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那些重要的勘探发现井

合集下载

《油气田勘探》名词解释简答题)(主管题资料)

《油气田勘探》名词解释简答题)(主管题资料)

《油气田勘探》名词解释简答题)(主管题资料)《油气田勘探》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石油地质学与油气田勘探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石油地质学是找油的理论指南,而油气田勘探是找油的方法论。

2.作为一项高科技的产业,油气勘探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风险高、利润高的特征。

3.盆地找油理论的实质,是油气分布的源控理论与圈闭找油理论的有机结合。

4.资源调查时期的地质任务用六个字可以概括为:寻找、发现、探明。

5.油气调查技术主要包括:地面地质调查、油气资源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6.非地震物化探是: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的简称。

7.总体上,在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的磁化率较高,而沉积岩的磁化率较低。

8.在岩浆岩中,从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酸性岩,岩石的磁性具有依次降低的特点。

9.录井技术依据其学科原理的差别,可以分为基于地质学原理的录井、基于物理学原理的录井、基于化学原理的录井三大类。

10.随钻测量信息主要用于几何导向和地质导向等方面。

11.根据测试时机的差别,测试工作可以分为:中途测井和完井测试。

根据取样方法的差别,测试又可以分为:钻杆测试和电缆测试等。

12.勘探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包括:勘探对象、地质任务、资源-储量目标。

13.油气勘探的对象包括不同级别的含油气地质单元,从大到小可以分为:大区、含油气盆地、含油气系统、含油气区带、油气田、油气藏。

14.资源调查时期的地质任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择盆、选凹、定带。

15.工业勘探时期的地质任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发现油气田和探明油气田。

16.大区概查阶段应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重点研究烃源岩的形成条件,包括古纬度、古气候、古地理条件。

17.盆地普查该阶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勘探范围的广阔性;二是勘探任务的基础性,三是勘探阶段的初始型。

18.盆地普查阶段要以油气分布的源控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油气的生成条件。

19.盆地“五史”模拟是指: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运聚史。

中国石油的“功勋井”

中国石油的“功勋井”

中国石油的“功勋井”作者:王小波来源:《石油知识》 2013年第6期功勋井是我国各大油气田中开发较早、贡献较大,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油气井。

它往往标志着一座油田的诞生和崛起,浓缩着一座油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常常是油田企业文化的象征。

不管是仍然喷油吐气的长青之井,还是已经退役的干涸的枯井,这些功勋井都因为它们辉煌的往昔而成为一座座丰碑,耸立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建设的史册上。

松基三井:大庆油田发现井在大庆油田众多的功勋井中,做为大庆第一口出油井,松基三井因其在大庆工业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声名卓著。

松基三井位于大庆市大同区高台子。

1959年4月11日,32118钻井队打完松基一井后,并没有见到油气显示,于是来到了高台子松基三井井位继续开钻。

同年9月6日,松基三井在高台子油层进行射孔开始试油。

9月26日,松基三井在大庆石油人的欢呼声中喷出了工业油流,正式宣告发现大庆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现在的松基三井纪念碑位于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是为纪念大庆油田发现30周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于1989年9月26日新建的,康世恩同志题写了碑文:“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

松基三井的碑文还记载着大庆油田的重要史事,碑座上面还镌刻着那些为发现大庆油田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地质科学工作者的名字。

此后的松基三井成为大庆精神传播的策源地之一,1990年被大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青少年教育基地,2001年被国务院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6月被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政府评为第四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华八井:胜利油田发现井从1955年国家决定对华北平原地区展开区域性石油普查,原石油部华北勘探处有两个钻井队即32104队和32120队,转战河北、河南及山东,历尽千辛万苦探索地下奥秘。

从华一井到华七井、从野外勘探到海上调查,经过多年风里来雨里去的艰苦奋斗,1961年4月16日终于在山东广饶县辛店公社东营村附近打出了华八井,首先喷出了工业油流。

中国各油田第一口发现井

中国各油田第一口发现井

大港油田 大港油田 辽河油田 江汉油田 渤海油田 长庆油田 河南油田 江苏油田 华北油田 中原油田 南海油田 吐哈油田
中国海上第一口工业油流 井,标志中国海洋石油工业 进入新阶段 1970.8.7庆3井首出油
中国首发现古潜山油田
解开中国南海油气勘探序幕 1989.1.5喷油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第一口 塔中4油田 油井 揭开了鄂尔多斯盆地大规模 靖边气田-长庆油田 天然气勘探的序幕
华8
1961.4.16
胜利油田
黄3 港5 辽2 王2 海1 庆1 南5 真6 任4 濮参1 西江24-3 台参1 塔中1 陕参1
1963.12.3 1965.3.23 1965.7.16 1965.7 1967.5.6-6.14 1970.9.26 1971.8 1975 1975.7.3 1975.9.7 1985.3 1988.11.15 1989.1 1989.6.23
发现井 延长1 扶27井 老君庙1号 黑油山1号 地中4 松基3 萨55
完钻时间 1907 1959.9 1939.3.13 1955.10.29 1958.9.13 1959.9.26 1960.4.23
发现油庆油田
注解 日本人打井 孙健初等 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 康世恩(石油部副部长) 王进喜第一口井(1205钻井 队,原1262队),自喷井40 多年,文物 华北盆地早期找油的新突 破,华北煤油大会战,并相 继发现了大港、华北、冀东 、中原等大油田;文物 解开大港油田的勘探序幕 标志大港油田的诞生

渤中26-6油田发现井钻井设计与施工

渤中26-6油田发现井钻井设计与施工

第 51 卷 第 3 期石 油 钻 探 技 术Vol. 51 No.3 2023 年 5 月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 May, 2023◄钻井完井►doi:10.11911/syztjs.2023075引用格式:马英文,杨进,李文龙,等. 渤中26-6油田发现井钻井设计与施工[J]. 石油钻探技术,2023, 51(3):9-15.MA Yingwen, YANG Jin, LI Wenlong, et al. Drill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discovery well in Bozhong 26-6 Oilfield [J]. 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2023, 51(3):9-15.渤中26-6油田发现井钻井设计与施工马英文1,2,3, 杨 进1, 李文龙2, 徐 鲲2, 谢 涛2, 杨保健2(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 北京 102249;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459;3.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28)摘 要: 渤海油田渤中26-6构造太古界油气运聚条件优越,且潜山长期遭受剥蚀,具备良好的储层条件,非常有利于成藏。

