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化与抗战时期重庆书写
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等历史文化符号作文
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等历史文化符号作文重庆,一个山城的名字,在我的脑海里总是和“解放碑”直接联系在一起。
那是一个高高耸立的绿色柱子,像一个巨大的火把,照亮了半个重庆的黑夜。
爸爸说,重庆有很多故事,比如“渣滓洞”和“白公馆”。
这两个名字听起来让人觉得有些沉重,好像并非只有快乐的地方。
爸爸说,看我,那里曾经关着很多被坏人抓来的好人,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英勇顽强。
我们去参观了渣滓洞。
走进那阴暗潮湿的地下室,空气里仿佛还残留着悲伤的气味。
我看到了狭小的牢房,相当狭窄的窗户,以及一些革命先烈们用过的生活用品。
在白公馆,我看到了一个庞大无比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棵历史悠久的树。
爸爸说,这棵树亲眼见证了无数人的苦难和希望。
望向墙上的照片,静静地听讲解员阿姨讲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我的心中充满了敬佩。
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怕流血牺牲,付出了太多太多。
离开白公馆,我走在山城的街头,凝视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心中充满了感动。
重庆,这座山城,承载着太多太多英雄的故事,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晚上,我靠在床头,看着窗外五颜六色的灯光,仿佛又看到了那些英雄人物在黑暗中坚强地战斗。
他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永远照亮着我们行走的道路。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重庆文化运动
友人们 携手 .我们 能 为我们全 体 国民所要 求 的 自由
解放 的 中国奋 斗 。 些都 反 映 出重 庆 文化 界所 具 ] 这
有 的时代紧 迫感 与高度 的爱 国精神 97年 9月 l 13 5
日,第一 家抗 战戏剧 团体—— 怒 吼剧社 于重 庆炮 台
创办 了一批文 化刊 物 , 如《 诸 救亡 日报 》《 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七 、抗
战文艺 》 《 艺阵地 》 ; 后撰 写-  ̄ 短小 精悍 的 、 、文 等 先 - t t
以反 映抗 日救 亡为 主题 的文章 与文艺 作 品 中国文 化界转 入抗 战文化 运动 阶段 .全 中国的抗 战文 化运 动新 时期 到来 了。 国共 产党 向各地 党部 发 出“ 中 各地 此 时最要 紧的任务 是迅 速 的 、切实 的组织 抗 日统一 战线 , 向当地党 、 、 、 、 、 政 军 警 学 商各 界接 洽组织 统一
改名 为重庆文 化界 救亡协会 重庆文 化界 3 0余 人 0 出席易 名大会 , 肖崇素 为主席 .大会 通过 宣言 与章
程 , 出漆鲁 鱼 等 2 选 5人 为执 委 。 会宣 称 : 我们 愿 该 “
救 亡 , 族解 放 成 为 当 时 政 治 意识 、 化 意识 的 核 民 文
尽我们 所有 的力量 .与一切 为 民族 自由解 放而 战 的
第2 5卷 第 1期 21 0 2年 1 月
重 庆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u n l f h n qn d c t n C l g o ra o g igE u ai ol e oC o e
V0 .5 1 No 1 2 .
成惕轩抗战居渝期间的旧体书写
骈 散 。著 《 尚 书与古 代 政 治》 《 民族 气节 论 》 , 风 行 一
西碑》 抗节 , 后 载于 1 9 4 6年 4月 2 5日重庆《 和平 日报》 及《 国民公报》 , 享誉一 时罔 l 3 。这一 时期成惕轩 的诗文 ,
可谓洋洋大观 , 惜乎大陆学人甚少关 注。 笔者曾广为搜 罗, 得其 旧体书写 1 6 6篇 。今存其 目, 兼 录序 、 记, 以明
《 康庐近稿》 1 4首 , “ 民国三 十年八 月写于渝州 之
短章 , 愧未能尽其百一也 ) , 《 黄鹄》 《 癸未元夜》 ( 二首 ) , 《 南山记游》 ( 六首 ) , 《 题培 风楼应 刘树鹏大令》 ( 二首 ) ,
事 由。
时, 另有《 劢斋时 事论文集 》 《 藏山 阁骈文 》 《 康庐诗存 》
等【 1 6 。 抗战军 兴 , 成 惕轩 挈妇将 雏入 川 , 先后居 重庆 江
北、 北碚蔡家场 和李子坝 。 1 9 4 5年 4月 4日“ 儿童节 ” ,
成惕轩 曾作诗“ 示英 、 杰z. J L ” : “ 愧无智 略平 天下 , 便 拟 从容学仲升 。 负弩偏难胜 剧战 , 挥毫只合颂 中兴 。 屠鲸
夕》 《 奉和景洲先生五十 自寿之作》 《 次与为兄重游南温
泉韵 , 即寄哲弟石尘耒 阳》 《 冶欧寄示欲问一章 , 依韵奉 答》 《 索居一首寄惠威成都》 《 奉 怀曼若 任吾两兄 ,即次
新疆》 《 客有询近况者 ,诗 以答之》 《 感事 《 悼汪君益 垄》 ( 君字方 舟 , 浙
成惕轩抗 战居渝期 间的旧体书写
熊飞宇
(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 ,重庆 4 0 0 0 4 7 )
摘要 : 抗 战军兴 , 成惕轩 西行入川 , 旅居渝州 , 写作颇丰 , 且诸体 咸备 , 尤其是其 抗战诗 歌 , 宗法老 杜 , 成就颇 高。 其 间创作 旧体诗文 1 6 6 篇, 其 中既有 自身行 迹的记 录 , 对亲友 的慰念和对故 园的想望 , 也有对重大历史事件 的 刻 画, 充满 了对 胜利的渴求 。成惕轩 的旧体诗有鲜 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 各体咸 工 , 尤擅五言 , 典赡高华。
两宋、抗战时期的重庆
第五章两宋时期的重庆一、宋代重庆地区经济的发展■重庆的得名公元583年,巴郡改称渝州(因巴郡境内的嘉陵江古时曾叫渝水而得名)。
公元1102年,宋徽宗改渝州为恭州。
公元1189年,南宋孝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封在恭州为恭王的赵惇,因为孝宗让位给他而当上皇帝,他就是宋光宗。
按照皇家制度规定,凡是皇帝继位前受封并居住的地方,都要由州升为府,光宗认为:他受封恭王是一喜庆,由恭王继承皇位又是一喜庆,一共是两重喜庆,所以他下令改恭州为重庆府。
重庆得名至今已有八百余年了。
■农业的发展宋代重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梯田的大量修建,这是川东丘陵地区农民战胜自然,对土地开发利用的杰出成就。
人们随山坡的倾斜,把坡土改成阶梯形,层层而上,地边筑埂,积水灌溉,便可种稻,这样就因地制宜地改造了山区,变坡土为稻田了。
例如,合州地区的人们将坡土改造成梯田,等到打雷下雨,积水插秧,因此当地俗称梯田为雷鸣田。
重庆地区处于长江沿岸,气温高,地暖早熟,许多地方已种植早稻和中稻了;不宜种稻的地方,则种小麦和大麦等旱地粮食作物。
边远的南平军一带(今綦江、万盛、南川等地),也因大量汉人的迁入开垦,使这些地方的农业也很快发展起来。
