位尺寸,清除地脚螺栓预留 孔中地油污、碎石、泥土、积水;清洗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凿平放置垫铁部位的表面。 3. 按施工图和有关建筑的轴线及标高线,划定设备安装的基准线。 4. 确定设备的吊装点,核算吊装梁的承载载荷,选用强度足够的吊装机具,钢丝绳,卡环。 5. 吊装设备时只能在设备支耳或吊装环上固定吊环,不得在工艺接管上固定吊环,设备就位应 符合施工图设计方位和标高。 6. 确定设备找正、调平的定位基准面、线或点,设备的找正,调平均应在给定的测量位置上进 行检验,可选择在设备上应为水平或铅垂直的主要轮廓面;复检时不得改变原来测量的位置。 7. 在找正、调平设备时可米用垫铁,应符合各类机械设备安装规范,安装在 金属结构上的设备调平后,垫铁应与金属结构用焊焊牢。 8. 埋设预留孔中的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在预留孔中保持垂直,无倾斜,地脚螺栓任一部分离孔 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地脚螺栓底端不应碰孔底。 9. 进行预留孔地脚螺栓之间的灌浆采用细碎石混凝土,强度应比基础的混凝土强度高一级。 10. 待地脚螺栓预留孔的混凝土达到强度的75%以上按地脚螺栓各螺栓的拧紧力应均匀。 11. 在原设备找正、调平测量的位置上进行复检精度,保证安装精度。 五.机械设备、工艺管道安装机具

山岭隧道下穿采空区施工技术研究

山岭隧道下穿采空区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24T16:02:38.6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薛景沛[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施工案例,引出并详细介绍了在山岭隧道施工中下穿采空区的注意事项。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郑州 450000摘要:本文通过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施工案例,引出并详细介绍了在山岭隧道施工中下穿采空区的注意事项。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控制爆破来减小震动、通过帷幕注浆和超前预注浆加固确保下穿采空区的施工安全。 关键词:山岭隧道;下穿采空区;控制爆破;注浆加固所选隧道全长11.54km,起讫里程为DK246+665~DK258+205,长度为11.54km,最大埋深327m。隧道内使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作为轨道,按照350km/h客运专线双线隧道的标准进行设计,轨道中心线间距4.6米,隧道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因隧道质地情况复杂,要穿过采空区一处425m,可能出现塌方、突泥涌水等险情,并有可能伴随采空区软弱泥岩的出现导致的塌方情况。 1 工程概况 实施控制爆破、超前注浆加固、帷幕注浆加固的段落为DK249+840-DK250+265,此段下穿采空区段洞身地层为石灰岩,灰黑色,弱风化,以硬质为主,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呈中薄层结构,隧道洞顶30m以上为15号煤层采空区,该段位于向斜轴部,易积水。 2 主要施工方案 隧道下穿采空区爆破引起的震动会对围岩造成较大的扰动,且在施工中会出现由于裂隙水或者采空区距离隧道顶部较浅部位会引来拱顶塌方,突泥涌水带来的施工风险较大,遵循着“先探测、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严控水、快封闭、勤测量、早衬砌”的原则组织工作,进行施工,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和状态,控制爆破和超前预注浆加固是减小影响的关键。 3 隧道下穿采空区施工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在隧道挖掘前进之前,首先要做的超前地质预报、开挖方法、加强措施、支护措施、监测措施、安全措施和事故处理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控制爆破技术和超前加固措施是下穿采空区的核心技术。 3.1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首先对采空区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范围及采空区的积水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且通过优化超前水平钻探方式超前水平钻探施工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内容包含超前水平钻位置进行调整,原设计钻孔位置为断面中部,改为开挖轮廓拱顶中部;对超前水平钻施钻角度进行调整,由原设计5°增加至8°,以保证探孔钻探至开挖轮廓线外5m范围,以确保最大程度的探明前方拱顶软弱、破碎围岩。 图3-1原设计探孔孔口位置图3-2 优化后探孔孔口位置 图3-3 原设计超前水平探孔钻探位置 图3-4 优化后超前水平探孔钻探位置 3.2控制爆破技术 (1)工程爆破震动的安全规定。某些情况下地表建筑物和隧道围岩、衬砌的开裂、损坏,甚至坍塌是由于质点的振动强度超过某一限度,而围岩介质质点的振动是由爆破震动引起的。不过,质点的振动强度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由于岩体变形或应变的程度是用质点的速度来衡量的,就可以通过控制隧道结构物或周围的峰值振动来人为控制爆破。 (2)计算单段最大共同作用装药量与开挖进尺的数值范围。隧道振动爆破的关键是计算和设计最大共同作用装药量与开挖进尺,因为控制爆破时通常不是控制一次爆破的总药量,而是控制同时起爆的同段药量,依照已有的测量数据所得,36.9m是构筑物离线路中心线最近的距离,那么爆破半径取值范围是48-71m[2]。设计的爆破计划为,最大装药量分布在周边眼,Ⅲ级围岩上的台阶弧长是23.8米,周边眼之间的距离是46cm,周边眼个数是52个,周边眼装药密度是0.3kg/m,Ⅳ级围岩上台阶长度15m,周边眼间距40cm,周边眼数量是33个,装药集中度0.25kg/m。根据钻爆进行设计,Ⅲ级围岩每循环掘进长度为1.5米,最大段装药量范围是22.5kg~57kg,此范围内满足要求;由于每循环进尺为3m,最大段装药量是45kg时仍满足安全规定要求,因此可以按照振动监测的结果指导现场实际施工,用来调整进度;Ⅳ级围岩在每循环进尺2m,最大装药量范围是17.5kg-37.1kg的范围内仍能满足安全规定要求。 (3)爆破器材。使用至少包含1、3、5、7、9、11、13、15这八个段位的非点毫秒雷管才能满足断面开挖和减轻爆破振动的要求,同时还应选用药卷直径为32mm,每只药卷长度为300mm重量是200g的乳化炸药。(4)掏槽形式。要选择楔形掏槽,为降低掏槽区最大共同装药量,使得振动强度变为最低,掏槽眼应分层分次起爆。(5)振动监测。施工前在地面或建筑物周围设置监测点,监测点为地表隧道开挖方向左右各10m,每间隔50m设置一个断面,施工时实施全程监测记录下振速。施工前要将居民用水情况和地表建筑的详细调查结果形成文字记录在册。

