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麻醉深度监测课件
合集下载
麻醉深度监测(3)ppt课件
BIS是最早被FDA认可的麻醉药对脑作用的监测仪,是目 前商业化麻醉深度监测仪中敏感度和特异度最好的监 测仪之一。BIS是Aspecet公司。它包含有时间领域、 频率领域和由临床资料派生出的高级谱分组参数。其 先进的硬件和信号处理技术使其适用于手术室电干扰 环境。目前已有数个研究表明在外科手术中常规使用 BIS监测可减少麻醉药(丙泊酚、地氟醚和七氟醚)用量 、提早拔管时间和转出恢复室时间,从而提高麻醉质量, 减少费用。
精确麻醉
精确麻醉是通过对病人脑电信号的监控实施并配以测 算病人的睡眠深度、肌肉松弛程度和镇痛的效果等, 比起以往仅靠血压监控的麻醉方法,一般手术麻醉死 亡率目前介于万分之一—五万分之一之间在实施了精 确麻醉后,死亡率可以降低一半,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精确麻醉既可以给外科医生创造更为稳定的病人条件, 也能提供患者更舒适的感受。 在麻醉意外事件中,患者“术中清醒”的比例较高, 也就是在手术未完成时,患者已清醒并伴有疼痛感觉。 这也许会成为患者一生中最糟糕的记忆,痛苦的感受 会相伴终身,甚至引发精神疾病。精确麻醉可以预防 术中知晓和记忆。
立健尔华— 专注于医疗工程领域
麻醉深度监测电生理的几种方法
1.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 2.脑电图EEG 3.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 EP) 4. Narcotrend(NT) 5.熵(ApEn)
立健尔华— 专注于医疗工程领域
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
立健尔华— 专注于医疗工程领域
BIS优缺点:BIS对镇静深度的预测性很高,而且 其不受某些麻醉药在麻醉初始期出现的EEG假性觉 醒现象的影响。但BIS对麻醉的镇痛(阿片类药)成 分敏感性较差。 BIS监测可为个体病人的麻醉深度监测提供有用 的趋势信息。但单独使用其来预防麻醉中的知晓则 不恰当。依赖事先预定的域值来确定麻醉是否适当 也是不可靠的。目前在不同麻醉药组合时、有并发 的疾病时和有药物治疗的影响时的BIS域值还不确 定。电极的位置同样可能改变BIS值。
精确麻醉
精确麻醉是通过对病人脑电信号的监控实施并配以测 算病人的睡眠深度、肌肉松弛程度和镇痛的效果等, 比起以往仅靠血压监控的麻醉方法,一般手术麻醉死 亡率目前介于万分之一—五万分之一之间在实施了精 确麻醉后,死亡率可以降低一半,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精确麻醉既可以给外科医生创造更为稳定的病人条件, 也能提供患者更舒适的感受。 在麻醉意外事件中,患者“术中清醒”的比例较高, 也就是在手术未完成时,患者已清醒并伴有疼痛感觉。 这也许会成为患者一生中最糟糕的记忆,痛苦的感受 会相伴终身,甚至引发精神疾病。精确麻醉可以预防 术中知晓和记忆。
立健尔华— 专注于医疗工程领域
麻醉深度监测电生理的几种方法
1.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 2.脑电图EEG 3.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 EP) 4. Narcotrend(NT) 5.熵(ApEn)
立健尔华— 专注于医疗工程领域
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
立健尔华— 专注于医疗工程领域
BIS优缺点:BIS对镇静深度的预测性很高,而且 其不受某些麻醉药在麻醉初始期出现的EEG假性觉 醒现象的影响。但BIS对麻醉的镇痛(阿片类药)成 分敏感性较差。 BIS监测可为个体病人的麻醉深度监测提供有用 的趋势信息。但单独使用其来预防麻醉中的知晓则 不恰当。依赖事先预定的域值来确定麻醉是否适当 也是不可靠的。目前在不同麻醉药组合时、有并发 的疾病时和有药物治疗的影响时的BIS域值还不确 定。电极的位置同样可能改变BIS值。
麻醉深度监测与调控新PPT
临床试验与验证
开展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验证新型监测与调控设备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培训与教育
加强麻醉医生对新型监测与调控 设备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应用 技能和经验。
制定行业标准和规
范
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促进 新型监测与调控设备的普及和应 用,提高患者安全性。
THANKS FOR WATCHING
肌电指数监测通过记录肌肉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电活动,能够反映肌肉的兴奋状 态,从而评估麻醉深度。该技术能够提供与脑电监测互补的信息,有助于更全面 地评估患者的麻醉状态。
02 麻醉深度调控技术
靶控输注技术
总结词
靶控输注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麻醉药物输注速度的方法,能够实现麻醉药物的精确控制和稳定麻醉深度。
重症患者麻醉深度调控
