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

合集下载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地方政策支持
01
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 方性的建筑节能改造政策。
02
地方政策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了更大的支持力度,
鼓励更多的企业和居民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地方政府还通过设立示范项目、推广先进技术等方式,推动既
03
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普及和应用。
相关法规要求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激 励政策,制约了改造工作的推进。
0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节能建筑设计
1
节能建筑设计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保温、隔 热性能,降低能源消耗。
2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等因 素,采用适合的建筑设计方案,如南向开窗、利 用自然通风等。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存在技术水平不高、市场监管不严格、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制约 了市场的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将更加注重技术创 新,提高改造效果和降低改造成本。
政策支持
政府将加大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多政策鼓励 市场主体参与改造。
市场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节能环保的认识不断提高,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的快速发展。
国家政策解读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国家节 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降低既有建筑的能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 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 施,鼓励和促进既有建筑节
能改造的开展。
国家政策强调了建筑节能改 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 各级政府、企业和居民积极 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

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案例研究

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案例研究

筑节能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案例研究Existing Building Green Renovmtion in Hot Summer and Worm Winter Climate Zone余国保,乌B超,邓鑫,罗多(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60)摘要:既有建筑普遍存在着功能落后、结构和设备老化、能耗高及建筑环境差等问题,绿色化改造能够满足既有建筑的现代化的可持续使用。

通过对华南地区某既有办公建筑的三星级绿色化改造案例的策略分析和关键技术研究,归纳总结本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思路.希冀日后为既有建筑超低能耗绿色化改造方案提供有益的经验参考。

关縫词:夏热冬暖;既有建筑;超低能耗;绿色化改造中图分类号:TU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14X(2019)02-027-041项目背景1.1政策背景城市发展和资源消耗是一对内生矛盾。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突破580亿mJ但其中仅不足15亿m?的建筑为绿色建筑,所占比例不足3%o大量早期既有建筑由于建筑功能落后、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不足、资源消耗水平偏高及环境负面影响偏大等原因,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日趋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因此既有建筑节能有较大改造空间,绿色化改造是未来建筑节能的重点任务之一,《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规划和要求。

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统筹考虑规划建筑、结构材料、暖通空调、给水排水、电气等专业绿色化改造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综合节约各种资源、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缓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的资源供需矛盾并带动相关绿色产业链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空间广阔。

1.2项目背景此项目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港湾大道银坑村银星花园巴士站旁,为原珠海公路局银坑培训大楼。

国内外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国内外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建筑经济CONSTRUCTION ECONOMY第 42 卷第 5 期2021 年 5 月Vol.42 No.5May 2021摘要:选取国外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应用范围较广、认可度较高的美国LEED 、德国DGN B 、英国BREEAM 、澳大利亚Green Star 与我国评价标准作为样本,从能源节约利用、水资源节约利用、材料节约利用、生态质量与环境保护、舒适宜居、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提炼相关启示。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我国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既有建筑;居住建筑;绿色改造;评价体系;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1X (2021)05-0090-05DOI :10.14181/ki.1002-851x.202105090[引用本文] 荀志远,徐瑛莲,张丽敏,等.国内外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评价体系对比研究[J].建筑经济,2021,42(5):90-94.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reen Retrofitting Assessment Systems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at Home and AbroadXUN Zhiyuan ,XU Yinglian ,ZHANG Limin ,ZHANG Jingxuan(School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ingdao 26652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LEED of United States ,DGNB of Germany ,BREEAM of United Kingdom ,Green Star of Australia and Green Retrofitting Assessment Standard of China as samples ,which are widely used and highly recognized in the green retrofitting of existing buildings ,makes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energy ,water resources and material economical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quali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mfort & livability and economy ,etc. Then ,extracts the correlating enlightenment from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green retrofitting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China.Keywords :existing build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green retrofit ;assessment system ;comparative study 1 引 言2020年全国“两会”指出,要加大老旧小区综合改造。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近日,我有幸阅读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 用规范》,这是一本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书籍,它以全新的视角和全面的内容, 为我们揭示了建筑行业在能源利用方面的未来走向。这本书不仅拓宽了我对建 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认知,也让我深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每一个人 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和推动这些重要议题。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以详尽且严谨的方式阐述了建筑节能与可再 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性。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证明了当前建筑行业对 能源的巨大需求,以及这种需求对环境产生的压力。同时,它也指出了建筑行 业在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巨大潜力。这种清晰且有力的阐述方式, 使得我们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还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比如在建筑运行阶段,如何实现高效的能 源管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减少能源消耗,如何在保证建筑功能的最大程度地 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利用。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让我对建筑节能有了更深的理 解,也让我对可再生能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书籍。它不仅对建 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为我们展示了未来的 建筑能源之路。作为读者,我深受其启发,也深感我们在推动建筑节能和可再 生能源利用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构建一个更加绿色、 更加可持续的未来而努力。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作为一本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具有 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通过对其目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规范在建 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全面规定和特点。这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明确的 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规范的 实施也将对提高能效、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山西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

