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2共42页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W
SP
X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4)轨距加宽 图8-52是车辆在直线和曲线线路上 运行状态图。
曲线的轨距加宽值
SP

0.18
SB2 R
轨距加宽的方法是,外轨不动,将 内轨向曲线中心移动
S p
逐渐加宽或逐渐减小的直 线段距离(也称缓和线) 为d1=(100~300)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3.曲线的外轨抬高 当车辆在曲线轨道上运行时,如果内、外轨仍在同一平 面上,由于存在着离心力,作圆周运动的车辆通过车轮轮缘 就要向外轨挤压;增加了钢轨磨损和运行阻力,严重时车辆 就要向外翻或出轨。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二、井下窄轨线路的基本知识
㈠曲线线路
1.最小曲线半径:最小曲线半径R
应根据车辆运行速度V以及车辆轴距
SB大小来确定。
δ<90º
V<1.5m /s,R不小于7 SB; V>1.5m /s,R不小于10 SB; V>3.5m /s,R不小于15 SB; δ>90º R大于(10~15) SB
M 1ctg
22
窄轨道岔的号码M分为2、3、4、5和6号五种,按(8-24)式可求得
其相应的辙岔角应分别为28°04′20″、18°55′30″、14°15′
、11°25′16″和9°31′38″。可见,M越大,α越小,道岔曲线半
径R和曲线长度就越大,车辆就越平稳。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2.道岔的类型、系列和型号 道岔的类型按其分岔型式可分成单开道岔、对称道岔和渡线道岔 三类型。分别以拼音字母“DK”、“DC”和“DX”表示。巷道 交岔点使用的道岔是单开道岔与对称道岔,其技术特征和适用条 件见表8-1。
C1 C2 C2
1

L2 SB2 8R
1
2

S
2 B
8R
B
D1 A1
D2 A2
SB
C2 R R1
2 B
L——车辆长度,m; SB——车辆轴距,m; R——曲线半径,m。
L2
L1
L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㈡窄轨道岔
1.道岔的构造
道岔的构造如图8-56所示,它主要有岔尖、基本轨、辙岔、护轮轨、转辙器 等部件构成。
2
3
4
ຫໍສະໝຸດ Baidu
5
1
6
1—岔尖;2—基本轨;3——辙岔;4—护轮轨;5—拉杆;6—转辙器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岔尖是道岔的最重要的零件,它的作用是引导车辆向主线岔线运行。辙岔 是道岔的另一个重要零件,其作用是保证车轮轮缘能顺利通过。它是由岔 心和翼轨焊接钢板而成,辙岔岔心角α(简称辙岔角)是道岔的最重要参 数。用它的半角余切的1/2表示道岔号码M,即
如为列车运行,则应以机车或矿车的
最大轴距来计算,取以米为单位的整
数值。
R常用值:9m、12m、15m、
20m、25m、30m 、35m 、 40m 等。
O δR
SB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2.曲线的轨距加宽 1)轨距 是指直线线路上两条钢轨轨头内缘之间的距离SP。 2)轮距 两车轮轮缘外侧工作边的 距离SW。 3)X 轨距、轮距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0㎜。
2、倒台阶施工法(上部分层先行)
正台阶工作面施工法比较安全可靠;倒台阶法挑顶爆破效率高,装岩 方便。两者都适用于围岩比较稳定、整体性比较好的岩层。其中先拱 后墙下行分层法的适应范围更广,在较松软的岩层中也可应用。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3、导硐施工法 这种施工方法多用于松软破碎地带,在稳定岩层中施工特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㈠箕斗装载硐室与井底煤仓的布置形式 中小型矿井广泛采用箕斗装载硐室(单侧式)与容量较小的 倾斜煤仓直接连接的布置形式(图8-1); 大型矿井,多采用一个直立煤仓通过一条装载胶带输送机与 箕装载硐室(单侧式)连接(图8-2); 特大型矿井,往往采用多个个直立煤仓通过一条或两条装载 胶带输送机与箕斗装载硐室(单侧式或双侧式)连接(图83)。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井下主要硐室设计
硐室有 主 井硐室、 副 井硐室,井底车场硐室 及 采区硐室等等 。各种硐室由于用途不同,其断面形状及规格尺寸亦变化多 样,但是它们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 一般首先根据硐室的用途,合理选择硐室内需要安设的机械 和电气设备,然后依据已选定的机械和电气设备的类型和数 量,确定硐室的形式及其布置,最后再根据这些设备安装、 检修和安全运行的安全间隙要求以及硐室所处周岩稳定状况 确定出硐室的规格尺寸和支护结构。有些硐室还需要考虑防 潮、防渗、防火和防爆等特殊要求。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硐室施工的特点
1.硐室的断面大而且变化多,长度则比较短,使得大型施工机械 在此施展。
2.硐室往往与其他硐室、巷道相毗连,加之硐室本身结构复杂, 故其受力状态比较复杂且不易准确分析,施工难度较大,若围岩 稳定性差,则更须注意施工安全。
3.硐室的服务年限长,工程质量要求高,不少硐室还要浇筑机电 设备的基础、预留管线沟槽、安设起重梁等,故施工时要精心安 排,确保工程规格和质量。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㈠全断面一次掘进法 这种施工方法,常用于围岩稳定,断面不是特别大的硐室。全 断面一次掘进硐室的高度,以不超过4~5m为宜。 ㈡台阶工作面施工法 1、正台阶施工法(下部分层先行) 根据硐室的全高,整个断面可分为2~3层,每层的高度以1.8~ 2.0m为宜,最大不要超过3m。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图8-54为外轨抬高计算示意图。
h 100SPV2 R
外轨抬高的方法是垫厚 外轨下面的道渣。值。 外轨抬高的渐变段距离
d2=(100~300)Δh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4.双轨曲线线路轨中心距的加宽
当车辆在曲线段运行时,为防止双向行驶的车辆相撞,双轨曲线线路的轨道中心距应适 当加宽,如图8-55所示为曲线段车体的外伸Δ1和内移Δ2 。
大断面(如50m2)的硐室时也可采用。依据导硐的位置分为 中央导硐法、两侧导硐法、顶部导硐法三种。 a、中央导硐法(如下图所示)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b、两侧导硐法(如下图所示)
c、顶部导硐法 (如左图所示)
硐室、交岔点施工及设计
平巷交岔点设计 与施工
一、交岔点的类型 交岔点是指巷道相交或分 岔的地点,其类型如图850所示。 按支护方式不同交岔点可 分为简易交岔点和碹岔式 交岔点。 碹岔式交岔点按结构形式 可分为牛鼻子交岔点和穿 尖交岔点两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