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载荷试验
静力载荷试验及其成果应用
静力载荷试验及其成果应用【摘要】静力载荷试验是目前工程上确定地基承载力最为可靠的方法,它是在现场模拟建筑基础的受力状态,进而通过加压设备和量测设备及试验整理确定地基承载力,由于不改变岩土体原始应力状态和对岩土体不产生扰动,能客观地反映地基土的原始状态,试验结果数据较室内土工试验更加真实、可靠尤其由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为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提供依据,还可由于估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基床反力系数。
关键词:载荷试验、承载力特征值、土工试验一、前言平板载荷试验包括浅层载荷试验和深层载荷试验两种。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等于或大于3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且有边载作用的地基土﹝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是在一定尺寸的平板上分级施加竖向荷载,并使地基在每级荷载下的沉降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观察记录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与时间关系,并根据绘制的荷载—沉降关系曲线(P—S)曲线和沉降-时间曲线确定地基允许承载力、基床系数、计算土的变形模量等。
二、试验过程及技术控制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是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的有关规定进行﹝2﹞,本论文以位于成都市郫都区某场地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验数据进行数据成果分析,主要目的是分析荷载与沉降的变化规律,并确定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按照规范要求,试坑直径不小于承压板直径的三倍,试坑底部采用中粗砂找平,保证受力均匀,同时,应避免试坑或试井底部的岩石受到扰动而破坏其原有的结构和湿度,从而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本次静力载荷试验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加载方式采用分机维持和在沉降相对稳定法,即慢速法。
1、试验过程:(1)试验前,应仔细检查试验装置和设备,保证试验设备能正常使用。
(2)试验时在挖好的试坑坑底内铺设不超过2cm厚的砂垫层,以中砂为宜,以保证承压板与试验面平整均匀接触。
(3)安装千斤顶、载荷台架或反力构架、立柱等,其中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一致。
楼板载荷试验方案(详细)
XXX工程楼板静力荷载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X,安全等级为XXX,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荷载设计基准期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一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为确保安全使用,对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静力荷载试验,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楼板工作性能,结合楼板荷载试验的实测挠度和应变值,对构件的工作性能和是否满足设计荷载标准及使用要求作出综合评定。
根据《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52-201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结合建筑结构现状,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到现场共同确定对二层3~4轴交B~C轴楼板进行静载荷载试验,试验方案如下:二、检测依据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2、《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5、《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2012;6、厂房原设计文件、加固设计文件、施工质量保证资料。
三、检测设备1、PS200型便携式钢筋扫描仪;2、TST3821E无线静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3、混凝土钻芯机;4、裂缝宽度仪;5、百分表、卷尺、游标卡尺、数码相机等。
四、检测内容及方案(一)资料调查1、图纸资料调查:包括建筑与结构施工图、施工变更记录、竣工图、竣工质检及验收文件等,了解原设计意图、要求和技术背景;2、建筑物历史调查:包括建筑物的原始施工、竣工日期,使用过程中的修缮、改造、扩建情况,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及受灾情况等;3、调查建筑物的使用条件和内、外环境状况(荷载历史)。
(二)结构检测内容1、混凝土抗压强度;2、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3、梁板截面尺寸检测;4、构件的最大挠度;5、支座处位移;6、控制截面应变;7、裂缝的出现与扩展情况;(三)承载力检测方案1、检测目的本次楼板检测鉴定的目的是,为确保安全使用,对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静力荷载试验,运用分析软件分析楼板工作性能,结合楼板荷载试验的实测挠度和应变值,对构件的工作性能和是否满足设计荷载标准及使用要求作出综合评定。
飞机机翼静力试验方法
飞机机翼静力试验方法
飞机机翼静力试验方法是指在没有飞行动力的情况下,通过施加外部力或质量来模拟机翼受力情况,以评估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飞机机翼静力试验通常分为两种类型:静态载荷试验和疲劳试验。
静态载荷试验是通过施加静态负载来测试机翼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强度;疲劳试验则是通过反复施加负载来模拟机翼使用寿命内的循环负载情况,以评估其耐久性和安全性。
在试验中,通常会使用液压油缸、电动机、测力仪等设备来施加力量,并采用光电传感器、应变计等测试设备来测量机翼的变形、应力等参数,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构优化。
飞机机翼静力试验是确保飞机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结果将直接影响飞机的适航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试验过程必须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其科学、准确、可靠。
- 1 -。
第7章 课静力触探及静载荷试验 第7次
(二)静力触探测试成果整理
(1)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与校正. 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与校正. (2)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 比贯入阻力 ps,锥尖阻力 qc,侧壁 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比贯入阻力 锥尖阻力 , 比贯入阻力ps, 锥尖阻力qc 摩擦力fs,摩阻比F 及孔隙水压力U 摩擦力fs,摩阻比FR及孔隙水压力U.
三,静力触探试验成果应用
静力触探成果应用很广, 静力触探成果应用很广 , 主要可归纳为以 下几方面: (一)划分土层及土类判别 (二) 求取各土层工程性质指标; (三)确定桩基参数. 确定桩基参数.
(一)划分土层及土类判别
根据静力触探资料划分土层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将静力触探探头阻力与深度曲线分段 . 分段 将静力触探探头阻力与深度曲线分段. 的依据是根据各种阻力大小和曲线形状进行综合分 段. 如阻力较小,摩阻比较大,超孔隙水压力大, 如阻力较小,摩阻比较大,超孔隙水压力大,曲 线变化小的曲线段所代表的土层多为粘土层; 线变化小的曲线段所代表的土层多为粘土层; 阻力大,摩阻比较小,超孔隙水压力很小, 阻力大,摩阻比较小,超孔隙水压力很小,曲线 呈急剧变化的锯齿状则为砂土. 呈急剧变化的锯齿状则为砂土.