山西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

山西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9.28•【字号】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一百二十三号•【施行日期】2022.12.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一百二十三号《山西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已由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于2022年9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9月28日山西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2022年9月28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绿色建筑发展,规范绿色建筑活动,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镇民用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认定、运行、改造、支持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绿色建筑发展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解决绿色建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绿色建筑活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市场监督管理、统计、审批服务管理、能源、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绿色建筑发展相关工作。

第五条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和宣传培训,促进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和知识普及。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与设计第七条绿色建筑按照国家规定实行等级管理,由低到高划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个等级。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二、建筑节能现状 5.建筑节能途径
减少能源 总需求 建筑节能 的途径建筑节能现状 6.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主要包括三大技术领域:
(1)建筑本体节能技术(围护结构)
屋顶、墙、地基、隔热材料、密封材料、门和窗、遮阳 (2)用能设备能效控制技术
采暖、通风、制冷、
(3)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太阳能、地源热泵、生物质能、风能
•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
① 新建建筑: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
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②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 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 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40万套。到2020年末,基本完成北方 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
综合诊断 改造方案 设计 改造施工 组织设计 改造施工& 工程验收 培训及运 行维护 效益监测 及分享
提出和设计满足“四节一环保”技术要求的既有建筑绿色化 改造设计方案;改造方案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① 投资成本与资金回收方式、回收周期; ② 所采用的绿色技术的可实施性及实施后的效果; ③ 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建筑结构、各类设施及场地条件; ④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采用可再利用或可再循 环材料;
节能制度、节能意识。
绿色 建筑
节材
① 节水设计与产品:系统节水 设计、高效节水器具与设备、 非传统水源利用;
① 节材设计:可在循环材料利 用、就近取材、废弃物再利 用、高性能材料应用; ② 节材管理:降低损耗、杜绝 浪费。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及其发展前景1. 引言1.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的重要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是指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与建筑技术相结合,实现建筑物的能源自给自足或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这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对传统能源的需求,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

在当前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成为推动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通过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风能利用技术等,建筑物可以自主发电或自主供暖,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开支,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效益。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不断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建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方向。

1.2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现状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现状可以说是日益普及和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开始引入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

在实际应用中,太阳能光伏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

许多建筑利用太阳能光伏板来收集和转换阳光能量,为建筑供电,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

风能利用技术也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风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风力发电可以为建筑提供清洁能源。

地源热泵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这种系统利用地下的热能来供暖和制冷建筑,不仅能够节约能源,还能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

生物质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例如利用木材、秸秆等生物质资源来替代传统燃料,实现绿色能源利用。

LEED认证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中的应用

LEED认证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中的应用

LEED认证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中的应用李阳【摘要】近些年各国先后开发了适合不同国家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其中美国LEED评估体系是应用范围较广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之一.以上海某旧厂区绿色化改造项目为例,对按照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具体评估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思路和借鉴.【期刊名称】《建筑施工》【年(卷),期】2019(041)005【总页数】3页(P942-944)【关键词】LEED;绿色化改造;节能减排;既有建筑改造【作者】李阳【作者单位】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上海 2011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11 项目概况及LEED评估体系的选择背景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莱阳路30号(沪东新村650号),原为旧厂区,主要由金工车间、机修车间、冷作车间及围合场地组成。

拟将旧厂区进行整体加固翻修,并将金工车间改造成一栋建筑面积3 125 m2且集办公、交流、展示于一体的3层建筑综合体(图1、图2)。

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对高大结构建造过程所涉及的整体提升钢平台装备、液压爬模装备、基坑微变形控制自适应钢支撑系统和整体提升脚手架装备等技术进行推广应用。

