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昆虫的排泄系统

合集下载

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马氏管

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马氏管

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马氏管:马氏管是昆虫重要的排泄器官,对它们适应陆地生活起到了很大作用。

从马氏管的特点和性质,以及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分析它在进化的重要意义。

:排泄系统马氏管排泄器官(Excretory organ)的主要功能,是移除新陈代谢产生的co和氮素废物,调节体 2液中无机盐和水分的平衡。

从而保护血液的一定渗透压和化学组成,使各器官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调节作用,不仅包括总渗透压,还没有涉及到每一种无机盐的浓度和很多的有机溶质的动态平衡在内。

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和组织。

(一)体壁极其特化结构,如鳃和表皮腺体。

(二)器官系统。

(三)消化道壁。

(四)马氏管。

(五)脂肪体和固体细胞。

马氏管相当于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有爪纲的肾管,在1669年意大利解剖家(Malpighi)在家蚕体内受次发现。

马氏管直接浸浴在血液中,并分布至血腔的各部位。

昆虫代谢活动产生的最终产物都聚集在血液中,所以,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须不断的调节血液的组成成分和渗透压,酸碱变化以及水分的含量。

这就牵涉到从血液中排泄这些不需要的代谢产物或者将他们移存到某些器官或组织中去的问题。

糖类和脂类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一般都经过体壁,气管系统和肛门排除体外。

而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主要代谢物——尿酸则是通过“马氏管—直肠”排泄系统或脂肪体等“贮存排泄”机制移除的。

昆虫的马氏管有以下的性质:(一)昆虫的马氏管对各种物质,如氨基酸,糖类,尿素,尿酸表现出自由渗透,因此分子较小的多数代谢物。

都可以在浓度梯度的压力下进入管腔。

(二)水,无机盐,钾离子可以由管壁细胞主动运输,分泌。

(三)无机盐溶液形成的液体,很快字管腔排入后肠,使渗入管内的物质也带走。

(四)有价值的物质在直肠内被吸回到体内血液中。

(五)直肠液的浓度和化学成分可以大幅改变,排泄管能调节渗透压。

昆虫马氏管的原始数目可能是6根,现代昆虫中的变化较大。

即使同属于一个目因种类不同也有差异。

但是一般常以偶数出现,而数量特别多的昆虫中,马氏管常成组排列,组数可达2-12组,例如半翅目4根,直翅目就有20-100根排列成2-12组。

《昆虫的内部器官》课件

《昆虫的内部器官》课件
在血窦中,血液可以暂时停留,等待被送往身体 的其他部分。
血窦还可以帮助调节血液的温度和pH值,以适应 昆虫体内的不同需求。
04 昆虫的排泄系统
马氏管
位置
马氏管位于昆虫的腹部, 是一对细长的管状器官。
功能
主要负责收集血液中的代 谢废物,并将其转化, 小管之间相互连接,形成 复杂的网络结构。
外周神经
总结词
外周神经是连接昆虫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运动神经。
详细描述
外周神经分布在昆虫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中,负责接收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并将 脑部的指令传递给肌肉等运动器官,控制昆虫的运动。
06 昆虫的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器官
交配器
包括阳具、一对副性腺和由它们相连 接形成的射精管。其中,阳具是最主 要的部分,其形状和构造适合于交配 。
睾丸
产生精子的器官,通常呈球形,位于 腹腔背板下,由许多精巢小管组成。
雌性生殖器官
卵巢
雌虫的生殖器官,呈囊状,外面有卵壳腺,能分泌钙 质卵壳。
受精囊
位于雌虫的交配囊内,交配时雄虫的精子进入受精囊 ,供雌虫随时吸收。
产卵管
雌虫的交配囊内有一对产卵管,由若干环节组成,末 端有小孔通到外界。
生殖方式
两性生殖
肛门通过排泄孔开口于体外,排出的 物质主要是未被消化的残渣和排泄物 。
02 昆虫的呼吸系统
气孔
气孔是昆虫的呼吸器官,位于昆 虫的胸部和腹部,是昆虫与外界
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气孔通常由两个半圆形或椭圆形 的孔洞组成,孔洞周围有瓣膜,
可以控制气体的进出。
气孔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 ,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气囊
气囊是昆虫体内的一种特殊器官 ,主要分布在昆虫的胸部和腹部

