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之概括鉴赏形象

合集下载

2019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之概括物象特征】汇集精练附答案解析

2019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之概括物象特征】汇集精练附答案解析

2019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之概括物象特征】汇集精练附答案解析散文中概括物象特征的题目是必考的内容,主要以简答题的方式出现。

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形象1.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

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应该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的特点,了解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它对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应重点把握:①思想性。

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和社会意义,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②艺术性。

主要是指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散文的物象就是散文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它常常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

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我们往往叫它意象。

物象往往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

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这一物象的形象特征,了解它与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和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意象之美。

对以写景状物和托物言志为主体的散文中的形象的鉴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明了形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等。

(2)把握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和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分析形象的表达技法,如象征、想象、联想及常用的修辞手法等。

【易错点睛】(1)缺乏文体判断能力。

鉴赏现代散文中的形象,文体判断是第一位的。

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中,判断文体是非常必要的。

(2)缺乏整体把握和信息整合能力。

把握形象特点,首先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筛选和提取,人后进行整合、提炼、概括,这样才能形成对这一形象特点的准确判断。

一、【18届湖北孝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松堂游记(节选)朱自清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四文学类阅读散文21分析概括形象__因形悟神立象尽意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四文学类阅读散文21分析概括形象__因形悟神立象尽意课件
新墙在刚落成之时洁白如纸,就是我们常看到的白墙黛瓦的徽式格 调。当初,一位泥瓦匠完成一座新房或一堵新墙时,断没有想到他却为 大自然提供了一张作画的温床。
岁月之笔是这样作画的。先用细雨在墙上一遍一遍地刷洗,再用湿 雾一层一层地洇染,白墙上就显出纵横交错的线条和大大小小的斑点。 论层次,这里有美术课上讲的黑、白、灰的过渡;论形状,则云海波涛、 春风杨柳、山石嶙峋,胜过一本《芥子园画谱》。我儿子是学画的,他 说国画里所讲的线条、皴法、留白,西画里所讲的光影、色调、透视, 在这墙上都可以找到,就是课堂上没有讲过的这里也有。他自从住到这 里就再也没敢画过一笔画。正是“眼前有景画不得,神来之笔在上头”。
一天,我偶然与儿子说起这几日读墙的感觉,他说:“你不知道咱 们这房子的西边有一面老墙,每当夕阳晚照时,那种历史的沧桑感让人 心里发颤。我修这房子时专门为它开了一扇西窗,为了能最佳取景,还 不厌其烦地改窗框、配窗帘。但突然有一天西边冒出了一座新房,壁立 眼前,挡了个严严实实。”
第二天,我就去寻访这堵老墙。原来它曾是一座三层楼高的民居, 已三面坍塌,唯留下一个楼的直角兀立在窄巷之上。直角往南的一面墙 还比较完整,袒露着砖块横竖相砌的纹路和白色的灰缝,甚至你都能感 觉到还有一位砖瓦匠正在工作。而靠北的那段已经塌得只剩下一条棱线, 清晰地露出墙的筋骨结构,只见碎砖破瓦如瀑布一样倾泻下来,犬牙交
点拨关键 (1)分析主体物象作用 ①内容主旨(主体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载
体):表现主旨,寄托作者感情。 ②艺术构思:线索,串联材料;象征,衬托(人物)。 (2)分析次要物象作用 ①结构角度:开头结尾的策略,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
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②内容角度:充实内容,升华深化主旨,寄托作者感情。 ③主体形象角度: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体形象更加

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必备知识【题目设定方式】(1)小说中的某某有哪些特点,简要说明。

(2)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某某具有那些优秀品质,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文中某某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解题思路展示】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正面描写)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正面描写)第三,环境描写。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自然环境对人物也有烘托陪衬作用。

(环境描写)第四,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

(故事情节)第五,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以及其他人物的评价。

(感情倾向)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表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