根据监测结果,对重症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 精准调控,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和舒适性,同时减轻术后苏醒期的疼痛和不 适感。
特殊患者麻醉深度监测与调控
要点一
特殊患者麻醉深度监测
要点二
特殊患者麻醉深度调控
对于特殊患者,如新生儿、老年人、孕妇等,需要采用特 殊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如功能近红外光谱、振幅整合脑电 图等,以评估其麻醉深度和脑功能状态。
详细描述
靶控输注技术通过设定目标药物浓度,利用计算机算法实时调整输注速度,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控制麻 醉深度。该技术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浪费和副作用,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脑电意识深度监测调控技术
总结词
脑电意识深度监测调控技术是一种通过监测脑电信号变化来评估麻醉深度的技术,能够实时反映患者 的意识状态。
无创技术在麻醉深度监测与调控中的应用
无创技术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监测麻醉深度,如红外光谱分析、超声波成像等, 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伤。
麻醉深度监测与调控优秀课件
听觉 通道
2
I II
IV V
III
000..6.66
000..5.55
000..4.44
VI
000..3.33
000..2.22
Po
000..8.88
PPaa
PP 000..6.66
11
000..4.44
000..2.22
PP22
000..1.11
000
5555
11110000
11115555
22220000
全麻状态的组成成分
➢ 从临床作用的角度:
➢ 意识丧失(Unconsciousness) ➢ 制动(Immobility) ➢ 镇痛(Analgesia) ➢ 对病人的无伤害 (Not harming the patient)
➢ 从全麻临床实施的角度:
➢ 全麻的实施多是不同药物的组合,以使药物的副作用尽可能地降低 并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
二、麻醉深度监测
当前临床常用指标
➢血流动力学指标 ➢瞳孔大小 ➢流泪 ➢出汗 ➢呼出末二氧化碳波形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
✓AEP ✓EEG (pEEG) ✓EMG ✓HRV ✓IFT (isolated forearm technique) ✓SLEC(spontaneous lower esophageal
ARX和MTA模式以及BIS的测算延迟时间
清醒 睡眠
30 -60 秒 2- 6 秒
ARX- 指数 AAI
BIS分析 移动时- 间平均数模式
总的延迟时间
▪ 传统的移动时间平均数模式: 30~60 秒 ▪ 外因输入自动回归模式: 2~6 秒
ARX模式的发展历程
▪ 最早用于军事与勘测:直升机上摄像
麻醉深度检测ppt课件
麻醉深度检测
10
第一节 脑电信号分析基础
(一)傅里叶变换与频谱分析
频谱分析是分析复杂波形常用的方法,它的理论 根据是傅里叶变换。任何一个周期性函数f(t),可以看 成是很多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之和,即可以用傅里叶 级数来表示。
麻醉深度检测
11
第一节 脑电信号分析基础
麻醉深度检测
12
第一节 脑电信号分析基础
Dayswith EEG 163 Patients
在ICU的平均时间(天)
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效率,节约了大量的医疗成本
麻醉深度检测
48
理想的麻醉深度监测
能方便地在常规全麻中应用,对所有的麻醉药能显示 不同等级的变化,且不受神经肌肉阻滞药的影响,无创、 实时,反应时间方面达到最小延迟。准确指导临床麻醉用 药,对麻醉管理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由于诱发电位的波形及振幅较为固定,而背景电活动 无极性亦不规律,随着叠加次数的增加,诱发电位波 形愈加明显,而噪音正负极性互相抵消,然后,再用 平均技术使诱发电位波形恢复原貌。
麻醉深度检测
33
麻醉深度检测
34
二、听觉诱发电位监测
麻醉深度检测
35
听觉诱发指数
计算AEP index主要有两种模式 移动时间平均模式(MTA) 外因输入自动回归模式(ARX)
麻醉深度检测
29
第四节 听觉诱发电位监测
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AEP) 的特性反映了大脑对刺激反应的客观表现。在麻醉时 听觉最后丧失且最早恢复,AEP在麻醉/镇静深度监 测中意义突出。
麻醉深度检测
30
AEP与BIS相比有两个优点
① AEP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反应的客观表现,而 BIS反应的是静息水平(resting level) ;
麻醉术中监测进展PPT课件
通过刺激神经组织,评估神经传导功 能和麻醉深度的设备。
血气分析仪
用于监测血液中气体成分的设备,可 用于评估呼吸功能和麻醉深度。
体温监测仪
用于监测体温的设备,可用于评估患 者的生理状态和麻醉深度。
监测结果分析
01
02
