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棵树油田井网井距适应性研究
二次开发合理井网井距分析方法
SPC-井网密度,口/km2
1.1.1井网密度和水驱控制程度的关系
由上表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油藏,水驱控制 程度对井网密度的敏感性差别很大,因此,要达 到同样的水驱控制程度,各类油藏所必须采用的 井网密度也相差很大。可见,在确定不同油藏的 注采井网密度时,首先应该定量的研究该油藏在 不同井网密度下水驱控制程度的好坏,才能为合 理井网密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前提,为合理注采 井网的部署提供可靠的依据。
Ⅴ
<5
18
对于具体油藏,通过研究其采收率和井网密度的具体关系,确定合理 的井网密度,以期达到较高的最终采收率。
1.2 油藏井网密度计算与评价
1.2.1采液吸水指数法 1.2.2合理采油速度法 1.2.3规定单井产能法 1.2.4注采平衡法 1.2.5分油砂体法 1.2.6单井控制储量法 1.2.7最终采收率分析法 1.2.8综合经济分析法 1.2.9俞启泰经验公式 1.2.10其他方法
回归经验相关关系式 M=98e-0.0101/spc M=91e-0.03677/spc
>120 80~120
Ⅲ
Ⅳ Ⅴ
30~80
10~30 <10
14
8 5
37.9
21.6 13.5
M=101.195e-0.0367/spc
M=94e-0.0583/spc M=100.93e-0.1012/spc
一、 合理注采井网系统研究
合理的井网密度进行研究。论证井网密度是油 田开发方案设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因为井 网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采收率的高低、投资规模 的大小和经济效益的好坏。所谓合理井网密度是 指: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下综合优化各项 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水驱控制储量、最终 采收率、采油速度、钻井和地面建设等投资、原 油价格、成本、商品率、贷款利率、净现值、内 部收益率、投资回报期等,最后得到经济效益最 佳、最终采收率也高的井网密度。
合理井网密度及合理井距分析应用研究
合理井网密度及合理井距分析应用研究为合理区域的油田开发工作,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满足预期的经济目标,因此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井网密度。
标签:井网密度;经济效益;1合理井网密度及合理井距分析合理井网密度的概念为在当下的开发环境和具备的条件下,为实现最低的储量损失,尽可能的提升开发效率,维持更长时间的稳定产出,在经济层面所能接受的最大采收率对应的分布密度。
这里的“合理”是相对特定的环境来说的,当环境和外部条件出现改变的时候,之前的平衡可能被打破,那么就演变为“不合理”。
所以,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以及不同时间下,合理井网密度会出现变化,并非维持固定数值。
而关系到井网密度数据的因素重点为以下几个部分:(1)储层的分层性、连续性及宏观非均质性对井网密度影响这里的分层性就是油藏板块垂直方向划分的单油层的具体数目,具体环境中考虑运用每口井钻发现的油层数目进行描述。
而连续性即为小层在特定平面中分布区域的数值大小,通常借助相应的分布函数来进行描述,而非均质性即为不同油层之间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渗透率的差异状态。
通常而言,砂岩分层性越明显,连续性不足,非均质现象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设定更大的井网密度。
(2)储层流体流度对井网密度的影响流体流度是关系到采收率的物理因素。
当注采压差维持不变时,采油效率跟稳产界限保持不变的情形中,流度越小要的井距离就变小。
(3)油藏的储量丰度及构成对井网的影响储量丰度的概念为在一定区域面积中,地质储水量以及相应开采储量的大小,而这里的采储量运算时,将一定区域面积中的储量跟水驱采收率进行相乘而得到。
在另外的条件保持大致相同时,考虑到实现经济效益最大,油藏可采储量的丰度越大,那么更深入提升井网密度的空间也变大。
在储量构成方面,低渗透区域所占比例越大,意味着难开采部分变多,因此设定的井网密度相应提升。
(4)油田每口井生产能力及加密调整边际经济效益对于开采油井的产出能力进行加密调整十分有必要,这也会直接关系到油田的累积增加产能。
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部署研究——以松辽盆地七棵树油田沙河子组油藏为例
图 1 + 屋油 田区带 划分
投 入 资 金
井
号 钻 井
产 出 比 (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O 元 ) ( O 元 ) ( O 元 ) 1‘ 1‘ 1‘ 1‘
固定成 本 变动 成本
合计
投 入
精 细地 层 对 比的 基 础 上 , 用 各 种 新 方 法 和 新 技 术 应 反复 研 究 , 从而 提 高认 识 。 杂断 块 构造 和 储层 的 精 复 细研 究对 开 发 中后 期 的油 田具有 十分 重 要 的指 导 意 义 。 方 案 实施 前期 要 进行 经 济效 益 评 价 , 证 方 案 在 验 的可 行性 , 而 获得 效 益最 大 化 。 从 [ 考 文献 ] 参 [] 谭 仲 平 , 复 杂 断 块 油 气 田滚 动 勘 探 开 发 特 1 等.
