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浅基础设计

合集下载

基础工程学目录安排

基础工程学目录安排

一、课程性质,目的性质:专业课,(对岩土工程专业)目的:通过教学,向学生讲授常规浅基础、深基础及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并相应介绍其施工工艺。

为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各种设计计算方法,应注意将计算方法的理论依据与已学过的基础课(如:土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中相应知识点紧密结合,概念交待明确,并配合计算实例布置相应的习题,使学生能根据建(构)筑物的使用要求、荷载大小、基坑开挖规模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基础型式及支护结构型式,掌握常规基础及支护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法,了解基础工程施工及技术管理方面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地基基础及其设计原则。

主要包括地基基础的主要类型;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及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等。

第二章: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

主要包括天然地基计算;无筋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的设计计算。

第三章:筏板基础。

包括筏板基础的设计及构造要求、内力分析、地基验算及施工中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沉井基础。

包括沉井的构造要求、施工过程中沉井结构的强度计算及施工。

第五章:桩基础。

主要包括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群桩基础承载力及沉降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确定及桩基础的结构设计等。

第六章:基坑开挖支护。

主要包括支护结构的型式、支护结构的破坏形式及计算内容,支护结构的荷载计算,浅基坑(槽)和深基坑的支护设计计算及支护结构施工等。

第七章: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的构造处理,内力计算及施工。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及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三者相互作用理论是基础工程设计工作的准则及理论依据。

学生应熟悉地基及基础的主要类型,掌握三者相互作用的概念及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

第二章: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1.正确运用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天然地基的设计计算(包括确定基础埋深、地基承载力、基础底面积及地基变形和稳定性验算)方法,使基础设计工作能顺利进行。

土力学课程设计浅基础

土力学课程设计浅基础

土力学课程设计浅基础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土的基本性质,掌握土的压缩性、剪切强度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2. 掌握浅基础的定义、类型及其工作原理;3. 学会分析不同土质条件下的基础设计方案,并能进行简单的结构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工程案例中浅基础的受力状态进行合理分析;2. 培养学生运用土力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学习,设计基础的简单模型;3. 能够利用土力学公式和图表进行数据计算,对浅基础设计提出优化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力学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工程问题的热情;2. 通过对土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责任感;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通过学习土力学基本原理,深化学生对浅基础设计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点的深入掌握,具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的能力,同时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1. 土的基本性质:包括土的组成、分类,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压缩性和剪切强度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进度安排:2课时。

2. 浅基础概述:介绍浅基础的定义、类型、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浅基础的类型与设计”;- 进度安排:2课时。

3. 浅基础设计原理:- 教材章节:第五章“基础设计原理”;- 内容包括:基础荷载传递机理、基础尺寸设计、基础埋深选择等;- 进度安排:4课时。

4. 土力学在浅基础设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六章“土力学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内容包括:土压力计算、基础稳定性分析、沉降计算等;- 进度安排:4课时。

5. 实际案例分析:- 结合教材案例,分析不同土质条件下的基础设计方案;- 进度安排:2课时。

建筑工程技术《第6章 基础》

建筑工程技术《第6章 基础》

第六章基础地基与基础概述1 地基与基础及其与荷载的关系基础是位于建筑物的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直接与土层相接触,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连同自重传给地基。

地基是指支承建筑物荷载的那一部分土层(或岩层)。

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到达一定深度后就可以忽略不计。

直接承受荷载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建筑物的全部荷载用N表示。

地基在保持稳定的条件下,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垂直压力称为地基的承载力(或地耐力),用R表示。

由于地基的承载力一般小于建筑物地上部分的强度,所以基础底面需要宽出上部结构(底面宽为B),基础底面积用A表示。

当三者的关系式:R≥N/A成立时,说明建筑物传给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地基就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2 地基的分类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经过人工加固的地基叫人工地基。

人工地基的加固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桩基等多种方法。

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1 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埋置深度,指从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室外地坪分为自然地坪和设计地坪。

而设计地坪指按设计要求工程竣工后室外场地整平的地坪。

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基础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一般情况下,基础埋置深度≤5m时为浅基础,基础埋置深度>5m时为深基础。

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不应小于500mm。

2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1 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基础形式及荷载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 土的冻结深度的影响4 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基础的分类和构造基础所用的材料一般有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三合土、钢筋混凝土等,其中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三合土等制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称为无筋扩展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