03
实时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评估麻醉深度和镇静水平, 指导麻醉药物的调整。
研究目的
探讨麻醉术中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包括监测指标、监测设备和技术等方 面的研究。
分析不同监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范 围,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02
麻醉术中监测技术概述
监测技术分类
01
02
03
04
侵入式监测
通过插入身体内部或与身体接 触的方式进行监测,如气管插
管、肺动脉导管等。
非侵入式监测
疗效果。
07
其他监测指标
血糖监测
总结词
血糖监测是麻醉术中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用于评估患者的糖代谢状态和应激反 应程度。
详细描述
在麻醉手术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应激反应、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手术创伤等因素, 血糖水平可能会发生变化。通过实时监测血糖,医生可以及时发现高血糖或低血 糖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05
呼吸系统监测
监测方法
直接监测法
通过在气管导管上安装压力传感 器或热敏电阻,直接监测气道压 力和气流变化,从而评估患者的
通气状态。
间接监测法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气 末二氧化碳分压等生理参数,间接 评估患者的通气状态和氧合情况。
多参数监测
综合应用直接和间接监测方法,同 时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 分钟通气量等参数,全面评估患者 的呼吸功能。
血气分析仪
用于监测血液中气体成分的设备,可 用于评估呼吸功能和麻醉深度。
体温监测仪
用于监测体温的设备,可用于评估患 者的生理状态和麻醉深度。
监测结果分析
01
02
03
实时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评估麻醉深度和镇静水平, 指导麻醉药物的调整。
研究目的
探讨麻醉术中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包括监测指标、监测设备和技术等方 面的研究。
分析不同监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范 围,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02
麻醉术中监测技术概述
监测技术分类
01
02
03
04
侵入式监测
通过插入身体内部或与身体接 触的方式进行监测,如气管插
管、肺动脉导管等。
非侵入式监测
疗效果。
07
其他监测指标
血糖监测
总结词
血糖监测是麻醉术中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用于评估患者的糖代谢状态和应激反 应程度。
详细描述
在麻醉手术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应激反应、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手术创伤等因素, 血糖水平可能会发生变化。通过实时监测血糖,医生可以及时发现高血糖或低血 糖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05
呼吸系统监测
监测方法
直接监测法
通过在气管导管上安装压力传感 器或热敏电阻,直接监测气道压 力和气流变化,从而评估患者的
通气状态。
间接监测法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气 末二氧化碳分压等生理参数,间接 评估患者的通气状态和氧合情况。
多参数监测
综合应用直接和间接监测方法,同 时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 分钟通气量等参数,全面评估患者 的呼吸功能。
麻醉深度及监测PPT
Fig: BIS, HRV, and PI values before and
10, 30, 60, 120s after incision
指脉波 形降低
伤害性 刺激
交感 兴奋
存在外界伤害性刺激时,灌注指数与肾动脉血流
量的波动一致。
外周指脉波形产生的灌注指数能够反映伤害性感
受的程度。
指脉波型是“理想麻醉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意识消失
肌肉松迟 肌松药物
抑制伤害性刺激反应
阿片类药物和 血管活性药物
超过0.6MAC的吸入 麻醉药物浓度多为
抑制伤害性感受
意识消失后患者 没有外人所感受
到的“疼痛”
小剂量心血管 活性药物使 麻醉更平稳
心血管活性药物 作为麻醉药的一个成份
P<0.01
end-tidal desflurane concentration (%)
循环稳定
麻醉后交感失张力
手术后交感高张力
麻醉中的容量填充
术后钠水潴留
麻醉时组织自主调 节功能下降
患者术前禁 食禁饮脱水
麻醉诱导药物的 扩血管作用
诱导期急性 超容量填充
血流动 力学平稳
组织充 分灌注
维持较 深的麻醉