为明确该构造东高点太古界潜山储量,探索潜山成藏模式,在该构造部署了探井26-6-2井,主要目的层为太古界潜山,但该井地质条件复杂,钻井难度大。

分析了该井主要钻遇岩性及钻井技术难点,认为该井存在漏失风险高、井壁易失稳、易发生井斜和井控风险高等施工难题。

为此,从井身结构、钻头及提速工具、钻具组合、钻井液等方面对渤中26-6-2井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设计。

现场施工中,为了达到风化壳与内幕分隔测试的目的,又创新设计,增加了一开次,顺利在潜山内幕下入尾管并成功封固管鞋。

渤中26-6-2井测试获得工业油气流,发现了渤中26-6亿吨级油田。

胜利油田的发现

胜利油田的发现

胜利油田的发现作者:冯海涛来源:《卷宗》2018年第30期齐鲁大地,人杰地灵,资源丰富。

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胜利油田的发现,使鲁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能源生产基地。

1955年1月13-23日,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石油工业部前身)在北京召开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确定1955年在华北平原进行地球物理勘探。

根据国务院决定,本次会议宣布:从1955年起,地质部担负石油、天然气的普查任务;石油管理总局担负石油、天然气的详查细测和钻探开发任务;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担负石油综合研究任务。

1955年12月,地质部华北石油普查大队编写出《华北平原石油普查地质报告》,报告指出,华北盆地为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有凹陷和隆起存在;奥陶系、石炭系、侏罗系及第三系可能为生油岩系;找油对象是古生界、包括白垩系在内的中、新生界。

1956年年初,毛泽东主席在听取石油工业部部长李聚奎、副部长康世恩等人的汇报时指出,石油工业要有全国性的规划,广泛开展石油勘探。

3月26日,石油工业部、地质部、中国科学院联合组成全国石油地质委员会,并确定本年度在华北平原打基准井。

第一口基准井—华1井定位于北省南宫县明化镇(沧县隆起南端)。

4月1日,石油工业部西安地质调查处111队以陈勤为组长的华北平原综合研究组到达济南,进行收集、整理、综合研究华北平原石油地质资料的工作。

4月15日石油工业部西安地质调查处华北石油钻探大队在河北省南宫县明化镇成立。

该队配备乌德钻机3部,承担华北地区石油钻探任务。

9月15日,以格鲁别尼克夫·库茨为队长的苏联钻井队一行10人,到达河北省南宫县明化镇,负责指导中方32104钻井队进行华1井的钻探工作,目的在于钻探海相第三系,了解该地区下覆地层构造年代、岩性、含油情况、形成环境。

华1井于1956年10月26日开钻,钻至古生界井深1936.7米完钻,取芯收获率为18.32%,未发现油气显示。

华1井虽未钻遇第三系海相地层,但获得了重要的地质资料。

中原油田发现井的故事

中原油田发现井的故事

中原油田发现井的故事
中原油田位于中国河南省和河北省交界的华北平原,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

它的发展和历史上的一座井相伴而生,这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原一号井”。

中原一号井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51年,当时河南省中牟县的一个探井队正在进行勘探工作。

在那个年代,中国油气资源的开发相对落后,技术条件艰苦,因此发现油田的成功率很低。

然而,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1951年4月,一支由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的勘探队来到中牟县南部进行钻探。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他们只能依靠经验、勇气和无尽的毅力。

经过数月的钻井作业,他们遭遇过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并没有放弃。

聚集在井口的队员不断地调整方案,改进设备。

终于,在1952年6月16日,井深1276米的地方,他们打通了一处宝贵的油源。

深田油田的开发正式拉开了序幕。

中原一号井的发现对中国的能源工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标志着中国油田勘探与开采技术的突破,为后来的油气勘探开辟了新的道路。

这个油井的成功不仅提供了宝贵的石油资源,也鼓励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勇敢的精神。

中原一号井的发现奠定了中原油田的基础,为中国能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中原油田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国内需求和推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原一号井的发现故事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页。

它告诉我们,通过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创新,我们可以战胜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个故事也象征着中国人民追求繁荣和富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各个领域迈向新的高度。

领导人员先进典型事迹学习材料

领导人员先进典型事迹学习材料

廉洁从业优秀领导人员先进典型专栏编者按:日前集团公司党组表彰了15位廉洁从业优秀领导人员先进典型。

为了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本网特辟专栏,敬请关注。

一.一身正气带出海上铁军——记廉洁从业优秀领导人员先进典型、胜利海洋采油厂党委书记陈鸿亭渤海湾畔,98座采油平台耸立于海面,一条条海底管线匍匐在海底,这里是我国最大的极浅海油田——胜利埕岛油田。

从1996年至今,胜利海洋采油厂党委书记陈鸿亭已经在这里摸爬滚打了15个春秋。

他如同一个铁汉,铁面“无情”,绝不徇私;又铁血柔情,心系职工。

他15年如一日,同党委一班人一起,率领职工发扬中国石化优良传统,攻坚克难,努力打造“负责任、受尊敬”的海上油田。

关爱职工,打造凝心聚力的平台海上采油,苦不怕、累不怕,最难忍受的是孤独。

1998年腊月的一天下午,陈鸿亭在去办公室的路上看到一名海洋采油厂的年轻职工蹲在路边。

年轻人两手托腮,直直地观望着行人。

陈鸿亭赶紧上前问他为何一个人呆坐着,小伙子一看是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刚从海上倒班回来。

蹲在这里,就想多看看路上的行人。

”寒冬腊月蹲在路边,只为多看几眼行人!采油平台职工的心理状态使陈鸿亭陷入沉思。

为帮助职工克服孤独感,陈鸿亭组织实施“凝心聚力”工程。

海洋采油厂开展了平台职工心理健康咨询系列活动,改造了海员公寓、职工浴池和食堂,还为海上平台和偏远队配备无线网络、卫星电视、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

如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平台上的业余生活也很丰富。

职工脸上少了忧郁,心里少了烦躁,增添了开心和欢笑。

党组织的关爱,换来的是平台职工以国为重、以苦为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换来的是“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理想和豪迈情怀。

在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海洋采油厂一直保持着良性开发和油气产量持续攀升的势头,已累计生产原油3290万吨。

勤勉奉献,打造干事创业的平台海上油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胜利海洋人的创业奉献史。

2010年9月初,台风袭击渤海湾,严重影响海上安全生产,陈鸿亭和班子成员一起数天坚守在前线指挥。

华八井研学报告

华八井研学报告

华八井研学报告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来到华八井现场。

华八井是华北地区第一口发现井,它标志着胜利油田的发现,也拉开了渤海湾油区勘探开发的序幕,是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首先,请各位领导、嘉宾听我作如下报告。