勘探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拟建七一能源甲醇烯烃项目位于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郭庄村附近。 王桥镇位于长洽市襄垣县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3°31′,北纬36°29′。王桥镇地势东高西低,沟壑纵横,属于低山丘陵地带;主要山脉:大小山峰均系太行、太岳两峰分支,大的山脉有文王山、周王山、九尖山、郭庄南山等;主要河流地处浊漳河上游,西源、南源两大河流分别从境内南沟入境经五阳、西山底、天仓、王桥村通过入古韩界。 二、详勘目的与任务 根据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本次工程地质详勘资料必须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以及设计所需要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应做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并应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具体方案做出论证和建议。详勘的目的与任务如下: (1)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采空区、孤石等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等。 (2)进一步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别、分布范围、规模、发展

趋势及危害程度,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并提出经论证的整治方案; (3)搜集资料。调查地形和地物的变迁,填土的来源。堆积年限和堆积方式; (4)查明填土的分布、厚度、物质成分,颗粒级配、均匀性、密实性、压缩性和湿陷性; (5)对地基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论证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的可行性,对持力层选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建议; (6)采集各类岩土样品,通过室内测试和原位测试获得各类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强度指标,为工程设计、施工方法的确定提供参数和依据。 (7)查明地层的时代、成因及其分布;并对基础埋深范围内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进行评价; (8)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沉降、差异沉降或整体沉降。 (9)详细查明拟建场区地下水含水层分布、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补给迳流、渗透系数、排泄等水文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10)提供建筑的场地类别、地基土的地震液化性质;给出场地对抗震的综合评价及建议采取的措施;