泉头 组 、 娄库 组 、 登 营城 组 、 河子 组 , 中沙河 子组 沙 其 为主要 目的层 。 区 内8口井 中有 5口井 进 行 了取 心 , 从岩 心 观 察 看 , 然裂缝不发 育 , 天 目的 层 沙 河 子 组 岩 心 未 见 裂 缝, 同时 区 内 的 S 8 W —2的 成 像 测 井 也 支 持 了上 述 观点。 七棵 树 油 田地 应力 监 测及 倾 角 测 井显 示 , 区 本 现 今最 大 主应 力 方 向为 近东 西 向 , 由此 推 断 , 区内人 造 缝方 向应与 地 应力 方 向一 致 , 应为 近 东西 向 。 也 初 步 认为 辨 状河 三 角洲 是 本 区沙 河子 组 的主 要 沉 积相 类 型 [, 体 主要 为 水下 分 流河 道 。 1砂 ] 通过 S W8 井 2 块 砂 岩物 性 样 品分 析 , 9 目的 层孔 隙度 分布 范 围 为8 5 ~1. , 均值 为 1 .5 , . 62 平 30 渗透 率 分布 范 围 为 0 12 8. . 4 ~ 2 2×1 m, 均 值 为 1 . 1× 0 平 57 1 / 0 m ( 3 , 层 为 低 孔 低 渗 透 储 层 , 性 较 图 )储 物
高强度抽油杆在七棵树油田水平井中的应用
高强度抽油杆在七棵树油田水平井中的应用X李 臣1,郭显赋1,靳丹丹2(1.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2.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摘 要:七棵树油田水平井的应用,加大了抽油杆的载荷,对抽油杆抗拉强度、收缩率、伸长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为有效适应水平井举升工艺,优化了组合结构,降低了最大载荷,提高了抽油杆的抗拉强度,延长了抽油杆的使用寿命,为水平井在七棵树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保证。
优化后的杆柱结构在现场使用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最大载荷;抽油杆;水平井;抗拉强度 中图分类号:T E 3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3—0149—011 研究区油藏特征七棵树油田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境内,构造位置处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十屋断陷中央构造带车家窝堡圈闭,西临十屋油田,东南为秦家屯油田。
主要目的层为沙河子组。
油藏平均埋藏深度1960m 。
孔隙度分布范围为9%~12%,渗透率分布范围为0.04~33.76×10-3Lm 2,平面非均质性较强。
地面原油密度为0.8481g/cm 3,地面原油粘度7.23mPa s,凝固点16.5℃、含硫为0.16%、含蜡量18.15%,属低粘度、低硫原油。
原始饱和压力8.88MPa ,溶解气油比37.58m 3/t 。
地层水总矿化度2907.3mg/L,水型为碳酸氢钠型[1]。
原始地层压力14.1MP a ,压力系数为0.72,原始地层温度75.6℃,地温梯度为3.4℃/100m,属常温常压系统。
为高效开发低孔特低渗的油藏,七棵树油田采用水平井工艺,水平井的大量投入使用,在提高单井产量,最大限度地增加泄油面积的同时增加了载荷,对抽油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笔者详细研究了普通抽油杆与高强度杆的异同。
2 普通抽油杆与高强度抽油杆的比较表1常规钢抽油杆的机械性能表钢级抗拉强度MPa 屈服强度M Pa 使用范围D 794-965620重负荷油井C 620-794412轻、中负荷油井K588-794372轻中负荷,并有轻微腐蚀的油井常规抽油杆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直径小,使用范围广,目前在有杆泵抽油井生产中约占到90%以上,常规抽油杆按照钢级可以分为C 级、D 级和K 级三个等级。
延长油田合理井网密度及合理注采井距研究
1631 计算及应用1.1 体积波及系数与井网密度根据谢尔卡乔夫方法的变型得到:Ev=e^-a/(1)a =18.14(k/μ0)^0.4218 (2)式中:Ev为体积波及系数,f;a为井网指数,f;n为井网密度,口/km 2;k为空气渗透率,10-3μm 2,取0.5;μ0为地层条件下原油粘度,mpa·s;取4.29。
表1、图1即为不同体积波及系数与井网密度、井距关系,可以看出随体积波及系数增大,井网密度越大,相应井距越小。
表1 不同体积波及系数下与井网密度关系体积波及系数井网密度/(口·km -2) 井距/m 0.510.59 3070.614.37 2640.720.58 2200.832.89174图1 波及体积系数与井网密度关系曲线1.2 满足一定采油速度要求的井网密度根据我国砂岩油藏开发条例要求及对原油的需求,初期采油速度都力争在1.0%以上,满足一定采油速度的井网密度可由下式确定:n =(1+β)·V·N/(q o ·t·A)(3)式中:β为 注采井数比,f;V为采油速度,f;取0.01;N为地质储量×104t;取806.5;q o 为平均单井日产油,t/d,取0.42;t为年有效生产时间,d,取300;A为含油面积,km 2,取15.99。
1.3 满足单井控制可采储量的井网密度以单位含油面积计算,井网密度与单井控制可采储量有如下关系:knim R N s E a ⋅=⋅(4)式中:N kmin 为单井控制可采储量×104t/口;E R 为采收率,%;a为储量丰度,×104t /km 2;s为井网密度,口/km 2。
本区目前动用地质储量为806.5×104t,储量丰度49.0×104t /km 2,采收率按18.0%、单井控制可采储量0.5×104t计算,可打油水井290口;单井控制可采储量按0.4×104t计算,可打油水井363口;15.99km 2的面积对应的井网密度分别是18.14,22.68井/km 2;相应的井排距是235,210m。
