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练习答案要点或参考答案
【最新】思考与练习答案要点或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答案要点或参考答案冯谖客孟尝君(王树基执笔)一、如果说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是自信的表现,那么形成他这种自信的主客观原因何在?答:冯谖之自信,从主观方面看,既源于他卓越不凡的见识与才具,也源自于他对主人好客养士以巩固其地位的心理的准确把握。
从客观方面看,他所投靠的孟尝君素以好客著称于世,冯谖此举即使不奏效,也不至引起祸端。
二、联系“毛遂自荐”“伯乐相马”一类故事,试析实行“唯才是举”(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等主张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答:毛遂生于乱世,当时天下急需人才。
他向平原君自荐之时,恰是秦攻赵的危机时刻。
千里马卓荦不群,却被当作凡马视之,它之所以被发现,恰是因为有伯乐这样的善于相马之人。
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安定局势需要人才,而人才得以充分发挥才干,需要有识才之人,需要爱才、用才之人。
因此,实行“唯才是举”也好,“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好,都需要:1.政治上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2.公平、公开、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3.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4.社会上普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
这四点,是人才成长和得以施展才干的必要的社会条件。
三、从选择、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
答:课文中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仅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原文以狡兔三窟比喻避害之策应尽量想得周全,应进退有路。
从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看,有“三窟”可以有选择、有比较,那“窟”更好,更适合自己,就到那“窟”去,即所谓“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从满足个性发展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好事。
但“三窟”终究有别,其人事环境、工作内容、性质及具体岗位肯定有差别,由于受教育程度、能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不可能身通百技,事事兼通,况且精力有限,人生短暂,想在“三窟”中都游刃有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这就是这一问题的二重性。
四、谈谈本文是如何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的?答: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有:(1)抑扬互用,蓄势待发,在波澜起伏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思考与练习解答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解答导论一、简答论述题1.西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行为。
具体而言,微观教学研究单个的居民户如何做出消费和劳动供给决策,研究单个的厂商如何做出产品供给和要素需求决策。
与此相对应,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体的总体消费、总的就业、总的供给。
在上述基础上,微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类商品的供求均衡与价格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一个经济体所有商品与服务的总供求、总产量和一般物价。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的结论是通过微观分析得出来的。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要点:西方经济学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
3.西方经济学一般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一般方法论包括演绎推理、方法论个人主义、理性原理假设和求解均衡,这些属于根本性的方法,是基础层面的,是目前所谓主流经济学都要遵循的一种研究范式,是一种原理。
而具体研究方法则是用来实现上述研究方式的工具,研究者会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和目的而从各种研究工具中选择合适的工具。
一个理论有没有采用上述一般方法论决定了这个理论是不是经济学,而上述各种具体研究方法则不具有这个性质。
4.什么是方法论个人主义?它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是怎样体现的?它的局限性是什么?答案要点:方法论个人主义是经济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思路,不是鼓励个人主义行为。
方法论个人主义相信,不管是哪个层面的总体经济结果,都是由经济体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决策带来的。
简单来说,它认为总体是个体的加总。
因此,不管是研究一个市场或是一个行业,还是研究总体经济,都需要从分析单个经济决策者如居民户和厂商等的选择行为着手展开研究,由此推断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后果。
例如,西方经济学研究商品的需求时,它会讨论一个代表性的消费者是如何在价格与收入约束下选择各个商品的消费需求,然后由此推知所有的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是什么。
各章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各章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九章抽样调查思考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准确性原则B.可靠性原则C.随机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2、重复抽样误差和不重复抽样误差相比() C.两者不定 D.而者大于后者3、在纯随机重复抽样的情况下,要使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其它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数必须(A.增加2倍B.增加到2倍4C.增加4倍D.增加到4倍某工厂连续生产, 在一天中每隔半小时取出一分钟的产品进行全部检查,这是()A.等距抽样 B.类型抽样C.整群抽样D.纯随机抽样5、在抽样调查中()A.既有登记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C.没有登记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6、在抽样调查中,无法避免的误差是(A.登记性误差B.允许误差C.系统性误差D.抽样误差7、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A.抽样误差B.代表性误差C.登记误差D.系统性误差8、抽样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的关系表现为(A.而者小于后者B.而者大于后者C.前者等于后者D.不能断定大小9、抽样估计中,要求概率保证程度为95%,A. 2B. 3C. 1.9610、抽样单位数与抽样误差的关系为()A.正比B.反比C.正向11、抽样误差与标准差的关系为()A.正比B.反比C.反向12^ 一个全及总体()B.只有登记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D.既无登记误差,也无代表性误差则相应的概率度为()D. 1.8D.相等D.相等B.可以抽取很多个样本18、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B.对调查单位做深入研究C.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D.计算抽样数目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A.实际误差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C.平均误差程度 样本指标是()A.甲单位较大B.