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规律和光电效应方程
光电效应的三个公式
光电效应的三个公式
光电效应共有三个公式,分别是:光子能量:E=hv;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v-Wo;截止电压:Ek=eUc。
光子能量:E表示光子能量h表示普朗克常量,v为入射光频率。
这个方程是爱因斯坦,提出工是不允许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管子能量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表示。
每一份光子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表示普兰克常量,v表示入射光的频率,W0表示逸出功,这个方程求的是Ek表示动能最大的光电子所具有的能量。
用入射光子能量减去逸出功等于光电子出来的正能量。
截止电压: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实验,光电子出来会进入电路中,当外电路电压调到一定值的时候电子就进不了电路中。
那么此时电子走到负极所做的功。
刚好就等于电子出来的动能。
Ek表示光电子出来的动能。
e表示电子的电荷量,Uc表示截止的电压。
光电效应:
是指光束照射物体时会使其发射出电子的物理效应。
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1887年,德国物理学者海因里希·赫兹发现,紫外线照射到金属电极上,可以帮助产生电火花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论文《关于光产生和转变的一个启发性观点》,给出了光电效应实验数据的理论解释。
爱因斯坦主张,光的能量并非均匀分布,而是负载于离散的光量子(光子),而这光子的能量和其所组成的光的频率有关。
这个突破性的理论不但能够解释光电效应,也推动了量子力学的诞生。
由于“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爱因斯坦获颁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13章第3讲 光电效应
3.光电效应的产生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极限频率时,光电流强度 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动量.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起主导作用;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 多少(概率),由波动性起主导作用.
3 .对不同频率的光,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 性特征显著;而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 显著. 四、物质波
h 任何运动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是 p
(2) 轻核聚变:某些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 反应过程,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核能.要想使氘 核和氚核结合成氦核,必须达到几百万度以上
B.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C .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 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大 D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 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解析:金属的逸出功由该金属决定,与入射光源 频率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极限频率时 ,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选项 A 、 B错误.不可见光包括能量大的紫外线、X射线、 γ 射线,也包括能量比可见光小的红外线、无线 电波,选项C错误.故答案为D.
D .单位时间内由乙光电管产生的光电子的数量比甲 光电管产生的光电子的数量多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初动 能由光的频率决定,紫光的频率比绿光的 频率大,所以B对.根据光的能量由光子个 数和频率共同决定,即 E = nhν ,所以强度 相同的紫光和绿光,绿光的光子个数比紫 光多,则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的数量 也比较多,所以D对.故答案为BD.
光电效应的数学表达式
光电效应的数学表达式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金属或其他物质表面时,物质中的电子被激发并被抛出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19世纪末被发现,并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要准确描述光电效应,我们需要运用一些数学表达式来解释相关的物理规律。
首先,我们来介绍光的粒子性质被量化的表达式。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光以粒子的形式存在,每个光粒子被称为光子。
根据爱因斯坦的贡献,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这一关系用以下公式表示:E = hν其中,E表示光子的能量,h是普朗克常数(h ≈ 6.62607015 × 10^-34 J·s),ν代表光子的频率。
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电子被光子激发的过程。
当光照射到物质表面时,光子与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电子。
如果电子的能量大于所谓的逸出功(即物质中电子需要克服的势垒能量),电子就能够从物质表面跃出并形成电流。
逸出功用符号ϕ表示。
根据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光电效应的数学表达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光子的能量等于电子的能量加上逸出功,可以写成以下方程:E = E_kin + ϕ其中,E_kin是电子的动能,也就是电子从物质表面跃出后所具有的能量。
当电子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时,它的动能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E_kin = (1/2)mv^2其中,m是电子的质量,v是电子的速度。
综合上述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光电效应的数学表达式:hν = (1/2)mv^2 + ϕ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光电效应的特性和规律。
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质和光子的能量与频率的关系。
根据公式可以看出,只有当光子的能量大于逸出功时,电子才能够被激发并离开物质表面。
光电效应的数学表达式揭示了光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传递的规律,对于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工具。
通过对数学表达式的研究和分析,科学家们进一步深入理解了光电效应的本质和光的粒子性质。
总结而言,光电效应的数学表达式为:hν = (1/2)mv^2 + ϕ这个公式清晰地阐述了光子能量、电子动能和逸出功之间的关系。
光电效应
一.对光电效应实验规律,方程以及图像的考查1.光电效应现象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2.光电效应规律(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2)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3)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的.(4)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成正比.(1)光子说:空间传播的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ε=hν,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其值为6.63×10-34 J·s.(2)光电效应方程:.其中hν为入射光的能量,E 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0是金属的逸出功.4.遏止电压与截止频率(1)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 c.(2)截止频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频率叫做该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又叫极限频率).不同的金属对应着不同的极限频率.(3)逸出功: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叫做该金属的逸出功.1.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之年,这一年他先后发表了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其中关于光量子的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D.某单色光照射一金属时不发生光电效应,改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该金属可能发生光电效应2.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A.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D.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就没有光电子逸出了3.关于光电效应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该金属的极限波长,光电效应才能产生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跟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发生光电效应的反应时间一般都大于10-7 sD.发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从金属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4.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4.27,与纵轴交点坐标为0.5).由图可知(AC)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 HzB.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 Hz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5.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若用波长为λ(λ<λ0)的单色光做该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___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答案hcλ0hc(λ0-λ)eλ0λ6.