各种蔬菜,如豆、葱、韭菜、冬瓜、茄子、苋菜等,在渝州市场上到处都可以买到。
此外,合州还是荔枝的重要产地。
由于农业的发展,重庆地区的人口增加了。
宋太宗时(976年~997年),重庆地区仅4个军州(渝州、合州、昌州、南平军),只有6万户;到1080年已是11.2万户;到1102年已是13万户,30万人。
今整个重庆市境有12个府、州、监(军),1102年达71万余人,到公元1162年的南宋时,已猛增到110余万人了。
■手工业的进步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
就纺织业而论,向朝廷进贡布匹的地区,在唐代只有渝州,宋代增加了昌州(中心在大足);上贡丝织品地方也由唐代的昌州一州增加到昌州、渝州、南平军三个军州。
茶叶的生产点,唐代时四川虽有八个,但川东一个也没有。
重庆红色文化的作文
重庆红色文化的作文
《重庆的红色记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重庆有好多好多红色的故事呢!
在歌乐山烈士陵园,那里埋葬着许多勇敢的烈士。
就像江竹筠阿姨,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江姐。
敌人对江姐用尽了各种残酷的刑罚,可她始终坚强不屈,不肯透露半点党的秘密。
她的勇敢和坚定,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亮,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还有小萝卜头,他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被关在监狱里,可他还是努力学习,向往着外面自由的世界。
他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能放弃希望。
重庆的红色文化,就像一本厚厚的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英雄们的事迹。
我们要记住这些故事,好好学习,将来也能像他们一样勇敢和坚强!
《我爱重庆的红色文化》
小朋友们,咱们重庆可是个充满红色魅力的地方哟!
比如说红岩村,那里曾经是共产党重要的活动地点。
好多革命先辈在那里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努力工作。
还有白公馆和渣滓洞,当年敌人在那里关押了好多革命者。
但是他们不怕敌人的威胁,坚决和敌人斗争到底。
其中有一位叫陈然的叔叔,在狱中写下了《我的“自白”书》,那豪迈的话语,真让人佩服!
这些红色的故事,让我们的重庆变得特别了不起。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把红色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重庆的伟大!。
重庆历史与文化
重庆,非去不可!—浅析重庆历史与文化千里为重,广大为庆。
重庆,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地名,一片有着深重历史文化笔墨的热土。
几千年的沉浮造就它独特的文化,几千年的积累造就今日的辉煌。
在祖国的西南,它毅然挺立,一直持续着自己的姿态,用它的历史文化积累与与时俱进的精神迎接每一个明天,迎接每一次挑战。
在重庆求学的一年多里,我深刻体会了几千年文化的积累,这一切融入了重庆人民的吃穿住行,也深深打动了我。
我想起了前不久看到重庆夜景图上的一句话:“重庆非去不可!”对,谁也不会后悔来到这个热情的城市……重庆,在很多人思维里的关键词是直辖市,陪都,印象大多来自辛亥革命之后。
其实,早在商周时期重庆早已是九州热土。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
早在距今2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从那时候起重庆就开始了自己源远流长的历史。
重庆以前称为江州,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多次更名,较为出名的有巴郡、楚州、渝州等。
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这也被一直沿用至今。
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两字从此开始,距今已有800多年。
这一段历史虽然早已尘封,但却是重庆历史文化的奠基,恢宏的发展由此开始。
1937年至1946年,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这一时期的重庆成了全国热门地区,也是大多数人对重庆认识的开始。
1937年,国民政府开始在重庆办公,重庆成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
1940年国民政府规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陪都文化。
重庆在抗日战争中体现了自己的优越性,是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让重庆有着“三都之地”之称。
重庆也在这一时期突显自己的战略优势。
在重庆历史进程中,还有一件不得不提的重大事件,那就是1945年重庆谈判。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
重庆的红色故事作文900字
重庆的红色故事作文900字在重庆,有一位来自四川自贡的革命烈士,江竹筠。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烈士,他们为了国家独立繁荣,为人民自由幸福,纵然遭到敌人的残酷折磨,甚至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也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江竹筠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
江竹筠1920年出生于四川自贡的一户农民家庭。
很小的时候,她就随妈妈一起到袜厂上班。
几年后,小竹君和母亲都被工厂的高强度工作给压垮了,母亲带着江竹筠到舅舅家里做保姆。
作为回报,舅舅安排江竹筠姐弟到孤儿院小学读书。
在这里,江竹筠遇到了让她受益终身的启蒙老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江竹筠此时已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她带领同学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走上街头演讲,宣传抗日组织同学排演话剧,唱歌。
在一次次革命运动的洗礼下,她在不断成长。
后来她和领导彭咏梧结婚,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丈夫惨遭敌人毒手。
江竹筠接替了丈夫的工作,虽然他知道等待他的可能是会和丈夫同样的结果,但是他一点也不害怕,因为在这里她有伟大的国家信仰存在。
她相信我们的国家会繁荣富强,她带领着所有的同学,朋友,亲人一起走上了这条伟大的道路。
然而可惜的是,江竹筠没有等到这一天。
有人说她死在黎明之前,因为她死在了1949年11月14日。
她牺牲的时候年仅29岁,离重庆解放,仅剩16天。