有助于 术后恢复
降低PONV 的发生率
肌松药
心血管活性药物?
心血管抑制性药物能否成为麻醉的组成部分
HR、Bp
BIS
HR、Bp ↑ ,BIS↑-麻醉过浅 HR、Bp ↑ ,BIS→ -“镇痛”不全
HRV
HRVI
0~20为“镇痛”过度 20~40“镇痛”适当 40~60为“轻度镇痛不全” >60为“镇痛不全”
AEP Entropy
《麻醉深度监测》PPT课件
全麻过深的主要危害
1、应激反应低下(不足) 2、生命中枢抑制 3、呼吸功能抑制(通气不足、呼吸停止) 4、循环功能抑制(血压显著下降、心搏停止) 5、难以满足手术需要 6、其他
因此,全身麻醉期间,维 持适当的麻醉深度对于确保病 人安全和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 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必须掌 握全麻深度的监测和临床判断。
最新型双频谱指数麻醉深度监测仪具有 反应灵敏、及时准确、显示直观、判断方便、 体积小、抗干扰强等优点。除监测麻醉深度 外,同时可反映肌松(EMG)和镇痛(SR)情况。 双频谱指数范围为0-100,指数越小,麻醉 越深。手术中适宜的指数范围(麻醉深度) 为40-60。
使用注意事项:(1)正确放置头皮电极; (2)信号质量指数(SQI)>50时的Bis(非中 空数值)才有意义;(3)手术电刀、电凝 的使用对其有一定干扰。
不规律 呛咳 气道阻力高 喉痉挛
规律 气道阻力小
膈肌呼吸 频率增快 气管拖曳
血压升高 心率增快
血压稍低 但稳定
刺激无改变 低血压
瞬目反射(眼睑反射(+ 眼球运动(+
偏视 流泪 眼睑反射(眼球固定中央
对光反射(瞳孔散大
吞咽反射(+ 出汗(+ 分泌物多
刺激下体动 (+
体动(分泌物减少
指标
状态
记分
P
收缩压
3、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
4、视觉诱发电位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
双频谱指数是对脑电活动中波谱界频和中 频综合分析的结果,能随常用麻醉药的麻醉深 度改变显示出剂量相关的变化。Dutton等的 临床研究显示Bis作为麻醉中体动的预测,明 显优于血压和心率。Rampil发现界频可判断 刺激前的麻醉深度,以便及时调整深度。这是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时间最长、最成熟方法。 其监测结果在美国是唯一可用作司法证据的。 Bis目前仍是麻醉深度监测的金标准。
《麻醉深度监测》课件
《麻醉深度监测》PPT课 件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在手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适 当的麻醉状态。
研究背景
过去几十年中,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 控制患者的麻醉水平,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麻醉深度监测的重要性
1 精确控制麻醉水平
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 处于最佳麻醉状态,提 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舒 适度。
很难综合评估患者的麻醉状 态,容易产生主观判断和偏 差。
影响因素复杂
麻醉深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药物代谢、患者年龄、 疾病状态等,难以精确评估。
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开发一种可靠、准确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并 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实验室研究
通过对模型动物的实验,验证 新技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安全性评估
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证明新技术在麻 醉深度监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论和展望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准确可靠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好的治疗工具。未来的研究 将进一步优化技术,并探索更多的应用领域。
2 减少并发症风险
通过监测麻醉深度,可 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 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 生。
3 个体化麻醉管理
能够根据患者的特定情 况和需求,调整麻醉药 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提高治疗效果。
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传统的生理监测指 标
如心率、血压等无法准确反 映患者的麻醉深度,存在误 差和滞后性。