小明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4甲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图甲中电极A为光电管的______(填“阴极”或“阳极”);(2)实验中测得铷的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铷的截止频率νc=____Hz,逸出功W0=________J;(3)如果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ν=7.00×1014Hz,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________J.答案:(1)阳极(2)5.15×1014(5.10×1014~5.20×1014均可) 3.41×10-19(3.38×10-19~3.45×10-19均可)(3)1.23×10-19(1.19×10-19~1.26×10-19均可)7. 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5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 与A、K之间的电压U 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___C_____.8.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 ( C )A.锌板带负电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9. 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能吸收到一个 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 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7所示.用频率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 ,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 ,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 ,即将阴极K 接电源正极,阳极A 接电源负极,在K 、A 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 ,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 为逸出功,h 为普朗克常量,e 为电子电量)( B )A.U =hνe -W eB.U =2hνe -W eC.U =2hν-WD.U =5hν2e -W e10. 如图8所示,用a 、b 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一金属板,发现当a 光照射时验电器的指针偏转,b 光照射时指针未偏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增大a 光的强度,验电器的指针偏角一定减小B.a 光照射金属板时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负电C.a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于b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D.a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11.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用黄光照射光电管中的金属涂层时,毫安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若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毫安表的读 数恰好减小到零,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 .若此时增加黄光照射的强度,则毫安________(选填“有”或“无”)示数.若改用蓝光照射光电管中的金属涂层,则毫安 表________(选填“有”或“无”)示数.答案 无 有12.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D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子13.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 AD )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14.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B.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至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D.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15.对光电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 BD )A.金属钠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同16.如图1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ABC )A.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B.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cC.入射光的频率为2νc 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D.入射光的频率为νc 2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217.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E k —ν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 eV ,锌的逸出功是3.34 eV ,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坐标图中,以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如图所示,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图象是 ( A )18.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2所示,则可判断出( B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乙光的频率大于丙光的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19.如图3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B )A.若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B.若换用波长为λ2(λ2<λ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C.增加电路中电源电压,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D.若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产生12.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图象传感器.他们的发明利用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原理.如图4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K为阴极,A为阳极.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 eV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 V;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______,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______(选填“为零”或“不为零”).答案 4.5 eV为零13.现有a、b两种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λb,用a光照射某种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1)用b光照射该金属时,________发生光电效应;(填“能”或“不能”)(2)增加a光的强度,释放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________增大.(填“会”或“不会”)答案(1)能(2)不会二、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其表现规律为:(1)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2)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而贯穿本领越强.(3)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1、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C.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D.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2.用很弱的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把入射光减弱到可以认为光源和感光胶片之间不可能同时有两个光子存在,如图3所示是不同数量的光子照射到感光胶片上得到的照片.这些照片说明(D)A.光只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B.光只有波动性没有粒子性C.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D.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γ射线具有显著的粒子性,而不具有波动性4.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下列认识正确的是(BCD)A.曝光时间不长时,光的能量太小,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B.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规律C.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D.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表现出波动性。
光电效应
光强无关
光的波动理论在解释光电 效应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后 来,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化 理论的启发下,提出了光子学 说。
普朗克
爱因斯坦
E h
光子说
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在空间中传播