在狱里,她和烈士们一起缝制了一面“国旗”。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在渣滓洞监狱里的江竹筠他们闻迅后,想方设法,也绣了一面五星红旗。
红色的布,金黄色的五角星,唯独不同的是星星的位置,与我们如今的国旗截然不同。
江竹筠和烈士们没有见过真正的红旗,他们凭着想象,“画”出了他们想象中的红旗四颗星星缝在角落,中间是一颗巨大的金黄色五角星。
可惜这面五星红旗还没有拿出来,他们就遇害了。
江竹筠在遗书中说,我们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地在学习。
如今新中国成立已久,重庆解放多年。
抗战文化重庆的另一张名片
死亡。这名身穿黑色野战装备服的始作俑
重庆也 明显落后 了: 如今 , 大轰炸纪念馆在
较场 口的车水马龙 中 日渐蒙尘 ,大 田湾跳 伞塔 在开发商 的多年觊觎下 生死 未 卜; 而 雾都剧场—— 陪伴重庆军 民挺过 了八年抗
记 者在采访 中了解 到 ,原国民政府大 楼 主楼 为中国古典式木结构建筑 ,高敞 的
历史 文化名城重庆独有的城市资源 、城市 名片和城市品牌 ,如何保护挖掘好这一资 源就成为了我们必须 面对的一道课题。
法 治 ・ 注 关
人 民的历史 和精 神 财富 ,应该倍 加珍 惜。” 程贻举当时谈 到 ,对 于重 庆丰 富 的抗 战 文化 资 源 , 应 该加 以认 真清理 文/ 本刊记者 刘蜀 山 3 1 t 月 1E,德国斯 图加特一所 中学发 生恶性校园枪击案 , 包括枪手在 内的 1 6人
老建筑 , 当年《 华西 日报》 曾以“ 其一步一升
历 史 的 记 忆
重庆有着丰富的抗 战文化 资源 ,尤其 陪都文化在重庆乃至中国历史文化中部 占 据着重要地位。但重庆得 天独 厚的抗 战文 物资源 , 其保护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 根据重
的路梯 , 恰似象征着新 中国未来 的大路” 一 句来形容它的威严壮观。 17 , 99年 国民政府 旧址主楼 被拆 除, 改 建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遗址内仅
“ 白地说 , 坦 目前 , 重庆保护抗办事处、 中 共南方局等遗址的保护还 比较到位之外, 与
‘ 远东国际反法西斯 中心 ’历史有关 的遗址 保护就很欠缺。” 重庆抗战文史专家蓝锡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 凡是记录了世界反 法西斯斗争重要历史章节的遗址 , 都应该得
到保 护 。“ 是属 于历 史 的记 忆 。” 这
重庆历史复习资料(两宋、抗战时期)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一、战时首都与中华民国陪都(P45)1、重庆建市是在 1929 年2月15日。
第一任市长是:潘文华。
(P45图)2、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决定重庆升格为行政院直属的特别市。
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陪都。
重庆解放后,重庆作为陪都的历史结束。
3、中国抗战时期的首都是:重庆。
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重庆。
二、中国经济的脊梁(P46)1、战时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大批工厂从沿海和省外其他城市迁重庆。
同时迁入的还有近万名技术工人。
内迁工厂的意义:成为战时重庆的重要条件,奠定了重庆的基础。
2、我国抗战时期的“金三角”是指:以重庆为中心,由合川、长寿、江津等地构成。
3、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区中,惟一门类齐全的综合工业区是重庆。
它集中了我国抗战时工业经济的命脉。
4、抗战时期的全国两大军火生产基地是太原和重庆。
5、抗战时期全国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的是重庆。
抗战时期的金融中心是重庆。
6、重庆成为长江、嘉陵江航运的中心。
7、抗战后,重庆经济发展陷入困难局面,面临崩溃的原因:①日本的侵略东南亚,运输中断,国际通道受阻。
②四大家族利用政治上的特权,进行经济掠夺,扼杀民族工业的发展。
8、四大家族在重庆的经济掠夺的手段:①限制贷款、征收重税;大肆摧残民族工业。
②滥发纸币,制造通货膨胀,大发国难财。
三、重庆大轰炸(P49)1、1938年日本飞机第一次空袭重庆的广阳坝、江北县石船等地,拉开了重庆大轰炸的序幕。
2、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空袭重庆造成市民伤忘最多的两次大轰炸是: 1933年的“五三”“五四”大轰炸。
3、1939年至1944年5月,日本飞机轰炸万县是29次,炸死炸伤民众2852人。
4、 1941 年6月5日,重庆发生了“六五“大隧道窒息案。
四、重庆人民对抗战的贡献(P52)1.踊跃参军参战2.努力生产抗战物资。
论陪都语境下萧红的重庆书写
论陪都语境下萧红的重庆书写作者:田雪菲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1期论陪都语境下萧红的重庆书写⊙田雪菲[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摘要: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萧红在陪都重庆的生活与创作常常一笔带过。
本文试图对萧红在重庆的创作进行梳理,着眼于其创作题材与陪都语境的内在呼应,具体表现为大轰炸的创伤记忆、战时语境下知识分子的逃离、下江人群体的文化冲击以及对郊区底层民众的命运思考,揭示萧红的重庆书写对陪都重庆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萧红陪都重庆书写1937年底至1946年5月,重庆作为“陪都”而存在。
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大批文化机构、文人知识分子及爱国主义者纷纷迁往重庆,相关的“重庆书写”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1938年8月,萧红抵达重庆,直到1940年1月离开。
在不足两年的时间里,萧红创作了不少作品,散文方面有《牙粉医病法》《滑竿》《林小二》《放火者》《长安寺》《茶食店》等,小说方面有《逃难》《旷野的呼喊》《花狗》《莲花池》《山下》等。
这些作品虽然在文学史上反响不大,但对于研究重庆抗战文化史及重庆书写史却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遗憾的是,近二十年对萧红创作的研究中,萧红的“重庆书写”基本上处于研究者的视域之外,少量成果也无法充分展现萧红在陪都语境下创作的独特意义。
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洛神”,萧红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毅然奔赴重庆,其间奔走在歌乐山、北碚黄桷树、江津白沙、学田湾等地,积极投入抗战宣传。
