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_UG热分析基础案例_沈春根
合集下载
15_UG有限元带阻尼振动分析_沈春根
0D单元
1D单元
0.2 弹簧单元 – 属性参数表(一维弹簧单元)
PELAS (CELAS2)
PELAS (CELAS1)
0.3 弹簧单元 –
属性参数表(三维弹簧单元CBUSH)
注意:CBUSH1D为一维弹簧单元
0.4 阻尼单元 – 描述
0D单元
1D单元
0.5阻尼单元 – 参数表
PDAMP (CAMP1)
PDAMP (CDAMP2)
0.6 质量单元- 描述
0D单元
1D单元
0.7 质量单元- 参数表
PMASS (CMASS1)
PMASS (CMASS2)
0.8 创建弹簧、质量和阻尼单元的2种方法
1.1 弹簧质量单元静力学分析- 提出问题
此端固定, Z拉伸方 向
弹簧刚度 设定为 10N/mm
计算弹簧的变形量
该节点固 定,X方 向变形
弹簧刚度 设定为 10N/mm
采用有限元计算固 有频率
该节点 质量为 1Kg
2.1 无阻尼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 理论公式
K=1000N/m; M=1Kg。
理论计算: f = 15.924 Hz。
2.2 固有频率计算 – 创建弹簧单元并设置参数
创建1条 直线和2 个点
此端向 下拉力 10N
1.2静力学分析- 构建fem模型及参数
拉伸Z 方向
还可以采用 单元创建命 令(手工)
阻尼系数不影响 静力学计算结果
1.3静力学分析- 构建的弹簧单元
隐藏辅 助线
网格显 示和标 签显示
1.4静力学分析-构建sim模型并求解结果
位移云图
反作用力云图
2.0无阻尼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 固有频率计算
24_UG声振基础案例_沈春根-免费分享
1.3 FEM-对声波域(包络体)划分网格1
物理属性-打开其对话框-类型切换为 【PSOLID-声学流体】-创建-打开 【PSOLID-声学流体】对话框,点击 【选择材料】;
进入【材料列表】-选取空气(Air,必 要时自定义声域体材料)-确认,返回完 成操作;
一般来说,对于声学体材料,只需要密 度、体积模量和声速中的两个即可。
网格效果和导航器 特征树如图所示。
1.2 FEM-建立曲面包络体
插入-曲面包络-曲面包络方案,打开对话框; 选择全部2D单元,分辨率(全局解析度)设为5mm(建议自动计算); 点击【点】对话框,选择坐标原点作为包络的中心点,确认; 在导航器窗口,如图所示,点击【包络】,注意特征树发生了变化。 隐藏【2D收集器】,即可看到该几何体(声波域、声学体、空气),默认呈现半透明。
1.4 FEM-对声波域(包络体)划分网格2
3D扫略网格(六面体)-选择源面-定义 单元类型为:CHEXA(8)-Acoustic Fluid;
定义单元大小(依据参见后页); 定义网格收集器。
1.5 FEM- 对声波域划分网格3
要计算最大单元大小,可将最大频 率转换为最大波长并除以 6;
本案例分析上限频率4000Hz,声速 按照340m/s(声速等于波长乘以频 率),那么最大单元大小约为: 14.17mm;
通过指定最大频率来定义单元大小, 可使用支持对话框内单元大小框中 的 SizeForAcoustics 函数。
结构体单元和声域体单元,两者的单元阶次尽量一致, 给两者接触(耦合)计算带来方便!
触参数、定义扰动频率; 4. 求解和后处理。
关键词:曲面包络、Acoustic Fluid(声学流体)、(声)流体-结构耦合
34_UG声学边界元基础案例_沈春根
UG NX有限元培训 – 专题34
NX有限元分析 声学基础案例
(基于 Simcenter Acoustic BEM,NX12.0及以上版本)
江苏大学 沈春根
2020年2月 第1版
了解声学基础知识; 熟悉NX仿真流程。
0.1 Simcenter Acoustics BEM基本概念
使用边界元法 (BEM) 的 Simcenter Acoustics BEM 求解器 环境可以对内部和外部的声学与声振问题进行求解。
打开新建FEM对话框,默认求解器 Simcenter Acoustics BEM,分析 类型:直接声学,确定-进入FEM 环境;
Step1.2 划分2D网格(作为声波传递到潜水器模型的边界)
OR
2D网格-单元类型:TRI3 Acoustic,单元 大小150mm,默认网格收集器,确定;
注意,单元大小也可以输入函数式,括号 内的数值和分析频率最大值有关;
可以计算不同声源产生的声压大小(或者功率大小)、 不同的声源距离,对壳体表面声压的变化;
如果声源所处的方位变化,比如和X轴成45度的角度,可 以计算相应的声压分布变化。
5. 总结和说明
建议进一步了解术语和关键词:BEM(边界元)、直接 /间接声学、网格体素、声学流体及其属性、定义声学 材料的参数(比如水、空气)、定义单元大小函数、 声波源类型、声波指向性(指向极坐标图的含义)、 声压级、麦克风(传感器)网格、吸声器(材料)等。
求解声波传递至潜水器壳体表 面的最大声压级(dB);
画出250Hz和1000Hz下的声 波指向图(方向性分析图);
分析频率为250、500、750、 1000Hz等4个频率。
Step1.1:构建CAD模型,新建FEM文件
NX有限元分析 声学基础案例
(基于 Simcenter Acoustic BEM,NX12.0及以上版本)
江苏大学 沈春根
2020年2月 第1版
了解声学基础知识; 熟悉NX仿真流程。
0.1 Simcenter Acoustics BEM基本概念
使用边界元法 (BEM) 的 Simcenter Acoustics BEM 求解器 环境可以对内部和外部的声学与声振问题进行求解。
打开新建FEM对话框,默认求解器 Simcenter Acoustics BEM,分析 类型:直接声学,确定-进入FEM 环境;
Step1.2 划分2D网格(作为声波传递到潜水器模型的边界)
OR
2D网格-单元类型:TRI3 Acoustic,单元 大小150mm,默认网格收集器,确定;
注意,单元大小也可以输入函数式,括号 内的数值和分析频率最大值有关;
可以计算不同声源产生的声压大小(或者功率大小)、 不同的声源距离,对壳体表面声压的变化;
如果声源所处的方位变化,比如和X轴成45度的角度,可 以计算相应的声压分布变化。
5. 总结和说明
建议进一步了解术语和关键词:BEM(边界元)、直接 /间接声学、网格体素、声学流体及其属性、定义声学 材料的参数(比如水、空气)、定义单元大小函数、 声波源类型、声波指向性(指向极坐标图的含义)、 声压级、麦克风(传感器)网格、吸声器(材料)等。
求解声波传递至潜水器壳体表 面的最大声压级(dB);
画出250Hz和1000Hz下的声 波指向图(方向性分析图);
分析频率为250、500、750、 1000Hz等4个频率。
Step1.1:构建CAD模型,新建FEM文件
33_UG热固耦合基础案例_沈春根
本实例也可以采用Simcenter 3D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来进 行计算。
出现预加的温度载荷!
