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选择题审题、解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合集下载

山东省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工艺流程题专项练3解析版

山东省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工艺流程题专项练3解析版

山东省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工艺流程题专项练3解析版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以下是侯氏制碱法的简单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氨和二氧化碳的通入顺序应该调换B .操作X 为过滤,为加快过滤速率,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C .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相同条件下Na 2CO 3易溶于水,NaHCO 3难溶于水D .向溶液B 中通入氨并加入氯化钠粉末可得到副产品NH 4Cl ,通入氨的目的是增大NH +4 的浓度,有利于析出NH 4Cl 并提高纯度【答案】 D【解析】A 项,氨和二氧化碳的通入顺序不能颠倒,因为氨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较小,先通入氨可以更多地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A 错误;B 项,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避免弄破滤纸,B 错误;C 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易溶于水,但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C 错误;D 项,氨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增大铵根离子浓度,有利于析出氯化铵并提高纯度,D 正确。

2.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 2)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发生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①,只需要漏斗和烧杯两种玻璃仪器C.操作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D.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未发生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步骤Ⅰ发生反应MgCl2+Ca(OH)2===Mg(OH)2↓+CaCl2,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操作①是过滤操作,用到烧杯、漏斗、玻璃棒三种玻璃仪器,B项错误;操作②是由MgCl2溶液制得MgCl2·6H2O,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C项正确。

3.(2021·山东烟台二模)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FeO、CuO等)湿法制取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ZnFe2O4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ZnFe2O4+8H+===Zn2++2Fe3++4H2O B.加入ZnO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以除去溶液中的Fe3+C.加过量的ZnS可除去溶液中的Cu2+是利用了K sp(ZnS)>K sp(CuS)D.为增大反应速率,“净化Ⅰ”和“净化Ⅰ”均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答案】D【解析】流程分析如下:ZnFe2O4与硫酸反应生成Zn2+、Fe3+、H2O,离子方程式为ZnFe2O4+8H+===Zn2++2Fe3++4H2O,A正确;加入ZnO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以除去溶液中的Fe3+[生成Fe(OH)3沉淀],B正确;加过量ZnS可除去溶液中的Cu2+,是利用了K sp(ZnS)>K sp(CuS),C正确;“净化Ⅰ”中的H2O2在温度较高时会分解,该反应需要控制温度不能太高,D错误。

人教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SO2具有漂白性,溶液褪色,故A正确;B.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C.在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D.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SO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故答案为C。

2.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NH3、 H2S等气体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D.以 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详解】CO,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2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B.由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B项正确;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D.FeS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2H S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2S,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

3.一定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2SO3和NaH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3∶5C .5∶7D .8∶11【答案】C 【详解】假设Na 2SO 3和NaH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由原子守恒可知,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x+y ,NaOH 的物质的量为2x+y ;由于x :y=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y x y++=23223x x x x++=5:7,故答案选C 。

2020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判别(含解析)

2020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判别(含解析)

2020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判别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O2和16O3互为同位素B.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C.C60和C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D.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同分异构体解析同位素的研究对象为原子,而18O2和16O3为单质,A项错误;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两者互为同系物,B项正确;C60和C70均为单质,不是核素,C项错误;H2NCH2COOCH3的分子式为C3H7NO2,而CH3CH2NO2的分子式为C2H5NO2,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故选B。

答案 B2、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A.C3H8、C8H18B.C2H4、C3H6C.C2H2、C6H6D.C8H10、C6H6解析 A.C3H8、C8H18均为烷烃,一定属于同系物;B.C2H4、C3H6 前者为乙烯,后者可能是丙烯,也可能是环丙烷,因此不一定是同系物;C.C2H2为乙炔,C6H6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两者结构中官能团种类和个数不一定一样,因此肯定不是同系物;D.C8H10和C6H6不饱和度相同,但是他们的结构可能不一样,因此不一定是同系物;故应选A。

答案 A3、32He在热核反应中没有中子辐射,作为能源时不会污染环境。

月球上32He的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 000年,地球上32He含量很少。

42He和32He 两者互为( )A.同素异形体B.同位素C.同系物D.同分异构体解析42He和32He属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因此属于同位素,故应选B。

