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练习 (附答案)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练习 (附答案)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练习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9ae28b02d276a200292eb6.png)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放火罪的客观要件是(D)。
A.实施了放火行为B.以不作为形式进行放火C.以作为的形式进行放火D.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2.放火罪既遂的判断标准是( C )。
A.财物被烧毁或者人被烧死、烧伤B.引火物与被燃烧物接触C.放火行为已经燃烧物独立燃烧D.放火行为实施完毕3.放火罪与以放火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在于( A )。
A.看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B.看行为是否造成数人死亡的结果C.看行为师是否引起财产的损失D.看是否有杀人的目的4.某汽车运输公司工人赵某,因对公司经理不满,遂指使常与其喝酒的孙某将本公司的一辆接送职工通勤的面包车炸毁。
赵某构成(C )。
A.爆炸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5.王某因与李某有私仇而起杀心,王某在李某停在街道旁的汽车上装上其自制的爆炸装置,李某在拉开车门时,爆炸装置发生爆炸,李某当场被炸死,旁边路过的两人被炸成重伤,十辆汽车遭严重损坏。
王某的行为构成( C )。
A.破坏交通工具罪B.故意杀人罪C.爆炸罪D.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6.犯罪分子企图将某批发部物资仓库烧毁,于某日深夜将仓库门窗洒上汽油用火点着,幸被巡逻人员发现,及时扑灭,尚来造成严重损失。
对放火者应当以(A )论处。
A.放火罪既遂B.放火罪未遂C.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7.某村办加工厂的粉条多次被偷,加工厂负责人某甲决定在粉条上喷洒农药,以使粉条有异味而制止偷窃行为。
喷洒农药的当晚,有人将粉条偷走食用,造成2人死亡的结果。
某甲的行为构成( C )。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D.故意伤害(致死)罪8.李某、刘某因在公共场所抢劫,已构成犯罪,被巡逻民警抓获,当公安人员用警车押解回公安局,李某妄图和押解的公安人员同归于尽,即拉响了随身携带的手榴弹,结果汽车被炸坏,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元,李、刘被炸成重伤,抢救无效死亡。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64a937856a561253d36f24.png)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行为人在交通肇事罪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应以( )定罪处罚。
A.故意杀人罪B.交通肇事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遗弃罪正确答案:A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危害公共安全罪2.明知学校宿舍楼年久失修,但是不及时修理,致使楼房倒塌,砸死、砸伤数人的,构成( )。
A.重大责任事故罪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C.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D.玩忽职守罪正确答案:C解析:我国《刑法》第138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该条是关于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规定。
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危害公共安全罪3.对于以放火的危险方法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应当( )。
A.按照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B.按照放火罪定罪处罚C.按照破坏交通工具罪和放火罪实行数罪并罚D.按照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正确答案:A解析:交通工具是放火罪犯罪对象中的一种,所以在以放火的危险方法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中,破坏交通工具罪是特殊法,而放火罪是一般法,所以应当认定为破坏交通工具罪。
知识模块:危害公共安全罪4.下列犯罪中没有现实的损害后果不能构成既遂的是( )。
司法卷二:危害公共安全罪测试题(题库版)
![司法卷二:危害公共安全罪测试题(题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741fd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a.png)
司法卷二:危害公共安全罪测试题(题库版)1、多选贾某驾驶一机动车将过路人王某撞成重伤,之后在乘车人张某的指使下驾车逃离现场。
被害人王某因贾某的逃逸,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贾某构(江南博哥)成(间接)故意杀人罪B.贾某与张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C.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D.张某是交通肇事罪的从犯正确答案:B, 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问题。
参见《刑法》第13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
2、单选某公司电工甲,自恃技术熟练,在检修电路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使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8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A.失火罪B.放火罪C.玩忽职守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具体适用。
参见《刑法》第134条。
3、单选某甲趁天黑盗得一手提包,到僻静处打开才发现,包内有一万块钱的现金和手枪一支,子弹若干,遂将提包中的手枪储存在家中地下室中,则甲的行为构成:()A.盗窃枪支、弹药罪B.盗窃罪与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数罪C.盗窃罪与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数罪D.盗窃罪与非法私藏枪支、弹药罪数罪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参见《刑法》第264条、第128条第1款。
4、单选某甲于晚上潜入一仓库盗窃,因为黑暗以致辨认物品困难,于是划着火柴察看,不料火柴掉落点燃存放的易燃物品,仓库外传来声响,某甲以为被人发觉,遂逃离仓库。
后火柴点燃易燃物品并导致火灾。
事后查明直接财产损失20万元。
对甲划火柴引起火灾的行为的性质,正确的说法是:()A.放火罪B.失火罪C.不构成犯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综合提高篇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失火罪的具体适用。
失火罪,是指由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案中,某甲因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但轻信能够避免,在火灾发生之时为逃离而不顾,以致造成了上述严重后果。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27d1e25727a5e9846a614c.png)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简答题第26-2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简述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与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区别。
正确答案: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与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犯罪对象包括枪支、弹药、爆炸物,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对象则仅限于枪支、弹药。