Step6. 完善Mapping Natran解算方案
激活Mapping Nastran方案; 将公共约束中的固定约束拖
至本方案的约束集内; 对本解算方案进行求解; 求解结束后,结果下的节
点 [Sturctural],会显亮, 表明求解成功,可以双击打 开它。
Step7. 查看后处理-温度载荷造成的变形和应力
Step4. 选择源模型结果文件和设置输出
Step4. (继续) 查看导航器窗口的变化
如图所示,修改名称 Solution 1 (如果上述操 作没有完成的话)为 Solution 3 mapping;
对该解算方案进行求解; 求解的目的:将bun文
件中的温度数据,关联 至结构解算方案来。
Step5. 映射方案求解后得到新的结构方案
Step1. 完成温度解算方案和后处理(查看专题32)
便于区分,将解算方 案进行重命名
注意:在计算结果文件夹中,会找到一个后缀名为bun的文件(包含了网格 和后处理结果数据)!
Step2. 新建结构分析sim文件和解算方案
如果将这些文件取 名“见名思义”的 新名称,则更好!
以散热座CAD模型(Model1)或者上述温 度场分析操作所生成的i模型为参考,新建 结构分析用的fem和sim文件。
新建结构分析sim文件和解算方案?以散热座cad模型model1或者上述温度场分析操作所生成的i模型为参考新建如果将这些文件取结构分析用的fem和sim文件
UG NX有限元培训 – 专题33
NX有限元分析 热-固耦合分析基础案例
(采用Mapping映射方法)
出现预加的温度载荷!
Step6. 完善Mapping Natran解算方案
激活Mapping Nastran方案; 将公共约束中的固定约束拖
至本方案的约束集内; 对本解算方案进行求解; 求解结束后,结果下的节
点 [Sturctural],会显亮, 表明求解成功,可以双击打 开它。
Step7. 查看后处理-温度载荷造成的变形和应力
Step4. 选择源模型结果文件和设置输出
Step4. (继续) 查看导航器窗口的变化
如图所示,修改名称 Solution 1 (如果上述操 作没有完成的话)为 Solution 3 mapping;
对该解算方案进行求解; 求解的目的:将bun文
件中的温度数据,关联 至结构解算方案来。
Step5. 映射方案求解后得到新的结构方案
Step1. 完成温度解算方案和后处理(查看专题32)
便于区分,将解算方 案进行重命名
注意:在计算结果文件夹中,会找到一个后缀名为bun的文件(包含了网格 和后处理结果数据)!
Step2. 新建结构分析sim文件和解算方案
如果将这些文件取 名“见名思义”的 新名称,则更好!
以散热座CAD模型(Model1)或者上述温 度场分析操作所生成的i模型为参考,新建 结构分析用的fem和sim文件。
新建结构分析sim文件和解算方案?以散热座cad模型model1或者上述温度场分析操作所生成的i模型为参考新建如果将这些文件取结构分析用的fem和sim文件
UG NX有限元培训 – 专题33
NX有限元分析 热-固耦合分析基础案例
(采用Mapping映射方法)
27_UG非线性基础案例SOL106_沈春根-免费分享
UG NX有限元培训 – 专题27
UG NX有限元分析 非线性基础案例(SOL 106)
沈春根、 关天龙、孔维忠 2016年10月第1版 2019年7月第2版
已熟悉SOL101和自定 义本地库材料的操作
1. 问题提出:超出弹变范围后的应力、应变如何求解?
P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Sim
结构尺寸如图所示,材 料为Q235;
5. SOL106操作主要步骤
建立FEM模型,主要定义应力-应变曲线(表格数据), 定义初始屈服值;
建立SOL106解算方案: 1)输出请求中激活:应变; 2)工况控制中定义:增量值; 3)模型数据中激活:大应变。
查看非线性应力和非线性应变解算结果。
4.1 SOL106解算方案主要步骤
输出请求:激活应变; 非线性参数:设置增量
数为20; 模型数据:激活大变形。
4.2 SOL106解算成功,后处理窗口
4.3 采用SOL106计算塑变阶段的变形情况(F为200N)
4.4 采用SOL106计算塑变阶段的变形情况(F为400N)
采用SOL106非线性模块计算出塑变阶段的数据,更符合真实的应力-应变规律!
一个端面固定约束,另 一侧棱边承受载荷;
载荷产生的实际应力超 出屈服强度后,其真实 变形需要采用SOL106求 解器。
2.1 自定义应力-应变曲线1(定义本地材料的参数)
2.2 定义应力-应变曲线2(表格内的数据,来自网络)
确定后,进 一步定义初 始屈服点/值
3.1 采用SOL101计算弹塑临界阶段的变形情况(F为100N)
外载荷小于100N左右,板材的变形符合胡克弹变规律的(本构模型)。
3.2 采用SOL101计算塑变阶段的变形情况(F为200N)
UG NX有限元分析 非线性基础案例(SOL 106)
沈春根、 关天龙、孔维忠 2016年10月第1版 2019年7月第2版
已熟悉SOL101和自定 义本地库材料的操作
1. 问题提出:超出弹变范围后的应力、应变如何求解?