由此,就引发我们思考:萧红的重庆书写有何独特之处?她这一时期的创作如何契合陪都文化语境,对重庆地域文化有何发掘?一、重庆大轰炸的创伤记忆抗战爆发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继南京、上海相继沦陷后,国民政府只能迁往内地寻求安身之所。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正式西迁重庆,随着1938年武汉的沦陷,重庆成为大后方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1940年9月6日,国民党政府明令重庆作为战时陪都,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根据地,也成了日军打压的首要目标。
重庆文化遗产
重庆文化遗产重庆文化遗产是指重庆文化由上古到现在逐渐形成的文化记忆,体现了这一地域独具文化特色的思想、艺术、道德、信仰和生活方式。
重庆文化遗产对探索历史脉络、了解古代文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抗战文化遗产1937年,经历抗日战争的重庆被声誉为“烽火台”和“国际要塞”,成为抗联南端的重要战略要塞,重庆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国土的生死劫难下挺身而出、勇敢抗战,发挥出了非凡的豪迈精神和英勇战斗精神,现在保留下来的抗战文化遗产,如:众志成城抗战精神、武隆会议纪念馆、重庆西北前线博物馆、成都抗战活动历史馆等,都是重要的历史见证。
二、重庆古代史文化遗产重庆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在古代历史上曾有多个国家泛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遗产。
如:渡口文化发源于重庆,有集多民族文化为一体的神武建窑、草地文字文化、古渡口文物、“渡口四匠”神技等;九江文化亦发源于重庆,有一千多年的作坊文化和九江文学文化;重庆宽窄巷子文化是独具魅力的古老小巷,其民居风格独特,可以看出历史发展的脉络;重庆火山文化是指以大熊猫分布的重庆全境内分布有大量古代火山,这些火山形成了独特的火山移民文化,其在当今仍反映着深刻的古老意义。
三、当今文化遗产当今重庆文化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充满朝气,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
重庆特有的文化遗产包括:风靡海内外的菊花舞,川剧的传承,客家菜的精彩,巴渝民系菜式的新鲜,歌舞剧及歌唱活动的兴盛,山歌谣登山夜郎节的热闹,重庆山歌的发挥,兰寿对竹竿舞蹈的精湛,充满童趣的三更灯笼游街,以及各种山水风光、节庆活动等。
四、文化保护重庆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民族复兴之路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为了维护重。
八十年前名家笔下的重庆
八十年前名家笔下的重庆作者:牛瑞祥黄琪奥刘蕊来源:《畅谈》2019年第12期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穿楼、黄桷湾立交桥……独特的山形地貌加上现代化的设计理念,造就了重庆一个又一个城市景观,令外地游客趋之若鹜。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一群文艺界大家为躲避日军的战火来到重庆。
这群人中,有张恨水、丰子恺、艾青、老舍、朱自清等文坛、画坛巨匠,他们留下了大量描述重庆的文字。
这些名家眼中的重庆究竟是什么模样?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他们描述过的地方今天又有怎样的变化?张恨水:对重庆充满“好奇”那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建筑,那种怪法,怪得川外人有些不相信,比如你由大街上去拜访朋友,你一脚跨进他的大门,那可能不是他家最低的一层,而是他的屋顶……——摘自张恨水《山城回忆录》离重庆主城约40分钟车程,位于巴南区南泉街道的自由村,80多年前,著名小说家张恨水和家人就居住在这一带。
时光回到1938年1月10日,一艘自武汉而来的轮船驶入重庆的朝天门码头。
船停稳之后,一名中年人走下轮船,看着眼前起伏的阶梯,眼睛里露出期望的神情……这名中年人就是著名小说家张恨水。
对于常年生活于平原地区的张恨水来说,重庆奇特的山形地貌带给他很大的震撼。
正因如此,在他之后创作的多篇与重庆有关的作品中,重庆独具特色的山形地貌成为其中的主角之一。
例如,在张恨水初来重庆所写的《重庆旅感录》中,他这样描述重庆:“重庆地势如半岛,山脉一行,界于扬子嘉陵两江之间,扬子南岸,沿山居人。
街市村落,若断若续。
统称之日南岸,嘉陵之北,一城高踞山巅。
与重庆对峙,则为江北县……江巴雄险,固亦未见其微也……”寥寥数语,却生动描述了如今的渝中母城和两江四岸的壮丽景色。
从1938年来到重庆至1947年离开,张恨水在重庆一住就是8年。
特别是自1939年起,张恨水举家搬到了南温泉乡下的桃子沟,更为他细致观察重庆这座城市提供了契机。
张恨水在桃子沟内所住的草房极其简陋,下雨必漏,刮大风时屋顶甚至会被刮走,故张恨水为其取名“待漏斋”。
被遗忘的“战时首都":抗战时期的重庆研究综述
首都” 。 1 9 4 0 年 2月作者 民明就在《 世界 知识》 上 的 撰文 《 战时首都对 于立拉 爱加 盟苏联 的反 响》 称:
“ 自七 月二十七 1 3立 陶宛 、 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 国人 民议会宣 言 ‘ 改 民主共 和国为 苏维埃共 和国 ’
被遗 忘 的“ 战 时首都 " : 抗 战时期 的重庆 研究 综述
口 汪 浩
英 国学者米 勒 曾在 《 被遗忘 的盟友 》 一书 中 ,
周 勇
着清晰而镇静 的态度 。” [ 3 1 文 中即以“ 战时首都 ” 称 呼重庆 。后来有更多文献提及重庆 即为 “ 战时首
认 为二 战中 的中国是一个在一场让美 国 、苏联 和 英 国出尽 风头的战争 中跑龙套 的小演员 。米勒 为
一
、
“ 战 时首 都 ” 的名 称 变 迁研 究
大事记 ( 初稿 ) 》 指 明了重庆成 为战 时首都 的具体
时间 : “ 抗1 3 战起 ,国共合 作 ,国民政府迁川 后 ,
1 9 3 8 年1 1 月2 0日 定重庆 为战时首都 ,中共 中央 南方局随 即由汉迁渝 。” 其后学者多持此说 , 唐润
知, 二 战期 间的“ 伦敦 、 华盛顿 、 莫 斯科 和重庆 ” 是
四大 战时首都 , 但相 比较伦敦 、 华盛顿与莫斯科仍 然作为首都 ,仍然 为后 人称颂 在二战中 的伟大贡
献, 中国的战时首都 重庆——则正为人们遗忘 。 尽 管在 当代史学界 ,重庆作 为战时首都仍不时 以史 料形式得 以重现 ,但与重庆作 为战时首都在 中国
世 界 忽 略 中 国抗 击 法 西 斯 的贡 献 而 遗 憾 ,也 委 婉
重庆人文历史简介
重庆人文历史简介重庆,这个名字一说出来,大家脑袋里肯定就会冒出“火锅”“山城”“长江”,甚至连那一声“好久不见”的重庆话也随之跳了出来。
对了,别忘了那让人热血沸腾的辣味,咬一口就能让你从嘴巴烧到心里。
哎,说到重庆,不得不说它那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就像它那起伏不定的山路一样,既曲折又丰富。
重庆,原来叫“巴渝”,这名字你不觉得有点酷吗?就像一个古老的符号,代表着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来不变的坚韧和智慧。
