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特定泥石流灾害造成 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 经济活动破坏的期望值; E—给定区域内受灾害威 胁的对象, 包括人口、财 产、基础设施、经济活动 等; H—定区域内潜在泥石流 灾害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 概率, 用0(无危险)~ 1(高危险)之间的某数值 表示; V—泥石流灾害以一定的 强度发生而对受威胁对象 所造成的损失程度, 用 0(无损失)~1(完全损失)。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总结
1、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学者E.Blackwelder经过长期研 究,发表论文:“Mudflows as a geologic agent in semiarid mountains”(译为“半干旱山区泥石流灾害的地质 特征”),这是首篇详细介绍泥石流特征的论文。 2、20世纪70年代,国际工程联合会首先对泥石流危险性 评价进行了基础研究。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的David J.Varnes(1984)博士在第三届国际地貌学大会上,对近 年来各国学者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领域所做的有关研究进 行了总结报告。对研究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为今后进行泥 石流灾害研究提供了技术规范。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1、谭炳炎在1986年对泥石流严重程度进行了综合评判,主要 从定性角度判别泥石流的危险性,其确立的泥石流沟的判别方 法和数量化综合评判的科研成果在铁路部门得到推广和应用, 为国内今后泥石流危险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2、在1988 年北京大学刘希林博士首次提出了采用关联度分 析法来定量判定单沟泥石流危险度。选取最大容重、流域面 积、爆发频率等八个影响因子,用四分法确定各因子等级后, 应用关联度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计算各因 子得分并求出得分总和,最后根据该总分数对泥石流进行危 险度划分。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4、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理论不断发展,学者们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泥石流危险性 进行评价,取得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齐信利用3S技术和 多时相多源遥感影像来快速有效地监测北川震后地质灾害解 译与危险性评价研究。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北川县苏家坡沟泥石流沟泥石流三期图(遥感解译)
5、1988 年,日本地质学者高桥保(1988)通过对堆积区 厚度与建筑受损程度之间相互关系对泥石流进行危险度评 价。1990 年,日本学者久保田哲对泥石流灾害区域进行降 雨分析,并进行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6、90年代以来,各种理论方法开始成型完善,多随着RS、 GIS 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工 具,利用RS和GIS技术获取区域背景资料,并对地质灾害进 行遥感解译和空间分析,能够快速获取到精度更高的分析 结果。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研究区域水流情况
洼地填充后的DEM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3、高精度DEM( 数字高程模型)的制作
TM与DEM生成的3维模型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4、研究区流域尺度危险性评价
距断层距离与泥石流空间分布情况
沟道密度与泥石流空间分布情况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H (Hazard) 危险性 R(Risk) 灾害风险
V(Vulnerability) 易损性
E(Exposure) 暴露性
评价体系
灾害规模
危 险 性 评 价
泥 石 流 灾 害 风 险 评 价
历史灾害危险 性评价
灾害活动频次 灾害密度 地形地貌因子 地质因子 气象水文因子 致 灾 因 子
潜在灾害危险 性评价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3、20世纪90年代,刘希林等在1993年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危险因子等级划分的基础上,得到了泥石流危险度定量计 算公式。1997年孙广仁等在泥石流的形成地质环境基础上,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西宁北山寺的13条泥石流进行评 价,评价结果对泥石流的监测和整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现 实意义。
北川县西山坡泥石流沟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基于基于FLO-2D 的泥石流强度表达
七盘沟7·11 泥石流模拟强度指数IDF 与受损建筑物的空间分布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纵观国内外在泥石流灾害研究领域的工作,主 要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研究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及运 动特征和分布规律,全面系统的泥石流灾害风险评 价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同时,目前的泥石流研究 仍以单一的泥石流或灾种为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 多侧重于灾害机理、灾害评价、预测预报灾害防治 及综合减灾对策等方面,而缺少灾害风险性方面的 研究。因此,今后在泥石流灾害评价方面的研究应 该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
定义:泥石流灾害风险是在一定区域和给定时段内,泥
石流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经济活动产生损失的可能 性或期望值。泥石流灾害风险综合反映了泥石流灾害 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由致灾体的危险性、承灾体 的易损性和孕灾环境的暴露性组合而成。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概念模型
泥石流灾害三角形
R=H·V·E
汇报结束,谢谢聆听!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1、研究区背景分析
在借鉴归纳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野外调查, 分析研究区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确定泥石 流灾害基本情况。
2、研究区流域划分
DEM 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的水文分析模块,依 次通过洼地填充、水流方向提取、生成河网、确定流域盆地、 提取子流域五个步骤获取研究区的流域,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 分析与验证。
5、泥石流沟道危险性评价
泥石流沟道的遥感解译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泥石流堆积计算结果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
总结
纵观我国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以前, 研 究主要局限于对灾害的定点调查和发展趋势预测, 工作主要依托于铁 路、公路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展开, 并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 面上调查工作同时开展。研究成果主要是典型灾害的定性描述, 研究 处于萌芽阶段。80 年代以后, 随着世界危险性评价研究的不断创新 发展, 我国泥石流危险性研究开始突破传统研究模式, 研究理论不断 提高, 研究内容不断丰富, 特别是90年代以来, 危险性评价开始趋于 成熟, 各种研究方法日益完善, 计算机技术渐渐应用于研究工作中。 危险性评价方法也由传统的定性描述和不完全统计分析发展到半定量 评价或定量评价, 评价内容也日趋完善和合理, 评价的科学性日益增 强。
破 坏 损 失 评 价
植被因子 人类活动因子
人口要素 工程要素 资源要素 环境要素 经济产值 当前防灾工程 抗灾能力评价 当前防灾能力 承 灾 因 子
易 损 性 评 价
承灾敏感性评 价
评价流程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 首先是认识灾情和灾害风险, 取 得基本评价要素, 总结以往的灾害事件和技术方法;其次是 统计分析, 建立评价模型, 分析推算可能产生新的泥石流灾 害性质、规模及危害范围和程度;最后, 结合防灾减灾规划、 相关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 进行风险损失估算及减灾效益 评价, 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建议。具体流程如下图: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3、Wieczork在1977年美国进行了加利福尼亚山区的泥石流 灾害发生情况危险性编目工作,根据结果针对当地的泥石 流灾害危险性进行了遥感评价工作,这是首次有效利用大 范围的遥感数据对大范围的泥石流灾害进行的评价。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4、1981年,美国学者Hollingsworth.R和G.S. Kovacs(1981) 使用打分法选取坡度、岩性、切割密度等因子,进行等级划 分(各因子据要求划分为5 个等级),然后叠加计算得到危 险度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