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合集下载

重症医学科设立与管理指南(2023版)

重症医学科设立与管理指南(2023版)

重症医学科设立与管理指南(2023版)1. 引言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重症医学科设立与管理的指导,以帮助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重症医疗服务。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关键的部门,负责处理危重病患的治疗与护理。

正确的设立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度。

2. 设立重症医学科的考虑因素在设立重症医学科之前,医疗机构需要考虑以下因素:2.1 医疗需求评估评估本地区危重病患的数量和需求,确保设立重症医学科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2.2 人员需求评估评估医生、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的人员需求,确保能够配备足够的高素质专业人员。

2.3 设备与设施确保重症医学科能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设施,包括监护设备、呼吸机、手术室等。

2.4 政策和法规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要求,确保设立的重症医学科符合相关标准。

3. 重症医学科的管理指南以下是重症医学科的管理指南:3.1 人员管理- 招募和培训合格的医生和护士,确保他们具备处理危重病患的能力。

- 建立持续的教育培训计划,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 设立合理的人员轮班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质量。

3.2 设备管理- 确保重症医学科的设备正常运作,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校准。

- 保证设备的充足性和先进性,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 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购买、维修和淘汰等。

3.3 患者管理- 建立患者登记和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制定患者评估和监测方案,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 设立合适的转诊和转运机制,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紧急治疗。

3.4 质量管理-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质量指标和评估方法。

- 定期进行质量审核和改进,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 推行经验分享和医学研究,促进重症医学科的学术发展。

4. 结论设立与管理重症医学科需要综合考虑医疗需求、人员需求、设备与设施以及政策和法规等因素。

遵循本指南的建议,能够确保重症医学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度。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09)评分表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09)评分表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生部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三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基本条件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第八条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建设。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第九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

第十条医院相关科室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能随时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床旁B超、血液净化仪、X线摄片等影像学,以及生化和细菌学等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条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基本条件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第八条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建设。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第九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

第十条医院相关科室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能随时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床旁B超、血液净化仪、X线摄片等影像学,以及生化和细菌学等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条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

重症医学科每天至少应保留l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我部印发了《关于在<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号),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设置重症医学科。

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专科医疗服务水平。

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院,要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重症医学科。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三日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基本条件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4完整版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4完整版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4完整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是指导和规范重症医学科建设和管理的指南,于2024年发布。

本指南内容详实全面,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重症医学科建设及管理的基本原则、重症医学科的基本架构和人员配置、设备设施建设和管理、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重症医学科的教育与培训以及学科发展等。

首先,本指南明确了重症医学科建设及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和合理性。

指南要求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应基于科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并明确了科室运行的规范和安全要求,保证患者的就医安全。

接着,本指南介绍了重症医学科的基本架构和人员配置。

指南详细列出了不同医疗机构的不同基本架构和人员配置要求,包括科室的组织结构、不同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及人员数量的要求等。

明确了各级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科人员的配置标准,确保科室的正常运转。

其次,本指南重点介绍了设备设施建设和管理。

详细介绍了重症医学科所需的各类设备设施的种类与数量,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此外,还指出了科室对设备设施的管理要求,包括日常维护、防护、消毒等。

另外,本指南还强调了重症医学科的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

指南明确了医疗事故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及时记录和反馈医疗事故等。

此外,还要求科室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保证患者的安全。

指南还阐述了重症医学科的教育与培训。

指南明确了医学科室的教育与培训计划及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培训课程、组织学术交流和研究等,以提高科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最后,指南还对重症医学科的学科发展进行了展望。

指南要求重症医学科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需求,不断提高科室的临床研究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科室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综上所述,《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24完整版,具有指导和规范重症医学科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作用。

指南内容详实全面,从重症医学科的基本原则、基本架构和人员配置、设备设施建设和管理、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教育与培训以及学科发展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科室的运营和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构建与管理重症医学科:2023版指南

构建与管理重症医学科:2023版指南

构建与管理重症医学科:2023版指南
简介
本指南旨在为医院和医疗机构构建和管理重症医学科提供指导。

重症医学科(ICU)是一个关键的医疗部门,负责治疗危重病患者。

本指南将提供一些简单的策略,以帮助医院顺利建立和管理高效的
重症医学科。

构建重症医学科
构建重症医学科需要以下步骤:
1. 需求评估:评估医院的需求,包括危重病患者数量、设备需
求和人员需求。

2. 空间规划: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ICU所需的床位、医疗设备和工作站。

3. 设备采购:购买适当的医疗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和药物
输液泵。

4. 人员招聘和培训:招聘合格的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并提
供必要的培训。

5. 制定流程和协议: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和协议,确保医疗团队
在处理危重病患者时能够高效运作。