P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Sim
结构尺寸如图所示,材 料为Q235;
5. SOL106操作主要步骤
建立FEM模型,主要定义应力-应变曲线(表格数据), 定义初始屈服值;
建立SOL106解算方案: 1)输出请求中激活:应变; 2)工况控制中定义:增量值; 3)模型数据中激活:大应变。
查看非线性应力和非线性应变解算结果。
4.1 SOL106解算方案主要步骤
输出请求:激活应变; 非线性参数:设置增量
数为20; 模型数据:激活大变形。
4.2 SOL106解算成功,后处理窗口
4.3 采用SOL106计算塑变阶段的变形情况(F为200N)
4.4 采用SOL106计算塑变阶段的变形情况(F为400N)
采用SOL106非线性模块计算出塑变阶段的数据,更符合真实的应力-应变规律!
一个端面固定约束,另 一侧棱边承受载荷;
载荷产生的实际应力超 出屈服强度后,其真实 变形需要采用SOL106求 解器。
2.1 自定义应力-应变曲线1(定义本地材料的参数)
2.2 定义应力-应变曲线2(表格内的数据,来自网络)
确定后,进 一步定义初 始屈服点/值
3.1 采用SOL101计算弹塑临界阶段的变形情况(F为100N)
外载荷小于100N左右,板材的变形符合胡克弹变规律的(本构模型)。
3.2 采用SOL101计算塑变阶段的变形情况(F为200N)
29_UG流体基础案例稳态_沈春根
颜色显示-恢复:光 顺、显示于-恢复: 自由面;
重新切换颜色显示: 流线,点击右侧的 【结果】,打开 【流线绘图】对话 框;
点击【创建】,弹 出种子集对话框;
在模型右侧端面点 击(均匀)6个点, 应用并返回 ;
确定流线绘图对话 框;
确定后处理视图。
为保证流线长度贯穿于 整个长度上,做如下处理: 在Post View 1 中,勾
点击【显示】栏- 显示于切换为【切
割平面】- 点击【选项】- 弹出切割
平面对话框;
切割平面切换为【Y】、显示特征边
速度云图
激活、剪切侧切换为【全部输出】, 两次确认;
查看动画。
4.2 操作步骤- 后处理2 – 箭头- 动画
颜色显示: 箭头
回流效果
4.3 操作步骤- 后处理3 –流线显示
其他参数均默认。
3.2 操作步骤- 编辑求解方案2
求解
4.1 操作步骤- 后处理1- 光顺显示
在导航器窗口,双击-结果-Flow – 进
入后处理窗口;
依次点开:流-速度单元节点-Z(轴
向);
单击Post View1 – 右键 – 编辑 – 弹
出后处理视图对话框;
点击【边和面】-边,切换为:特征;
UG NX有限元培训 – 专题29
UG NX有限元分析 流体基础案例-稳态
江苏大学 沈春根 2017年10月第1版 2019年12月第2版
已了解流体分类、流 体方程等基础知识!
1.1 应用案例-背景-槽式孔板流量计流场仿真
来源于 网络
创建三 维模型Βιβλιοθήκη .2 应用案例-仿真要求入口
出口
1. 入口流速为1m/sec,出口为大压(开 口),介质为水;
重新切换颜色显示: 流线,点击右侧的 【结果】,打开 【流线绘图】对话 框;
点击【创建】,弹 出种子集对话框;
在模型右侧端面点 击(均匀)6个点, 应用并返回 ;
确定流线绘图对话 框;
确定后处理视图。
为保证流线长度贯穿于 整个长度上,做如下处理: 在Post View 1 中,勾
点击【显示】栏- 显示于切换为【切
割平面】- 点击【选项】- 弹出切割
平面对话框;
切割平面切换为【Y】、显示特征边
速度云图
激活、剪切侧切换为【全部输出】, 两次确认;
查看动画。
4.2 操作步骤- 后处理2 – 箭头- 动画
颜色显示: 箭头
回流效果
4.3 操作步骤- 后处理3 –流线显示
其他参数均默认。
3.2 操作步骤- 编辑求解方案2
求解
4.1 操作步骤- 后处理1- 光顺显示
在导航器窗口,双击-结果-Flow – 进
入后处理窗口;
依次点开:流-速度单元节点-Z(轴
向);
单击Post View1 – 右键 – 编辑 – 弹
出后处理视图对话框;
点击【边和面】-边,切换为:特征;
UG NX有限元培训 – 专题29
UG NX有限元分析 流体基础案例-稳态
江苏大学 沈春根 2017年10月第1版 2019年12月第2版
已了解流体分类、流 体方程等基础知识!