七棵树油田关停期间注水实施分析
七棵树油田关停期间注水实施分析张赫【摘要】七棵树油田属于低孔特低渗的构造岩性油藏,天然能量以弹性能量为主,试油试采结果表明,油藏的天然能量不足.自开发以来,地层累计亏空严重,地层压力亏空大,为了保证复产后能量充足,应在关停期间加强注水,提高地层压力.【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年(卷),期】2019(045)002【总页数】1页(P56)【关键词】注水;注采比;地层亏空;补充能量【作者】张赫【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东北石油局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831 油田概况七棵树油田构造上位于梨树断陷中央构造带车家窝堡断块圈闭,西临十屋油田,东南与秦家屯油田相邻。
整体上为由西南向北东抬升的单斜构造,受小宽走滑断层、火烧高断层、秦家屯断层等三条断层的夹持形成“一隆一凹”的复杂断块,主要含油区块为SW8和SW10井区,位于北部斜坡带。
SW8-SW10井区地层层序均为陆相碎屑沉积的砂泥岩互层,其中2、3号小层为主力小层,4、5号小层局部发育。
七棵树油田属于低黏度、低硫的中质油,油藏属于常温系统。
2 开发状况截至2015年12月底,共有油井47口,开井44口,日产液134.6t,日产油75t,含水44.41%;共有注水井25口,开井25口,日注水248m3,月注采比1.54,累计注采比0.71,地层累积亏空10.26×104m3。
七棵树油田采用菱形反九点法,既考虑提高侧向油井受效程度,又考虑了后期转注的灵活性。
但是受断层切割作用影响,50%油井受效方向单一,容易产生暴性水淹现象,13%油井没有能量补充。
受平面非均质性影响,油藏中部注采对应较好,对应井组呈现见效趋势;边部存在注不进、采不出的现象,SW10井区南部没有注水井补充能量。
七棵树油田标定采收率17.33%,现井网条件下预测采收率28.6%,与利用童宪章图版[1]计算的理论采收率35%相比,还有提高采收率潜力。
SW8-9-3井定向剖面修正设计
构造名称:松辽盆地七棵树油田
井别:开发井
井型:定向井
井号:SW8-9-3
定向剖面修正设计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
2010年07月27日
设计单位: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设计人:贾志刚
日期:2010-07-27 设计单位审核意见:
审核人:
日期:
审批单位: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处
审批意见:
审批人:
日期:
1.1 定向剖面数据表
注: a、本剖面数据不含补心高度,施工中注意修正。
b、井口坐标为实测坐标。
1.2 定向轨道分段数据
1.3 定向轨道点数据(/30m)
1.4.1 垂直剖面图
1.4.2 水平投影图
二、井身质量要求。
油藏开发井网适应性论证方法及分析
88一、井网形式已有理论及经验论证井网形式是否适应油田开发主要判断依据有三点:一为是否可以以较高的采油速度在开发初期生产,并且实现无水采油期的最大化;二是井网形式在开采末期是否达到较高的采收率;三是必须有利于油田开发中的井网调整。
由于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行严重,单井储量较低,注采井网的井排距不能过大以保持合理的驱替效率;同时还要保证不能由于距离的过小发生过早水淹和水窜现象。
在考虑经济效益因素的前提下,已有的同类油藏开发实践表明:在井网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菱形九点井网和矩形五点井网的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均高于正方形九点井网(图1)。
结合低渗透油田的实际情况,宜选用菱形反九点井网和矩形五点井网。
并且菱形反九点井网是低渗透油田井网加密调整的推荐形式。
图1 低渗透油藏常用井网采出程度对比图二、井网形式的数值模拟论证针对低渗透油藏主要采用的井网形式—矩形五点法和菱形反九点发井网通过数值模拟对油田某区进行开发效果预测。
参考该油田其他区块开发经验,在采用相同的合理经济井网密度12.3口/km2、井排方向为NE70°~75°的前提下,分别进行540(井距)×150(排距)的矩形五点法井网和菱形反九点法井网进行布井,采用相同地层、生产参数进行15年生产预测。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图2):在菱形反九点井网在15年的生产中产量明显较高,其初期最大产量也较大。
油藏开发井网适应性论证方法及分析刘 冉 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由已有理论、开发经验以及数值模拟论证方法可以看出,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低压、低渗、低丰度的特征,菱形反九点法井网在开发中对产量和开采程度的提升有较为显著的特征。
【关键词】井网形式;油田开发;适应性研究图2 不同井网累计产油量曲线对比图三、结论及建议由已有理论、开发经验以及数值模拟论证方法可以看出,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低压、低渗、低丰度的特征,菱形反九点法井网在开发中对产量和开采程度的提升有较为显著的特征。
定量化注采调整方法在七棵树油田的应用