你想,重庆的历史,哪能说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从古巴国时期,到楚汉之争,再到三国鼎立,重庆这地方,真的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
比如你听说过“巴渝文化”没?那可不是随便什么文化,都有自己的根基。
别看重庆现在这么热闹繁华,古时候这里可不简单,曾经是巴人的发源地,巴人的勇猛和聪明才智,早就让这片土地充满了传奇。
再说了,重庆的山多,水也多,你走一段路就能看到山,抬头就能看到天,低头就能看到水。
这里的山,蜿蜒起伏,像是大自然的礼物,每一座山都有它的故事。
你要是去过重庆旅游,肯定会注意到,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山路,楼房也是依山而建,似乎都能感受到那股“山城”独特的气质。
重庆的江河也很有意思,长江和嘉陵江,像是两条巨龙盘踞在这座城市的怀抱里。
你坐船,顺着江水而下,两岸风光美得让人心神荡漾,一不小心就会迷失在那无边无际的水波之间。
说到重庆的历史,这座城市可是见证了很多风云变幻。
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孙权三个人的关系你不陌生吧?就像现在我们老百姓打麻将一样,谁拿到手牌好,谁就能先动手。
重庆在三国时期的地位,绝对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
尤其是刘备带着孙尚香在这里驻扎过,给重庆带来了不少的历史气息。
后来嘛,重庆作为四川省的省会,经过了很多次的战争,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可是当时的全国大后方,周围的山地成了天然的防线,相关部门也就在这里建立了很多抗战的指挥所和基地,挺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重庆的文化嘛,也不得不提。
重庆话,真的是太有特点了。
重庆抗战时期的历史事件与人物研究
重庆抗战时期的历史事件与人物研究重庆,一个承载着中国近现代史重要记忆的城市。
在抗日战争期间,重庆成为了中国国民党政府的临时首都,承载了无数的历史事件和英勇抗战的记忆。
本文将从历史事件和人物两个维度,来探讨重庆抗战时期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些重庆抗战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
1937年,日军在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中原沦陷,国民党政府被迫撤退至重庆。
重庆成为了中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东方屏障”。
战时重庆人民所经历的苦难和磨难令人痛心。
这里有无数的空袭和轰炸,大大小小的军事行动也常常在这座城市中上演。
重庆的街道、建筑和人民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磨难,然而他们始终坚守着这座城市,抗击着日寇的侵略。
在抗战期间,重庆还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军事事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第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游击战争。
毛泽东指挥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在抗战期间积极参与对日作战,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重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人员在抗日战争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断打击着日军的背后和尾翼。
他们的游击战争战术和抗战方略对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军事事件,重庆还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中心,成为了许多知名文化人士的聚集地。
鲁迅、徐悲鸿、朱德、周恩来等许多名人在重庆居住和工作,并为抗战时期的文化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重庆的文化产业也随之兴起,电影、音乐、文学等各类艺术形式在这座城市中蓬勃发展。
重庆的文化活动不仅鼓舞了抗战士气,也为整个中国人民提供了精神上的寄托和宣泄。
除了历史事件,重庆抗战时期的重要人物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重庆的接战地带,不少将领和政治家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蒋介石是抗日战争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在重庆坚持了长达8年的时间,领导着国民党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
他的坚定立场和灵活战略为中国抵御日寇的侵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重庆期间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将领,如戴安澜、胡宗南等,在抗战中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重庆抗战历史文化概述
重庆抗战历史文化概述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在抗日战争期间承担了中国国民党政府的暂时首都职责。
这座城市成为了中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据点和开展文化救国运动的中心,形成了独特的抗战历史文化。
一、重庆的抗战历史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在国共两党的共同抵抗下,朝鲜、辽宁、沈阳、上海等地相继沦陷,中原、山西、湖南等地也相继遭受日军的侵略。
面对日本侵略的威胁,中国国民党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开启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新篇章。
重庆地势险要,位于长江上游,有利于抵御日本侵略军的进攻。
抗战爆发后,重庆成为国共两党及抗日军队的指挥中心和后方基地,为整个中国的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重庆城内的钟楼、洪崖洞等地成为了国共两党领导人活动和决策的地方,重庆也成为了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重庆的抗战文化1.抗战文艺在重庆这个抗战中心城市,文艺作品起到了极大的宣传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抗战文艺多以战争为主题,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精神风貌。