(2)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一般是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私自储存数量较大的枪支、弹药、爆炸物,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则一般是不具备配枪资格而非法携带、持有枪支或者私自收藏少量枪支、弹药。
(3)犯罪主体的范围不同。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主体则只限于自然人。
涉及知识点:危害公共安全罪法条分析题第29小题,10分。
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试说明,(1)本条所规定的罪名、罪状的描述类型;(2)本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特征;(3)本条所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正确答案:(1)本条款是关于交通肇事罪的罪状、法定刑的规定。
该条款所规定的罪状为叙明罪状。
(2)据此,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是:①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②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
![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https://img.taocdn.com/s3/m/488cdc2d767f5acfa1c7cdfb.png)
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一、单项选择题.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犯罪主体不同.犯罪客观要件不同.犯罪客体不同.犯罪主观要件不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既有故意也有过失.只能是故意.只能是直接故意.只能是过失.放火罪属于()。
.行为犯.结果犯.危险犯.举动犯.放火罪与失火罪区别的关键是()。
.犯罪客体不同.犯罪客观要件不同.犯罪主体不同.犯罪主观要件不同.甲为报复乙将汽油从门缝倒进乙位于三楼的卧室,然后用火柴点燃,好在发现及时,只造成乙轻伤和余元的财产损失。
甲的行为()。
.不构成犯罪.构成放火罪.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构成故意杀人罪.甲为杀乙将一定时爆炸装置放在乙驾驶的公共汽车驾驶室的座位下。
乙出车不久即发生爆炸,除乙被炸死外,车上的三位乘客也受了轻伤。
另外,车辆被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余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
.故意杀人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爆炸罪.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区别的关键是()。
.犯罪客体不同.犯罪客观方面不同.犯罪主体不同.犯罪主观方面不同.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交通工具。
.准备投入使用的.正在使用的.公用的.私用的.下列()可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放火.决水.私设电网.爆炸.下列不构成投毒罪的是()。
.将毒药投入食堂大锅饭内.投毒致余人中毒.将毒药投入某人茶杯致其死亡.将毒药投入水井内.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是一般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单位主体和自然人主体.只能是单位主体.甲为窃取财物将在候车室睡觉的乙的旅行包提走,打开一看却发现其中只有两支手枪,别无他物。
甲的行为()。
.构成盗窃枪支罪.构成盗窃罪.不构成犯罪.构成盗窃枪支罪和盗窃罪未遂.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是()。
.自然人一般主体.自然人特殊主体.单位一般主体.单位特殊主体.交通肇事致人重伤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的构成()。
.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甲骑自行车严重违章,致乙驾驶的卡车因避让而撞死两个行人。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297bffaf45b307e971971a.png)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重大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甲建筑公司施工时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该公司构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对其判处罚金,对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B.某矿厂采矿小组组长乙,明知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而放任不管,且命令工人在没有系保险带的情况下进入深坑采煤,导致两工人失足摔死,构成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C.丙酒后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庚当场死亡,在乘客戊指使下逃跑。
戊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D.领导让司机丁违章超速行驶,造成一行人被撞死亡。
领导和丁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正确答案:B解析:《刑法》第137条规定,施工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构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单罚直接责任人员。
甲公司偷工减料致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构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但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
故A项错误。
根据《刑法修正案(六)》的规定,《刑法》第134条第2款设立了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乙是采矿小组组长,命令工人不系保险带进入深坑采煤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构成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刑法》第133条规定,丙酒后驾车造成重大事故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
依据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5条:“交通肇事后,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被害人当场死亡而非戊指使肇事人逃逸所致,戊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故C项错误。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第7条的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领导和丁都构成交通肇事罪,但不构成共同犯罪,因为《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三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国家司法考试危害公共安全罪章节练习(2014-09-05)
![国家司法考试危害公共安全罪章节练习(2014-09-05)](https://img.taocdn.com/s3/m/f4ac699671fe910ef12df8dc.png)
1.问答题被告人:吴某,男,31岁,原系某通讯社编辑。
被告人:马某,女,29岁,原系某杂志社编辑,被告人吴某之妻。
1992年3月,被告人吴某与前来北京采访第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的香港×报记者梁某相识,梁为了获取中共十四大的报告稿,唆使吴某进行搜集。
同年10月4日上午,吴某利用工作之便,将在单位有关人员内部传阅的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送审稿(绝密版)私自复印一份,携带回家。
当日下午,吴某指使被告人马某按事先约定的地点将该"报告"非法提供给梁某。
尔后,梁某使用私自安装的传真机将此"报告"全文传回香港×报报社。