图1 项目改造前图2 项目改造后近些年,各国先后开发适合不同国家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由美国绿色建筑认证委员会制订并推出的LEED评估体系是其中使用范围较广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本项目的改造重点在于内部装修以及设备材料、空调家具等的选用方面,而非改变建筑的整体结构,因此选择了LEEDCI认证体系。

2 项目LEED认证评估指标及得分情况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通过6大方面对建筑项目进行评定:可持续发展建筑场地、水资源利用效率、能源与大气、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创新设计。

以性能表现为评估标准,根据总分高低,项目可分为:认证级(40~49分)、银级(50~59分)、金级(60~79分)、铂金级(80分以上)共4个等级[1-3]。

本项目于2015年11月申报LEED认证,拟获得94分,于2016年3月获得LEED-CI铂金级认证,最终获得91分。

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设方案

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设方案

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设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能源消耗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如何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建筑节能、交通运输、可再生能源等多个方面探讨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设方案。

一、建筑节能建筑行业是城市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如何通过节能措施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了重要课题。

首先,应推广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对新建建筑的能源消耗控制。

引入绿色建筑概念,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损耗。

其次,应加强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通过加装隔热、保温材料,改善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建筑内部能源的自动调节,避免能源的浪费。

另外,建筑节能还需要加强对建筑能源消耗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建立能源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同时,加强对建筑节能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社会对节能意识的认知。

二、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城市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如何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尾气排放,成为了重要课题。

首先,应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

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运营效率,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同时,推广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尾气排放。

其次,应优化交通规划和路网布局。

合理规划道路和交通设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同时,鼓励非机动车和步行出行,减少短途出行的机动车使用。

另外,交通管理也是提高交通运输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加强交通信号控制,优化交通流,减少能源的浪费。

同时,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管理和处罚,提高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如何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重要课题。

首先,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

通过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

同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的支持,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既有建筑改造策略研究

既有建筑改造策略研究

既有建筑改造策略研究作者:李盈瑞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旬》2017年第07期【摘要】加快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发展,提高建筑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负荷,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和促进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回顾我国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发展的历程,既有建筑改造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总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关键词】既有建筑;改造;策略1、既有建筑改造的含义经过过去十几年的建筑热潮,城市中涌现了大量的建筑物,当这些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和功能定位不能满足当前使用要求时,直接拆除重建将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人力。

与此相比,在原有结构不全部拆除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改造加固、修缮、重新布局及装修,使其满足新的使用要求将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方式。

一般来讲既有建筑改造与新建建筑相比可节约成本,同时缩短建设周期,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量。

2、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设计方式2.1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多数存在保温标准低、隔热效果差的问题,对其进行节能改造能有效的减少能源浪费,包括外墙节能改造、外窗节能改造、屋面节能改造和遮阳设计等。

2.1.1外墙节能改造外墙是建筑物的外围护构件,是建筑物室外与室内的分隔屏障,通过外墙传热所造成的能耗损失约占建筑外围护构件总能耗损失的一半左右,外墙的热工性能好坏决定了室内的舒适程度。

外墙保温改造后既可以在冬季防止室内热量的散失,又可以在夏季起到隔热的作用。

外墙节能措施的重点在降低传热系数增加其热阻,提升其保温性能,包括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两种方式。

外墙内保温由于会占据一定的建筑使用面积,同时会破坏墙面原有装饰故应用较少。

外墙外保温仅在建筑外表面涂抹反射隔热涂料而不改变原有围护砌体,具有保温、隔热、防火、阻燃功能,是最佳的改造措施。

其中,保温层常用的材料包括以聚苯乙烯、聚氨酯为代表的发泡保温类,以胶粉聚苯颗粒、玻化微珠为代表的保温浆料类,以膨胀聚苯板为代表的保温板类,以半硬质岩棉板为代表的矿物保温类材料。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成为了当下建筑领域的重要任务。

既有建筑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往往没有充分考虑节能因素,导致能源消耗较高,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一、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既有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采暖空调系统效率低下、照明设备能耗高等原因,导致能源浪费严重。