定量化注采调整方法在七棵树油田的应用陈晓微【摘要】介绍定量化注采调整方法及其在七棵树油田的应用.七棵树油田于2015年下半年进行了定量化调整试验.利用定量化计算结果,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对SW10区块主要控制油井井间干扰,调整驱替压力;对SW8区块主要优化油水井井间流线,实现油藏均衡水驱.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油田产油量由62 t/d上升到了74 t/d.【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21)003【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七棵树油田;注水开采;定量化调整;生产压差;基准流线【作者】陈晓微【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长春 1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8七棵树油田于2010年正式投入开发,后来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进行,注水开发的“三大矛盾”(层间矛盾、层内矛盾、平面矛盾)日益突出,稳产难度大,产量递减快。
2015年下半年,七棵树油田在开发调整中选择实施定量化调整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调整效果。
实践证明,定量化调整方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注采调整方法。
1 关于定量化调整方法定量化调整方法是通过改变生产参数,定量调整水井的日注水量和油井的日产油量,从而实现油藏均衡水驱的一种调整方法。
与调流线方法相比,定量化调整要明确提出调水调液的趋势是调大还是调小,计算具体的调整水量和液量,根据生产压差精确调整水量和液量。
实行定量化调整的具体做法一般是:先通过注采分析,选取合理的基准流线[1]方向;然后利用其他各流线方向与基准流线方向间的地质及油藏参数,计算求出各流线方向与基准流线方向间的合理注采压差比值;再根据实际生产参数,计算基准流线方向及其他各流线方向的实际生产压差;最后对比实际压差和合理压差,计算调水调液的幅度,定量调整水井日注水量和油井日产油量。
通过对水井的日注水量和油井的日产油量进行定量调整,优化流场和压力场,实现油藏高效调整。
七棵树油田降低平衡油价对策研究
七棵树油田降低平衡油价对策研究摘要:七棵树油田关停前平衡油价高,为96美元/桶,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2016年开始,油田全部关停,利用关停期,加强研究制定调整对策,从2017年开始逐步实施,通过关停期注水提能量、合理优化流线、CO2吞吐增效等工作,逐步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降低平衡油价,实现效益复产。
关键词:平衡油价;流线调整;压力保持水平;CO2吞吐;提高采收率第50卷第×期王栎霖:七棵树油田降低平衡油价对策研究 12016年初,从经营效益考虑,七棵树油田油水井全部关停,随着油价回升,油田复产需求迫切,需提前做好相关技术研究,降低平衡油价,提升油田开发效益,实现效益复产。
1 油田基本情况1.1 油藏概况七棵树油田构造上位于十屋断陷中央构造带车家窝堡断块圈闭。
整体上为北东高、南西低的单斜构造。
主要含油层系为沙河子组2、3小层,油层埋深1900米左右。
孔隙度11.2%,渗透率6.97mD,为低孔、特低渗储层。
原油密度0.8481g/cm3,地面原油粘度7.23mPa.s,为低粘度轻质油。
油藏受岩性和构造双重控制,以岩性控制为主,属于构造-岩性油藏。
1.2 开发状况七棵树油田2009勘探取得突破,2010-2011年属于产建阶段,2012-2013年属于零散调整阶段,2016年关井,关停前油井开井31口,日产油58吨,含水率48.4%,采出程度10.9%。
水井开井14口,日注水243方,累计注采比0.78,平均注水压力12MPa。
2 油田开发存在的问题利用关停期,加强油藏地质研究,开展新一轮的油藏描述、建模和数模工作,摸清油田主要存在压力保持水平低、中心井组水窜严重、油藏边部采出程度低等问题。
2.1 压力保持水平低,实际产液量低于合理产液量七棵树油田为弱边底水油藏,关停前,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仅为0.2左右,远低于合理压力水平,产液量低于理论合理产液量。
单井理论日产液量10吨左右,关停前实际日产液量3.3吨。
梨树断陷七棵树地区层序地层与隐蔽油气藏
梨树断陷七棵树地区层序地层与隐蔽油气藏陈贤良;纪友亮;樊太亮;王宏语;陈晓艳;聂文彬;孙雪晴【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年(卷),期】2014(33)2【摘要】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分析了梨树断陷七棵树地区层序地层学特征。
将七棵树地区沙河子组-营城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6个体系域,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
七棵树地区隐蔽油气藏成藏要素与层序地层格架有着密切的关系,湖侵体系域至高位体系域的转换时期是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时期,湖侵体系域的早期和高位体系域的晚期是砂体发育的时期,三级层序界面与层序界面附近的砂体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与长期活动的断层一起构成了七棵树地区复杂的油气运移输导体系。
七棵树地区发育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和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2种隐蔽油气藏类型,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在层序格架中出现的位置是可以预测的。