如开封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抗日影片《密云飞车队》和《飞行英雄方志敏》,描绘了中国飞行员顾忠琛等的英勇事迹。
此外,重庆还举办了许多抗战题材的文艺演出和展览,通过音乐、舞蹈、歌剧、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2.保护文化遗产3.文化救国在抗战期间,文化救国成为了重庆的重要动力。
文化界人士积极呼吁民众爱国爱民,提倡崇尚科学、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许多知名的文化人士,如巴金、沈从文等,都在重庆投身文化救国运动,通过他们的著作和演讲,激励了全国人民的奋斗精神。
三、重庆抗战历史文化的影响首先,重庆抗战历史文化形成了重庆人民顽强不屈的抗战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重庆市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最后,重庆抗战历史文化激发了重庆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重庆人民在抗战中付出了巨大牺牲,展示了勇敢、团结、拼搏的精神品质。
这种自豪感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促使重庆人民为推动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大努力。
一座城就是一部文化史-重庆
一座城就是一部文化史——重庆重庆,这座位于中国西南的山城,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一座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
重庆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美食文化,成为中国的一颗璀璨明珠。
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你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脉动和文化积淀,仿佛每一步都在穿越时空,探索这座城市的多重面貌。
重庆的历史悠久,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重庆有着超过三千年的历史。
古代的重庆是巴国的都城,这里曾是巴蜀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历史上的重庆不仅是巴蜀文化的核心,还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承担了中国抗战历史的重要使命。
重庆的城市面貌在这段历史中经历了深刻的变迁,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节点。
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历史的痕迹随处可见。
解放碑步行街作为重庆的商业中心,不仅是现代化的繁华地带,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地。
这里的高楼大厦与古老的街道交错在一起,展现了重庆从古到新的历史演变。
大足石刻是重庆的另一大历史瑰宝,这些精美的石刻艺术品展示了古代工艺师的卓越技艺和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重庆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兼具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特色。
洪崖洞是重庆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这里的吊脚楼依山而建,既保留了传统的川西建筑风格,又融入了现代的灯光设计,使得洪崖洞在夜晚显得如同一座灯火辉煌的梦幻城堡。
磁器口古镇则是一片保存完好的古老街区,古镇内的小巷曲折幽深,传统的建筑和古色古香的店铺让人仿佛穿越到百年前的重庆。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体验到古老的重庆风情,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重庆小吃。
重庆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重庆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地貌等自然奇观展现了这座城市地理上的多样性。
大足石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精美的雕刻艺术和丰富的宗教内容,展示了古代艺术家的非凡创作才华。
而武隆喀斯特地貌则以其奇特的喀斯特地形和壮观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游客,给人一种置身于自然奇观的震撼感。
抗战时期的《重庆各报联合版》
档案记忆1939年5月6日至8月12日出现在战时首都———重庆的《重庆各报联合版》,是1939年5月3日、4日重庆惨遭日机大轰炸特殊条件下的产物,也是战时中国新闻界在民族危亡关头,摒弃成见、同仇敌忾、团结奋斗、共赴国难的历史见证。
它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3个月零7天,出版发行了99期,但在中国新闻史上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地位之重要,远非一般报纸可比。
正如《重庆各报联合版》在发刊词中所阐述的那样:“我们《联合版》的发刊,在将来的中国报业史上,永远是惨痛悲壮的一页。
中国现在与未来的新闻记者,决不会忘记这个《联合版》发刊时的惨痛环境。
”一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中央与国民政府因应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的需要,于11月20日明令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办公宣言》。
随着国民党中央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东部沿海地区的工矿企业、大中学校、文化团体、新闻单位等,也纷纷迁到重庆。
继陈铭德主持的南京《新民报》于1938年1月最早迁重庆出版发行后,相继迁重庆出版发行的重要报纸有:从上海迁重庆出版的《时事新报》,从首都南京迁重庆出版的《中央日报》,从武汉迁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大公报》和《扫荡报》等。
他们与原本就在重庆出版发行的《新蜀报》《国民公报》《商务日报》《西南日报》一道,共同汇集成了战时中国最强的新闻中心与舆论阵地,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发挥着舆论引领、政策解读、心理指导和对敌宣传的重要作用。