西部采区采空区治理情况报告

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西部采区采空区治理情况报告 编制单位: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一、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概况--------------------------------------1 1、矿区位置、交通及地理概况-----------------------------------------------1 2、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1 3、背景项目-----------------------------------------------------------------------2 二、西部采区概况---------------------------------------------------------------3 三、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治理必要性------------------------------4 1、采空区现状及其对矿山重要设施的影响-------------------------------4 2、采空区治理及依据----------------------------------------------------------5 四、采空区治理方案实施-----------------------------------------------------6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7 2、员工学习采空区治理方案-------------------------------------------------7 3、安全技术措施----------------------------------------------------------------7 五、充填工艺--------------------------------------------------------------------9 六、采空区治理过程-----------------------------------------------------------9 七、采空区充填成果-----------------------------------------------------------12 八、结论--------------------------------------------------------------------------12

xxx煤矿采空区充填设计

目录 1.设计原则及依据 (2) 1.1设计原则 (2) 1.2执行相关国家标准 (2) 2.矿井基本信息 (3) 3.物料配比 (3) 3.1膏体充填料性能参数 (3) 3.2膏体充填材料用量 (3) 4.工艺流程 (5) 5.主要设备选型 (6) 5.1成品骨料制备系统 (6) 5.2充填料配比搅拌系统 (8) 5.3泵送系统 (11) 5.4充填管路系统 (12) 5.5附属设施与配套事项 (12) 5.5.1蓄水池 (12) 5.5.2沉淀池 (12) 5.5.3厂房需求 (12) 5.5.4配套事项 (12) 6.管理方法及规定 (16) 6.1 施工管理 (15) 6.2 密闭材料的质量要求 (15) 6.3 充填巡查管理系统维护 (15) 6.4突发性跑漏尾砂事故的防范措施 (15) 7.安全技术措施 (17)

1.设计原则及依据 1.1设计原则 (1)工艺合理,系统可靠,经济实用,实现“三下煤”开采; (2)《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相关标准、规定、规范,保证设计安全;; (3)xxx煤矿相关资料; (4)严格执行国家煤矿类有关标准、规定、规范,保证设计质量; (5)充分利用煤矿现有设施,尽量减少工程量,从而节约基建投资; (6)确保充填站的服务范围和充填能力; (7)保证充填系统在服务年限之内的安全和使用的稳定性; (8)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9)充填站布置应尽量紧凑,节约宝贵的工业场地; (10)工艺要尽可能简单可靠; (11)使用过程中易于管理; (12)管道泵送系统运行可靠。 1.2执行相关国家标准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8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压力管道安装施工方案70828

压力管道安装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三月

目录 一. 工程概况 二. 编制依据 三. 施工工序 四. 管道施工安装及检验 五. 管道系统压力试验六.严密性试验 七. 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用地内,为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2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项目驻厂零部件车间及综合站房工程。总建筑面积17718㎡。 本次监检内容涉及两台储气罐、两台空压机、六个过滤器及车间站房压缩空气管道。管道设计压力0.8Mpa,使用压力0.6Mpa,耐压试验压力1.2Mpa. 二、二、编制依据 (一)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四)GB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五)GB50275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六)GB50093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七)GB7231-2003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志》 (八)劳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及监察规定》及解析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十)甲方提供的施工图纸、相关要求及施工现场条件 三、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技术准备→机具准备→材料准备→方案编制→技术交底→管段划线切割→坡口加工→管段组装→材料标识→管线试压→防腐→管口吹扫→质量检验→气密试验→交工验收 四、管道安装施工及检验 (一)施工准备工作 1. 技术准备 1.1. 开工前须办理好开工告知,经有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施工。 1.2. 了解熟悉图纸、技术资料及有关标准、规范。 1.3. 认真察悉现场编制施工方案,做好深化设计,并做好与设计单位、建 设单位的技术交底工作。

