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农业发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讲课件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五章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讲课件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 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太湖平原
C.江汉平原
B.洞庭湖平原
D.成都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
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C.机械化水平高 )
学以致用 (2013· 广东佛山质检)读图,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 述,错误的是( )
A.A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是水源、光照充足 B.B地区发展绿洲农业,但灌溉不当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C.C地区因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发展河谷农业 D .与 D 地相比, F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土地资 源丰富 解析:A地为宁夏平原灌溉农业区;C地处于青藏高原,
气 候
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 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 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 制度 海南一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降水的多少及分配影响土地利 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 和水利工程投入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少且 变化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 稳定
地 形
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丘 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利用 陵适合发展林牧业,山地 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 适合发展林业
人口
技术
生产技术影响产量、品质 和竞争力 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 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高 我国农业税取消和农业 补贴增大提高了农民生 产积极性
政策
市场 信息
供求关系影响农业生产类 型和规模
欧洲奶酪市场大,奶酪 产业规模大
3.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 节性强的特点,为农 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 什么有利条件?
➢ 生产集中在夏季,有利于农忙 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 业生产;
➢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 业收入,还可进行农田基本建 设和水利建设等。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简析地形条件对东北地区农业的有利影响。
活动探究:地理条件与特色农业
➢ 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有利的地理条件: 水热条件好 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
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生物资源丰富,经济作物种类繁多; 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需求量大。
活动探究:地理条件与特色农业
➢ 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
有利的地理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
土壤
地形 气候
水源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技术
东北的(地理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决定了农业的大方向。
综合分析 抓住主导因素
农业的区位选择, 实质就是对农业土 地的合理利用。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 东北地区位置、范围
➢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 40oN-50oN;120oE-130oE,中国最
区域农 业发展
地理 条件
农业 布局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
三、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
东北地区是全国 最大的、比较稳定 的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是我国 粮食商品率最高的 商品粮生产基地。
➢ 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受丘陵、山地 影响,局部地区有差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优质课

思考:东北地 区年降水量和 年平均气温分 布呈现什么规 律?
降水量由东南 向西北递减 气温由南向北 递减
农业布局特点
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热量
水分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4、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 特点2:地区 专业化生产
2、主要的粮食作物 及其分布 3、已经形成了粮食 作物的地区专业化 生产
小麦——主要在北 部地区,以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 中 玉米——非常普遍, 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 集中 水稻——东部山区 的山间河谷、盆地和 辽河、松花江流域的 大型灌区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江汉平原 江淮地 成都平原 太湖平原 区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 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
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以上 东北区商品粮占全 国的比重为25%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东北区 全国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 .
黑龙江土地利用状况
特 点
土地类型多种多样 耕地面积广 荒地面积广——土地后备资源丰富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 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或其他服务业活动,促进经济 多元化发展,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本 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3、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农业区相比,热量条 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热量条件也可以 说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析举例说明。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

中国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讲课课件第一课时

中国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讲课课件第一课时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变化
农业技术的进 步,市场的需求 西部草原 面积缩小
农业布 局变化
城市周围规模 丌同的副食品 基地大量涌现

农田向东西 两侧推进,玉 米、水稻种 植面积扩大
【方法总结】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 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从 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 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 及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社 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 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 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量高且对当地生 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森林 :
草场 :畜牧业区。农牧条件好,品种优良。
主要分布 在松嫩平 原、辽河 平原以西 和三江平 原地区, 其中呼伦 贝尔草原、 科尔沁草 原是俅存 较好的优 良草原之 一。
东北地区现有草原面积近 3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 9.3%,多为森林草甸草原, 为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鱼场 :
东北南临黄海、渤海,海域辽 阔,海岸线绵长,滩涂面积广大, 水产资源丰富,拥有辽东湾和海洋 岛两大渔场。 还有许多淡水湖和水库,提供淡水养殖水域达80多 万公顷,淡水养殖种类100多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 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 遍野的大豆高粱……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120°
130°
50°
1.东北地区的 位置? A、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在 400N—500N
40°
1150E—1350E
之间的范围内
1.东北 地区的位 置?
B、海陆 位置: 我国东北部,南邻渤海、黄海,东临朝鲜半 岛,西、北分别和蒙古、俄罗斯相邻
中部:中温带, 积温 1000℃ ~ 3600℃,春小 麦、大豆、玉 米、高粱、水 稻、甜菜、亚 麻

【地理】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2(人教版必修3)