6.3.1 无筋扩展基础和扩展基础6.3.11 无筋扩展基础当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小时,基础底面b就会很大,挑出部分b2很宽,相当于悬臂梁,对于由砖、毛石、灰土、混凝土等这类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抗弯强度较低的材料所做的基础,在地基反力作用下底部会因受拉、受剪和受弯而破坏。

《浅基础设计》PPT课件

《浅基础设计》PPT课件
(4)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 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 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 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 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 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13
荷载效应组合
(5)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 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
(2)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 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 形允许值。
12
荷载效应组合
(3)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 时,荷载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 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墙下条形基础 墙下的长条形基础 柱下杠形基础 为减小基底压力而将柱下独立基础联成一起的条形基础 交叉梁基础 为减小基底压力而将柱下独立基础联成网格状的基础 墙下筏板基础 柱下筏板基础 大面积整体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或梁板式基础
箱形基础
由钢筋混凝土顶板、底板、侧墙、内隔墙结构组成,具有一定高度的整体性 基础,属于补偿性基础
筑物
3. 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构)筑物(如地下车库、商场、 运动场等)
4. 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构)筑物 5.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坡上建(构)筑物(包括高边坡) 6. 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构)筑物 7. 场地和施工条件复杂的一般建(构)筑物 8. 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
室的基坑工程
除甲、丙级以外的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
场地和地质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用 建筑及一般建(构)筑物;次要的轻型建(构)筑物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六章架构理解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六章架构理解

第六章架构理解在教学设计中,追求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而理解的架构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知识点、概念、技能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在第六章的教学设计中,架构理解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

架构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学生如果只是零散地掌握了一些知识点,而不能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就很难形成深刻的理解。

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架构理解的学习。

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先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然后逐步引入更深层次的概念。

当我们教授一个新的概念时,可以先从一些具体的例子或事实入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要注重知识的联系。

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纽带。

教学设计还应该注重知识的应用。

只有当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才能够形成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促进他们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在我看来,架构理解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只有当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的架构,并能够将其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才能够形成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架构理解的学习,从而促进他们形成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设计中,架构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关注知识的联系以及注重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架构理解的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教学设计中,架构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只有当学生形成了对知识的有机整合,并能够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才能够形成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架构理解的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基础工程之二浅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之二浅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之二浅基础设计浅基础是基础工程中的一种常用设计,适用于土层较浅、荷载较轻的情况。

与深基础相比,浅基础具有施工简单、经济高效的优点,因此在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工程中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介绍浅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常用类型和设计要点。

一、浅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浅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承担建筑物或结构荷载的重量,将荷载传递到地下的土层中,并通过合理的尺寸和形状分布荷载到土层中,使得土层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建筑物或结构的要求。

基础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土层的性质和承载能力:根据土层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承载能力,确定基础的类型和尺寸。

2.建筑物或结构的荷载:根据建筑物或结构的重量、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基础的尺寸和承载能力。

3.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基础在承载荷载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基础的倾覆、沉降和滑动等。

二、浅基础设计的常用类型1.隔离基础:适用于建筑物或结构的单点荷载较大或者荷载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隔离基础通过承担荷载的重量,将荷载传递到土层中,并将荷载分散到较大的面积上,减小了土层的承载压力。

2.连续基础:适用于建筑物或结构的均布荷载较大的情况。

连续基础是指基础沿建筑物或结构的外周连续分布,通过较大的面积承担荷载,使得土层的承载压力分布均匀。

3.浇注桩基础:适用于土层较深或者承载能力较差的情况。

浇注桩基础是指在土层中钻孔并灌注混凝土形成的桩体,通过桩体的摩擦力和承载力来承担荷载。

三、浅基础设计的要点1.合理选择基础类型和尺寸:根据建筑物或结构的荷载和土层的承载能力,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和尺寸。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基础厚度不应小于600mm,且基础的宽度和长度应根据荷载情况合理确定。

2.建立合理的荷载计算模型:根据建筑物或结构的重量、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建立合理的荷载计算模型,确保基础可以承受设计荷载的要求。

3.考虑土层的承载能力变化:土层的承载能力受到土壤湿度、季节变化、荷载的作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基础设计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基础

建筑基础

第六章建筑结构基础知识一建筑基础1、主要内容:基础的类型与构造2、掌握基础的类型,熟悉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桩基础的构造。