隧道施工安全方案

大雨亮隧道施工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 一、工程概况 大雨亮隧道是处于青龙煤矿采空区上的一座土质隧道:分左右线,全长895米,左线起始桩号为:K17+400~+883;右线起始桩号为:K17+385~+797。隧址位于晋陕黄土高原吕梁山脉中低山区,海拔883-935米,相对高差102米。隧道洞身处于青龙煤矿采空区上,穿过围岩为浅棕黄色亚粘土夹古土壤层,局部钙质结核,柱状节理发肓,自稳能力较差。在2005年冬季17标进行采空区处理,隧道右侧及洞顶注浆积水过多,造成洞身含水量较高。 二、开挖方案 根据本隧道的特点,以及目前开挖土质情况,决定采用“先明后暗”的施工方案。以“先明后暗” 的施工方案作为对整座隧道进行施工安排。根据本隧道地质的特点,洞身开挖采用台阶分部法,预留核心土,采用风镐配合人工开挖上导坑、挖掘机挖核心土、装载机、自卸车出碴的模式,下导坑主要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进行休整,开挖采用半副开挖。 由于大雨亮隧道左右洞进出口均处于Ⅱ类围岩浅埋段,洞顶浅埋段地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洞顶浅埋段地表先人工清理、铺EVA复合式防水布、喷浆,局部进行打锚杆喷浆,再打梅花型布置间距为50cm注浆管,深度至洞顶,浆液为双液浆。 2、洞顶地表落水洞及冲沟先用二八灰土进行处理,人工配合打夯机将其夯实,再喷浆封闭,防止雨水渗透。 3、洞顶地表洞穴打注浆管进行注浆处理。 三、支护方案

1、超前支护 进出洞口设计为Ф108×5超前管棚,间距40cm,长度20米,每圈设计37 根(在进行洞身开挖时,如果发现管棚侵陷,割掉的管棚位置用Φ50超前导管补打,以加强超前支护);Ⅱ类浅埋段设计为Φ50超前导管,间距40cm,长度4.1米;Ⅱ类围岩设计为Φ50超前导管,间距30cm,长度4.3米。 2、锚喷支护 初次支护方式为锚喷支护,即以钢支撑(或钢格栅)、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片等进行柔性支护。 ⑴、Ⅱ类围岩浅埋段初期支护为Φ50超前导管,间距30cm, L=4.1m; Φ22砂浆锚杆,间距(环×纵):75×75cm, L=4.0m。钢支撑Ⅰ20a,间距 75cm,拱架内侧设Φ8钢筋网片,间距:15×15cm。然后喷射C25混凝土25cm。由于Ⅱ类围岩浅埋段处于采空区,拱顶下沉最小为3.2㎝,最大为8.8㎝,洞内三断面收敛均很小。同时在右洞地表K17+397、K17+406、K17+408处均出现横向裂缝,其中K17+408处裂缝宽度达1.0㎝左右。综合以上现象,建议对采空区土质隧道采取以下措 施: 1、在上、下导坑两侧拱脚通长分别设置Ⅰ20a,这样增大受力面积,有效防止拱顶下沉。 2、在上、下导坑两侧拱脚段增设中空锁脚锚杆,具体为上导坑两侧各增加4根,下导坑两侧各增加4根,即每榀工字钢增设16根φ25中空锚杆,每根长为4米。

采空区施工组织设计-

新泰市翟良路上跨磁莱铁路立交桥工程采空区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院长院总工程师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设计院

文件编制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济南设计院设计 复核 专业审核 院审定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依据规范规程及参考资料 (1) 三、工程地质特征 (1) (一)地形地貌 (1) (二)气象特征 (1) (三)地层岩性 (2) (四)地质构造 (2) (五)地震动参数 (2) 四、水文地质特征 (3) (一)地表水 (3) (二)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情况及其变化特征 (3) (三)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3) 五、设计原则 (3) 六、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准备工作 (4) (一)施工组织机构 (4) (二)施工准备工作 (4) 七、钻孔成孔工艺及技术要求 (5) 八、浆液材料及配合比 (6) 九、注浆施工工艺及方法 (7) 十、单孔注浆设计 (9) 十一、施工质量控制 (10) 十二、安全管理 (11) 十三、环保措施 (12)