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

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

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

前边的说:“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

高考考点聚焦:赏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高考考点聚焦:赏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
方龄贵 来信说:“……是时候了,我要去了。我来自遥远的北方,还要回 北方去。 ……祖国喂养我二十年,是为她出力的时候了。我决定二次 北征。 ……如果我倒下来,请为我的光荣欢喜,节制你的悲哀,并设 法通知我远在松花江边的家,告诉他们我躺在祖国的原野上了……”
真题演练
寄来这么短短的一章,你就毅然去了。 朋友,眼看你回到北方投身在这神圣的斗争中了,而我还在这边荒 的一角,寂寞地活着。我心里有许多话却一时无从叙说。我于是把想象 放在一个辽远的地方,你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我屈起手指头,已经 不多不少五个年头了,自从我们背起行囊走出那个地方。 当我们跳下车,在北平城里停下我们脚步的时候,发觉这里并不如 我们所想象。它太沉闷,太无生气。人们似乎已经遗忘了关山以外的土 地,被膏药旗子压得喘不过一口气来。
技法攻略
3.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概括
《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生活在段祺 瑞政府执政时期,阅读文本时结合当时的社 会大背景,将人物放入当时的情境中去感悟, 能更深入理解人物,分析其形象特征。
技法攻略
4.分析作者带倾向性的议论,揣测作者的情感,进而分析概括。
如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作者对 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评论“猛士”“为了中 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温和”“勇毅”等, 这些都表现出作者的感情倾向。
考语文中常见的命题方式有:①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 中“×××”这一人物形象。②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 这一人物形象的内在特点。③简要概括作品中人物。
解读高考
(续表)
高考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一人物形象
形象的特点。④某段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
析。⑤你认为文中的“×××”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形象分析及重要词语含义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形象分析及重要词语含义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形象分析及重要词语含义考点明晰本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一考点每年在不同试卷中会有不同程度的考查。

一般地说,高考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含义。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理解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

高考考查的“词语”具体说来主要是以下几种:(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概括力,或显示事物差异,或感情倾向特别强烈。

有的词语与全文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词语。

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有特殊用法的词语。

如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词语。

(4)具有特殊指代意义的词语。

如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

(5)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词语。

如在特定语境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叠词等词语。

解题模板1.审清题干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说明”“赏析”“简析”等提示动词和“含意”“词语”“内涵”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解题思路(1)“三看”巧解文中词语。

一看词语本身:看其词性,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短语组成。

二看上下语境: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其出现在段中、文中的位置和次数,看其上下文有无提示。

三看动态语境:看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而产生的临时新义,看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

(2)“四联"透析句子词语。

一联: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内容,联系词语的上下语境,在句中解词,词不离句。

二联:联系散文标题和主题,联系作者的情感倾向揣测词语含义。

三联: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写作意图等。

四联:联系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等。

3.规范答题理解词语含义=手法十内容(词语意思,词语所写内容)+效果(情感、形象、主旨)。

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鉴赏散文的形象

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鉴赏散文的形象

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鉴赏散文的形象一、必备知识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和物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

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

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考生应该通过分析作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人物形象对作品主旨的表达起到的作用。

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主观思想感情,是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的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

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我们往往又叫它意象。

高考散文对形象的考查,一般从两方面设题,一是赏析形象的特点,一是赏析形象的作用,命题者往往又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命题。

考查的内容通常有以下三点:①概括形象的特点;②鉴赏刻画形象的手法;③评价形象塑造的意义。

(一)人物形象散文很少象小说那样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但在一睦与人或叙事散文中,一般还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要特别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从而去赏析人物的形象美和精神美。

要求根据题目引导语的要求或暗示,到原文中去理清思路和作者的意图,体会散文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的人物形象那样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形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洁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鉴赏人物形象就可以通过一些片断、局部来“窥斑见豹”。

(二)事物形象在散文中尤其是写景状物散文中,作者表达情感、哲思总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景物形象。

