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区杜鹃属植物资源调查与12种杜鹃引种驯化初探
部分野生杜鹃杂交授粉后花粉管生长状况分析
部分野生杜鹃杂交授粉后花粉管生长状况分析耿兴敏;张超仪;尹增芳【摘要】以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及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为母本,分别与杜鹃属15种杜鹃进行杂交授粉试验,观察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状况,分析杜鹃远缘杂交组合的亲和性。
结果显示,所有父本花粉都能在映山红及锦绣杜鹃柱头表面附着并萌发,花粉管生长情况和异常花粉管的比率因父本不同而情况各异。
与锦绣杜鹃组合相比,映山红组合花粉管到达花柱底部速度快、数量多,异常花粉管比率低,部分锦绣杜鹃杂交组合,花粉管在花柱中、上部生长受阻,表明映山红组合种间杂交亲和性较高。
亲和性较差的杂交组合,花粉管生长易出现扭曲、螺旋、膨大、破裂以及胼胝质过多沉积等现象,但自交与种内杂交组合也存在各种花粉管生长异常状况。
结果表明,花粉管异常的类型与杂交亲和性无直接联系,但异常花粉管出现的比率与杂交亲和性相关。
%Rhododendron simsii and Rhododendron pulchrum as maternal parent were crossed with 15 wild Rhododendron species. 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interspecific cross compatibility and pre -fertilization barriers, the growth of pollen tube on the stigma and into the style was observed under the 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llens of all cross combinations could be attached and germinated on stigmas of R. simsii and R. pulchrum, however pollen tube growth and the ratio of abnormal pollen tubes were different due to varied male parents. Different abnormalities of arrested pollen tube tips have been detected, including colied, spiralling, swollen, burst, heavy callose deposition on the wall and so on. The growth rate of pollen tube was more rapidly among crosscombinations with better cross compatibility such as self - pollination and intraspecific hybridization of R. simsii, and their pollen tubes reached the bottom of style canal more than the cross combinations with worse cross compatibility. Different regions in the style canal and the ovary loculus for expression of pollen tube arrest have been fou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rosscombinations. R. simsii as maternal parent, pollen tube of all cross combinations reached the bottom of style canal, although pollen tube abnormality exited in all cross combinations. R. pulchrum as maternal parent, pollen tube growth of several cross combinations was inhibited in upper and lower style canal, and the ratio of pollen tube abnormality was high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R. simsii as maternal parent had better cross compatibility than R. pulchrum. In addition, abnormalities types of arrested pollen tube tips had no concern with cross compatibility, even if inbred combination had abnormal situation of pollen tubes, but emergence ratio of abnormal pollen tube was related to cross compatibility.【期刊名称】《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8页(P94-101)【关键词】杜鹃;花粉管;杂交亲和性【作者】耿兴敏;张超仪;尹增芳【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系,江苏南京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系,江苏南京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5.21我国野生杜鹃花资源丰富,占世界杜鹃花资源的半数以上[1],但我国对于杜鹃花资源的应用与研究,尤其是新品种选育方面,还相当薄弱,仅限于张长芹[2]、刘晓青[3]等的报道.国外有关杜鹃花杂交育种的研究起步较早,杂交育种相关的研究也有大量报道,到2002年为止,登记的杜鹃花新品种已经有28 000种[4].杜鹃花种间杂交障碍存在着受精前与受精后障碍.杜鹃种间杂交授粉后,花粉基本在柱头都可以萌发,但柱头表面可能会产生胼胝质阻止花粉管进入花柱,在进入花柱后,花粉管也可能发生顶端膨大、变形、停止生长等现象,或花粉管无法进入胚珠以及花粉管在胚囊过度生长等[5-7].花粉管的生长受阻可能发生在不同的部分,不同杂交组合中花粉管生长受阻的部位存在种间差异[6].有报道称蒙导授粉和正己烷处理可以克服杜鹃受精前障碍[8].受精后障碍主要表现为胚珠停止发育,种子不萌发或萌发率很低以及后代出现白化苗等现象[9-11].胚拯救是克服受精后障碍的有效技术手段,在杜鹃育种中也有报道[12].在常绿杜鹃与黄花落叶杜鹃杂交过程中,常出现白化苗现象,Ureshino等[13-14]利用三重杂交、回交和倍性杂交等有效克服了受精后障碍并获得绿色幼苗.近年来,各地纷纷展开了野生杜鹃的引种驯化工作,但由于野生杜鹃大多分布在高山地区,生长发育要求冷凉的环境条件,对高温的忍耐力不强,杜鹃属植物,尤其是常绿品种的引种栽培至今没有成功[15-16].高温胁迫严重影响了杜鹃花在我国城市中的推广应用.因此该研究以培育耐热性强、生态适宜范围广的杜鹃新品种为目的,以南京地区栽培的耐热性较好的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和锦绣杜鹃(Rhododendronpulchrum)为母本,自交的同时,与高海拔地区引种的杜鹃属其他各种进行杂交.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这些杂交组合授粉后花粉管的生长状况,分析其远缘杂交亲和性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杜鹃杂交存在的种间杂交受精前、后障碍,为我国野生杜鹃的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以南京地区栽培的映山红(R.simsii)、锦绣杜鹃(R.pulchrum)为母本,自交的同时,以表1所列野生杜鹃种为父本(花粉来自中科院昆明植物园),配置杂交组合.表1 各杜鹃野生种的学名、分类及编号Tab.1 Latin name and classification of wild Rhododendron and their abbreviations注:南京取样的映山红编号为SMS(NJ);昆明取样的映山红编号为SMS(KM)分类种名学名缩写杜鹃亚属杜鹃组睫毛杜鹃 R.ciliatum CLA薄皮杜鹃 R.taronense TRE窄叶杜鹃 R.araiophyllum APL红花露珠杜鹃 R.irroratum subsp.pogonostylum PGS常绿杜鹃亚属常绿杜鹃组DCR马银花亚属长蕊组马银花 R.ovatum OVT滇南杜鹃 R.hancockii露珠杜鹃 R.irroratum IRT马缨杜鹃 R.delavayi DLV美容杜鹃 R.calophytum CPT大白杜鹃 R.decorum HCK映山红亚属映山红组锦绣杜鹃 R.pulchrum PUR映山红R.simsii SMS白花杜鹃 R.mucronatum SPB MCN映山红亚属轮生叶组大字杜鹃 R.schlippenbachi1.2 试验方法2011年4月中旬开花前3 d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待柱头分泌大量黏液时选择于当天上午9:00—12:00进行常规人工授粉,各组合至少重复15朵花.授粉24、48、72 h后采集花柱及子房,每个杂交组合取5朵花.参照Ureshino等[5]的方法,将柱头等用FAA液固定24 h后,置于70%的酒精内,于4℃条件下保存,用于解离、染色和观察.用3 mol·L-1的NaOH溶液45℃水浴解离3 h,解离前后都要用蒸馏水冲洗,然后用0.1%的苯胺蓝(0.1 mol·L-1 K3PO4·7H2O缓冲液)染色3 h,压片后使用Leica DM500B荧光显微镜观察、拍照.统计花粉管生长数量及其异常花粉管的比率.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杂交组合花粉管异常生长状况分析杂交授粉后花粉管生长状况如图1所示.