基础按其埋置深度不同,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大类。

一般埋置深度在5m以内,且能用一般方法施工的基础属于浅基础。

当需要埋置在较深的土层上,采用特殊方法施工的基础则属于深基础,如桩基础等。

(a)内墙(柱)基础埋深(b)室内外设计地面标高相差不大(c)室内外设计地面标高相差较大图5.1 基础埋深示意图地基与基础的关系基础按使用的材料可分为: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础、灰土租三合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十字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

5.1 无筋扩展基础施工5.1.1 无筋扩展基础构造一、无筋扩展基础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因此需对基础合理构造。

在基础内部应力满足基础材料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将基础向侧边扩展,形成较大底面积,使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扩散分布于较大的底面积上,以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或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这些基础具有就地取材、价格较低、施工方便等优点,广泛适用于层数不多的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

(一)无筋扩展基础的受力特点无筋扩展基础所用材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抗弯、抗剪强度较低。

在地基反力作用下,基础下部的扩大部分像倒悬臂梁一样向上弯曲,如悬臂过长,则易发生弯曲破坏。

H0≥(b-b0)/(2tanα)(5.1)式中:b—基础底面宽度;b0—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或柱脚宽度;H0—基础高度;tanα—基础台阶宽高比b2:H0,其允许值可按表5.2选用。

1(a)墙下基础(b)柱下基础图5.3 无筋扩展基础构造示意图d—柱中纵向钢筋直径表5.2 无筋扩展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①P k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②阶梯形毛石基础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200mm;③当基础由不同材料叠合组成时,应对接触部分作抗压验算;④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超过300kPa的混凝土基础,尚应进行抗剪验算。

北工大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北工大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北工大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和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了解各类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具备分析和解决基础工程问题的能力。

3. 学生掌握基础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础工程的初步设计和计算,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具备基础工程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能有效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3. 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提升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创新思考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基础工程专业的热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从事工程事业的信心和责任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务实、勤奋、创新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基础工程在国民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大一、大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确保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基础工程概述:介绍基础工程的概念、分类、作用及其在国民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性。

2. 工程力学基础:涵盖力学基本原理、应力与应变、材料力学性能等,为学习基础工程设计打下基础。

3. 土力学基础:讲解土的物理性质、土的力学性质、地基承载力、土压力等,为分析基础工程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4. 基础工程设计:包括浅基础、深基础、地基处理、基础施工工艺等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浅基础课程设计

浅基础课程设计

浅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如数学中的基础运算规则、语文中的字词句运用等,具体内容与课本知识点相对应。

2. 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相关概念,形成知识体系,例如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历史事件的背景及影响等。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用语文知识进行书面表达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学科操作技能,如实验操作、计算技巧等。

2. 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分析能力,例如从文本中提炼关键信息、运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主动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等。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关爱他人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浅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学科基础,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进行设计。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后续的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1. 基础知识:选取课本中基础且关键的知识点,如数学中的加减乘除法则、语文中的基本语法等,确保学生掌握学科基础。

- 教材章节:数学第三章“数的运算”,语文第二章“句子与语法”。

2. 概念理解:对学科中的重要概念进行解读,如科学中的能量守恒、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 教材章节:科学第四章“能量与运动”,历史第一章“重要历史事件”。

3. 实践应用:结合实际生活,设计相关练习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 教材章节:数学第五章“生活中的数学”,语文第六章“书面表达与应用”。

建筑浅基础设计方案

建筑浅基础设计方案

建筑浅基础设计方案建筑浅基础设计方案是在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案例,详细介绍浅基础设计方案的要点和步骤。

首先,浅基础是指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只在地面或地下浅层土层内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与之相对的是深基础,深基础则是指通过打桩等方式将建筑物的基础建在较深的土层中。

在进行浅基础设计方案时,首要考虑的是场地的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土层的承载能力以及地下水位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浅基础的设计。

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了解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现场勘测和土质测试,以获得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经过对地质条件的详细分析后,接下来就需要确定合适的基础类型。

常见的浅基础类型包括桩基础、板基础和条基础等。

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需要考虑建筑物的荷载特点、地质条件和经济性等因素。

在确定基础类型后,就需要进行基础尺寸的设计。

基础尺寸的设计要考虑到建筑物的荷载情况,确保基础的安全稳定。

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地质情况的优势,如适当调整基础的形状和尺寸,以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除了基础尺寸的设计,还需要确定基础的材料。