单一监测参数
临床验证
在手术实际应用中对新技术进 行评估,收集患者数据并进行 分析。
数据分析
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技 术,分析实验结果和临床数据, 确定监测指标的有效性。
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在手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适 当的麻醉状态。
研究背景
过去几十年中,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 控制患者的麻醉水平,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麻醉深度监测的重要性
1 精确控制麻醉水平
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 处于最佳麻醉状态,提 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舒 适度。
很难综合评估患者的麻醉状 态,容易产生主观判断和偏 差。
影响因素复杂
麻醉深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药物代谢、患者年龄、 疾病状态等,难以精确评估。
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开发一种可靠、准确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并 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实验室研究
通过对模型动物的实验,验证 新技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安全性评估
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证明新技术在麻 醉深度监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论和展望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准确可靠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好的治疗工具。未来的研究 将进一步优化技术,并探索更多的应用领域。
2 减少并发症风险
通过监测麻醉深度,可 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 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 生。
3 个体化麻醉管理
能够根据患者的特定情 况和需求,调整麻醉药 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提高治疗效果。
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传统的生理监测指 标
如心率、血压等无法准确反 映患者的麻醉深度,存在误 差和滞后性。
单一监测参数
临床验证
在手术实际应用中对新技术进 行评估,收集患者数据并进行 分析。
数据分析
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技 术,分析实验结果和临床数据, 确定监测指标的有效性。
麻醉深度监测 ppt课件
2017最新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深圳威浩康
参考文献
不同方法监测全麻患者麻醉深度准确性的比较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6 年 5 月第36 卷第5 期
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重点实验室:
深圳威浩康
Chin J Anesthesiol,May 2016,Vol.36,.5
参考文献
不同方法监测全麻患者麻醉深度准确性的比较
与镇痛药物相关 伤害性刺激强度
全麻镇痛深度
0-99
30-50 (右美除外)
面部肌电指数
EMG
与肌松药物相关 评估面部肌松
0-99
诱导35 拔管75
爆发抑制比
BS
与镇静药物相关 提示麻醉过深
0-99
0
深圳威浩康
解决临床问题
Angel-6000D 生命体征+麻醉深度
Angel-6000A 麻醉深度 (镇静+镇痛)
40--50,会出现镇静过深 50--60,会出现术中知晓
深圳威浩康
6、复苏唤醒提示
IOC1≥70 IOC2≥90
IOC2越接 近99,越 容易被唤醒
深圳威浩康
利用IOC1与IOC2的关系如何控制苏醒时间
深圳威浩康
唤醒时机
复 苏 期 IOC2 称 为 警 觉 指 数 , 数 值 越 接 近 99 , 患 者越容易被唤醒,如果 IOC2达到99未能唤醒, 观 察 EMG 数 值 , 数 值 很 低,说明肌松未代谢完。 拔管EMG>75.
深圳威浩康
解决临床问题
3、避免麻醉过深
爆发抑制比 出现数值提 示麻醉过深。 而生命体征 不能代表真 实麻醉深度。
深圳威浩康
解决临床问题
麻醉深度的监测[新版].ppt
最新.
22
BIS降低PASD发生率
•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全麻过浅最严重并发 症。
• BIS监测有助于减少危重病人术中知晓发生
最新.