新泰市翟良路上跨磁莱铁路立交桥工程 采空区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该桥位于新汶站的北侧,良庄煤矿附近,为上越磁莱铁路的公路桥。上跨方案的桥式为16-20m预应力混凝土箱型连续梁跨线桥,桥跨磁莱铁路的中心里程为K59+736。桥址区北侧分布古空区及近代采空区。 二、依据规范规程及参考资料 1、国家和交通部有关标准、规范和验收标准; 2、《注浆技术规程》(YBJ44-92); 3、《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 006-98); 4、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资料等; 5、现场调查所了解的有关情况和通过调查掌握的有关资料及信息; 6、新泰市良庄煤矿13、15煤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 三、工程地质特征 (一)地形地貌 该区宏观地貌单元为汶河阶地,地形平坦开阔,地势南高北低,桥址两侧为村庄、电厂和煤矿。桥北侧约400米处为柴汶河。 (二)气象特征 测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春季干燥多风,雨雪量少,夏季气温较高,雨水多集中,秋季秋高气爽,有时干旱,冬季长而寒冷,雨雪量小。根据新泰市气象局提供气象资料如下:气温:年平均气温12.4℃,最低气温-21℃,最高气温39.5℃。 降水量:根据气象站1954~2006年资料,历年平均降雨量为725mm,最大降水量1395.4mm,最小降水量450.2mm,年降水量有68%集中在6月

工艺管道安装施工方案80999

HBDJ/SGFA-QJ-NO.002 广西贵港甘化股份有限公司热能中心节能降耗技改工程 工艺管道施工方案 编制人: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日期:年月日 审批人:日期:年月日 湖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贵港甘化技改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7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主要工程量 (1) 四、施工部署: (2) 4.1施工规划: (2) 4.2劳动力计划: (2) 4.3施工机械计划 (3) 4.4检测仪器计划 (3) 4.5辅助用料: (4) 五、施工工艺要求: (5) 5.1施工工序 (5) 5.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5) 5.3材料的验收 (6) 5.4阀门检验: (6) 5.5管道预制 (7) 5.6管道的焊接 (8) 5.7焊接检验 (11) 5.8支、吊架安装 (12) 5.9管道的安装 (12) 5.10管道的压力试验 (13) 六、管道防腐: (16) 6.1管道防腐的范围: (16) 6.2表面除锈: (16) 6.3防腐涂层: (16) 七、质量保证措施 (16) 7.1质量措施 (16) 7.2质量控制点: (18) 八、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 (19) 九、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 (19)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EPC项目,项目位于广西省贵港市,本工程为技改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一台65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型号:HX65/5.29-IV1型)和一台65t/h蔗渣锅炉(型号:HX65/5.29-IV2型)、一台15MW背压式汽轮机;以及相应的配套辅机、附属设备和相关系统管道。 本工程主要工艺管道系统有:主蒸汽管道、主给水管道、工业水管道、除氧给水管道、疏水及排污系统管道、压缩空气管道、锅炉本体管道、化水系统管道等,管道施工图纸由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 二、编制依据 本方案编制依据以下资料: 2.1本工程施工合同、会议纪要和相关资料。 2.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 5190.5-2012 2.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12 2.4《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范》DL/T 821-2002 2.5《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 561-95 2.6《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 3.1-4 2.7《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10.1-8 2.8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的设计图纸 三、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作量

小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小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总体施工方案 (1)总体施工思路 坚持采用综合的超前地质预报措施;努力提高隧道施工的机械化程度;坚持围岩监控量测、实施隧道信息化动态设计施工。 (2)总体施工方案 本标段隧道采用小型运输机械无轨运输方案。根据工期安排,隧道全部安排平行施工。 隧道按新奥法组织施工,严格遵循“超前探、管超前、弱(不)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用先进的探测和量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通过对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判定地质变化,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实行动态管理信息化施工。 施工准备阶段完成临时施工便道,架设供电线路,铺设供水管路;洞口场地开挖完成后,安装和修建隧道供风、供水、供电、混凝土生产、钢构件加工等设备与设施;砌筑洞顶截排水沟,进行洞顶地表加固,开挖洞口土石方;尽早修建洞口段衬砌及洞门,以策安全。 明洞按明挖法施工,暗洞按锚喷构筑法施工,加强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加强围岩量测,实现施工信息化,并实施掘进(钻、爆、装、运)、锚喷(拌、运、锚、喷)、衬砌(拌、运、灌、捣)等三条机械化作业线。 运用开挖掌子面地质素描、TSP203地震波反射法、超前水平钻探等对崩塌、黄土、膨胀土、采空区等进行综合超前地质探测和预报,提前预测地层情况,根据不同的岩层和岩性及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以改善围岩状况,达到安全、高质量施工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1)针对隧道各种围岩级别选定出合理的钻爆及支护方案。保证隧道每次开挖进尺及超欠挖控制,在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控制支护循环时间,并做到经济合理。 (2)根据隧道空间断面的特点,隧道单口掘进小于1Km时采用压入式通风。隧道单口掘进长度大于1km,采用混合式通风。两台轴流风机分别供风、抽风的通风方式。尽量减小通风系统所占空间,又能满足通风要求。 (3)由于隧道净空小、宽度窄,不能满足大型施工机械的操作场地要求,考虑了采用小型运输机械无轨出渣方案,避车洞的设置数量和间距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运输,使之做到车辆转换间不消耗施工时间。 (4)对施工每循环进尺所需用的机械、人员等配备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每月、每年的施工进度,保证工期要求。 (5)以类似隧道施工经验为基础,保证该隧道施工的各种方法、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等满足工期、质量、环保要求。 主要工序施工方案 隧道开挖方案 隧道开挖方案详见“表2-2-1隧道总体开挖方案表”。 隧道开挖作业施工工艺流程:开挖爆破→出渣→初支→下一循环。

