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画像石看汉代乐舞艺术
文史知识秦臻:汉代画像中的乐舞形式
文史知识秦臻:汉代画像中的乐舞形式乐舞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存在,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
汉帝国时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国内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乐舞艺术空前繁荣。
乐舞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娱乐手段之一,也是汉王朝礼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乐舞秉承先秦乐舞写实的风格和反映世风的特征,功能上从“娱神”的歌颂和祈求转向以“娱人”为主要目的。
在继承先秦乐舞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许多独具风格的“乐舞”剧目,如雅乐中的“四时舞”、俗乐中的“盘舞”、“建鼓舞”等,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局面。
本文以汉代画像材料,结合文献记载,对常见的几种汉代乐舞进行简要的介绍。
西汉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对汉代乐舞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昊天之台,张乐乎粤葛之宇。
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黄,建翠华之旗,树灵凰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
千人倡,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巴俞宋蔡,淮南干遮……一盘舞盘舞也叫“七盘舞”或“盘鼓舞”,其表演形式为舞者站在鼓身或踩于盘上进行舞蹈,舞蹈有时和歌相和,有乐伴奏,是汉代较为盛行的一种乐舞。
盘舞在汉赋和汉代画像中均有较多记载和表现。
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各类文献记载中,盘舞相对于其他类别的乐舞,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料。
其图像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种只有盘,一种只有鼓,还有一种则是盘、鼓同时存在。
在汉晋歌赋中,盘舞中盘子的数量为七个,但在画像中则有各自的表现,数量不等。
盘舞是宴饮画像中常见的图像。
此舞自东汉魏晋而至南朝盛行,消失于唐代。
关于盘舞的演变形式的变迁,《文献通考》中记载,它本是汉代的旧曲,至晋时则加以杯,改名为“晋世宁”舞,亦称杯柈舞(参冯汉骥《论盘舞》,《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8期)。
盘舞也常和跳丸等百戏相杂出现。
东汉傅毅和张衡的两篇《舞赋》中也写到“盘( 般)鼓”,如“眄般鼓则腾清眸”“历七盘而屣蹑”“般鼓焕以骈罗”等,可见其在夜宴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参王健红、杨方刚、刘远林《从〈舞赋〉看汉代人的乐舞观》,《贵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中国古舞文化钩沉——画像石上的汉代乐舞百戏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70汉代的丝绸之路,开创了世界东西方文化与商贸往来之先河,使得汉代疆域广袤、国力雄厚犹如日照 中天。
汉代盛行道教信仰,提倡“得道升仙”,追求“长生不老”,尊崇“天人合一”学说,而武帝时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进入东汉后,又极力推行儒家学说“仁孝”,并将“孝悌”作为任命官吏时“品评”的重要尺度,成为上至宫廷下到民间倡导“厚葬”风俗的思想基础。
来自上层社会的“世以厚葬为德,薄葬为鄙,至于富者奢侈,贪者殚财,法令不能禁,礼仪不能止”的现象表现了时人的观念和道德标准。
从后来官方倡导“薄葬”来看,确实印证西汉至东汉初年贵族至宫廷重视“厚葬”已经到了不得不加以禁止的程度。
但是,也正是由于当时流行“厚葬”的趋势,今人才得以透过考古文物来考察汉代的舞蹈艺术。
按照刘宗超先生对汉代造型艺术的分段来看,汉代不同阶层的人们以画像砖石修建“地下宫殿”的“造墓运动”,自西汉始兴为第一阶段;从汉武帝当政至东汉,为墓葬造型艺术建立和发展的第二阶段;至东汉末,为造型艺术达到成熟与高度发展的第三阶段。
因此,各地遗留下的内容丰富、镌刻精细、各具特色的珍贵刻石画像,多为东汉后期所创制。
汉代画像石的出土,为今人研究历史留下了极其丰富与宝贵的鉴证资料。
一、 山东画像石上的“乐舞百戏”1954年,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发掘的东汉晚期大型石筑多室墓,南北长8.7米,东西宽7.55米,小巧而中国古舞文化钩沉——画像石上的汉代乐舞百戏巫允明【内容摘要】关于中国古代舞蹈历史的研究,本文坚持舞蹈史学应注重以文物为鉴的立场,遵循中国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汉画像石为依据,在“舞蹈文化”视野下,通过探究石刻画所富有的社会与文化内涵来探讨历史上的舞蹈由来、发展及其所具有的风格和审美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舞;历史文化;汉画像石;乐舞百戏精致。
以中轴线划分出前、中、后3个主室,东侧3室,西侧2室,总计8室。
出土画像石42块、画像73幅。
南阳汉画像石:中国艺术的瑰宝4——缤纷万千的南阳汉画像石
的 ,农 业 在 中 国 几 千 年 历 史 中 一 直 是 占 有 重 要 东 的 冶铁 图 》 ,左 起 四 人 在 用 大 皮 囊 鼓风 , 接 的 地 位 ,却 最 易 被 人 忽 略 。 因 此 , 反 映 农 业 生 着 四 人 在 锻 打 ,然 后 四 人 在 检 测 产 品 ,最 右 边 产 的 画 像 石 , 在 南 阳汉 画 像 石 中 异 常 珍 贵 。
一 剑 对 击 图 矛
戏 ,都 将 场 面 刻 画得 异 常 逼 真 ,给 人 身 临 其 境 图 》 的正 中 央 画 一 农 夫 , 弯 腰 曲 腿 ,上 身 赤 裸 , 之感。 正 在 禾 间 锄 地 ;画 面 右 边 一 名 女 子 ,担 着 一 个
《 兽 图 ) ,一 个 赤 裸 上 身 的 武士 , 将 全 陶 罐 ,想 必 是 到 田 问 送 饭 的 农 夫 的 妻 子 。 画 面 斗 )中 身都 注 于 右 臂 上 。左 手 将 猛 兽 头 按 在 身 下 ;兽 左 上 方 一 只 小 鹿 ,似 乎 受 了 惊 ,正 准 备 逃 命 。 也 不 甘 示 弱 , 正 在 奋 力 挣 扎 。 这 种 僵 持 ,足 够 看 那 农 夫 的 劳 作 , 让 人 会 想 起 后 世 “ 禾 I 锄 t当 让 人 心 跳 加 速 。 而 矛 剑 对 击 图 , 则 是 搏 杀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 的诗 句 。但 看那 送 饭 的妻 子 , 前 的 一 瞬 间 : 一 人 手 持 利 剑 , 向 前 冲 去 ; 另一 画 面 又 给 人 以 温 馨 之 感 。 从 农 夫 用 的 铁 制 农 人 扎 着 马 步 , 端 起 长 矛 ,准 备 迎 战 。 下 一 瞬 将 具 、 田 间种 的 粟 来 说 ,我 们 知 道 — — 汉 代 时 铁 是一 阵怎 样的 你死 我活 的 搏斗 !