23
专家共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 专家共识(2008)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这是在2005年,ASA发布《术中知晓和脑功能监测的临 床建议报告》之后,中国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一次发布
最新.
18
麻醉深度监测-MOAA/S
改良警觉/镇静观察评估法
(modified observre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MOAA/S)
评分
机体反应
5 对正常音调姓名呼唤反应正常
4 对正常音调姓名呼唤反应迟钝
3 只有反复或大声呼唤姓名才有反应
2 只对轻刺或摇晃有反应
麻醉深度的监测
最新.
1
麻醉深度与安全
• 麻醉深度监测一直是麻醉医生关注的问题,过浅 或过深都会给患者带来身体或精神的伤害。
最新.
2
麻醉是什么?
麻醉是无反应状态 -Prys-Roberts
最新.
3
麻醉状态的现代定义
“麻醉深度”的定义在不断演变。随着麻 醉药物的出现以及药物对人体作用的知识 体系变化而变化
所能测量的“麻醉深度”是对刺激的反应 患者对指令有反应吗? 切皮时有反应是否提示存在意识感知? 患者的心率或血压对手术操作有反应性上升吗? 患者是否记得术中的事件、谈话或疼痛?
最新.
6
适宜的麻醉深度
意识消失 镇痛良好 肌松适度 适当抑制应激反应
最新.
7
麻醉过浅的主要危害
资料麻醉冷静深度监测课件
15 I
BIS的局限性
o 不能预测刺激引起的体动或血液动力学改变 o 不能有效预测意识的恢复时间 o 不能做到实时监测,计算速度慢(需30~60s) o 对镇痛成分监测不敏感 o 用于儿童麻醉监测尚存在争议 o CNS损伤的病人、 EEG低电压的病人, BIS无意义 o 必须使用BIS的专业电极片,使用成本过高 o 受肌松剂影响
1分仅对恶性刺激有反应可睁眼,抬眉,向 刺激方向转头,恶性刺激时有肢体运动
0分无反应 恶性刺激时无运动
10
意义
临床麻醉与重症监护治疗中的镇静,重要的 不是选用哪一种镇静评分,而是使用与不使 用这些方法的问题,就已经获得公认的这些 镇静评分方法,合理地应用于临床均能有效 地防止镇静过深或过浅的发生。
o 用0-100表示,数值越大,患者越趋于清醒。 oBIS 值是一个统计数值,建立在大量健康成年
志愿者在接受不同麻醉药和不同关键点时原 始脑电信息的基础上。
14
BIS
oBIS 主要与抑制大脑皮质的麻醉药如硫贲妥钠、 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等的镇静药麻 醉深度有非常好的相关性
oBIS 与氯胺酮、吗啡类镇痛药、异氟醚和N₂O 无相关性
11
客观的监测方法
oEEG oEEG
o 还是EEG
12
数 字 化EEG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通 过对原始脑电的快速计 算和加工,逐步产生了 一系列源于脑电的、用 于监测意识深度的技术
原始EEG, 脑电双频指数 (BIS) 听觉诱发电位 (AEPI), 熵指数 (Entropy), 麻醉/脑电意识监
测系统 (Narcotrend)
(46-20)
18
Narcotrend
Narcotrend
A B0-B2 C0-C2
BIS的局限性
o 不能预测刺激引起的体动或血液动力学改变 o 不能有效预测意识的恢复时间 o 不能做到实时监测,计算速度慢(需30~60s) o 对镇痛成分监测不敏感 o 用于儿童麻醉监测尚存在争议 o CNS损伤的病人、 EEG低电压的病人, BIS无意义 o 必须使用BIS的专业电极片,使用成本过高 o 受肌松剂影响
1分仅对恶性刺激有反应可睁眼,抬眉,向 刺激方向转头,恶性刺激时有肢体运动
0分无反应 恶性刺激时无运动
10
意义
临床麻醉与重症监护治疗中的镇静,重要的 不是选用哪一种镇静评分,而是使用与不使 用这些方法的问题,就已经获得公认的这些 镇静评分方法,合理地应用于临床均能有效 地防止镇静过深或过浅的发生。