答案 B4、下列各组物质,其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1)乙烯和苯乙烯 (2)丙烯酸和油酸 (3)乙醇和丙二醇(4)丁二烯与异戊二烯 (5)蔗糖与麦芽糖A.(1)(2)(3)(4)B.(2)(4)C.(1)(2)(4)(5)D.(1)(2)(4)解析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即组成元素相同,官能团种类、个数相同,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即分子组成通式相同的物质。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过关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过关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过关检测试题(原卷版)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2.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c(NH3)∶c(CO2)=2∶1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一定加快D.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 mol I2(g),反应速率一定加快4.密闭容器中一定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 A(g)+y B(g)z 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在温度不变时,把容器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使其重新达到平衡,A 的浓度为0.30 mol/L,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B的转化率降低C.x+y>z D.C的体积分数升高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过程如下图。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层训练—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层训练—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层训练—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山东济宁·高三期中)下列文献记载内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B.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C.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D.《吕氏春秋》:“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答案】A【解析】A.“刀耕火耨”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涉及到燃烧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说的是沙里淘金,利用沙子与金的密度不同,用水流使两者分离,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由“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可知,水作溶剂,可萃取青蒿素,涉及的是萃取操作,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这里指的是合金,不涉及化学反应,D错误;故本题选A。

2.(2022·陕西·汉中市龙岗学校高三阶段练习)下列过程所用的物质中,利用了其氧化性的是A.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B.用锌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C.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D.用铁粉防止FeSO4溶液氧化【答案】C【解析】A.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利用其还原性,选项A错误;D.是化合反应,同时碳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A。

6.(2022·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A.在该反应中Si元素化合价降低4价,得到电子4e-个;C元素化合价升高2×2价,失去电子2×2e-个,得失电子标反了,应该为,A错误;B.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a是2个,电子转移数目是2e-,应该为,B错误;C.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与反应事实吻合,C正确;D.在该反应中Cu失去电子,浓硫酸中的S得到电子,电子转移方向标反了,应该为:,D 错误。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三含解析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三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三)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四川德阳三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炖排骨时加醋,利于钙、铁的吸收B.为防止薯片被挤碎,在其包装袋中充氧气C.为改变面食外观,多加含铝膨松剂D.为保持食物水分,用聚氯乙烯保鲜膜罩住食物加热2.(2021四川雅安三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B.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C.SO2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D.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能使溴水褪色3.(2021湖南永州二模)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OB.氯化钠的电子式:NC.CH4的比例模型:D.乙炔的结构式:H—C≡C—H4.(2021湖南郴州质量监测)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N A个CH3COOH分子B.标准状况下,11.2 L臭氧所含质子数为8N AC.0.2 mol NO与0.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 A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C—Cl键的数目为0.4N A5.(2021内蒙古杭锦后旗期中)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H++S+Ba2++OH-BaSO4↓+H2O 正确向碳酸镁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C+2H+CO2↑+H2O 错误离子形式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色:Fe3++3H2OFe(OH)3↓+3H+正确向NaOH溶液中加入CuCl2溶液:OH-+Cu2+Cu(OH)2↓正确6.(2021湖南常德一模)以非水溶性钾长石(K2O·Al2O3·6SiO2)为原料提取Al2O3、K2CO3等物质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浸液”中金属阳离子主要有K+、Na+、Al3+B.“碱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C C+H2OC.“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D.Na2CO3、CO2可在流程中循环利用7.(2021山东滨州模拟)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二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二含解析

选择题专项练(二)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山东泰安二模)《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浸曲三日,如鱼眼汤沸,酘米”描述的过程是( )A.制米糖B.酿酒C.榨油D.晒盐2.(2021湖南永州二模)以下有关垃圾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茶叶果皮属于厨余垃圾,可通过转化变为有机氮肥B.废旧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其主要成分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食品包装塑料袋属于其他垃圾,其主要成分聚氯乙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医疗废弃物属于有害垃圾,经过处理、消毒后可加工成儿童玩具3.(2021湖北八市一模)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2 g CaO2与KHS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的数目为N AB.9.3 g MnO2与500 mL 0.8 mol·L-1的盐酸充分反应,至少失去约1.204×1023个电子C.1.0 L 1.0 mol·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D.25 ℃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4.(2021吉林长春实验中学期末)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使pH试纸变成红色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Cu2+、ClO-、Cl-B.(NH4)2Fe(SO4)2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K+、Cu2+、Cl-、MnC.硫酸酸化的淀粉KI溶液在空气中变成蓝色:4I-+O2+2H2O2I2+4OH-D.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C+H+HC5.(2021湖南郴州质量监测)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该物质可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结构中含氧官能团有3种(不考虑醇与酚的区别)C.分子中能与NaHCO3反应的官能团只有—COOHD.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6.(2021湖南常德一模)短周期元素R、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R、Z、W不同周期,原子序数:X+Z=W+2R。