图1中:(1)映山红×白花杜鹃,花粉管在柱头萌发,并向下开始生长(箭头所示);(2)映山红×白花杜鹃,花粉管在柱头上部生长,部分花粉管出现膨大、扭曲生长(箭头所示);(3)映山红×白花杜鹃,花粉管在柱头下部生长,胼胝质规则分布(箭头所示);(4)映山红×白花杜鹃,杂交授粉3 d后花粉管进入胚囊;(5)锦绣杜鹃×薄皮杜鹃,授粉5 d后,大多花粉管在柱头缠绕(箭头所示),没有进入花柱道,花粉管有胼胝质不规则沉积(箭头所示);(6)映山红×薄皮杜鹃,花粉管粗细不均(箭头所示);(7)锦绣杜鹃×滇南杜鹃,花粉管在柱头表面打结(箭头所示);(8)映山红×滇南杜鹃,花粉管在花柱内螺旋、打结(箭头所示);(9)映山红×露珠杜鹃,花粉管破裂(箭头所示);(10)锦绣杜鹃×薄皮杜鹃,花粉管螺旋生长、粗细不均(箭头所示);(11)锦绣杜鹃×红露珠杜鹃,先端沉积胼胝质塞(箭头所示);(12)锦绣杜鹃×睫毛杜鹃,花粉管卷曲、杂乱生长(箭头所示);(13)锦绣杜鹃×露珠杜鹃,花粉管尖端膨大成气球状(箭头所示);(14)映山红×滇南杜鹃,杂交后子房未见膨大,但杂交24 h后花粉管就进入胚囊(箭头所示);(15)映山红×美容杜鹃,花粉管在子房内螺旋生长(箭头所示);(16)映山红×映山红(昆明),花粉管正常生长.总之,该试验所配置的杂交组合中,所有花粉在授粉1 d后都能在柱头萌发,杂交亲和的花粉在花柱上部花粉管也部分出现异常,但大多数花粉仍能继续生长进入胚囊(图1(1)~1(4)).杂交亲和性较差的组合,如图1(5)所示,锦绣杜鹃×薄皮杜鹃在授粉5 d后大多数花粉还在柱头盘旋,没有进入花柱.所有杂交组合花粉管生长状况的观察结果表明,花粉管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花粉管粗细不均、螺旋、破损、尖端膨大、杂乱生长、胼胝质沉积等异常情况(图1(6),图1(9)~1(15)),少数组合出现花粉管打结现象(图1(7)和1(8)),如映山红×大字杜鹃、映山红×薄皮杜鹃、锦绣杜鹃×美容杜鹃、锦绣杜鹃×薄皮杜鹃等.还有一些杂交组合,如锦绣杜鹃×薄皮杜鹃、映山红×薄皮杜鹃出现较多的异常类型.图1 杂交授粉后花粉管生长状况分析Fig.1 Pollen tube growth after pollination(1)映山红×白花杜鹃,×100;(2)映山红×白花杜鹃,×100;(3)映山红×白花杜鹃,×100;(4)映山红×白花杜鹃,×100;(5)锦绣杜鹃×薄皮杜鹃,×100;(6)映山红×薄皮杜鹃,×200;(7)锦绣杜鹃×滇南杜鹃,×100;(8)映山红×滇南杜鹃,×200;(9)映山红×露珠杜鹃,×100;(10)锦绣杜鹃×薄皮杜鹃,×200;(11)锦绣杜鹃×红露珠杜鹃,×100;(12)锦绣杜鹃×睫毛杜鹃,×100;(13)锦绣杜鹃×露珠杜鹃,×200;(14)映山红×滇南杜鹃,×100;(15)映山红×美容杜鹃,×200;(16)映山红×映山红(昆明),×200;PG:花粉粒;PT:花粉管;OU:胚珠2.2 不同杂交组合花粉管生长状况2.2.1 映山红杂交组合如图2所示,以映山红作为母本时,所有杂交组合的花粉在授粉24后,映山红自交、映山红×映山红(昆明)、映山红×薄皮杜鹃以及映山红×滇南杜鹃组合的花粉管已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其他杂交组合,其父本花粉也都能够在柱头表面萌发,但进入花柱通道内的花粉管数量及异常花粉管的比率,因杂交组合不同而有所不同.进入花柱的花粉管数量大于50根的父本花粉,包括睫毛杜鹃、白花杜鹃、红花露珠杜鹃以及映山红自交花粉,但红花露珠杜鹃以及映山红自交花粉有70%以上出现花粉管异常现象.大白杜鹃、美容杜鹃、马缨杜鹃及大字杜鹃萌发花粉中,进入花柱的花粉管数量较少,不到20根,但异常花粉管比例也有所降低.另外,映山红×露珠杜鹃的杂交花粉,进入花柱的花粉管数量较少,但异常花粉管的比例很高.图2 授粉后花粉管在映山红柱头中生长状况及异常花粉管比例Fig.2 Pollen tubegrowth on stigmas and into the style of R.simsii after pollination and frequency of abnormal pollen tubes授粉72 h后,大部分杂交组合进入花柱中的花粉管数量均多于授粉后24 h,但映山红×马缨杜鹃组合进入花柱的花粉管数量未见增加,仍少于20.并且随着进入花柱花粉管数量的增加,部分杂交组合,如映山红×睫毛杜鹃和映山红×大白杜鹃异常花粉管的比例也在增加.除了映山红×露珠杜鹃、映山红×大字杜鹃、映山红×马缨杜鹃、映山红×白花杜鹃以及映山红×窄叶杜鹃以外,大部分杂交组合在授粉72 h后,花粉管都伸入了子房.授粉120 h后,各组合花粉管进入花柱的数量也有所增加(>20根),且各进入花柱的花粉管均能到达花柱底部.但个别组合,如映山红×薄皮杜鹃、映山红×滇南杜鹃异常花粉管的比例增高,主要表现为较严重的胼胝质沉积、花粉管破裂等现象.其他组合也存在花粉管异常现象,但比例较低,如映山红×睫毛杜鹃、映山红×露珠杜鹃、映山红×大字杜鹃、映山红×马缨杜鹃、映山红×美容杜鹃.2.2.2 锦绣杜鹃杂交组合授粉后花粉管在锦绣杜鹃柱头中生长状况及异常花粉管比例如图3所示.图3 授粉后花粉管在锦绣杜鹃柱头中生长状况及异常花粉管比例Fig.3 Pollen tube growth on stigmas and into the style of R.pulchrum after pollination and frequency of abnormal pollen tubes由图3可知,以锦绣杜鹃作为母本时,不同种类父本各花粉虽然亦能在柱头表面萌发,但花粉粒附着数量、萌发数量与花粉管长度等却存在显著差异.授粉24 h后,大部分组合花粉在柱头的附着量都较多,但白花杜鹃、窄叶杜鹃和滇南杜鹃花粉在母本柱头的附着量较少,并且除锦绣杜鹃×滇南杜鹃以外各组合花粉管均能通过柱头进入花柱.有部分组合萌发的花粉管数量在50根以上,如锦绣杜鹃×映山红、锦绣杜鹃×大字杜鹃与锦绣杜鹃×睫毛杜鹃,但花粉管异常的比率高达31% ~100%.与映山红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相比,大部分组合花粉管数量都比较少,并且可以发现,除了锦绣杜鹃×薄皮杜鹃、锦绣杜鹃×美容杜鹃、锦绣杜鹃×马银花与锦绣杜鹃×白花杜鹃以外,较多花粉管存在胼胝质过量沉积或者粗细不一现象.同时,仅部分组合的花粉管能够在24 h内达到花柱底部,如锦绣杜鹃×映山红、锦绣杜鹃×大白杜鹃与锦绣杜鹃×白花杜鹃.与授粉第24 h相比,授粉72 h后,大部分杂交组合中进入花柱的花粉管数量都有所增加,但是穿过花柱进入子房的杂交组合数量并未增多,仅部分组合的花粉管继续向下生长,如锦绣杜鹃×红花露珠杜鹃、锦绣杜鹃×大字杜鹃、锦绣杜鹃×马缨杜鹃、锦绣杜鹃×窄叶杜鹃、锦绣杜鹃×马银花、锦绣杜鹃×滇南杜鹃,其中锦绣杜鹃×红花露珠杜鹃、锦绣杜鹃×大字杜鹃、锦绣杜鹃×马银花与锦绣杜鹃×滇南杜鹃等组合的花粉管的70%都存在异常现象.授粉后120 h后,包括自交在内的14个杂交组合当中,有8个杂交组合的花粉管进入花柱底部,其中锦绣杜鹃自交、锦绣杜鹃×映山红(昆明)、锦绣杜鹃×白花杜鹃有较多花粉管到达花柱底部(>50根),异常花粉管数量较少(<30%),其他5个组合进入花柱底部的花粉管数量较少,并且锦绣杜鹃×红花露珠杜鹃、锦绣杜鹃×马缨杜鹃及锦绣杜鹃×美容杜鹃3个组合的异常花粉管比例较高.3 讨论亲和性授粉在花柱道和胎盘凹槽生长期间,花粉管是直的、末端半透明(称为帽区),在帽区后边相隔一定距离有规则的胼胝质沉积[6].映山红、锦绣杜鹃自交、杂交后,花粉管的生长出现扭曲、螺旋、膨大、断裂和胼胝质过量沉积等异常情况.Williams等[6]在杜鹃远缘杂交时还发现受精后花粉管末端渐缩、有尖刺等其他花粉管生长异常现象.花粉管异常情况出现的类型与杂交亲和性无直接联系,即使自交的组合也发现花粉管螺旋、破损、胼胝质过量沉积等异常的情形,部分组合如:锦绣杜鹃×薄皮杜鹃杂交组合,除以上异常状况外,还发现花粉管打结、杂乱生长、先端膨大等异常,在所有异常情况中较多组合出现花粉管胼胝质过量沉积、螺旋,而花粉管打结现象较少.根据Williams等[6]在杜鹃花科远缘杂交研究中的发现,花粉管的生长受阻可能发生在7个不同的部分:①花粉在柱头表面无法萌发;②花粉粒萌发,产生花粉管,但花粉管在柱头表面发生异常;③花粉管进入花柱道,但在花柱道内出现异常;④花粉管无法进入子房;⑤花粉管进入子房,但不能进入珠孔;⑥花粉管进入珠孔,但无法进入胚囊;⑦花粉管无法在胚囊内释放精子.不同杂交组合中花粉管生长受阻的部位存在种间差异.该研究以映山红作为母本杂交,各父本花粉都能够在映山红柱头上附着并萌发,并且各父本花粉管基本上都能到达花柱下部,虽然不同杂交组合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到达花柱基部的比率及异常花粉管的比率等存在显著差异(图2).个别组合,如映山红×马缨花、映山红×滇南杜鹃杂交2个月后子房未见膨大[17],但在研究中也观察到有花粉管进入胚珠(图1(14)).解玮佳等[18]在高山杜鹃与大喇叭杜鹃(R.excellens)杂交时也有类似发现,即有花粉管进入胚囊,但未见子房膨大.花粉管进入胚囊,并不一定能够完成受精作用,可能会出现胚囊不亲和现象,即花粉管进入胚囊并释放出精子,但精子却不能有效地与雌配子结合实现双受精,这在玉米等作物的远缘杂交中也有报道[19].在杜鹃杂交研究中发现,花粉管进入胚囊后,会因出现过度生长等情况,而无法完成受精[7].该研究还发现部分杂交组合在萌发初期,或花柱中、上部出现异常花粉管,但在下部恢复正常,进入胚囊.Williams等[6]发现异常的花粉管也能伸入胚囊,但是否能顺利完成受精,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胚胎发育学研究.锦绣杜鹃作为母本杂交时,仅种内及映山红组内杂交72 h后,有花粉管进入花柱下部(图3),这几个杂交组合也获得了种子[17].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以及同一亚属不同组的大字杜鹃花粉管没能到达花柱基部,在花柱通道内花粉管的生长受阻,或因其生长速度过慢,在授粉72 h后花粉管仍未能达到花柱底部;并且这些杂交组合中异常花粉管的比率也较高(图3).这些杂交组合在杂交后均未获得杂交种子,虽然部分杂交组合,如锦绣杜鹃×大字杜鹃、锦绣杜鹃×睫毛杜鹃等,杂交2个月后有子房膨大现象,但并未正常发育,形成种子[17],这表明这些杂交组合同时存在受精后障碍.整体来看,杂交亲和性较好的组合,花粉管生长速度较快,到达花柱底部的花粉管比率较高,如映山红自交及种内杂交.Williams和Rouse[20]的研究表明,花粉管生长速度及进入子房的时间与雌蕊花柱长度有关,父本/母本的柱头长度比(SLR)显著影响种间杂交成功率,比值越接近1,杂交成功率越高.映山红做母本时,花粉管到达花柱底部的杂交组合多于锦绣杜鹃母本,异常花粉管比率低(<30%),这表明作为母本,映山红种间杂交亲和性要优于锦绣杜鹃.这一结果也表明母本的不同可能导致花粉管生长状况不同;同种母本因父本的不同也可能对花粉管的生长情况有不同影响,Ureshino等[5]的研究中也有类似报道.参考文献:[1]方瑞征.