采空区治理

煤采空区治理工程 一、概论 (一)地理位置 煤采空区位于苇元~冶头村之间(AK3+640~AK6+230)处。 (二)气象条件 本工程地处内陆,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冷夏热,寒暑变化剧烈,年温差较大,该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值如下: 多年年均降水量:628.3mm,全年最大降水量1010.4 mm(1956年),全年最小降水量295.9 mm(1965年),日最大降水量176.4 mm (1956年7月30日)。积雪厚度21cm(1971年12月24日),年蒸发量1806.3 mm,极端最高气温37.9℃,极端最高地面温度70.5℃(1968年6月17日),极端最低气温-17.4℃,极端最低地面温度-33.1℃(1958年1月16日),最大冻土深度43 cm,年均风速2.4m/s,最大风速23m/s,风向NW。 (三)施工条件 1、交通:施工现场与乡间公路距离较近,从乡镇到施工现场有山间小道或村际间便道,交通条件较便利。 2、通讯:可在施工现场安装电话,亦可使用全球通移动电话。 3、居住条件:现场附近租用民房,亦可自建临设。

4、施工用电:可通过当地电管部门联系接动力电,也可自备动力。 5、施工用水:可利用附近煤矿的矿井水,邻近水库水,亦可利用当地生活用水。 (四)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影响拟建公路路基、桥涵稳定性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煤采空区。 根据《山西省地震烈度区划图》,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二、治理的目的和依据 1、目的 目的是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治理影响拟建公路的采空区,确保路基的稳定,做到一次根治、不留后患,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平稳。 2、依据 根据《勘察报告》的推荐方案和设计目的,参考晋城泽州县王坡煤矿铁路采空区以及太旧、晋焦高速公路采空区治理工程的成功经验,采用全充填压力注浆法对影响拟建公路的采空区进行治理。 本工程所依据和参考的主要技术文件有: 《公路采空区勘察、设计与施工规范》;

10701综采面采空区矸石充填安全技术措施

贵州众一金彩黔矿业有限公司织金县珠藏镇兴发煤矿10701综采面采空区矸石充填 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 编制单位:兴发煤矿技术科 2019年5月3日

安全技术措施会审记录

10701综采面采空区矸石充填安全措施学习和考试记录贯彻时间:学习地点:传达人:

10701综采面采空区矸石充填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10701综采工作面布置在一采区东翼,走向长380m,工作面倾斜长190m,工作面上限(回风巷)标高为+1300m,下限(运输巷)标高为+1420m。该综采工作面对应地面位置为大山,无主要建筑物,回采过程中对地面设施无影响。本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后退式综合机械化开采方法,双滚筒采煤机割煤、装煤,可弯曲刮板运输机运煤,支撑掩护式综采液压支架维护工作面顶板。10701工作面按照《10701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执行初采初放,然后进行正常回采。 采用MG250/600-AWD2型双滚筒采煤机割煤,采煤机在工作面端头斜切进刀,双向割煤,采煤机割煤时,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设计采高为2.0m,循环进度0.6m。采煤机双向割煤,自行装煤,沿煤层顶底板回采。顶板必须割平,煤壁平、直,不得出现台阶、无伞檐,严禁留顶煤,支架必须拉成一条直线,要求刮板运输机平、稳、直,工作面采高为2.0m。 为尽量减少煤矿排矸量,推广新型技术,把矸石回填采空区(采空区矸石充填),为保证采空区充填期间的施工安全,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矸石充填钻孔设计 1.10701综采面M7煤层倾斜长190m,煤层厚度2m的有110m,有80m长的工作面煤层薄化只有0.3m,几乎为矸石,工作面采高设计为2m,最大采高不超过 2.6m。在工作面推进10m左右,待初次放顶完成(即煤层直接顶垮落后进行施工采空区矸石充填钻孔)。