的光也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 份叫做一个光量子,简称光子. 光子的能量和频率成正比:
E h
光子说
光子说的这两点实际上是针对波动理 论的两大要害提出的.爱因斯坦当时在 实验事实还不是很充分的时候,提出了 光子说,是对科学的重大贡献.这也说 明理论与新的实验事实不符时,要根据 事实建立新的理论,因为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
3.光电效应的四条规律中,波动说仅能解 释的一条规律是[ ] A.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或等于被照金 属的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B.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的强度与人 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 增大而增大 D.光电效应发生的时间极短,一般不超 过10-9s
4.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发生了光电效应,对 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 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 B.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 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 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光电子的最 大初动能增加 D.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 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加
多次实验结论是: 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
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光电效应的规律: ①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ν0,只有ν≥ν0 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只随入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③瞬时性(光电子的产生不超过10-9s); 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 强度与入光的强度成正比。
光电效应物理知识点
光电效应物理知识点高中物理是整个成绩中比例相对大的一部分,但是有的同学常常会在考试的时候犯一些常见的错误。
正是因为没有整理好高考物理的重点知识,所以才掉以轻心。
那么,到底哪些内容才算得上是重要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一、光电效应和氢原子光谱知识点一:光电效应现象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极限频率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其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3)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4)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92.光子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ε=hν,其中h=6.63×1034 J·s.3.光电效应方程(1)表达式:hν=Ek+W0或Ek(2)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v2.知识点二:α粒子散射实验与核式结构模型1.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如图13-2-1所示)2.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如图13 -2-2所示.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图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知识点三: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1.光谱(1)(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光谱.(2)光谱分类有些光谱是一条条的亮线,这样的光谱叫做线状谱. 有的光谱是连在一起的光带,这样的光谱叫做连续谱. (3)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巴耳末线系是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R()(n=3,4,5,?),R是里德伯常量,R=1.10×10 m,n为量子数.2.玻尔理论(1)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2)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νh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3)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点拨:易错提醒n?n-1?(1)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数为N=C2=,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n的光谱线数最多为(n-1).(2)由能级图可知,由于电子的轨道半径不同,氢原子的能级不连续,这种现象叫能量量子化.考点一:对光电效应的理解1.光电效应的实质光子照射到金属表面,某个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使其动能变大,当电子的动能增大到足以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时,便飞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2.极限频率的实质光子的能量和频率有关,而金属中电子克服原子核引力需要的能量是一定的,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才能发生光电效应.这个能量的最小值等于这种金属对应的逸出功,所以每种金属都有一定的极限频率..对光电效应瞬时性的理解光照射到金属上时,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不需要积累,吸收的能量立即转化为电子的能量,因此电子对光子的吸收十分迅速.光电效应方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从金属表面逸出,其中只有直接从金属表面飞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k=hν-W0.如图13-2-4所示.5.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1)常见电路(2)两条线索①通过频率分析: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②通过光的强度分析:入射光强度大→光子数目多→产生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 (3)常见概念辨析每秒钟逸出的光电子数——决定着光电流的强度光电子?光电子逸出后的最大初动能?1mv?强度——决定着每秒钟光源发射的光子数照射光?频率——决定着每个光子的能量ε=hν?规律总结:(1)光电子也是电子,光子的本质是光,注意两者的区别.接发出的光电子初动能才最大.考点二:氢原子能级和能级跃迁1.氢原子的能级图n?n-1?(1)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为N=C2=. n(2)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1).二、核反应和核能知识点一:天然放射现象和衰变1.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首先由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2)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物质发射某种看不见的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3)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共有三种,分别是γ射线.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 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两类,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②应用:消除静电、工业探伤、作示踪原子等. ③防护:防止放射性对人体组织的伤害. 2.原子核的衰变(1)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2)分类α衰变:AZX→Z-2Y Aβ衰变:AZX→Z+1Y(3)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点拨:易错提醒1?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时的统计规律,对个别或少数原子核,无半衰期可言.2?原子核衰变时质量数守恒,核反应过程前、后质量发生变化?质量亏损?而释放出核能.知识点二:核反应和核能1.核反应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2.核力核子间的作用力.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 m之内,只在相邻的核子间发生作用.3.核能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吸收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亦称核能.4.质能方程、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原子核的质量必然比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和要小Δm,这就是质量亏损.由质量亏损可求出释放的核能ΔE=Δmc【考点解析:重点突破】考点一:衰变和半衰期2.对半衰期的理解(1)根据半衰期的概念,可总结出公式11N余=N原t/τ,m余=m原()t/τ22式中N原、m原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和质量,N 余、m余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和质量,t 表示衰变时间,τ表示半衰期.(2)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 考点二:核反应方程的书写规律总结能用等号连接.来写核反应方程.考点三:核能的产生和计算1.获得核能的途径(1)重核裂变:重核俘获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为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过程.重核裂变的同时放出几个中子,并释放出大量核能.为了使铀235裂变时发生链式反应,铀块的体积应大于它的临界体积.(2)轻核聚变:某些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核能,要想使氘核和氚核合成氦核,必须达到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因此聚变反应又叫热核反应.2.核能的计算方法(1)应用ΔE=Δmc2:先计算质量亏损Δm,注;(2)核反应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因此我们;规律总结;2根据ΔE=Δmc计算核能时,若Δm以千克为单位;(1)应用ΔE=Δmc2:先计算质量亏损Δm,注意Δm的单位1 u=1.66×1027 kg,1 u相当于931.5 MeV的能量,u是原子质量单位.(2)核反应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来计算核能.规律总结2根据ΔE=Δmc计算核能时,若Δm以千克为单位,“c”代入3×1082若Δm以“u”为单位,则由1uc=931.5_MeV得ΔE=Δm×931.5_MeV.。