据统计,我国既有建筑中,约 9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其单位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 2-3 倍。

此外,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既有建筑的高能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能源费用支出,还可以提高室内舒适度,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建筑的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各个方面,制定全面的节能改造方案,确保改造效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2、经济性原则在进行节能改造时,应充分考虑改造的成本和效益,选择经济合理的节能技术和措施,确保在合理的投资回收期内实现节能效益的最大化。

3、可行性原则节能改造方案应结合既有建筑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施工条件等因素,确保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适应性原则节能改造方案应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能源资源状况和建筑使用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节能技术和措施。

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内容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1)外墙保温改造外墙保温是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以采用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或夹心保温等技术,在原有外墙的基础上增加保温层,提高外墙的保温性能。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苯板、挤塑板、岩棉板等。

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评价标准

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评价标准

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评价标准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是当前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能耗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式不仅耗费大量资源,还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建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更是被寄予厚望。

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的目的在于提高建筑能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既有建筑进行绿色低碳改造,不仅能够节约能源资源,还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升生活品质,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建筑改造不仅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了规范和指导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的实施,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评价标准不仅可以为施工单位提供操作指南,还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监督依据,促进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评价标准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对绿色低碳建筑的定义、意义和评价指标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现有评价标准的建立和局限性的探讨,旨在发现已有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出改进建议和方向。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旨在为绿色低碳建筑改造的发展方向和实际工程提供启示和借鉴,促进绿色低碳建筑在既有建筑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3 研究意义绿色低碳建筑改造一直备受关注,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绿色低碳建筑改造还可以提升建筑的使用品质和舒适性,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对于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通过改善建筑的能源供给系统、采光通风系统、材料选择等方面,不仅可以减少室内外温差,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还可以减少噪音和振动等对居民的影响,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
太阳能制冷 太阳能制冷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系统驱动的蒸气压缩制冷、太阳能 吸收式制冷、太阳能蒸汽喷射式制冷、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太阳能 干燥冷却系统等。
40
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 再生热能, 中国是一个地热资 源丰富的国家, 我国地热资源 占全球的7.9% 。根据地热利 用温度的高低, 可分为高温 ( >150℃) 、中温( 150~ 90℃) 和低温( <90℃) 三种。 高温地热能主要用于发电,中 低温地热能一般可直接利用, 如供热、温室、洗浴等。高 温地热资源( 热储温度 ≥150℃) 主要分布在藏南、 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 中低 温地热资源在我国各省市自 治区均有分布。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1
一、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简介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节能、节水
实操阶段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改造目的
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环境保护
围护结构 供热制冷系统 能耗计量系统
照明系统
① 视业主或其他需求决定是否 进行后评估;
② 评估依据:尚无专用标准, 目前仅参考各种节能设计标 准;
改造内容 跟踪评估
造理工
工;全















绿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
1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已成为当务之急。

既有建筑由于建造年代较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往往没有充分考虑节能因素,导致能源消耗较高,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因此,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性(一)降低能源消耗既有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设备效率低下等原因,能源消耗较大。

通过节能改造,可以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优化设备运行,从而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减轻能源供应压力。

(二)改善室内环境质量节能改造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还能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例如,加强建筑的气密性能可以减少灰尘和噪音的侵入,提高室内的舒适度;优化空调和通风系统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健康。

(三)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意味着减少了因能源生产和使用而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对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四)延长建筑使用寿命节能改造可以对建筑的结构和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建筑更新和拆除带来的资源浪费。

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原则(一)整体性原则节能改造应从建筑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围护结构、设备系统、照明系统等各个方面,制定全面的改造方案,以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

(二)经济性原则在保证节能效果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改造的成本和效益。

选择性价比高的改造技术和材料,确保在合理的投资回收期内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适用性原则改造方案应根据建筑的用途、使用特点和用户需求进行定制,确保改造后的建筑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不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四)可持续性原则选用的节能技术和材料应具有可持续性,符合环保和绿色发展的要求,能够适应未来能源和环境政策的变化。

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内容(一)围护结构改造1、外墙保温对外墙进行保温处理是提高建筑保温性能的重要措施。

可以采用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或夹心保温等技术,选用合适的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等。