中国植物志·第5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张长芹,冯宝钧,吕元林.杜鹃花属的杂交育种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98,20(1):94-96.[3]刘晓青,苏家乐,李畅,等.杜鹃花杂交、自交及开放授粉结实性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0,26(4):145-148.[4]Leslie A C.The international Rhododendron register and checklist [M].2nd ed.U.K.:Royal Botanic Garden Edinburgh,Edinburgh,2002. [5]Ureshino K,Kawai M,Miyazima I.Factors of intersectional unilateral cross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several evergreen azalea species and Rhododendron japonicum f.flavum[J].Japan Soc Hort,2000(36):261 -265.[6]Williams E G,Knox R B,Rouse J L.Pollination sub -systems distinguished by pollen tube arrest after incompatible interspecies crosses in Rhododendron(Ericaceae)[J].Journal of Cell Science,1982(53):255 -277.[7]Williams E G,Kaul V,Rouse J L,et al.Overgrowth of pollen tubes in embryo sacs of Rhododendron following interspecific pollinations[J].Amer J Bot,1986(34):413 - 423.[8]Lee J S,Ryu B Y.Breaking of interspecific incompatibility in Korea native and introduced azalea[C]∥24th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Congress(Abstract),1994:165.[9]Okamoto A,Suto K.Cross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Rhododendron sect.Tsutsusi species and Rhododendron japonicum(A.Gray)J.V.Suringarf.flavum Nakai[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2004,73(5):453-459.[10]Kita K,Kurashige Y,Yukawa T,et al.Intergeneric hybridization between Menziesia and Rhododendron based on molecular phylogenetic data[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2005a,74(1):51 -56.[11]Kita K,Kurashige Y,Yukawa T,et al.Plastid inheritance and plastome-genome incompati-bility of intergeneric hybrids between Menziesia and Rhododendron[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2005b,74(1):318-323.[12]Eeckhaut T,de Keyser E,van Huylenbroeck J,et al.Application ofembryo rescue after interspecific crosses in the genus Rhododendron [J].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2007,89(1):29 -35.[13]Ureshino K,Abe T,Akabane M.Relationship between nuclear genome construction and the plastome-genome incompatibility of progenies from intra and inter-ploid cross of evergreen Azaleasx Rhododendron japonicum f.flavum[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2010,79(1):91 -96.[14]Ureshino K,Miyajima I,Akabane M.Effectiveness of three-way crossing for the breeding of yellow-flowered evergreen azalea[J].Euphytica,1998,140(1):113 -118.[15]刘晓青,苏家乐,李倩中,等.部分高山杜鹃品种在南京的性状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8(1):119-120.[16]张春英,戴思兰,张启翔.常绿杜鹃花叶片耐热性指标研究[R].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抗性生理,2006:409-412.[17]耿兴敏,张超仪,罗凤霞,等.中国野生杜鹃花杂交结实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3,2:159-161.[18]解玮佳,李世峰,李树发,等.高山杜鹃与大喇叭杜鹃种间杂交过程的观察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2,32(12):2432-2437.[19]段桃利.玉米与其近缘种属杂交花粉管行为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2008.[20]Williams E G,Rouse J L.Relationships of pollen size,pistil length and pollen tube growth in Rhododendro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hybridization[J].Sex Plant Reprod,1990(3):7 -17.。
青海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
青海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李永金;李景侠【摘要】在了解青海野生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现状的基础上,从中筛选出观赏价值较高的15种野生杜娟属植物,并对所选植物利用分层聚类的方法,研究其亲缘关系,分析其园林用途。
%The artical surveyed the germinal resources status of wild Rhododendron in Qinghai,and chosed fifteen wild Rhododendron genus of the higher value,researched the blood relateionship between the fifteen genus by clustering,and anysised their garden use.【期刊名称】《林业科技》【年(卷),期】2011(036)004【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杜鹃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园林用途【作者】李永金;李景侠【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5.21;S6881 调查地概况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地理坐标为89°24′~103°04′E,31°32′~39°20′N。
东西长约1 200 km,南北宽800 km,面积为7.223×105 km2;地形复杂多样,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6~8.6℃,年均降水量15~750 mm;全省平均海拔在3 000m以上,其中海拔3 000 m以下的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6.3%,3 000~5 000 m的地区占67%,5 000 m以上的地区占5%。
2 青海杜鹃花资源现状杜鹃花为杜鹃花科 (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杜鹃花科植物在我国有15属757种,分布全国各地,主产地在西南部山区,尤以西藏、云南、四川三省区相邻地区为盛[1]。
杜鹃花属植物种子育苗研究进展
杜 鹃花 是 杜 鹃 花科 、杜 鹃 花属 (Rhododendron) 栽 培品 种总 数 只有不 到 300种 ,并 且 主要依 赖 于进
要进 行采 后 处理 。Lima等 建 议 未 成 熟 种 子应 模 仿 种子在母 株上 自然 干 燥 过 程 ,使其 干 燥 J。保 持 高 湿 的环境 ,有力 于促 进种 子 的充分成熟 ,低 温贮藏 则
Research Advance of Seed Propagation of Rhododendrons
Geng Xingrnin
(Depamn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College of L andscape Architecture,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Iy, Nanjing 210037,China)