随着1938年12月上旬蒋介石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大本营由桂林迁到重庆,国民政府迁都一事基本完成,重庆也开始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战时首都,其历史地位发生了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由一座古老的内陆城市、商埠小城一跃而成为国民党中央、国抗战时期的《重庆各报联合版》文/唐润明《重庆各报联合版》最后一版(第99期)支援前线。
她们组成担架队、运输队,挑着弹药和物质送上火线。
妇女还直接参加军事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文化与抗战时期的重庆书写摘要抗战时期,重庆以其独特的城市文化性格为作家的文学想象提供了灵感,从而不断回响在国统区的文学创作中。
在创作中,重庆的城市空间、文化上的本土性和混杂性以及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斗争极大地影响了作家对城市的美学认知,影响了作家生活和思维的方式,这决定了他们作品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使重庆借助文学艺术穿越时空而被广泛体验。
关键词:抗战时期重庆文化重庆书写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文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然和社会多种因素的作用,常常会形成具有区域文化特点的风貌。
在中国文学中,“重庆”就因其人文地理环境、城市文化性格,吸引过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其进行书写。
十分密集地瞄准重庆、大量地书写重庆,要数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文学作品。
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重庆星光灿烂,很多知识分子、文人墨客纷至沓来。
在当时重庆的文坛上,既有一批二三十年代已成名的作家,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冰心、梁实秋、张恨水、沙汀、艾芜、萧红、端木蕻良、田汉等,也有一批新的作家,如吴组缃、路翎、田涛、姚雪垠、万迪鹤、碧野、丰村、白朗、草明、肖蔓若、郁茹、黄贤俊等,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仅有着前线的硝烟战火,更有着大后方重庆的种种世态和人文风情。
作家们不约而同地让重庆或远或近地充当了作品的文学背景和描写对象,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生产方式,重庆的生活节拍、声光行色,给了作家一种特殊的视野和感悟力,这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创作。
一城市的空间贺维(irving howe)对城市文学的探询思路是:城市如何影响文学,文学又是如何反映城市?这是一个非常有启发性意义的话题。
一个作家的创作归根结底根植于一方水土,而作家的创作势必会体现这一方的文化意识和色彩。
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社会内涵、特性以及都市空间和生活方式对作家的美学认知是有极大影响的。
对于影响、制约艺术创造的诸多因素,人们进行过很多方面的研究,出现过维柯的“特定时代、特定方式”说、斯太尔夫人的“民族精神”说、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说,等等。
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人们对城市的空间于艺术活动的影响关注甚少,在某种程度上,空间对于艺术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性被或多或少地忽略了。
就空间本身而言,它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态的,大到山川平原、江河湖泊,小到房屋居室、亭台楼阁。
对于重庆来说,无论是城区内林立的高楼、喧嚣的人流、惑人的灯光、逍遥的消费场所,还是城区之外的贫瘠旷野、蛮荒矿区、强悍的乡场,都已成为表现重庆这座城市以及城市中人的性格、趣味和文化心态的影像符号。
城市的空间不只是人物活动的背景、一种简单的表意元素,它已内化为城市人的人格,成为城市人人格的一种表征,而这些又是可以通过文学的具象表现出来。
当然,城市是一个包容异己、多彩纷呈、具有多元文化的空间。
在城市里,不是一种人、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价值标准,而是许多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价值标准。
城市的空间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脉络——“你轻易从文化的空间,走入商业的空间,从私人的空间,走入公众的空间,界限模糊,它们是互相重叠、互相渗透的。
在这些空间中流连,逐渐发觉很难分辨什么是本来的,什么是外来的;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他人的;什么是传统的,什么是现代的;什么是东方的,什么是西方的。
”一个城市的发展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不断吸取个中文化素养,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不过,当一个城市在大量吸收外部物质、能量、信息的同时,也不断向外部释放物质能量,输出传播文化信息,而这些能量和信息不可避免会被居住在城内的人接收到,特别是那些敏锐的作家。
抗战时期,在日本侵略者疯狂进攻与狂轰滥炸之下,作家们离开书斋,离开家乡,突破狭小的生活圈,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到由农民组成的军队中,到各色人混杂的难民群中,到落后闭塞的农村和城镇中,投向广大而陌生的世界。
对于那些来到重庆的人来说,重庆斑驳的文化和新奇的感官冲击使他们新鲜不已,他们的文学视野为之扩大。
在重庆,作家们获得新的感受,他们的世界出现了从来不曾见过甚至未曾想到的景象,他们的心灵翻滚着太多的情感体验,迫不及待地要通过手中的笔倾泻出来。
鲁云涛先生说,文学是“处在一定社会生活的‘场’中,即由上述的经济、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化传统、文化交流、文学天才、社会心理、民族性格、自然环境……等等构成的文化场。
”这里的“场”源自物理学中的电磁学理论——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可产生电场或磁场,电场或磁场又反过来受到电力或磁力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k·莱温将“场”引入心理学研究中,提出了“心理场”或“生命空间”的概念,对人类行为的模式进行描述。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将文学放置在“文化空间”里,即“文化场”中,来研究重庆文化对文学的孕育。