昆虫的排泄器官及其生理

昆虫的排泄器官及其生理
昆虫的排泄器官及其生理
• 昆虫排泄器官概述 • 昆虫的马氏管排泄系统 • 昆虫其他排泄器官的特点和功能 • 昆虫排泄器官与生理的关系
• 昆虫排泄器官的发育和进化 • 昆虫排泄器官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前

01
昆虫排泄器官概述
排泄器官的定义和功能
排泄器官是昆虫体内负责排泄废物和 调节水分平衡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 排除多余的盐分、尿素等代谢废物, 以及调节体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排泄器官还具有回收和再利用水分、 营养物质等功能,以维持昆虫正常的 生理功能。
昆虫排泄器官的种类和特点
昆虫的排泄器官主要包括马氏管、直 肠和气孔等。其中,马氏管是昆虫主 要的排泄器官,由许多曲折的小管组 成,能够有效地回收和再利用水分、 营养物质。
直肠也是昆虫排泄废物的重要器官, 能够排除昆虫消化道中的废物。气孔 则是昆虫呼吸系统的一部分,能够排 除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排泄器官在昆虫生理中的重要性
排泄器官在昆虫生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 排除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昆虫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 昆虫正常的生理功能。
排泄器官还能回收和再利用水分、营养物质,有助于昆虫适 应不同的环境条件,维持其生存和繁殖能力。因此,了解昆 虫排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深入了解昆虫生理机制和生态 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化学技术
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排泄物的成分,了 解昆虫排泄器官的代谢过程和物质转化机 制。
昆虫排泄器官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农药研发
利用昆虫排泄物中的活性成分,开发新型生物农 药,有效防治农业害虫。
天敌昆虫繁育
通过研究昆虫排泄器官的生理机制,为天敌昆虫 的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提高生物防治效果。
3
排泄器官还参与调节昆虫的免疫反应和应激反应, 提高昆虫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昆虫学资料 新农大

昆虫学资料  新农大

1、昆虫的排泄器官和组织有哪些?主要排泄器官是什么?简述它的位置,构造及排泄废物。

昆虫的排泄器官和组织有:马氏管,体壁,消化道,脂肪体,下唇腺和围心细胞主要排泄器官是马氏管。

它是一些浸浴在昆虫血腔中的细发育管,其基部着生于中、后肠交界处,端部游离或伸入直肠形成隐肾结构排泄物:氨基酸类,糖类,尿素,尿酸盐2、昆虫的主要神经系统是什么,其组成如何?主要的神经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周缘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一个位于头部的脑和一条位于消化道腹面的腹神经索,脑和腹神经索之间,以围咽神经索相连周缘神经系统:包括所有的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以及它们的树桩突和端丛所连接的感觉器和效应器交感神经系统:有口道神经系统、中神经、腹部最后一个复合神经节3、昆虫主要的内分泌器官有哪些?其分泌的内激素各是什么,这些激素的功能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昆虫主要的内分泌器官有:神经分泌细胞,心侧体,咽侧体,前胸腺。

脑内神经分泌细胞产生促前胸腺激素和黑化激素心侧体分泌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心跳加速因子、脂肪运动激素、高血糖激素和蜕壳激素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 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昆虫的脱皮,变态受体内激素的调节,参与调节的激素有促前胸腺激素、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

促前胸腺激素在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调节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蜕皮激素启动参与调节整个脱皮过程,保幼激素规定每次脱皮后昆虫的发育方向。