(一)划分土层及土类判别
(3) 再将每一层土的探头阻力,摩阻力等参 再将每一层土的探头阻力,摩阻力等参 数分别计算算术平均值, 数分别计算算术平均值,其平均值用来定土 层名称, 定土层( 名称办法可依据图4 层名称 , 定土层 ( 类 ) 名称办法可依据图 4—6 三角图, 三角图,图4—7和图 4—8进行.还可用多孔 和图4 进行. 静力触探曲线求场地土层剖面,如图4 静力触探曲线求场地土层剖面,如图4~9所 示.
优点: 优点:
1,兼有勘探与测试双重作用; 2,测试数据精度高,再现性好,测试快速, 测试数据精度高,再现性好,测试快速, 连续,效率高, 连续,效率高,功能多; 3,采用电子技术,便于实现测试过程自动 采用电子技术, 化.
05静力荷载试验
§5.2平板荷载试验
5.2.4试验要求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应布置在基础底面标高处。 载荷试验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每个场地不 宜少于3个。 试坑或试井底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试验土层 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承压板与土层接触处,一般 应铺设不超过2mm的粗、中砂找平,以保证承压板水 平并与土层均匀接触。当试验土层为软塑、流塑状态 的粘性土或饱和的松砂,承压板周围应预留20~30mm 厚的原土作保护层。
§5.2平板荷载试验
5.2.6沉降稳定标准 四.卸载 规范没有对卸载过程做出规定,但完整的试验应 包含卸载过程,如下图为一完整的(p-s曲线)。
荷载 (kPa)
400 0 10 20 0 100 200 300 500
A
移 S(mm) 位
30 40 50 60 70
B
C
§5.2平板荷载试验
5.2.7试验成果的整理 一.原始数据整理及绘图 载荷试验结束后,应及时对原始记录资料进行全 面整理和检查,求得各级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沉降值和 沉降值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
§5.2平板荷载试验
5.2.6沉降稳定标准 三.加载终止标准 当试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认为土体整体 已经发生剪切破坏,丧失承载力,此时即可终止加载: 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 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 段; 3.在某一级荷载的作用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 能达到稳定标准; 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s/b)大于或等 于0.06。
s s0 Cp
§5.2平板荷载试验
5.2.7试验成果的整理
§5.2平板荷载试验
5.2.8试验成果的应用
一.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有两个方法: 1.强度控制: 如前所述,p-s曲线上有明显的直线段和曲线段, 对应着就有比例界限荷载p0和极限荷载pu。 直线段变成曲线段时的拐点,对应的就是比例界 限荷载p0 ;而当荷载达到加载终止标准而终止加载时, 对应的就是极限荷载pu。
静力荷载实验的国家规范
静力荷载实验的国家规范
静力荷载试验将静止的荷载作用于桥梁上的指定位置,以便能够测试出结构的静应变、静位移以及裂缝等,从而推断桥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和使用能力的试验称为静力荷载试验。
对于桥梁结构来说,静载往往是指以缓慢速度行驶到桥上指定荷重级别的车辆荷载。
当试验现场条件受限制时,有时也以施加荷重(如堆置铸铁块、水泥、预制块件、水箱等)或者以液压千斤顶装置施力等方式来模似某一等级的车辆荷载,借以达到试验的目的。
静力荷载试验是将静止的荷载作用于桥梁上的指定位置,以便能够测试出结构的静应变、静位移以及裂缝等,从而推断桥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和使用能力的试验,称为静力荷载试验。
静力载荷试验(plateloadtest,缩写PLT)是工程地质上的一种现场试验,指通过一定垂直压力测定土在天然产状条件下的变形模量、土的变形随时间的延续性及在载荷板接近于实际基础条件下估计地基承载力等。
静力载荷试验应在建筑物基础砌置深度的承压层中进行。
当需要测定黄土的湿陷性时,可在试验中进行人工注水。
由于取样方法的改进以及其他先进现场试验方法的出现,现场静力载荷试验已渐逊色,但仍可与其他方法校核使用。
深层平板静力载荷试验测定土的变形模量
(3) 每级加荷后, 应按间隔 10、 10、 10、 15、 15m in, 以后为间隔 30m in 测读一次沉降, 当连续两 小时每小时沉降量小于 011mm 时, 可认为已经稳 定, 加下一级荷载。
路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81 年 8 月.