o 用0-100表示,数值越大,患者越趋于清醒。 oBIS 值是一个统计数值,建立在大量健康成年
志愿者在接受不同麻醉药和不同关键点时原 始脑电信息的基础上。
14
BIS
oBIS 主要与抑制大脑皮质的麻醉药如硫贲妥钠、 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等的镇静药麻 醉深度有非常好的相关性
oBIS 与氯胺酮、吗啡类镇痛药、异氟醚和N₂O 无相关性
11
客观的监测方法
oEEG oEEG
o 还是EEG
12
数 字 化EEG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通 过对原始脑电的快速计 算和加工,逐步产生了 一系列源于脑电的、用 于监测意识深度的技术
原始EEG, 脑电双频指数 (BIS) 听觉诱发电位 (AEPI), 熵指数 (Entropy), 麻醉/脑电意识监
测系统 (Narcotrend)
(46-20)
18
Narcotrend
Narcotrend
A B0-B2 C0-C2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S
BIS主要与抑制大脑皮质的麻醉药如硫 贲妥钠、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 仑等的镇静或麻醉深度有非常好的相 关性
而意识消失是“全或无”的现象,故不 存在麻醉深度
麻醉深度的定义?
麻醉深度的定义现在也没有公认的标准
目前普遍认为:全麻过程中使患者处于无 意识状态,且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降至最 低的程度
伤害性刺激的激惹和麻醉药物抑制之间相互 作用的一种中枢神经状态
刺激与麻醉深度
没有伤害性刺激存在,大多数麻醉状 态都是过深的
但原始脑电之复杂,不用说麻醉医生, 就是神经专科医生也为之头痛
数字化EEG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通 过对原始脑电的快速计 算和加工,逐步产生了 一系列源于脑电的、用 于监测意识深度的技术
BIS、AEPindex、 Entropy 、 Narcotrend等
BIS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多数静脉或吸入麻醉药能抑制LEC,抑制程度与麻 醉深度有一定相关性
因此,将LEC作为麻醉深度监测的指标
食管下段收缩性的局限性
抗胆碱能药和平滑肌松弛药可使LEC变小或消失
食管疾病会影响结果或不适宜行此监测
LEC能较准确地反映吸入麻醉深度,对静脉麻醉 较差
对其准确性及发展前途争议较大
心率变异性
麻醉深度监测基本现状
理想的麻醉需要满足四个方面:镇静,镇痛, 抑制反射,肌松
意识成为评估麻醉深度的有效手段
良好的镇静是最重要的,镇静监测是麻醉深度 的主要监测手段
尚未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监测以上四个方面
麻醉深度监测方法
William T. G. Morton (1819-1868)
1846年10月16日Boston牙医Morton在麻省总医院成功地实施了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HRV通过心率频谱分析可测定心率变异程度,高 频成份(HF)受迷走神经调节,低频成份(LF)有交 感和迷走神经双重作用,LF/HF反映交感和迷走 神经均衡性
麻醉药可通过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改变HRV
因此可通过监测HRV来评估麻醉深度变化
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V可以作为全身麻醉期间反映病人疼痛状况的
容易出现术中知晓,成为手术室内医 疗纠纷常见的原因
容易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