《光电效应的理论解释》 讲义
《光电效应的理论解释》讲义在我们探索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奇妙世界时,光电效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
它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还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理解光电效应,并探究其背后的理论解释。
一、什么是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指的是当一束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而逸出表面的现象。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物理原理。
例如,当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锌板会迅速失去电子,产生电流。
但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光的强度和电子逸出的数量有关,而光的频率则决定了能否让电子逸出。
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饱和电流当光的强度增加时,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也会增加,从而导致饱和电流增大。
这就好像给一个容器注水,水流越大,注满的速度就越快。
2、遏止电压无论光的强度如何,只要光的频率高于某个阈值,就会存在一个遏止电压,使得光电子无法到达阳极。
这个遏止电压与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3、截止频率每种金属都存在一个特定的截止频率,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高于该截止频率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
低于这个频率,无论光的强度多大,都不会有电子逸出。
三、经典物理学的困惑按照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光是一种连续的电磁波,其能量是均匀分布在波阵面上的。
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电子会逐渐积累能量,直到足够大时才会逸出。
然而,这样的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一些实验规律。
比如,按照经典理论,光的强度越大,电子积累能量的速度就应该越快,电子逸出的时间就应该越短。
但实际情况是,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无论照射多久都不会有电子逸出。
四、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
他认为光不是连续的波,而是由一个个离散的能量子组成,这些能量子被称为光子。
每个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 E =hν ,其中 E 是光子的能量,h 是普朗克常数,ν 是光的频率。
当光子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其能量被电子瞬间吸收。
4.2光电效应方程及其意义
1、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
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υ0,只有当入射光频率
υ>υ0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强度无关,只随入射
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3、光电效应的发生时间:几乎是瞬时发生的。
4、光电流强度的决定因素:
式中的h = 6.63×10-34j·s
(普朗克常量)。
这个学说后来叫光子假说。
光电效应方程
按光子假说,光电效应中发出的光电子,是由入射光子
与金属中电子碰撞后打出来的。
由于离子的束缚,电子只有吸收一定的能量,才能从物
体内部逃脱,成为光电子。即:必须对内部电子做功,
电子才能脱离离子的束缚而逸出表面,使电子脱离某种
最小的是
A
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绿光
【练3】(单)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则下述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
C
A.延长光照时间
B.增强光的强度
C.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
D.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
【练4】(多)光电效应的四条规律中,经典的电磁理论不
能解释的有
ABC
A.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被照射的金属的极限频率才
理论值完全一致,又一次证明了“光量子”理论的正
确。
由于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假说成功地说明了光电效应
的实验规律,荣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电效应理论的验证
爱因斯坦由于对光电效应
的理论解释和对理论物理
学的贡献获得1921年诺贝
尔物理学奖。
。
密立根由于研究基本电荷和
光电效应的三个公式
光电效应的三个公式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一些物质表面时,该物质会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光电效应是量子力学的基本现象之一,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公式进行描述和研究。
1. 光电效应方程(Einstein Equation):光电效应方程是由爱因斯坦在1905年基于光子论假设推导出来的,可以用来计算光电效应中的电子动能。
该方程如下所示:E=hν-Φ2.减少光电效应门槛的方法:减少光电效应的门槛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得材料对光子的吸收能力增强,提高光电效应的发生概率。
为了描述该方法,我们引入以下公式:Φ=hν-W其中,Φ为材料的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数,ν为光子的频率,W为光子的功函数。
该公式表明,逸出功可以通过光子的功函数进行补偿。
如果材料的功函数较大,那么对应的逸出功也较大,对光电效应的概率较低。
因此,减少逸出功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调整光子的功函数。
3.光电流方程:光电流是指在光照射下,从材料中流出的电流。
光电流方程用来描述光电效应中电子流出的电流强度,可表示如下:I = qnA其中,I为光电流,q为元电荷的电量(1.6×10^-19C),n为单位体积内光电子的数目,A为光照射的区域面积。
该方程表明,光电流的强度取决于单位体积内光电子的数目和光照射的区域面积。
该公式可以用来研究光电效应中的光电流特性和实验测量。
综上所述,光电效应可以通过上述三个公式进行描述。
光电效应方程用来计算光电效应中的电子动能,减少光电效应门槛的方法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功函数来调整逸出功,光电流方程用来描述光电效应中电子流出的电流强度。
这些公式为我们研究和应用光电效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光电效应
困难2
困难3
二、光子
1、光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 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量子,简 称光子,光子的能量E跟光的频率ν成正比。 E=h ν 或E=nh ν (n为量子数) 其中h是一个常量,叫普朗克常量。 h=6.63×10-34J.s
⑴光子的能量取决于频率 ⑵在微观世界里,能量的取值是不连续的,只能取分 立的值 ⑶同样颜色的光,弱强的不同反映了单位时间内射到 单位面积的光子数的多少。
钙
2.7
镁3.7ຫໍສະໝຸດ 铍3.9钛
4.1
1.9
2、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 435正比。
三、光电效应方程
3、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Ek=hν-W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只随入射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二、光子
2、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1)对金属存在极限频率的解释:
光子照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 属中的某个电子吸收(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 光子)。电子吸收光子后,能量增加。如果能 量足够大,电子就能克服金属内正电荷对它的 引力,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 不同金属内正电荷对电子的束缚程度不同,因 此电子逃逸出来所做的功也不一样。如果光子 的能量E小于使电子逃逸出来所需功的最小值 W,那么无论光多么强,照射时间多么长,也 就是说这种能量比较小的光子无论数目多么多, 也不能使电子从金属中逃逸出来。
光电效应
一、光电效应
1、实验装置 2、实验现象: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且锌板带正电 3、光电效应: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照射下物体中发 射电子的现象。 4、光电子: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
光电流:光电效应中产生的电流
5、光电效应的实质:光现象转化为电现象,实现光电 转换。
光电效应-完整版课件
• 单个光子表现为粒子性 • 大量光子的运动表现为波动性 • 波长较长、频率较低的光,波动性较显著 • 波长较短、频率较高的光,粒子性较显著 • 光是一种概率波 •一切微观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
(1)现用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静电计 指针偏角将_减___小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使静电计指针回到零,再用相同强度的钠灯发出 的黄光照射锌板,静电计指针无偏转.那么,若改用
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
无______ (填有或无)偏转.