碑是为纪念胜利油田发现30周年而修建的,于1991年4月16日正式落成。

2011年4月,在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之际,又对纪念碑进行了修缮,并扩建连通了井场华八井纪念。

纪念碑整体为“圆座方台”造型,建筑面积88.2平方米,高12.9米,分台座、碑座和碑身三部分。

台座共分两层,采用同心圆造型,代表了钻机转盘的形象。

台阶设计采用“四向八级”形式,寓意“四平八稳”,整体像一座巍巍矗立的钻井井架。

碑座及碑身高11.94米,寓意华八井在当年钻探时,钻至井深1194米取心发现油砂。

碑座正面镌刻着康世恩老部长的题词“华北油区第一口发现井华八井”。

背面镌刻碑文,南.北两侧分别为“钻井施工”、“采油取样”汉白玉浮雕。

碑身为两道高高挺立的不锈钢色面立柱,整体造型为“H”,在9.4米高度处镶嵌红色铝质阿拉伯数字“8”,整个碑身既蕴含了抽象的钻井井架造型,也意寓“华八”井。

这组雕塑集中反映了胜利油田50年发展历程中艰苦创业、创新奉献、为油拼搏的重要场景和动人场面,共有12 幅雕塑。

从右边开始,依次是:华八井纪念碑简介;胜利魂;大会战场面;齐心协力打地锚;钻台操作;帐篷里的指挥部;战井喷;女子采油队的风采;垦东12丛式井组;胜利油田发现井华八井;浅海采油平台;西部新区沙漠找油;老外竖起大拇指,胜利铁军走向世界。

这是新时期胜利精神: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

早在华八井之前,石油工业部和地质矿产部就在华北大平原上先后打了7口探井,分别是华1井一华7井,虽然没有发现工业油流,但弄清了地质构造、明确了勘探方向,为华八井的发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华1井一华7井勘探的基础上,石油工业部华北石油勘探处32120钻井队在东营背斜构造顶部开始钻探华8井,钻至井深1194米取心发现了油砂。

地质录井现场监督管理的要点分析

地质录井现场监督管理的要点分析

地质录井现场监督管理的要点分析地质录井是石油勘探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是发现油田、评价油田的重要手段,在石油勘探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但在油田地质录井实践中,通常存在着人员素质低、工程设备不符合标准、安全管理不到位及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极易引发安全隐患。

因此在地质现场必须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地质录井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促进录井工作的健康发展。

为此,本文对地质录井的现场监督管理要点进行分析,以资借鉴。

标签:地质录井;现场监督管理;要点1 地质录井概述地质录井是石油地质勘探的重要环节,是发现油藏和评价油藏资源的重要手段,对确定油藏储层厚度、油品性质、工业开采价值等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录井是有效利用多种地质资料和钻井参数对地层构造的岩性、含油状况、油品的物性特征进行观察、检测和分析,对石油储藏量作出准确的定性和评价,为油田的后续开发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1]。

地质录井主要包括:岩屑录井、钻井液录井、气测录井及钻时录井等录井方式,每种录井方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在录井实践中应依据钻井的实际情况选择录井方式,以实现最佳录井效果。

地质录井是油田勘探过程中发现和评估地下油藏、制定开采技术方案的重要途径,地质录井的标定、刻度及检验工作的重要作用也是无法所取代的。

2 地质录井现场监督管理的主要要点和作用地质录井是石油勘探的有机组成,其录井过程与钻井施工同步进行,因此在野外钻井施工现场,包括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钻井作业人员和地质录井作业人员同时工作。

野外钻井作业不仅环境和条件十分艰苦,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地井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只有全面加强录井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才能保证录井工作的顺利完成。

2.1 地质录井现场监督管理要点地质录井现场监督管理的要点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监督管理、施工设备监督管理和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

第一,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

施工人员监督管理是录井现场监督管理的前提,监督的要点是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行为。

中国油气勘探简史

中国油气勘探简史

三、新中国的石油工业 海外石油勘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石油勘探具有广阔和光明的前景
绪论结束
课程的历史沿革
1954年开始,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张更教授和前苏联专家扎巴林斯 基教授(П.П.Забаринский)为地质专业开设“石油地质学”课 程
我校石油地质学课程的开创者、著名石 油地质学家张更教授
张更教授(1896-1982),1 92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 地质系。1934年考入美国 哈佛大学。1936年回国, 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 究员。1941起,任中央大 学、重庆大学等校地质系教 授兼系主任。1954-1977 年任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 油学院)地质系教授、系主 任,1977年起任北京石油 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
二、解放前的石油工业 3.解放前发现的油气田和石油储量
4个小油田和7个小气田
油田:台湾出磺坑、陕西延长、 新疆独山子、甘肃老君庙
气田:四川自流井、石油沟、圣灯山 台湾锦水、竹东、牛山、六重溪
从1904年-1948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900万吨,累 前的石油工业
课程的历史沿革
如何学习“石油地质学”
研究性教学:研究性的“教”与研究性的“学”;学生为主体,教师为 主导
授课过程中采用学生课前预习、讲课、讨论、课后答疑的双向互动教学 方式;
增加相关的科技文献阅读,增加案例教学,加强实践环节; 教师指定讨论题目,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和文献阅读,撰写科技小论文;
东海盆地发现一批 中小型气田
近海区石油勘探突破 (渤海、珠江口等)
锦州20-2凝析气田 绥中36-1油田 秦皇岛32-6油田
锦州9-3油田 蓬莱19-3油田
埕北油田
渤中34-2/4油田
平湖油气田
西江24-1油田