1.1 应用案例-背景-槽式孔板流量计流场仿真
来源于 网络
创建三 维模型Βιβλιοθήκη .2 应用案例-仿真要求入口
出口
1. 入口流速为1m/sec,出口为大压(开 口),介质为水;
11_UG NX有限元对称零件分析实例_沈春根-免费分享
建立对称约束; 建立其他约
束条件; 施加轴承载
荷;
1.5实例1-对称约束-约束模型和结果
内孔 固定
轴承 载荷
对称 约束
和全模型做 对比分析
2.0.1 轴对称分析-基础知识1
旋转体零件且施加载荷和约束仅为径向和轴向(即 没有相切分量)时,即可采用轴对称分析方法;
非常适合回转轴、压力容器等旋转零件; 操作时,在轴侧的剖切平面上创建有限元模型,大
பைடு நூலகம்
两侧内 孔固定
承受轴 承力载
荷
当零件的结构是对称 的,且包含对称的约 束条件和载荷,则可 以通过将模型切割成 一半,仅分析一半模 型来简化问题。
1.2实例1-对称约束-在理想化中拆分体
1.3实例1-对称约束-处理FEM模型
隐藏一半的多边形体; 赋予材料、物理和网
格属性; 网格划分;
1.4实例1-对称约束-处理SIM模型
2.5 实例2- 进行2D网格划分,并定义材料属性
默认即可
2.6 实例2- 新建仿真、解算方案和施加条件
2.7 实例2-结果显示
剖面结果显示
3D轴对称显示
内压均 布10MP
轴端棱 边固定
2.2 实例2- 新建FEM,选择轴对称结构类型
2.3 实例2- 切换到理想化环境提升体、拆分体
检查模型的 Z轴为对称 轴,否则对 模型进行变
换。
2.4 实例2-切换到FEM模型
步骤2: 选中一个剖面, 通过仅显示,显 示其片体。
步骤1: 检查仿真导航
器各个节点的 变化; 同时隐藏一半 的几何体。
UG NX有限元教学和培训 – 专题11
UG NX有限元分析 常见对称零件分析和应用
束条件; 施加轴承载
荷;
1.5实例1-对称约束-约束模型和结果
内孔 固定
轴承 载荷
对称 约束
和全模型做 对比分析
2.0.1 轴对称分析-基础知识1
旋转体零件且施加载荷和约束仅为径向和轴向(即 没有相切分量)时,即可采用轴对称分析方法;
非常适合回转轴、压力容器等旋转零件; 操作时,在轴侧的剖切平面上创建有限元模型,大
பைடு நூலகம்
两侧内 孔固定
承受轴 承力载
荷
当零件的结构是对称 的,且包含对称的约 束条件和载荷,则可 以通过将模型切割成 一半,仅分析一半模 型来简化问题。
1.2实例1-对称约束-在理想化中拆分体
1.3实例1-对称约束-处理FEM模型
隐藏一半的多边形体; 赋予材料、物理和网
格属性; 网格划分;
1.4实例1-对称约束-处理SIM模型
2.5 实例2- 进行2D网格划分,并定义材料属性
默认即可
2.6 实例2- 新建仿真、解算方案和施加条件
2.7 实例2-结果显示
剖面结果显示
3D轴对称显示
内压均 布10MP
轴端棱 边固定
2.2 实例2- 新建FEM,选择轴对称结构类型
2.3 实例2- 切换到理想化环境提升体、拆分体
检查模型的 Z轴为对称 轴,否则对 模型进行变
换。
2.4 实例2-切换到FEM模型
步骤2: 选中一个剖面, 通过仅显示,显 示其片体。
步骤1: 检查仿真导航
器各个节点的 变化; 同时隐藏一半 的几何体。
UG NX有限元教学和培训 – 专题11
UG NX有限元分析 常见对称零件分析和应用
20_UG响应仿真SOL111应用_沈春根
所需模态有频率大小
基本确定:扫频的最 大频率为7200Hz, 最小频率200Hz。
1.3、 新建SOL111解算方案和解算步骤
1.4 设置扫频频率的类型和参数 ,并添加到列表中
1.5 设置阻尼值的数据类型(表数据)
用于固定阻尼值 的填写; 也可以用于非恒 定值的填写;
UG NX有限元培训 – 专题20
UG NX有限元分析
响应仿真(SOL111应用)
江苏大学 沈春根
2017年10月第1版
内部教学,请勿外传
0.1、 频率响应(扫频)分析的情况简介
此棱边 固定 模型的结 构阻尼值: 0.04 棱边Z向,承 受一个频率函 数的扰动力
该A点的 应力响应?
该B点的 位移响应?
0.2、 频响分析的主要流程
建立FEM、SIM文件;
建立 SOL103实特征值解算方案; 计算模态并查看结果; 建立SOL111解算方案和解算步骤; 设置扫频频率类型和范围;
设置阻尼值类型和参数;
定义边界约束; 求解并查看结果。
1.1、建立fem、sim和SOL103实特征值解算方案
1.6、施加约束
此棱边 全固定
1.7、施加力载荷(表格式数据)
此为连 续规律 的数据
此为不连续或 者离散规律的 数据
1.7、 扰动力的规律和数据填写
扰动力的描述: 随着激励频率从200 至7200Hz,其大小 从1N增加到5N,增 加规律服从线性插 补。
1.8、 求解并查看结果
1.8.1、查看:扰动频率250Hz的变形和应力云图
1.8.2、新建图表,查看A点应力响应的方法
选定 A点
类型: 应力
频率 范围
40_NX热流耦合之散热箱分析_沈春根
1.4.4 步骤4-定义sim定义热传导
主区域:选择陶瓷加热块的底面; 次区域:选择PCB板的顶面; 输入热耦合参数。
1.5 步骤5-定义解算方案
解算方案细节:定 义湍流模型(本例 采用默认的混合长 度模型);
环境条件:定义重 力方向;
3D流:默认壁处 理选项;
结果选项:默认。
1.6 步骤6-求解并监控收敛
其中的热膨胀系数不必 考虑。
1.4.1 步骤4-定义sim-定义边界条件-入口流(3处)
1.4.2 步骤4-定义sim-定义边界条件-出口流-风扇
选中空气域表面上的圆环曲线; 新建风机曲线,输入的表数据见前面0.3节。