无法判断C.乙单位较大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要提高推断的可靠性程度必须( A. B. C.19、20、21、22、D.可能误差范围 D.相同 D.缩小极限误差对一批产品按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200件进行调查,其中废品8件,已知样本容量是产 品 C.只能计算一个指标 D.只能抽取一个单位13、 抽样误差的大小()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B.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C.可以避免,但无法控制D.无法避免,但可以控制14、 在抽样单位数相同的条件下,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办法比较,抽样误差()A.较大B.较小C.相等D.相反15、 计算抽样误差时,有样本标准差的资料,根据()计算A.最大一个B.最小一•个C.中间一个D.平均数16、 根据抽样的资料,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在人数相等时,优秀生比重的抽 样误差()A.—年级较大B.二年级较大C.相同D.无法判断17、 根据重复抽样的资料,甲单位工人工资方差为25,乙单位为100,乙单位人数比甲单位多3倍, 则抽样误差()A.甲单位较大B.无法判断C.乙单位较大D.相同总量的上,当F (t ) =95.45 %时,不合格率的抽样极限误差是()20 ⑴A. 1.35%B. 1.39%C. 2.70%D. 2.78%23、 某市为了了解小学生发育状况,把全市个小学按地区排队编码,然后按排队顺序每隔20个学校 抽取一个学校,对抽中学校所有学生都进行调杏,这种调查是()A.简单随机调查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24、 某地区为了了解职工家庭生活状况,首先把职工按所在国民经济行业分为13类,然后在每个行 业抽选200名职工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A.整群抽样 B.等比例类型抽样 C.不等比例类型抽样 D.等距抽样 25、一次抽样调查,同时对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推断,计算两个样本容量=220.25,=408.02,样本容量应为() A. 220B.408C. 221D. 4092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全及总体抽取10%作为样本,则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不重 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之比为()A.0.9B. 1.0C.1.05D. 1.11二、多项选择题1、按抽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填空jA.重复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E.不更复抽样 2、 统计误差包括()()()()()A.登记性误差B.代表性误差C.系统性误差D.偶然性误差E.抽样误差 3、 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A.无法避免B.可以控制C.可以避免D.可以计算E.只有在估计结束才能知道 4、 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A.抽样单位数B.抽样方法C.总体单位数D.抽样组织形式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 程度 5、 抽样估计的方法有()()()()()A.平方法B.最小平方法C.点估计D.区间估计E.平均法 6、 要增大抽样推断的概率保证程度,可以()()()()()A.缩小概率度B.增大抽样误差范围C.缩小抽样误差范围D.增加抽样数目E.增大概 率度 7、 和重复抽样相比,不重复抽样有以下几个特点()()()()()A.总体单位数在抽样过程中逐渐减少B.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被重复的可能C.总体中每个单位没有被至复的可能D.样本可能数目要多些E.样本可能数目要少些 8、 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总体标准差常常是未知的,经常采用的替代办法有()()()() ()A.用过去同类问题的全部调查或抽样调查的经验数据B.用样本的标准差C. 凭抽样调杏者经验确定D.先组织实验性抽样,用试验样本的标准差E.用总体方差 9、 要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可以采取的办法是()()()()()A.扩大估计值的误差范围B.缩小估计值的误差范围C.增大概率度D. 降低概率度E.增加样本容量10、 影响样本容的因素主要有()()()()()A.总体单位标志变异程度B.允许误差的大小C.抽样方法(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D.抽样方式E.推断的可靠程度1、 抽样误差可以事先 ________ 并旦加以=2、 根据取样的方式不同,抽样方法有 抽样和 抽样两种。
【现代汉语下册(黄伯荣、廖序东版)】思考练习1-4参考答案

•
一般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笔直、雪亮、 红彤彤、绿油油”等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因为这些词本身含 有程度深的意思。我们之所以判定它们为形容词,是因为它
一、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试 举出例句说明划分词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为了认识、分析、说明语句的语法结构,有必要对结构中的各种用法不同的
词加以分类,把用法相同的许多词用一个概括的类别名称来称说。要不然,就要
把用法相同的词一个个列举出来,这样就难于认识、说明结构的异同及其规律. 词类是汉语里的客观存在,各类词有不同的语法特点,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这就为划分词类提供了可能性。例如:“瞎子摸鱼”中“瞎子、鱼”可以受指示 代词的修饰,而动词“摸”不行;“摸”可以受副词“不”的修饰,而名词不行。 这样根据词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就可以把词分出不同的类来。 划分词类不但有可能性,而且有必要性。因为各种各样的句子多数是由词逐
现代汉语语法
思考和练习答案
第五章 语法
思考和练习一
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 什么?
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 语法分类。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
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
第五章 语法
思考和练习三
一、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 么?
两者的不同主要是:实词意义比 较实在,有词汇意义,能充当句法成 分;虚词则相反,意义较虚,只有语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最佳选择题1. 研究中的基本单位是指( D)。
A.样本 B. 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 个体E. 总体2.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的是( 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 D. 研究总体统计量E. 计算统计指标3. 参数是指( B )。
A.参与个体数 B. 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E. 参与变量数4. 下列资料属名义变量的是(E)。
A.⽩细胞计数B.住院天数C.门急诊就诊⼈数D.患者的病情分级 E. ABO⾎型5.关于随机误差下列不正确的是(C)。
A.受测量精密度限制B.⽆⽅向性 C. 也称为偏倚D.不可避免 E. 增加样本含量可降低其⼤⼩⼆、名称解释(答案略)1. 变量与随机变量2. 同质与变异3. 总体与样本4. 参数与统计量5. 误差6. 随机事件7. 频率与概率三、思考题1. ⽣物统计学与其他统计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统计学可细分为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物统计学、卫⽣统计学、医学统计学等,都是关于数据的学问,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知识的⼀门科学与艺术。
⽽⽣物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与⽅法应⽤于⽣物学、医学的⼀门科学,与医学统计学和卫⽣统计学很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医学统计学侧重于介绍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法,⽽卫⽣统计学更侧重于介绍社会、⼈群健康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法。