华八井现场参观解说词

华八井现场参观解说词

华八井现场参观点解说词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来到华八井现场.华八井是华北地区第一口发现井,它标志着胜利油田地发现,也拉开了渤海湾油区勘探开发地序幕,是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重要地里程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首先,请各位领导、嘉宾随我参观华八井纪念碑.碑是为纪念胜利油田发现周年而修建地,于年月日正式落成.年月,在胜利油田发现周年之际,又对纪念碑进行了修缮,并扩建连通了井场华八井纪念.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纪念碑整体为“圆座方台”造型,建筑面积平方米,高米,分台座、碑座和碑身三部分.台座共分两层,采用同心圆造型,代表了钻机转盘地形象.台阶设计采用“四向八级”形式,寓意“四平八稳”,整体像一座巍巍矗立地钻井井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碑座及碑身高米,寓意华八井在当年钻探时,钻至井深米取心发现油砂.碑座正面镌刻着康世恩老部长地题词“华北油区第一口发现井——华八井”(手势导引).背面镌刻碑文,南北两侧分别为“钻井施工”、“采油取样”汉白玉浮雕.碑身为两道高高挺立地不锈钢色面立柱,整体造型为“”,在米高度处镶嵌红色铝质阿拉伯数字“”,整个碑身既蕴含了抽象地钻井井架造型,也意寓“华八”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喷砂雕塑)这组雕塑集中反映了胜利油田年发展历程中艰苦创业、创新奉献、为油拼搏地重要场景和动人场面,共有幅雕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讲解员指引)从右边开始,依次是:华八井纪念碑简介;胜利魂;大会战场面;齐心协力打地锚;钻台操作;帐篷里地指挥部;战井喷;女子采油队地风采;垦东丛式井组;胜利油田发现井——华八井;浅海采油平台;西部新区沙漠找油;老外竖起大拇指,胜利铁军走向世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大展板)这是新时期胜利精神: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手势导引,走向第块展板)请大家随我一道,以华八井为主线,简要了解一下胜利油田地足迹,请看:早在华八井之前,石油工业部和地质矿产部就在华北大平原上先后打了口探井,分别是华井-华井,虽然没有发现工业油流,但弄清了地质构造、明确了勘探方向,为华八井地发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第块展板)在华井-华井勘探地基础上,石油工业部华北石油勘探处钻井队在东营背斜构造顶部开始钻探华井,钻至井深米取心发现了油砂.年月日,射开油层层米,用毫米油嘴试油,获日产原油吨,宣告了胜利油田地诞生,也宣告了渤海湾油区地发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第块展板)这是“华北探区第一块油砂”地故事,在电视剧《奠基者》中专门提到过.说地是:年月日,当华八井中途起钻时,发现卡在牙轮钻头上地一颗油砂,有指头肚儿一般大小,在阳光地照射下闪着光泽,大家如获至宝,装进小瓶子,系上红绸子,郑重地写上“华北探区第一块油砂”几个字,发加急电报向上级报喜.当“独臂将军”余秋里部长和康世恩副部长手捧油砂时,高兴地拿着放大镜不停地端详着,余部长还风趣地说:“这个小宝贝,可是比金子还要珍贵得多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第块展板)各位领导、嘉宾,华八井作为胜利油田地发现井,奠定了“百年创新,百年胜利”地根基.年来,胜利人共发现油气田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累计生产原油亿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第块展板)华井喜获工业油流后,年月,又相继在东营、辛镇构造上成功了打了两口探井——辛井和营井,从而发现了华北地区地第一个油田——东辛油田.东辛油田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是“胜利地质大观园”地一个缩影,专家形象地比喻为“一个盘子摔碎了,又被人踩了几脚”.目前,东辛油田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累计生产原油万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第块展板)营二井是继华八井之后胜利油田发现地又一大功勋井.年月日,营二井用毫米油嘴测试,获得日产吨地高产油流,成为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地油井.胜利油田地前身“九二三厂”即由此而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第块展板)营井获得高产后,为迅速扩大战果,在多个构造上部署了探井.年月日,在坨庄构造上钻探地坨井试油获日产吨地工业油流,发现了华北地区第一个富集高产地整装大油田——胜坨油田.目前,胜坨油田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累计产油亿吨,占胜利油区总产油量地,是生产原油最多地油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第块展板)说到胜坨油田,不能不提坨井,它是胜利油田地命名井.年月日,由钻井队施工地坨井,获日产吨地高产油流,成为全国第一口千吨井.月日,石油工业部正式将“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第块展板)在黄河南岸相继发现东辛油田、胜坨油田地同时,胜利人在黄河以北也捷报频传,先后发现了孤岛、孤东等大油田.年月日,渤井试油获日产吨地工业油流,标志着孤岛油田地发现,实现了胜利油田从黄河南到黄河北地跨越.目前,孤岛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累计生产原油亿吨,先后次被评为高效开发油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第块展板)孤东油田是胜利油区第一个围海建造开发地滩海油田.年月,油田调集万余人,战天斗地,围海找油,展开了规模空前地孤东开发大会战,到年月,建成了万吨地生产能力,使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跨上年产万吨地大台阶.目前,孤东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累计生产原油亿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第块展板)在陆上勘探如火如荼地同时,胜利人加快了向海洋进军地步伐.年月日,埕北井试油成功,标志着埕岛油田地发现,实现了胜利油田从陆地到海洋地跨越.埕岛油田年正式投入开发,年产量突破万吨,是我国第一个年产两百万吨级地极浅海大油田.目前,埕岛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累计生产原油万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第块展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这是胜利油田年来“探明储量”柱状图,彰显了胜利油田发现年、探明亿地辉煌成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第块展板)这是胜利油田年来“原油产量”柱状图,从中可以看出:年,胜利油田正好发现周年、累计生产原油亿吨,约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地,为国家和石油石化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走向第块展板)各位领导、嘉宾,华八井地重大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发现了胜利油田,更在于发现了整个渤海湾油区.目前,渤海湾盆地共发现胜利、辽河、华北、大港、冀东、中原、渤海海域等个油气区,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亿吨,年产油量万吨,分别占全国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历程,亿吨贡献,承载了胜利人“为国找油、为国分忧”地爱国情怀,体现了胜利人“艰苦创业、科技兴油、精细管理、奉献社会”地价值追求,彰显了胜利油田“大企业有大作为,大企业做大贡献”地责任担当.站在亿吨新地历史起点上,胜利油田继续高举胜利旗帜,弘扬胜利精神,进一步打造“高度负责任,高度受尊敬企业”,朝着“百年创新,百年胜利”地愿景目标奋力前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手势导引,依次走过最后块展板)(走到华八井地生产现场)这就是华八井地生产现场,目前该井已经停产,在胜利油田发现周年之际,曾经修复重新投入生产,日产原油吨天,之后由于特高含水停井.现在华八井作为胜利油田地传统教育基地,每年会迎来各级领导、外国友人、兄弟油田、在校学生等数万人来到这里,或参观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为胜利油田乃至整个黄河三角洲上地一大景点.同时,也激励着我们新时期地胜利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胜利人地光荣传统,为胜利油田地美好明天更加努力奋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地震勘探第1章 绪论