高考考散文鉴赏一般会把它们作为考查重点,考查角度有两个:一是物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或物象包含的情感,二是物象在文中尤其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对于这类试题,一定要把握住下面两点。

赏析散文形象,分析物象作用象 文学类阅读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

赏析散文形象,分析物象作用象 文学类阅读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
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的,老祖母的劝奶歌是在春天里传给萨丽娃 姐姐的。
“陶爱格……陶爱格……你的孩子在哭泣,你这当母亲的给它吃奶 吧……”老祖母的劝奶歌升起来,回响环绕,哀婉之中,天空附以和声,母体般 的温暖笼罩草原,万物生灵的母性开始苏醒。母羊含泪站起身来,羊羔纷纷 跪乳。饱食的羊羔肆意喧闹嬉戏,洁白的云朵在阳光里打滚儿,然后撒开四 蹄奔跑,进入季节的深处。
1.人物形象 与小说中的人物有所不同,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 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 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当然,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体现在人物 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上,而思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 两个方面。
“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的”,表现了老祖母的勤劳;“萨丽娃看 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 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 作响”,表现了老祖母的坚忍。 “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一辈辈把长 生天的教诲变成了不可更改的习惯,留在了老祖母的银发上”,表 现了老祖母敬畏自然。
2.物象 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景,景物;物,自然物和人造物,包括动物、器 物、建物之类。由于这些景、物出现在散文中不仅有其自身的具体意 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即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浸透了作者的情意, 故称作“意象”也无妨。但是,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又有所不同,古诗中的常 见意象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和情感意蕴,而散文中物象(意象)的意义 却是被临时赋予的,脱离了文本,就无所谓“意象”了。
呼伦贝尔在北纬53度到北纬47度之间,几近冻土带,一年只有不足一百 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 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 基因的使命。你若细看草原上的那些芍药、萱草、百合、野玫瑰,就会发 现它们都比内地的同类开得弱小、开得简单;那些毛发一样附在原野上的 草类,更是生得低矮硕壮,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拔高,必须快快成熟。乍暖还 寒,草色遥看近却无,呼伦贝尔的春天在残雪中闪出,莞尔一笑,转瞬即逝。 一夜南风,醒来时百草猛然长高了半尺,草原焕然碧透千里,如深深的海洋, 波动在阳光下,泛起绸缎般的华丽。花朵们忙了一夜,终于捯饬一新,佩戴 着天上的彩霞和地上的雨露,跟着绿浪摇摆曼舞。游人醉入花丛,欢喜得忘 乎所以,浪漫地比照远方的场景,直把这草原夏日叫作草原的春天。他们不 曾体验,因此不懂,草原的春天是一场望眼欲穿的期盼,而最终让你看到的 却永远是结尾的那一瞬。

2025散文阅读——分析形象特点及其作用

2025散文阅读——分析形象特点及其作用

• 我很不喜人类之中有所谓战争,然于异国中古时的骑士与城堡则常起一 种浪漫的怀想,至于此垒乱石以为城,我却嫌太草率了,虽是避难也不应如 此,并且,我看你们这地方山势险恶,民风一定剽悍,令我悲哀之至。不, 这实在是一个山间的桃源,我想桃源避秦人既然娶妻生子,总不免也会有些 小小的不幸。说人生有什么巨大的悲恸大概是戏剧家的夸张,只是永远被一 些小小的不幸缠绕得苦,然而我的意思是说天上未必胜过人间,我且再指点 那岩后的山坡与你看呵,白杨多悲风,但见丘与坟,而它们一个个都绿得那 样沉默。
二、掌握解题通法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两结合”
文章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主题、
两结合
是为了表现某个主题,因此,要准确概括分析
时代背景
形象特点,还需结合主题和时代背景。
考点解读
人物形象的作用
(1)结构上:线索、伏笔、铺垫、照应等; (2)内容上:深化主旨、寄托情感等。
考点解读
物象的特点及作用
• 再答准题目
文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怎样思想性格的形象?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解析:
教考衔接
•教考衔接 【选必中第二单元《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结合文本,分析刘和珍形象特点?
• 【参考答案】
教考衔接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六课
三§2: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 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四十三岁时,我病了,1958年春季,到青岛休养。青岛花木很多,正阳 关路的紫薇,紫荆关路的木槿,尤为壮观,但我无心观赏。经过夏天洗海 水浴,吹海风,我的病轻了一些,到了秋末冬初,才细心观察了一下病房 小院的景色。这原是什么阔人的别墅,一座三层的小楼,楼下是小花园。 花园无人收拾,花卉与野草同生。东墙下面,有几株很大的无花果,也因 为无人修剪,枝杈倾斜在地上。