另外,保幼激素的存在还能抑制前胸腺对PTTH的感受性,从而阻止脱皮激素的合成4、简要阐述授精、受精的过程昆虫的授精方式一般都以雄虫将结构复杂的阳茎插入雌虫的生殖腔或阴道中进行交尾,雄虫将精液或精珠注入雌虫的生殖器内,使精子贮存于雌虫受精囊中昆虫卵的受精作用常发生在交配后的一段时间内才进行,当卵巢下端的卵子成熟后,即冲破卵巢管塞排入卵管内,卵子在通过阴道内的受精囊导管时,精子从受精囊排出,经卵孔进入卵内,当精子移近雌性原核时,尾部脱落,转变成雄性原核,其中有一个雄性原核与雌性原核结合成合子,即受精5、昆虫纲的基本特征(1)体躯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3个体段(2)头部是取食和感觉中心,具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3)胸部是运动与支撑中心,成虫阶段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两对翅(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其中包括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走用的附肢(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些列内部及外部形态的变化才能变成成熟个体(即变态发育)6、简述昆虫纲繁盛的特点和原因特点: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分布广泛原因:1有翅膀,飞翔能力利于昆虫的觅食、求偶、避敌和扩散2繁殖能力强3体型小,对食物需求量不多,在生存空间、灵活度、避敌、顺风迁飞等方面有优势4不同种群的昆虫具有不同口器,避免了对食物的竞争,改善了昆虫与取食对象的关系5具有变态发育阶段性,利于各阶段对食物和环境不同的需求6适应能力强7、昆虫内部器官系统分为哪几部分?他们在体腔中的位置?答:昆虫内部器官系统分为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循环系统、肌肉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

昆虫的基本知识 昆虫的内部器官结构

昆虫的基本知识 昆虫的内部器官结构
昆虫的内部器官结构
The internal organ structure of insects
(一)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
1 家蚕幼虫的消化道
1.口腔
8.肛门
2.咽喉 3.食道
4.中肠
5.小肠
7.直肠 6.结肠
2 蝗虫的内部器官位置
腹部
(一)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
消化道

阴道
食道下神经节
2 飞蝗的消化道
内膜→肠壁细胞→底膜→纵肌→环肌→围膜
中肠横切
蝗虫前肠横切面-嗉囊
环肌 直肠垫细胞
纵肌
直肠垫的横切面
中肠肠壁细胞的类型 直肠垫切面 滤室的模式构造
(三)昆虫的排泄系统
1 马氏管的基本类型
基段内缘具刷状边,管腔内充满晶状的尿酸颗粒, 端段管腔内缘具蜂窝边,管腔内充满排泄液
(三)昆虫的排泄系统
马氏管
腹神经索
卵巢 气管
下颚
(一)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
3 昆虫生理代谢的特点
昆虫生理代谢的特点
体腔就是血腔,血液是开放式循环 昆虫的所有内脏器官均浸没于血液中 氧气供给和二氧化碳排除均靠气管系统
(二)昆虫的消化系统
1
昆虫的消化道模式构造
(二)昆虫的消化系统
围食膜→肠壁细胞→底膜→环肌→纵肌→围膜
2 马氏管的其它功能
分泌泡沫和粘液:如沫蝉的若虫 分泌石灰质:如竹节虫、天牛幼虫
昆虫
(四)昆虫的呼吸系统
体壁呼吸
气管鳃呼吸 气膜呼吸 气管呼吸
气门 气管主干 气管分支 加 气囊
微气管
(五)内分泌系统
中枢神经分泌细胞 心侧体 咽侧体 前胸腺
(六)昆虫的神经系统
(七)昆虫的生殖系统

储粮昆虫学:排泄系统及其生理

储粮昆虫学:排泄系统及其生理

第六节排泄系统及其生理昆虫排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移除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素废物;调节体液中无机盐类和水分的平衡,从而保持血淋巴的一定渗透压和化学组成,使各器官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昆虫的排泄物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即二氧化碳、水、氮素废物和无机盐的结晶体。

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是马氏管(Malpighian tube),体壁、气管系统、消化道壁、下唇腺、脂肪体和围心细胞等在不同种类的昆虫中也起着不同的排泄作用。