麻醉过浅的类型
能回忆麻醉中发生的事件(外显记忆)
麻醉状态下对所听指令有反应但是没有回 忆(内隐记忆)
术中知晓是在手术麻醉过程中意识恢 复并对某事件术后有清楚的记忆,属于 外显记忆
术中知晓的表现
多数病人描述可以听到手术室内的声音, 麻痹感,感到焦虑、恐惧、无助和无力, 其中69%病人因此导致清醒后焦虑以及创 伤后应激症候群
指标 ,并将其称为镇痛监测仪(Analgesic
Monitor)
心率变异性的局限性
HRV的影响因素很多,中枢神经系统 的控制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故作为麻 醉深度监测的可靠性较差
HRV不能反映意识水平变化即脑皮质 电活动情况
EEG监测
意识是麻醉监测研究的焦点
意识的产生源于大脑,人们自然想到用 脑电图来反映麻醉深度
引起病人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
引起法律诉讼:术中知晓的索赔率为1.9%(ASA数 据)~12.2%(英国数据)。在美国,这种案例的平均赔 偿额为$18000
麻醉深度监测的意义
避免术中知晓等并发症
能精确地给予适量麻醉药物,避免昂贵麻 醉药品的浪费
减少麻醉后恢复室的滞留时间或出院时间, 从而控制医疗成本
乙醚麻醉分级
早期监测
但这些指标由于特异性不强,影响因 素多,患者的个体差异大,难以准确 客观地反映麻醉深度
1942开始应用肌松药以后,Guedel分 期只剩下瞳孔和泪腺分泌可以观察
食管下段收缩性监测(LEC)
食管下段肌肉受迷走神经支配,控制中心在脑干的 迷走神经背核
LEC与手术刺激强度密切相关:刺激越强,LEC就 越大越多
乙醚麻醉,是外科历史上的里程碑,是现代麻醉学诞生的标志
早期监测
摸脉搏
早期监测
传统的判断麻醉深度判断主要依赖于 临床体征的观察
包括血压和心率、瞳孔对光反应、眼 球运动及流泪、呼吸量、体动反应、 吞咽、唾液分泌等
早期监测
1937年:Guedel 发表经典的乙醚麻 醉分期
即第一期为痛觉消失期,第二期为谵 妄兴奋期,第三期为外科手术期,由 浅至深分为4级,第四期为延髓麻醉期
Entropy™
Narcotrend®
脑电双频指数
(Bispectral index,BIS)
BIS就是将脑电波功率、频率双频分析所产生 的混合信息数字化,它是大脑皮层EEG的直观 反映
BIS值为无单位指标,主要反映大脑皮质的兴 奋或抑制状态
80~100为清醒状态, 60~79为浅麻醉状态, 40~59为临床麻醉状态,低于40为深麻醉状态
内隐记忆的特征是病人并不能直接回忆出 原始刺激的情况,但通过发生行为的改变 来表达
术中知晓发生率
非产科和非心脏手术全麻知晓发生率为0.2%
产科手术全麻知晓率为0.4%
苯二氮卓类、小剂量芬太尼和吸入复合麻醉下心脏手 术患者的知晓的发生率为1.14%~1.5%
重度创伤患者全麻知晓率高达11%~43%以上
有伤害性刺激存在,则大多数麻醉又 显太浅
肌松与麻醉深度
肌松药应用以前,麻醉医师常担心麻 醉偏深带来危险
肌松药应用以后,麻醉医师常担心麻 醉偏浅带来术中知晓等并发症
麻醉过深
导致脑部功能的抑制,并且会严重影 响循环系统的生理稳定,可能导致严 重的麻醉意外
用药的过量导致手术成本的提高
麻醉过浅
我国广泛应用普鲁卡因复合全身麻醉时,全麻知晓率 8%~15%,静吸复合麻醉时发生率1.5%~4.5%
术中知晓的危害
引起手术病人的精神伤害、心理障碍等不良反应
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损害机体免疫系统机能并 加重原有病情
引起神经官能症,包括失眠、焦虑、抑郁、反复做噩梦以 及对死亡的恐惧等创伤后应激紊乱综合征
关于麻醉深度监测
来自手术病人的忧虑
我能否麻得住? 我能否醒得来?
来自麻醉医生的困惑
麻药给得够多了,病人怎么麻不住呢? 麻药给得够少了,病人怎么醒不来呢?
忧虑和困惑的根源
麻醉深度
不存在麻醉深度?
麻醉是药物诱导的无意识状态,意识一 旦消失,患者对伤害性刺激既不能感知 也不能回忆,也就没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