10月5日,香港×报全文刊登了这个"报告"。
10月21日,梁某与马某、吴某在约定地点见面,梁付给吴某人民币外汇兑换券5000元。
案发后,吴某、马某的认罪态度较好,所得的赃款已被查获。
问题: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吴某、马某为国家工作人员,为谋私利,违反国家保密法规,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核心机密,危害国家安全...【查看详解】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种?()A.遗弃武器装备罪与遗失武器装备罪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前者是故意犯罪,后者是过失犯罪B.军人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以盗窃、抢夺武器装备罪论处C.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的犯罪对象为军事秘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秘密、情报D.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最高刑可判无期徒刑3 蔡某系检察院清洁工,一次在打扫卫生时偷出了一封印有"绝密级"的举报信。
蔡某打开举报信阅读,发现该信内容是一受贿分子甲受贿的主要线索。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97fe2ce08a1284ac85043b4.png)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ID(4292): 未婚男子吴某因一次输血不幸感染上艾滋病。
在绝望之余,他来到北京。
他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针筒,先抽取自己的血液,然后再随意地用针筒向行人和游客针刺和注射,引起社会的巨大恐慌。
吴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A.构成传播性病罪B. 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构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D.构成寻衅滋事罪[单项选择]正确答案:B评析:答案:B【考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解析】吴某将针筒向行人和游客注射和针刺的行为足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ID(4300): 甲乙两个青年在铁路上游玩,打赌说火车能否将一块混凝土石头撞飞,而将混凝土石头放到铁轨上,当火车开来时,扳道员由于混凝土石头卡住了岔道轨,而不能扳动岔道,致使火车误入轨道与另一火车相撞,造成严重后果,这两个青年行为构成:()A.破坏交通工具罪B.破坏交通设施罪C.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单项选择]:正确答案:B评析:【答案】B【考点】破坏交通设施罪的认定【解析】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在侵犯的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及犯罪主体上基本相同,其区别就在于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交通工具;后者的对象是交通设施,如桥梁、轨道、隧道、公路、灯塔、标志、机场、航道等。
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看破坏行为的直接指向。
如果破坏行为直接指向交通设施,并由此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如果破坏行为直接指向交通工具,上了轮船,后来又由于他的疏忽,导致了重大火灾的发生。
请问对马某的行为如何界定?A. 危险物品肇事罪B.失火罪C.过失爆炸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单项选择]:正确答案:A评析:[参考答案] A[测试点] 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认定。
[解析] 危险物品肇事罪,是行为人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
![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https://img.taocdn.com/s3/m/a0df33feb9f3f90f77c61b0f.png)
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一、单项选择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 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2.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A.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B.只能是故意C.只能是直接故意 D.只能是过失3.放火罪属于()。
A.行为犯 B.结果犯C.危险犯 D.举动犯4.放火罪与失火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客体不同 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 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5.甲为报复乙将汽油从门缝倒进乙位于三楼的卧室,然后用火柴点燃,好在发现及时,只造成乙轻伤和1000余元的财产损失。
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放火罪C.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6.甲为杀乙将一定时爆炸装置放在乙驾驶的公共汽车驾驶室的座位下。
乙出车不久即发生爆炸,除乙被炸死外,车上的三位乘客也受了轻伤。
另外,车辆被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0余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C.爆炸罪 D.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7.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客体不同 B.犯罪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 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8.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交通工具。
A.准备投入使用的 B.正在使用的C.公用的 D.私用的9.下列()可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放火 B.决水C.私设电网 D.爆炸10.下列不构成投毒罪的是()。
A.将毒药投入食堂大锅饭内 B.投毒致10余人中毒C.将毒药投入某人茶杯致其死亡 D.将毒药投入水井内11.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是一般主体 B.是特殊主体C.包括单位主体和自然人主体 D.只能是单位主体12.甲为窃取财物将在候车室睡觉的乙的旅行包提走,打开一看却发现其中只有两支手枪,别无他物。
甲的行为()。
A.构成盗窃枪支罪 B.构成盗窃罪C.不构成犯罪 D.构成盗窃枪支罪和盗窃罪未遂13.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是()。
危害公共安全罪章课后练习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章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63611c90c69ec3d5bb75fd.png)
危害公共安全罪章课后习题(一)1.甲到本村乙家买柴油时,因屋内光线昏暗,甲欲点燃打火机看油量。
乙担心引起火灾,上前阻止。
但甲坚持说柴油见火不会燃烧,仍然点燃了打火机,结果引起油桶燃烧,造成火灾,导致甲、乙及一旁观看的丙被火烧伤,乙、丙经抢救无效死亡。
后经检测,乙储存的柴油闪点不符合标准。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危险物品肇事罪B.失火罪C.放火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2.甲曾向乙借款9000元,后不想归还借款,便预谋毒死乙。
甲将注射了"毒鼠强"的白条鸡挂在乙家门上,乙怀疑白条鸡有毒未食用。
随后,甲又乘去乙家串门之机,将"毒鼠强"投放到乙家米袋内。
后乙和其妻子、女儿喝过米汤中毒,乙死亡,其他人经抢救脱险。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B.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抢劫罪的想象竞合犯C.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D.构成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吸收犯3.甲为获利于某日晚向乙家的羊圈内(共有29只羊)投放毒药,待羊中毒后将羊运走,并将羊肉出售给他人。