一、马氏管及其构造马氏管浸浴在血淋巴中,是顶端盲闭的长形细管,在中肠与后肠的交界处幽门的后方通入消化道。

马氏管的条数多少因虫种而有很大的差异。

条数少者仅2条,条数多者可达150多条(如蜜蜂)。

虫体内的马氏管条数与长度成反比,即条数多者则短,条数少者则长,以保证马氏管与血淋巴的接触面积,协调其排泄作用的正常进行。

马氏管来源于胚胎发育时期的外胚层。

(一)马氏管的基本类型根据马氏管解剖构造可将其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图3-26):图3-26 昆虫马氏管的主要类型1.直翅目型;2.鞘翅目型;3.半翅目型;4.鳞翅目型箭头表示物质运动方向1.直翅目型马氏管的端部与基部在结构上未分化,顶端游离,管内排泄物全部为液体物质,如直翅目、革翅目和某些鞘翅目的昆虫属于此类。

2.鞘翅目型从结构上讲与直翅目型相似,但马氏管的顶端与直肠结合形成“隐肾”。

如鞘翅目和一些鳞翅目的昆虫属于此类。

3.半翅目型马氏管在形态上与机能上可区分为两段,端部游离。

但端部可允许水和溶质进入,在基部水分被吸收,溶液被浓缩成固体并移入后肠,最后排出体外,如半翅目昆虫属于此类。

4.鳞翅目型与上述类型一样,马氏管在形态上与机能上可区分为两段,但在顶端与直肠结合形成“隐肾”,如鳞翅目昆虫。

(二)马氏管的组织学结构马氏管由一单层细胞——管壁细胞层组成,外面包着一层膜,管壁细胞的内缘是条纹状边缘。

在比较原始的昆虫种类(如缨尾目、等翅目)中,马氏管上无肌肉,不能在血淋巴中进行蠕动;在高等的昆虫种类中,马氏管上着生有肌肉,可在血淋巴中进行蠕动,增加了马氏管与血淋巴的接触机会。

昆虫的结构和功能

昆虫的结构和功能

THANK YOU
汇报人:XXX
昆虫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 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昆虫的功能
食性
昆虫的食性多种多样,包括植 食性、肉食性、杂食性等
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如蝴 蝶、蜜蜂等
肉食性昆虫以小动物为食,如 螳螂、蚂蚁等
杂食性昆虫则两者兼有,如蟑 螂、苍蝇等
防御机制
保护色:昆虫 通过改变颜色 来隐藏自己, 避免被天敌发

拟态:昆虫模 仿其他生物或 物体的形态,
马氏管是昆虫的 主要排泄器官, 负责排出体内的 代谢废物
后肠是昆虫的辅 助排泄器官,负 责吸收水分和电 解质
昆虫的排泄系统 在维持体内水分 和电解质平衡方 面起着重要作用
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输 精管、储精囊和交配器等
昆虫的生殖系统包括雄性和 雌性两部分
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 卵管、受精囊和产卵器等
于感知环境
口器:昆虫的 进食器官,用
于摄取食物
足:昆虫的运 动器官,用于 行走、跳跃、
攀爬等
翅:昆虫的飞 行器官,用于 飞行和保持平

昆虫的内部结构
消化系统
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器、 食道、胃、肠和肛门
口器是昆虫摄取食物的器 官,包括咀嚼式口器、刺 吸式口器和舐吸式口器等
胃是昆虫消化食物的主要 场所,包括前胃、中胃和 后胃

卵胎生:昆虫 将卵产在适宜 的环境中,如 土壤、植物、 动物等,卵孵 化后成为幼虫, 幼虫在母体内
发育成成虫
迁徙行为
昆虫迁徙的原因: 寻找食物、躲避恶 劣环境、繁殖等
迁徙的方式:飞行、 爬行、游泳等
迁徙的距离:短距 离迁徙到长距离迁 徙
迁徙对昆虫的影响 :提高生存能力、 促进种群扩散、维 持生态平衡等

昆虫贮存排泄的名词解释

昆虫贮存排泄的名词解释

昆虫贮存排泄的名词解释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动物类群之一。

它们拥有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生物特征,其中之一便是贮存排泄。

本文将对昆虫贮存排泄进行名词解释,介绍其作用、机制以及在昆虫生命中的意义。

贮存排泄是昆虫用于排泄代谢废物的一种方式。

与哺乳动物不同,昆虫的排泄系统相对简单。

在昆虫身体内,排泄功能主要由较为基础的结构——马氏管和直肠完成。

通过这两个器官,昆虫将代谢产物转化为无害的形式,并排出体外。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贮存排泄的意义。