1.4.3 步骤4-定义sim-定义热载荷
选取热载荷; 选择陶瓷加热块(表面); 输入热载荷参数。
进入i环境; 提升体; 草绘图,并投影曲线,形成新曲线; 分割面,完成3个窗口和风扇的曲线建模; 返回进入fem环境。
1.3 步骤3-划分FEM网格并定义热属性参数
对空气域、陶瓷加热块 和PCB分别划分网格;
建立自动网格配对; 参见0.2节说明,定义各
自的热参数。注意单位! 不考虑热固耦合问题,
1.7 步骤7-后处理1-流速矢量图
进一步可以 查看流速矢 量图动画
1.7步骤7-后处理2-流场温度分布
查看某一个 截面上的流 体温度分布
3 出口-散热风扇 出口流,往外散热,参数见风扇曲线表
4
热耦合
陶瓷加热块和PCB板接触并进行热传递,系数为:
8000w/m^2.dc。
参数 零件
空气域 陶瓷加热块
PCB板
密度 Kg/mm^3
1.2 7000
1000
导热系数 w/mm.dc 2.63e-005
31_UG流体基础案例旋转参考系_沈春根-免费分享
的过渡面。
1.2旋转参考系(RFR)的示例2_轴向风扇流分析
① 管道; ② 惯性流体域(两
处); ③ 风扇或者各类叶轮; ④ 旋转参考系中的流
体域。
构建3个 流体域
2. 背景和要求
风扇叶轮介质:空气; 工况转速1000rpm; 求解工况转速下的流场; 求解不同转速下,最大流
速和最大压力(静压)的 流场及其变化。
4.1 编辑解算方案和求解-选择湍流模型
在导航器窗口,选中Solution 1右键-编辑- 打开对话框;
解算方案细节-湍流模型,切换 为标准的K-Epsilon模型。
4.2 编辑解算方案和求解
根据
求解
需要
5.1 后处理- 光顺-速度场
在导航器窗口,双击-结果Flow – 进入后处理窗口;
3.7 前处理-定义入口和出口边界条件
仿真对象类型-流边界条件,打开 对话框;
类型:开口; 依次选择惯性流体域四周侧面(选
择左、右面,作为出口和入口); 其他参数默认,确认。
3.8 前处理-定义入口和出口边界条件-效果
入口: 开口
流动面:惯
性流的四周 +旋转流的
3个面
出口: 开口
惯性流体域和旋转流体域两个几 何体独立,不能布尔求和。
最终获得叶轮、旋转流体域和 惯性流体域等3个体。
叶轮模型隐藏,不参与仿真计 算。
3.3 前处理- 新建FEM,网格划分
内:旋转流体域;外:惯性流体域。 对于复杂模型,建议在CAD中进行几何
体检查,避免网格划分失败。
应用模块、前/后处理; 新建FEM,Simcenter 热
依次点开:流-增量12 - 速度 (单元-节点) - 幅值(方向根 据需要选择);
1.2旋转参考系(RFR)的示例2_轴向风扇流分析
① 管道; ② 惯性流体域(两
处); ③ 风扇或者各类叶轮; ④ 旋转参考系中的流
体域。
构建3个 流体域
2. 背景和要求
风扇叶轮介质:空气; 工况转速1000rpm; 求解工况转速下的流场; 求解不同转速下,最大流
速和最大压力(静压)的 流场及其变化。
4.1 编辑解算方案和求解-选择湍流模型
在导航器窗口,选中Solution 1右键-编辑- 打开对话框;
解算方案细节-湍流模型,切换 为标准的K-Epsilon模型。
4.2 编辑解算方案和求解
根据
求解
需要
5.1 后处理- 光顺-速度场
在导航器窗口,双击-结果Flow – 进入后处理窗口;
3.7 前处理-定义入口和出口边界条件
仿真对象类型-流边界条件,打开 对话框;
类型:开口; 依次选择惯性流体域四周侧面(选
择左、右面,作为出口和入口); 其他参数默认,确认。
3.8 前处理-定义入口和出口边界条件-效果
入口: 开口
流动面:惯
性流的四周 +旋转流的
3个面
出口: 开口
惯性流体域和旋转流体域两个几 何体独立,不能布尔求和。
最终获得叶轮、旋转流体域和 惯性流体域等3个体。
叶轮模型隐藏,不参与仿真计 算。
3.3 前处理- 新建FEM,网格划分
内:旋转流体域;外:惯性流体域。 对于复杂模型,建议在CAD中进行几何
体检查,避免网格划分失败。
应用模块、前/后处理; 新建FEM,Simcenter 热
依次点开:流-增量12 - 速度 (单元-节点) - 幅值(方向根 据需要选择);
UG有限元0D1D2D实例_沈春根
1D网格对话框中,尽量勾选合并节点选项; 如果出现重复节点,计算后无法出现结果。
2、步骤11 –新建SIM、添加重力载荷、施加4个撑脚 的固定约束
注意重力 方向!
2、步骤12-计算并查看应力和变形结果
整体应 力云图
撑脚应 力云图
3.1、总结1:思考以下问题
网格配对类型为何采用了自由重合方式? 本实例1D连接类型使用了RBE3,为何不用RBE2? 如果撑脚1D梁单元和底板2D单元不进行节点检查和 合并操作,为何无法计算出结果? 请克隆计算方案,改变0D单元载荷大小并重新计算, 可以研究不同重量对整体结构变形和应力的影响规律。
重物为模拟发动机等 承重体,和底板若干点 进行联接并传递重力;
所有材料为steel;
在顶部载荷作用下, 分析整个结构的变形和
应力分布;
分析撑脚的受力状况。 撑脚4个,截面 25×25,厚3; 底板1个, 厚3; 重物1个,质 量为100k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实例介绍 – 练习目的
构建待分析的装配模型,为简化问题,不分析 底板和撑脚重量对整个结构的重力效应; 在FEM中将重物简化为0D单元;撑脚简化为 1D梁单元;底板简化为2D单元; 本实例要点:一是如何构建0D单元?二是0D单 元如何和底板2D单元上若干个点联接起来?