【地理】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2(人教版必修3)
4916
人均耕地面积h㎡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h㎡
吉 辽 林 宁 0.21 0.1
全国 上 江 浙 海 苏 江 0.02 0.07 0.05 0.10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
原因。
人均耕地多,粮食总产量高、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出售的商品粮数量占全国的1/3.
我 国 东 北 区 域 农 业 发 展
耕作农业区
农业布局
三大农业生 产区域: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大规模专业化生 产粮基地建设
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面向国内大宗家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食 需求(平原地区)
农业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西部草原区)
农业区域 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发展重点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 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 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 平原区 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 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 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 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 西部 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 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 草原区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 业。 畜牧业。 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 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 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 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 山区 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 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 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

自然特征与农业北方地区PPT课件

自然特征与农业北方地区PPT课件

一、黑土地 黄土地
北方地区气候
一、黑土地 黄土地
北 方 地 区 气 候 特 征
一、黑土地 黄土地
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 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 为“黑土地”。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 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 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 称为“黄土地”。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品ppt课件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精品ppt课件1
农作物品种 喜凉作物
气候
农事活动春 播夏管秋收
农作物生长 季节4-10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寒温带 中温带
垂直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地区 温度带 北部 寒温带
(2)纬度位置:
纬度高,跨度大,地处温带
(3)政治地理位置: 125E
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相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50 45 40
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农《业区发域展农业—发—展以— 我— 国东以北我地国区东为北例地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t共课30件张PPT) 自然条件:
东北 地区
一、东北地理位置(范围、位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农《业区发域展农业—发—展以— 我— 国东以北我地国区东为北例地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t共课30件张PPT) 1、范围:
包括黑、吉、辽三 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2、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 较小,气温较高。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 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 一章 节《第区一域节 农《业区发域 展农业—发— 展以— 我— 国 东以北我地国 区东为北例地 区》为课例件3》优课秀件pp( t共课30件张 PPT)

东北地区农业地区PPT教学课件

东北地区农业地区PPT教学课件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①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和抵御旱灾的能力,实现旱涝保丰收;②加大中、低产田 治理力度,合理用肥,加快水土流失耕地的治理;③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延长农业产 业链,提高效益,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学技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种田,科技兴农,如:改良 耕作制度、良种培育等
我国的农业与粮食问题
基础落实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均农产品占有量还比较低
“靠天收粮”“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力 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 波动较大
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太小
农业的“新、特、优”产品还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 入水平低
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
黑龙江、吉林区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地区(47张ppt)
东北地区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
东北地区农业地区(47张ppt)
东北地区农业地区(47张ppt) 东北地区农业地区(47张ppt)
地位
东北地区农业地区(47张ppt)
东北地区农业地区(47张ppt)
东北地区农业地区(47张ppt)
积温 降水
林业 和特产区
林业 和特产区
兴安落叶松等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鹿茸、人参 长白山
苹果梨 延边
柞蚕
辽东丘陵
苹果
辽南
东北地区农业地区(47张ppt)
东北地区农业地区(47张ppt)
积温 降水
畜牧业区
畜牧 业区
三河牛、三河马 呼伦贝尔 东北红牛 松嫩平原西部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共39张PPT)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共39张PPT)

活动P12 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3.收集资料,议一议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
(1)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分蒸发 。
; 认识华北(平原2春)旱的培成因育及其耐影响旱品种
)种植耐旱的作物; (3 在P9图找出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
完成课本10页活动题。
1月,石家庄的平均气温比齐齐哈尔高,寒冷的季节比齐齐哈尔短。
认识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探究:课本P12活动,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根据图,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3~5月的降水量都很少。
C.丘陵和平原
D.高原和盆地
B.东临渤海和东海
石家庄的年降水量比延安多,7、8月的降水相对更多,季节变化更大。
说说如何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
气候差异的原因:
(1)受地形的影响,两地纬度 位置相近,但延安地处黄土高 原,地势比石家庄高,所以气 温比石家庄低。 (2)受海陆位置的影响,石家庄地 处平原,距海更近,受夏季风的 影响更明显,所以降水多,特别 在夏季。
4、土壤——黑土地 黄土地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 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 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被深厚 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 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 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 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P10
,春发旱展
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山脉
4、土壤——黑土地 黄土地
评注圈点
2.比较石家庄、齐齐哈尔气候的差异,结合图说
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温的差异:
1月,石家庄的 平均气温比齐齐 哈尔高,寒冷的 季节比齐齐哈尔 短。