20 返
92年全国高考题 8.已知铯的极限频率为4.545×1014赫,钠的
极限频率为6.000×1014赫,银的为1.153/1015赫, 铂的为1.529×1015赫。当用波长为0.375微米的 光照射它们时,可发生光电效应的是
铯 、钠
。 ______
f=c/λ= 3×108 / 0.375 ×10 – 6 =8 ×1014Hz
21 返回
98年全国高考题
8、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
解:每秒钟太阳光照到地球上1cm2的能量为
E= 1.4×103 ×1×10-4= 0.14 J
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E 1=hγ=6.63 ×10-34 ×5 ×1014
=3.3 ×10 -19 J
∴n=E/ E 1 = 0.14 / 3.3 ×10 -19 =4.2 ×10 17个
9 返回
例4 、 有一小灯泡的规格为“6V 、”,正常 工作时大约有6%的电能转变为可见光,试估 算每一秒钟释放出来的可见光的光子数。
高中数学光电效应知识点
高中数学光电效应知识点
本文档旨在提供高中数学光电效应的完整知识点。
以下是相关
内容的简要概述:
1. 光电效应基本原理:
-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产生电子发射的现象。
- 光电效应的起因是光子与金属表面电子的相互作用。
2. 光电效应的主要特点:
- 光电子发射的电流随着入射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 光电子发射的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的强度无关。
- 光电效应发生需要入射光的频率大于临界频率。
3. 光电效应公式:
- 光电效应的基本公式为:E = hf - ϕ,其中E为光电子的动能,h为普朗克常量,f为光的频率,ϕ为金属的逸出功。
4. 光电效应的应用:
- 光电效应在太阳能电池中起着重要作用,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 光电效应还广泛应用于光电管、照相机光电测光、激光技术等领域。
5. 光电效应的研究历程:
- 光电效应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经过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和解释,才逐渐明确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以上是高中数学光电效应的简要知识点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光电效应实验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
2. 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3. 掌握用光电效应法测定普朗克常量的方法。
4. 学会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会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这一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即光子具有能量和动量。
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认为光是由光子组成的,每个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
光电效应方程为:\(E = h\nu - W_0\),其中 \(E\) 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h\) 为普朗克常量,\(\nu\) 为入射光的频率,\(W_0\) 为金属的逸出功。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电效应实验仪2. 汞灯3. 干涉滤光片4. 光阑5. 高压灯6. 微电流计7. 电压表8. 滑线变阻器9. 专用连接线10. 坐标纸四、实验步骤1. 将实验仪及灯电源接通,预热20分钟。
2. 调整光电管与灯的距离为约40cm,并保持不变。
3. 用专用连接线将光电管暗箱电压输入端与实验仪电压输出端连接起来。
4. 将电流量程选择开关置于所选档位(-2V-30V),进行测试前调零。
5. 调节好后,用专用电缆将电流输入连接起来,系统进入测试状态。
6. 将伏安特性测试/遏止电压测试状态键切换到伏安特性测试档位。
7. 调节电压调节的范围为-2~30V,步长自定。
8. 记录所测UAK及I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UAK-I曲线。
9. 重复以上步骤,改变入射光的频率,记录不同频率下的UAK-I曲线。
10. 根据UAK-I曲线,计算不同频率下的饱和电流和截止电压。
11. 利用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计算普朗克常量。
五、实验数据整理与归纳1. 不同频率下的UAK-I曲线(附图)2. 不同频率下的饱和电流和截止电压3. 计算得到的普朗克常量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频率下的UAK-I曲线,可以看出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加,饱和电流逐渐增大,但增速逐渐减小。
15-2 光电效应
λ= ν
A=
c
h A Ua = ν − e e hc A Ua = − eλ e
hc
λ
− eUa
A ν0 = h
§15-2 光电效应
一、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5-2 光电效应
一、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G
A
K
I IH 2 1 3
U
实验原理
Ua
0
U
光电效应有如下规律: 光电效应有如下规律: 1、对于一定强度的单色光: 、对于一定强度的单色光:
I IH 2 1 Ua 0 U 3
I H = Ne
对于同一单色光,改变其 对于同一单色光, 光强:' 光强:' ′ ′
规律四: 规律四:
只要入射光的频率大于该金属的红限, 只要入射光的频率大于该金属的红限,当光照射到这 种金属的表面时,几乎立即产生光电子, 种金属的表面时,几乎立即产生光电子,而无论光强 多大。 多大。
二、经典理论遇到的困难 • 光的波动理论:光波的能量决定于光波的强度,而强 光的波动理论:光波的能量决定于光波的强度, 度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入射光的强度越高, 度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入射光的强度越高,金 属内自由电子获得的能量就越大, 属内自由电子获得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初动能也应 该越大。与实验规律二矛盾! 该越大。与实验规律二矛盾! •光的波动理论:如果入射光的频率较低,总可以用增 光的波动理论:如果入射光的频率较低, 光的波动理论 大振幅的方法使入射光达到足够的能量, 大振幅的方法使入射光达到足够的能量,以便使自由 电子获得足以逸出金属表面的能量。不应该存在入射 电子获得足以逸出金属表面的能量。 光的频率限制。与实验规律三矛盾! 光的频率限制。与实验规律三矛盾! •光的波动理论:因为自由电子从入射光那里获得能量 光的波动理论: 光的波动理论 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当入射光的强度较弱时, 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当入射光的强度较弱时, 积累能量需要的时间较长。与实验规律四矛盾! 积累能量需要的时间较长。与实验规律四矛盾!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知识点总结一、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如图17-2-1所示,用弧光灯照射锌板,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就带正电,即锌板也带正电这说明锌板在光的照射下发射出了电子。
(1)定义: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2)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如图17-2-2所示)阴极K和阳极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K 在受到光照时能够发射光电子,电源加在K与A之间的电压大小可以调整,正负极也可以对调。