建方法,模拟实物和实际情况有所区别的;
比如撑脚和底板是面面接触,撑脚简化为1D形成
了点接触,造成了底板四个角处发生应力集中; 比如重物和底板接触面比较大的,采用了若干点的 1D连接,显然分析的效果和实际有出入的; 根据上述的启发,建议改进模型并进行分析。
4、参考文献
UG NX CAE帮助文件;
1_UG有限元难理解术语及其应用NO1_沈春根
目录
仿真坐标系
网格配对条件
1D连接用法
本知识点为第1部分, 第2部分还在不断 地补充和完善中 ---
接触和粘结条件
1.1 仿真坐标系的类型
绝对坐标系(ACS,全局坐标系):永久不能动; 工作坐标系 (WCS):可以移动,创建节点坐标系以之 作为参考; 局部坐标系:用户自定义,有助于构建FEM模型; 节点位移坐标系:定义节点位移限制时,要使用它; 节点参考坐标系:提供节点参考坐标值,创建附加网 格有用。
的情况(网格配对条件和曲 面接触网格,均在FEM中定
义);
支持的解算 方案类型
4.2 接触和粘结条件- 面对面胶合
和面对面接触一样,应用于仿真文件为活动状态 的情况; 连接两个曲面,以防止在所有方向产生相对运动; 除了SOL 701 和轴对称解算方案不支持该类型之 外,适用于所有结构 NX Nastran 解算方案; 边到面胶合配对条件 – 配合拆分体使用
该操作在理想化环境下进行的; 为在FEM环境中网格配对操作 提供了条件; 注意仿真导航器窗口操作节点名 称发生的变化;
3.1、 1D连接 – 使用场合
可以用来连接一个装配 FEM 中的组件 FEM; 可以用来连接一个 FEM 中
的多个片体和实体;
使用基于 FE 的连接可更精确地控制节点位置;
或在基础几何体不可用时,使用它;
由于基于 FE 的连接没有绑定到基础几何体,因
此如果修改几何体或网格,它们可能不能正确更
新。
4.1 接触和粘结条件 - 面对面接触
定义两个曲面之间的接触;
应用在两个曲面有滑动趋势 的两个曲面之间;
应用于仿真文件为活动状态
2.2 网格配对- 类型
UGNX有限元单元质量检查_沈春根
2.3 单元质量检查 – 检查指标(用户可控)2
2.4 单元质量检查 – 指标举例-宽高比
宽高比:检查测量单元长度与其宽度的比率。 四面体单元宽高比:采用的比率是顶点高度与相 对面的面积平方根的比率。 宽高比 = Max(cf(hi)/sqrt(Ai)),其中 i = 1,2,3,4。 最大高度与面积之比的值乘以一个因子 cf = 0.805927,就是等边四面体的高度与边长之比, 其结果就是宽高比。
4.0 修复单元方法- 常见的有3种
方法1:分割单元(分割壳),使得单元类型更加简 单,比如对1个四边形单元分割成2个三角形单元,成
功率高得多。
方法2:拖动节点,重新定位模型中的个别节点位置, 改善单元形状的宽高比。
方法3:删除单元,重新手工划分更为简单类型的单
元,降低单元的阶次。
4.1 修复单元 – 分割壳类型和操作步骤
4.1.3 修复单元 – 分割壳示例3
分割的单元阶次越
低、数量越多,则 成功率越高!
将1个三角形单元 分割成2个三角形 单元
将1个三角形单元 分割成4个三角形 形单元
4.2 修复单元 – 拖动节点
拖动 方向
拖动 菜单→编辑→节点 →节点拖动 预览
4.3.1 修复单元 – 删除单元(第1步)
放大显示失 败单元
UG NX有限元培训 – 专题16
UG NX有限元分析 单元质量检查和简单修复
江苏大学 沈春根
分析→有限元模型检查
2017年5月第1版
→单元质量
目录
有限元模型检查的内容
单元质量检查和评价的指标 单元质量检查实例 不合格单元修复的基本方法
1.1 有限元模型检查 – 主要目的
22_UG响应仿真SOL108应用V1_沈春根-免费分享
1.8.1、查看:扰动频率250Hz的变形云图
1.8.2、查看:扰动频率250Hz的应力云图
1.8.3、新建图表,查看A点应力响应的方法
选定 A点
类型: 应力
频率 范围
1.8.3、新建图表,查看A点应力响应曲线
第1阶固有频率下应力响应的幅值最大!
1.8.4、新建图表,查看B点位移响应的方法
该A点的 应力响应?
该B点的 位移响应?
1.2、直接频率响应分析的条件和要求2
频率 /Hz
0 200 7200
力 /N
0 1 5
阻尼值
0 0.04 0.04
扫频范围:200-7200Hz,扫频增量值:50Hz.
0.2、 直接频响分析的主要流程
建立FEM、SIM文件;
建立 SOL103实特征值解算方案; 计算模态并查看结果; 建立SOL108解算方案和解算步骤; 设置扫频频率类型和范围;
1.6、施加约束
此棱边 全固定
1.7、施加力载荷(表格场数据)
此为连 续规律 的数据
此为不连续或 者离散规律的 数据
1.7、 扰动力的规律和数据填写
扰动力的描述: 随着激励频率从200 至7200Hz,其大小 从1N增加到5N,增 加规律服从线性插 补。
1.8、 求解并查看结果(应关注模态1的对应值)
如果不关注分析模 型的模态和固有频 率,则前3个步骤可 以省略!
定义边界约束、定义扰动力(频率函数);
编辑解算方案,在参数中定义阻尼值; 求解并查看结果。
1.1、建立fem、sim和SOL103实特征值解算方案
所需模态 数量:6
1.2、查看模态振型和前6阶固有频率大小
基本确定:扫频的最 大频率为7200Hz, 最小频率200Hz。
5_UG有限元螺栓连接分析实例_沈春根
蛛网连接; CBAR 或 CBEAM 单元
1D单元; RBE2 或 RBE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单元
0.2 基础- 定义螺栓特征和尺寸
A 螺栓头的直径,使用孔的边或孔的中心点来定义螺栓头的位置; B 螺栓的总长度,包括螺栓头。如果在螺纹孔中创建螺栓,则必须指定螺栓长度。 C 螺栓螺母的直径,使用孔的边或孔的中心点来定义螺栓头的位置。 D 螺栓轴直径,可通过1D 单元关联的梁横截面来控制直径。 E 螺栓的有效螺纹长度。对于螺纹孔中的螺栓,必须指定有效螺纹长度。
0.3 基础- 螺栓螺母连接FEM模型
头部孔端面 单元节点
1D单元
螺母孔端面 单元节点
0.4 基础- 螺纹连接FEM模型
头部孔端面 单元节点
1D单元
和螺纹连接 对应单元节 点
1.1螺栓螺母连接实例-指定螺栓头部及其尺寸
1.2螺栓螺母连接实例-指定螺母及其尺寸
1.3螺栓螺母连接实例-其他参数默认并确定