常用的基础材料包括混凝土和钢筋等。

混凝土应选择符合建筑标准要求的强度等级,而钢筋则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规格和材质。

此外,还需要考虑基础的防水、抗冻和耐久性等特性。

在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基础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这包括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钢筋的布置质量以及基础与地下构造的连接质量等。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建筑浅基础设计方案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地质条件的分析、基础类型的选择、基础尺寸的设计以及材料的确定等步骤,可以制定出合理、安全和经济的浅基础设计方案。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基础的施工质量。

只有充分考虑和实施这些措施,才能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陈希哲《土力学地基基础》(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陈希哲《土力学地基基础》(第5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六章工程建设的岩土工程勘察一、名词解释1.触探法答:触探法是间接的勘察方法,不取土样,不描述,只将一个特别探头装在钻杆底端,打入或压入地基土中,由探头所受阻力的大小探测土层的工程性质。

2.标准贯入试验答:标准贯入试验是指用标准质量的铁锤提升至标准高度自由下落,将特制的圆锥探头贯人地基土层标准深度,所需的击数N值的大小来判定土的工程性质的好坏。

二、填空题1.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可分为、、三个阶段。

【答案】场址选择(可行性研究);初步勘察;详细勘察【解析】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可分为场址选择(可行性研究)、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

2.工业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最常用的勘察方法有、、。

【答案】钻探法;触探法;掘探法【解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最常用的勘察方法有钻探法、触探法和掘探法。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一、名词解释1.基础〖7.1.1〗[中南大学2011年]答:基础是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

目前工程界采用的各种方案,可归纳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不良地基人工处理后的浅基础、桩基础、深基础等四种类型。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7.4.3〗[中南大学2013年、2011年、2010年]答: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是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阶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3.基床系数〖7.8.3〗[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答:文克尔地基模型,假设地基上任一点所受的压应力P与该点的地基沉降s成正比,这个比例系数称为基床系数(简称基床反力系数)。

二、填空题1.基础根据其刚度大小分成及。

【答案】柔性基础;刚性基础〖7.12.2〗【解析】基础根据其刚度大小分成柔性基础和刚性基础。

2.地基基础方案的类型包括、、及。

【答案】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不良地基人工处理后的浅基础;桩基础;深基础【解析】地基基础方案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不良地基人工处理后的浅基础、桩基础和深基础四种类型。

第六章_明挖基础施工(新)

第六章_明挖基础施工(新)

2-2 刚性扩大基础施工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4、其他方法 在软弱土层中的较深基坑以深层搅拌桩、粉体喷射搅拌 桩、旋喷桩等,按密排或格框形布置成连续墙以形成支档结 构代替板桩墙等,多用于市政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桥梁工程也有使用成功的报道。 在一些基础工程施工中,对局部坑壁的围护也常因地制 宜就地取材采用多种灵活的围护方法,在浅基坑中,当地下 水影响不大时,也可使用木档板支撑(路桥施工除在特定条 件下,现较少采用)。
(一)表面排水法
概念:在基坑整个开挖过程及基础砌筑和养护期间,
在基坑四周开挖集水沟汇集坑壁及基底的渗水,并引向一 个或数个比集水沟挖得更深一些的集水坑,集水沟和集水
坑应设在基础范围以外,在基坑每次下挖以前,必须先挖
沟和坑,集水坑的深度应大于抽水机吸水龙头的高度,在 吸水龙头上套竹筐围护,以防土石堵塞龙头。
第6章 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6.1
旱地基础的基坑开挖
6.2
6.3 6.4
水中地基的基坑开挖
基底检验与处理 基础施工
回顾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天然地基:没有经过人为加固处理的地基
人工地基:需人工加固的软弱地基
浅基础:埋深较浅,用一般方法、工艺施工 深基础:(桩基、沉井),特殊工艺施工
桥梁基础施工
9.1 旱地基础施
现浇混凝土护壁
基坑垂直开挖,自上 而下,逐段立模灌筑 混凝土,壁厚8~15cm, 每层高1.0~1.5m,24h拆模
现浇混凝土围圈
2-2 刚性扩大基础施工
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施工方法:基坑自上而下分层垂直开挖,开挖一层后
随即灌注一层混凝土壁。为防止已浇筑的围圈混凝土施工 时因失去支承而下坠,顶层混凝土应一次整体浇筑,以下 各层均间隔开挖和浇筑,并将上下层混凝土纵向接缝错开。 开挖面应均匀分布对称施工,及时浇筑混凝土壁支护,每 层坑壁无混凝土壁支护总长度应不大于周长的一半。分层 高度以垂直开挖面不坍塌为原则,一般顶层高2m左右,以 下每层高1m~1.5m。 围圈混凝土一般采用C15早强混凝土。为使基坑开挖和 支护工作连续不间断地进行,一般在围圈混凝土抗压强度 到达2500kPa强度时,即可拆除摸板,承受土压力。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施工、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开展了专题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地基基础工程的工程实践经验,采纳了该领域新的科研成果,并以各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施工、科研。