地震勘探第1章 绪论

第 1章 绪 论
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特点
1、物探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将物理学原理和方 法应用于地学,发展成了地球物理学;而其应用于 找矿和勘探,又发展成了应用地球物理学。具体说 来其基础理论包括:地磁场、地电场、重力场、弹 性波、放射性同位素等理论。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研 究的是地球物理场或某些物理现象,而不是直接研 究岩石或地层,这是完全不同于地质方法的。地球 物理勘探方法不仅可了解地表或近地表的地质现象, 而且通过场的研究,还可获得深部地质现象的信息。
地 震 仪 器 及 方 法 年 代 表
2003
2004 2005
角度域共成像道集处理技术
三维可视化解释系统 微地震监测;海上时移地震监测
第 1章 绪 论
四、我国油气勘探概况
20世纪40年代:成立普通物探队伍
20世纪50年代:光点地震记录仪 20世纪50年代后期:勘探重点移到东部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模拟磁带记录 20世纪70年代以后:数字地震记录、
矿场地球物理测井(Well log)—— 利用井下仪器观测井筒周围岩层 的地球物理异常,进而研究其地 质问题。地球物理测井是用多种 专门仪器放入井内,沿井身测量 钻井地质剖面上地层的各种物理 参数,研究地下岩石物理性质与 渗流特性,寻找和评价油气及其 它矿藏资源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现已广泛地用于油气、金属矿、 煤田、工程及水文地质等许多方 面。
巨型 计算机的使用 具体史例如下:
第 1章 绪 论
我国的石油物探技术是从1939年开始发展的。 1945年9月,玉门油矿成立了第一个重力队,由翁文波 院士任队长,使用的仪器是美国海兰特研究公司生产 的零长式重力仪。随后,1947年成立了第一个磁法队 。1951年3月成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地震队,使用的地震 仪是美国轻便型24道光点记录仪。到了50年代末,全 国的物探队伍已发展到几十个。1958年,由重力、电 法和地震反射波法勘探技术发现了大庆长垣构造,并 定位了松基3井。1959年松基3井钻探成功,并于9月26 日试油获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大庆油田。

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井出油的那一刻

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井出油的那一刻

Focus/聚焦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井出油的那一刻1959年9月26日,松嫩平原上大同小镇附近一个叫高台子的地方,一口名为“松基三井”的石油钻探井突然喷出一股棕褐色的油流。

一个世界级的大油田由此发现,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就此改写。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人们将油田定名为“大庆”。

后来在这片油田上崛起的新兴石油之城,就叫大庆市。

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陆相砂岩储层油田之一。

大庆油区的发现和开发,证实了陆相地层能够生油并能形成大油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理论,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外国人就对中国石油资源进行过多次勘探。

美孚石油得出“中国没有有价值的油田”的结论;日本人为了在东北进行资源掠夺,使用了大量深度钻探机器,探钻深度达到1000米,并利用重力探矿、地震计探矿等先进方法,最后也一无所获。

然而,中国的地质和石油专家们有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他们认为松辽平原(或松辽盆地)有很广阔的含油气远景。

地质部于1956~1957年在整个松辽平原进行了大规模全面的石油地质普查活动。

石油部则在地质工作基础上进行大规模钻探,最终确定了松基一、二、三井的井位。

松基三井虽不是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但却是大庆油田的第一口发现井,发掘出原油的深度约为1300米。

松基三井已于1988年7月25日关井停产,现在原址上立有纪念碑,记录着“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

2001年6月25日,松基三井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建筑年代最近的文物之一。

松基三井的出油为松辽平原石油勘探找到了首个落脚点,随后大庆长垣的葡7井也出油,表明这是一个含油面积很大的油田。

为了加快松辽地区油田勘探和开发,从1960年初开始了一场石油大会战,参加会战的有5万多人,其中涌现出以“铁人”王进喜为代大庆石油会战中的王进喜9百科知识2019.03A聚焦/Focus10百科知识2019.03A表的一些具有时代精神的劳动模范。

石油天然气勘探钻井法

石油天然气勘探钻井法

石油天然气勘探钻井法钻井法是发现油气田最直接的勘探技术,地下有没有油气最后都必须通过钻井来证实,因而钻井法也是油气勘探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然而,与其他勘探方法相比,钻井法速度慢、投资高。

所以它必须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法综合勘探的基础上进行。

按照勘探阶段的区别和研究目的的不同,钻井可以分为科学探索井、参数井、预探井、评价井等类型。

1.科学探索井科学探索井简称科探井,是在一个没有研究过的新区,为了查明地下地层、层序、接触关系等特征,评价盆地的含油气远景而部署的区域探井。

科探井研究项目比较齐全,一般要求全部取心,深度达到基岩面,位置选择在尽可能剖面比较全的地区。

2.参数井参数井也是一种区域探井。

它是在地震普查的基础上,以查明一级构造单元的地层发育、生烃能力、储盖组合,并为物探、测井解释提供参数为主要目的的探井。

参数井的研究项目没有科探井齐全,一般要求断续取心,全井段声波测井、地震测井。

3.预探井预探井是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新层系或构造带为对象,以揭示圈闭的含油气性,发现油气藏,计算控制储量(或预测储量)为目的的探井。

4.评价井评价井又称详探井,它是在已经证实具有工业性油气构造、断块或其他圈闭上,在地震精查或三维地震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油气藏类型,确定油藏特征,落实探明储量为目的部署的探井。

钻井技术关系到找油的速度和钻穿层位的深度,所以,钻井技术和方法的提高,是提高勘探效率和扩大勘探层位的重要问题。

随着油气勘探难度的日益增加,推动了钻井技术的迅速发展。

水平井及大位移井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老井重钻技术是钻井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3个领域。