高考散文复习(5)——概括形象特点,分析物象作用

高考散文复习(5)——概括形象特点,分析物象作用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风骨高洁”;由第 6 段中“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 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 可 概括出竹子的“清简”等,要一一从文本中筛选并概括,还要 尽量答全面。
答案 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 争先向上等。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 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 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 优雅。” 可概括出竹子的从容优雅;可从扭曲的竹子奋力向上 的细节中得出竹子的“坚韧忍耐”;由第 5 段“竹子在我眼中 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可概括出竹子的“孤高兀傲”;由 第 5 段中“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 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可概括出竹子的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一)解题角度 思考角度
[解题建模] 具体阐释
1.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

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 2.从描写中概括分析特点 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
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 3.从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 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 特点
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写人 叙事散文)和景物形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本部分就从形象特 点概括分析、物象作用分析两大方面进行复习,意在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高考散文阅读主旨概括

高考散文阅读主旨概括

高考散文阅读主旨概括传统与现代·主旨:弘扬传统文化、感叹时代变迁、反思现代文明。

·举例:《灯火》(2010年全国卷),通过写灯火的变迁表达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代文明急速发展的慨又反思。

《白鹿原上奏响一曲老腔》(2016年北京卷),弘扬关中大地上的老腔传统艺术。

2、爱国·主旨:抒发爱国之情、颂扬民族团结。

·举例:《海棠花》(2010年北京卷)作者通过海棠花,写了对祖国的思念。

3、品质·主旨:赞美/批判个人或其所属群体的品质,颂扬情感价值。

·举例:《针挑土》(2011年全国大纲卷)通过对于黑妮以及她的同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志愿者及他们的品质的赞美和认同。

4、物质与精神·主旨:歌颂精神追求,批判物质享乐,反思心灵缺失。

·举例:《木车的激情》(2009年江西卷)通过对孔子及其弟子“木车的激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思想而激动,为理念而不知疲倦)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和对现代人的心灵缺失的反思与批评5、文化与文人·主旨:对文人精神、成就及其所传承的文化的赞美。

·举例:《浣花草堂》(2014年山东卷)通过写参观纪念杜甫的祠堂——浣花草堂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杜甫才华及创作态度的赞美。

6、故土与故人·主旨:思乡,对故人的怀念与爱。

·举例:《枣香醉人》(2014年天津卷),作者通过写老家的枣树和爷爷奶奶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爱,抒发了老房、老树、老人是“我”的精神依托。

7、人与自然·主旨:赞美自然景观,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举例:《湖殇》(2016年上海卷)通过写艾比湖的惨败景象与众多境遇相似的湖的消退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观遭破坏的痛苦与对破坏行为的遣责。

