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洛概况(讲解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秦岭第一城”--商洛市!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接壤,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是我国少有的一片融南北文化于一体的绿色宝地。她西邻古都西安、东瞰南阳腹地、北接八百里秦川、南带汉江平原,全市辖六县一区,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距省会西安110公里。西康、西合铁路和沪陕、包茂、福银几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网状交织,覆盖全市,使商洛融入了西安1小时经济圈,成为新兴的山水园林生态旅游城市,也是国家重点打造的秦岭中央国家公园的核心腹地。
大家知道,秦岭,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山脉系统,也是我国南北分水岭和南北气候、文化的分界线,而商洛六县一区皆在秦岭山脉的包围之中,造就了商洛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城市文化,这里地处秦头楚尾,融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文明为一体,自然人文“雄而有韵,秀而有骨”,既有秦文化之刚阳,又有楚文化之柔美,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这里曾是秦楚交兵和宋金鏖(ao)战的古战场,也曾演绎了仓颉造字、夏禹治水、商鞅封邑、四皓隐居、闯王屯兵,红军转战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以贾平凹、京夫为代表的“商洛作家群“也曾诞生于这片神奇的土地。这些历史的馈赠也使商洛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更是留下了众多的古遗迹和遗址,据考古
发现,早在一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活动。新石器时代,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沿岸,先民在此聚居,繁衍生息。洛南花石浪旧石器猿人遗址,紫荆仰韶文化遗址和东龙山夏商周遗址都是最有力的佐证,更为考古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历史资料。据统计,全市共有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保护点1200多处,其中省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蓝关、武关、商鞅邑城和“闯王寨”、“生龙寨”仍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汉代的四皓墓、隋代的文庙、唐代的丰阳塔、宋代的商州城垣、金代的二郎庙、明代的商州城隍庙和龙山双塔、清代的会馆群和明清古镇群落,都成为今天人们参观与凭吊之地。
商洛,地形地貌结构复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有秦岭、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和郧岭六大山脉,绵延起伏。丹江、洛河、金钱河、乾佑河、旬河五大河流,纵横交错,支流密布,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岭谷相间,山河交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掌状分布。海拔最高点在柞水县北秦岭主脊牛背梁(海拔2802.1 米) ,最低点商南县梳洗楼附近的丹江谷地(海拔215.4米)。北部气候属暖温带,南部气候属亚热带。年平均气温7.8~13.9℃,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
商洛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才造就了这里沃野千里,山丰水润,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这里地上有绿色宝库、地下有黑色宝藏、深山有珍禽奇兽、川道有丰
厚特产。森林覆盖率达54%,木材蓄积量2154万立方米,是陕西省木材主产区之一。以生漆、油桐、核桃、板栗、葡萄、柿子、木耳等林特产品而著称。尤其是核桃、板栗、柿子产量居全省之首,核桃出口量占全国六分之一。因此商洛又是著名的核桃之乡,年产量为全国第一。目前,商洛市核桃种植面积达140万亩,年产2万吨,以地区计算,产量居全国第一,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核桃生产基地。又被誉为“秦岭生态名城,中国核桃之乡”。商洛核桃仁以口感油香味浓、色泽白黄如玉、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对人体有较高的保健作用,很受欧美市场的欢迎,核桃仁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关于核桃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核桃,据说是西汉张骞从西域带回先植于京都长安,然而“龙凤之地”不适宜核桃生长发育,最后便被“发配”到商洛山中。1958年,毛泽东主席称赞“商洛每户种一升核桃”后,商洛人民大力发展核桃生产。1973年,全国第一家核桃研究所在商洛成立,并引进十多个优良核桃品种在全市推广,使商洛核桃从产量、质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从而,使商洛再度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核桃之乡”。还有具有忠孝美名的孝义柿饼,味道甘甜、丝丝入扣,也是您馈赠亲友的最好选择。商洛又是全国有名的“天然药库”。中草药种类1119种,其中连翘、金银花、丹参、山萸、五味子、桔梗年收购量居陕西省之首。木耳、香菇总产量分别达到1000多吨和3700多吨。茶叶年产量40多万公斤,连续15年被评为省优产品。野生动物近千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羚牛、苏门羚、林麝、锦鸡、金钱豹、大鲵等24种。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60种,已探明矿产储量46
种,其中大型矿床15处,中型矿床24处。储量居全省首位的有铁、钒、钛、银、锑、铼、水晶、萤石、白云母和钾长石等17种,其中柞水大西沟铁矿储量3.02亿吨,占全省的46%。乾隆年间编修的《直隶商州总志》载:“龙驹一镇,康衢数里,巨屋千家。鸡鸣多未寝之人,午夜有可求之市。是以百艇联樯,千蹄接踵,熙熙攘攘,商税所由复增,税额所由日益也”。足见当时经济之兴盛。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商洛辉煌的过去,历史上这里曾是京畿长安的东南门户、商於古道(今312国道)上诗歌文化的兴盛之地,也是明清时代丹江漕运盛极一时的水旱码头和南北物资集散地。被誉为陕西东南的“小上海”,这里曾经名镇众多,商贾云集、经济繁盛、文化形式丰富多样,是一片经济的沃野和文化的绿洲,她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文人墨客往来频繁。李白、杜甫、白居易、贾岛、温庭筠等著名诗人云游于此,都留下了赞美商洛的不朽诗篇,至今留存的仍有千余首,“和如春风静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等等都是赞美商洛最具代表性的诗句。因此,商於古道,又被称为另一条与“丝绸之路”相对应的通往我国东南地区的“文化之路”和“诗歌之路”。如今,商洛又是全国著名的“戏剧之乡”。勤劳善良的商洛人民在数多年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生活和娱乐方式,这里民风淳朴,民俗文化丰富,戏剧种类繁多,剧种有秦腔、花鼓、道情、汉二黄(汉剧)以及民间的山歌、号子等。以“商洛花鼓戏”最具代表性,五十年代的“夫妻观灯”、六十年代的“一文钱”、七十年代的“屠夫状元”、八十年代
的“六斤县长”、九十年代的“山魂”以及近几年的“月亮光光”等优秀剧目,均获得省以上创作一等奖,有的赴京汇演,有的搬上银幕。因此,商洛早在1985年就被省文化厅誉为“戏剧之乡”。
商洛不仅是一片文化的绿洲,历史上又是红色革命老区,在这里曾演绎着一个个感人的革命故事,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烈曾在这里浴血奋战,转战南北,在商洛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在1927年大革命时期即建立商县、龙驹寨两个中共特别支部,维护了红色政权的安全和尊严。大革命时期的苏维埃政府旧址(今山阳县袁家沟革命旧址)、刘志丹、唐澍将军习武纪念地、贺龙斗夏曦的寓所,红二十五军战斗遗址,鄂豫陕省委常委会遗址,李先念主持召开豫鄂陕边区党委成立大会丹凤封地沟旧址等,已成为如今人们观光游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场所。1994年6月,国家主席李先念题词:“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烈士永垂不朽!”1994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词:“发扬革命传统,建设革命老区”。1995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老区精神,振兴商洛经济”。
而今,商洛彻地设市后,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商洛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交通条件迅速改善,制约商洛发展的交通瓶颈被彻底打破,西康、西合铁路纵横交错,沪陕、包茂、福银高速公路以及西商二线等几条高速公路使商洛七个县区均被高速公路网所覆盖,全市高速公路密度在全国山区城市里面排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