定义1D 属性
1.4螺栓螺母连接实例- 定义1D属性
截面尺 寸 材料,也 可自定义 材料
1.5螺栓螺母连接实例- 查看导航器窗口数据 结构及其对应关系
1.6螺栓螺母连接实例- 解算结果(垂直方向变形)
底板之间不施加 面面接触约束
底板之间施加面 面接触约束
1.7螺栓螺母连接实例-螺栓轴和接触面结果
UG有限元教学和培训 – 系列专题5
UG NX 有限元
螺栓连接分析实例
江苏大学 沈春根 2011年2月 第1版 2017年3月 第2版 UG NX8.5版本以上
目录
螺栓连接有限元基础
螺栓螺母连接实例;
螺栓螺钉连接实例; 带预紧力螺栓螺钉连接实例;
26_UG非线性疲劳分析_沈春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6 耐久性步骤-新建激励
全单位周期
3.7 耐久性步骤-求解、打开和查看结果
4.1疲劳耐久评判依据
4.2 疲劳耐久分析结果评判- 疲劳寿命
疲劳寿命:最小工 作周期为855次 <10000次,说明在设 定的交变应力作用 次数完成前,该零 件就会疲劳失效。
4.3 疲劳耐久分析结果评判- 疲劳安全系数
p 导体疲劳耐久性分析结果及评判方法;
1.1 疲劳耐久性分析的用途
p 用于在简单或复杂加载条件的累积效应下,对设计结构的强度及 其耐久性进行评估。
p UG 耐久性分析包括:强度分析和疲劳分析。 Ø 强度分析:用来评估结构是否可以瞬间承受对其施加的最大静态
或瞬态应力。此静态强度评估可用于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疲劳计算。 例如,如果峰值应力超出材料的强度极限,则需要进行疲劳计算。 Ø 疲劳分析:用来根据应力或应变的时间历程来评估模型的疲劳强 度和疲劳寿命。
1.4 疲劳分析耐久分析流程-基于函数
p 加载或创建应力或应变历程的 AFU 函数; p 创建疲劳耐久性对象,定义疲劳寿命准则和用于
计算损伤命令的循环应力-应变模型; p 计算应力或应变历程引起的耐久性损伤。
1.5 疲劳分析耐久分析流程-定义S-N曲线
2.1 导体非线性静态分析(SOL106)
2.5 导体非线性静态分析(SOL106)
右击【Solution1】节点,单击【求解】后弹出【求解】 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进行仿真方案的解算。
2.6 导体非线性静态分析(SOL106)
非线性应力-单元-节点(Von Mises)
非线性应力-单元( Von Mises )
注:计算得到应力将应用于耐久性分析中载荷施加,应力结果影响强度安全系数
3.6 耐久性步骤-新建激励
全单位周期
3.7 耐久性步骤-求解、打开和查看结果
4.1疲劳耐久评判依据
4.2 疲劳耐久分析结果评判- 疲劳寿命
疲劳寿命:最小工 作周期为855次 <10000次,说明在设 定的交变应力作用 次数完成前,该零 件就会疲劳失效。
4.3 疲劳耐久分析结果评判- 疲劳安全系数
p 导体疲劳耐久性分析结果及评判方法;
1.1 疲劳耐久性分析的用途
p 用于在简单或复杂加载条件的累积效应下,对设计结构的强度及 其耐久性进行评估。
p UG 耐久性分析包括:强度分析和疲劳分析。 Ø 强度分析:用来评估结构是否可以瞬间承受对其施加的最大静态
或瞬态应力。此静态强度评估可用于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疲劳计算。 例如,如果峰值应力超出材料的强度极限,则需要进行疲劳计算。 Ø 疲劳分析:用来根据应力或应变的时间历程来评估模型的疲劳强 度和疲劳寿命。
1.4 疲劳分析耐久分析流程-基于函数
p 加载或创建应力或应变历程的 AFU 函数; p 创建疲劳耐久性对象,定义疲劳寿命准则和用于
计算损伤命令的循环应力-应变模型; p 计算应力或应变历程引起的耐久性损伤。
1.5 疲劳分析耐久分析流程-定义S-N曲线
2.1 导体非线性静态分析(SOL106)
2.5 导体非线性静态分析(SOL106)
右击【Solution1】节点,单击【求解】后弹出【求解】 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进行仿真方案的解算。
2.6 导体非线性静态分析(SOL106)
非线性应力-单元-节点(Von Mises)
非线性应力-单元( Von Mises )
注:计算得到应力将应用于耐久性分析中载荷施加,应力结果影响强度安全系数
30_UG流体基础案例瞬态_沈春根
4.1 后处理 - 结果1 –速度云图
增量的时间段,和【结果采样】时间的设置一致。
4.2 后处理 - 结果2- 切割平面速度云图
在导航器窗口,双击-结果-Flow – 进 入后处理窗口;
依次点开:流-增量12 - 速度(单元节点) - X(方向根据需要选择,或 者幅值视图对话框;
来显示速度变化及漩涡产生; 等等其他的结果及其显示方式。
5.总结和说明
掌握删除面命令在构建流体域中的用法; 理解时间段(结束时间)的设置依据; 瞬态解算方案的主要参数及其设置方法; 选择合理的湍流模型,了解它们各自的运用场合。
点击【显示于(切割平面)】栏的 【选项】- 弹出切割平面对话框;
切割平面切换为【X】、剪切侧切换 为【全部输出】,X坐标中输入 【0】;
两次确认。
4.4 后处理-结果3–弯管横截面A-速度迭代显示
进一步操作,可以实现: 动画显示横截面B的速度云图(随时间
变化); 采用【分段】、【等值线】等显示模式,
解算方案细节-湍流模型,切换 为标准的K-Epsilon模型;
(如果选择解算方案类型为高级流, 则选择更高级的湍流本构模型) 解算方案类型:瞬态。
3.2 编辑解算方案-定义壁函数和选中旋涡输出结果
3.3 编辑解算方案-瞬态时间参数
由管长和速度来估算 决定了计算精度
关注弯管区域的时间段
求解
等待大概20分钟。
采用标准K-ε湍流模 型进行解算(当然, 可以采用【高级流】 提供的湍流模型)。
2.1 前处理- 构建流体域1(在i环境中)
应用模块、前/后处理; 新建FEM,Simcenter
热/流; 双击i.prt,进入理想化
环境; 提升体; 几何体准备-有界平面
0_UGNX有限元教学笔记2017_沈春根-免费分享
① 热传导分析。 ② 流体分析。 ③ 热固耦合结构分析。 ④ 热流耦合结构分析。 ⑤ 动力响应分析。