(上接第 2 页)
za 015 110 210 410 1010 2010 5010
刚性承压板的 IP 值
Λ= 0
Λ= 0125
11373 11112 01989 01798 01715 01687 01670
11410 11200 11002 01873 01790 01761 01744
摘要: 本文介绍了通过原位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测求深层土的变形模量的方法。并根据荷载作用在地基
内部的M ind lin 解, 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土的变形模量计算公式。同时还介绍了该试验的装置和试验步 骤。
关键词: 平板载荷试验; 深层土体; 变形模量
中图分类号: TU 413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 he app roach of determ in ing defo rm ation m odu lu s of deep so il by deep p late load test is in troduced herein. T he calcu lation fo rm u la fo r defo rm ation m odu lua of so il p ropo sed in th is p ap er is verified by M ind lin so lu tion. T he in stallation and p rocedu re of the said test are also stated. Key words: p late load test; deep so il; defo rm ation m odu lu s
工程结构静载试验
工程结构静载试验简介工程结构静载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价和验证工程结构安全性能的实验方法。
该试验模拟了工程结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通过测量和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判断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变形性能、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试验目的工程结构静载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1. 评估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2. 验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 检测结构的变形性能,包括挠度、位移和变形曲线等;4. 收集和分析结构的力学性能数据,为结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
试验准备进行工程结构静载试验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制定试验方案:确定试验载荷、试验方向、试验目标等。
2. 确定试验工具和设备:根据试验方案确定所需的试验设备和测量工具,如荷载机、变形计、应变计等。
3. 安装传感器和测量设备: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将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安装在结构的关键位置,以便测得准确的试验数据。
4. 校准和检查设备:确保试验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查工作。
试验过程工程结构静载试验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载荷施加:根据试验方案确定的载荷大小和试验步骤,通过荷载机等设备施加静力载荷。
2. 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实时采集结构的各种力学参数,如应力、应变、挠度等。
3. 数据记录和处理:将采集的试验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分析,以得出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等指标。
4. 结果分析和评价:根据试验数据,对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判断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 结果报告:将试验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过程、数据分析和评价等内容。
注意事项在进行工程结构静载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安全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装备、设置防护围栏等。
2. 载荷施加控制:根据试验方案要求,控制载荷的施加速度和顺序,以及保持稳定的载荷大小。
桩基础的静荷载试验测试与检测[详细]
• 桩基础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形式,桩基的质量直接 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危。
• 桩的施工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发现质量问题难,事故处理 更难。
• 桩基础检测工作是整个桩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基桩静力荷载试验 基桩低应变动测试验 基桩的高应变动测试验
静力载荷试验
桩的静荷载试验是确定单桩承载能力、提供合理设计 参数以及检验桩基质量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
地点
桩型
桩截面尺寸
灌注桩沉渣厚度
灌注桩充盈系数
综合柱状图
土层描述
相对标高
试验单位
试验起止时间
桩长
配筋 情况
规格长 配筋
度
率
试验平面布置示意图
桩身剖面
综合柱状图
试验平面布置示意图
层次
土层名称
土层描述
相对标高
桩身剖面
1 2
试验资料的整理
3
4
5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加载 级
油压 (MPa)
♣按照测试时桩身和桩周土所产生的相对位移大小的不同。基桩的动 力测试又可分为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
♣基桩的低应变动测试验 ♣基桩的高应变动测试验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桩基础是以承受竖向下压荷载为主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
荷试验采用接近于竖向抗压桩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 确定单桩的竖向承载力。当桩身中埋设有量测元件时,还 可以实测桩周各土层的侧阻力和桩端阻力。
每一小时内桩顶的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 两次。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 级荷载。
试验方法
5. 慢速载荷试验的试验终止条件
当试桩过程中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时,可终止加荷: (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
桥梁动静载荷试验方案
桥梁动静载荷试验方案桥梁动静载荷试验方案是为了测试和评估一座桥梁在正常使用和极端情况下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实验。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桥梁动静载荷试验方案的例子:1. 试验目的:评估桥梁的静态和动态承载能力,确定其在不同荷载情况下的安全性。
2. 试验对象:选择一座符合实际工程的桥梁进行试验。
3. 试验内容:(1)静态试验:按照设计要求,逐渐增加静载荷,观察和记录桥梁的变形情况和应力分布,确定其静态承载能力。
(2)动态试验:施加动态荷载,例如振动装置或车辆通过桥梁,观察和记录桥梁的振动响应和结构变形,确定其动态承载能力。
4. 试验装置:(1)静态试验装置:使用静力加载装置,如液压缸或液压千斤顶,来施加垂直荷载,并使用应变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来监测变形和应力。
(2)动态试验装置:选择适当的振动装置或模拟车辆来施加振动荷载,并使用加速度传感器等来监测振动响应。