2. 某年级甲班、⼄班各有男⽣50⼈。
从两个班各抽取10⼈测量⾝⾼,并求其平均⾝⾼。
如果甲班的平均⾝⾼⼤于⼄班,能否推论甲班所有同学的平均⾝⾼⼤于⼄班?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从甲、⼄两班分别抽取的10⼈,测量其⾝⾼,得到的分别是甲、⼄两班的⼀个样本。
样本的平均⾝⾼只是甲、⼄两班所有同学平均⾝⾼的⼀个点估计值。
即使是按随机化原则进⾏抽样,由于存在抽样误差,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般很难恰好相等。
浙科版新教材生物课后习题 必修1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已校对2遍)

必修1P5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二、简答题略。
参天大树,水分能从地下深处的根部运输到叶子,就是因为这种内聚力使水形成连续不断的水柱而被“拉上去”。
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也使水的表面张力极大,使水的表面好像覆盖了一层看不见的薄膜。
P10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讨论题参考答案1.可观察到细胞中被苏丹Ⅲ染液染为橙黄色的脂肪滴。
2.若观察到细胞之间的脂肪滴,可能是因为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细胞破损使细胞内的脂肪滴移至细胞外。
3.高倍镜使通光量减少,从而视野变暗。
P14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讨论题参考答案1. 略。
2. 略。
3.生物材料的原有颜色可能会干扰显色反应的实验结果。
P16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C4.C二、简答题蛋白质的分类方式有很多:①按组成蛋白质的化学成分,可分为简单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②按蛋白质分子的形状,可分为球状蛋白质和纤维状蛋白质;③按蛋白质的生物功能,可分为酶蛋白、结构蛋白、载体蛋白、受体蛋白、防御蛋白(免疫球蛋白)、营养和储存蛋白、收缩蛋白、运动蛋白等。
P24活动“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讨论题参考答案1.①切片要薄,越薄效果越好。
②盖上盖玻片后要垂直轻轻敲击,以避免盖玻片横向移动而影响观察效果。
③使用样品和试剂时要注意避免污染物镜和载物台。
2.例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有些新鲜的植物细胞能观察到叶绿体或大液泡,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和液泡。
P27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C二、简答题1.答题思路:学生可根据题干信息中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起源时间的不同,从简单或复杂的结构特点以及是否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来描述两者的差异。
2.答题思路:“科学”和“技术”两个词通常一起出现,但有着很大的区别。
教师应先查阅一定量的资料,对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有充分的了解后,再动员学生讨论。
P29活动“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过性”讨论题参考答案1.烧杯蒸馏水呈淡棕色。
应用文写作第四版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应用文写作》(第四版)【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应用写作的一般原理1. 应用写作有哪些主要的特点?答:应用写作的特点有:(1)明确的实用性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有明确的实用性。
应用写作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的,有很明确的实用性。
如写一则消息,就是为了传递信息;写一份说明书,就是为了介绍产品;写一份函,就是为了联系工作。
所以,应用写作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为事造文,因事生文,避免去写那些内容空洞、不着边际、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文章。
(2)内容的真实性应用写作中所涉及的人与事,一定要确有其人其事,情节、数字、细节都不能虚构,否则就不能达到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目的,还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给工作造成很大的损失。
(3)作者与读者对象的特定性应用文的作者,尤其是公文的作者,一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
公文的草拟靠一个人往往是不行的。
作者在执笔之前,领导要交代写作意图,初稿写成之后,要在一定范围内集体讨论,请大家提出意见,然后再作修改,最后经领导审核通过后才能付印。
所以严格地说,公文是集体劳动的产品,其作者是一个群体。
应用文的读者对象是特定的,尤其是带有保密性的公文,其读者对象被严格确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远不如文学作品的读者对象那么广泛和不确定。
(4)较强的时效性应用写作一般都讲究时效,要求作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不允许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否则就会贻误工作。
如会议通知,一定要在开会之前发出,若会议开过后再写会议通知,就一点也没有效用了。
再如一些紧急指示,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写出,超过时限,这个指示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5)格式的规范性应用写作要讲究格式的规范。
每一种应用文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格式。
这些格式,大家都要遵守。
所谓格式,包括书写、排印行款式样、结构层次、习惯用语、称谓、签署等。
应用文体有了格式,可便于写作、阅读、承办、归卷、查询。
当然,格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这种变化必须以社会公认为前提。
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操作系统概述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1. 选择题(1) C (2) D (3) C (4) C (5) B (6) C (7) B (8) C (9) B (10)B(11) A2. 填空题(1) 硬件软件(2) 存储管理设备管理(3) 软硬件资源(4)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5) 20ms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3. 判断题(1) × (2) × (3) √ (4)× (5) × (6). √ (7) √ (8)√4. 问答题(1) 简述操作系统的概念答:操作系统是一组能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方便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2) 什么是批处理系统为什么要引入批处理系统答:批处理系统指用户的作业成批的处理,作业建立、过渡、完成都自动由系统成批完成。
因为1958~1964年,晶体管时代,计算机速度、容量、外设品种和数量等方面和第一代计算机相比都有了很大发展,计算机速度有几十倍、上百倍的提高,故使手工操作的慢速度和计算机运算的高速度之间形成一对矛盾。
只有设法去掉人工干预,实现作业自动过渡,这样就出现了成批处理。
(3) 什么叫多道程序试述多道程序涉及技术的基本思想及特征,为什么对作业进行多道批处理可以提高系统效率答: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下,相互穿插交替运行。
当某道程序因某种原因不能继续运行下去时,管理程序就将另一道程序投入运行,这样使几道程序在系统内并行工作,可使中央处理机及外设尽量处于忙碌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
在批处理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形成多道批处理系统,多个作业成批送入计算机,由作业调度程序自动选择作业运行,这样提高了系统效率。