其中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主要发育在各层序旋回的中部,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多分布在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和基准面下降半旋回的中部。
以SW11井区油藏为例,简要分析了层序地层学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页数】7页(P123-129)【关键词】梨树断陷;沙河子组-营城组;隐蔽油气藏;成藏要素;层序地层学【作者】陈贤良;纪友亮;樊太亮;王宏语;陈晓艳;聂文彬;孙雪晴【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4【相关文献】1.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解释与隐蔽油气藏勘探 [J], 李建雄;李明杰;赵秀岐;刘春芳2.松辽盆地东南缘层序地层与沉积充填响应——以梨树断陷西北部沙河子组地层为例 [J], 武继跃;卢海娇;李浮萍;赵红格;李文厚;单敬福;3.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单元划分与油气藏类型——以辽河油田东部凹陷新开-董家岗地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为例 [J], 刘震华;于均民;刘伟方;姚清洲4.梨树断陷隐蔽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以梨树断陷七棵树油藏为例 [J], 杜永慧5.陆相断陷盆地层序类型与隐蔽油气藏勘探——以南堡凹陷古近系为例 [J], 冯有良;周海民;李思田;刘蕴华;董月霞;曹中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标准化在七棵树油田采油工程方案运行中的指导及应用
标准化在七棵树油田采油工程方案运行中的指导及应用发布时间:2022-10-09T08:00:51.64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11期作者:王文哲[导读] 针对七棵树油田采油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了针对性技术攻关与应用实践王文哲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吉林长春 130062摘要:针对七棵树油田采油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了针对性技术攻关与应用实践,其中的标准化作业为保证油田开发效益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基于此,本文标准化在七棵树油田采油工程方案运行中的指导及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标准化;方案设计;应用;七棵树油田1 七棵树油田采油工程基本情况七棵树油田共有油井41口,全部为有杆泵机械采油,开采层位为沙河子组,投产井产层在1823-3183m。
分为SW8和SW10两个区块。
SW8有油井25口,SW10有油井16口,除了SW11-1HF这口水平井用的12型抽油机外,其他所有油井均使用10型抽油机,以CYJ10-4.2-53HY 游梁机为主,油层套管采用外径?139.7mmN80套管,油管均采用Φ73mm钢级N80的平式油管。
泵径38mm,44mm,57mm,下泵深度在1403m-2010m,平均下泵深度1679.34m,抽油杆组合使用?19mm+ ?22mm+ ?25mm的等强度三级结构或 ?19mm+ ?22mm的等强度二级结构,钢级为D级,未使用加重杆。
9口井井下管柱使用了固体清蜡器,1口井使用了杆式强磁防蜡器进行井下工具清防蜡(SW10P5)。
该油田高含气,原始气油比37.58m3/m3,含蜡18.15% 。
2016年2月油井开井38口,平均单井日产油1.66t,日产液3.1m3,综合含水44.10%,日产液10m3以上的井仅3口,5-10m3的井3口,2-5m3的井19口,小于2m3的井13口,日产液小于5吨的井占开井井数的34.21%。
平均泵挂深度1722.14m,动液面平均1549m,沉没度平均152.86m。
七棵树油田SW8—SW井区沙河子组油藏沉积相研究
七棵树油田SW8—SW井区沙河子组油藏沉积相研究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取心和地震资料,并结合现今构造、断裂等进行七棵树地区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沉积相研究,分析认为SW8-SW11井区有利油气富集区主要是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关键词】七棵树;沙河子组;沉积相1.地质概况SW8-SW11井区位于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东部向斜带的东北部-七棵树油田中南部。
地层自上而下发育新生界第四系、中生界白垩系青山口组、泉头组、登娄库组、营城组、沙河子组,均为陆相碎屑沉积的砂泥岩互层。
该区主要含油层系是沙河子组,埋深1770~2100m,油层单一且较薄。
从下到上分为四段,沙四段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沙河子组沉积早期发育三条北东向逆断层,将本区划分为南(SW11井区)、北(SW8井区)两个北东向条带。
2.沉积特征研究2.1区域沉积背景梨树断陷沉积主要包括两大构造层系,以中生代发育的断陷层和坳陷层为主,本区反转构造层缺失。
断陷沉积历经早期充填、中期扩张和晚期萎缩三个阶段[1]。
早期充填断陷初期,八屋沙河子组大湖雏形已渐形成;扩张期相当于沙河子组和营城组,因大规模湖侵,以深湖、半深湖分布为主。