汉画像石中的乐舞文化
汉画像石中的乐舞文化作者:暂无来源:《尚舞》 2020年第7期刘旭琦【摘要】汉代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在农、工、商及人民生产生活方面都有所体现。
新城市的涌现和边塞商业、文化的交流,给汉代时期音乐艺术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汉画像石是汉代时期记录人民社会生活的活化石。
本文通过图像学,对乐舞方面的汉画像石图像进行分析研究,探究汉代时期乐舞表演的特点及文化内涵,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关键词】汉画像石;乐舞文化;图像学汉画像石在汉代时期十分常见,是一种用于墓葬使用的石砖雕刻艺术,其内容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在这一时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锐意进取的社会氛围对汉代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礼乐文化在汉代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礼乐复兴的实现从汉武帝时期汉乐府的重新设立开始。
当时开明的音乐文化政策,为汉代时期乐舞呈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景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汉代画像石多集中在现今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山东临沂,这些地区有大量汉画像石出土。
其中,南阳乐舞内容的汉画像石,是现今研究乐舞发展演变保存数量最多、最完整、最全面的考古资料。
利用图像学技术,可直观看到当时乐舞表演时的情景,为探究中国乐舞文化的美学价值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汉代乐舞艺术概述汉画像石是汉代时期用于雕刻墓葬使用的砖石,根据当时人们的信仰、生活等方面进行的雕刻艺术创作,其图像从不同角度真实还原当时人们生活的风俗习惯、人文艺术、神话传说等多种情景。
战国后期,“百家争鸣”的热闹情景逐渐形成思想融和、统一的秦朝。
汉承秦制,顺应时代的发展,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教育事业得到促进和改善。
在乐舞艺术方面,汉代重设乐府机构,大量收集民间歌谱诗集进行整理汇编,打破了汉代以前民间乐舞与宫廷乐舞的界限,开启了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班超出使西域,中原与西域地区之间往来频繁,例如胡笳、号角、箜篌、胡舞、长袖舞、五弦等乐器的传入,为汉代乐舞注入了新的元素。
南阳汉画像石中的乐舞形象及审美价值略考
南阳汉画像石中的乐舞形象及审美价值略考作者:陶睿可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7期【摘要】汉代是中国古代乐舞文化的一个转型时期。
从对出土于南阳的汉画像石的考证和分析中可以看出,乐舞百戏在汉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汉代人对于乐舞艺术的审美观念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关键词】汉画像石;南阳;乐舞;美学南阳画像石艺术产生于西汉晚期,延续时间较长,于新莽时期、东汉早期达到鼎盛时期。
南阳汉画像石中的乐舞场景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具有特殊性意义的艺术文化遗存,不仅展现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历史脉络,还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研究价值。
一、审美特性汉画像石作为一个伟大时代的艺术所体现出的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
对此,鲁迅先生曾赞叹说:“唯汉代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南阳汉画像石重于意境和思想底蕴,豪迈奔放、不拘一格,把深沉雄大、古朴淳厚、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人物形象以古朴粗放见长,注重形体的夸张,画面构图疏朗,表现动感、力度和气势,其效果强烈、大气磅礴。
笔者认为,总体而言,南阳地区汉画像石中的乐舞形象最大程度表达了汉代人整体的精神气势。
二、美学思想中国古典美学审美的标准就是“意境”,“意境”一词在中华词典中归纳总结为“意和境”,“意”解释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
而“境”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并通过自身努力来追求理想美好的生活境界。
由此看来,“意”只是阐述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而“境”相较于“意”而言,则具有更高的追求境界和背后隐含的深层喻义。
(一)乐人——乐治——乐天地汉代作为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朝代,四夷樂舞的涌入、雅乐、俗乐的共存,乐舞百戏的融杂,促使了汉代舞蹈的大发展第一个高峰时期。
在南阳汉画像石中可以发现,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将“乐”做了三种层次的分类,这三种美感体验相对应的境界由低到高分别为乐人、乐治、乐天地。
“乐”,是指使人愉快,单纯地将快乐带给他人或自己,娱人、娱己,不含任何目的和想法,此乃美感属于初级层面;“乐治”,指因通过乐舞来教化人,使人心向善和社会秩序稳定,巩固王朝统治,从心理上获得一种安详之乐、和谐之美,属于中级层面的美感;“乐天地”此乃达到了一种娱神的境界,其主体为人本身希望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达到一种精神相交,共建“和谐之美”这是美学的最高层面。
从南阳汉画像石中看汉代乐舞艺术发展的变迁
中 图分 类 号 : 2 ./ — 4 j 22 . 3 2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3 1 9 ( 0 1 1 — 1 6 0 17 — 99 2 1 )4 0 4 — 3
从南阳汉画像石中看汉代乐舞艺术发展的变迁
王 松 阳