东北农业PPT47页4041

东北农业PPT47页4041
粮食囤积,供大于求,销路难,价格低
四、可持续发展
调整农业产 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 业化进程
稳步发展商品粮食生产;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二、三产业
加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抓好养畜基地建 设;健全农业社会服务化体系
加强农业基 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业技 术应用推广 改善农业生
态环境
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提高抵御旱涝能力 加快中低产田和水土流失耕地的治理 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美国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1.国内、国外市场广阔
目 录
2.完整的储运系统和网络


开 关
3.国家政策与法规支持
4.机械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5.科技,如:农业科技、保鲜技术
知识点导航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4个林 区发生特大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21天,过 火森林面积达56万公顷,投入灭火人员共约3 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人民币。
3、开垦沼泽,破坏湿地
3、开垦沼泽,破坏湿地
三江平原大面积沼泽成因: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降水丰富且集中; 气候寒冷,蒸发少; 冻土发育,土壤水分不易排干
美国本土气候类型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知识点导航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生产条件
对农业的影响
气 大部分属于温带和亚热 候 带,水热条件好
地 中部平原地势开阔平 形 坦、土壤肥沃
宜于栽培多种农作物
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 作和大规模经营
土 温带草原的黑土和密西 壤 西比冲积平原的沃土

高中地理课件-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等奖作品)

高中地理课件-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等奖作品)

温带季风气候
•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 热量满足作物一年一熟 • 夏季光照充足 • 降水充足
地形
土壤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劳力
交通
一、发展条件
(1)东北地区高原、平原、
山地分布广

农业多种经营
(2)地形条件→农业生产类型
平原地区-→ 种植业
山地丘陵-→ 林牧业 高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 畜牧业
地形多样 一、发展条件
二、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水稻 玉米
辽河、松花江流域,东部河谷地带
普遍,由南向北减少
小麦.大豆 由南向北增加
二、布局特点
林业 和特产区
兴安落叶松等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鹿茸、人参 苹果梨 柞蚕 苹果
林业 和特产区
长白山 延边 辽东丘陵 辽南
二、布局特点
畜牧业区
畜牧 业区
三河牛、三河马
呼伦贝尔 松嫩平原西部
• 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 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 山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 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 水源 地形 土壤
水源充足
沃野千里
• 黑土广布
气候 东北地区概况
市场
机械
劳力
交通
一、发展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布,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一、发展条件
水源 地形 土壤
沃野千里
• 黑土广布
(2)东北商品粮基地将在我国商品粮供应 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 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 有道理。 • 因为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大,地广人稀,人 均耕地面积大,有规模经营的基础。同时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耕地减少, 所以东北商品粮供应越来越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畜牧业: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 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发展。
• 2、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由于培
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
长期。(顺应优势自然条件,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不利的自
然条件,如改良土壤、改变局地水分、热量条件,选择或
农业面临问题:
• 水土流失(山区) • 黑土退化(平原) • 土地沙化(西部) • 盐碱化(西部) • 草场退化(西部) • 自然灾害频繁 • 环境污染
原因:人口激增,高 强度的农林开发
结合退耕,发展生 态农业和舍饲畜牧 业 l建设人工草场 l发展草业经济 l退耕、退牧及
围栏限牧
发展方向与重点 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
害少;土壤有机质易于积累,分解和淋溶作用 弱,土壤较肥沃;积雪时间长,春季积雪融化,东北地区
既缓解春旱,又可改善土壤墒情。
(℃)
A
B
C 哈尔滨
100mm 50 0
3.简述东北地区对农业生产
有利的气候条件。
D
光照充足;雨热同期等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气温低使得农作物病虫害少,同时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积雪时间长,缓解春旱等
1000℃~ 3600℃
1000℃
作物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
春小麦、大豆、玉米、 高粱、水稻、甜菜、亚麻
春小麦、大豆
地区 东部
干湿地区 湿润
年降水量 >800 mm
中部
半湿润
400mm~ 800mm
西部
半干旱
<400mm
学会读图:1.降水最多地的海拔是多少? 2.哈尔滨的降水量和积温分别是多少?
学会分析:3. 读出积温最高与最低地,并分析原因。 4.为什么大兴安岭东侧降水会比西侧多?
畜牧业 区
林业 畜牧 和特产区业区
耕作农业区
林业 和特产区
东北地区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与农业布局
课时1
畜牧业区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 及部分林草区
耕作农业区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
林业和特产区 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经济作物种类多、热量需求量大
•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之一。
历史、市场
• 水产品在广东人的食物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市场广大、饮食习惯
2、图4.16所示的基塘生产将哪些产业联系起来?哪些 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利用起来?这种联系对农村
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 基塘将种植业(桑、蔗等)、养殖业(养蚕、养鱼)、 加工业(丝厂、糖厂)等几种产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水源
地表河湖及地下水的丰歉和稳定性决定枯水期农 西北内陆降水少,但夏季冰川融水和山麓
业产量,是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
地下水丰富,绿洲农业产量稳定
二、东北农业布局特点
(区域内部差异性)
区域内部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及农业生产方式
因地制宜
农业地区布局不同
区域内部差异性体现
B
A
C
P62思考
1.东北地区年均气温 的半湿润气候区;冬季
寒冷,夏季温暖,雨热同期
不利:热量不足是最大的限制条件
2、地形:地形多样、完整
山地: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平原: 三江、松嫩、辽河平原 高原: 内蒙古高原东部
山沃 环野 水千 绕里
3、土壤:黑土、黑钙土
小结: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发达、基础好
气候 温带
湿润、
半湿润
季风气候
40 D
东北地区
中国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气候
高寒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青藏高原高寒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
A
B
C 哈尔滨
100mm 50 0
1. 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
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D
农作物品种有限(喜凉作物);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4.1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 虑哪些因素。 2.结合图表资料,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 因素和布局特点。 3.深入理解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 展方向。
东北地区特点
地形平坦 土层深厚、肥沃 水热条件配合好
山地丘陵地区 适宜发展林业
西部高原地势平坦 降水较多是优质 草原牧场
P64活动题
• 1(1)耕作业: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 能一年一熟。
• (2)林业: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 木成才时间长,病虫害少。