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A.盗窃罪B.投毒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4.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
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盗窃罪C.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5.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持有大量毒害性物质,乙持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甲用部分毒害性物质与乙交换了部分放射性物质。
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B.吸毒者甲用毒害性物质与贩毒者乙交换毒品。
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乙的行为另触犯贩卖毒品罪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甲,将枪赠与他人。
甲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D.甲父去世前告诉甲“咱家院墙内埋着5支枪”,甲说“知道了”,但此后甲什么也没做。
法硕刑法专项练习之危害公共平安罪2-fashuo.doc
![法硕刑法专项练习之危害公共平安罪2-fashuo.doc](https://img.taocdn.com/s3/m/2d1cf09f2e3f5727a5e962fb.png)
明知教育设施有危险却不采取措施,造成学生伤亡事故的,该不该对有关领导定罪?2002年9月19日,内蒙古某中学校长樊某主持召开行政会议,决定9月23日下午放学后再补一节课。
补课前,该校一名教师向樊某提出教学楼楼道照明灯已损坏,但没有引起樊某的重视。
当天补课结束后,学生着急回家,由于没有照明灯,在底楼楼梯处,近百名学生发生拥挤,有的被挤倒并形成堆积,楼梯护栏被挤倒翻向外侧,部分学生从护栏处摔下,致使21名学生死亡、47名学生受伤。
法院经审理,认定樊某犯教育设施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同时判处该校总务处主任戈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法律评析:根据《刑法》第138条的规定,教育设施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直接责任人员,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
本罪的行为人具有特殊性,即对校舍、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
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对发生的严重后果是出于过失的心理态度;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对校舍或教育教学设施存在的危险不采取措施或不及告,致使发生了重大的伤亡事故。
需要注意的是,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是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
如果只是造成重大财产损失而没有伤亡的,不构成本罪。
根据《刑法》第138条的规定:犯教育设施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中,被告人樊某身为校长,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在得知教学楼楼道照明灯损坏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安排检查、维修,在学生放学时没有进行必要的疏导,对学生伤亡负有直接责任。
另外,本案另一被告人戈某身为该校总务处主任,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对学校设施的正常使用负有责任。
虽然在案发时其出差在外,但此前学校楼道、楼梯内照明灯损坏后未能尽职尽责,也应负直接责任,其行为也构成教育设施重大责任事故罪。
2建筑时偷工减料,造成新建楼房坍塌的,该不该追究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2003年11月9日,由某建筑公司施工的某大学试训楼C座演播室在建工程突然倒塌,并且造成1人死亡、5人重伤、8人轻伤。
危害公共安全罪答案
![危害公共安全罪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0df6dbce2f0066f5332216.png)
危害公共安全罪答案案例一:答:陈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构成爆炸罪,处于未遂形态。
其理由:(1)陈某客观上实施了爆炸行为,且其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
北京站每天接送大量旅客,人口稠密,在这样的公共场所引爆爆炸物,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大量公私财产的安全。
(2)陈某主观方面是故意。
陈某将事先连接好的引爆装置和爆炸物带到北京火车站,使爆炸物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而且引发了爆炸装置,足以说明其行为不是过失而是故意。
他虽然想采取爆炸的方法自杀,但他选择北京站这样的公共场所引爆自杀,表明他既具有自杀的心理状态,也具有在自杀的同时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意。
(3)陈某的行为是一罪。
陈某先后实施了三个犯罪行为,即非法制造爆炸物、非法携带炸药、雷管进站上车和爆炸,但这三个行为之间存在着牵连关系。
陈某的目的是在北京站实施爆炸,其自制爆炸物和引爆装置并携带进站的行为虽然分别触犯了其他不同的罪名,但都是为实现其爆炸目的而实施的方法行为,属于牵连犯,应从一重处断。
本案的重罪是爆炸罪,因此对陈某的行为定一个爆炸罪,不实行数罪并罚。
(4)陈某属于犯罪未遂。
爆炸罪是危险犯,并不要求一定发生实际的危害结果,只要实施爆炸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就已构成了犯罪。
犯罪既遂未遂的区分在于犯罪时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是否实际存在。
本案中,陈某虽然引爆了电雷管,但因炸药受潮使爆炸物未能爆炸,这一意志以外的原因使其爆炸行为不可能造成他人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属于犯罪未遂。
案例二:答:小周等四人构成犯罪,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处于既遂形态。
理由如下:(1)小周等四人经预谋,盗窃正在使用中的变压器内的铜线,其行为使变压设备毁坏,送电中断,机井不能抽水灌溉农田,客观上有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主观上是故意,危害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危害了公共安全,已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
(2)小周等四人盗窃正在使用中的变压器内的铜线的行为同时也满足盗窃罪的犯罪构成,其行为属于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的想象竟合,应从一重罪处理,定破坏电力设备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8e06d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d.png)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一、选择题1.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犯罪类型,以下哪项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A. 破坏交通设施B. 强行冲千峡C. 抢夺汽车D. 破坏天然气管道2. 以下情形中,不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是:A. 故意引发火灾B. 非法拆除附着在高楼外墙的广告牌C. 在商业街区纵火造成重大财产损失D. 非法拦截火车导致脱轨事故3. 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以下哪种犯罪形式需要具备“违反国家关于保护公共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A. 公共场所放火罪B. 破坏交通设施罪C. 指使罪D. 故意伤害罪4.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