摘 要 : 阳两 汉 画像 石 刻 内容 丰 富 、 材 繁 多 , 反 映 汉 代 社会生 活 的“ 南 题 是 活化 石 ” 从 图像 学 的 角度 . 汉代 画像 石 入 手 . 。 以
探 讨 了 百戏 中舞 蹈 艺 术 的 形式 与 内容 、 乐歌 舞 表 演 的技 术 和韵 味 、 四 夷” 乐与 汉 乐舞 的 融 合 与繁 荣 . 女 “ 之 以及 汉 代 贵 族
重 庆科技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1 第1期 0年 4 1
Junlo C ogi n e i fSi c n eh o g (oi c ne di ) N .4 2 1 ora f hnq g U i rt o c neadT cnl ySc lSi csE i n o 1 0 n v sy e o a e t o 1
作者简介 : 王松 阳 ( 9 7 , , 士 , 阳 师 范 学 院 ( 南 南 阳 4 3 0 ) 乐学 院 讲 师 。 1 7 -) 男 硕 南 河 700音
收 稿 日期 : 0 1 0 — 1 2 1— 5 3 基 金 项 目 : 南省 科 技 厅 项 目( 目编 号 : 1 4 0 5 1 3 河 项 1 20 4 0 5 )
舞 ”“ 、 巾舞 ” 。 等 汉代 的舞 蹈 , 深受 杂技 和武 术的影 响 ,
南阳汉画像石中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对州
4 3 6 701
南 阳汉画像石中音 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郑 燕 欣
南 阳师 范 学 院音 乐 学 院 河 南
摘 要 : 何 的 历 史遗 留 都是 见证 或 者 一部 历 史 文 献 , 任 汉代 画像 石 的 图像 无疑 就 是 一 部 文 化 阶段 的 生 动 的 见 证 或 活 的 文
活内容的乐舞内容。这 足以证 明乐舞艺术在 当时的繁荣和发 敏捷 、 舒畅 、 飘逸如飞 、 目传 情。 眉 在张衡的《 南都赋》 巾这样描 展。本文正是从音 乐图像学 的角度 , 从汉代画像石人手 , 试谈 写 :
了中 国 音 乐 艺 术 的 美学 特 征
一
白鹤飞兮茧曳绪。惰袖 缭绕 而满庭 , 罗袜蹑蹀而 容与 。翩 绵绵其若绝 , 眩将 坠而复举。翘遥迁延 , 蹁跹。结九秋之增 蹩
绝望 离别 之情 )这一 面体现整个汉代时期兴 盛向上的时 。 代气息外 ,还表现贵族皇室 ,文人 志士的审美要 求和欣赏趣
味。
上。 当然也 同时 出现 了不少精辟的论点 , 比如在提高艺术修养 于寡妇悲吟 , 鸥鸡哀鸣 。 坐者凄欷 , 荡魂伤精 。 足歌舞者 自己的
强调礼 、 乐在政 治中的重要作用 , 并将 礼乐与 刑政并列 。 认为充分发挥了礼 、 、 、 乐 刑 政的作用 , 国家就能到到很好的治
达而不悖 , 则王道备矣。
会风气 、 音乐三者之间存在着联系。如《 乐记 ・ 乐本》 又载 : 是故治世之音 安 , 以乐其政和 ; 乱世之音怨 , 以怒其政 乖; 亡国之音衰 , 以思其 民困 。 声音之道 , 与政通矣 。 是故审声 以知
儒家还认 为乐 政是相通 的 , 观其乐就知其政 。政治 、 社 史传统。 这些健朗明快 。 日上的乐舞形象足两汉时 的时代 蒸蒸 风貌特征 : 这种柔婉飘逸 雄健 昂扬风汉代 画像 石刻作为雕塑艺术品 ,
从汉画像石看汉代乐舞艺术
从汉画像石看汉代乐舞艺术汉代乐舞是伴随着汉代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而发展起来的宫廷表演艺术。
我们今天还能从出土汉墓的大量画像石中欣赏到汉代乐舞的某种神韵。
在山东临沂市白庄和沂南县北寨等地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中,有大量形象直观的乐舞图像,如长袖舞、折腰舞、鼓舞、抚瑟、吹竽等,它充分体现了当时乐舞精湛绝伦的技艺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画像中的女伎舞姿皆呈长袖细腰的阿娜之态,加上折腰、倒立等精彩的表演艺术,又呈现出一种力量的壮美。
源于楚国的长袖舞和折腰舞为汉高祖刘邦所喜爱。
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平定黥布叛乱凯旋途中路经故乡沛郡时,大宴父老乡亲,“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从此留下了著名的楚味浓郁的《大风歌》。
在楚汉战争的关键时刻,刘邦又巧妙地利用“四面楚歌”打心理战,瓦解敌军,致使项羽军队几乎不战而溃,。
晚年的刘邦谋废太子孝惠,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事未成,乃令夫人作楚舞而自歌《鸿鹄歌》以抒发心绪。
由此可以看出,刘邦无论悲喜,都善于运用楚歌楚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展现他对楚歌楚舞的迷恋。
而从上行下效的角度来讲,刘邦的这种嗜好自然推动了长袖舞的普及和发展。
“长袖”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助舞道具和艺术特色之一,汉画中的长袖形状有两种:一为喇叭形状的筒袖,一为袖口端接一长飘带。
临沂市白庄汉墓画像石中长袖属前一种形式。
“长袖”后来演化为两支:一支长袖更加长,变为巾舞,其舞名亦随之改称“长巾舞”;另一支演化为“水袖”,后来成为中国古典戏曲不可缺少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
折腰舞后来则分别被舞蹈、杂技、戏曲、体操等所吸收继承,杂技和体育中的“踏鞠”、“蹴鞠”技艺就与长袖折腰舞融汇在一起。
汉代画像石上的舞蹈图像显示了源于楚人的审美趣味。
在数以千计的舞蹈图像中,舞蹈者们均着长袖舞衣,长袖或柳枝低垂,或回雪漫卷,或飞扬于空。
细腰的表现,以女舞为最甚,个个杨柳细枝显得灵巧飘逸。
从汉画像上看汉代音乐艺术与当今旅游发展
浑 豪 迈 的 时代 精神 ,可 以让我 们 从 一个 个静 态 的细 节上 去 回味 那 千年 的古 韵 , 民族 的博 大 ,震 撼于 浑厚 的 民族底 蕴 。
二 、源 于 汉 画 像 的音 乐 艺术 与 当今 旅游 结 合 的 发展 潜
理 论 研 究
从汉画像上看汉代音乐艺术与当今旅游发展
李 笑 珂 ( 阳 师 院 音 乐 学 院 河 南 南 阳 4 36 ) 南 7 0 1
摘要 :汉代是 中国历史上 军事 文化都很 强盛 的 时代 。汉代 音 乐 如醉 。汉画 像 中 的汉音 乐 对 当今 的影 响 是显 而 易见 的 ,并 且也 是 绚 丽 多彩 ,汉 代 的绘 画雕 塑将 这 个 恢 宏 、繁 华 的音 乐 时代 ,直 观 生 动 不可 或 缺 的 。那些 栩栩 如 生 ,千 姿 百态 的乐 舞 百戏 形象 ,不仅 再 的展 示在世人面前 。将 汉画像 中表现 出的汉代音 乐与当今旅 游结合起 现 了悠远 曼 妙 的乐 风舞 韵 ,而 且 生动 的 展示 了汉 代 气势 磅礴 ,雄