Abstract Seed propagation is still practiced to develop new hybrids,raise unde ̄tocks for grafting,and propagate wild species. In this paper collection and storage of seed,pretreatm ent for sowing,substrate composition,an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light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were sum— marized.It should be benef icial to seed propagation of Rhododendrons,and accelerate protection and ex— ploitation of the precious Rhododendron resources.
18个高山杜鹃品种在滇中地区的生长适应性
18个高山杜鹃品种在滇中地区的生长适应性陈婷;李世峰;瞿素萍;钱兴;刘杰;解玮佳【摘要】[目的]为筛选出适合于滇中地区种植的高山杜鹃品种.[方法]对引进种植5年的18个高山杜鹃品种植株高度、冠幅、分枝数、当年生枝叶簇宽度、当年生枝长度和粗度、当年生枝叶片数量及开花情况进行观测.[结果]18个引进品种的株高、冠幅和分枝长势均较好,长势最好的品种是English Roseum,株高达110 cm,冠幅达123.3 cm,分枝达86个,并且其增长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植株当年枝长度和粗度、当年生枝叶片数、当年生枝叶簇宽度的生长表现大多数都较好,只有Blue Peter、Jun Ifeuer、Brigitte和Blue Peter等少数品种增长较为缓慢;在开花的11个品种中,Halfdanlem、Blue Peter、English Roseum等品种的开花性状表现较好.[结论]高山杜鹃适合在滇中地区栽植,其中栽植效果较好的品种是English Roseum、Halfdanlem和Jun Ifeuer.【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9(032)003【总页数】6页(P609-614)【关键词】高山杜鹃;引种;适应性;滇中地区【作者】陈婷;李世峰;瞿素萍;钱兴;刘杰;解玮佳【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植物生理与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花卉育种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花卉工程中心,云南昆明650205;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花卉育种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花卉工程中心,云南昆明650205;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01;贵州师范大学植物生理与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花卉育种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花卉工程中心,云南昆明65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5.21【研究意义】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高山杜鹃具有色彩丰富、花姿优美和树形漂亮等特征,深受人们的喜爱。
云南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研究
云南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研究发布时间:2021-12-08T01:26:55.109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7月19期作者:陈浩1 徐文娟2[导读] 全世界杜鹃属植物约有900余种,分布于亚洲、北美洲和欧洲。
我国西南部的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属世界杜鹃花种群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而云南则是杜鹃花种类分布的核心区,多达 257种。
陈浩1 徐文娟21昆明市金殿名胜区云南昆明 6501062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国投置业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106关键词:云南杜鹃花属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摘要:全世界杜鹃属植物约有900余种,分布于亚洲、北美洲和欧洲。
我国西南部的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属世界杜鹃花种群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而云南则是杜鹃花种类分布的核心区,多达 257种。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及相关研究资料阐述了杜鹃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探讨了云南杜鹃属植物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地理分布开发利用成就,对世界园林、园艺的贡献。
进一步提出对杜鹃属植物资源开展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建议。
杜鹃花属在自然界中是一个庞大的植物家族。
它起源于白垩纪,距今已生存繁衍了6700万年至13700万年。
在第三纪时,广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到第四纪,北美、欧洲的大陆冰期后,其种类受到严重破环。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地区,虽受到第四纪山地冰川的影响,但力度相对较弱,为植物提供了避难所,故保存了大量的杜鹃花属物种,成为世界杜鹃花重要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
杜鹃花隶属于杜鹃花科,杜鹃属的常绿、落叶乔木或灌木,又名映山红、满山红、山石榴、山枇杷、清明花、索玛花(彝语)、格桑花(藏语)、金达莱(朝鲜语)等。
据统计,全世界杜鹃花属植物约有900余种,分布于亚洲、北美洲和欧洲。
以亚洲种类最多约有850余种,中国530种,占世界种类的59% 。
其中特产我国的种类就有399种。
云南杜鹃花种类最为集中有257种,其中特产种61种。
陕西野生杜鹃花自然分布与园林应用价值
陕西野生杜鹃花自然分布与园林应用价值摘要:通过对陕西省野生杜鹃花属植物自然分布进行调查,研究杜鹃花资源的分布状况与园林应用价值。
结果表明:陕西野生杜鹃花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发现分布24种,其中秦岭分布18种,巴山分布19种,两者均有分布的14种;秀雅杜鹃分布范围最广,干净杜鹃、喇叭杜鹃、弯杜鹃分布地区最少;在杜鹃花分布的31个地区中,平利、岚皋、宁强、太白县分布的种类较多;陕西24种野生杜鹃花各种形态特征的差异较明显,观赏特性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园林应用价值。
关键词:陕西;野生杜鹃花;自然分布;园林应用中图分类号:S685.2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杜鹃花是杜鹃花科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是世界三大类高山野生花卉和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我国约有杜鹃花542种,为杜鹃花属的世界分布中心[1]。
陕西秦巴山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中国杜鹃花天然的宝贵基因库,为陕西提供了丰富的野生杜鹃花资源,是我国重要的野生杜鹃花分布区[2]。
陕西省野生杜鹃花蕴藏量大,抗寒性极强,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高,是该地区很有开发潜力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为深入了解陕西省野生杜鹃花属植物的分布状况与观赏价值,本研究对陕西省野生杜鹃花属植物的分布、生境、观赏价值进行了调查与分析[3],为野生杜鹃花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1.1调查方法查阅收集陕西省野生杜鹃花属植物分布的相关资料,确定调查地点。
利用陕西省野生杜鹃花的不同开花期对分布区杜鹃花属植物分批次进行调查,摸清其种类、分布、资源特点等,同时记录杜鹃花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其园林应用价值。
2结果与分析2.1野生杜鹃花分布经调查,在秦巴山区的6个市31个县共发现野生杜鹃花24种(见由表1),其中陕西秦岭分布18种,陕西巴山分布19种,秦岭、巴山均有分布14种,分别为:多鳞杜鹃、山光杜鹃、映山红、照山白、美容杜鹃、粉红杜鹃、麻花杜鹃、汶川杜鹃、满山红、四川杜鹃、粉白杜鹃、太白杜鹃、秀雅杜鹃和头花杜鹃,这些种类的适应性应当较强。
杜鹃花品种(种)间杂交F1代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表现
杜鹃花品种(种)间杂交F1代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表现刘晓青;苏家乐;陈璐;李畅;何丽斯【期刊名称】《江苏农业学报》【年(卷),期】2012(028)002【总页数】2页(P459-460)【关键词】杜鹃花;杂交;观赏性状;F1代遗传表现【作者】刘晓青;苏家乐;陈璐;李畅;何丽斯【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5.210.3杜鹃花系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的观赏植物,是世界名花,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1]。