对于昆虫而言,如何有效地处理代谢产物至关重要。

通过贮存排泄,昆虫能够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并且有效地利用能量。

这种排泄方式不仅能够清除体内废物,还能重新吸收和回收一些有价值的物质。

因此,贮存排泄对于昆虫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

在贮存排泄的过程中,马氏管发挥着关键作用。

马氏管是昆虫排泄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常位于消化系统的末端。

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腔内的废物,并将其浓缩成尿液。

马氏管内存在一种特殊的细胞,负责对废物进行选择性吸收或分泌。

这种选择性吸收和排泄有助于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同时还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贮存排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直肠。

直肠位于马氏管的尾端,是昆虫排泄的最后一道关卡。

它的主要功能是压实排泄物,并将其存储在体内,直至适当的时机才进行排除。

这种贮存排泄的机制使昆虫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完成排泄过程,从而避免对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基本的结构,许多昆虫还进化出了一些特殊的适应性机制来处理贮存排泄。

例如,有些昆虫通过食物选择来控制排泄物的成分。

这样一来,它们可以避免排泄过程中的水分丢失,并调节体内的营养平衡。

另外,一些昆虫在干旱或贫食环境下会降低排泄的频率和量,以节约水分和能量。

总之,昆虫贮存排泄是昆虫排泄废物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马氏管和直肠的作用,昆虫能够有效处理代谢产物,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并节约水分和能量。

贮存排泄对于昆虫的生存、繁衍和适应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森林昆虫学-- 昆虫的消化与排泄系统共19页

森林昆虫学-- 昆虫的消化与排泄系统共19页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森林昆虫学-- 昆虫的消化与排泄系统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谢谢你的阅读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昆虫的摄食与排泄过程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昆虫的摄食与排泄过程
偏食或挑行为
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影响昆虫的摄食和排泄行为。
环境因素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不均衡或缺乏某些必需营养物质,可能导致昆虫摄食和排泄异常。
营养因素
昆虫感染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紊乱,从而影响摄食和排泄行为。
疾病因素
某些昆虫品种或个体可能存在遗传缺陷,导致摄食和排泄行为异常。
昆虫摄食与排泄过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了解昆虫的摄食和排泄过程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农业害虫防治策略。例如,通过干扰害虫的摄食或排泄过程,可以降低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重要性
昆虫的口器类型多样,主要有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等,不同类型的口器适应不同的食物和摄食方式。
昆虫的口器由唇、舌、上颚、下颚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协同作用完成摄食过程。
口器结构
口器类型
食物来源
昆虫的食物来源广泛,包括植物、动物、腐败有机物等,不同种类的昆虫有不同的食物偏好。
食物选择
昆虫在选择食物时会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易获取性等因素,以确保自身生长和繁殖的需要。同时,昆虫的食物选择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营养物质的转化
昆虫的排泄系统负责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排泄系统的作用
03
CHAPTER
昆虫排泄系统简介

昆虫体内氨基酸脱氨作用的产物,通过围心细胞的排泄作用排出体外。
尿酸
昆虫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主要产物之一,通过马氏管排出体外。
多余水分和无机盐
昆虫通过摄取食物和代谢过程产生的水分和无机盐,在马氏管和围心细胞的共同作用下排出体外。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昆虫的摄食与排泄过程

昆虫的排泄系统与排泄行为

昆虫的排泄系统与排泄行为

昆虫的排泄系统与排泄行为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类群之一,其繁衍与生存方式独特而多样。