基金 项 目:; 南省 科 学技 术厅 2 1 N 技 发 展计 划 ( 目编 号 力 - . - I 0o 项 120404 0 40 5 1 5项 目名称汉代音乐艺术 与中原旅 游市场开发研究 ) 汉 画像 中 的汉 代音 乐对 当今 社会 的 重要 作用 已经展 现 出来 ,
当 今 社 会 人 们 不 仅 仅 满 足 于 较 好 的物 质 生 活 ,对 精 神 生 活 更 是有 着 高层 次 的要 求 ,旅游 是 人们 净 化 身心 ,陶冶 情操 的不 二 选择 。生命 演 化至 今 丰 富多 彩 的生物 使 地 球生 机 盎然 ,人类 文 明 更 是源远 流 长 。汉 代 是 中 国历史 上 国力 强 盛 ,文 化发 达 的 时代 。 气势 恢 宏 、稚 拙古 朴 的汉 画 是两 千 年前 特 定历 史 环境 的 产物 ,汉 画 作为 作 为古 典艺 术 不可 企及 的范 本具 有 永恒 的魅 力 。现 我 国河 南 、江 苏 、 山东很 多 地方 ,出土 了众 多丰 富 的汉 画像 石 ,汉 画 像 中承 载 了 乐舞 百戏 艺 术形 象 ,直 接 或 间接 的反 映 了汉 代 社会 音 乐 文化 生 活面 貌 ,若 是 把汉 代 音 乐与 旅游 有 机结 合起 来 ,努力 展 示 他们 的共 同 闪光 点 ,必然 能在 市 场 经济 这 个大 舞 台上 舞 出雄 浑 高 亢 的一 姿 ,引 导一 股 精神 旅游 的热 潮 。今 年 的政 府 工作 报 告 中提 出要 “ 加快 发 展旅 游 休 闲消 费 ”并 提 出要 培养 旅 游 消费 热 点 ,这 说 明 了旅 游 在扩 大 国 内 需求特 别 是 消费 需 求 中的 重要 作 用 。若 能 加 强宣传 汉 画遗 产 ,发扬 汉代 音 乐 风格 ,突 出旅游 特 色 ,将 源 于 汉 画 中的汉 代 音乐 与 当今 旅游 结 合起 来 发 展 ,是 一个 值 得商 讨 关 注 的旅游 发展 新 方 向。
基于汉画像石的徐州汉代舞蹈审美特征和审美成因
基于汉画像石的徐州汉代舞蹈审美特征和审美成因摘要:汉代曾经是我国封建王朝经济、文化、艺术比较发达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内形成的各种艺术样式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舞蹈艺术也不例外。
本文通过分析徐州地区的汉画像中呈现的舞蹈形象,论述了汉代舞蹈最为典型的审美特征,并结合当时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该特征形成的原因,以期能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关键词:汉画像石徐州汉代舞蹈审美特征审美成因两汉时期,徐州一度成为汉文化的发祥地,在经济等领域也为汉代的兴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该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是重要的历史文物,通过这些画像石可以窥见汉代文化发展的情形,包括舞蹈艺术。
汉代的舞蹈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与其经济的繁盛、国力的强大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其舞蹈艺术带有鲜明的大汉气象,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
一、从汉画像石解读徐州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汉代的舞蹈种类非常多,在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中的舞蹈类型主要包括姿态翩跹、具有阴柔之美的长袖舞,步伐矫健、具有阳刚之美的建鼓舞。
这两种舞蹈的特点基本上可以概括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长袖舞最早的起源是楚国翘袖折腰舞蹈,发展到汉代的长袖舞具有轻盈圆柔的特点,也是汉高祖刘邦非常喜欢与推崇的一种舞蹈形式。
长袖舞的尤为突出的审美特征在于两点,一为长袖,二为细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舞蹈动作。
徐州地区是高祖刘邦的故地,因而该地的长袖舞形成了与其它地区不同的特色,例如舞袖的具体形态上包括拖垂袖、上扬袖、甩袖、绕袖等,在徐州地区这些舞袖的技巧总体来讲更加地轻盈与柔美。
在一些汉画像石中呈现的舞蹈形态非常生动:女舞者的手臂举过了头顶,运用适当的力度,将长袖上扬,犹如一道跨越头顶的彩虹一般,充满着飘洒与灵动的美感,在甩袖的过程中同时腰向左拧,右胯顶出,上身向右上方斜仰,胸腰保持上挑的姿态,身姿给人一种袅娜和含蓄的美感。
徐州的长袖舞蹈形式多样,包括独舞、双人舞、群舞,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特点。
山东汉画像中舞蹈形象
山东汉画像中舞蹈形象
山东汉画像石中有许多乐舞百戏图,数量庞大,内容丰富。
反映了山东地区的游艺活动和社会风貌。
从内容上看,画像石上的乐器主要有击打、弹弦、吹奏三种类型。
诸城前凉台画像石上有一乐队图案,各种乐器应有尽有。
击打乐器以钟、磬、铙、铎为主。
沂南北塞汉墓乐舞图中有撞钟图,架上悬挂两个大钟,乐人手握长棒撞钟。
弹弦乐器主要有琴、瑟,沂南画像石乐舞图中有一把三弦琴,沂水县韩家曲抚琴图上的琴则有七弦,济南洛庄汉墓乐器坑中出土有七架瑟。
吹奏乐器主要有笙、竽、埙、箫、笛等。
在画像石中,舞蹈的场面很多,以长袖舞为最。
嘉祥武氏祠、平邑皇圣卿阙、曲阜东安汉里石椁、诸城前凉台、临沂白庄、郯城黄山镇等地的画像石中都有以长袖舞为题材的内容。
汉代,山东地区还流行一种七盘舞。
将盘、鼓置于地上做舞具,舞者在其上环绕起舞,以七盘为多,故称“七盘舞”。
舞姿矫健,动作奔放,给人以刚健之美。
山东画像石中还有一种一边击鼓一边舞蹈的画面,且鼓且舞,体态多变。
安丘汉墓和诸城前凉台还出土有巾舞画像石。
舞者手持长巾,转环飞舞,身段优美,姿态生动,显出了舞蹈的韵律感。
汉画像石反映的游艺活动,还有飞剑跳丸、倒立、吐火、马戏等杂技表演活动,属高难度动作,由专业演技人员表演。
还有蹴鞠、狩猎、角抵等群体性的游艺活动,生动记录了山东各地的游艺风俗。
音乐学毕业论文汉画石像中的音乐艺术研究
汉画石像中的音乐艺术研究一、汉画像石中的音乐元素汉代时期南阳的音乐艺术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最典型就是丰富多彩的舞乐百戏,尽管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成熟,但却是后代各类表演艺术的雏形。
汉代帝王对音乐的提倡,促进了南阳音乐文化的发展。
近年来在南阳发掘的近50座汉墓中,描绘汉代乐舞百戏的生动画面占据很大比例,再现了当时的盛大场面,具有不可低估的艺术价值。