2、光电效应的规律(1)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首先在入射光的强度与频率不变的情况下,I-U的实验曲线如图17-2-3所示,曲线表明,当加速电压U增加到一定值时,光电流达到饱和值I m。
这是因为单位时间内从阴极K射出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A,若单位时间内从阴极K上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为n,则饱和电流I m=ne式中e为电子电荷量,另一方面,当电压U减小到零,并开始反向时,光电流并没降为零,这就表明从阴极K逸出的光电子具有初动能,所以尽管有电场阻碍它运动,仍有部分光电子到达阳极A,但是当反向电压等于-U c时,就能阻止所有的光电子飞向阳极A,使光电流降为零,这个电压叫遏止电压,它使具有最大初速度的电子也不能到达阳极A,如果不考虑在测量遏止电压时回路中的接触电势差,那么我们就能根据遏止电压-U c来确定电子的最大速度v m和最大动能,即在用相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光去照射阴极K时,得到的I -U曲线如图17-2-4所示,它显示出对于不同强度的光,U c是相同的,这说明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光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相同的。
此外,用不同频率的光去照射阴极K时,实验结果是:频率愈高,U c愈大,如图17-2-5,并且与U c成线性关系,如图17-2-6。
频率低于ν0的光,不论强度多大,都不能产生光电子,因此,ν0称为截止频率,对于不同的材料,截止频率不同。
(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①饱和电流I m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也就是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见图17-2-4)。
光电效应与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光电效应与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在物理学的广阔领域中,光电效应是一个引人入胜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而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则为我们理解这一现象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框架。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光电效应。
简单地说,光电效应指的是当光线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不是随便就能发生的,它有着一些独特的规律。
比如说,存在一个特定的频率阈值,如果入射光的频率低于这个阈值,无论光的强度多大,都不会有电子逸出;而一旦频率超过了这个阈值,即使光的强度很弱,也能立即激发出电子。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看似奇怪的现象呢?这就要提到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了。
在爱因斯坦之前,经典物理学理论在解释光电效应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按照经典理论,光的能量是连续分布的,那么电子吸收的能量应该取决于光的强度和照射时间,而与光的频率无关。
但实验结果却明确地表明,频率才是决定能否产生光电效应的关键因素。
爱因斯坦大胆地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认为光是由一个个离散的光子组成的,每个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 E =hν,其中 E 是光子的能量,h 是普朗克常数,ν 是光的频率。
当光子照射到金属表面时,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如果吸收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也就是将电子从金属中“拉”出来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电子就能够逸出金属表面。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以表示为:Ek =hν W ,其中 Ek 是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 是金属的逸出功。
这个方程清晰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各种特性。
比如,为什么存在频率阈值,因为只有当光子的能量hν 大于等于金属的逸出功 W 时,电子才有足够的能量逸出。
再来看光强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光强实际上反映的是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数。
光强越大,单位时间内到达金属表面的光子数就越多,从而逸出的电子数也就越多,但每个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并不改变,因为它只取决于光的频率。
光电效应的发现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提出,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光电效应
1 2 mvm eU a 2
1 2 mvm ek eU 0 2
按光的波动说,金属在光的照射下,金属 中的电子受到入射光振动的作用而作受迫 振动,这样将从入射光中吸收能量,从而 逸出表面,逸出时初动能应决定于光振动 振幅,即取决于光强,光强越大,光电子 初动能就越大,所以光电子初动能应与光 强成正比。但是,实验结果表明,光电子 初动能只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强无关。
而线性增大。
2.0
1.0 0.0 4.0 6.0
Cs
Na
Ca
U a k U 0
8.0 10.0 (1014Hz)
从图示可看出:不同材料的图线的斜率相同,相 互间仅为平移。k与金属材料种类无关,U0与金 属材料种类有关
i
Ua3 Ua2 Ua1
3 2 1
U
U a k U 0
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光电子的初 动能+逸出功
1 2 mvm h W 2
与前面的实验规律比较
爱因斯坦光 电效应方程
1 2 mvm ek eU 0 2 1 2 mvm ek ek 0 2
h ek
W eU 0
U0 h 0 h W k
红限频率
W W 0 h ek
答:反冲电子动能为0.10Mev
3、光子的能量、动量、质量(粒子性特征) 能量:
h h
c
h h h 质量: m 2 2 Tcc c c c h h 动量: p mc c c
四、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1、同时具有,都是光的本性;
mc
2
2、 不同时显现;
五
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
光电效应 课堂讲解
谢谢观赏
Vmax
½mvmax² =Ek max=hv-W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 关,只随入射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调节 R, KA间电压 U增大,I怎样变 化?使I=0能求 光电子的 最大 动能Ekm=?
K
V
v
A G R
I变小 I=0时Ekm=eU
改用紫光照射 使I=0,KA间 电压U增大, 说明什么?
K V
A G
Ekm=eU
光的频率越大光 电子Ekm越大
(保持入射光不变) 调节R,使KA 电压 为U=0,电流计有电 流,说明什么?电 K v 压U逐渐增不 变
V
饱和电流与光强关系