为了保持体内的稳态,昆虫拥有高效的排泄系统和特殊的排泄行为。

本文将介绍昆虫的排泄系统以及它们在排泄行为方面的各种适应。

一、昆虫的排泄系统昆虫的排泄系统由马氏管、Malpighian管和直肠组成。

这些器官协同工作,完成废物物质的排泄和体液的平衡调节。

1. 马氏管(Malpighian tubules):马氏管是昆虫独有的排泄器官,通常呈束状,位于昆虫身体的背面。

马氏管的数量和长度根据昆虫的种类而异,可以从几根到数百根不等。

马氏管与昆虫的消化系统相连,负责将身体内的废物物质和无用物质以及体液中的废物离子从血液中转运到肠道中去。

2. Malpighian管(Malpighian tubules):Malpighian管是昆虫的排泄器官之一,通常呈细长管状,和马氏管相连。

Malpighian管的数量和形态根据昆虫的种类和个体发育阶段而异。

通过主动分泌离子和主动吸收水分,Malpighian管能够将废物离子和过量的水分从昆虫体内排泄出去。

3. 直肠(Rectum):昆虫的直肠是最后一个与排泄相关的器官。

通过吸收和浓缩,直肠将马氏管和Malpighian管传递过来的排泄物质进一步浓缩,减少体液的丧失。

最终,直肠将这些废物固结成为堆积物或者粪便,从肛门排泄到外部环境。

二、昆虫的排泄行为昆虫的排泄行为是通过特殊的方式来完成的,以适应它们生活的环境和生态习性。

1. 排泄频率:昆虫的排泄频率相对较高,这是为了保持体液的平衡和身体的稳态。

根据昆虫的饮食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排泄的频率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蜜蜂群中,工蜂们经常会排泄来确保巢穴的清洁。

2. 社交性排泄:一些社会性昆虫在排泄方面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交性行为。

例如,蚂蚁会聚集在特定区域进行排泄,同时使用腺体分泌的信息素来标记排泄点的位置,从而引导其他群体成员避开这些区域。

3. 口头排泄:一些昆虫,如食蚁兽和蛾类的幼虫,在摄食过程中会排泄固体废物。

昆虫生理学

昆虫生理学

体壁的外长物
一、体壁的外长物 1、非细胞外长物:粒突、刻点、脊纹和微毛等。 2、细胞性外长物:刚毛和鳞片。 刺和距。 二、皮细胞腺 • 开口于体壁的腺体:毒腺、臭腺、丝腺、唾腺、 性信息素腺等。 • 脱离了体壁的腺体:咽侧体、前胸腺等。
昆虫体壁的外长物
昆虫体壁的颜色
体色的类型:



色素色(化学色):虫体一定部位具有某些化合物质,这些 物质吸收某种波长而反射其它光波形成各种颜色。 可分为表皮色、真皮色、皮下色和表皮上色。 结构色(物理色):由于昆虫体壁上的蜡层、刻点、沟缝 或鳞片等细微结构,使光波发生散射、衍射或干射而产生 的颜色。 如甲虫体壁上的刻纹和蝶蛾类鳞片上的脊纹。 混合色(结合色): 由色素色和结构色混合而成。 如紫闪蛱蝶:黄褐色的色素色+紫色闪光的结构色。
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唾腺
• 唾腺:上颚腺,上唇腺,下唇腺。 • 唾腺的功能:分泌唾液。 • 唾液的功能: 1、含有消化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2、润滑口器,溶解食物。 3、含有有利于本身取食的多种重要化合物。 如:蚊类和舌蝇的抗凝血剂,蚜虫的果胶酶, 同翅目昆虫的氨基酸,胡蜂的粘胶质物质、蜂后 质、蜂王浆等。
气 管 的 结 构 和 气 囊
蜜蜂的气囊
昆 虫 的 呼 吸 方 式
• 气门气管呼吸: 气门控制机制:中枢神经指令,闭肌的自发兴奋脉冲和 体液调节因子。高浓度CO2 ,闭肌松弛,气门开放;K +浓度升高,神经与肌肉兴奋性增强,气门关闭。 气管通风机制:按照浓度梯度和气流压力梯度进行气体 扩散。如蝗虫:前4对气门吸气,后6对气门呼气,形成 定向气流;竹节虫:胸部气门排气,腹部气门吸气。 微气管的气体交换机制:组织活动,新陈代谢产物增多, 微气管周围血液的渗透压增加,管内液体向外渗透,管 内气体(氧气)随之向组织内扩散,同时CO2向管内扩 散。

昆虫的排泄系统与废物处理

昆虫的排泄系统与废物处理

昆虫的排泄系统与废物处理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动物类群之一,它们的排泄系统和废物处理方式与其他生物有着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为您介绍昆虫的排泄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独特的废物处理方式。