教学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后共有10 章22 个附录。

主要修订内容是:明确了地基基础设计中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使用范围和计算方法;强调按变形控制设计的原则,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细化岩石分类和地基土的冻胀分类;增加有限压缩层地基变形和回弹变形计算方法;增加岩石边坡支护设计方法;增加复合地基设计方法;增加高层建筑筏形基础设计方法;增加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增加基坑工程设计方法;增加地基基础检测与监测内容。

取消了壳体基础设计的规定。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的具体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负责。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管理组(邮编:100013,E-mail:tyjcabr@)。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寒地建研院,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

《基础工程教案》课件

《基础工程教案》课件

《基础工程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基础工程概述1.1 课程介绍解释基础工程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目的1.2 基础工程的定义解释基础工程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基础工程在建筑和工程领域的重要性1.3 基础工程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基础工程,如浅基础、深基础、扩展基础等解释每种类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1.4 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概述基础工程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介绍基础工程施工的步骤和技术第二章:浅基础工程2.1 浅基础工程概述解释浅基础工程的定义和特点强调浅基础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2 浅基础工程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浅基础工程,如扩展基础、浅埋式基础等解释每种类型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2.3 浅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概述浅基础工程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介绍浅基础工程施工的步骤和技术2.4 浅基础工程的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浅基础工程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的设计选择和施工方法第三章:深基础工程3.1 深基础工程概述解释深基础工程的定义和特点强调深基础工程在承载力和稳定性方面的优势3.2 深基础工程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深基础工程,如桩基、地下连续墙等解释每种类型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3.3 深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概述深基础工程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介绍深基础工程施工的步骤和技术3.4 深基础工程的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深基础工程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的设计选择和施工方法第四章: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4.1 施工准备介绍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如场地平整、测量定位等强调准备工作的重要性4.2 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介绍不同的施工方法,如开挖、浇筑、养护等解释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操作要点4.3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强调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介绍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指标4.4 施工安全与环保介绍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第五章:基础工程的案例分析5.1 案例一:高层建筑浅基础工程分析高层建筑浅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强调浅基础工程在高层建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5.2 案例二:桥梁深基础工程分析桥梁深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强调深基础工程在桥梁建设中的关键作用5.3 案例三:工业厂房浅基础工程分析工业厂房浅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强调浅基础工程在工业厂房建设中的应用和重要性5.4 案例四:地下工程深基础工程分析地下工程深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强调深基础工程在地下工程中的关键作用5.5 案例五:地震区基础工程分析地震区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强调地震区基础工程的特殊要求和重要性第六章:基础工程的检测与监控6.1 基础工程检测概述解释基础工程检测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基础工程检测的方法和目的6.2 基础工程的检测技术介绍不同的基础工程检测技术,如声波检测、振动检测等解释每种技术的适用场景和操作要点6.3 基础工程的监控系统介绍基础工程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强调监控系统在确保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作用6.4 案例分析:基础工程检测与监控实例提供一些基础工程检测与监控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应用第七章:基础工程的维护与修复7.1 基础工程维护概述解释基础工程维护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基础工程维护的方法和目的7.2 基础工程的维护技术介绍不同的基础工程维护技术,如补强、加固等解释每种技术的适用场景和操作要点7.3 基础工程的修复工程介绍基础工程修复工程的类型和方法强调修复工程在延长工程寿命和提高安全性方面的作用7.4 案例分析:基础工程维护与修复实例提供一些基础工程维护与修复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维护和修复方法和技术应用第八章:地基处理技术8.1 地基处理概述解释地基处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地基处理的方法和目的8.2 地基处理技术介绍不同的地基处理技术,如压实、加固、排水等解释每种技术的适用场景和操作要点8.3 地基处理的监测与评估介绍地基处理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强调监测与评估在确保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作用8.4 案例分析:地基处理技术实例提供一些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应用第九章:基础工程的经济性与环境影响9.1 基础工程的经济性解释基础工程经济性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基础工程经济性的评估方法和指标9.2 基础工程的经济影响因素介绍影响基础工程经济性的因素,如材料成本、施工周期等强调这些因素对工程经济性的影响9.3 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解释基础工程环境影响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基础工程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和指标9.4 基础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介绍基础工程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和方法第十章:基础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基础工程的技术创新介绍基础工程领域中的新技术和创新强调技术创新对基础工程发展的重要性10.2 基础工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解释数字化和智能化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强调数字化和智能化对基础工程发展的影响10.3 基础工程的绿色与环保解释绿色和环保在基础工程中的重要性概述基础工程在绿色和环保方面的实践和方法10.4 基础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介绍基础工程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未来趋势和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1. 基础工程的分类:浅基础和深基础的不同类型、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内容概述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和实验活动2。