5. 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安装传感器,检查试验装置的正常运行。
(2)静态试验:逐渐增加静载荷,记录桥梁的变形情况和应力分布。
(3)动态试验:按照设计要求施加动态荷载,记录桥梁的振动响应和结构变形。
(4)数据处理:将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得出桥梁的静态和动态承载能力。
6. 数据分析:(1)静态试验数据分析:根据桥梁的变形情况和应力分布,评估桥梁的静态承载能力。
(2)动态试验数据分析:根据桥梁的振动响应和结构变形,评估桥梁的动态承载能力。
7. 结论与建议:(1)根据试验结果,评估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给出结论。
(2)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结构加固、维护和保养等方面。
总结:桥梁动静载荷试验方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实验,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来评估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装置和精确可靠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为桥梁的设计和使用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浅谈钢结构性能的静力荷载试验_pdf
量{ 2 羹[: 墨二■ ,. i I 埘 鬻 竺
浅 谈 钢 结 构 性 能 的 静 力 荷 载 试 验
赵
摘
波
要: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 , 从加载方式 、 载方 法和 钢屋架挠度测量等方面介绍 了钢结构 性能的静力载荷 试验 , 出 了 加 得
三榀钢 屋架在标 准荷 载检 验值 下符合规范要求 的结论 , 指出依据相关规范 , 过试 验且满足要求 的结构或构件 可以正 常 经
试验依据 C3T53420 A/ 4-(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 准、 B5 ) 0 1 G 9  ̄ -
20 建 筑 结 构 荷 载 规 范 (0 6年 版 ) G 0 1—0 3钢 结 构 设 01 20 和 B 5 0 72 0 计规 范进 行 , 钢结 构 性 能 的 静 力 荷 载 检 验 可 分 为 使 用 性 能 检 验 、 承载 力 检 验 和 破 坏 性 检 验 , 验 装 置 和 设 置 , 能 模 拟 结 构 实 际 检 应 荷 载 的 大小 和 分 布 , 映 结 构 实 际 工 作 状 态 , 载 点 和 支 座 处 不 反 加 得 出现 不 正 常 的 偏 心 , 同时 保 证 构 件 的 变 形 和 破 坏 不 影 响 测 试 数
载量 和跨 中对应 的挠度变形值 , 描绘出每榀屋架 在使用性能检验 参 考 文献 : 值荷载状态 下的荷 载一跨 中挠度 曲线 , 基本 为线 性关 系 , 图 1 [ ] 黄华通. 如 1 武汉 某桥 桥 梁荷载 试验 分析 [ ] 山西建筑 ,0 7 J. 20 ,
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桥梁荷载试验方案一、试验方案的制定1.确定试验目的:主要是验证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应力分布情况和变形情况,为设计提供依据。
2.确定试验内容:包括静力试验、动力试验和疲劳试验等,根据桥梁的类型和功能进行选择。
3.选择试验方法:包括物理模拟试验、数字仿真试验和现场试验等,根据桥梁的尺度、形式和所需数据的准确性进行选择。
4.确定试验组织与配套:包括试验机构、试验人员和试验设备等,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二、静力试验方案静力试验主要是通过施加不同部位和大小的荷载,试验分析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试验荷载:根据设计荷载和系数,确定试验时施加的静载荷的大小和位置。
2.制定试验方案:确定试验时的测试点和测试方法,包括悬臂梁法、点载法和均布载荷法等。
3.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方案,按照荷载的大小和位置逐步施加,观测每个测试点的变形情况和应力分布。
4.记录数据:根据试验现场的情况,记录每个测试点的荷载、变形和应力等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分析结果:根据试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桥梁结构的荷载、变形和应力等参数,并与设计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桥梁的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
三、动力试验方案动力试验主要是利用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的振动特性,验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自振频率等。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试验方式:根据桥梁的类型和特点,选择适合的动力试验方法,包括振动台试验、自行车试验和风洞试验等。
2.选择试验参数:根据桥梁的尺度和设计要求,确定试验时的荷载、激振频率和振幅等参数。
3.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方案,按照确定的荷载和振动参数进行试验,观测和记录桥梁结构的振动响应。
4.记录数据:根据试验现场的情况,记录振动参数和结构响应的数据,包括位移、加速度和频率等。
5.分析结果:根据试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桥梁结构的振动特性和稳定性等参数,并与设计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桥梁的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
四、疲劳试验方案疲劳试验主要是模拟桥梁在长时间运行中,受到交通荷载的重复作用,验证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和疲劳寿命。
静力荷载试验
ICS93.020 DB32P1110001-2008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32/T 291-2008 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Self-Balanced MeasurementMethod of pile Bearing Capacity(报审稿)2008-01-01发布2008-01-01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 (建设厅)技术监督局(2008)000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做好贯彻实施《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技术规程》标准的通知各市建委、技术监督局: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等单位编制的《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技术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编号DB32/T 000-2008,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
请有关单位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该规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站组织发行。
抄送:区属勘察设计单位,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站前言本规程是根据广西建设厅颁发的桂建函(2007)134号文的要求,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负责编制。
本规程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已有的试验研究成果,结合区内外的工程实践经验,针对自平衡试桩法的特点,参考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有关内容并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而编制的。