“双碳“背景下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实践

“双碳“背景下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实践

"双碳"背景下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实践发布时间:2023-07-10T03:16:09.11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6期作者:汤海洋[导读] “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节能降碳为重点,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实现生态环境质量从定量到定性的转变。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建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建筑领域碳排放增加,高碳排放问题日益严峻。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100085摘要:既有建筑在绿色节能改造中面临许多困难和不同的解决方案,要在运营过程中建立详细的运营数据库,并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国家标准,制定有针对性、成本效益高、用户友好的改造实施计划,重点提高安全耐久性、健康舒适性、生活便利性、资源节约性和宜居性,实现绿色节能目标。

本文简要阐述了"双碳"背景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必要性,进一步阐明了绿色节能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

关键词:双碳目标;绿色建筑;节能改造引言“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节能降碳为重点,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实现生态环境质量从定量到定性的转变。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建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建筑领域碳排放增加,高碳排放问题日益严峻。

面对巨大的碳减排压力,建筑业应寻求节能环保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以帮助实现“双碳”目标。

一、"双碳"背景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必要性尽管面临着种种困境,但城市老城区的更新是必然的。

建筑绿色改造的核心内容是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更适合居住的居住环境。

对既有建筑进行的绿色化改造,本质上是对建筑功能进行“以人为本”的改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有关工作时,必须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人们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改造方案,只有在对已有建筑进行绿色改造的过程中,才能让建筑改造工作与人民群众更进一步,从而获得长期的发展。

建筑既有系统的改造与升级设计

建筑既有系统的改造与升级设计

建筑既有系统的改造与升级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逐渐增长,既有建筑系统也逐渐老化。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和舒适性,建筑既有系统的改造与升级设计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既有系统改造与升级设计的重要性、方法和案例。

一、改造与升级设计的重要性建筑既有系统的改造与升级设计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通过改造和升级,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

老旧的建筑系统通常存在能源浪费和低效的问题,通过改造和升级,可以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从而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

其次,改造和升级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建筑系统和设备可以提供更好的室内环境控制,如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

通过改造和升级,可以改善建筑物的室内环境,提供更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此外,改造和升级还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通过定期的维护和升级,可以防止建筑物的进一步老化和损坏,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二、改造与升级设计的方法建筑既有系统的改造与升级设计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

首先,可以通过替换旧的设备和系统来改善建筑物的性能。

例如,可以更换老化的空调设备、照明系统和管道系统等,引入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和舒适性。

其次,可以通过优化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来改善系统的性能。

例如,可以重新设计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结构,提高隔热性能和防水性能,减少能源损失和维护成本。

同时,可以重新规划建筑物的内部布局,优化空间利用效率和人流动线,提高舒适性和工作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来提高建筑物的性能。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物各个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算法,提高能源效率和舒适性。

例如,可以引入智能照明系统和智能空调系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智能调节,减少能源浪费。