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等。

课题2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课题3是在课题2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实验活动2是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对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初中化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

例如,课题2在给出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以后,引导学生在制取氧气的基础上,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例如,在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铅笔芯、无轨电车等。

3.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

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C60分子及管状碳和温室效应等内容。

4.图文并茂。

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单元教材重点:1.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4.培养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本单元教材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C60分子的结构特点和潜在应用前景。

4.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5.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6.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7.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8.学会制取二氧化碳。

9.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10.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11.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倡导“低碳”生活。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本课题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碳单质,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在介绍石墨的同时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结构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浅基础设计
第一节概述
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安全等级、建筑布置和仁部结构类型,充分考虑建筑场地和地基岩土条件,结合施工条件以及工期、造价等各方面要求,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方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地基基础的设计和计算应该满足下列三项基本原则:
1.对防止地基土体剪切破坏和丧失稳定性方面,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度,
2.应控制地基变形量,使之不超过建筑物的地墓变形允许值,以免引起基础不利截面和上部结构的损坏,或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外观,
3.基础的型式、构造和尺寸,除应能适应上部结构、符合使用需要,满足地基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要求外,
设计浅基础一般要妥善处理下列几方面问题:、
1.充分掌握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基勘察资料
2.了解当地的建筑经验,施工条件和就地取材的可能性,并结合实际考虑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经济、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法。

3.选择基础类型和平面布置方案,并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
4.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尺寸,进行必要的地基稳定性和变形验算
5.以简化的、或考虑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进行基础结构的内力分析和截面设汁
一、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规定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2、对地基与基础设计的等级
3、荷载取制值
二、地基基础设计资料准备与设计步骤
第二节浅基础的类型
一、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
不配筋基础的材料都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却不高。

设i计时必须保证发生在基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设计值。

这种保证通常是通过对基础构造的限制来实现的,即基础每个台阶的宽度与高度之比都不得超过表所列的台阶高宽比的允许值(可用图6-12中角度的正切表示)在这样的限制下,基础的现对高度都比较大几乎不发生挠曲变形,所以无筋扩展基础习惯上称为刚性基础设计时一般先选择适当的基础埋置深度和基础底面尺寸。

设基础宽度为b则按上述限制,基础的构造高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二、扩展基础
1、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柱下独立基础
三、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四、柱下交叉基础
五、片筏基础
六、箱形基础
第三节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选择基础的埋置深度是基础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环,因为它关系到地基是否可靠、施工的难易及造价的高低
●与建筑物有关的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直接支承基础的土层称为持力层,其下的各土层称为下卧层。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必须根据荷载的大小和性质给基础选择可靠的持力层。

在按地基条件选择埋深时,还经常要求从减少不均匀沉降的角度来考虑。

同一建筑物的基础可采用不同的埋深来调整不均匀沉降量.
对墙基础,如地基持力层顶面倾斜,必要时可沿墙长将基础底面分段做成高低不同的台阶状,以保证基础各段都具有足够的埋深。

对修建于坡高和坡角不太大的稳定土坡坡顶的基础
●水文地质条件
选择基础埋深时应注意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动态。