(4) 何为分时系统简述其特点。
答:分时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法,使一台计算机同时为多个终端服务。
《汉字学》第六章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S

第六章汉字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节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文字语素文字汉字文化圈现代汉字现代汉字学文字: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语素文字:以单字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文字与语素基本上相互对应的文字叫语素文字。
汉字是其代表。
汉字文化圈:汉字不仅为汉民族的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而且为其他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伴随着灿烂的中华文明由黄河流域向四方传播,逐渐形成了汉字文化圈。
中国是汉字的故乡,也是汉字的基地。
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学校推行双语教学,华语作为第二语文被列为英文学校的必考科。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陆续公布了简化字方案,与我国内地完全一致。
日本《常用汉字表》和人名用汉字合计2229个;韩国《教育基础汉字表》共收汉字1800个,韩国的书面语至今仍是汉字谚文并用。
现代汉字:指记录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汉字,包括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用字,也包括现代和古代都通用的汉字。
不包括古代的人名、地点、器物名和文言古语用字,也不包括白话文夹用的文言成语、文言词语的用字;不包括方言字,它不以记录方言为已任;也不包括外族语言的用字,如韩文和日文中夹用的汉字。
现代汉字学:现代汉字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研究的是现代汉字的属性和应用。
这门学科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应用性,它是时代的产物。
现代汉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现代汉字的属性——字量、字形、字音、字序;现代汉字的应用——人际界面和人机界面的应用;汉字的评价和前途。
研究现代汉字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使用汉字,而且可以促进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尽快成熟,并且为国家制定并推行汉字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选择1.下面哪一组是字、音节和语素相对应的?( A )A、好、看、打、吃B、跳、笑、蝙、虎C、前、饭、用、蜘D、家、字、笔、琵2.下面只有一个音节的一组是( D)A、往、不、直、葡萄B、注、意、汉、艾滋病C、形、体、结、沙发D、汉、字、特、花儿三、分析判断1.说出下列词语是什么意义。
一、教材上的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梗概):.doc

一、教材上的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梗概):1.比较下列各组中两种产品或劳务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大小:(1)苹果与食盐;(2)录音机与磁带;(3)小麦与时装;(4)理发与旅游。
答:(1)苹果的需求弹性较大,食盐的供给弹性较大;(2)录音机的需求弹性较小,磁带的供给弹性较大;(3)小麦的需求弹性较小,时装的供给弹性较大;(4)理发的需求弹性较小,旅游的供给弹性较大。
2.分析供给曲线的斜率与供给弹性大小之间的关系。
答:供给弹性大的商品,其供给曲线较平坦,供给曲线的斜率较小。
3.借助于图形分析下列市场条件下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变动情况,并作简要的说明:(1)需求增加,供给不变;(2)需求减少,供给减少;(3)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答:(1)均衡价格提高,均衡产量增加;(2)均衡价格不确定,均衡产量减少;(3)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确定;4.有人说大学学习费用的上涨并未使入学学生减少,需求规律在这里不起作用。
你如何看?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即使大学的学习费用上涨,入学学生却不见减少。
这不能说明需求规律不起作用。
5.为什么说在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而言,--种产品不可能长期供过于求,也不可能长期供不应求?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却会长期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答:在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一种产品供过于求,其价格会下跌,从长期来看,供给会减少,需求会增加,产品的供求会达到均衡。
一般地,不可能出现长期供过于求的局而。
反之亦然。
而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市场的调节作用被压制,产品会出现长期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局面。
6 .用经济理论说明为什么毕加索的艺术作品的市场价格会那么高。
答:毕加索艺术作品的供给是既定不变的,但收藏热使得对它们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所以其市场价格会很高。
7.评论下述对话。
答:对话双方的观点基本正确。
计算题的演算过程和参考答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赠送给教师的教学课件(PPT)中。
思考与练习答案(预测)

思考与练习答案(预测)第⼀章思考与练习1.预测是指什么举例说明预测的作⽤。
答:预测是指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对特定的对象未来发展的趋势或状态做出科学的推测与判断。
预测可以为决策提供必要的未来信息,是进⾏决策的基础。
如在产品的销售⽅⾯,通过对顾客类型、市场占有份额、物价变动趋势、新产品开发等⽅⾯的预测,可以对市场销售起促进作⽤。
⼜如在⽣产⽅⾯,通过对原材料需求量、材料成本及劳动⼒成本的变动趋势以及材料与劳动⼒的可⽤量的变动趋势等⽅⾯的预测,便于企业对⽣产和库存进⾏计划,并在合理的成本上满⾜销售的需求2.预测有哪些基本原理预测有什么特点影响预测精确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预测的精确度答:预测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性原理、连贯性原理、类推原理、相关性原理、概率推断原理。
预测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预测的基本原理,利⽤适当的预测⽅法对未来进⾏预测,因此预测是可能的;另⼀⽅⾯由于各种社会现象和⾃然现象的随机性以及⼈们认识能⼒的有限性等原因,因此不存在绝对准确的预测。
影响预测精确度的主要因素包括:预测资料的分析和预处理,预测问题的分析与认识、预测⽅法的选择和运⽤、预测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等。
因此,要提⾼预测的精确度,需要从以上⼏个⽅⾯认真对待,从⽽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未来信息。
3.叙述预测的基本步骤。
答:预测的基本步骤为;(1)确定预测⽬标;(2)收集、整理有关资料;(3)选择预测⽅法;(4)建⽴预测模型;(5)评价预测模型;(6)利⽤模型进⾏预测;(7)分析预测结果。
4.为什么要对收集的资料进⾏分析和预处理如何鉴别异常数据对异常数据应如何处理答:在预测⼯作中,所收集的资料是进⾏预测的基础,相关资料的缺少或数据的异常都会导致所建⽴的预测模型不准确,从⽽直接影响到预测的结果,所以需要对数据的异常情况进⾏鉴别与分析。
鉴别异常数据可采⽤图形观察法有统计滤波法。
异常数据处理的主要⽅法包括:剔除法、还原法、拉平法、⽐例法等。
【增订六版】现代汉语(上册)第二章文字 思考与练习答案

21
词,而不是表示语言中的音位或音节。汉字用笔画构成的
大量表意符号(字)来表示汉语的语素,从而代表了汉语语素 的声音,而不是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汉语的音位或音节,所
以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举例略)
6
四、说“汉字是意音文字”对不对?请说明理由。
“汉字是意音文字”这一说法是不对的。有人根据汉语
形声字的形旁是义符,声旁是音符,从某种程度上表示字
的看法)
4
三、汉字有哪些特点?