一、排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昆虫的排泄系统由马氏管、中肠、短肠、回肠和直肠等组成。

其中,马氏管是昆虫独有的器官,起到保持体液平衡的重要作用。

排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和过剩的物质,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马氏管是昆虫排泄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分为前马氏管和后马氏管。

前马氏管位于昆虫体内较高处,通过主动吸取体液中的废物和异物,将其经过分泌和再吸收等过程转运至后马氏管。

后马氏管位于昆虫体内较低处,将通过前马氏管输送过来的废物和余滤液进行浓缩,形成排泄物。

中肠、短肠、回肠和直肠等器官则主要负责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它们与排泄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将消化后的废物与排泄物混合,昆虫能够高效地处理废物并保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二、昆虫的废物处理方式与其他动物不同,昆虫的废物处理方式非常独特。

它们通过特殊的生理和行为适应,将排泄物转化为有益的资源。

1.尿素结晶体昆虫排泄系统中的小管细胞负责分泌尿素结晶体。

通过尿素结晶体的形成,昆虫能够将大量的废物浓缩并保存在体内,减少水分的丢失。

这种特殊的适应方式使得昆虫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并且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2.粪球部分昆虫通过将排泄物包裹在粪球中,形成具有保护性的结构。

这种粪球可以用作昆虫的食物源、繁殖场所或者隐藏地,从而实现废物的再利用。

例如,一些蜣螂会将粪便推至巢穴,以供自己和幼虫食用。

3.豆粒囊一些昆虫利用排泄物制造出具有保护功能的豆粒囊,以保护自己的卵或幼虫。

这种囊层由昆虫自身的排泄废物形成,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抗菌能力,为昆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昆虫的排泄系统和废物处理方式是与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紧密相关的。

通过马氏管等独特的器官结构和尿素结晶、粪球和豆粒囊等特殊的废物处理方式,昆虫能够高效地处理废物,减少水分的丢失,并将废物转化为有益的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血腔。
排泄系统
Hale Waihona Puke 二、隐肾管系统(cryptonephridial complex) (鞘翅目、鳞翅目) 为细胞突,用以分隔 管腔和血淋巴 由肠壁细胞分泌
直肠周隙
黄粉甲
排泄系统
围肾膜对水无通透性, 但钾离子可以通过进入马 氏管,使腔内的渗透压增
高。从直肠进入间隙的水
分,便被动扩散到马氏管 腔内,最后流向马氏管的 基端,并被管壁细胞吸回 到血腔内。
排泄系统
第十六章 昆虫的排泄系统
1.了解昆虫排泄器官的种类
目的要求 2.掌握马氏管的排泄机制和排泄过程
3.明了杀虫剂与昆虫的排泄系统的关系
排泄系统
昆虫的排泄系统(excretory system):以马氏管为主,辅以 体壁、气管系统、消化道、脂肪体及围心细胞等排泄器官和组织所 形成的系统。 机能: 1.将新陈代谢的最终产物(CO2和N素废物)排出体外 2.调节体液中无机盐类和水分的平衡,从而维持体内比较稳定的生 理环境及正常生理活动。
排泄系统
1.排泄过程(如吸血蝽)
排泄机制大体是:尿酸盐、水、钾盐、钠盐 等血液中的物质渗入(或主动运输入)马氏管端
段,而在基部水、钾盐、钠盐被吸回血液,形成
尿酸沉积。沉积的尿酸进入后肠后,在直肠中进
一步回收水分和无机盐类,使尿酸进一步沉积与
消化残渣混在一起成为粪便排出体外。
排泄系统
2.排泄机制
(一)尿液酸化:尿酸进入马氏管与钠钾离子结合呈碱性,通过基段时,水 和钠钾离子被吸收,尿液pH下降,尿酸析出。 (二)液流循环(即排泄循环):原尿中的水分和离子等经过直肠时进一步 被再吸收,构成排泄循环。
如竹节虫的马氏管内收集石灰质,可被血 液再吸收,用作形成卵壳的原料。
排泄系统
第二节 直肠及其排泄生理
一、直肠的重吸收功能
离子
离子从血液主动运输进 入直肠垫细胞间隙,形成高 浓度区域,使得肠腔中的水 分和一些溶质被动扩散进入