管理重症医学科
管理重症医学科需要以下策略:
1. 领导团队:建立一个专业的领导团队,负责协调和管理ICU 的日常运作。

2. 持续培训:为医疗团队提供持续的培训和研究机会,以保持专业水平。

3.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机制,监测ICU的运作质量并持续改进。

4. 多学科合作:促进ICU内外的多学科合作,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

5. 危机管理:制定危机管理计划,以应对突发情况和灾难。

结论
通过遵循本指南提供的简单策略,医院和医疗机构可以成功构建和管理高效的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在救治危重病患者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重视其建设和管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2023版全面指南:重症医学科的创建与管理

2023版全面指南:重症医学科的创建与管理

2023版全面指南:重症医学科的创建与
管理
一、创建重症医学科的步骤
1. 明确设立目标
设立重症医学科首先需要明确治疗目标,这通常包括对重症疾
病的救治,如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疾病。

2. 设计科室结构
设计科室结构应当考虑到病床数量,护士比例,医生配备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设有专业的重症治疗设备及设施。

3. 建立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应包含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护士长,药师等角色,以确保科室的高效运转。

4. 制定科室规章制度
科室规章制度应包含医疗质量管理,病人隐私保护,医疗事故
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二、管理重症医学科的策略
1. 人员管理
科室应定期进行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同时,应设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 质量管理
科室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对医疗质量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正。

3. 病人管理
病人管理应注重病人的隐私保护,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满意度,同时对病人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和记录。

4. 风险管理
科室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估,制定应对措施,以尽量减小风险带来的损失。

5. 科研管理
鼓励科室内进行科研活动,提升科室的科研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科研支持。

总结,重症医学科的创建与管理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任务,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定科学的策略,以确保科室的正常运行和病人的治疗效果。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2023完全指南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2023完全指南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2023完全指南前言重症医学科(Critical Care Medicine)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对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和管理一个高效、专业的重症医学科显得尤为重要。

本指南将为您提供关于如何构建和管理2023年重症医学科的全面指导。

1. 学科建设与规划1.1 确定学科建设目标:根据医院规模、地域特点和患者需求,明确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目标。

1.2 配置医疗设备:选择先进的呼吸机、监护仪、床旁血气分析仪等设备,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1.3 人才队伍建设:招聘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医护人员,加强内部培训,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1.4 学术研究与交流:鼓励医护人员参与学术研究,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影响力。

2. 医疗管理2.1 制定诊疗规范:根据国内外指南,制定重症患者的诊疗规范,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2.2 优化工作流程:建立高效的工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等待时间。

2.3 患者安全管理:加强患者安全管理,预防跌倒、压疮等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2.4 质量监控与改进: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3. 护理管理3.1 制定护理规范:根据国内外指南,制定重症患者的护理规范,确保护理质量。

3.2 护理培训与教育: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3.3 心理关爱与支持: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提供专业的心理关爱和支持。

3.4 护理科研与创新:鼓励护理人员参与科研工作,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4. 科室运营与管理4.1 成本控制:合理配置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科室效益。

4.2 科室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4.3 医患沟通与满意度: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4.4 科室发展规划:根据医院整体规划,制定科室中长期发展目标。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重症医学科作为医院中救治危重症患者的核心科室,其建设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和治疗效果。

为了确保重症医学科能够高效、安全地运行,以下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要点。

一、科室布局与设施(一)空间规划重症医学科应位于医院内相对独立且易于通行的区域,以方便患者转运和医疗资源的快速调配。

科室内部应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医疗区、监护区、医护工作区、污物处理区等。

每个区域之间应保持合理的通道和隔离,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病床设置病床数量应根据医院的规模和患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每张病床的使用面积应不小于 15 平方米,床间距应大于 15 米。

病床应配备完善的监护设备和治疗设施,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

(三)医疗设备重症医学科需要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以满足对危重症患者的监测和治疗需求。

常见的设备包括多功能监护仪、有创和无创呼吸机、血液净化设备、除颤仪、床边 X 光机、超声仪等。

这些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四)环境设施科室内部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照明设施应充足,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和观察。

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墙壁和天花板应易于清洁和消毒。

二、人员配备与团队建设(一)医生团队重症医学科医生应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各种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医生团队应包括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不同层次的人员,以保证医疗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护理团队护理人员是重症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

护理人员与病床的比例应不低于 25:1,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充分的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技能,如气道护理、静脉穿刺、压疮预防等。