《独木舟之道》(2014年安徽卷)通过写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之内容概括、表达技巧+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之内容概括、表达技巧+课件
物的观点或态度,这就是我们要找的议论抒情句。
4.因文而异法——借助不同的文体特点,概括文章主旨 (1)写人叙事散文。写人记事,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
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精神、人格; (2)写景状物散文。借景借物抒情,应看其写了什么景、
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 (3)议论哲理散文。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
题型2:标题作用题
提问方式: 1. 为什么设这个标题 2. 更换标题好不好或哪一个合适
答题技巧
1.结构上 (1)线索:贯穿全文/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拟人、象征、双关等) 2.内容上 (1)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 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3. 主旨上:与主旨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效果上:(题目本身特点) 4.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阅读 兴趣。
题型二 特定信息概括题
“特定信息”
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 义”“影响”“方式”“特点”等方面的 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 常考题型。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三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 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 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 点、情感等)。 第二步:厘清思路,检索概括区间 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厘 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思想感情)
练一练:《粮食》
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①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 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 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 思想感情。(主旨)

高考语文复习 散文形象概括鉴赏类 2大题型

高考语文复习 散文形象概括鉴赏类 2大题型

特别提示: 同小说一样,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概括分析分为两种具体
的题型,一是仅仅要求归纳人物特点的概括型题目,一是要 求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人物的分析型题目。二者答题模式 略有不同:
①概括型。直接回答人物的思想性格方面的特点即可。 ②分析型。应结合文本材料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 “分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
[解题方略] (一)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3角度” 1.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点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从描写中概括分析特点 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 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特点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 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时不可忽视。
不曾想到在这林子掩映之下居然“藏”有毗邻的两座蒙古 包,心中不禁窃喜,直奔过去。
从外观上可以判断出,这两座蒙古包不是旅游区常见的忽 悠游客的山寨包,而是真的有人在此居住。此时胡杨林外飞沙 走石,而林子里安静得仿佛时间都为此凝固了。
见蒙古包开着门,没敢靠近,朝里吆喝了声:“家里有 人吗?”
随着应答声,门里探出一张中年妇女的脸,黑里透红带着 油光,乐呵呵地喊我进去喝茶。晃悠一上午的我此时的确已是 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便腆着脸不客气地问:“有吃的吗?” 那中年妇女回答脆脆的:“有,跟我们一块吃羊肉饺子吧。”
回来的路上,在想一件事儿,如果戴望舒是蒙古族的,他 还会不会潇洒地轻轻挥一挥衣袖,撑着那把油纸伞去幽会那丁 香般的姑娘?扑哧。
(选文略有删改)
(人物形象题)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 [解题指导] 回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文本,从中找出描写老 代的内容进行概括:注意描写人物的言行、神情等的语句,如 神情“憨憨地”;对老代的初次外貌描写能看出其淳朴;商量 钱和包饺子的语言看出人物憨厚;从把他媳妇当作他女儿的情 节可以看出其大度;作者的评论也有“豪情和大度”的字眼。 作答时,应先指出人物性格,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做到有 归纳有分析。 [参考答案] 老代憨厚,没有生意人的精明,“我”问他 饭钱,他不说具体数字,只说昨天有人给了60元;老代淳朴, “我”和他谈好饭钱60元,给他一张票子,他不要,“我”强 行给了他。

散文阅读复习(形象鉴赏修改版)

散文阅读复习(形象鉴赏修改版)