细胞间隙,又经内部连通的
细胞间隙,流入漏斗形通道,
当达到足够的液压时,通向 血腔的瓣膜被冲开,水流进
(三)渗透作用:马氏管壁和直肠壁均有渗透性。
排泄系统
五、马氏管的其它功能
1.分泌泡沫和粘液
如沫蝉的若虫,体外常包围一层泡沫,用 以保护虫体,减少损水或不受天敌的伤害。
2.分泌丝
如草蛉幼虫在2龄以后,马氏管前端发生了形 态的变化,管内充满着粘稠的分泌液,化蛹前自肛 门拉出,造成圆形的白色小茧。
3.分泌石灰质
排泄系统
第一节 马氏管(malpighian tube)及其排泄机能
一、马氏管的数目和排泄面积
1.数目 1)少则2条; 如蚧类 2) 多则250余条;如蝗虫 3) 一般为4~6条。 如鳞翅目、长翅目、毛翅目等; 4) 无 如弹尾目、蚜科等。 通常全变态昆虫比不全变态昆虫马氏管要少。 2.表面积 马氏管的数目与长度成反 比,即少则长,多则短,但 表面积差不多。
1.基膜 1)组成:一层含有很多微气 管和螺旋状横纹肌纤维组成。 2)功能: (1)固联马氏管 (2)有利于运动(随器管的 蠕动而运动) 2. 肌肉层 1)组成:由斜行横纹肌纤维 组成。 2)功能:便于马氏管伸缩和 扭动。
排泄系统
3.管壁细胞 1) 组成:单层细胞层 (1)蜂窝边:端部呈短杆形 的栅栏状的组织。 (2)刷状边:基部呈刷状的 原生质的突起。 2)功能:分泌和吸收作用
排泄系统
二、马氏管的结构
• • • • 外观:呈偶数的细管状 着生处:中后肠交界处 基部:与肠腔相通 端部:为盲状,游离于血淋巴 或埋于直肠细胞中 • 基段细胞:刷状边 • 端段细胞:蜂窝边 • 马氏管的特化——隐肾:出现 于大多数鞘翅目昆虫和部分的 鳞翅目昆虫。是回收水分和无 机盐的特效系统。
排泄系统
第四节
一、破坏组织
杀虫剂与排泄系统的关系
(一)破坏马氏管细胞 如有机氯化合物中毒后,细胞界线不清,细胞内产生 空泡等。 (二)破坏脂肪体细胞 如除虫菊酯类,可使脂肪体细胞分离。 二、脂肪体对杀虫剂有较强的抗性 因为脂肪体从血液中吸收代谢废物,所以当杀虫剂进 入血液后,也可被脂肪体所吸收而贮存(特别是脂溶性的 杀虫剂),降低了药剂的毒效。
排泄系统
第三节 其它排泄器官
一、下唇肾(labial kidney) 二、脂肪体 (fat body)
永久性封闭处理或短期贮存。
三、围心细胞 (pericardial cell)
吞噬马氏管无法排除的染料、色素颗粒和胶 体粒子。
四、消化道
吸血昆虫通过中肠排除血红蛋白和酸性染料。
五、体壁
下唇肾
排泄系统
排泄系统
三、马氏管的基本类型
直翅目型
鞘翅目型
半翅目型 鳞翅目型
排泄系统
四、马氏管的排泄机制
•马氏管的排泄物主要是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氮废物。 •排泄物的种类 •(一)尿酸:尿酸占氮素废物的80-90%,尿酸中含H量为2.38%。 •尿酸作为昆虫的主要排泄物,对要求保水的陆栖昆虫和生活在干燥环 境中的昆虫,具有重要作用。为什么?①尿酸分子含H原子的百分率 比任何其它动物的N素排泄物都小,所以在代谢过程中形成尿酸分子 时,消耗水也最少。②尿酸的溶解度极小,排泄时不需伴随很多水分。 •(二)尿囊酸:含H5.6% •(三)尿囊素:含H3.8% •(四)氨:含H1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