在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反映出音乐文化在汉代民众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弹吹乐器,吟唱歌曲,成为民间聚会时必备的项目,其中宴饮舞乐百戏尤为精彩,汉画《舞乐宴飨图》反映这种饮宴情景:画面上方一人跽坐,三人鼓舞,下面二人对坐,中间置酒杯、鱼、肉等饮食。
画中舞者的长袖“云转飘忽”,身段“体若游龙”,给人以飘逸的美感。
通过汉画了解南阳汉代音乐文化,间接地了解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特点,对于研究社会人类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汉画像石中音乐的艺术形态1.汉画像石中的说唱乐舞百戏,在汉画像石占有很大比例。
在汉代乐府的统一组织下,统一采集反映民众生活风貌、思想观念的民间音乐艺术精华,创作了多姿多彩的汉代音乐。
汉画形式丰富多彩、规模宏大且音乐具有比较完美的表现形式。
其中的弹奏伴唱同现代曲艺中的大调曲、三弦书的演唱形式十分相似,边鼓边唱,其鼓状与今天所用的鼓也很相像。
汉代的相和歌,是一种用歌唱讲故事的形式,是说唱艺术的前身,南阳汉画馆珍藏的汉代“抱相俑”则证明,两汉时期“相和歌”已在南阳流行。
在南阳汉画像石刻中也看到了水袖的运用,后逐渐演变成了戏曲中使用的水袖,在汉代这就是且舞且歌,旁边有一支歌队伴唱“长袖舞”,张衡在《观舞赋》写到:“抬修袖以翼面,展清声而长歌。
”2.汉画像石中的乐器南阳出土汉画中,《撞钟图》、《击铙图》十分生动,弹琴、抚琴、吹笙、击鼓,更是栩栩如生。
反映在画面上的乐器有建鼓、鼓、铙、钟、埙、竽、排箫、瑟、筑、小锣、拊、笙等多种多样。
不仅乐器种类多,还有乐队组合,有单独的器乐演奏,也有为歌舞和百戏伴奏。
从汉画像砖石上寻访汉代舞蹈
从汉画像砖⽯上寻访汉代舞蹈⽬前,中国发现汉画像⽯的地⽅很多,分布区域主要有四个中⼼:⼀、是河南南阳、鄂北区,⼆、是⼭东、苏北、皖北区,三、是四川地区,四、是陕北、晋西北区。
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零星发现。
前三个区域都是当时经济、⽂化发达的中⼼;陕北、晋西北区在东汉顺帝以前是北⽅边防重地,中⼼绥德⼜位于通往西⽅的贸易通道。
据资料称,现已发现汉画像⽯⼀万块左右,数量之多令⼈惊叹。
汉画像⽯发展时代和地区分布都有轨迹可循。
画像⽯产⽣在西汉中叶,即国家财⼒势⼒最为雄厚发达的时期;西汉末⾄东汉初是画像⽯的发展期,地点分布以河南、⼭东、湖北为主;东汉中晚期是画像⽯的全盛期,⼭东、南阳画像⽯在此时⽇臻繁荣,其它各地也开始流⾏画像⽯,并较快形成地⽅风貌;东汉末年,战乱局势使社会⽣产遭受重⼤破坏,画像⽯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全⾯⽽迅速地⾛向陨落。
怀着崇敬的⼼境,⾛近庄严的汉画像⽯,⼜似徜徉与千年古岁⽉之中,透过这些⽆名艺术家们留下的传世杰作,我们仿佛听到那历史回声中的动⼈绝响! 中国汉代画像砖⽯雕刻图像内容极其丰富,有出⾏、宴饮、狩猎、采桑、农作、酿酒、舂⽶、织布、官邸、市井、荷池、鱼塘等社会⽣活的各个⽅⾯;有讲经、问卷、辩字、六博、⾳乐、舞蹈、百戏等⽂化⽣活的场⾯,囊括了汉代社会⽣活的各个⽅⾯。
最为珍贵的是保留了⼥娲伏羲、西王母、东海龙宫、荆柯刺秦王、师旷⿎琴等许多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表演图像以及青龙、⽩虎、⽞武、朱雀等天⽂地理科技图像,成为研究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社会⽂化的“另类百科全书”。
汉画像砖⽯,题材内容之丰富,雕刻技术之精致,⼈物刻画之细腻⽣动,演奏和舞蹈动作之清晰,体现出汉代艺术细腻、柔软、飘逸、精致的风格特征。
对于研究中国先秦⾄汉代艺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及其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汉画像⽯中千姿百态、栩栩如⽣的乐舞艺术形象,不仅真实地再现了两汉悠远雄浑的乐舞风韵,更⽣动地反映出汉代⽓势恢宏、博⼤豪迈的时代精神,呈现出特有的审美特征:长袖细腰的阴柔之美,张扬蹈厉的⽓势之美,放纵驰骋的想像之美,独具⼀格的技巧之美,婆娑飘逸的轻盈之美,升腾缭绕的飞翔之美。
汉画中的乐舞宴饮图
AppreciatION 鉴赏汉画像石(砖)是中国古代艺术珍品,工匠们以自己的巧手在石头上刻画出丰富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人们研究汉代的风俗和思想发展提供了翔实而宝贵的资料,堪称两汉现实的一面镜子。
乐舞宴饮是汉代画像石(砖)中较为常见的题材,两汉时期的乐舞宴饮图,再现了汉朝时期的舞蹈场面,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汉代社会蓬勃向上的社会风貌,而且体现出舞蹈特有的艺术美感和特点。
一、乐舞宴饮画像兴起的背景汉画是一部百科全书,其中保留了关于汉代饮食的形象记载。
汉代人事死如事生,他们认为灵魂不死,所以用石头的坚硬永恒铭刻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想象。
在墓葬、祠堂、石棺上都刻画庖厨宴饮的画面。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汉代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国家为保障粮食供给,严格限制饮酒。
随着铁制农具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提高,社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的发展带动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一大批都市兴起,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画像的出现和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农业的发展使得粮食逐渐增多,为酿酒业提供了条件,酒禁慢慢放开,饮酒之风较为盛行,在汉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
汉代人的宴席上,除了酒是不可缺少的,还有乐舞。
汉代统治者多来自楚地,受楚地好歌舞风俗影响较深,朝廷还设置掌管乐舞的机构——太乐令和乐府令,负责收集和整理民间俗乐和宫廷雅乐。
2.汉代统治者的推崇以乐舞为宴饮助兴,活跃气氛,文献记载中例子较多。
《史记·项羽本纪》载,刘邦赴鸿门宴,项羽大将范增建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宴饮百戏是汉代家庭生活极为普遍的内容。