热量条件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气候
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 海南一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降水量、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影响土地利用状况 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少,季节分配不 均,年际变化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稳 定
地形
地形单元决定农业类型;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 平原适合种植业,丘陵适合林牧业,坡度 土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利用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 <25°可适当开垦梯田,山地宜发展林业
年均温自南向北、 自平原向山区递减;
东北地区年均气温空间分布
BA NM
P62思考
2.东北地区年降水量 的分布特点?
年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 减;且山地多于平原, 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
热 水分 量
P62思考
地区 温度带 南部 暖温带 中部 中温带 北部 寒温带
≥10℃的积温 3600 ℃
• 在此环节中,塘泥、蚕沙(蚕屎)、蚕蛹、缫丝、滤泥 、蔗叶等副产品(或废弃物)被充分的回收利用。
• 这样的连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和劳动力,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生态环 境的良性发展
3.如果把图示的基塘生产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系 统内的养分是怎样循环的?该系统的生产是否会造成
培育新品种)
辩证地看待自然条件和农业布局之间的
关系。
苹果梨 柞蚕
苹果
鹿茸
人参
兴安落叶松
白桦林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东北商品粮基地特点及成因
人口稀少 土壤肥沃
商品率高
地形平坦 集中连片 耕地面积广
地理条件 内部分异
大规模机 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 化生产
商 品 突出 粮 特点 基 地
地形和土壤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布, 土层深厚,有机质 (肥力)高,有利 于农业生产.
交通条件
对外联系 方便
社会、经济条件
俄罗斯
工业基础
蒙古 市场条件
哈尔滨
长春
辽中沈南阳 工业基地 朝鲜
大连
韩国
人口 密度
(1)人口密度小,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有利 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2)同时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 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
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 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为什么? 以桑基鱼塘为例,其系统内部的养分基本循环是: 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 ,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 。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这种生产方式既克服了当地洼地水涝之弊,而且 前一环节的废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如蚕屎饲鱼), 成功地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了较为理想的生态环境。
图4.2 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论:气候制约农业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生产季节等
内蒙古 高原
2.东北地区发展农业 的地形优势?
高原、平原、山地三大地
三江平原 形单元完整,有利于发展
多种经营;
松嫩平原
耕地面积广,有利于规模 化经营;地形平坦且集中
连片,有利于机械化生产。
辽河 平原
3.东北土壤的优势?
思考
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 长,因此品质上乘,且因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无需农药,堪称“绿色大米”。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 什么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如:副业、 工业、商业、文化事业等,以增加收入。
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
2松嫩平原
1三江平原
21
3江淮地区
6江汉平原
8
6
8成都平原 7
3 4 4太湖平原 5 5鄱阳湖平原
7洞庭湖平原
9
9珠江三角洲
思考(地区专业化生产)
1.图中有哪些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2.东北商品粮基地主要 分布的干湿区?
湿润、半湿润
3.在图中找出小麦、玉米 及水稻的主要分布地区?
1)各农业类型良性共处, 有机结合,提高了农业专 业化程度,获取了经济效益
2)废料、粪便等废物 得到循环再利用,实现保护 环境的效益。
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大力协作, 这也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思路总结: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 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 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 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