工艺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H B D J/S G F A-Q J-N O.00 2 广西贵港甘化股份有限公司热能中心节能降耗技改工程 工艺管道施工方案 编制人: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日期:年月日 审批人:日期:年月日 湖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贵港甘化技改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7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二、编制依据 0 三、主要工程量 0 四、施工部署: (1) 4.1施工规划: (1) 4.2劳动力计划: (1) 4.3施工机械计划 (1) 4.4检测仪器计划 (2) 4.5辅助用料: (3) 五、施工工艺要求: (4) 5.1施工工序 (4) 5.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 5.3材料的验收 (4) 5.4阀门检验: (4) 5.5管道预制 (5) 5.6管道的焊接 (6) 5.7焊接检验 (8) 5.8支、吊架安装 (9) 5.9管道的安装 (9) 5.10管道的压力试验 (11) 六、管道防腐: (13) 6.1管道防腐的范围: (13) 6.2表面除锈: (13) 6.3防腐涂层: (13) 七、质量保证措施 (13) 7.1质量措施 (13) 7.2质量控制点: (15) 八、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 (16) 九、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 (16)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EPC项目,项目位于广西省贵港市,本工程为技改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一台65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型号:HX65/5.29-IV1型)和一台65t/h蔗渣锅炉(型号:HX65/5.29-IV2型)、一台15MW 背压式汽轮机;以及相应的配套辅机、附属设备和相关系统管道。 本工程主要工艺管道系统有:主蒸汽管道、主给水管道、工业水管道、除氧给水管道、疏水及排污系统管道、压缩空气管道、锅炉本体管道、化水系统管道等,管道施工图纸由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 二、编制依据 本方案编制依据以下资料: 2.1本工程施工合同、会议纪要和相关资料。 2.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 5190.5-2012 2.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 869-2012 2.4《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范》 DL/T 821-2002 2.5《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DL/T 561-95 2.6《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892 3.1-4 2.7《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DL/T 5210.1-8 2.8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的设计图纸 三、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作量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教学提纲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中交四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重庆三环铜永段 土建三标项目经理部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2012年2月重庆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1.目标 明确隧道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挖,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保证开挖质量。 2.编制依据 ⑴重庆三环铜永段玉龙山隧道设计图纸; ⑵《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3.适用范围 适用于重庆三环铜永段土建三标项目经理部玉龙山隧道开挖。 4.隧道开挖施工 4.1 方案设计 本线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并要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周边环境选择相应工法,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 石质隧道破碎带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 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台阶)防护一段(台阶)。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随后立即做好明洞衬砌,随后进入暗洞施工,待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及时进行明洞洞顶回填。暗洞开挖根据围岩情况:隧道浅埋、V级围岩地段采用留核心土的台阶法开挖,IV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开挖,Ⅲ级围岩地段采用上下台阶法或全断面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5m以内。

石质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 施工通风采用管道压入式通风。 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艺。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管理。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及支护参数,适时施作二次衬砌,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开挖方法的改变,要严格按程序申请设计变更。 洞身开挖中,记录开挖的地质情况,并绘制地质描述图(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别围岩类别及稳定性。当发现围岩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时通知设计单位及时现场核实。若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情况出入较大时,设计单位应进行补充勘察。 4.2留核心土台阶开挖法 先开挖上部导坑成环形,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此方法主要应用于隧道V级围岩的开挖。 4.2.1岩石隧道留核心土台阶开挖法 工艺流程见图1, 施工工序见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