三、改造与升级设计的案例建筑既有系统的改造与升级设计已经在许多项目中得到应用。

例如,某办公楼的改造项目通过替换老化的空调设备和照明系统,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能源消耗的减少和舒适性的提高。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鼓励建筑在节能改造的同 时实现其他环境友好目标,如减少碳排放、提高室内环境 质量等。
05
结论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意义
减少能源消耗
01
通过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可以显著降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
能源消耗,从而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提高居住和使用质量
02
智能建筑材料如相变材料、光热转换材料等,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变 化自动调节建筑内部的温度,提高建筑的自适应能力。
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趋势
1 2 3
建筑能源管理系统
利用先进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内的能耗 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实现能源的高效利 用和管理。
智能化设备与系统
采用智能化的空调、照明、电梯等设备,以及智 能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运行 状态,降低能耗。
案例一:某办公楼节能改造
01
02
03
改造背景
某办公楼建成年代较早,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 空调系统效率低下,导致 能源浪费严重。
改造措施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对建筑 外墙进行改造,更换高效 节能窗,对空调系统进行 能效提升和智能化控制。
改造效果
改造后建筑整体能效提升 50%,空调系统能效提升 30%,年节约能源费用达 到20%。
VS
详细描述
空调系统节能改造主要包括更换为高效空 调设备、加装智能控制装置、采用自然能 源利用技术等方式。通过采用高效空调设 备和智能控制装置,可以精确控制室内温 度和湿度,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同时 采用自然能源利用技术可以利用自然风、 地热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 赖。
03
节能改造案例分析
改造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建筑节能现状 5.建筑节能途径
减少能源 总需求 建筑节能 的途径
新材料
新技术
新能源 行为节能
二、建筑节能现状 6.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主要包括三大技术领域:
(1)建筑本体节能技术(围护结构)
屋顶、墙、地基、隔热材料、密封材料、门和窗、遮阳 (2)用能设备能效控制技术
采暖、通风、制冷、
(3)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太阳能、地源热泵、生物质能、风能
立面,垂直绿化
中庭:采光通风
屋顶菜园
越南河内某住宅绿化改造
• 越南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 城市问题:绿化空间急剧减少,电力资源 的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等。越来越多的摩 托车造成交通拥堵和严重的空气污 染。 “绿色瀑布改造”就是基于这样的背 景,对河内的一栋典型的独栋房子进行改 造,返还给城市绿色植物,同时给居住者 和邻居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
能源审计 综合诊断
改造方案 设计、评 估
改造施工 组织设计
施工&工 程验收
运营管理
效益监测 及分享
结合“四节一环保”的相关指标要求,对既有建筑基本情况 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 ① 建筑场地利用情况分析; ②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测算分析; ③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测算分析; ④ 建筑室内外节水情况、电气设备运行及能耗分析; ⑤ 建筑室内外环境分析;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太阳能供热 太阳能供热技术是指采用平板集热器或真空管集热器来吸收太阳能, 来满 足建筑中生活热水或冬季采暖的需求。根据系统规模和使用目的的不同, 太阳能供热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种: 家用小型太阳能热水系统、集中式太阳 能热水系统、集中式太阳能供热系统, 前两者以提供生活热水为主要目的, 后者在可同时满足生活热水和冬季采暖需求。
⑤ 节水系统技术:管网改造、节水器具、非传统水源利用等;
⑥ 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等; ⑦ 运营管理:能耗监管平台、运营策略等;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围护结构绿色化改造: (1)外墙、屋面进行保温层改造 (2)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 (3)采用高性能门窗 (4)玻璃幕墙自然通风改造,如呼吸式玻璃幕墙等 (5)建筑外遮阳改造,如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板等