(三)团队培训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最新的诊疗指南、急救技能、设备操作等。

同时,应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医疗团队的整体素质。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我部印发了《关于在<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号),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设置重症医学科。

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专科医疗服务水平。

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院,要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重症医学科。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三日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基本条件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重症医学科设立与管理指南(2023版)

重症医学科设立与管理指南(2023版)

重症医学科设立与管理指南(2023版)
引言
重症医学科是具有诸多特殊性质及具备高度敏感性的医疗科室,在医疗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该指南的编制旨在规范重症医学科的设
立和管理,并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疗效。

设立重症医学科的条件
- 建立在救治各类急危重症和疑难病例的基础上;
- 配备合格的医疗人员和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
- 保证有独立的地理位置和清晰的工作范围;
- 拥有充足的病床及医疗资源。

重症医学科的功能要求
- 及时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循环状态、呼吸等;
- 对各种类型的重症患者实施系统性的监控和治疗;
- 建立重症医学规范化的治疗流程和重症医学质量评估体系;
- 建立重症医学团队和系统化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重症医学科的管理要求
- 制定并实行科室规章制度,建立内部考核机制;
- 做好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使用;
- 定期召开科室会议,改进科室医疗服务工作;
- 做好与其他科室的协调沟通,实现信息共享。

结语
重症医学科是医院的重要医疗科室之一,该指南旨在规范重症
医学科的设立和管理及医疗人员的常规操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权益,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院事业的发展。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指南(2023版)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指南(2023版)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指南(2023版)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指南(2023版)引言本指南旨在提供重症医学科构建和管理的方针和建议,以帮助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重症医学护理服务。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和策略,旨在简化决策过程并避免法律纠纷。

构建重症医学科1. 需要充足的资源:建立重症医学科需要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确保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专业人员配备:重症医学科应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他们应接受相关培训以提供专业的重症护理。

3. 设备和技术支持:重症医学科需要配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提供必要的治疗支持。

4. 协调与合作:重症医学科应与其他科室和医疗团队紧密合作,以确保患者在转诊和治疗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协调护理。

重症医学科管理1. 有效的领导和管理:重症医学科应有明确的领导结构和管理机制,以确保良好的团队合作和高效的工作流程。

2. 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制定标准操作程序、培训医护人员和监测患者的治疗结果。

3. 数据管理和信息交流:重症医学科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以便收集和分析患者的相关信息,并与其他科室和机构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

4. 患者和家属参与:鼓励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治疗决策和护理过程,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合规与法律注意事项1. 遵守法律法规:重症医学科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2. 隐私和数据保护:重症医学科应妥善处理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遵守相关的数据保护法规。

3. 医疗纠纷和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处理医疗纠纷,并采取措施减少潜在的法律风险。

结论重症医学科的构建和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本指南提供了一些简化决策和避免法律纠纷的策略。

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情况和资源状况,结合本指南的建议,制定适合自己的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方案,以提供优质的重症医学护理服务。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指南(2023版)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指南(2023版)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指南(2023版)
一、重症医学科的构建
1.1 人员配置
根据医院的规模和病人的病种,配置相应比例的医生、护士和辅助人员。

其中,医生应具备重症医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护士与病人的比例需要符合《医疗机构设置标准》。

1.2 设备配置
重症医学科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血液净化设备等。

设备的配置和更新应根据科技进步和临床需求进行。

1.3 建设环境
重症医学科的建设环境应清洁、安静、温馨,能够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恢复环境。

二、重症医学科的管理
2.1 人员管理
对医疗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以保证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要注重人员的精神状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2.2 设备管理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新的设备,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培训。

2.3 质量管理
建立质量管理机制,定期对重症医学科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三、重症医学科的发展
3.1 科研创新
重症医学科应注重科研创新,通过开展多种科研项目,推动重症医学的发展。

3.2 国际交流
通过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等方式,与国际重症医学领域的先进水平对接。

3.3 社会服务
通过提供社区健康讲座、健康咨询等服务,将重症医学科的专业知识传播到社会,服务社会。

以上就是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的相关指南,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卫办医政发〔2009〕23号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卫办医政发〔2009〕23号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臵,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基本条件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第八条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建设。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第九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臵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

第十条医院相关科室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能随时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床旁B超、血液净化仪、X线摄片等影像学,以及生化和细菌学等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条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

重症医学科每天至少应保留l 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指南(2023版)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指南(2023版)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指南(2023版)简介本指南旨在提供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的指导,帮助医疗机构优化重症医学科的运作,提高患者救治效果。