(一)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二)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三)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 (四)汉字有超时空性
(具体分析举例略)
5
四、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文字?
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两大类。表 音文字是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的有限的音位或 音节,作为标记词语声音的字母;表意文字是用数目众多 的表意符号表示一种语言中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素或
的义和音而说汉字是“意音文字”。但是,形声字的形旁
和声旁合起来整个表示语素之义,其形旁只是表示语素之
义类,是类义符,声旁表语素之音,是类音符,要一音一
符才是真音符。声旁本身来自义符,假借义符表音类,又
【增订六版】现代汉语(上册)第一章语音 思考与练习答案

五、试把下列省级行政区简称字音的声母写出来,并 写出全称汉字及其声母。
新(X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x j ∅ ∅ ∅ z zh q) 川(ch 四川 s ch) 藏(z 西藏自治区 x z z zh q) 滇(d 云南 ∅ n) 黔(q 贵州 g zh) 台(t 台湾 t ∅ ) 港(g 香港 x g) 澳( ∅ 澳门 ∅ m)
3
二、试联系你所熟悉的语言,谈谈什么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并谈 谈它们在语音中的表现或作用。
音高、音强、音长、音色是声音的四要素。语音既然是一种 声音,那么这四要素也会在语音中表现出来。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物体发音所以有高低的区别,一般地 说,是由于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即频率高低的不同,这同发音 体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系。语音的发音体是声 带。成年男人的声带长而厚,所以音高低;成年女人的声带短而 薄,所以音高高。老人语音的音高低,小孩语音的音高高,道理 也是一样。这是就语音的绝对音高来说的。在汉语普通话和方言 中,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由语音的音高来决定。声调的音高 是相对音高。
3. 资(z) 知(zh)渣(zh)砸(z) 则(z) 遮(zh)猪(zh)租(z) 斋(zh)灾(z) 邹(z) 周(zh)招(zh)栽(z) 彰(zh)
20
4. 瓷(c) 吃(ch)擦(c) 插(ch)车(ch) 策(c) 粗(c) 锄(ch)柴(ch)才(c) 昌(ch)仓(c) 充(ch)超(ch)蚕(c)
参照教材内容绘出发音器官示意图,并按“肺和气管”、“喉头和声 带”、“口腔和鼻腔”三大部分分别注明发音器官各部位的名称。在 此基础上再熟记各个发音部位的名称,其中以熟记口腔和鼻腔的发音 部位和名称最为重要。
6
四、语音具有哪些属性?为什么说社会属性是语音的 本质属性?
浙科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3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选择性必修3P9活动“配制可用于培养酵母菌的马龄薯蔗糖培养基”讨论题参考答案:1在生活•中人们可以见到久置的煮熟马铃薯上长出微生物,这意味着马铃薯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它们所需的营养物质。
2 .本实验中,煮沸后的马铃薯浸汁给酵母菌的生长提供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成分。
3 .琼脂不会被酵母菌分泌的酶所分解,所以琼脂不能成为酵母菌生长所需的碳源。
PIO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B二、简答题1 .因为不能确定使用过的器皿在培养过程中是否被某种致病微生物污染。
若致病菌大量繁殖后,不经灭菌直接处理被污染的培养基,就有可能造成致病菌对环境的污染,使人患病。
2 .细胞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培养时,与培养液充分接触,就单个细胞而言,通过细胞膜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速度比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大,因此增殖速度比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快。
3 .野生植物、秸秆、非蛋白氮等能给微生物提供相应的营养成分,用这些物质作为培养基的原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同时可以进行废物利用,从而降低成本。
P15活动“接种、分离并培养酵母菌'讨论题参考答案1与未接种的培养基相比,接种的培养基由于酵母菌的增殖而变浑浊。
4 .与用酵母菌纯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接种的结果相比,用样品稀释液接种的固体培养基表面出现特征相同的、最小菌落即认为可能是分离出了酵母菌单菌落,5 .若出现,可能是在接种过程中有杂菌污染(根据菌种来源不同,可能有多种合理答案)。
6 .否。
方法一:挑取单菌落接入糖水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查是否能产生酒味;或接入面团中观察能否发面;方法二:挑取菌落样品,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识别。
P21活动“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讨论题参考答案1 .不按照稀释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操作会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先取用释稀释度小的溶液,微生物浓度大,再用同一移液器吸取稀释度大的菌液,就会提高后者的细菌数目,从而导致较大的统计误差。
机械基础(多学时)—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绪论1.思考题(1)构件和零件的主要区别。
答:构件是运动单元,零件是制造单元,零件组成构件。
(2)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都是由动力装置、传动装置、执行装置和操纵、控制及辅助装置组成的。
(3)机械零件使用最广的材料是什么材料。
答:机械零件使用最广的材料是金属材料。
2.选择题(1)( A )统称为机械。
A.机器和机构B.机构和构件C.构件和零件D.零件和机器(2)CA6140型普通车床的执行装置是( D )。
A.床头箱B.进给箱C.挂轮箱D.主轴(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生活中如果没有摩擦,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方便B.冬天向冰雪覆盖的地面上洒些炉灰是为了增大摩擦C.胶鞋的鞋底一般都有花纹,是为了减小行走中摩擦力3.简答题(1)何谓机械?答:机械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重要劳动工具,它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简述机械零件的承载能力。
答:组成机器的零件具有足够的承受载荷的能力,称为承载能力。