(一)分析主要物象作用‚2角 度”
(二)分析次要物象作用‚4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 ①开头结尾的 策划, ②详略主次的安排, ③行文线索的贯穿, ④过渡照应的勾连,⑤伏笔悬念的设置。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的思考角度: ①对内容的充实作用,②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③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3.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的思考角度:对比、衬 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4、艺术构思作用。 ①它可以是全文的线索,把 众多材料组织穿串在一起; ②或起着象征、衬 托的作用。
概括分析物象特点的角度
1.明确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 音、色彩、气味等。 2.联系外部环境,把握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 本质、精神),明确它与所象征意义之间的相 似点。 3.进一步明确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 感情,进而说出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 4.注意答题区间及答案组织顺序。对主要物象 特点、内涵的概括分析一般要着眼于全文,但 要特别关注该物象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其前后 往往是答题要点所在的地方。答题时要注意由 表及里,由浅入深。
《小狗包地》作者刻画了包弟怎样 的形象特点?展现了作者怎样的精 神品质? 1、(明线形象)包弟——可爱、聪 明、有情义、通人性。 2、(暗线形象)作者——忏悔、说 真话、真诚,敢于解剖自己。
“绿‛的形象特点
1、《囚绿记》描写了常春藤怎样的形 象特点? 常春藤的形象特点—— (1)表层特点:绿的向阳、固执、渴 望自由的特点, (2)深层特点:象征了生命与希望以 及一种向往光明、自由、坚贞不屈的抗 敌精神。
散文阅读复习 ——鉴赏形象
魏继国 沂水一中 2015、12、4
复习目标
• 1、梳理教材形象特点 • 2、了解高考散文鉴赏形象的基本题型。 • 3、掌握鉴赏形象题的答题方法。

第05讲 分析概括形象(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05讲 分析概括形象(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总之,分析概括形象类试题在现今散文阅读中属于冷门考点,但之后考查概率较大, 我们要重点掌握特点、作用等基础知识,掌握对应的解题方法,还要在平时训练中, 强化课内文本的联系,做好教考衔接,提升应试能力。
备考策略思维导图
02
知识导图 思维引航
考点知识思维导图
【主要考法归纳】
【角度解读】分析概括形象部分主要有两个细化设题角度,分别是人物形象特点及作用 和物象特点、含义及作用。在本设题角度中,我们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重点关注 物象的特点及作用。
考点五:【分析概括形象】
【解题思路】 第二步:依据考点,多向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对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 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还要注意人物身份。本题中老祖母 代表传统牧民的形象。她勤劳,比如“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腰的”;她坚忍,比如“ 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 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慈爱,比如“那前一年的接下 的羊羔,由于仅仅吃过一个夏天的青草,骨头还未坚硬,脂肪仍然豆腐般多汁,头上卷曲 的绒毛里才露出细小的犄角。老祖母仍然叫它们羔子,风雪夜里把它们放进蒙古包庇护, 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她敬畏自然,比如“百代千年,游牧人家在春 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一辈辈把长生天的教诲变成了不可更改的习惯,留在了老祖母 的银发上。长生天不是传说之中的老天爷,是万物生存的法则,是必须敬畏的大自然”。
2025年备考策略
1.掌握文本形象,明确形象概念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
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 往往是真实的。物象是作者抒情说理的主要载体,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悟,阅读时要抓 住“物--情(志)”这对关系。 2.聚焦特点作用,深化课本衔接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分析散文形象 课件40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分析散文形象 课件40张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 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 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 呼伦贝尔草原。 题目: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5分)
答案: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 的生命。象征意义:象征鄂温克人在艰难环境中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以及鄂温 克人乐观向上的精神;象征鄂温克人淳朴的性格、纯净的文化;象征孕育鄂温克 人的母亲。
[思维过程] 第一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第二段共四句话,都在描写和介绍根河。第一句主要讲根河拥有巨 大的生命力。第二、三句主要讲根河河水纯真清洌透明。第四句主要 讲根河的两个方面,一是它一次次回到童年,一次次丰满成熟;二是 它养育了两岸生物。 第二步: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 根河的象征意义应指向鄂温克人(民族)所具有的特点,需要联系后 文和本文主旨作答。由春天“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得出象征鄂 温克人在艰难环境中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由“纯真清洌,水晶一般 透明”得出象征鄂温克人淳朴的性格和纯净的文化;由“将涓涓乳汁 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得出河流象征孕育鄂温克人的母亲。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 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 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 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 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 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文学类阅读•散文
分析散文形象
——由表及里,多维分析,概括分析形象
散文作品中的形象,是指作品中的人物、事物、景 物等形象,散文的内涵就是通过这些形象所展现的特 定自然景物、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反映 出的意义和价值。