二山城文化的本土性“本土性”,即重庆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品性。
重庆独特的山水地域环境,塑造了重庆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
本地作家不必说,外地作家历尽千辛万苦,从率先触及现代化气息的下江、北京地区,辗转迁徙到环境艰苦、经济相对落后的重庆,他们隔江听涛,出门登高,耳濡目染之中不免受到重庆特质文化的感染,使他们不自觉以一种地域文化的思维进行创作,使作品放射出具有“重庆情怀”的文化光辉。
去过重庆的人都知道,重庆临江倚山,风貌别致,蒸热的天气、沉重的雾气、奔腾的嘉陵江、吆喝着的纤夫、凶恶的老鼠、滑溜溜的滑竿都让人难忘。
不仅如此,重庆依山而建,整个城市七弯八拐、上坡下坎、陡峭的石梯往往会让习惯在平原生活的人叹为观止,叫苦连连。
对此,张恨水在作品中这样叙述:“重庆半岛无半里见方之平原,出门继续升或降……有坡上而望坡下,行人车马,宛居天半。
”正因为这种行走方式,所以山城的轿夫也给内迁的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靳以在《乱离》中写到:“下来的车子,车夫的脚尖轻轻点着光滑的路面,全身像悬在空中,一股不可见的力推着它飞奔下来;可是向上去的车,却是一寸寸地拖着,车夫的身躯俯下去,两只手臂拉得长长的,汗水就不断地淌下来。
”作家将重庆的地域文化甚至地理环境的精神融入到文学之中,虽然不是重庆人创作的作品,却包含了重庆人的文化记忆和地域感受。
抗战时期的重庆,乘船是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当作家乘船时,自然接触到嘉陵江畔大量的纤夫,“船夫光着铜色的背脊,摆着健壮的臂,纤夫喏喏地打着号子,船夫露着多毛的手,遮着耀眼的阳光,纤夫匍匐着,鼓着多毛的腿肚,纤夫挨进沙滩,一步步地爬了过去,爬过一片沙滩,又爬过一堵堵岩,低沉地叫出了负荷的沉重,缓缓地吐出胸间的气力。
”纤夫,最具有原生态的重庆劳动民众,他们的身姿常常出现在作家笔下。
一部具有地方色彩的作品,如果不能揭示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过是一种“风物志”、“地方志”似的介绍。
从内在的角度讲,重庆商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物质主义的生存原则、拜金主义的风气,以及享受生活的休闲方式和逸乐传统,对作家们的审美观念更是有着极大的影响。
就城市类型而言,重庆自古就是一个商业城市。
由于地理上的水运优势是四川各地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古代的重庆充分开发和利用长江、嘉陵江的水运,发挥自己转口贸易的优势,遂成为长江上游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到近代,开埠后的重庆不再以内贸为主,而具备外贸功能,其商业贸易的发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商人、企业家、官员来此投资开发。
商业贸易的发展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从朝天门码头到南纪门,形成了一个长达7里的下半城。
下半城商店林立,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重庆的这种商业经济经历以及所形成的小商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市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甚至在抗战时期,在大后方物资缺乏的情况下,陪都重庆仍是巨大的经商热扑面而来。
据统计,抗战期间重庆的大小公司、商店由初期的1007家增加到27481家,各商业同业公会有123个。
1946年,重庆的商业从业人员更是多达26.2万人。
表现在文学中,刘盛亚《点金术》中“我”的表弟才二十多岁就练就了一副精明的商业头脑,整天满嘴生意经,和人聊天时也只是敷衍性的对话,心里一直在盘算怎样赚钱。
宋之的《雾重庆》,妻子林卷妤在重庆收集物资价格消息,丈夫沙大千则在香港采办奇缺物品运回重庆囤积销售,随时准备“待时而沽,将本求利”。
整个城市文化的商业意识十分浓厚,上至经理官员下至脚夫走卒,都做着投机买卖。
重庆的文化从根本上说是封闭、稳定而保守的。
重庆处于有”天府”之称的四川盆地的东部,在大中国的版图上偏处内地,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加上城市里的居民一般都有一官半职或一产半业,因而城市形成了奢侈、享乐的生活习惯与悠闲、淡逸的精神追求。
在作品中,我们经常发现有大量的休闲享受的场所,如茶馆、饭馆、澡堂、戏院;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则大多讲究休闲的生活态度,追求闲适安稳的价值观,即使是卖菜的小贩、无业游民,也要享受抽烟喝酒的快乐,时常坐茶馆,吃小饭馆。
甚至在抗战的岁月里,在硝烟和弹坑之下,生活在重庆的市民们似乎还浸融在和平的氛围里,同样过着闲适的生活。
人们忙着看电影,还常常因为排不到电影票而大吵大闹。
重庆的人们以极大的兴趣和乐趣来品味生活,享受生活。
他们这种好享乐、寻闲适、求稳定、崇尚土地生活的传统习性,在相当程度上保留着农耕文化的印记,而且并不会因为抗战而中断。
三码头文化的混杂性“混杂”(hybridity),是考察重庆文化的另一个向度。
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一个城市是不断变化的,它不断地在填入新的内容。
从开埠到抗战,由于人、物、信息和媒介的流动,重庆呈现一种混杂的空间。
重庆似乎是一个在多种文化交汇点上的文化驿站、文化码头,她的文化具有开放性、杂交性,其混杂文化的特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等二元冲突所构成的内在张力,不可避免地成为重庆城市书写的一个深刻主题。
如果说开埠使重庆走向了近代化,那么抗战则使重庆走向了现代化。
重庆因内迁而盛,因救国而兴,城市不仅政治地位大幅升高,而且经济大发展,城市建设空前迅速。
现代化的机场在重庆出现,电力、电话、电灯、自来水、公共汽车等公用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种新式建筑——银行、饭店、影剧院、咖啡店、舞厅、图书馆、医院、办公大楼、教堂等林立街头,与旧城区鸽笼式木架结构的民房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重庆城市的现代要素。
在茅盾的《某一天》中,老赵家所在的那条小巷子外边,那地形高起的沿马路一带有着高矗的楼房,一到晚上就灯火辉煌,而老赵家住的小巷子里,尽是破烂平屋里闪出的点点桐油光。
在列躬射的《吃了一顿白米饭》中,除了黄经理家宽阔的洋房外,更有林雨生不堪入目的破屋。
在重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富丽堂皇、流光溢彩,在绚丽繁华之下,还有挤满了陋鄙的棚户区和散发着恶臭的石板巷。
在人们的生活中,既有着西式现代的舞厅、西餐馆、咖啡馆、玩梭哈的消费方式,也有着一派中国传统情调的吊脚楼、茶馆、书场、酒肆、戏院、玩麻将的娱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