杜鹃花的花色、斑点、花径、瓣型等花器性状都是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
掌握性状的遗传特性,对正确选配亲本组合,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关杜鹃花的染色体倍性[2],不同品种(种)间杂交的结实性[3],花色成色机理及花色变化[4]的研究已有报道,而有关其花器性状的遗传研究则甚少。
鉴此,我们拟通过各类杂交组合的亲本及其杂种性状的比较,探明杂种后代性状的分离现象,为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和选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材料与方法2006年将铁红、紫玉、红珍珠、汉堡、紫蝴蝶、白佳人、火花、红牡丹、映山红、玉麒麟、满山红、红富士、白高月、紫高月、宝慧、肉桂、金蝴蝶、韩引2号共18个亲本材料,组配成23个杂交组合(包括部分正反交组合)。
杂交时全部采用套袋隔离,杂交种子(F1代)播于装有腐殖土的育苗盘中,成苗后移栽,并进行扦插繁殖。
花径采用直接量度法测定,花型、花色、斑点采取直接观察分类,其中花色以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的色谱为标准,分为红、洋红、橙、粉、紫、白和复色(1朵花上有2种颜色)共7大色系;花型分为单瓣、套筒(萼片瓣化为花瓣)、半重瓣(雄蕊部分瓣化)、重瓣(雄蕊完全瓣化)4种。
甘肃高山杜鹃花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研究初探_袁军辉
文章编号:1006-0960(2005)02-0014-04甘肃高山杜鹃花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研究初探X袁军辉,任继文(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甘肃天水741020)摘要:从杜鹃花的野外采挖、栽培管理等方面就9种甘肃高山杜鹃花的引种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通过资源调查综述了头花杜鹃等9种甘肃高山杜鹃的分布及生境;根据对甘肃高山杜鹃花的引种驯化经验,简单总结出了野外引种和驯化栽植的方法,归纳了养护管理等一般栽培技术。
关键词:杜鹃花;引种;播种;扦插;野外采挖;栽培管理中图分类号:S 685121 文献标识码:APrimary Discussion on the Techniques of Introduction,Domesti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Rhododendron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Gansu ProvinceYUAN Jun -hui,REN J-i w en(Gardening Dep ar tment of Gansu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T ianshui 741020,Gansu)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9species of Rhododendron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Gansu Province are discussed in field collection,and cultivation management 1Based on the resources survey,the distribution and habitat of the 9species of Rhododendron,like R 1capitatum ,are summarized 1According tothe ex perience of 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 of Rhododendron in M ountainous Areas of Gansu,the tech -niques of w ild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together w ith those of cultivation and conservation and m anagem ent,are summed up 1Key wors:Rhododendron ;introduction;field collection;cultivation m anagement 杜鹃花(Rhododendron )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枝叶稠密丰满,花色艳丽非凡,花姿优雅独特,冠绝群芳。
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研究
云南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研究
田永丽;张智;郑春怡;王秋华
【期刊名称】《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年(卷),期】2024(44)2
【摘要】为了探究云南省杜鹃花景观资源分布状况,对省内分布面积10000 m2以上的66个杜鹃花海景观进行调查,利用地形DEM数据和土壤酸碱度pH值数据定量分析6种本土常见优势杜鹃花品种的生长适宜区。
结果表明:景观资源呈现出全省广泛分布、滇西北相对集中的区域特征,以及高海拔(平均海拔2771 m)、高落差(最大高差3014 m)的立体特征。
基于土壤和地形条件,本土优势杜鹃花品种的泛生区和共生区的空间分布与景观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一致。
为研究立体景观花期垂直变化,分析2018—2021年轿子山景区的垂直气温特征,基于积温理论对立体景观花期变率进行估算试验,得到在景区中高山温凉地带,海拔每上升100 m花期约推迟3.4 d;在高山寒凉地带,海拔每上升100 m花期约推迟5.5 d。
【总页数】7页(P195-201)
【作者】田永丽;张智;郑春怡;王秋华
【作者单位】云南省气象服务中心;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9
【相关文献】
1.中国野生杜鹃花属景观资源研究进展
2.云南稻作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Ⅵ. 稻瘟病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
3.云南稻作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Ⅶ. 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
4.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Ⅴ.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蒸煮和食用品质
5.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Ⅰ.云南地方稻种资源中特种稻资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杜鹃属植物种类及引种适应性初探
S u y o h p ce fRh d d n r n L. n s t d n t e S e iso o o e d o a d i t
I t o ucng Ad pt bi t n u n n r d i a a l y i H na i
L AO J y n ‘ Z n fn s E h nin 2 HUANG a 2 L U Y n I u a g HU Yiga g, NG C u l g, P a T o, I a
A s a t I ti a e , b s d o o e ed s r e ,d t c l cin a d s cme s d n i c t n f b t c: n h s p r a e n p n f l u v y aa ol t n p i n ie t ia i o r p i e o e f o
Hu a o e t oa ia r e s sat d sn e 1 9 . o t3 p ce a e b e n rd c d T e e n n F r s y B t c lGa d n wa tr i c 9 9 Ab u 8 s e is h v e n i t u e . r n e o h s s e is c n l d p ce e fte R o o e d o u g n s R o o e d n 1 s ee e fR o o e d o p ce o cu e 2 s e is so h h d dn rn S b e u h d d n r ,1 p is s o d d n rn o e h
s b e to s u s cin .21 p c e e f t o o e d o u g n s s tu iwa c o ntf r 3 . % o h ttl s e is s o he Rh d d n r n S b e u T u s s s a c u o 621 ft e o a Rh d d n r n s e is n mb r o o o e d p ce u e f Hun n rv n e h ito u to n u t ain f R o o e d n i o a p ic .T e n r d cin a d c li t o o v o h d d n r n o
横断山脉发展及演化
#期
孙
航:北极 7 第三纪成分在喜马拉雅 7 横断山的发展及演化
#2N