郊庙祭祀有雅乐,民间祠祀有鼓舞乐,天子进食有食举乐,欢宴群臣有黄门鼓吹乐,振旅献捷有军乐,出行卤簿有鼓吹乐。
富豪吏民宾婚嘉会有乐,丧葬有挽歌,甚至到了“‘今俗因人之丧以求酒肉,幸而小坐而责办歌舞,俳忧连笑伎戏’的地步”班固在《东汉画中的乐舞宴饮图王莉娜图1:河南唐河县针织厂乐舞宴饮图编辑|薛续友AppreciatION 鉴赏都赋》中说:“尔乃食举《雍》彻,太师奏乐,陈金石,布丝竹,中鼓铿,管弦烨煜。
从汉画像石、砖中的典型舞姿
从汉画像石、砖中的典型舞姿摘要汉代是个乐舞时代,其舞蹈显现出巨大的张力和气势,显示出青春的活力与生机,并在汉画像石、砖中留下大量生动的舞蹈形态。
很多舞蹈形态突出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手舞足蹈的大动作和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
在这未经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和大幅度动作中,在这种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美,构成了汉代舞蹈艺术“古拙”外貌。
本文通过对汉画像石、砖中的典型舞姿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汉代舞蹈的朴拙之风的源流及其影响。
关键词:汉代舞蹈汉画像石、砖典型舞姿朴拙之风现实启示中图分类号:j720.9 文献标识码:a汉代是舞蹈活动极其广泛的时代,不仅宫廷享有舞蹈表演,豪门富家也有私人女乐,就连在民间的祭祀和丧葬仪式上,也普遍使用舞蹈。
由于汉代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所以汉代人处处体现着充分的自信和宏大的气魄,与汉代人雄放的人格和粗豪的精神相一致,汉代的舞蹈也展现出巨大的张力和气势,彰显青春的活力与生机。
从反映汉代舞蹈的画像石、画像砖可以看到更具体而生动的内容。
汉代墓室中的乐舞图像主要为石刻和砖雕,又称画像石、画像砖,多产生于东汉时期。
汉画像石、画像砖主要是依靠雕刻线条的粗细,阴阳虚实的块面来表现内容,有的还在画面上涂以颜色。
汉代民间艺术家以刀代笔、纵横捭阖,创造出的石刻线条简练遒劲、流动自如、具有舞蹈的动律感、节奏感,并呈现出一种力的壮美。
汉乐舞画像对人物面部表情不作过细的描绘,而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姿态来刻画其个性特征,追求以形传神,这非常适合描绘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蹈艺术。
从汉画像石、砖中可以看出,汉代舞蹈为中国古代舞蹈的表演技艺的发展和提高做了很大的贡献。
汉画像石砖中舞者腰肢的动态丰富多变,有的前俯后弯,有的左折右倾,有的冲向斜前,有的仰向斜后,有的扭腰出胯。
腰是人体运动的枢纽,随着腰的动作变化即舞动了上身,又带动了下肢,使舞蹈绰约多姿。
汉代舞蹈促进了舞蹈中手和腰部动作的发展提高,在汉画像石、砖中得到充分表现:通过“手舞足蹈”的造型、婀娜的风貌、体如游龙的动律,都为今天我国传统舞蹈中讲求手的传情达意和注重手、眼、身、法、步的密切配合奠定了基础;使舞蹈具有韵律感,以及圆、曲、美体态等的民族风格特色。
从画像石看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及当代价值
从画像石看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及当代价值摘要:汉代画像石是当前研究汉代文化艺术生活的重要依据。
汉代画像石当中所涉及的汉代舞蹈类型丰富,其中较为典型的舞蹈类型如长袖舞、建鼓舞和盘鼓舞,形态各异,各有表现特点和艺术审美风格。
这些舞蹈艺术展现了汉代阴柔之美的艺术追求,同时坚持了汉代悲美的文化性格。
对于当代舞蹈艺术创作来说,汉代舞蹈当中对于圆的回转的坚持和对于线条艺术之美的呈现值得学习和借鉴,舞蹈艺术家可以从汉代舞蹈当中吸收创作元素,进行具有中华文化意蕴的舞蹈创新。
关键词:画像石;汉代舞蹈;长袖舞;建鼓舞;盘鼓舞注: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从画像石看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21ZW06060001)研究成果。
近年来多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揭开了汉代舞蹈艺术的神秘面纱。
相比于此前的舞蹈研究停留在文字叙事,画像石的出土使得汉代舞蹈艺术研究完成了从抽象化向具象化的过渡,研究学者和社会公众能够更加直观、近距离地感受汉代舞蹈艺术,从中了解汉代舞蹈的风貌和韵味,进而体会到汉代舞蹈审美的情趣特色。
一、汉代画像石所展示的舞蹈艺术风貌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画像石上雕刻的纹样通常以墓主人生活场景、喜好为蓝本进行绘制,是现代考古学研究古代文化生活的重要依据。
目前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大量反映汉代士族阶级生活环境的内容,呈现了当时的艺术风貌,在艺术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众多画像石文物当中,大部分画像石的内容形制保存完整。
汉代画像石是目前汉代文化生活研究当中极具艺术特征,也极具舞蹈艺术研究价值的文化遗存。
目前汉代画像石所展示的舞蹈类型十分丰富,体现了汉代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舞蹈特色。
在部分画像石所展示的文化生活场景当中,还出现了以综合表演为代表的“百戏”场景,使得舞蹈与其他表演艺术形式之间如何进行搭配、呈现出怎样的场面环境等一目了然。
“百戏”所蕴含的舞蹈文化成为汉代舞蹈艺术的缩影,集合了长袖舞、建鼓舞、盘鼓舞等多种艺术形态,表现了汉代文化生活当中舞蹈艺术的重要价值。
南阳画像石中乐舞研究
信仰等方 面 , 堪称一部形象化的汉代百科全书 。它对我们研究汉
代历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艺术等方面具 有极 其珍贵的价值 。 2 南 阳 汉 画 像 石 中 常 见 的 三 种 乐 舞— — 建 鼓 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袖 舞 、 鼓 舞 长 盘 南阳汉画像石题材 广泛 , 内容丰富 , 中反映乐舞 的场 面很 其
卓 约 闲靡 , 机迅体轻 。 长袖舞 的主要特点是 以手 袖为舞具 , ” 通过 手袖 的千变万化 的姿 态来 表达 各种 复杂 的思想感情 , 犹如印度舞 蹈 中的歌手式 一样 。 汉 代文 人的诗 赋对长袖 舞 的艺 术效 果做 过许 多精彩 的描 述 : “ 如 裙似 飞燕 , 如回雪” ( 袖 。 张衡 《 西京 赋》 , )
堕 墼 查
No 7
.