• 在入射光一定时,增大光电管两极的正向电压, 提高光电子的动能,光电流会随之增大。但光电 流不会无限增大,要受到光电子数量的约束,有 一个最大值,这个值就是饱和电流。 • 所以,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根据光子假设,入 射光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 光能)决定于单位时间里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光 子数,单位时间里通过金属表面的光子数也就增 多,于是,光子与金属中的电子碰撞次数也增多, 因而单位时间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也增多, 饱和电流也随之增大
增大紫光强度(光子数增多)电流计 指针偏角增大,说明了什么问题?
光的强度越大, 单位时间 内产生的光电 子数越多。
K V
A G
规律2、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 时,在单位时间发射的光电子数跟入 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注意:如果某种光照射没有发生 光电效应,增强光强,电流表仍 然不偏转
• 规律3、无论入射光的强度如何,只要其频 率大于截止频率,则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 上时,几乎立即就有光电子逸出。这就是 光电效应的“瞬时性”。 按照经典理论,电子逸出金属需要的能量, 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一直积累到足以 使电子逸出金属表面为止。这与上述规律 相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效应规律和光电效应方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光电效应实验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某种金属,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 .对于某种金属,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 .对于某种金属,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大,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 .对于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 B .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 C .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D .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3.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了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 )A .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 .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 .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 .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4.关于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叙述,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 .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有关C .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可见光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要大D .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5.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若有N 个频率为ν的光子打在光电池极板上,这些光子的总能量为(h 为普朗克常量)( )A .h ν B.12Nh νC .Nh ν D .2Nh ν6.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产生了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加,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 .改用红光照射B .增大绿光的强度C .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D .改用紫光照射7.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 )A .频率B .强度C .照射时间D .光子数目8.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种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的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对于这两个过程,下列四个物理量中,一定不同的是( )A .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B .反向截止电压C .饱和光电流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9.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 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 与A 、K 之间的电压U AK 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10.如图为光电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电路中有光电流.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增大绿光照射强度,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B .增大绿光照射强度,电路中的光电流可能会增大C .改用比绿光波长大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D .改用比绿光频率大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11.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E k -ν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 eV ,锌的逸出功是3.24 eV ,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 k -ν坐标图中,用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图是( )12.如图为一光电管电路,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 位于AB 上某点,用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电流表无偏转,要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可采取的措施有( )A .加大照射光强度B .换用波长短的光照射C .将P 向B 滑动D .将电源正负极对调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若用波长为λ(λ<λ0)的单色光做该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______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e 、c 和h .14.(10分)小明用金属铷为阴极的光电管,观测光电效应现象,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s.