该区在火石岭沉积期处于剥蚀物源区,火石岭地层缺失,沙河子组直接接触变质岩基底。
沙河子组沉积厚度<200m,底部低位域为典型的扇三角洲沉积序列;沉积早中期水体快速变深,沉积环境由平原亚相快速演变为前缘亚相。
随水体持续加深,距离物源区渐远,沉积环境变成以深灰及灰黑色泥岩为主的半深湖相;沉积后期水体渐浅,薄层细粒砂岩渐增,逐渐过渡为浅湖沉积环境;沉积末期东南部物源进入,形成了以扇三角洲前缘为主的沉积环境,沉积了数套较厚的水下河道砂体。
沙四段主要为一套填平补齐的粗碎屑夹煤层沉积,受火石岭组末期古地形影响,分布局限;沙三段沉积时期为低位域,秦家屯断层控制的断陷低洼处内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了大套的砂砾岩;沙二段主要为泥岩(主要烃源岩);沙一段沉积时期为高位域,以砂砾岩和含砾砂岩沉积为主。
SW10-11井施工总结
七棵树油田SW10-11井压裂投产施工总结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2012年8月8日七棵树油田SW10-11井压裂投产施工总结井段:1909.3-1913.9m1917.1-1924.7m编写人:秦嗣嘉审核人:倪晶波队长:张强施工单位:东北石油局工程公司试油二队完工日期:2012年8月25日一、施工目的解除近井污染,改善地层的渗流条件,评价储层产能。
二、基础数据完井日期2012.7.24 水泥返高 (m) 地面完钻井深 (m) 1975 固井质量(635.7-1956)好完钻层位沙河子组钻井泥浆密度 1.15 g/cm3补心高 (m) 浸泡时间 (d)油补距 (m) 6.17 钻井液漏失无最大井斜 1.07°/1900m 井涌无原人工井底(m) 1958.72 已射孔层位未射孔砂面 (m) 已射孔井段 (m)灰面 (m) 油层厚度 (m)桥塞面 (m) 层数三、套管数据套管类型外径(mm) 内径(mm) 钢级壁厚(mm) 下入深度(m) 表层套管244.5 226.62 J55 8.94 203.24 油层套管139.7 124.26 J55 7.72 1970.44短套管位置(m) (工程深度)1815.53-1817.56油层附近接箍位置(m)1903、1914、1925、1936四、油层数据1、投产目的层段测井数据射孔层位井段(m) 厚度(m) 声波时差(μs/m)渗透率(md)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结论射孔井段沙河子组1909.3-1913.9 4.6 233 0.87 11 67.5 油层1917.1-1924.7 7.6 230 0.72 11 68.2 油层2、封堵目的层段射孔数据射孔井段m 厚度m枪型弹型密度孔/m 孔数相位(°)压井液射孔方式类型密度g/cm31909.3-1913.9 4.6102 127 16 74 90 2%KCL 1.0电缆射孔1917.1-1924.7 7.6 122 90 2%KCL 1.0 五、施工过程工序施工内容搬迁上井8月12日13:30-13日7:00设备搬迁上井,通井机就位立塔。
七棵树油田高含水井组治理
196七棵树油田构造上位于梨树断陷中央构造带车家窝堡构造圈闭内,主要含油砂体为沙河子组一、二段,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油藏。
2010年开始注水开发,2015年底油井开井44口,水井开井25口,日产液132.06t/d,日产油73.9t/d,综合含水44.04%,年自然递减率18.89%,含水上升率4.74%,与同类油藏相比产量递减大、含水上升快。
1 井组生产情况SW8中心井组采用菱形反九点方式布井,1注8采,井组综合含水率76%,累积注采比0.75,属于无效注水导致能量亏空、含水上升过快的典型井组。
2014年以前该井组含水率处于缓慢上升阶段,2015年呈阶梯式增长,注入水突进方向性明显,主流线上油井出现暴性水淹现象,含水居高不降。
2 高含水影响因素分析2.1 非均质性根据示踪剂监测结果显示,井组内油水井具有较好的连通关系,但由于注入水长期冲刷加剧了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根据示踪剂拟合结果,主流线上形成优势渗流通道,渗透率可达原始渗透率的10倍以上,导致油、水井间前缘水线突进速度差异较大,最快达到37.4m/d,最慢的为13.8m/d,同一井区不同方向上油井含水相差30个百分点以上。
2.2 采液强度通过功图折算出井组内各油井泵的实际排量,计算出每米油层的采液强度,其中采液强度最大的SW8井达到1.19m 3/m.d,含水率达到90%,而南部SW8-6-4井采液强度仅为0.5m 3/m.d,的2倍以上。
2.3 注水方式该井组采取150m×450m菱形反九点井网方式布井,常规连续注水方式,日配注30方/天。
目前注采比2.2,累积注采比0.6,依据油井动液面折算目前地层压力6.11MPa,为原始地层压力的41%。
3 治理原则总结高含水原因,明确最主要影响因素为平面矛盾,而采液强度不均衡和优势渗流通道形成是平面矛盾的主导因素。
确定高含水的治理方向应以水动力学方法引导水线方向、扩大波及体积的均衡对策为主。
木125区块提高井网适应性方案研究
木125区块提高井网适应性方案研究【摘要】自2005年以来油水井大面积套变,严重影响了区块的开发效果,开发矛盾极其突出,导致区块较高含水条件下采出程度偏低。
本文针对此问题从提高井网适应性等方面入手进行了论述,立足于调整完善注采井网、理顺注采关系,提高分层有效注水,实现区块良性开发。
【关键词】精细油藏研究构造水驱井网部署调整1 区块基本情况1.1 地质概况木125区块位于新木油田北部,主要发育泉四段的扶余油层,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分流平原;物源方向为西南方向。
主要砂体类型为水下分支河道、远砂坝和席状砂。
受岩性-构造控制,平面上i~iii 砂组发育连片,主要发育3~11号小层,油藏埋深600m。
从油层发育情况看,含油性砂岩主要分布在主河道沉积条带以及受断层折断的构造高部位。