2021新高考版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审题、解题专项分组训练含解析

2021新高考版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审题、解题专项分组训练含解析

选择题审题、解题专项分组训练(A组)1.三元WO3/C3N4/Ni(OH)x光催化剂产氢机理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EOA→TEOA+为还原反应B.Ni(OH)x降低了H+→H2的活化能C.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电能→化学能D.WO3没有参与制氢反应过程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向溴的CCl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中分别通入乙烯,溶液均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C.乙醇、乙酸的官能团不同,但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都能水解,且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3.化合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均属于芳香烃B.a、b、c均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C.a、b、c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均有6种D.a、b、c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存在于同一平面中4.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B.丁烷的球棍模型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 CH2D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Fe ――→Cl 2点燃FeCl 2――→NaOH (aq )Fe(OH)2 B .S ――→O 2点燃SO 3――→H 2O H 2SO 4 C .CaCO 3――→高温CaO ――→SiO 2高温CaSiO 3D .NH 3――→O 2催化剂,△NO ――→H 2O HNO 3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制1 L 0.1 mol·L -1 NaCl 溶液的实验中,用托盘天平称取5.85 g NaCl 固体B .用玻璃棒蘸取CH 3COOH 溶液点在用水润湿的pH 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C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 高锰酸钾溶液D .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Cl 杂质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配置FeCl 3溶液 将FeCl 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 B 称取2.0 g NaOH 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 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 固体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 +4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44242分解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CuSO 4·5H 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B .将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C .ΔH 3>ΔH 2D.ΔH1=ΔH2+ΔH3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金属片紧贴着滤纸,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两处的锌片均发生氧化反应B.左侧铜片上的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C.阳离子移动方向分别由②→①、③→④D.最先观察到红色的区域是④(B组)10.《本草纲目》记载了“升炼轻粉(Hg2Cl2)法”:用水银一两,白矾(明矾)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见星,铺于铁器内,以小乌盆覆之,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口,以炭打二炷香,取开则粉升于盆上矣。

【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专题训练(含解析)

【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专题训练(含解析)

第1页/总19页【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专题训练一、单选题1.已知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要使溶液中c(H +)/c(CH 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 .加少量烧碱固体B .降低温度C .加少量冰醋酸D .加水2.下表是在相同温度下三种酸的一些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酸HX HY HZ 浓度/(1mol L -⋅)0.120.20.90.90.9电离度0.250.20.10.30.5电离常数1K 2K 3K 4K 5K A .在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543K >K >K B .在相同温度下,从HX 的数据可以说明: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且123K K K >>C .室温时,若在HZ 溶液中加少量盐酸,则()()+-c H c Z 的值不变D .表格中三种浓度的HX 溶液中,从左至右()X c -逐渐减小3.下列事实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微热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颜色加深②向AgNO 3和NaCl 的混合液的上层清液中滴加NaI 溶液,充分振荡,沉淀由白色逐渐变成黄色③将充有NO 2气体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气体颜色加深试卷第2页,共8页④溴水中加入NaOH 溶液,溴水颜色变浅⑤向FeCl 3溶液中加入Fe 粉,溶液颜色逐渐变浅⑥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⑥D .全部都是4.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强电解质在固态或液态时,可能不导电B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弱C .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温度不同时,导电能力不同D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5.分别对3CH COONa 稀溶液进行下列操作,一定可使()()-3+c CH COO c Na 增大的是①升温②恒温加少量水③恒温加入少量固体4NaHSO ④恒温加入少量固体KOH ⑤恒温加入少量醋酸A .①②B .②⑤C .①⑤D .④⑤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0.1mol/L 的盐酸稀释至100mL ,溶液pH 变为3B .恰好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甲酸与乙酸溶液,消耗NaOH 物质的量相等C .升高温度,MCl 盐溶液pH 减小,一定能证明MOH 是弱电解质D .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所以可发生反应233O =NaClO+H SO NaHSO +HCl 7.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 .纯碱溶液去油污B .小苏打溶液与AlCl 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C .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D .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 稍有减小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用水稀释0.1mol·L -1的氨水,则溶液中32+c(NH H O)c(H )⋅减小B .pH =3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升高相同的温度,CH 3COOH 的pH 变大第3页/总19页C .在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相同锌粒,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不断电离出H +,反应速率比盐酸大D .两种氨水的pH 分别为a 和a +1,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 1和c 2,则c 2<10c 19.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强电解质在固态或液态时,可能不导电B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C .某弱电解质溶液,升温后,导电能力不同D .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很强,所以氯化钠溶液为强电解质10.常温下,体积均为0V L 的MOH 溶液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V L ,溶液pH 随0Vlg V 的变化如图所示。