以下哪种组织不能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体?A. 恐怖组织B. 犯罪集团C. 企事业单位D. 社会团体5.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害对象是公共安全,具体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人身安全B. 环境安全C. 财产安全D. 以上答案都是二、判断题1.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故意犯罪,无论是直接犯还是旁参犯,都必须有故意行为。
正确 / 错误2.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构成不需要发生危害结果,只要有危害的行为就可以认定犯罪。
正确 / 错误3.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处罚力度与危害后果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危害后果越严重,处罚越轻。
正确 / 错误4. 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侦查和处罚,只有公安机关才有权限进行。
正确 / 错误5.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追诉时效是3年,从危害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正确 / 错误三、简答题1. 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请至少列举三条。
2. 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类型有何区别?3. 被告人在庭审过程中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罪态度有何影响?四、案例分析请针对以下案例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案例:张某持刀闯入地铁站内,威胁乘客并抢劫财物。
当地警方接警后,及时赶到现场将其控制。
问题:1. 张某的行为是否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原因是什么?2. 张某受到的处罚可能有哪些?3. 对于张某的刑事责任能力是否有影响?五、论述题请从以下两个方面,简要论述危害公共安全罪在社会中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0b2b106bd97f192279e90b.png)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王某为某大型水库管理员,某日天降大雨,王某擅离职守,出去打牌。
结果水位上涨,水库某处堤坝被冲出一个缺口,导致决堤,致使在附近玩耍的两名邻村的儿童死亡,并使人民群众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A.决水罪B.过失决水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玩忽职守罪答案:B2.王某在和朋友聚会并饮酒后,不顾朋友劝阻,独自驾车回家。
在回家的途中,将正常行走的路人甲撞成重伤,为逃避法律追究,王某看四周无人遂驾车逃逸,致甲死亡。
对王某的行为如何评价?( )A.交通肇事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D.故意杀人罪答案:A3.运输队司机李某在厂内驾车从甲车间往乙车间运送原料。
由于中午饮酒加上没有休息,李某非常困倦,结果在乙车间内倒车准备卸货时,操纵不慎,撞倒在车间内的一排原料箱,将两名女工当场砸倒在地,一名重伤,另一名经抢救无效死亡。
李某的行为构成:( )A.重大责任事故罪B.交通肇事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重伤罪D.玩忽职守罪答案:A4.甲某见村外新驾设的电力线路不带电,认为不会有危险,就爬上电线杆,割下100余米,价值3000余元。
经查,该部分线路已架设完毕并经电力部门验收合格,打算下个月通电。
在审查中,甲某还交代,曾经在2002年5月盗割过一段国防通信线路,当时造成该线路通信中断3小时。
2002年8月曾经盗割过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路,造成铁路调度工作中断,差点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甲某的行为构成:( )A.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交通设施罪和破坏通信设备罪B.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交通设施罪和破坏军事通信罪C.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破坏军事通信罪D.盗窃罪,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罪和破坏军事通信罪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5.甲某系一盗窃罪的刑满释放人员,某日其因手头紧张欲重操旧业,遂潜入一居民家中,窃得保险箱一个,打开后发现内有现金五万元,并有五四式手枪一支,子弹数十发,甲某将钱挥霍,并将手枪及子弹藏于自己家中。
【司法考试】刑法分论练习题参考答案(共16页)
![【司法考试】刑法分论练习题参考答案(共16页)](https://img.taocdn.com/s3/m/a784833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7.png)
第三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C 3、C 4、A 5、B 6、C 7、D 8、C 9、A 10、C 11、A 12、C 13、A 14、D 15、B 16、D 17、A 18、B 19、A 20、C 21、B 22、C 23、B 24、C 25、A 26、D 27、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 2、ABD 3、ACDE 4、AD 5、ABCDE 6、ABCDE 7、AB 8、ACDE 9、ABCE 1O、ABD 三、名词解释(略) 四、简答题(略) 五、案例分析 案例一: 对被告人李某应以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进行两罪并罚。 被告人李某违章高速行驶将季某、韩某撞死,应定交通肇事罪。被告人李某第二次高速行驶,连续撞死、撞伤人,侵犯的客体是不特 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行为是采用汽车高速行驶这样一种危险方法;主观方面行为人对他人的死伤是持 一种放任态度。所以对被告人李某的第二次行为应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六:根据新刑法第 165 条规定,(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是指国有公司、企业、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为他人经营 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行为。 本案性质上属于国有公司、企业董事、经理经营同类营业罪。从主体条件看,王某为国有砂布厂经理,符合本罪主体特征。胡某虽不 是经理,但构成共同犯罪。从主观方面看,胡、王明知李某购买砂布后再予以销售属于经营与砂布厂相同的营业,但两被告人为获取 好处仍帮助经营,符合本罪主观特征。在客观方面,两被告人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同类营业的行为。最后,两被告人 的行为显然损害了砂布厂的利益,影响了单位的正常经营活动。据此,对胡、王二人可以按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予以定罪量刑。
案例八:根据我国刑法第 205 条规定 , 所谓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 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其主要特征为:第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第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为他人虚开,为 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第三,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第四,本 罪在主观上必须具有犯罪故意,一般来说具有牟利动机。 从本案情况来看,被告人顾某与林某一道以全盛实业有限公司的名义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牟取非法暴利为目的,骗取国家 税款,且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已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的损失。被告人卢某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额巨大,牟取 暴利。他们的行为均符合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主客观要件,在共同犯罪中,顾某、林某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而卢某起次要或 辅助的作用,是从犯。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b33ba3f52d380eb62946d82.png)