语文高考复习板块8 散文阅读 学案62 精准分析概括形象—因形悟神,立象尽意

语文高考复习板块8 散文阅读 学案62 精准分析概括形象—因形悟神,立象尽意

学案62精准分析概括形象——因形悟神,立象尽意课堂学案复习任务 1.能够从物象的内在、外在特点和作者蕴含的情感分析概括其特征,全面分析其作用。

2.能够从正侧描写及作者的介绍、评价文字中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全面分析人物的作用。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1天津《送一位远征的友人》在作者笔下,友人L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主要人物的特点①散文形象对于全国卷来说是冷考点,不排除未来考查的可能。

②考查主要是“一象三考”:一个形象,考特点,考作用,考技巧。

以前两者为主。

2019天津《萨丽娃姐姐的春天》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6分)次要人物的特点与作用2017北京《根河之恋》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5分)主体物象的意蕴天津《挺拔之姿》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3分)主体物象的意蕴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3分)次要物象的作用知识图要活动一一文练透[提升物象分析概括能力]散文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

景,景物;物,自然物和人造物,包括动物、器物、建筑物之类。

物象是作者抒情说理的主要载体,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悟。

阅读时要抓住“物——情(志)”这对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

水边,那只白鹤李汉荣星期天,我到河边散步,随身带了一本《昆虫记》,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名作,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现在是4月,看着远方的油菜花开得正盛,金黄色的波浪铺张成海洋,你不能不佩服植物的单纯和伟大。

它们并没有用心策划,也不发什么宣言,只是简单地随了季节和阳光的感召,就让整个大地换了一个模样。

这季节最幸福、最忙碌的,当是蜜蜂们。

它们纷飞于花海,吟唱于暖风,把春天的精华,运往它们的秘密工厂。

我坐在临近河湾的一片油菜地边,“检阅”了数千只蜜蜂以后,想锁定某只蜜蜂,看看它的“花篮”是否已经盛满,看看它劳作时的表情,听听它对春天、对花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破点一 栏目索引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 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 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 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 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 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突破点一 栏目索引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2019天津)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 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概括分析事物形象特点: (2015北京)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 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说起梅花》)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 往有“概括”“分析 ”等作答动词和“品 质”“性格特点” “形象”等表答题方 向的名词。
突破点一 栏目索引
概括分析形象特点“三步骤” 概括分析形象特点,我们可以由表及里地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答题区间,找准描写形象的有关内容。 第二步:勾画关键词句,找出体现形象特点的关键词句,分析形象的特点。 第三步:点明所塑造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向往或追求。(只要求概括 特点的题目不涉及此步骤)
突破点一 栏目索引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
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 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 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 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 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 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 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突破点一 栏目索引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前面有回廊 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 峭的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 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 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 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
突破点一 栏目索引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他的诗里有 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因为这一切都出现 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 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 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
突破点一 栏目索引
概括分析形象特点三角度”
1.从记叙事件的角度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如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时,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可 以提炼出人物形象特点。 3.从抒情议论的角度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分析时 不可忽视。
突破点一 栏目索引
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 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它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一直非常喜 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 位——诗圣。 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 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 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 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 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
栏目索引
第七讲 概括鉴赏形象
栏目索引
阅读散文,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 情。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常考 题型有概括分析形象特点、分析形象作用。
体系建构
栏目索引
突破点一 栏目索引
突破点一 概括分析形象特点
散文中的形象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写作的目的并非塑造形象,而是借助 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或事物),也可 以有多个中心人物(或事物)。对于形象概括鉴赏题,应当从多个角度去概括 分析,并深入思考形象的内涵和作用。
突破点一 栏目索引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 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 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 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 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 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 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突破点一 栏目索引
[典例1](2014山东,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浣花草堂 黄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 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 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 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 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 可贵的才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