我国最大钻井深度已超过7000m,并在较深的层内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

胜利油田勘探历程最新版本

胜利油田勘探历程最新版本
.
华5井
时间:1959年 位置:河南开封通许县底阁镇
太康隆起。 结果:N以下P
无显示 意义:证实古生界隆起
.
二、胜利油田的发现
(1960~1962年)
按陆相石油理论下凹找油, 发现胜利油田
.
1、发现生油岩--华7井
时间:1960年。 位置:山东商河县
惠民凹陷沙河街继承性背斜构造 结果:钻遇沙河街组暗色泥岩 意义: ① 建立“沙河街组”
.
一、早期的艰难探索
(1955~1959年)
——从河北到河南再到山东西 部,期望发现海相第三系油田, 勘探失利
.
.
华1井
时间:1956年 位置: 河北南宫明化镇
沧县隆起南端 结果:井深1063米进下古生(大漏)
无油气显示 意义:建立 “明化镇组”
证实下古生界隆起
.
华2井
时间:1957年 位置:河南开封城东
.
1、发现胜坨油田,促成华北石油会战
坨7井(原营5井)沙二段获高产油流 时间:1963年 位置:胜利村构造顶部东侧 油层:沙二段--沙三上亚段 试油:部分可能油层初产油36吨/天
(1964年补开全部油层初产油361吨/天)
意义:① 发现胜坨油田——大型构造油气藏 ② 中央批准华北石油会战
.
.
坨11井获日产千吨高产
时间: 1965年1月25日 油层:沙二段--沙三上亚段 试油:初产油1134吨/天 意义:全国第一口千吨油井
.
2、勘探东营中北带
发现永安、现河、郝家、滨南、宁海、平 方王、尚店、广利等油田
3、勘探东营南坡和惠民凹陷
发现纯化、金家、临盘等油田
.
4、详探开发东营凹陷中央带

沙参二井出油记

沙参二井出油记

PETROLEUMHISTORIETTE石油史话沙参二井出油记综合报道/本刊记者 高凡婷20世纪初,中东、北美、欧洲等地区的油气都在海相地层中发现,因此,国外许多石油地质学家认为,只有海相沉积地层才能有油气产生。

与此同时,他们发现中国地层广泛发育着陆相沉积,缺乏海相沉积,由此认定“中国贫油”。

1984年9月12日,沙参二井的成功勘探突破,彻底推翻了西方关于“中国贫油”的论断。

寻油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一篇名为《中国与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的论文中提及,中国缺石油归为三个地质条件:第一,中、新生代没有海相沉积;第二,古生代大部分地层不能生成石油;第三,除西部和西北部某些地区以外,几乎所有地质时代的岩石都遭受强烈地挤压、断裂,并受到火成岩不同程度的侵入。

由此,这位教授认定在中国难以找到海相石油。

对此论断,我国地质石油学家并不认同。

1970年,石油地质学家李四光在对中国石油地形研究中提出:“目前,我们发现的油田都是中、新生代地层,为什么我们至今仍没能探寻到古生代石油?我国大部分生油的地层都属于地质时代,岩石未遭受过挤压、断裂的岩层,我国的四川、塔里木盆地均具备生油的条件,我们为何不试一下?”会上的其他石油专家听了这番论述,极大地增强了寻找海相石油的信心,决定去往塔里木盆地开始尝试勘探海相石油。

1977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总局根据国家石油发展的需要,组织成立了“塔里木筹备组”,决定去往塔里木盆地进行勘探调查。

4个月后,筹备组提出了《塔里木石油地质普查初步设计方案》:指出塔里木盆地可以找到大庆式储量的后备基地,建议组建“新疆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从全盆着眼并进行分区域规划,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各个区域都要探索到位,哪怕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中也不应该放弃寻油。

很快,这个方案得到了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总局的肯定。

197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总局组建了“新疆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也就是如今的西北石油局,开始向新疆喀什麦盖德地区探索。

探井钻井监督管理办法

探井钻井监督管理办法

探井钻井监督管理办法一、引言井下勘探是石油勘探的重要环节之一,探井钻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勘探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加强对探井钻井过程的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监督管理的角度,探讨探井钻井监督管理的办法。

二、指导思想探井钻井监督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安全为中心,注重预防,综合治理,确保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要加强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监督管理的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将安全置于首要位置,坚决杜绝任何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2. 预防为主原则: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勘探工作的安全。

3. 综合治理原则:综合运用技术、法规、人员等多种手段,全面治理勘探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4. 法治原则:加强法规建设,健全监督管理的法律体系,保证监管工作的科学、规范进行。

四、监督管理的内容1. 设立监督机构: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探井钻井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监督机构要具备相应的人员配备,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确保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制定监督措施:根据探井钻井的特点和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监督措施。

包括设立巡查制度、联合执法制度、风险评估制度等,全面提高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加强巡查监督:建立巡查制度,定期对探井钻井现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巡查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熟悉相关法规,能够及时识别隐患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4. 实施风险评估:对探井钻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风险评估可以采用专业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如哈勃风险评估模型等。

5. 强化培训教育: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包括钻井工人的技术培训、监督人员的法规培训等。

6.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监管机构、勘探单位、钻井公司等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

及时交流探井钻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互通有无,共同解决。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及难点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及难点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及难点摘要: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有坑探、井探、钻探等方法,勘察工作的难点有难取原状土样、难确定实验室内、室外岩土层的设计参数、地基渗漏参数、岩土物理性质参数、脆性破坏下的基础抗剪强度及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结构面的抗剪强度等,坚持地质勘察原则,按照工程地质勘探规范,注重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能够使地质勘察方法不断创新,勘察难点一一解决。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方法;解决策略1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1.1地表工程探测方法一是坑探工程地质勘察法。

顾名思义,地质勘察坑探法就是通过挖方或工程坑槽的截面、坑壁土层结构的观察,获取地质信息数据的方法。

用于地质勘察的坑槽具备以下3个特征:①能够直接观察地层复杂结构和变化数据;②能够直接获取原状土样;③需要勘测的地层不深。

工程地质勘察作业中坑探法使用的坑穴分试坑和探槽2种形式,试坑坑口可圆可方可不规则,深度30-95cm不等,主要勘察用途就是剥除局部的地表覆土,揭露基岩;探槽为深度3m-5m的长方形坑道,口宽、底窄,沿地表构造线或者地表垂直岩层挖掘;主要勘察用途就是探查残积坡的厚度、岩性,风化岩石的厚度岩性;追索断层、构造线的纹理及发育趋势。

二是井探地质勘察法。

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井探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就是钻井、挖井观察井壁地表构造线、进行地质条件状况分析的方法。

工程地质勘探井探法中的井分浅井和竖井2种形式,浅井就是深度不大的工程地质勘察井,通常深度为5m、10m、15m不等;浅井主要有4种勘察用途:①观察地表覆盖层的岩性结构,测量其厚度;②观察风化层的岩性结构,测量其厚度;③取原状土样,进行荷载试验;④取原状土样,进行渗水试验。

竖井工程地质勘察法与浅井相对而言,竖井指的是井深>20md的勘探井,常用于漫滩、平缓山坡、阶梯地表构造岩层平缓地带的工程地质勘察,对于土质相对松散的条件,可采取一定的支护措施。