零件的承载能力主要由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来综合衡量。
(3)简述摩擦的利弊及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答:(1)摩擦的有利作用①传动作用②制动作用③阻尼作用(2)摩擦的有害作用①损耗能量②引起磨损(3)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
(4)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在接触面上加润滑剂、利用气垫、磁悬浮(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分离)等。
第1章题解思考题: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答: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答: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怎样的?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作用线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实用法律文书写作 (第四版)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人大版

《实用法律文书写作》第四版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一、自然顺序法、突出主罪法、突出主犯法、综合归纳法二、1、语言准确,选用词语要注意单义性,选用近义词要恰当,法律常用词语要规范2、语言精练,避免重复、言简意赅、多用短语3、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不用或少用修辞4、语言庄重,严肃、持重、不随便、不轻佻三、2020年9月6日晚8时许,于城南乡露天电影厂,犯罪嫌疑人巩广启在看电影期间,找来本村村民犯罪嫌疑人王广廷和犯罪嫌疑人张振炎,提议因看不惯前一天同村女孩王、赵被黄朝杰欺负,决定殴打黄朝杰以示教训。
便由巩广启在暗处指认,王广庭、张振炎拉拽黄某,随即三人厮打起来。
王广庭在厮打之际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扎向黄朝杰的臀部和大腿。
三人随后回家睡觉。
黄某因股动脉被刺破,流血过多,错过最佳抢救时间,经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去世。
犯罪嫌疑人王广庭涉嫌非法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巩,虽未直接参与殴打被害人,但其作为案件的策划者和参与者,间接造成被害人死亡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应认定其构成故意伤害罪。
犯罪嫌疑人张镇炎涉嫌参与斗殴,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认定其是故意伤害罪的从犯。
第二章一、呈请拘留报告书犯罪嫌疑人刘×勤,女,1985年2月5日生, 出生地:辽宁省××市,居民身份证号码:××××××19850205××××,汉族,大学本科,××市××公司出纳。
现住在辽宁省××市××镇××路35号楼1012号。
呈请拘留的理由和依据:犯罪嫌疑人刘×勤2016年4月10日, 在街心公园,刘×勤用织毛衣的铝针将高×生的4岁外孙杨×国双眼刺伤(使杨×国左眼失明,右眼眼底出血)。
思考与练习答案(预测)汇总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1.预测是指什么?举例说明预测的作用。
答:预测是指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对特定的对象未来发展的趋势或状态做出科学的推测与判断。
预测可以为决策提供必要的未来信息,是进行决策的基础。
如在产品的销售方面,通过对顾客类型、市场占有份额、物价变动趋势、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预测,可以对市场销售起促进作用。
又如在生产方面,通过对原材料需求量、材料成本及劳动力成本的变动趋势以及材料与劳动力的可用量的变动趋势等方面的预测,便于企业对生产和库存进行计划,并在合理的成本上满足销售的需求2.预测有哪些基本原理?预测有什么特点?影响预测精确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高预测的精确度?答:预测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性原理、连贯性原理、类推原理、相关性原理、概率推断原理。
预测的特点: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预测的基本原理,利用适当的预测方法对未来进行预测,因此预测是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随机性以及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等原因,因此不存在绝对准确的预测。
影响预测精确度的主要因素包括:预测资料的分析和预处理,预测问题的分析与认识、预测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预测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等。
因此,要提高预测的精确度,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认真对待,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未来信息。
3.叙述预测的基本步骤。
答:预测的基本步骤为;(1)确定预测目标;(2)收集、整理有关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建立预测模型;(5)评价预测模型;(6)利用模型进行预测;(7)分析预测结果。
4.为什么要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预处理?如何鉴别异常数据?对异常数据应如何处理?答:在预测工作中,所收集的资料是进行预测的基础,相关资料的缺少或数据的异常都会导致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不准确,从而直接影响到预测的结果,所以需要对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行鉴别与分析。
鉴别异常数据可采用图形观察法有统计滤波法。
异常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剔除法、还原法、拉平法、比例法等。
第1章 练习与思考的参考答案

第1章导论【练习及思考】参考答案要点1. 填空题(1)微观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假设是:经济人假设(或人都是自利的)。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3)经济学根据其不同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4)现实经济生活中有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经济制度:市场和计划。
(5)经济学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无限性的矛盾。
2. 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市场失灵。
(2)(√)如果没有资源的稀缺性也就没有经济学了。
(3)(× )“人们收入差距大一点利于社会发展,是好的”的命题属于实证分析。
(4)(√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机会成本递增。