(1)图甲中电极A 为光电管的________(填“阴极”或“阳极”);(2)实验中测得铷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铷的截止频率νc =________Hz ,逸出功W 0=________J ;(3)如果实验中入射光的频率ν=7.00×1014Hz ,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____J.15.(10分)分别用波长为λ和34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是多大?16.(12分)如图所示,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截止频率对应的波长λ0=5.0×10-7 m 的钠制成.用波长λ=3.0×10-7 m 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光电管阳极A 和阴极K 之间的电势差U =2.1 V ,饱和光电流的值(当阴极K 发射的电子全部到达阳极A 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称为饱和光电流)I =0.56 μA.(h =6.63×10-34J·s)(1)求每秒钟内由K 极发射的光电子数目; (2)求电子到达A 极时的最大动能.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A.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光照时间无关,所以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故A正确,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知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频率越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与入射光强度无关,故C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是一次函数关系,故D错误.2.【解析】选AD.增大入射光强度,单位时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的光电子数增加,则光电流将增大,故选项A正确;光电效应是否发生取决于照射光的频率,而与照射强度无关,故选项B错误;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较小的光照射时,若光的频率仍大于极限频率,则仍会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错误;根据hν-W0=12m v2可知,增加照射光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故选项D正确.3.【解析】选B.弧光灯照射锌板发生光电效应,锌板上有电子逸出,锌板带正电,验电器指针也带正电,故B正确.4.【解析】选BD.金属的逸出功取决于金属本身,故A错误;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即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故B正确;由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知,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红外线的频率小于可见光的频率,所以用红外线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小,C错误;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D正确.5.【解析】选C.据光子说可知,光子能量与频率有关,一个光子能量为ε=hν(h为普朗克常量),N个光子的能量为Nhν,所以选项C正确.6.【解析】选D.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ν=W0+12m v2,在逸出功一定时,只有增大光的频率,才能增加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度无关,D对.7.【解析】选A.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知:E k只与频率ν有关,故选项B、C、D错误,选项A正确.8.【解析】选BD.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以及饱和电流由光照强度决定,所以可能相同,故A、C 错误;用同一种单色光照射,光电子的能量相同,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不同,D正确;再根据E k=eU c知,反向截止电压一定不同,B正确.9.[导学号13050041]【解析】选C.虽然入射光强度不同,但光的频率相同,所以遏止电压相同;又因当入射光强时,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多,饱和光电流大,所以选C.10.【解析】选BD.光电管的阴极K涂有金属材料,与阴极相对应的是阳极A,当光照射到阴极K时,如果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阴极材料的极限频率,就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有光电子从阴极K发出,由于A、K 之间存在加速电场,光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由K运动到A,于是在回路中形成电流(光电流).本题在绿光照射下已经产生了光电流,增大光照的强度,有可能影响光电流的大小,不能改变光电子出射时的最大初动能,所以A错误,B正确.换用其他频率或波长的光照射时,若其他光的频率比绿光的大,则肯定可以产生光电流,若用比绿光波长大的光照射,则可能出现两种情况,若此光的频率仍然大于这种阴极材料的极限频率,是可以产生光电流的,反之则无光电流产生,所以C 错误,D 正确.11.【解析】选B.依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可知,E k -ν图线的斜率代表了普朗克常量h ,因此钨和锌的E k -ν图线应该平行.图线的横截距代表了极限频率ν0,而ν0=W 0h ,因此钨的ν0大些.综上所述,B 图正确.12.【解析】选B.由题意可知,电流表没有偏转,说明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入射光的频率低于阴极材料的极限频率,采用加大照射光强度、增大电压、对调电源正负极等措施是无用的,只有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即换用波长短的光,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故B 正确,A 、C 、D 错误.13.【解析】设金属的截止频率为ν0,则该金属的逸出功W 0=hν0=h c λ0;对光电子,由动能定理得eU 0=h c λ-W 0,解得U 0=hc e ·λ0-λλλ0. 【答案】hc λ0 hc e ·λ0-λλ0λ(写为hc e ·λ-λ0λ0λ也可)14.【解析】(1)在光电效应中,电子向A 极运动,故电极A 为光电管的阳极. (2)由题图可知,铷的截止频率νc 为5.15×1014Hz ,逸出功W 0=hνc =6.63×10-34×5.15×1014J ≈3.41×10-19J.(3)当入射光的频率为ν=7.00×1014Hz 时,由E k =hν-hνc 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 =6.63×10-34×(7.00-5.15)×1014J ≈1.23×10-19J.15.解析】设此金属的逸出功为W 0,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如下两式: 当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时:E k1=hcλ-W 0① 当用波长为34λ的光照射时:E k2=4hc3λ-W 0② 又E k1E k2=12③解①②③组成的方程组得:W 0=2hc3λ.16.【解析】(1)设每秒内发射的电子数为n ,则n =I e =0.56×10-61.60×10-19个=3.5×1012个. (2)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E k =hν-W 0=h c λ-h cλ0=hc ⎝⎛⎭⎫1λ-1λ0 在A 、K 间加电压U 时,电子到达阳极时的动能为E k ′,则E k ′=E k +eU =hc ⎝⎛⎭⎫1λ-1λ0+eU代入数值得E k ′=6.01×10-19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