本指南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涵盖了重症医学科建设、团队组成与培养、设备设施、流程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重症医学科建设- 重症医学科的位置和规模:医疗机构应合理确定重症医学科的位置和规模,考虑患者需求、人力资源和设施条件等因素。

- 重症医学科团队建设:医疗机构应拥有一支高水平的重症医学科团队,包括重症医学专家、护士、呼吸治疗师等。

- 学科设置与科研支持:医疗机构应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学科设置和科研支持,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团队组成与培养- 重症医学专家培养: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重症医学专家培养体系,包括培训计划、轮转培训和继续教育等。

- 护士及其他支持人员培养: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护士及其他支持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 跨学科合作:医疗机构应鼓励重症医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患者救治水平。

设备设施- 重症监护室建设:医疗机构应合理配置重症监护室,包括床位、监护设备、仪器设备等,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监护与治疗。

- 特殊设施及技术支持:医疗机构应根据需要配备特殊设施和技术支持,如人工肝支持系统、体外膜肺氧合等,提高重症医学科的救治能力。

- 设备管理与维护: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流程管理- 重症医学科救治流程:医疗机构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治流程,包括患者转入、评估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病情监测与干预等环节。

- 急救与转运协作:医疗机构应与急救中心和转运机构建立协作机制,确保急救与转运过程的顺畅与高效。

- 质量管理与监测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管理与监测评估体系,对重症医学科的工作质量和患者救治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结论本指南为医疗机构提供了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的指导,希望能够帮助医疗机构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09完整版(20200705094053)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09完整版(20200705094053)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我部印发了《关于在<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 号),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设置重症医学科。

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专科医疗服务水平。

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院,要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对重症医学医院应加强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基本条件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 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 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重症医学科建立与管理指南(2023版)

重症医学科建立与管理指南(2023版)

重症医学科建立与管理指南(2023版)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重症医学科建立与管理的指南,以帮助医疗机构和医生有效地管理重症患者。

本指南基于2023年的最新研究和实践经验,旨在促进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和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指南内容
1. 重症医学科的定义和目标
- 定义重症医学科的范围和职责
- 重症医学科的目标和使命
2. 重症医学科的建立和组织
- 重症医学科的必备条件和要求
- 重症医学科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
- 重症医学科的设备和资源配置
3. 重症医学科的管理原则
- 重症医学科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 重症医学科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和协调
4. 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实践指南
- 重症患者的评估和监测
- 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和疼痛管理
5. 重症医学科的人员培训和发展
- 重症医学科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 重症医学科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
6. 重症医学科的研究和学术交流
- 重症医学科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重症医学科的学术交流和培训机会
结论
通过本文档的指导,医疗机构和医生可以更好地建立和管理重症医学科,提高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我们鼓励各个医疗机构根据本指南的原则和建议,进行适当的改进和优化,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重症医学科的需求。

如需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全文。

构建与管理重症医学科:2023版指南

构建与管理重症医学科:2023版指南

构建与管理重症医学科:2023版指南一、科室建设规划1. 基本设施规划:重症医学科应配备全套的监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机、监护仪、血液净化设备等,并应满足各类病情的救治需求。

基本设施规划:重症医学科应配备全套的监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机、监护仪、血液净化设备等,并应满足各类病情的救治需求。

2. 人员配置:科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医护人员,包括重症医学科专科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等,并通过定期培训提高全员的专业素质。

人员配置:科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医护人员,包括重症医学科专科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等,并通过定期培训提高全员的专业素质。

3. 科研设施:增设科研设施,鼓励科室内部进行科研活动,创新治疗手段。

科研设施:增设科研设施,鼓励科室内部进行科研活动,创新治疗手段。

二、科室管理1. 病人管理:对病人病情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加强病人的心理疏导,提高病人的治疗配合度。

病人管理:对病人病情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加强病人的心理疏导,提高病人的治疗配合度。

2. 人员管理: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防止过度劳累。

定期进行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人员管理: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防止过度劳累。

定期进行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3. 设备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故障对病人治疗的影响。

设备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故障对病人治疗的影响。

三、质量保障1. 质量控制:建立科室质量控制组,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对科室的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质量控制:建立科室质量控制组,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对科室的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2. 安全管理:确保病人的治疗安全,对医疗事故进行严格的报告和处理,减少医疗误差。

安全管理:确保病人的治疗安全,对医疗事故进行严格的报告和处理,减少医疗误差。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指南(2023版)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指南(2023版)