本规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提出本规程主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协助单位:杭州欧感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编人员:目录1 总则 (1)2 术语、符号 (3)3 测试设备及其安装 (6)4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9)5 测试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12)6 附录A (16)7 附录B (19)8 条文说明 (2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技术规程DB32/T 00-20081 总则1.0.1为使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工作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准确、正确评价、经济合理的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混凝土静力荷载实验原理
混凝土静力荷载实验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强度和稳定性对建筑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静力荷载实验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混凝土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静力荷载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二、实验设备1. 静力荷载试验机:主要由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液压缸组成。
2. 试件:一般为圆柱形或立方体混凝土试块。
3. 夹具:用于固定试件。
4. 破坏形变测量仪:用于测量试件的形变。
三、实验原理静力荷载实验是通过施加一定的载荷到试件上,来测试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的一种方法。
载荷的大小和施加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测量试件的变形和破坏情况,来推断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 载荷作用原理载荷作用于试件上时,试件产生变形,同时产生内应力,内应力与载荷成正比。
当载荷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试件会发生塑性变形,内应力不再随载荷增加而线性增加,称为屈服点。
当载荷继续增加时,试件会进入破坏状态。
2. 变形测量原理在试件上施加载荷时,试件会发生变形,测量试件的变形是测试混凝土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变形测量可以通过破坏形变测量仪进行,该仪器可以测量试件的变形,输出变形数据。
3. 强度测量原理强度是混凝土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静力荷载实验可以通过载荷和试件的尺寸来计算强度。
强度的计算公式为:强度=载荷/试件截面积。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试件、夹具、静力荷载试验机和破坏形变测量仪,调整设备,使其满足实验要求。
2. 试件制备:根据需要制备试件,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实验要求。
3. 试件装夹:将试件放入夹具中,并固定好。
4. 载荷施加:将载荷施加到试件上,载荷的大小和施加时间应符合实验要求,载荷的变化应记录下来。
5. 变形测量:在载荷施加过程中,通过破坏形变测量仪测量试件的变形,并记录下来。
6. 破坏判定:当试件达到破坏状态时,停止载荷施加,记录破坏载荷和试件的形态。
7.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试件的强度和变形等参数,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用JCQ-503E无线测控静力荷载仪进行混凝土灌注桩试(锚)桩单桩静载荷试验施工工法(2)
用JCQ-503E无线测控静力荷载仪进行混凝土灌注桩试(锚)桩单桩静载荷试验施工工法一、前言混凝土灌注桩试(锚)桩静载荷试验是一种评估基础承载力的重要方法,对于工程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使用JCQ-503E无线测控静力荷载仪进行混凝土灌注桩试(锚)桩单桩静载荷试验的施工工法,包括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的内容。
二、工法特点使用JCQ-503E无线测控静力荷载仪进行混凝土灌注桩试(锚)桩单桩静载荷试验的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无线测控: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对静力荷载仪的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减少了人工参与,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实时监测:荷载试验过程中,能够实时监测桩身的变形和荷载响应,提供准确的测试数据和分析结果。
3. 高精度测量:测控仪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工程质量监测的要求。
4. 操作简便:工具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技术培训,减少了施工难度和人力成本。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灌注桩试(锚)桩单桩静载荷试验,包括建筑物、桥梁、土木工程等领域。
不仅适用于新建工程,也可以用于现有桩基的荷载测试和评估。
四、工艺原理混凝土灌注桩试(锚)桩单桩静载荷试验的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试验方案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的目的,确定试验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
2. 桩基准备:清理桩身表面的污物和沉积物,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 桩身固定:使用固定设备将静力荷载仪与试验桩身连接,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 施加荷载:根据设计要求,逐步施加荷载,监测桩身的响应和变形。
5. 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试验结果。
五、施工工艺1. 试验方案确定: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试验方案,包括试验荷载、试验周期等内容。
2. 桩基准备:清理桩身表面的污物和沉积物,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混凝土静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混凝土静载实验,了解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等。
通过实验,加深对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认识,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静载实验是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静力荷载,测量其应力、应变和变形等参数,从而得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
实验中,通常采用单轴压缩实验和抗折实验两种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混凝土试件:标准立方体试件(150mm×150mm×150mm)和标准棱柱体试件(150mm×150mm×300mm)。
- 水泥: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 砂:中粗砂,符合国家标准的级配要求。