三纪成分”是客观存在的,仍然被使用。后者现已不被大多数植物系统和植物地理学家所 承认(汤彦承等,!""#) 。 在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北极地区气候较为温暖,在这一地区广泛发育着湿润的落叶和 常绿的阔叶林和针叶林,是一个温带喜暖的植物区系( $%&’()*+,,!""-) ,甚至存在有热带 的森林植被(./01+,!"23) 。4,’5+6(!""-)进一步区分为两大主要的成分,即古北极 7 第 三纪成分和现代北极 7 第三纪成分,前者主要由部分已灭绝的被子植物和一些松柏类及蕨 类组成;后者主要是由现存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以及蕨类植物组成。总体上看,第三纪 是一个气候变凉的时期(8’59/* 等,3::!) ,随着气候变化,北极地区的植被开始分化和向 南迁移;在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时,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北极地区的植被开始分异,多样性较 低的以水杉以及类似昆栏树类植物( !"#$%#&’(&"#)&’* )为优势的落叶森林向南迁移进入了 亚洲东北部和北美西部( 4,’5+6,!""-) 。在始新世时亚洲东北部广泛分布的是喜暖的植 物区 系 如 木 兰 属 ( +,-(#.), ) , 椴 属 ( !).), ) , 槭 属 ( /$’" ) 等 并 混 生 有 许 多 樟 科 (;’%<’5+’+) 、桑科( =/<’5+’+) 、豆科( ;+>%?@(/*’+) 、大戟科( A%B9/<C@’5+’+) 、桃金娘科 (=D<)’5+’+)等喜热的成分,但到了中始新世末期以后喜热的成分几乎全部消失,而被温 带喜暖的针阔混交林所取代( $%&’()*+,,!""3,!""-) 。现代最有代表性的早第三纪植物区 系是在东南亚,特别是日本以及中国混交的中生森林带并向南延伸至马来西亚热带的常绿 森林范围里( E@11(+D,!"FGC) 。 在中国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可划分为两大植物区,即北方和南方植物区(陶君容, ,大致范围也同 E’69)’H’((!"#")所划分的北方第三纪被子植物群和特提第三 !""3,3:::) 纪植物群的界限相当。北方植物区的主要组成基本同亚洲东北部的区系组成一致,植被主 要是喜湿的,并且是北方温带植被向南方亚热带植被过渡的类型( E@11@(+D I =’(59+*)+<, ;主要类型为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等共同组成的暖性针阔叶混交 3::!) 林(陶君容等,!"F#;陶君容,!""3) ;而南方植物区则较为复杂,东南至西北主要为干 旱的 J’,’(’ 植被( E@11@(+D I =’(59+*)+<,3::!) , J’,’(’ 植被的南方则为湿热的植被类型 (陶君容,3:::) 。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地区位于南方的植物区湿热的范围中,由于处于特提斯 海的滨海地带,陆地较小,水域仍很宽阔。当时特提斯海并未完全关闭,甚至欧洲同亚洲还 被 E%<>’@ 海峡隔开,特提斯海还通过 E%<>’@ 海峡同北冰洋相连(.’(>,!""2) 。其气候炎热, 植被主要是喜热的阔叶林,几乎没有 /.(0* , 1’20., 等典型的北极 7 第三纪区系中的成分 (陶君容,!""3,3:::) ,属特提斯第三纪植物群(E’69)’H’( ,!"#")或北热带植物群(./01+, 。当时整个中国西部缺乏高山,地势是东高西低,从西北到东南发育着一广阔的干旱 !"2G) 带(.’(>,!""2) (图 !) 。这一干旱带是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同北方植物区系交流的天然屏障, 也使得特提斯第三纪植物群未能同当时的东亚植物区系融为一体( 4%C@)K6@ I 4<%)K*59, 。渐新世以后随着北极地区气候的变凉,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及特提斯地区的气候开始 !""#) 降温并旱化,原来分布在这些地区的喜湿热的特提第三纪植物群逐步退却并旱化,表现为硬 叶和具有旱生结构的类群逐步占优势,向现代地中海旱生植物区系演变(孙航,3::3) 。 中新世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青藏高原的大幅度隆升,中国西低东高的地势逐步变成 了西高东低。此期西南季风已逐步形成( L9’(>,!"F";M( 等,3::!) ,使得横断山区的气 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干热的地中海式气候,被潮湿温凉的山地季风气候所替代,
湖南杜鹃属植物野生资源多样性调查
湖南杜鹃属植物野生资源多样性调查廖菊阳;肖绿田;彭春良;许亮军;刘艳【摘要】对湖南杜鹃属植物进行野外调查、资料收集、标本鉴定,确定湖南自然分布杜鹃属植物62种1变种,隶属5亚属8组16亚组,其中特有种有13种.湖南杜鹃属植物资源种类较多,珍稀特有植物丰富,表型性状多样.【期刊名称】《湖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3(040)006【总页数】6页(P24-28,44)【关键词】杜鹃属;植物多样性;湖南【作者】廖菊阳;肖绿田;彭春良;许亮军;刘艳【作者单位】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杜鹃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16;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16;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杜鹃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16;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杜鹃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16;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16;汨罗市林业局,湖南汨罗410004;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杜鹃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5.21杜鹃属(Rhododendron L.)植物系杜鹃花科的树种,因其观赏价值极高,是世界著名观赏花卉,被誉为“花中西施”,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国外对杜鹃属植物栽培育种开发历史悠久,目前已培育出杜鹃花园艺品种近10000余个,被广泛运用于西方园林中。
全球约有杜鹃属植物1000种,我国有600余种,占全球该属植物的60%[1-4]。
湖南地区是杜鹃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共分布杜鹃属植物62种1变种,资源十分丰富。
为保护和开发利用湖南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我们对湖南杜鹃属植物及其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5-6]。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南岭山脉以北,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1′—30°08′。
属于中亚热带东部太平洋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集中、四季分明。
全境东、西、南三面山地环绕,北部洞庭湖开口,中部形成马蹄形大盆地,其间丘陵和小盆地起伏交错。
横断山区杜鹃属植物资源调查与12种杜鹃引种驯化初探
横断山区杜鹃属植物资源调查与12种杜鹃引种驯化初探杜鹃花是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属(Rhdodendron L.)植物,是世界上著名的木本观赏花卉。
其树形丰富,花叶形态变化多样,色彩艳丽多变。
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野生杜鹃花资源,横断山区域是现代杜鹃花的分布和多度中心。
但是,该区域地域辽阔,地貌主要以高山峡谷为主,导致该地区杜鹃花属植物资源调查的工作难度非常大。
多年来毁林开荒、旅游开发、道路修建等经济项目的开展以及缺乏科学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导致横断山区域杜鹃花资源破坏严重。
因此,对横断山区域杜鹃花野生种质资源分布的调查及其种质资源的引种驯化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作者通过4年的野外实地考察,结合文献查阅,对我国广义横断山地区的杜鹃属植物野生资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并对所调查的杜鹃花种类进行横向的地理分布格局和纵向的垂直海拔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揭示该地区杜鹃属植物的分布及演化特性。
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12种具有低海拔引种驯化潜力的杜鹃花种类,并对其进行两个梯度低海拔引种驯化栽培试验,以期对杜鹃属植物在保育以及园林应用中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我国广义横断山区杜鹃属植物的分布进行了调查,调查区域基本覆盖整个广义横断山系,调查的主要区位有30个,共计调查杜鹃属植物5亚属、6组、35亚组、157种(含变种)。
2.横断山西段喜马拉雅山东南的藏东南区域,杜鹃属植物的垂直分布中心最高,横向的地理分布窄,类群分化强。
中段三江并流区域的滇西-滇西北区域为藏东南区域与川西地区的过渡区域,杜鹃花属植物种类及其丰富。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川西地区的杜鹃属植物相对有更多的原始类群,以云锦杜鹃亚组为代表;杜鹃属植物的垂直分布中心最低,横向地理分布最宽;该区域的杜鹃属植物主要向我国东南部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演化发展。
3.通过对杜鹃花不同类群纵向的垂直海拔分布及横向的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常绿杜鹃亚属的种类相对垂直海拔分布较低,植株整体演化较适应低海拔地区的湿热环境。