地质储量344.11×104t,含油面积3.35km2,储层孔隙度为23%,渗透率41.4×10-3μm2,原始地层压力5.3mpa。
1.2 区块存在的主要问题1.2.1?区块油水井大面积套变,导致区块开发形势变差,调整难度非常大区块共有油水井82口,套变63口,套变率76.8%,投产初期区块日产油134t,目前日产油35t,降产幅度极大,采油速度0.33%,采出程度6.83%,预测采收率为14%。
1.2.2?治套难度大,成功率低,影响油井生产能力近几年对14口套变井实施大修,成功只有3口井,成功率低。
1.2.3?东西向水窜现象严重,开发矛盾突出木125区块储层厚度大,且油水井大面积套变,分层注水状况差,区块单层突进现象较严重,平面及层间矛盾特别突出。
1.2.4?区块储量丰度高,目前采出程度低,剩余可采储量较多木125区块储量丰度为102.72×104t/ km2,标定可采储量61.94×104t,目前采出程度只有6.83%,剩余可采储量35.671×104t,平均单井控制剩余可采储量在0.595×104t左右,区块潜力较大。
七棵树油田开发特征分析
七棵树油田开发特征分析佚名【期刊名称】《广东化工》【年(卷),期】2013(000)009【摘要】七棵树油田属于低渗透构造-岩性油藏,储层为常温、异常低压系统,原油粘度低,地饱压差小,含蜡高,气油比高。
油田开发层系简单,主力油层为沙河子组2、3号砂体。
文章主要分析了开发过程中呈现的开发特征,为油田下步稳产高产的调整方向提供参考。
%The Qikeshu Oilfield belonging to the low permeability structure-lithology reservoir, the reservoir is at room temperature, abnormal low pressure system, low viscosity of crude oil, small formation-saturation pressure difference, high waxy and gas-oil ration. Department of oilfield development layer is simple, the major reservoirs are only the No.2 and No.3 sand body of Shahezi. The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present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next step adjustment measure.【总页数】2页(P35-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相关文献】1.橡胶健康树与5级死皮树5种内源激素的特征分析 [J], 喻时举;邓军;王军;曹建华;林位夫2.七棵树油田开发调整对策 [J], 黎永强3.油田开发过程中污染源特征分析 [J], 朱元洪;邱兵4.低渗透油田地质特征分析及改善开发效果方法研究——评《低渗透油田开发》[J], 丁锐鹏; 武博; 张鹏飞5.烟台苹果历史发展及其百年古树的文化遗产特征分析 [J], 孔维府;郭菲;李军;王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七棵树油田高含水井组治理
七棵树油田高含水井组治理
吴金阳
【期刊名称】《石化技术》
【年(卷),期】2017(24)3
【摘要】从非均质性、采液强度、注水方式三个方面分析SW8中心井组,明确高含水原因主要为采液强度不均而导致的平面矛盾.对此提出油井参数调整办法.通过调整治理,井组综合含水率下降6.29%,为七棵树油田节省电费3.4万元.
【总页数】1页(P196)
【作者】吴金阳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四平采油厂吉林长春 1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安塞油田高回压井组的优化治理
2.海上低幅边底水油田高含水水平井综合治理研究——以L油田为例
3.胡状集油田高含水井组双向调堵技术研究与应用
4.高含水油田无效循环治理潜力分析及节能治理方法
5.埕岛油田CB6A倒伏井组治理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 发效 果进行 了数 值模 拟 , 模 结果表 明 : 数 菱形 井 网 采 出程 度和 水驱波 及范 围最 高 , 其次为 反 九点 井 网、 矩 形井 网 , 五点法 最低 , 而且 菱形 反九 点井 网 已在 长
庆油 田低压 、 特低一超低渗油藏广泛采用 , 开发初期 井网适应性较强 , 因此本井区设计采用菱形反九点
造, 笔者 通过 七棵 树 油 田井 网优化 、 井距优 化研 究 , 实施 的过程 中取 得 了较好 的开 发效 果 。 在 关键 词 : 开发 方 式 ; 网井 距 ; 井 产能 井 单
中图分 类号 : E3+ T 2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o 6 912 1 )8 14 O 1 0—7 8 (O 11一O 1一 2
统。
10 井距5m, 0m。从
数模 优化 结果 分析 , 方案 一井 距较 小 , 井 控制储 量 单 小, 初期 产量 高 ,5 末采 出程度达 到 2 , 于方 1年 4/ 优 9 6
案二 的采 出程 度 。因此 确定 本井 区排距 为 1 0 井 5 m,
粘度 、 硫 的 中质油 。 层压 力在 1.5 4 5MP 低 地 27 ~1. 2 a
之 间 , 均 为 1 . 8 a 压 力系 数在 0 7 ~0 7 平 3 7 MP , . 0 . 3之
间, 平均 为0 7 , . 2 属于 异常 低压 系统 。 层温 度在7 . 地 3 9 '3 ~7 . ℃之 间 , 均为 7.  ̄ 地 温梯 度在 32 . 8 平 60C; . ~3 9C/ 0 m 之 间 , 均 为 3 5 10 属 于 常 温 系  ̄ 10 平 . ℃/0m,
2 1 井 网优 化 .