- 石子:碎石,符合国家标准的级配要求。
- 水: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
2. 实验设备:- 混凝土静载实验机:用于施加静力荷载。
- 应变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应变。
- 荷载传感器: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所受荷载。
- 千分表: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变形。
- 秒表:用于记录实验时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试件:将混凝土试件加工成标准尺寸,并确保表面平整。
2. 涂抹凡士林:在试件表面涂抹一层凡士林,以防止试件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滑移。
3. 安装试件:将试件放置在实验机上,确保试件中心与实验机中心对齐。
4. 施加荷载:按照实验要求,缓慢施加静力荷载,直至试件破坏。
5. 测量数据: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荷载、应变和变形等参数。
6. 计算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抗压强度:本次实验测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30.2MPa,符合设计要求。
2. 抗折强度:本次实验测得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为4.8MPa,符合设计要求。
3. 弹性模量:本次实验测得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3.2×10^4MPa,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本次实验所制备的混凝土试件力学性能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静力载荷试验
一、静力载荷实验1.实验的目标及意义(1)肯定地基土的临塑荷载,极限荷载,为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供给根据;(2)肯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3)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4)肯定地基土基床反力系数;2.实验的实用规模浅层平板载荷实验实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实验实用于埋深等于或大3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螺旋板载荷实验实用于深层地基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载荷实验可实用于各类地基土,特实用于各类填土及碎石的土.本节重要介绍浅层平板静力载荷实验.本实验为浅层平板载荷实验.3.实验的基起源基本理平板载荷实验是在拟建建筑场地大将必定尺寸和几何外形(方形或圆形)的刚性板,安顿在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长荷载,并测得响应的稳固沉降,直至达到地基损坏尺度,由此可得到荷载(p)-沉降(s)曲线(即p-s曲线).典范的平板载荷实验p-s曲损坏阶段剪切变形阶段直线变形阶段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右图所示.经由过程对p-s曲线进行盘算剖析,可以得到地基土的承载力特点值ak f.变形模量0E和基床反力系数s k.平板载荷实验所反应的相当于承压板下1.5~2.0倍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深度规模内地基土的强度.变形的分解性状.浅层平板载荷实验实用浅层自然地基土,包含各类填土.含碎石的土等.也用于复合地基承载力评价.4.实验仪器及制样对象仪器装备:载荷实验的装备由承压板.加荷装配及沉降不雅测装配等部件组合而成.今朝,组合型式多样,成套的定型装备已运用多年.(1)承压板,有现场砌置和预制两种,一般为预制厚钢板(或硬木板).对承压板的请求是,要有足够的刚度,在加荷进程中承压板本身的变形要小,并且个中间和边沿不克不及产生曲折和翘起;其外形宜为圆形(也有方形者),对密实粘性土和砂土,承压面积一般为1000~5000cm2.对一般土多采取2500~5000cm2.按道理讲,承压板尺寸应与基本邻近,但不轻易做到.(2)加荷装配,加荷装配包含压力源.载荷台架或反力构架.加荷方法可分为两种,即重物加荷和油压千斤顶反力加荷.1)重物加荷法,即在载荷台上放置重物,如铅块等.因为此法粗笨,劳动强度大,加荷便利,今朝已很少采取(图4-3).其长处是荷载稳固,在大型工地经常运用.图3 载荷台式加压装配(a)木质或铁质载荷台;(b)低重心载荷台;1—载荷台;2—钢锭;3—混凝土平台;4—测点;5—承压板2)油压千斤顶反力加荷法,即用油压千斤顶加荷,用地锚供给反力.因为此法加荷便利,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已被普遍采取,并有定型产品(图4-4).采取油压千斤顶加压,必须留意两个问题:①油压千斤顶的行程必须知足地基沉降请求.②下入土中的地锚反力要大于最大加荷,以防止地锚上拔,实验半途而废.图4 千斤顶式加压装配(a)钢桁架式装配;(b)拉杆式装配;1—千斤顶;2—地锚;3—桁架;4—立柱;5—分立柱;6—拉杆(3)沉降不雅测装配,沉降不雅测内心有百分表.沉降传感器或水准仪等.只要知足所划定的精度请求及线性特点等前提,可随意率性选用个中一种来不雅测承压板的沉降.因为载荷实验所需荷载很大,请求一切装配必须稳固靠得住.平安稳固.5.实验步调第一部分,装备装配:(1).下地锚.安横梁.基准梁.挖试坑等.地锚数目为4个,以试坑中间为中间点对称安插.然后根据实验请求,开挖试坑至实验深度.接着装配好横梁.基准梁等.该工作由先生事先完成.(2).放置承压板.在试坑的中间地位,根据承压板的大小铺设不超出20mm厚的砂垫层并找平,然后当心放置承压板.(3).千斤顶和测力计的装配.以承压板为中间,从下往上依次放置千斤顶.测力计.垫片,并留意保持它们在一条垂直直线上.然后调剂千斤顶,使整体稳固在承压板和横梁之间,形成完全的反力体系.(4).沉降测量元件的装配.把百分表经由过程磁性表座固定在基准梁上,并调剂其地位,使其能精确测量承压板的沉降量.百分表数目为4个,在装配时,留意使其平均散布在四个偏向,形成完全的沉降测量体系.第二部分,加载操纵:(1).加载前预压,以清除误差.2,所以每级荷载为4kN.同时,第一级是各级加压的两倍,即8kN.(3).经由过程事先标定的压力表读数与压力之间的关系,盘算出预定荷载所对应的测力计百分表读数.(4).加荷载.按照盘算的预定荷载所对应的测力计百分表读数加载,并随时不雅察测力计百分表指针的变动,经由过程千斤顶不竭补压,以包管荷载的相对稳固.(5).沉降不雅测.采取慢速法,每级荷载施加后,距离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测读一次沉降,今后距离30min测读一次沉降,当持续2h每小时沉降量小于0.1mm时,可以以为沉降已达到相对稳固尺度,可施加下一级荷载.(6).实验记载.每次读数完,精确记载,以包管材料的靠得住性.第三部分,卸载操纵:(1).卸载时,每级压力是加载时的2倍.(2).因为此次练习并未请求记载卸载数据,所以未作具体请求.(3).松开油阀,装配装配.6.实验数据实验原始数据见附表一.7.实验数据处理由原始数据统计处理,我们得到以下一个表格,每级荷载感化下,我们经由过程率定曲线,得出千斤顶的力,由此盘算出每级荷载下,承压板对地基土的压力.再由百分表的读数得出每级压力下稳固的沉降量,汇总于下表格.以上表格数据,帮忙我们绘出该地基土的P-S曲线(见附图一),由原始数据我们还得出每级荷载下的S-lgt曲线见(附图二).8.实验成果剖析及工程运用经由过程载荷实验,我们得到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是载荷实验原始记载.实验进程中不但记载荷载-时光-沉降,还记载了其它与载荷实验相干的信息,包含载荷板尺寸.载荷点实验深度(或实验桩桩长).千斤顶量程与型号.沉降不雅测仪器与型号.气象.气温等等.记载数据见附表.材料整顿如下:(1).绘制p-s曲线(p-s曲线的须要修改:图解法或最小二乘修改法)根据载荷实验原始沉降不雅测记载,将(p, s)点绘在厘米坐标纸上.因为p-s曲线的初始直线段延伸线不经由过程原点(0,0),则需对p-s曲线进行修改.此处采取图解法进行修改,个中0=0.06s mm,即将曲线整体向上平移mm.如附图一所示.(2).绘制s-lg t曲线在单对数坐标纸上绘制每级荷载下的s—lgt曲线,留意标明坐标名称和单位.同时须要标明每根曲线的荷载等级,荷载单位用kPa.如附图二所示.(3).地基承载力特点值akf因为p-s关系呈缓变曲线,不宜采取拐点法和极限荷载法肯定地基承载力特点值,故采纳相对沉降法.