野生杜鹃的驯化兼容器化栽培
(,) 采用已配制好的 0 号轻型基质配
的。北半球温带各地,都有杜鹃花的分布。 措施,引种也是不难的。
方,且加爱贝斯(.34,4.2)缓释肥 041;<=50
其花十分美丽,花色有深红,粉红,紫,白,
2 研究意义
和微量元素肥料 *>);<=50,搅拌均匀,并用
黄等多种颜色,尤以红色系最为常见。当春
中国的杜鹃花种类最为丰富,具有极 此基质种植杜鹃;植株种植好后,对杜鹃的
的地方都能找到它。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 验区,将野生杜鹃进行环境过渡栽培;并开 化,加强病虫害及水分的管理;
世界野生杜鹃花约有 +,* 种,我国有 )-* 展研究野生杜鹃系列栽培技术及生态适应
(-)0 月下旬,当新梢长到 )—,85 时,
种。 . 研究背景 杜鹃花起源于晚白垩纪至早第三纪/
距今约有 ,-**.0-** 万年的历史。我国是
(作者单位:0...2. 杭州赛石园林集 团有限公司)
绿杜鹃亚属及羊踯躅亚属。
册;
杜鹃花自然分布大多海拔都在 .***5
(2)根据记录的生长条件,筛选合适
左右,野外采挖引种是一件十分复杂而又 的山区,在小气候环境下,建立不同高度的
艰巨的工作。尽管我国有着丰富的野生杜 引种驯化试验区,将野生杜鹃进行环境过
(1)选择透性较好的木盆,木盆的直径 比杜鹃土球多出 2*85,并在盆底填上一层
林,其生态条件与城镇庭园相差不大,可以 通过适当的技术驯化。马银花亚属的海拔 高度与映山红亚属相似,但习性为常绿灌
待种杜鹃周围的黄土; ())2 月上旬,在杜鹃即将进入生长期
时,以冠幅:土球92:. 的比例起挖杜鹃。起
? -. ?
0 驯化及容器化栽培 (.)发掘深山中的野生杜鹃,并测量 其土壤的酸碱度,将其生活环境、土壤酸碱 度变化、土壤肥力等进行调研,并记录在
高山杜鹃花育种的先行者——张长芹
专注优质资源,开展花卉培育研究 杜鹃花、报春花 的盆花年销售额在中国花卉市场中占有较 大比重,而市场中绝大 多数优良品种源 自国外,国内缺乏 自主知识
产权品种,育种技术方面也缺乏商品化生产技术,因此张老师率领 团队重点展开了杜鹃花属和报春花属植物培育技术研究。 发掘优 异 种质,筛选 关键 亲本 张长芹老师进行杜鹃花资源调查、收集和评价,建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高山杜鹃花种质资源
结缘杜鹃花 ,开启野生植物研究 1978年张长芹老师从北京林业大学 园林系毕业,被 分配在中科院 昆明植物研 究所 做 园林规划设i,f-o 1982年,她参加了为期六个月的横断LU考察工作,被那 望无垠的横 断山脉 杜鹃花海所吸引,于是 师从被 业界誉为 “杜鹃花爱人’的冯国楣先生,开始从事 杜鹃花的资源调查和 引种 l化 工作,从此与杜鹃花结下 了不解之缘 。从 园林设计转行 到 野 生植 物 资源 保 护及 开发利 用研 究 ,很 多知 识都 要 从 头 学 习,张 长芹 老师 勤奋 好 学 , 每天坚持学 习拉丁文和植物学知识,并多次赴英国、丹麦、日本 、泰国、澳大 亚、新西 兰、非洲等读研、进修、讲学和开展合作研究,学习国外先进的植物学理念 和技术。 植物 资源调查是从事 野生植物研 究的主要工作.作为女性在野外 有诸 多不便, 然而考察 时张 长芹老师并没有因性别 而受到特殊待遇,常背 负沉重的物资,白天披 荆斩棘 ,在山巅 、深谷采集种子和植物标 本, 夜里在简易的竹篷里 制作标本 ,整理 白天采集 的种 子,有 时还要提 防猛兽,一路 的辛酸和 艰难 只有她 自己知道 。家人曾多次 劝 她放弃野外科考项 目,但每次有任 务,张老师总是首当其 中,准时保 质完成任 务。张 长芹永远 记得 的那 次科考旅 程一 ]987年丽 江玉龙雪山的杜鹃花种子采集 ,克服 语言 障碍,独 自进 山找寻杜鹃花植物 资源 ,在险象环生 的悬崖环境 中进行 了为期两个月的 采集工作 ,共收 集了87种杜鹃花种子,极大丰富了杜鹃花育种亲本 。
5种杜鹃花叶片生理特性对海拔高度适应性初探
5种杜鹃花叶片生理特性对海拔高度适应性初探
胡余楠;张涛;胡菀;梁同军;唐忠炳;彭焱松
【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年(卷),期】2024(43)5
【摘要】目的:探究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植物在低海拔地区生长的适应性
响应机制。
方法:本研究选取5种杜鹃花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统计分析其叶片长宽比、光合色素含量、花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差异及其与海拔之间的关系,
初步探究了杜鹃花属植物在低海拔地区的形态、生理适应性响应机制。
结果:(1)5
种杜鹃花叶片的长宽比随海拔高度变化无显著变化规律;(2)5种杜鹃花叶片中叶绿
素a、叶绿素b、花青素含量整体上随海拔的升高呈减少趋势;(3)白花杜鹃、杜鹃、锦绣杜鹃的丙二醛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鹿角杜鹃和猴头杜鹃的丙二醛含
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但鹿角杜鹃在两个海拔地的丙二醛含量均较低。
结论:5种
杜鹃花属植物在两种海拔栽培地均具有一定的生境适应性。
【总页数】6页(P57-62)
【作者】胡余楠;张涛;胡菀;梁同军;唐忠炳;彭焱松
【作者单位】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4
【相关文献】
1.杜鹃花叶片N/P·LMA与生态适应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2.乌拉尔甘草叶片的泌盐特性及生理适应性
3.离体蚕豆叶片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特性变化初探
4.博落回叶片水分含量及光合生理特性研究初探
5.保水处理对橡胶树叶片生理特性及胶乳产量的影响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杜鹃花属植物地理分布型及其成因的探讨
中国杜鹃花属植物地理分布型及其成因的探讨庄平【摘要】A distribution type system which involves the 7 sects and 49 subsects was established,according to the pro duction of the botanical taxology and geography,especially the Rhododendron distribution and their change and rule of the modern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from the east of China to Himalayas,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type of the 3 subgenus clas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stem brought forth the Rhododendron distribution status about the 4 basic units of geography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 of China, especially the position and number distribution of these sects and subsects of different size, character and evolution degree which belong to subgen. Rhododendron and sub gen. Hymenanthes and showed the profound effect to the Rhododendron distribution pattern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 where the topography was from lower to higher and the change of the biologic geology history was from the steadier state to the un-steadiest state. It was seen that the distribution area or the mass distribution area, the sects and subsects were the larger, wider,more original and to belong to subgen. Hymenanthes,leaning to the Mt. Narrow Hengdu-ans or their east area, which were the smaller, narrower and endemic, younger and to belong to subgen. Rhododen dron, lean to the Mt. (Narrow) Hengduans and their west. At the same time, the mass distribution area of Rhododen dron was the barrier to disturb the pervasion and transfer for some taxa in the west-Sichuan Mountains, Mt. Narrow Hengduans and Mt. Himalayas where are important in the modern Rhododendron distribution area and pattern of for mation in China. It would be a principal axis for the change of the groups and its distribution types under Rhododen dron in China that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changes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依据植物分类学和地理学研究成果,尤其是从中国东部到西端喜玛拉雅杜鹃花类群分布及其现代与历史环境变化和规律,在已有的3个亚属级分布型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由7组和49亚组构成的11个杜鹃花属组与亚组级分布型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布型体系展示了我国杜鹃花属植物类群在我国东部到西端的4个基本地理单元的分布面貌,尤其是展示了以杜鹃花亚属和常绿杜鹃亚属为主的不同大小、不同性质与不同进化程度的亚组级单位在上述分布体系中的位置与数量分布,从而揭示了我国东西向地形阶地由低到高和新生代以来生物地史由较稳定区到巨变区延展变化对杜鹃花属类群分布格局带来的巨大影响.