对底面低于潜水面的基础,除应考虑基坑排水、坑壁围护以及保护基土不受扰动等措施外,还应考虑可能出现的其他施工与设计问题。

对埋藏有承压含水层的地基,选择基础埋深时,为防止基底因挖土减压而隆起开裂,必须控制基坑开挖深度,使承压含水层顶部的静水压力(u)与总覆盖压力的比值,对宽坑宜取,否则应设法降低承压水头,可按预估的最高承压水位确定,或以孔隙压力计测定。

●地基冻融条件
季节性冻土是冬季冻结,天暖解冻的土层。

对于埋置于可冻胀土中的基础,其最小埋深d应由下式确定:
●场地环境条件
基础埋深应大于因气候变化或树木生长导致地基土胀缩、以及其他生物活动形成孔洞等可能到达的深度,
对靠近原有建筑物基础修建的新基础,其埋深不宜超过原有基础的底面,否则新、旧基础间应保留一定的净距,
如果基础邻近有管道或沟、坑等设施时,基础底面一般应低于这些设施的底面。

濒临河、湖等水涔修建的建筑物基础,如受到流水或波浪冲刷的影响,其底面应位于冲刷线之下。

第四节地基的承载力
地基基础设计首先必须保证在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对土体产生剪切破坏而失效方面,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度。

为此,各级建筑物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均应满足下列要求:地基竖向承载力(以后都简称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方法可归纳为三类:1)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以理论公式计算,2)按现场载荷试验的曲线确定
一、按规定的理论公式计算
二、按静荷载试验确定
现场通过一定尺寸的载荷板对扰动较少的地基土体直接施荷,所测得的成果一般能反映相当于1—2倍载荷板宽度的深度以内土体的平均性质。

这样大的影响范围为许多其它测试方法所不及。

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
第五节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一、按持力层的承载力计算基础尺寸
(一)中心荷载作用下
(二)偏心荷载作用下
二、软弱下卧层的验算
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显著低于持力层的高压缩性土层)时,按持力层土的承载力计算得出基础底面所需的尺寸后,还必须对软弱下卧层进行验算,要求作用在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和不超过它的承载力设计值
三、地基变形验算
按地基承载力适当选定了基础底面尺寸,一般已可保证建筑物在防止地基剪切破坏方面具有足够的安全度,但是,在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变形总要发生。

如何控制地基变形.使之不会导致建筑物开裂破坏、有损其使用条件和外观,这是地基基础设计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另一基本问题。

第六节基础设计
设计原则
1)对地基计算要求,基础设计分三个
等级:甲、乙、丙符合下列相应规定:
a.所有基础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规定;
b.甲、乙级基础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
c.表2-2所列丙级可不做变形验算,但
属下列情况之一,仍作变形验算;
d.对高层、高耸、挡土墙尚验算稳定性;
e.基坑工程验算稳定;
f.地下水较浅时进行抗浮验算。

2)关于荷载取值规定
b.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上荷载效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不计入风、地震作用。

限值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基础桩承台高度内力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基本组合。

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的代表值应分别为标准值、平均值、特征值。

抗剪取标准值、压缩取平均值、荷载特征值。

第七节钢筋混凝土梁板式基础简介
一、柱下条形基础简介
地基较软弱,荷载分布不均,用扩展基础可能发生较大不均匀沉降时,将一方向上若干柱子的基础连成一体。

二、筏形基础简介
面积较大或使用要求抗弯刚度大,整体性好。

第八节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一、建筑措施
⏹体型应简单;
⏹控制长高比;
⏹设沉降缝;
⏹相邻建筑基础有一定净距。

二、结构措施
⏹减轻自重;
⏹设圈梁;
⏹设地梁;
⏹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压力;
1)地下室
2)调整基底尺寸
⏹采用欠敏感结构形式
三、施工措施
⏹先重后轻程序;
⏹注意堆载,降水对临近建筑影响;
⏹保护坑坑土体。

第九节补偿性基础概要
两个实际问题:
(1)一般的实体基础,不论埋置多深,开挖基坑移去的土量始终还不够补偿基础及其上土的重量。

(2)任何建筑物总有一个施工的过程,在建筑物重量产生的基底压力与原有土体的自重应力之间,不可能直接的及时替换。

解决方法的探讨
第十节浅基础设计实例
见书18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