危害公共安全罪习题ID(4292): 未婚男子吴某因一次输血不幸感染上艾滋病。
在绝望之余,他来到北京。
他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针筒,先抽取自己的血液,然后再随意地用针筒向行人和游客针刺和注B. 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构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D.构成寻衅滋事罪[单项选择]正确答案:B评析:答案:B【考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解析】吴某将针筒向行人和游客注射和针刺的行为足以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ID(4296): 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
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
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
”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B.交通肇事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单项选择]:正确答案:B评析:答案及解析:B.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题中,甲并无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的故意,也无破坏交通工具的故意。
ID(4298): 某市黄某开办的个体小煤窑只开了采煤通道即开始采煤,主管部门检查后发现该煤窑只有送风口,没有排风口,即书面通知其停业整顿,黄某拖延不改继续采矿,终于因瓦斯浓度太高,发生爆炸致9名矿工死亡。
黄某的行为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D.过失爆炸罪[单项选择]:正确答案:C评析:【答案】C【考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认定【解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ID(4300): 甲乙两个青年在铁路上游玩,打赌说火车能否将一块混凝土石头撞飞,而将混凝土石头放到铁轨上,当火车开来时,扳道员由于混凝土石头卡住了岔道轨,而不能扳动岔道,致使火车误入轨道与另一火车相撞,造成严重后果,B.破坏交通设施罪C.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单项选择]:正确答案:B评析:【答案】B【考点】破坏交通设施罪的认定【解析】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在侵犯的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及犯罪主体上基本相同,其区别就在于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交通工具;后者的对象是交通设施,如桥梁、轨道、隧道、公路、灯塔、标志、机场、航道等。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ed613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6.png)
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题1. 什么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刑法中的一种犯罪类型,指的是通过特定手段或行为,危害或威胁公共安全,危害社会秩序和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
2.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危害公共安全罪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a) 爆炸罪:通过制造、贩卖、运输或者使用爆炸物品,危害公共安全;b) 投毒罪:故意向食品、饮料、药品等加入有毒或者有害物质,危害公共安全;c) 破坏运输工具罪:破坏、损坏、停用交通运输工具,危害公共安全;d) 破坏重要设施罪:破坏、损坏重要设施,危害公共安全;e) 招摇撞骗罪:冒充警察、军人、政府工作人员等进行欺骗或者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
3.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法律后果也相应严重。
根据不同的情节和行为情况,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刑罚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a) 有期徒刑:犯罪行为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被判处数年至十几年不等的有期徒刑;b) 罚金:犯罪行为较轻的情况下,可能被处以数万元至数百万元不等的罚金;c) 终身监禁:故意造成多人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况下,可能被判处终身监禁。
4.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防范措施有哪些?为了防止和减少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范措施:a) 加强监管:对于易制造危险品的行业和领域,加强监管力度,严格审查和管理相关企业和个人的行为;b)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提供相关的安全知识;c) 建立报警机制:建立健全的报警机制,鼓励公众及时报告可疑行为或危险情况;d) 提高执法力度:加强警方和执法机关的力量,提高打击犯罪的效果;e) 完善法律制度: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义和刑罚并强化其执行力度。
5. 案例分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实际应用(在此可以插入具体案例,例如:)案例一:某个城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数十人死亡和大量财产损失。
危害公共安全罪题库2-0-8
![危害公共安全罪题库2-0-8](https://img.taocdn.com/s3/m/4af2d84d33d4b14e8424681c.png)
危害公共安全罪题库2-0-8问题:[不定项选择]甲某曾因盗窃罪被判处刑罚。
某日,甲趁当地深夜间歇性的拉闸限电之机,盗割了一百多米高压电线,造成供电中断近十个小时。
甲某将盗割的电线出售,获利数千元。
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A.破坏电力设备罪B.破坏电力设备罪和盗窃罪,择一重处罚C.破坏电力设备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D.盗窃罪甲的行为危害了公共供电的安全,应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其行为同时构成了盗窃罪,属于想象竞合犯,应按照破坏电力设备罪和盗窃罪择一重处罚问题:[不定项选择]王某于一日酒后驾车,将行人李某撞成重伤,王某将李某抱上车,将车开到郊外,再将李某放下,事后离去,李某数小时后死亡。
王某的行为构成:A.交通肇事罪,不再定其他罪B.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罪加重情节C.交通肇事罪D.故意杀人罪王某违反交通法规,酒后驾车。
构成《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当无疑,但事后将李某抛至郊外致死的行为应为何性质上引之法条又规定:有逃逸或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王某的行为不属因逃逸致人死亡,但也不能属于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而是他对李某死亡后果有放任的心态,主观上有杀人故意,客观上实施了致李某死亡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问题:[不定项选择]王某为某国有企业职工,因对单位福利发放问题不满,遂找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控告,对主管部门的处理结果,王某仍不满意。
某日王某趁总经理不在,潜入总经理办公室,将一包剧毒药物"毒鼠强"倒入总经理的茶杯中,后因总经理更换茶叶而将毒茶倒掉,未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