七棵 树油 田属 于典 型 的低 压 、 特低 渗透 油藏 。 油 藏 具 有 规模 小 、 储层 厚 度 薄 、 层 间泥 质 隔层 薄 、 油 需
开发 方 案设计 了 多套开 发井 网并 对这 些井 网 的
要压裂改造等特点。为了提高油藏产能及最终采收
率 , 者针 对 七棵 树油 田油 藏特 点 , 究 了水平 井开 笔 研 发 的可行 性 , 通过 井 网井 距优化 设计 、 水平 井参 数优 化设 计研 究 , 取得 了较 好 的开发 效果 。 1 油藏 地 质特征
建 立起驱 替 , 采井 距不 能过 大 ; 注 又要考 虑油 田开 发
90 7m。 目的 层段 沙一 段 , 主力 层砂 体 孔 隙度分 布 范 围8 1/ 5 9 , . 6 9~1 . 峰值 区间9 "1 ; - 2 电测解释 渗 ' 透 率分 布 范 围0 0 ~8 . x1q , .1 18 0 m 峰值 区 间0 0 .1
注采 井 网。
2 2 注 采井 距优化 .
七棵树油 田位于吉林 省公主岭市境 内, 距长春
市 6k 5 m。构 造 上 处于 梨 树 断 陷东 部 向斜 带 的 东 北
部 , 构 造 形 态 为 北 东 轴 向的 向斜 构 造 , 造 幅 度 其 构
低渗透 油 藏既要 考虑 注水 井和 采油 井之 间能 够
刘松广等 七棵树油田井网井距适应性研 究
15 1
图 1 数值模拟不 同井网采出程度与时 间关系曲线图
图 2 经济最佳井网密度和极限井 网密 度图
3 单 井 产能 确 定
3 1 采 油 指数计 算 .
S 8 区 5 范 围 内有 效 厚度取 各 小层 加权 平 W 井 m
均值为 87m, .5 考虑合采时层 间干扰的因素 , 动用厚
距为40 图 2。 5 m( )
2 井 网井 距 的确 定
收稿 日期 :O l 8 2 2 1 —O —1 作者简介 : 刘松 广(9 1 ) 男, 1 8一 , 工程 师 ̄0 5年毕业于中 国石 油大学石 油地质专业 , 要从 事石油地质研 究及 油 田开发 20 主
工作 。
21 年第 1 期 01 8
度 取 碾平厚 度 的 9 为 7 8 生产 压差 为 6O a O .m, 。MP ,
经济合理井 网密度 , 它是指在经济最佳井网密
度 的 基础 上 , 加三 分 之一 经 济 最佳 与 极 限井 网 密 度
的差值 。
利 用上 述 方 法 确 定 的 合理 井 网密 度 1. we / 15 l l k , 济合 理井 距 60 m。经 0m。 利 用 数 模 设 计 了 两 套 井 网 方 案 , 案 一 排 距 方
的经 济合 理 性 , 网 不 能太 密 ,根 据 胜利 油 田地 质 井 科 学研 究院确 定 的技术极 限井 距 的极 限供 油半径 计 算 公 式计 算 出 井 区极 限供 油 半 径 7m, 5 技术 极 限 井
距 为 10 图 1 。 5 m( )
~o 5 0 m , . ×1 。属于低孔、 特低渗储层 。主力油层
14 1
内蒙 古石 油4 r L. -
21 年第 1 期 01 8
七棵 树 油 田井 网井 距 适 应 性研 究
刘 松 广 , 科 战 , 晓 微 , 宏 伟 王 陈 杨
( 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 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摘
要: 七棵 树 油 田构 造上 处 于 梨树 断 陷 东部 向斜 带 的 东北部 , 其构 造 形 态 为北 东轴 向的 向斜 构
只 有 2个小 层 , 油层 相对 单一 , 油层 平均 厚度 7 6 .m, 油层 间的泥 质 隔层平 均厚 度7 2 油 藏埋深 10 一 .m。 8O
2 0 m。 原 油 密 度 0 8 8 g c , 层 原 油 粘 度 2 10 . 4 1 /m。 地 . 0 mP . ; 油 比 3 . 8 / ; 固 点 1 . ℃; 7 aS气 7 5 m。m。凝 6 5 含蜡 量为 1 . 5 ; 硫量为 0 1 ; 81% 含 . 6 初馏 点8 ℃, 于低 A o 4 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