竖井主要有2种勘察用途:①观察了解覆盖层的构造线、性质、厚度及岩石破碎状况;②观察、研判覆盖层的滑坡、岩溶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牢记那些重要的勘探发现井1.松基3井一一一发现大庆油田1959年4月11日,32118钻井队开钻松基3井。

当钻至1400多米时,录井资料中发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当时的石油部副部氏康世恩立即指示进行电测和井壁取心。

两天后,电测资料和井壁油砂送至康世恩和同行的苏联专家处,闻着油砂散发的油香,康世恩开怀大笑,他没有听从苏联专家将井打到犯3200米基准地层的建议,而是果断下令提前完钻,立即转入试油。

9月26日,松基3井顺利出。

松基3井喷油的喜讯报到黑龙江省委,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十分高兴,他建议将松基3井所在的大同镇更名为大庆镇,以纪念共和国的10岁生日。

大庆油田这个响亮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

2.任4井一一一发现华北油田在1975年春节前夕,大港油田钻井二部3269钻井队冒着风雪搬到了任丘一辛中驿构造南部的任4井井位上。

5月27日,当钻至3153米时钻头进入了古生代地层,地质班的郭顺源发现了8颗油砂。

还柱不柱下钻,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古生代的油砂可能是上面砂岩层油砂漏下去的,不足为怪,另一种意见是继续往下打,揭开古生代含油的奥秘。

经过研究,最终决定继续钻进。

奇迹发生厂,几十吨的钻具好像突然失去了依托,一下子放空了一米多,钻头像掉进了大油海!这口井出油日产量高达1014吨,是冀中地区第一口日产千吨的高产油井,它揭开了我国第一个古潜山大油田一一华北油田的神秘面纱,也打开了碳酸盐岩找抽的新领域。

3.华8号一一一发现胜利油田石油勘探队伍在华北地区从华1井至华7井,未有大的发现。

1961年由华北石油勘探处32120钻井队负责钻探华8#,胜利油田的老钻工工汉杰至今还记得钻头上卡着一块手指头肚大小油砂的情景。

当时石油部部长余秋里见到这块油砂,立即指示以华北石油勘探局副局长刘南为组长的工作组进驻东营,现场组织钻探工作。

1961年4月16日,华8井正式出油,日产8.1吨。

华8井出油拉开了胜利油田找油的序幕,之后相继引出了大港油田,辽河油田。

华北袖田和中原油田等诸多油田,华北平原石油勘探的新局面就此打开了。

4.黑油山1号井一一一发现克拉玛依油田建国初期,石油地质学家们遇到了一道难题:准噶尔盆地到底哪里有石油?当时的新疆石油公司决定在黑油山南区打一口探井--"黑油山1号井",1955年7月6日,黑油山1号井正式开钻,承钻的是由8个少数民族的36名工人组成的1219青年钻井队。

10月29⨪⨪⨪⨪⨪⨪⨪⨪⨪⨪⨪⨪⨪⨪⨪⨪⨪⨪⨪⨪⨪⨪⨪⨪⨪⨪⨪⨪⨪⨪⨪⨪⨪⨪⨪⨪⨪⨪⨪⨪⨪⨪⨪⨪⨪⨪⨪⨪⨪⨪⨪⨪⨪⨪⨪⨪⨪⨪⨪⨪⨪⨪⨪⨪⨪⨪⨪⨪⨪⨪⨪⨪⨪⨪⨪⨪⨪⨪⨪⨪⨪⨪⨪⨪⨪⨪⨪⨪⨪⨪⨪⨪⨪⨪⨪⨪⨪⨪⨪⨪⨪⨪⨪⨪⨪⨪⨪⨪⨪⨪⨪⨪⨪⨪⨪⨪⨪⨪⨪⨪⨪⨪⨪⨪⨪⨪⨪⨪⨪⨪⨪⨪⨪⨪⨪⨪⨪⨪⨪⨪⨪⨪⨪⨪⨪⨪⨪⨪⨪⨪⨪⨪⨪⨪⨪⨪⨪⨪⨪⨪⨪⨪⨪⨪⨪⨪⨪⨪⨪⨪⨪⨪⨪⨪⨪⨪⨪⨪⨪⨪⨪⨪⨪⨪⨪⨪⨪⨪⨪⨪⨪⨪⨪⨪⨪⨪⨪⨪⨪⨪⨪⨪⨪⨪⨪⨪⨪⨪⨪⨪⨪⨪⨪⨪⨪⨪⨪⨪⨪⨪⨪⨪⨪⨪⨪⨪⨪⨪⨪⨪⨪⨪⨪⨪⨪⨪⨪⨪⨪⨪⨪⨪⨪⨪⨪⨪⨪⨪⨪⨪⨪⨪规模的石油勘探,从而发现了大港油田。

7.扶27井--发现扶余油田(现吉林油田)1959年9月,地质部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在扶余3号构造上钻27井时,获得工业油流。

到1960年9月,在这个构造上又有14口井获得工业油流,从而证实了扶余油田是一个含油面积大、储量丰富、油层埋藏深度300一500米的浅油田。

8.塔中1井--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第一口油井1989年10月,塔中1井喜获工业油气流。

塔中4井随后出油,由此发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四油田。

促成了横亘塔克拉玛于的沙漠公路的兴建。

9.南5井一一发现河南油田1970年4月,江汉石油勘探会战队伍在河南南阳地区开展石油勘探。

1970年10至1971年1月发现第三系核桃园组有厚达900多米的生油层。

接着3249钻井队在新野东庄背斜构造上钻南5井,于1971年8月获得工业油流。

这是河南省境内的第一口出油井,也是东庄油田的发现井。

10、濮参1井一一发现中原油田1975年7月,河南油田3282钻井队承钻濮参1井,9月7日钻达井深2607米时,突然发生井涌,原油从井口喷涌而出。

该井成为中原油田的发现井。

11.王2井--江汉油田第一口工业油流井1965年7月,地质部第五勘探大队1204井队在江汉平原的工场构造钻工2井时,在下第三系发现含油层,经试油获工业油流。

王2井成为江汉平原上第一口工业油流井。

12.庆1井--发现长庆油田陕甘宁盆地是新中网成立后最早进行石油勘探的地区,1970年8月7日,位于北池县城关的庆3井获工业油流,这是陇东地区第一口工业油流探井,也是华池油田的发现井。