对王某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的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B.王某构成故意杀人罪C.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D.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王某的行为针对的是总经理本人,不构成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因此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不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是犯罪未遂/ 港股通问题:[不定项选择]根据刑法规定与相关司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符合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A.交通肇事后因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逃往公安机关自首,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B.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但肇事者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C.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D.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转移至隐蔽处,导致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1款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A项中行为人交通肇事后虽然逃跑,但是其逃跑并非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是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逃往公安机关自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放火罪的客观要件是(D)。
A.实施了放火行为B.以不作为形式进行放火C.以作为的形式进行放火D.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2.放火罪既遂的判断标准是( C )。
A.财物被烧毁或者人被烧死、烧伤B.引火物与被燃烧物接触C.放火行为已经燃烧物独立燃烧D.放火行为实施完毕3.放火罪与以放火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在于( A )。
A.看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B.看行为是否造成数人死亡的结果C.看行为师是否引起财产的损失D.看是否有杀人的目的4.某汽车运输公司工人赵某,因对公司经理不满,遂指使常与其喝酒的孙某将本公司的一辆接送职工通勤的面包车炸毁。
赵某构成(C )。
A.爆炸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5.王某因与李某有私仇而起杀心,王某在李某停在街道旁的汽车上装上其自制的爆炸装置,李某在拉开车门时,爆炸装置发生爆炸,李某当场被炸死,旁边路过的两人被炸成重伤,十辆汽车遭严重损坏。
王某的行为构成( C )。
A.破坏交通工具罪B.故意杀人罪C.爆炸罪D.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6.犯罪分子企图将某批发部物资仓库烧毁,于某日深夜将仓库门窗洒上汽油用火点着,幸被巡逻人员发现,及时扑灭,尚来造成严重损失。
对放火者应当以(A )论处。
A.放火罪既遂B.放火罪未遂C.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7.某村办加工厂的粉条多次被偷,加工厂负责人某甲决定在粉条上喷洒农药,以使粉条有异味而制止偷窃行为。
喷洒农药的当晚,有人将粉条偷走食用,造成2人死亡的结果。
某甲的行为构成( C )。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D.故意伤害(致死)罪8.李某、刘某因在公共场所抢劫,已构成犯罪,被巡逻民警抓获,当公安人员用警车押解回公安局,李某妄图和押解的公安人员同归于尽,即拉响了随身携带的手榴弹,结果汽车被炸坏,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元,李、刘被炸成重伤,抢救无效死亡。
对李某应定(A )。
A.抢劫罪、爆炸罪数罪并罚B.抢劫罪、破坏交通工具罪数罪并罚C.抢劫罪、爆炸罪、破坏交通工具罪数罪并罚9.甲对汽车司机乙有仇,某日见乙的汽车停故在路旁,便将汽油泼在乙的汽车上并点燃,使整部汽车烧毁,甲的行为构成( C )。
A.放火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D.放火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10.甲为了泄愤报复。
用炸药将一段铁轨炸毁,致使—辆途经的列车发生倾覆,造成多人死亡,数十人重伤的严重后果。
甲的行为应构成( B )。
A.爆炸罪B.破坏交通设施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故意杀人罪11.行为人在组织、领导或者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后又具体实施杀人、绑架、爆炸的犯罪行为的,应当( C )。
A.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从重处罚B.择一重罪处断C.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D.以故意杀人、绑架或爆炸罪从重处罚12.劫持航空器罪的犯罪对象是(B )的航空器。
A.处于停航状态中B.飞行中C.维修时D.任何状态下13.某甲在正在航行的航空器内,用暴力手段将驾驶仓的门砸坏,以威胁机组人员将飞机飞往某国,驾驶人员被迫按其要求改变了航向,某甲的行为( B )。
A.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B.构成劫持航空器罪C.构成破坏交通设备罪D.不构成犯罪14.周某在乘坐飞机时,由于一点小事与邻座乘客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殴斗中,周某用铝质送餐车将舷窗砸坏,致使机舱内气压下降, 乘客出现骚乱现象。
周某的行为应认定为( D )。
A.尚未构成犯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劫持航空器罪D.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15.某甲为社会上无业人员,一天他携带捡得的“五四”式手枪一支进入某公共厕所解大便。
某甲的行为( A )。
A.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罪B.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C.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罪和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D.不构成犯罪16.(B )罪中,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对单位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A.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C.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D.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17.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 )。
A.一般主体B.特殊主体C.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D.单位犯罪主体18.某甲骑自行车在路上行驶,当下一大徒坡时,某甲为赶时间,明知道坡下行人很多,也不采取制动措施,车滑行到坡底时才紧急采取措施避让,由于车速过快,最后把一人撞死,某甲的行为()。
A.构成交通肇事罪B.属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构成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9.某甲在公路上无证驾车,撞伤路边行人,致五人重伤,甲明知道撞伤了人,但为了逃避责任,而朝人员密集的大街猛冲过去,当即又撞死了二人。
某甲的行为构成()。
A.交通肇事罪B.故意杀人罪C.以交通肇事罪与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数罪并罚D.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0.仓库保管员马某明知不得在仓库内用电炉,为周方便,马常常私启在仓库内用电炉烧开水。