指出,我国杜鹃花属植物的组与亚组级中的大类群、较广布群、原始群和常绿杜鹃类群的分布区或集中分布区偏向狭义横断山及其以东;反之,小类群、狭域与特有群、进化类群和有鳞类群的分布区或分布重心偏向(狭义)横断山及其以西.川西山地、狭义横断山、喜玛拉雅山既是杜鹃花属植物的集中分布区,也是某些类群扩散、迁移的地理屏障,对我国现代杜鹃花分布区及其分布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东西向的地理环境变化是我国杜鹃花植物属下类群及其分布型变化的主轴.【期刊名称】《广西植物》【年(卷),期】2012(032)002【总页数】7页(P150-156)【关键词】杜鹃花属;地理分布型;组与亚组;中国【作者】庄平【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四川,都江堰,611830;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北京,10009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2杜鹃花属(Rhododendron)为木本植物大属,全世界960~1 000种,中国约570种,分属6亚属、10组、49亚组(方明渊等,2005)。
杜鹃花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杜鹃花资源及其园林应用研究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是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
我国是杜鹃花属植物的重要分布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杜鹃花资源。
杜鹃花因其独特的花形、花色和生态价值,在园林应用中备受青睐。
本文将就杜鹃花资源及其园林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我国杜鹃花资源丰富,野生种类繁多,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其中,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拥有大量的野生杜鹃花资源。
杜鹃花在北方地区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但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
杜鹃花在园林应用中具有多种价值。
它们可以作为景观美化中的主角,无论是群植还是孤植,都能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杜鹃花在绿地绿化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可以有效地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同时还能丰富绿地景观的色彩。
杜鹃花在生态保护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它们可以用于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绿地设计:在绿地设计中,杜鹃花可以作为主景,配置其他植物,形成层次分明、色彩艳丽的景观效果。
例如,在公园绿地中,可以利用杜鹃花打造出独特的花卉景观区,吸引游人驻足观赏。
景观构建:在景观构建方面,杜鹃花可以用于构建自然式的景观。
例如,在庭院景观中,可以利用杜鹃花与其他植物搭配,形成富有自然情趣的景观。
自然保护:杜鹃花在自然保护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生态修复项目中,可以利用杜鹃花进行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杜鹃花具有丰富的资源分布和重要的园林应用价值。
它们在景观美化、绿地绿化、生态保护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尽管杜鹃花的园林应用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对杜鹃花的品种选择和配置方式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避免对植物造成过度的人为干扰。
还需要加强杜鹃花的繁殖技术和生态养护方面的研究,以提高其在园林应用中的成活率和观赏价值。
未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和城市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杜鹃花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杜鹃花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工作,发掘更多的新品种,提高其在园林应用中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断山区杜鹃属植物资源调查与12种杜鹃引种驯化初探
杜鹃花是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属(Rhdodendron L.)植物,是世界上著名的木本观赏花卉。
其树形丰富,花叶形态变化多样,色彩艳丽多变。
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野生杜鹃花资源,横断山区域是现代杜鹃花的分布和多度中心。
但是,该区域地域辽阔,地貌主要以高山峡谷为主,导致该地区杜鹃花属植物资源调查的工作难度非常大。
多年来毁林开荒、旅游开发、道路修建等经济项目的开展以及缺乏科学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导致横断山区域杜鹃花资源破坏严重。
因此,对横断山区域杜鹃花野生种质资源分布的调查及其种质资源的引种驯化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作者通过4年的野外实地考察,结合文献查阅,对我国广义横断山地区的杜鹃属植物野生资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并对所调查的杜鹃花种类进行横向的地理分布格局和纵向的垂直海拔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揭示该地区杜鹃属植物的分布及演化特性。
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12种具有低海拔引种驯化潜力的杜鹃花种类,并对其进行两个梯度低海拔引种驯化栽培试验,以期对杜鹃属植物在保育以及园林应用中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我国广义横断山区杜鹃属植物的分布进行了调查,调查区域基本覆盖整个广义横断山系,调查的主要区位有30个,共计调查杜鹃属植物5亚属、6组、35亚组、157种(含变种)。
2.横断山西段喜马拉雅山东南的藏东南区域,杜鹃属植物的垂直分布中心最高,横向的地理分布窄,类群分化强。
中段三江并流区域的滇西-滇西北区域为藏东南区域与川西地区的过渡区域,杜鹃花属植物种类及其丰富。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川西地区的杜鹃属植物相对有更多的原始类群,以云锦杜鹃亚组为代表;杜鹃属植物的垂直分布中心最低,横向
地理分布最宽;该区域的杜鹃属植物主要向我国东南部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演化发展。
3.通过对杜鹃花不同类群纵向的垂直海拔分布及横向的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常绿杜鹃亚属的种类相对垂直海拔分布较低,植株整体演化较适应低海拔地区的湿热环境。
而杜鹃亚属的种类相对垂直海拔分布偏高,植株整体演化较适应高海拔地区的高寒、干旱、多风环境。
4.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从调查的157种杜鹃花中筛选出适应能力强、分布地域广、观赏价值高、具有较强低海拔引种驯化潜力的杜鹃有12种,即云锦杜鹃(R. fortunei)>露珠杜鹃(R. irroratum)、马缨杜鹃(R. delavayi)、耳叶杜鹃(R. auriculatum)、岷江杜鹃(R. hunnewellianum)、银叶杜鹃(R. argyrophyllum)、长蕊杜鹃(R. stamineum)、大白杜鹃(R.decorum)、波叶杜鹃(R. hemsleyanum)、喇叭杜鹃(R. discolor)、百合花杜鹃(R.liliiflorum)和峨眉银叶杜鹃(R. argyrophyllum subsp. omeiense)。
5.12种高山杜鹃低海拔引种驯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1750m的引种驯化基地,12种杜鹃的总体适应率为79.17%, 不适应率2.92%;在海拔750m引种驯化基地,12种杜鹃的总体适应率下降为60%,不适应率上升为1
6.8%。
但是,露珠杜鹃(R. irroratum)、云锦杜鹃(R. fortunei)和马缨杜鹃(R. delavayi)在750m海拔驯化基地比海拔1750m驯化基地的适应性有明显提高。
耳叶杜鹃(R. auriculatum)、岷江杜鹃(R. hunnewellianum)也能在海拔750m区域正常生长。
这5种杜鹃的野生种源种子繁殖成苗率高、野外资源丰富,具有很高开发利用的价值和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