个中,b=m,s/b取,即=0.010.4=0.004s m = 4 mm所对应的荷载作为地基承载力特点值,但其值不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由p-s 曲线知,当=4s mm 时,=100p kPa实验在进行到加载为120kpa 时,因为气象原因,下雨了,我们自愿终止实验,是以120kpa 加载并不是损坏时的最大荷载.所以不克不及肯定当=4s mm 时,=100p kPa 是否小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我们暂取=100ak f kPa(小我疑问:p-s 曲线绘制时,对实验数据点的拟合有多种作法,拟合曲线并不是精确曲线,所以经由过程曲线查出的ak f 也并不是精确值.我们不克不及掌握绘出的曲线误差,那我们怎么去得到最接近真实值的ak f ?)(4).地基土的变形模量0E个中,承压板边长b ,承压板为圆形,0=0.785I ,承压板埋深=0z m ﹤ b =m,故10.270.2701-=1-=11.0⨯≈z I b . m对于K ,则-321.6===1425740.151510⨯p K s kN/m 3. 又μ取,∴22001=(1)=0.7851142574(1-0.35)0.4=39284.12μ-⨯⨯⨯⨯E I I K b kPa(5).基床反力系数s k基床反力系数取p-s 曲线直线段的斜率,即-321.6===1425740.151510⨯p K s kN/m 39.结论与建议经由过程实验我们得出该地基土的承载力为100kpa,变形模量为0=39284.12E kpa,基床反力系数s k=142572kpa实验进程中加载在93.6kpa时,沉降过小,可能因为操纵问题,造成在未稳准时,直接进行下一级加压,造成数据在p-s曲线消失轻微偏移,是以该组数据为无效数据.在实验进程中,因为下雨中止实验,此实验数据只能作为参考,不具有现实工程意义.。
静载荷试验施工方案
静载荷试验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静载荷试验旨在评估工程结构在静态载荷作用下的性能表现,为工程设计、施工及后期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试验对象包括桥梁、建筑基础等关键结构部分。
通过本次试验,预期达到以下目标:确定结构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承载能力;评估结构的变形特性及稳定性;为结构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施工准备与条件组建专业试验团队,确保试验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准备试验所需设备、仪器和工具,并进行检查、校准;确认试验现场安全条件,包括场地平整、交通管制等;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和时间表,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三、试验设备与方法选用合适的加载设备,如千斤顶、压力机等;采用静力加载方法,通过逐步增加载荷来模拟实际受力情况;利用位移计、应变计等监测设备记录结构变形和应力分布。
四、加载程序与步骤按照试验计划进行加载,确保加载速率和加载量符合设计要求;在加载过程中,密切关注结构变形和应力变化,确保结构安全;加载至预定载荷后,保持一段时间以观察结构稳定性;逐步卸载,并记录卸载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变化。
五、安全措施与预警试验现场设置警戒线,禁止非试验人员进入;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结构失稳、设备故障等情况的处置措施;设置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确保在结构性能发生变化时及时发出警报。
六、监测与记录要求试验过程中,应实时监测并记录结构变形、应力分布等数据;采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试验结束后,整理并归档试验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七、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筛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结构变形、应力分布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合工程实际,对试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八、结果评估与报告根据试验结果,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及稳定性进行评估;编写详细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及分析等内容;将试验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单位,为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静力载荷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静力载荷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意义静力载荷试验就是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在挖至设计的基础埋置深度的平整坑底放置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在其上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稳定沉降量,分析研究地基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求得地基土容许承载力与变形模量等力学数据。
可见,静力载荷试验实际上是一种与建筑物基础工作条件相似,而且直接对天然埋藏条件下的土体进行的现场模拟试验。
所以,对于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比其他测试方法更接近实际;当试验影响深度范围内土质均匀时,用此法确定该深度范围内土的变形模量也比较可靠。
用静力载荷试验测得的压力P(kpa)与相应的土体稳定沉降量S(mm)之间的关系曲线(即P~S 曲线),按其所反映土体的应力状态,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6-7-5。
第I 阶段:从P~S 曲线的原点到比例界限压力P0(P0 亦称临塑压力)。
该阶段P~S 成线性关系,故称之为直线变形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受荷土体中任意点产生的剪应力小于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变形主要由于土中孔隙的减少引起,土颗粒主要是竖向变位,且随时间渐趋稳定而土体压密,所以也称压密阶段。
第II 阶段:从临塑压力P0 到极限压力PU,P~S 曲线由直线关系转变为曲线关系,其曲线斜率随压力P 的增加而增大。
这个阶段除土体的压密外,在承压板边缘已有小范围局部土体的剪应力达到或超过了土的抗剪强度,并开始向周围土体发生剪切破坏(产生塑性变形区);土体的变形由于土中孔隙的压缩和土颗粒剪切移动同时引起,土粒同时发生竖向和侧向变位,且随时间不易稳定,称之为局部剪切阶段。
第III 阶段:极限压力PU 以后,沉降急剧增加。
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即使不施加荷载,承压板也不断下沉,同时土中形成连续的滑动面,土从承压板下挤出,在承压板周围土体发生隆起及环状或放射状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静力载荷试验
1. 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1) 确定地基土的临塑荷载,极限荷载,为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提供依据; (2) 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 (3) 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4) 确定地基土基床反力系数;
2. 试验的适用范围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等于或大3m 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
载荷试验可适用于各种地基土,特适用于各种填土及碎石的土。
本节主要介绍浅层平板静力载荷试验。
本实验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3. 试验的基本原理