某日,马正用电炉在仓库内烧开水,因去接电话,而未关电炉,最后由于电炉短路,弓燃仓库内物资,幸好本单位职工路过扑灭,才烧毁价值200余元的财物。
马的行为构成()。
A.放火罪B.放火罪(未遂) C.失火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21.某甲驾驶推土机为某单位平整建筑用地,在倒车过程中,由于马虎不经了望后即向后倒车,结果将一正在做工的工人压死。
某甲的行为构成()。
A.交通肇事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属意外事件22.王某开车为单位拉东西时不小心将李某撞倒,致李受重伤,王为逃避责任,忙将李某抱上车拉至一偏僻处放下后逃离,后李流血过多而死亡。
对王某的行为应以()定罪。
A.交通肇事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故意杀人罪23.某小学校长某甲,对本校已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危房的校舍不加任何加固处理,也不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致使校舍在使用中突然倒塌,造成死亡5人,重伤10余人的严重后果。
某甲己构成( )。
A.玩忽职守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教学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24.某歌舞厅经理吴某,在市消防部门下达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后,不闻不问,未采取任何措施,并拒绝消防部门的再次检查。
不久,歌舞厅发生火灾,死亡7人,伤4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
吴某的行为应认定为( )。
A.虽然情节严重,但尚未构成犯罪B.已构成失火罪C.己构成消防责任事故罪D.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25.某厂电工张某,自恃技术熟练,在检修电路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十多万元。
张某的行为构成( )。
A.失火罪B.玩忽职守罪C.破坏集体生产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26.张某在开车时打了个喷嚏,使方向盘失去控制,汽车冲向路边,将电线杆撞倒,致使供电中断30余小时。
张某的行为是()。
A.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B.故意毁坏财物罪C.交通肇事罪D.意外事件27.根据刑法规定与相关司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A.交通肇事后因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逃往公安机关自首,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B.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但肇事者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C.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D.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转移至隐蔽处,导致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28.铁路道口看守员某甲,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在接到列车将至道口的信号后,不及时放下栏杆管制道口交通,致使列车与一辆正在通过道口的卡车相撞,死亡2人,中断铁路运行40分钟。
某甲的行为( )。
A.构成玩忽职守罪B.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C.构成铁路运营肇事罪D.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二、不定项选择题1.下列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中,可能判处死刑的犯罪有()。
A.放火罪B.交通肇事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劫持航空器罪2.下列可由单位构成犯罪的是()。
A.重大责任事故罪B.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C.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D.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3.下列属于危险犯的犯罪是()。
A.破坏交通工具罪B.爆炸罪C.劫持航空器罪D.交通肇事罪4.下列情形中能构成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是( )。
A.私自驾设电网致人伤亡的B.矿井作业不具备通风设备的C.投放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进行破坏的D.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的5.非典病人甲从隔离医院逃出,并到市区闲逛了几个小时,后被找回。
下列关于甲的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构成了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甲构成了投放危险物质罪C.甲的行为是犯罪既遂D.甲的行为是犯罪未遂6.对()进行破坏的,可以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A.正在运行的火车B.停放在单位车库内的汽车C.儿童乐园内展出的飞机D.内河渔民用的小渔船7.犯劫持航空器罪,可以判处死刑的有()。
A.使航空器改变了航向的B.致人重伤、死亡的C.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D.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8.下列要求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的有()。
A.重大飞行事故罪B.消防责任事故罪C.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D.破坏电力设备罪9.下列哪些情形不是交通肇事罪?()A.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致使被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的B.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C.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D.行为人违章驾驶旅客列车造成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10.车主甲某雇佣乙某为其开车自山西往北京运煤。
途中乙某因为已经驾驶10余小时,感到非常疲劳。
甲某仍然要其继续赶路。
结果乙某由于过度疲劳,打瞌睡时与其他车辆相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A.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B.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C.甲、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共犯D.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三、判断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的。
( )2.如果行为人对未交付使用的交通工具以爆炸的方法进行破坏的,应定爆炸罪。
( )3.某甲在正在航行的飞机上,使用暴力手段,使机组人员被迫改变了航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后,驾驶人员欺骗某甲说已按其要求到达其所要到达目的地,实际上来按要求到达目的地,而是途中又折回,最后在此次航班的终点机场降落,某甲的行为构成劫持航空器罪,但属犯罪未遂。
( )4.放火烧自己的房子,也可能构成放火罪。
( )5.某甲在一车站候车室内盗得一旅行包,内有现金五千多元,“五四”式手枪一支(其不知内有枪支),某甲的行为构成盗罪和盗窃枪支罪。
( )6.某甲在自己家的果园周围安装电线,然后通上电,以防他人偷果,某甲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共公安全罪( )7.对放火罪而言,只要着手实施了放火行为,将目的物点燃,使公共安全处于危险状态,即使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也应视为放火罪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