第8天 – 内容
① 网格划分提高实例演示。 ② 对称约束实例演示。 ③ 轴对称结构应用实例。 ④ 非均匀载荷及其应用实例。
第9天 – 内容(扩展模块1)
① 屈曲失稳分析。 ② 模态结构仿真分析。 ③ 几何尺寸优化分析 。 ④ 非线性结构分析。 ⑤ 零件疲劳分析。
第10天 – 内容(扩展模块2)
② 阶梯轴零件六面体划分,轴承力载荷。 ③ 中空套类零件六面体划分。 ④ 网格细化命令演示,中间带孔底座四周应力集中案
例演示。
第4天- 内容
① 工字型底座受力分析流程,1)理想化环境提升体、 拆分体;2)2D网格划分;3)单元质量检查。
② 2D坏单元修复,1)分割壳;2)合并三角形。 ③ 稍复杂零件抽取中面演示案例。 ④ 局部加载需要,进行:1)分割面;2)分割线;3)
1)同时建立FEM和SIM;2)圆柱坐标系。
第2天 – 内容
① 演示1个prt建立多个FEM、1个FEM建立多个 SIM实例及其用途(L型底座)。
② 演示建立多个solution。 ③ 演示克隆解算方案。 ④ 建立子工况及其作用。 ⑤ 自定义材料实例演示。
第3天 – 内容
① Z字型底座受力分析流程,1)拆分六面体;2)网 格配对初步;3)单元和节点的显示;4)强调熟练 掌握分析流程的重要性。
② 0D及其应用实例:1)0D在网格点/点;2)0D均布 到棱边上;3)0D均布到面上。
③ 台阶周受到不平衡质量点,在某个转速下分析: ④ 1D蛛网连接:1)中心点和端面连接;2)中心点和
内孔圆柱面连接。 ⑤ 轴零件施加力矩实例演示。
第7天 – 内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8天 – 内容
① 网格划分提高实例演示。 ② 对称约束实例演示。 ③ 轴对称结构应用实例。 ④ 非均匀载荷及其应用实例。
第9天 – 内容(扩展模块1)
① 屈曲失稳分析。 ② 模态结构仿真分析。 ③ 几何尺寸优化分析 。 ④ 非线性结构分析。 ⑤ 零件疲劳分析。
第10天 – 内容(扩展模块2)
② 阶梯轴零件六面体划分,轴承力载荷。 ③ 中空套类零件六面体划分。 ④ 网格细化命令演示,中间带孔底座四周应力集中案
例演示。
第4天- 内容
① 工字型底座受力分析流程,1)理想化环境提升体、 拆分体;2)2D网格划分;3)单元质量检查。
② 2D坏单元修复,1)分割壳;2)合并三角形。 ③ 稍复杂零件抽取中面演示案例。 ④ 局部加载需要,进行:1)分割面;2)分割线;3)
1)同时建立FEM和SIM;2)圆柱坐标系。
第2天 – 内容
① 演示1个prt建立多个FEM、1个FEM建立多个 SIM实例及其用途(L型底座)。
② 演示建立多个solution。 ③ 演示克隆解算方案。 ④ 建立子工况及其作用。 ⑤ 自定义材料实例演示。
第3天 – 内容
① Z字型底座受力分析流程,1)拆分六面体;2)网 格配对初步;3)单元和节点的显示;4)强调熟练 掌握分析流程的重要性。
② 0D及其应用实例:1)0D在网格点/点;2)0D均布 到棱边上;3)0D均布到面上。
③ 台阶周受到不平衡质量点,在某个转速下分析: ④ 1D蛛网连接:1)中心点和端面连接;2)中心点和
内孔圆柱面连接。 ⑤ 轴零件施加力矩实例演示。
第7天 – 内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建立FEM-散热座划分网格
应用模块-前/后处理-新建部件文件(模 板)-选择Simcenter 热/流-确定;
求解器Simcenter 热/流,分析类型:热, 确定-进入FEM环境;
指派材料:Aluminum_2014; 网格收集器:3D/实体,继承上述材料; 3D扫略网格(六面体),大小1.5mm,
选择散热器接触面,对话框中输入10 W,确定。
2.2 建立SIM - 定义热约束
约束类型-对流到环境,弹出对话框; 选择类型:对流到环境; 选择散热座上除了接触面之外的25个
表面; 对流系数中输入10 W/m^2.dC,确定。
说明:【对流到环境】还有一个类 型:自由对流到环境,适合于没有 风扇等强制对流的工况,同时不需 要定义对流系数。
一般自然对流系数在1-10W/m^2.k; 强制对流系数在10-100W/m^2.k。
3.求解(解算方案参数默认)后处理查看温度场
查看整体温度场分布; 最大温度值及其位置; 最小温度值及其位置。
4. 1 采用NX Nastran SOL 153 稳态非线性传热的主要设置
载荷类型: 热通量
学习热分析需要掌握热力学经典理论和一些基本概 念,比如术语、传热方式、材料热性能参数等;
本专题公开和分享,供同行之间交流和学习之用。
定义网格收集器,确定; 网格效果如图所示。
2.1 建立SIM -定义热载荷
新建仿真-新建部件文件(模板), 选择Simcenter 热/流-确定
解算方案名称默认,求解器: Simcenter 热/流;分析类型:热;解 算方案类型:热,确定,进入SIM环 境;
载荷类型,热载荷,弹出热载荷对话 框;
芯片板面积:30mm*50mm; 芯片板发热功率为10w(热
载荷),假设全部传递给散 热座; 散热座和空气的对流系数为 10w/m^2.k(w/m^2.dC)。 求解散热座的温度场,为进 一步求解散热座的最大变形 和应力做准备。
热传导:芯片板热量全部传导给散热座; 热对流:除了和芯片板接触面,散热座的各个面和空气发生热对流; 热辐射:不考虑。
UG NX有限元培训 – 专题32
NX有限元分析 热分析基础案例
(采用两类解算器进行结果比较)
江苏大学 沈春根
2020年2月 第1版
Simcenter 热/流求解器 NX Nastran SOL 153 稳态非线性传热
0. 背景和仿真要求
散热座
芯片板
散热座材料为: Aluminum_2014;
约束类型:对流
4. 2 采用NX Nastran SOL 153 稳态非线性传热的结果
解算结果和 Sim别!
5. 总结和说明
请比较两种解算类型的操作流程有何细小的差异? 并分析解算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本案例参考NX官方资料,具体命令和含义请查阅帮 助文件(Simcenter 3D tuto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