平板载荷试验是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方形或圆形)的刚性板,安放在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并测得相应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p )-沉降(s )曲线(即p -s 曲线)。
典型的平板载荷试验p -s 曲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右图所示。
通过对p -s 曲线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ak
f 、变形模量
E 和基床反力
系数
s
k 。
平板载荷试验所反映的相当于承压板下1.5~2.0倍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强度、变形的综合性状。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浅层天然地基土,包括各种填土、含碎石的土等。
也用于复合地
破坏阶段
剪切变形阶段
直
线变形阶段
基承载力评价。
4.试验仪器及制样工具
仪器设备:载荷试验的设备由承压板、加荷装置及沉降观测装置等部件组合而成。
目前,组合型式多样,成套的定型设备已应用多年。
(1)承压板,有现场砌置和预制两种,一般为预制厚钢板(或硬木板)。
对承压板的要求是,要有足够的刚度,在加荷过程中承压板本身的变形要小,而且其中心和边缘不能产生弯曲和翘起;其形状宜为圆形(也有方形者),对密实粘性土和砂土,承压面积一般为1000~5000cm2。
对一般土多采用2500~5000cm2。
按道理讲,承压板尺寸应与基础相近,但不易做到。
(2)加荷装置,加荷装置包括压力源、载荷台架或反力构架。
加荷方式可分为两种,即重物加荷和油压千斤顶反力加荷。
1)重物加荷法,即在载荷台上放置重物,如铅块等。
由于此法笨重,劳动强度大,加
荷不便,目前已很少采用(图4-3)。
其优点是荷载稳定,在大型工地常用。
图3 载荷台式加压装置
(a)木质或铁质载荷台;(b)低重心载荷台;1—载荷台;
2—钢锭;3—混凝土平台;4—测点;5—承压板
2)油压千斤顶反力加荷法,即用油压千斤顶加荷,用地锚提供反力。
由于此法加荷方
便,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已被广泛采用,并有定型产品(图4-4)。
采用油压千斤
顶加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①油压千斤顶的行程必须满足地基沉降要求。
②下入
土中的地锚反力要大于最大加荷,以避免地锚上拔,试验半途而废。
图4 千斤顶式加压装置
(a)钢桁架式装置;(b)拉杆式装置;1—千斤顶;
2—地锚;3—桁架;4—立柱;5—分立柱;6—拉杆
(3)沉降观测装置,沉降观测仪表有百分表、沉降传感器或水准仪等。
只要满足所规定的精度要求及线性特性等条件,可任意选用其中一种来观测承压板的沉降。
由于载荷试验所需荷载很大,要求一切装置必须牢固可靠、安全稳定。
5.试验步骤
第一部分,设备安装:
(1)、下地锚、安横梁、基准梁、挖试坑等。
地锚数量为4个,以试坑中心为中心点对
称布置。
然后根据试验要求,开挖试坑至试验深度。
接着安装好横梁、基准梁等。
该工作由老师事先完成。
(2)、放置承压板。
在试坑的中心位置,根据承压板的大小铺设不超过20mm厚的砂垫层并找平,然后小心放置承压板。
(3)、千斤顶和测力计的安装。
以承压板为中心,从下往上依次放置千斤顶、测力计、垫片,并注意保持它们在一条垂直直线上。
然后调整千斤顶,使整体稳定在承压板和横梁之间,形成完整的反力系统。
(4)、沉降测量元件的安装。
把百分表通过磁性表座固定在基准梁上,并调整其位置,使其能准确测量承压板的沉降量。
百分表数量为4个,在安装时,注意使其均匀分布在四个方向,形成完整的沉降测量系统。
第二部分,加载操作:
(1)、加载前预压,以消除误差。
(2)、加载等级一般分10~12级,并不小于8级,我们取10级。
最大加载量200kPa,所以每级20kPa。
由于承压板面积为0.2m2,所以每级荷载为4kN。
同时,第一级是各级加压的两倍,即8kN。
(3)、通过事先标定的压力表读数与压力之间的关系,计算出预定荷载所对应的测力计百分表读数。
(4)、加荷载。
按照计算的预定荷载所对应的测力计百分表读数加载,并随时观察测力计百分表指针的变动,通过千斤顶不断补压,以保证荷载的相对稳定。
(5)、沉降观测。
采用慢速法,每级荷载施加后,间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测读一次沉降,以后间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每小时沉降量小于0.1mm时,可以认为沉降已达到相对稳定标准,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6)、试验记录。
每次读数完,准确记录,以保证资料的可靠性。
第三部分,卸载操作:
(1)、卸载时,每级压力是加载时的2倍。
(2)、由于此次实习并未要求记录卸载数据,所以未作详细要求。
(3)、松开油阀,拆卸装置。
6.试验数据
实验原始数据见附表一。
7.试验数据处理
由原始数据统计处理,我们得到以下一个表格,每级荷载作用下,我们通过率定曲线,得出千斤顶的力,由此计算出每级荷载下,承压板对地基土的压力。
再由百分表的读数得出每级压力下稳定的沉降量,汇总于下表格。
以上表格数据,帮助我们绘出该地基土的P-S曲线(见附图一),由原始数据我们还得出每级荷载下的S-lgt曲线见(附图二)。
8.试验成果分析及工程应用
通过载荷试验,我们得到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是载荷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过程中不仅记录荷载-时间-沉降,还记录了其它与载荷试验相关的信息,包括载荷板尺寸、载荷点试验深度(或试验桩桩长)、千斤顶量程与型号、沉降观测仪器与型号、天气、气温等等。
记录数据见附表。
资料整理如下:
(1)、绘制p-s曲线(p-s曲线的必要修正:图解法或最小二乘修正法)
根据载荷试验原始沉降观测记录,将(p, s)点绘在厘米坐标纸上。
由于p-s曲线的初始直线段延长线不通过原点(0,0),则需对p-s曲线进行修正。
此处采用图解法进行修正,
其中
0=0.06
s mm,即将曲线整体向上平移0.06mm。
如附图一所示。
(2)、绘制s-lg t曲线
在单对数坐标纸上绘制每级荷载下的s—lgt曲线,注意标明坐标名称和单位。
同时需要标明每根曲线的荷载等级,荷载单位用kPa。
如附图二所示。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k
f
由于p-s关系呈缓变曲线,不宜采用拐点法和极限荷载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故采
取相对沉降法。
其中,b=0.4m ,s/b 取0.01,即=0.010.4=0.004⨯s m = 4 mm 所对应的荷载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但其值不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由p -s 曲线知,当=4s mm 时,=100p kPa
试验在进行到加载为120kpa 时,由于天气原因,下雨了,我们被迫终止试验,因此120kpa 加载并非破坏时的最大荷载。
所以不能确定当=4s mm 时,=100p kPa 是否小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我们暂取=100ak f kPa
(个人疑问:p -s 曲线绘制时,对试验数据点的拟合有多种作法,拟合曲线并非准确曲线,所以通过曲线查出的ak f 也并非准确值。
我们不能控制绘出的曲线误差,那我们怎么去得到最接近真实值的ak f ?)
(4)、地基土的变形模量0E
其中,承压板边长b =1.0m ,承压板为圆形,0=0.785I ,承压板埋深=0z m ﹤ b =0.4m ,故10.270.270
1-
=1-=11.0
⨯≈z I b 。
如图,承压板为圆形,直径0.4m
对于K ,则-321.6
===1425740.151510
⨯p K s kN/m 3。
又μ取0.35,
∴ 22
001=(1)=0.7851142574(1-0.35)0.4=39284.12μ-⨯⨯⨯⨯E I I K b kPa
(5)、基床反力系数s k
基床反力系数取p -s 曲线直线段的斜率,即
-321.6
=
==1425740.151510
⨯p K s kN/m 3 9. 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该地基土的承载力为100kpa ,变形模量为0=39284.12E kpa ,基床
反力系数
s
k =142572kpa
试验过程中加载在93.6kpa 时,沉降过小,可能由于操作问题,造成在未稳定时,直接进行下一级加压,造成数据在p -s 曲线出现严重偏移,因此该组数据为无效数据。
在试验过程中,由于下雨中断试验,此试验数据只能作为参考,不具有实际工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