T M E U A I N I E D C TO
南阳 画像石 中乐舞研 究
王孟 秋
摘要: 南阳是我 国发现 汉画像艺术的地 区之一 , 画像数 量最 多, 汉 是研 究汉代的重要资料 。本 文对南阳汉画像石 中常见的几种 乐
舞 形式 — — 建 鼓 舞 、 长袖 舞 、 鼓 舞 进 行 了探 讨 , 述 它 们 各 自的 舞 蹈 艺术 特 点 , 盘 讲 分析 了汉代 乐舞 繁 荣 的原 因 。通 过 研 究 汉 画像 石 中的 乐舞 形 象 , 一 步说 明 汉代 乐 舞 对后 世 当今 舞 蹈 艺 术 的 重 大 影 响 意 义 。 进 关键词 : 汉画像 石 乐舞 建鼓舞 长袖舞 盘鼓 舞 中 图分 类 号 : 2 J 1 7 文献标识码 : A
深厚而不凝滞 、 朴素而不单调 。它是 中华 民族一份珍贵 的文化遗 产, 画面中描绘有神话传说 、 天文星相 、 历史典故 、 民风 民俗 、 乐舞
从“以舞相属”管窥汉代乐舞
I Yin Yue Wu Dao-音乐舞蹈|从“以舞相属”管窥汉代乐舞康平息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摘要:乐舞文化作为汉代最有特色的文化内容之一,是我国古代乐舞艺术的第二次兴盛。
而汉代乐舞的兴盛与传统“礼乐”文化的浸润密不可分,汉代流行“以舞相属”的社会风尚即是其最好的表征。
探究"以舞相属”风尚在汉代社会文化中无可或缺的作用,透过它不仅可以感受古代"礼乐”精神之光的折射,同时可以感受在礼乐文化浸润之下两汉乐舞艺术的多元形态与美学内涵。
关键词:以舞相属汉代乐舞礼乐文化乐舞文化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043-03艺术的第一属性是社会性。
一个时代的艺术,往往就是其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
汉乐舞亦是被文化所裹挟的艺术,本身带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虽说汉承秦制,但是汉代却重新采纳了被秦代所摒弃的儒家思想,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此同时成立了官方的音乐机构汉乐府。
正因如此,礼乐文化于两汉再一次得到了强化。
“以舞相属”的社会风尚作为汉代乐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彰显了汉代的礼乐精神。
具体来讲,“以舞相属”就是在古代聚会与宴乐场合中,主人用舞蹈表达自己作为宴会主人的礼节,而另一方面,客人也会同样以舞蹈来表示自己的谢意。
如果客人不以舞为报的话,宾主二人往往会结下冤仇,这恰似《礼记》中“来而不往非礼也”的生动注解。
借助这样一种“以舞会友”的方式,社会阶层之间不仅得到了深入交流,同时在“以舞相属”的过程中也巧妙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意图或者个人意图。
通过探究这样的社会风尚,一方面领略汉代乐舞的迷人魅力,其次启发我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更好的遵循“礼”的规范,同时也为汉代乐舞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彰显礼乐精神的“交谊舞”(一)“以舞相属”的渊源乐舞在我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重要作用。
自“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原始时期起,乐舞精神就一直留存于古代社会文化之中。
从徐州汉画像看汉代音乐艺术形式
《 晋书 ・ 乐志》 载 :“ 相和 ,汉 旧歌 也 ,丝竹更相和 ,执 节者歌 。 “ 和歌 ”最初产生 于民间一 些没有 伴奏 的歌 ” 相
谣 ,即 “ 徒歌 ” 以 后 徒 歌 又发 展 成 为 “ 人 唱 、三 人 和 ” 。 一 的唱 和 形 式 ,称 作 “ 但歌 ” “ 歌 ” 发 展 为 “ t更 相 和 , ; 但 丝 ^
器 独 奏 能 够 清 晰 可 见 的 汉画 像 石 确 实不 多 ,其 中最 具 代 表 l 陛 的是 汉 代 乐 器— — 建 鼓 。
画像 石中主要 的乐器 有吹奏乐器 ,如埙 、排 箫 、笙 、笛等 ; 弦 乐 器 ,如 琴 、瑟 、箜篌 等 ;打击 乐器 ,如 建鼓 、鼗鼓 、
面 ,其 中描 写 音 乐 文 化 生 活 的 乐 舞 、百 戏 的 内 容 占 较 大 比 例 ,这 充 分 反映 出 音 乐 活动 在 汉 代社 会 文 化 生 活 中 占据 重要
( 一) 图
地位 ,这对于研究汉代经济文化生活和音乐 的起源 、形成 、
发 展具 有重 要 意 义 。
执 节者 歌 ” 的 较 为复 杂 的形 式 。
心 ,是两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和 丰厚 的地区之一 ,汉墓 、汉 画像石 、汉兵马俑并称为徐州 “ 汉代三绝” 。徐州 汉画 像石 雕 刻 图像 内容极其 丰富 ,有神话传说 、历史故 事 、击剑 比
武、庖厨宴饮、舞乐百戏 、车骑出行 、耕 种纺织 、珍禽异兽 等 ,包含 了汉代的政治 、经 济 、思想 、文化民俗 等各个方
徐州汉画像石雕刻图像内容极其丰富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击剑比武庖厨宴饮舞乐百戏车骑出行耕种纺织珍禽异兽等包含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其中描写音乐文化生活的乐舞百戏的内容占较大比例这充分反映出音乐活动在汉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对于研究汉代经济文化生活和音乐的起源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质朴、雄浑之美——从汉画像石谈汉代装饰艺术风格
代帝 王 、 圣 贤、 忠 臣、 孝子 、 烈女等 , 有《 荆轲刺秦 王》 《 泗水 捞鼎》
汉 画像 石注 重构 图饱 满 , “ 汉人 的装饰 是 空 间填 物 , 不 留空
《 赵 氏孤儿》 《 周公辅 成王》 等; 神话传说有东 王公 、 西王母 、 伏羲 、 白” , 一般 画像 石主体部分 之外 的空 白处都 点缀 了各种 物象。如
汉画像石 匠师 富有开创 性地 、 全方位地表现 了中国古代 社会 亭 内侧 各有 二仙 人飞舞 , 整个 画面疏 密有 序 。在 徐 州汉 画像 石
生活各领域 , 以一种直接 的、 叙 事的 、 纪念碑 式的形 式反映 了当时 中, 分格设置 物象的情况也很 多, 多是一格为想象 的绮 丽世界 , 一