(5)(√ )微观经济学使用的方法中有一个边际分析方法。
(6)(√ )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前提。
3. 选择题(1)经济学可以定义为(C)。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B.研究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C.研究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经济性用途的科学D.研究企业取得利润活动的学说(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A B.C D)。
A.生产什么B.怎样生产C.为谁生产D.生产多少(3)“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B)。
A.规范的表述B.实证的表述C.肯定的表述D.现象的表述(4)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B)。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C.人们根据他人的反应而行事D.人们不会为自己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5)以下的问题哪个不属于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D)。
A.企业生产什么B.企业如何生产C.消费者如何消费D.政府货币政策(6)微观经济学分析中,假定信息是(A)。
A.完全B.不完备C.依据条件来确定4. 问答与论述题(1)机会成本的含义什么,举例说明机会成本递增?答:人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人们做出选择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练习答案要点或参考答案冯谖客孟尝君(王树基执笔)一、如果说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是自信的表现,那么形成他这种自信的主客观原因何在?答:冯谖之自信,从主观方面看,既源于他卓越不凡的见识与才具,也源自于他对主人好客养士以巩固其地位的心理的准确把握。
从客观方面看,他所投靠的孟尝君素以好客著称于世,冯谖此举即使不奏效,也不至引起祸端。
二、联系“毛遂自荐”“伯乐相马”一类故事,试析实行“唯才是举”(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等主张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答:毛遂生于乱世,当时天下急需人才。
他向平原君自荐之时,恰是秦攻赵的危机时刻。
千里马卓荦不群,却被当作凡马视之,它之所以被发现,恰是因为有伯乐这样的善于相马之人。
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安定局势需要人才,而人才得以充分发挥才干,需要有识才之人,需要爱才、用才之人。
因此,实行“唯才是举”也好,“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好,都需要:1.政治上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2.公平、公开、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3.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4.社会上普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
这四点,是人才成长和得以施展才干的必要的社会条件。
三、从选择、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
答:课文中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仅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原文以狡兔三窟比喻避害之策应尽量想得周全,应进退有路。
从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看,有“三窟”可以有选择、有比较,那“窟”更好,更适合自己,就到那“窟”去,即所谓“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从满足个性发展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好事。
但“三窟”终究有别,其人事环境、工作内容、性质及具体岗位肯定有差别,由于受教育程度、能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不可能身通百技,事事兼通,况且精力有限,人生短暂,想在“三窟”中都游刃有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这就是这一问题的二重性。
四、谈谈本文是如何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的?答: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有:(1)抑扬互用,蓄势待发,在波澜起伏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一开始即用抑法。
冯谖因“贫乏不能自存”愿为孟尝君食客,但一“无好”,二“无能”,被“笑而受之”,是抑;左右“贱之”,“食以草具”,是抑;“无鱼”、“无车”、“无以为家”,左右皆“笑之”、“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进得门来已是三抑。
冯谖自荐为孟尝君往薛地收债,本来已到扬处,可孟尝君又“不悦”,竟出言“先生休矣”,可谓抑到了极处了。
常言道,物极必反。
此后,当孟尝君亲身体验到了“市义”之益时,文章才顿时扬了起来,且一发而不可收。
从接连不断的“抑”,我们看到了冯谖的老辣与练达;从此后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扬”,我们又领略了冯谖的远见、谋略与胆识。
文章正是在先抑后扬,抑扬互用之中,造成了起伏波澜,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2)精心组织情节,推动人物性格发展。
随着情节的发展,冯谖的形象由隐而显,最后活现于读者眼前。
全文故事情节分三折写来,即弹铗而歌、焚券市义和复凿二窟。
三折戏顺次展开,触及的生活面愈来愈宽阔,冯谖也就愈来愈能够在广阔的天地中施展他的才能,人物也完成了由寒士到代表下层百姓利益的政治家到自觉为贵族服务的策士的转变。
(3)主次人物互相衬托。
本文在人物的刻画上一宾一主,相互映衬。
就人物关系来说,孟尝君是主,冯谖是奴,孟尝君对冯谖的支配地位是明显的。
但作者的艺术构思恰恰相反,冯谖凭着他的智慧和才干,不仅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且发挥着对孟尝君的主导作用,它是文章中当之无愧的主人公,在许多地方,孟尝君都不过是配角。
(4)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使得“冯公须眉浮动纸上”。
《冯谖客孟尝君》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是借助于他的语言,用人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性格,如“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这一段议论,便是全文的枢纽,作者写得周密而不啰嗦,对于刻画冯谖的性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现出冯谖多谋善断、熟谙权术的性格特征。
总之,《冯谖客孟尝君》所写的具体事件,或者不无虚构之处,这完全是作者为了夸张士人的作用。