当年9月26日,位于庆阳县马岭的庆1井喷出工业油流,日产原油30多吨,这是在陇东地区钻获的第一口自喷油井,也是马岭油田的发现井。

13.地中4#--发现青海油田1958年9月,青海石油勘探局的钻井队在柴达木北缘的冷湖五号构造钻探地中4井,钻至井深650米处时发生强烈井喷,日喷油量达800吨左右。

地中4井的出油,打破了某些人对青海地区石油勘探的悲观论调,兴奋的工人讽刺悲观论者说:谁说冷湖没有油?请到此处来一游。

自喷原油五百吨,聚成油湖清悠悠。

悲观论者用作镜,照照面孔羞不羞!14.陕参1井--我国中部气田第一口天然气井这口井位于陕甘宁盆地中部,1989年在下古生界奥陶系灰岩中获高产工业气流,为发现我国目前最大的整装气田--陕北揭开序幕。

15.台参1井--发现土哈油田这口位于哈密盆地的科学探索井于1997年9月开钻,1989年1月喜获工业油流,发现了鄯善油田,并成为吐哈油田的发现井。

16.海1井--我国海上第一口工业油流井1967年6月,石油部海洋勘探指挥部3206钻井队用自己设计制造的1号固定式桩基钢钻井平台,首次在渤海西部海1构造断裂带钻成海1井,井深2441米,在1615一1630米井段测试,折算该井日产原油35吨,天然气1941立方米。

这是渤海第一口发现井,也是我国海上第一口工业油流井,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务院对此发了贺信。

激光勘探新进展最近几年,油气勘探领域涌现出一批地面勘探新技术。

其中许多新技术是根据油气藏上方存在微油气苗的原理进行勘探的。

激光勘探技术是发展不久的一项勘探新技术,尽管早期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试验者也报道了一些成功的实例,但该技术由于缺乏进行油气勘探所依据的基础理论而发展缓慢。

现在,已经建立了一种以基础物理为根据的直接监测油气的新系统。

光学吸收根据这样一个简单原理:当光线穿过各种不同元素和分子时, 离散波长的光将被吸收, 这样就可以得到鉴别那些元素和分子的特征图谱。

天文学家、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每天在观测台和实验室都要用到这些特征图谱。

而将特征图谱用于油气勘探则需要一种监测仪器,这种仪器的监测范围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而是油藏规模级的。

由激光勘探公司资助、Chimera地球物理公司开发的这种新系统取决于激光LIDAR(光监测与雷达)和DIAL(差异吸收Lidar)对窄波段的光学吸收。

该系统的核心是Ophir公司开发的一种独特的、对眼无害的、脉冲式专用激光,可以迅速调到2~5m谱段。

激光发射器被安置在一个装有电源、气象站和一些相关设备的、20ft长的拖车上。

激光发射后被置于1英里之遥的一个反射器弹回。

数据收集后,改变反射器的角度(如5o~10o),然后采集另一束光径的数据。

根据收集的数据,便可利用吸收光谱监测地表背景上的甲烷、乙烷和丙烷。

通过迅速调谐,可以把风、尘埃和干扰的瞬时影响降至最低,这样激光发射器和反射器处的GPS接受器就可以精确成图。

除了用于油气勘探之外,这种新系统还有许多其它用途,包括管线检漏和污染监测等。

当然,一些障碍物和多皱地形可能会限制上述新技术在一些地方的应用,但是,仍有广阔的地区可以利用它进行油气勘探。

尽管这一新技术与德士古Alto技术资源公司和ESSI的PetroProbe公司所用的新的成像光谱学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是,该技术与成像光谱学勘探法在两个方面有所不同:一是这种新系统用的是主动的激光,而不是被动的太阳光;二是波长分辨率比成像光谱学的更高,可以直接监测大气中浓度低于ppm级的单个烃类。

油气探井简说油气探井为勘察地下含油气情况所钻的井称油气探井。

探井一般有4大类。

⑴参数井:了解一个地区(盆地或凹陷)生油岩和储集岩存在和分布的情况的井;⑵预探井:了解一个圈闭中是否含有油气和储集岩分布情况的井;⑶评价井:在预探井发现含油气储集层后,为探明这个圈闭(油气藏)含油气面积和地质储量所钻的井;⑷资料井:为获得油气藏油层参数(主要是使用特殊工具在钻进中取出整块,进行检测与分析)所钻的井。

我国勘探领域的“瓶颈”技术扫描20世纪20年代几位美国石油地层学者提出了“中国贫油”的论点。

我国的地质学家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理念与技术,不断完善“陆相生油”理论,并用“复式油气聚集带”等理论找出了一个又一个大型油气田,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5大油气生产国。

然而,当大型油气田大多被发现以后,找油气的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我国陆相地层多、海相地层中有机质成熟度太高、构造太复杂的勘探条件下,近年来鲜有大型油气田发现。

针对这一形势,我国石油地质界经过多年实践,提出并总结了制约我国油气勘探的一些“瓶颈”技术,其中一些也是世界勘探难点,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

1.岩性油气藏勘探领域相比而言,岩性油气藏的勘探难度远大于构造油气藏。

国外的古大型湖泊盆地虽然没有我国多,但层序地层研究与河流沉积体系的建模研究理论和技术积累多﹑实力雄厚,而我国的大型湖泊中间流三角洲沉积模式、相带演化和砂体分布规律以及大型低缓坡度湖盆浅水中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则是薄弱环节,对以河流为主导,多物源注入后大型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分布、形成岩性圈闭的砂体类型、展布、构型等知之甚少。

应该努力建立砂体地质模型,从事指导地震精细解释,形成砂体圈闭概念,从而指导油气勘探方向。

此外,岩性油气藏的地震处理、识别与描述技术也是勘探工作中的难点,包括小面元、高覆盖、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采集技术、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保真处理技术、高精度储层预测技术以及中西部大型湖盆高分辨率层序地质研究与优质储层预测等。

为了在大面积低空隙度低渗透率岩性油气藏中预测高孔高渗优质储层,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如虚拟现实解释技术、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地址统计学技术以及叠前反应技术等。

2.前陆盆地勘探领域这个领域的勘探涉及三个主要方面:前陆盆地油气高集规律和储藏潜力评价;前陆盆地高徒构造特征与建模;前陆盆地复杂地表高徒构造地震成像处理攻关技术。

我国中西部前陆构造带冲断构造发育,构造变形强烈,勘探难度大,常规勘探效果差,勘探的评价技术是准确落实地下构造形态、对构造进行精细工业制图与圈闭综合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