《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13]32号)
①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2015年前完成全市1582个、建筑面积585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建筑
抗震节能改造与综合整治工作2018年末,基本完成全市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
造。 ②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3000万平方米普通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实施30余家市 级政府机构综合节能改造工程。
• 这栋15年的房子,坐落于市中心,位于其 西南侧街道和西北侧小巷的拐角处。和河 内的其它老房子一样,处于昏暗,潮湿和 发霉的环境中。该房子已使用安全栏杆和 百叶窗封闭与保护,这样一来阳台空间就 无法使用。
•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房子被改造为绿色的并且有充足的光 线。现有的大体积的混凝土楼梯被拆掉并换成了轻薄的钢 结构楼梯,由此创造了一个三角形的采光井,自然采光和 通风可以从此处进入。采光井的墙面由凹凸的大理石叠成, 丰富光线的反射与漫射。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
综合诊断 改造方案 设计 改造施工 组织设计 改造施工& 工程验收 培训及运 行维护 效益监测 及分享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项目部应制定施工全过程的绿色施工方 案和管理制度、安全及环境保护计划等;重点考虑以下 因素: ① 安全施工保障计划; ② 降尘、降噪、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计划; ③ 施工过程的节能、节水方案; ④ 绿色施工培训计划、监督管理机制、奖惩制度;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但也有2 个主 要缺点: 一是能流密度低, 太阳能利用系统中收集太阳能的设备 表面积较大, 因此其成本较高; 二是其强度受各种因素( 季节、 地点、气候等) 的影响不能维持常量, 其变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稳定性较差。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
上海申都大厦绿色建筑改造工程
改造前
改造后
• 申都大厦是由工业建筑改建为办公建筑,大厦面积6000多 平方米,6层建筑物立面同时采用集遮阳、采光、景观于 一体的垂直绿化遮阳体系,利用混合攀爬植物四季落叶开 花的特性,达到建筑物采光与遮阳,内景观与外立面的多 元综合效果。
改造策略
• 1、立面的垂直绿化:隔音与阻隔视线,导 风。 • 2、中庭:采光通风。 • 3、增设边庭,使边缘房间更好通风。 • 4、屋顶菜园。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 资源总量大, 分 布广泛, 使用清洁, 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 我国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 主要处于温带和亚热带, 具有 比较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并呈现出西部多于东部, 南部大部分地 区少于北部的特点, 国内各地的太阳辐射年总量约为3300~ 8400MJ /m2.a, 平均值约为5860MJ /m2.a。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组员:何岩,亚森,安先锐
一、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简介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节能、节水
围护结构 供热制冷系统 能耗计量系统 照明系统
① 视业主或其他需求决定是否 进行后评估; ② 评估依据:尚无专用标准, 目前仅参考各种节能设计标 准;
实操阶段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环境保护
太阳能制冷 太阳能制冷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系统驱动的蒸气压缩制冷、太阳能 吸收式制冷、太阳能蒸汽喷射式制冷、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太阳能 干燥冷却系统等。
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组员:何岩,亚森,安先锐
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可再生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可以直接获取、可连续再生、 永续利用的一次能源。这些能源基本上直接或间接来 自太阳。 在自然界可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水 力、生物质能、太阳能、风力、地热、海洋能、畜力 等。 而在建筑节能领域中应用较多的是太阳能、地热能、 生物质能和风能等。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节水系统改造:
(1)升级网管系统 (2)高效节水器具 (3)非传统水源利用 (4)······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可再生能源利用:
(1)光热 (2)光电 (3)地源热泵 (4)······
光伏发电
光热技术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运营管理: ①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李丛笑:在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 识的项目中,继续申请取得“运营”标识的项目只占6.5%,绿色建筑在应用 阶段存在很多问题。(中国建设报: /bz/content/201304/08/content_88842.htm ) ② 上海绿色建筑“期中测验”不及格 运营一年便难节能:这些建造设计之初已 经获得绿色设计标识的建筑,运营一年后只有不到10%能继续获得“节能勋 章”――绿色运营标识。 (中国新闻网: /overseas/2013-12/13/c_125856758.htm ) ③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田炜: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不同,技术设备较多,节 能设计处处用心,若是使用不当或操作有误,不仅不节能,反而增加能耗 (新民晚报: /m/20131213/u1a7828261_1.html )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目前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方式主要为: 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太阳能光热利用技 术。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经济能力看, 太阳能光电技术成本过高, 尚未能在建筑 中大规模推广应用。而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尤其是利用太阳能来 满足建筑中热水、采暖乃至空调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方法。
• 房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绿色瀑布”般的外立面绿化。未 曾使用的阳台处用镀锌钢棚替代了原有的木制栅栏,绿色 植物得以攀爬其上,从室内看,每个房间都可以享受到绿 色,并能够通过它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 绿色的外立面和屋顶花园的设计使得整个建筑的能源消耗 降低:他们共同保护房子免受严酷的西晒。许多的果蔬种 植于屋顶上,同时还有一棵树,大量的绿化以期唤醒社会 的环境节能意识。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
综合诊断 改造方案 设计 改造施工 组织设计 改造施工& 工程验收 培训及运 行维护 效益监测 及分享
① 施工全过程应严格执行绿色施工的相关要求并实施工程 监理; ② 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在相关部门指导下进行;
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1.既有建筑绿色达到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要求
二、建筑节能现状 3.建筑节能市场需求
•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
① 新建建筑: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
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②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 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 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40万套。到2020年末,基本完成北方 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场地优化、建筑结构优化与抗震 性能提升、围护结构、供热制冷 系统、能耗计量系统、照明系统、 给水排水、室内外环境改善、新 能源利用、运营管理 ① 按标准要求开展后评估; ② 评估依据:国标《既有建筑 改造绿色评价标准》(在 编);相关地标,如北:京 市《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 标准》(在编)
改造目的
改造内容
综合诊断 改造方案 设计 改造施工 组织设计 改造施工& 工程验收 培训及运 行维护 效益监测 及分享
① 为客户培训设备运行人员; ② 制定设备和系统的保养和维护方案、应急预案、定期巡 检制度; ③ 最大限度保持与客户的及时沟通和技术交流,建立并维 护好与客户的长期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