但作为一篇散文,在刻画人物的技巧上,确实为后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史伯对桓公问(欧怒执笔)一、史伯所说的“专同”,与专制统治有什么内在联系?答题要点:“以它平它谓之和”,即是允许发表不同意见,“言者无罪,闻者足诫”是民主社会的基本准则。
西方社会民主原则承认“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同时,也强调“保护少数人原则”,不能因有不同意见而打击迫害,这是民主的重要精神,如果搞“一言堂”,众口一词,异口同声,那么这不是真正的民主,是抛弃正确的“和”的原则而实行“专同”的专制统治,是“天夺其明,欲无弊得乎?”专制统治的特征正是一切以统治者的意志为出发点,统治者的意志就是众人的意志,不允许有不同的意见,也就是史伯所说的“专同”。
二、就“声一无听,物一无文” ,谈谈你对对立统一矛盾关系的认识。
答题要点包含着多种元素的组合,而不是单纯的一种元素,即所谓“声一无听,物一无文”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要承认矛盾存在的合理性,并正确对待矛盾。
以同裨同的方式来消灭矛盾是不可行的,违背了世界是多元统一的原则。
只有存在矛盾统一体,世界才是完整的,也只有在矛盾的作用下,世界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如果一切都以同为标准,等于取消了矛盾,取消了多样化,最终的结果会限制事物发展。
所以,“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要承认矛盾,承认不同,正确对待矛盾,而不是消灭不同,消灭矛盾。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李安松执笔)一、分别说明词中所用典故的涵义,并细味稼轩词“以文为词”的艺术特色。
答:词的开头把陈亮比作元龙、孟公,既是赞扬陈为豪爽慷慨之士,又写明陈、辛是意气相投的同志。
“硬语盘空”是借喻不合当政的激烈言辞回旋天空。
“汗血”、“骏骨”比喻人才处境困顿,备受压抑,更讽刺当政者摧折人才。
“中宵舞”说明作者并非一味悲痛失落,有力地展现了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志士形象。
“补天裂”用女娲补天事,期待陈亮大显身手,完成统一大业。
以上所用典故,分别出自《三国志》、《左传》、《汉书》、韩愈的《荐士》诗、《史记》、《战国策》、《晋书》和《淮南子》等著作,以自己强烈的感情融汇典史,化为词人的语境,体现出作者“以文为词”、“以议论为词”的艺术特色。
二、谈谈词中描写到的自然景物是怎样呈现出浓厚强烈的主观色彩的?答:上片写两人鹅湖相会,高歌痛饮,描写到的自然景物有“惊散楼头飞雪”,此句用浪漫的笔调呈现出同志欢会、兴高采烈的浓郁色彩。
盘空硬语,慷慨激昂,有谁来听?“只有西窗月”,孤月窥窗,饱含了孤寂、冷清之情。
下片的“正目断、关河路绝”,表面状眼前大雪封山之景,实际上是感叹中原恢复之难。
张中丞传后叙(冯国晨执笔)一、体会并说明本文记叙与议论并重的特色记论叙述相结合。
前部分侧重议论,推理严密,层层深入,驳斥中补叙许远事迹;后部分侧重叙事,散淡中见生动。
前之议论为后之叙事的纲领,后之叙事为前之议论提供佐证。
二、韩愈写作本文的起因是什么?主要意图是什么?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朝廷论功行赏。
对于张巡与许远,有人利用他们后代的幼稚无知,竭力散布他们降贼有罪的谣言,制造舆论,为自己贪生怕死开脱,为割据势力张目。
韩愈十分愤慨,为说明事实真象,驳斥小人谬论,弘扬正气,打击邪恶,写下了这篇文章。
三、具体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人物描写生动传神。
细节描写如南霁云乞师断指射塔明志,张巡的须冉若神、记忆力超凡等堪称神来之笔。
正反人物品格互相对比,英雄人物性格互相映衬,张巡的胆识、许远的宽厚、南霁云的刚烈相映生辉,起到了塑像立碑作用。
念奴娇.过洞庭(李安松执笔)一、此词作者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表现在:其一是写洞庭月色,表里俱澄澈,物心交融,显现了人格魅力;其二是写岭表经年,肝胆皆冰雪,光明磊落,突现了人格魅力;其三是写奇特景象,豪气溢天地,顶天立地,强化了人格魅力。
二、简析这首词物镜与心境相交融的艺术特色。
答:词的上片没有停留在洞庭月色、月光如水的景物描写上,而是附上了小舟,引入了作者,表里俱净,妙处难说,把写景与写情、物镜与心境结合起来;下片的肝胆皆冰雪与上片的表里俱澄澈相照应,物镜与心境融二为一,达到高度统一。
三、“尽吸(挹)西江”三句的豪纵气概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答:“尽挹西江”三句,奇峰突起,可谓神来之笔。
它借用禅宗语写饮酒的豪迈胸襟,见《景德传灯录》卷八。
“细斟北斗”,把天上的星斗想象为人间的酒斗,作者奇特的构思在于把洞庭月色的景物幻化了,像着了魔似的听主人使唤,天地万物成了宾客,应邀前来细斟畅饮,热闹非凡。
这种豪迈气概,表明作者早已把人间的荣辱抛到了九霄云外。
品质(刘阳执笔)一、格斯拉是个怪人吗?他的行为不符合历史的潮流,作者为什么歌颂它的品质?谈谈你对格斯拉这个人的看法。
格斯拉虽然穷困,但是恪守职业尊严。
作为一个穷苦的鞋匠,格斯拉一生中只做一件事——制作靴子,他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死而无憾。
这是一位诚实敬业、热爱自己的手艺,宁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质量,在纷繁的世界里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的底层劳动者的形象。
二、“我”与格斯拉共见了几次面?作者对这几次见面的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通过作者与格斯拉兄弟的见面描写,写出格斯拉兄弟手艺的高超的和人品的高尚。
小说开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领略了格斯拉的手艺。
作者细致地描绘橱窗陈列的样品,称赞格斯拉高超的制鞋手艺。
从介绍“我”和格斯拉的具体交往中,写出格斯拉的信誉好,靴子的质量高。
从他接待顾客的方式来看,显然他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制作靴子上。
他对自己的手艺有一种自信,对自己制作的靴子也有把握。
面对大公司粗制滥造的时髦靴子,格斯拉的生意持续下滑,但是格斯拉作为一个底层劳动者的良好品质展现出来,他亲手制作靴子,不让别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时间;他用最好的皮革;他废寝忘食;他从不预收工钱,“经常断炊”……他坚持一贯的做人准则,一直到生命的最后。
三、“我”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经穿的靴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文价值观立场?与格斯拉的对话以及作者去做靴子的细节描写,倾注了真挚的情感。
在一次次的交往中,“我”对格斯拉充满了理解和同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不断地称赞他的手艺的同时,引导读者注意他的命运;而最好的手艺,最悲惨的命运形成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
作者赞扬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借这个形象,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四、你认为格斯拉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悲剧?悲剧原因1.格斯拉虽然贫穷,但宁可饿死也恪守职业道德的个性;2.资本垄断,机器作坊,社会风化变坏的社会背景也是他不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