为手 法 , 构 图形象处 理 以平 面布 列 , 形成 了富有装饰意 味的艺术 为双层楼 阁, 下层为厅 堂, 上有两个对称 的望 亭, 厅 内左侧 Z - 主人
风格。
一
跪坐 , 一女伎作长袖舞 , 右柱 两侧 四人奏乐 , 左柱外侧 一侍女将进
、
装饰题 材 与 内容
入大 厅 , 一武将持剑 立户外 , 厅 堂及 望亭 两侧 饰有仙鹤 、 孔雀, 望
爱 怨镦 1 f 开 充
质朴 、 雄浑之美
从 汉画像石谈汉代装饰 艺术风格
口孙 亚峰
摘 要: 汉画像石在 中国漫长的装饰 艺术发展过程 中, 拥有极其 重要 的划时代意义和历 史地位 , 其所表现 的社会 生活状况 、 哲学
内涵 以及装饰手法、 装饰构 图、 装饰的形式 美等体现 了汉代装饰 艺术深沉 、 宏大的风格 。
等, 还有 自然风光 、 天体 星宿等 。 顿有致 , 大小相宜 , 动静相 间, 多而不乱 , 密而不塞 , 给人 以情感 热 烈、 奔放粗豪的感 觉。 在 画面 四周 装饰花 纹 , 也是汉 画像 石经 常使 用 的表 现手 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汉画像石看汉代乐舞艺术
汉代乐舞是伴随着汉代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而发展起来的宫廷表演艺术。
我们今天还能从出土汉墓的大量画像石中欣赏到汉代乐舞的某种神韵。
在山东临沂市白庄和沂南县北寨等地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中,有大量形象直观的乐舞图像,如长袖舞、折腰舞、鼓舞、抚瑟、吹竽等,它充分体现了当时乐舞精湛绝伦的技艺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画像中的女伎舞姿皆呈长袖细腰的阿娜之态,加上折腰、倒立等精彩的表演艺术,又呈现出一种力量的壮美。
源于楚国的长袖舞和折腰舞为汉高祖刘邦所喜爱。
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平定黥布叛乱凯旋途中路经故乡沛郡时,大宴父老乡亲,“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从此留下了著名的楚味浓郁的《大风歌》。
在楚汉战争的关键时刻,刘邦又巧妙地利用“四面楚歌”打心理战,瓦解敌军,致使项羽军队几乎不战而溃,。
晚年的刘邦谋废太子孝惠,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事未成,乃令夫人作楚舞而自歌《鸿鹄歌》以抒发心绪。
由此可以看出,刘邦无论悲喜,都善于运用楚歌楚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展现他对楚歌楚舞的迷恋。
而从上行下效的角度来讲,刘邦的这种嗜好自然推动了长袖舞的普及和发展。
“长袖”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助舞道具和艺术特色之一,汉画中的长袖形状有两种:一为喇叭形状的筒袖,一为袖口端接一长飘带。
临沂市白庄汉墓画像石中长袖属前一种形式。
“长袖”后来演化为两支:一支长袖更加长,变为巾舞,其舞名亦随之改称“长巾舞”;另一支演化为“水袖”,后来成为中国古典戏曲不可缺少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
折腰舞后来则分别被舞蹈、杂技、戏曲、体操等所吸收继承,杂技和体育中的“踏鞠”、“蹴鞠”技艺就与长袖折腰舞融汇在一起。
汉代画像石上的舞蹈图像显示了源于楚人的审美趣味。
在数以千计的舞蹈图像中,舞蹈者们均着长袖舞衣,长袖或柳枝低垂,或回雪漫卷,或飞扬于空。
细腰的表现,以女舞为最甚,个个杨柳细枝显得灵巧飘逸。
河南省南阳汉代画像石所表现的舞蹈者细腰达到细若束素的程度。
在山东省临沂市白庄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中的舞蹈杂技者均为男伎,表演者有挥舞长袖、单膝着地后脚翘起的舞者;有翻身倒立双脚在空中为弓箭步态者;有右腿弓左腿欲提双手持桴展臂轮翻击鼓者。
为舞者伴奏的有吹排箫、吹笙、吹埙、振铎、敲鼓的乐队。
在陕西省绥德的汉画像石中,有男女对舞的表演,女舞伎身姿秀美,动作轻盈柔曼,为站立姿舞,其身旁的男舞,则头部夸张,表情滑稽,体态粗壮且半蹲。
这种谐趣气氛的表演与一高一低的舞姿和今天我国民间流行的《秧歌》、《花灯》等舞蹈动作十分相似。
在汉代乐舞中较常见的舞蹈形式还有面具舞。
舞者各戴假面具,或执兵器作攻战姿态,或戴木质假面扮十二神兽。
他们手持各种兵器绳索,模拟驱赶杀逐之状。
与假面具舞相近似还有各种拟兽舞蹈,舞者的假面具有的似猪,有的像猴。
山东省沂南县出土的汉画像石百戏图上有一只凤鸟,上身地鸟首彩羽,下面露出一人下身,束裙穿裤着鞋。
另有一巨鱼,鱼身上部露出二人上身,各戴平巾帻,着高领大袖衣。
右手执鼗鼓的似兽舞蹈。
这种舞蹈也是当今我国民间龙舞、狮舞等拟兽舞蹈的表现手法之一。
在汉乐舞画像中还有一类为手持各种兵器的舞蹈,舞者手持棍棒、剑、刀、戈、矛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剑舞。
《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故事家喻户晓;刘邦和项羽在鸿门会见,酒宴上,范增想除掉刘邦,让项庄舞剑,以便乘机杀掉刘邦,于是留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
汉代剑舞的形式多样,有独舞、双剑对舞、一人舞双剑等。
在山东嘉祥秋胡山汉画像石中有二人击剑对舞图,二人剑来剑往,栩栩如生。
在汉代,音乐往往与舞蹈、杂技等融为一体。
此时的音乐还处于先秦时期的歌、舞、乐为一体的原始形态,多作为伴奏存在。
从山东沂南北寨和临沂市白庄及其他地方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中可以看出,汉代的乐器主要由击乐器(鼓)、弦乐器(瑟)、管乐器(笙、排箫)等三类构成,而最基本的配器原则是以瑟、笙、排箫等演奏旋律,而以鼓控制节奏。
鼓在乐队中必不可少,因为它起着指挥的作用,古人称鼓“为群音之长”。
乐器用的较多的是排箫。
山东临沂市白庄画像中有一幅乐舞刻石,为贵族庄园生活的一部分。
其内容是在庄园一小亭内,主人袖手观看,神态安然,周围有吹排箫等乐队,亭两侧各有击鼓人,形态逼真。
二男子作长袖舞,舞姿雄健豪放。
整个画面没有繁杂的人群,没有华丽的建筑,但在寥寥数人中表现了长袖舞、排箫、执桴击鼓等场面。
这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天地,明快的韵律充分展示了汉代艺术特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