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指南(2023版)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指南(2023版)一、引言重症医学科(Critical Care Medicine)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负责救治重症患者,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症医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广泛重视。

为了规范重症医学科的构建与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制定本指南。

二、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目标1. 建立健全的重症医学科体系,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2. 提高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 完善重症医学科设备设施,保障患者安全。

4. 优化重症医学科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5. 加强重症医学科科研与教学,提升学科影响力。

三、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原则1.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标准。

2. 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需求和满意度。

3.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4. 强化团队合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5. 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科水平。

四、重症医学科构建与管理内容4.1 组织架构1. 设立重症医学科病房,配备专业医护人员。

2. 设立重症监护室(ICU),配备先进的监护和治疗设备。

3. 设立重症医学科门诊,提供专业咨询和诊疗服务。

4.2 设备设施1. 配置完善的监护和治疗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血液净化设备等。

2. 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建立健全设备使用和管理制度,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4.3 人力资源1. 配备具有专业资质的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 建立健全人员考核和激励制度,提高工作积极性。

4.4 诊疗流程1. 制定重症患者诊疗流程,确保救治过程有序进行。

2. 加强病情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协作,提高患者救治效果。

4.5 质量控制1.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2. 定期进行质量评估,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我部印发了《关于在<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号),具备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设置重症医学科。

为指导重症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推动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具备条件的医院要按照《指南》要求,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专科医疗服务水平。

目前条件尚不能达到《指南》要求的医院,要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重症医学科。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三日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置,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基本条件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第八条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建设。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第九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

第十条医院相关科室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能随时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床旁B超、血液净化仪、X线摄片等影像学,以及生化和细菌学等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条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

重症医学科每天至少应保留l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

第十二条重症医学科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第十三条重症医学科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宜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

第三章质量管理第十四条重症医学科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五条重症医学科应当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医疗、护理、医院感染等管理部门应履行日常监管职能。

第十六条重症医学科收治以下患者:(一)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统功能衰竭,经过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

(二)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三)在慢性器官或者系统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或接近原来状态的患者。

(四)其他适合在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和治疗的患者。

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测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第十七条下列病理状态的患者应当转出重症医学科:(一)急性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已基本纠正,需要其他专科进一步诊断治疗;(二)病情转入慢性状态;(三)病人不能从继续加强监护治疗中获益。

第十八条重症医学科的患者由重症医学科医师负责管理,患者病情治疗需要时,其他专科医师应及时提供会诊。

第十九条医院应采取措施保证重症医学科医师和护士具备适宜的技术操作能力,并定期进行评估。

第二十条对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应进行疾病严重度评估,为评价重症医学科资源使用的适宜性与诊疗质量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医院应建立和完善重症医学科信息管理系统,保证重症医学科及时获得医技科室检查结果,以及质量管理与医院感染监控的信息。

第二十二条重症医学科的药品、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管理和使用应当有规范、有记录。

第二十三条重症医学科的仪器和设备必须保持随时启用状态,定期进行质量控制,由专人负责维护和消毒,抢救物品有固定的存放地点。

第四章医院感染管理第二十四条重症医学科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对特殊感染患者的隔离。

严格执行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的各项措施,加强耐药菌感染管理,对感染及其高危因素实行监控。

第二十五条重症医学科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

第二十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左右。

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第二十七条对感染患者应当依据其传染途径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对经空气感染的患者应当安置负压病房进行隔离治疗。

第二十八条重症医学科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

第二十九条重症医学科应当严格限制非医务人员的探访;确需探访的,应穿隔离衣,并遵循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规定。

第三十条重症医学科的建筑应该满足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在必要时尽快接触病人的通道。

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原则。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三十一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设置省级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中心或者其他有关组织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科进行质量评估与检查指导。

第三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或者其他组织开展对重症医学科的检查和指导,不得拒绝和阻挠,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六章附则第三十三条设在医疗机构相关科室内开展本科重症患者治疗的科室和病房参照本指南管理。

第三十四条本指南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附件: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2.重症医学科基本设备附件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基本技能要求一、医师(一)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要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免疫功能紊乱。

要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三)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心肺复苏术、颅内压监测技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二、护士(一)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三)除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附件2重症医学科基本设备一、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

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

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

每个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

重症医学科应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路插座都应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二、应配备适合的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三、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

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配备1台便携式监护仪。

四、三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原则上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二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

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

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应有1台便携式呼吸机。

五、每床均应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其中微量注射泵原则上每床4台以上。

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六、其他必配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管道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纤维支气管镜、升降温设备等。

三级医院必须配置血液净化装置、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