新教材(广西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2含答案

新教材(广西专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2含答案

选择题专项练二1.谈及粤式美食,早茶在其中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在茶楼“叹早茶”更是一大乐趣。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香甜松软的马拉糕在制作过程中可加入小苏打增加蓬松度B.喝茶使用的瓷杯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C.蒜蓉生菜中不含糖类物质D.肠粉中的鸡蛋在蒸制过程中发生了变性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15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NCl3分子的球棍模型:C.反式2-丁烯的结构简式:D.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3.冰冻和雨雪极端天气对我们的交通、电力、通信和农业等造成不利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信光缆的主要成分是SiO2B.生火取暖应注意通风,防范CO中毒,CO为酸性氧化物C.冰冻期间,各级政府积极应对确保电力供应稳定,电能属于一次能源D.京珠北高速乳源至乐昌段,使用国家储备盐给路面除冰,储备盐CaCl2是离子化合物,存在极性键4.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

A.H2S的热稳定性比H2O的弱,则PH3的热稳定性比NH3的弱B.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C.Ca(HCO3)2的溶解度比CaCO3的大,则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D.CO2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说明非金属性:C>Si,则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2,说明非金属性:Cl>C5.6.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Cl2通入冷的NaOH溶液:Cl2+2OH-Cl-+ClO-+H2OB.用醋酸和淀粉-KI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I O3-:I O3-+5I-+6H+3I2+3H2OC.FeSO4溶液中加入H2O2产生沉淀:2Fe2++H2O2+4H2O2Fe(OH)3↓+4H+D.NaHCO3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混合:2HC O3-+Ba2++2OH-BaCO3↓+2H2O+C O32-7.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非氯高效消毒剂,微溶于KOH溶液,热稳定性差。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层训练—有机合成与推断(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层训练—有机合成与推断(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层训练—有机合成与推断(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反应类型不能..引入醇羟基的是()A .消去反应B .取代反应C .加成反应D .还原反应【答案】A【解析】A .消去反应不能引入羟基,故A 选;B .在碳链上引入羟基,可由−Cl 、−Br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或取代)生成,故B 不选;C .在碳链上引入羟基,可由C =O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或由C =C 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故C 不选;D .在碳链上引入羟基,可由C =O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该反应也为还原反应,故D 不选;故答案选A 。

2.合成某医药的中间路线如图:CH 3-CH=CH 22H O 加成−−−→R 氧化−−−−−→P 3NH 一定条件揪揪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R 的官能团是OH-B .R 的沸点高于P 的沸点C .由P 生成M 发生消去反应D .P 的核磁共振氢谐图只有一组峰【答案】C【解析】根据M 的结构简式可知,P 为丙酮;CH 3-CH=CH 2与水反应生成R ,R 氧化后为丙酮,可知R 的结构简式为CH 3CH(OH)CH 3。

A .R 的结构简式为CH 3CH(OH)CH 3,官能团是-OH ,A 项正确;B.R为CH3CH(OH)CH3,分子间存在氢键,而P为丙酮,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则R的沸点高于P的沸点,B项正确;C.根据P、M两种有机物的结构分析,由P生成M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消去反应,C项错误;D.P为丙酮,六个氢等效,则核磁共振氢谱图只有一组峰,D项正确;答案选C。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是一种高效、较洁净的燃料B.75%的乙醇水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C.煤、石油、天然气、沼气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工业上可由乙烯和苯合成乙苯,并由乙苯脱氢最终制得苯乙烯【答案】C【解析】A.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所以甲烷是一种高效、较洁净的燃料,A正确;B.75%的乙醇水溶液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而死亡,杀菌消耗效果最好,所以75%的乙醇水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B正确;C.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但沼气可由植物残体发酵生成、是可再生能源,C错误;D.苯与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苯,反应为,乙苯催化脱氢最终制得苯乙烯,反应为,D正确;故答案为:C。

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四含解析

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四含解析

选择题专项练(四)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0山东新高考全真模拟)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B。

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C.“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D.“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图关于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的叙述,正确的是()3.(2020山东聊城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J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该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可能为3d64s2B。

元素K的基态原子4s轨道上有2个电子,则该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可能为3d94s2C。

元素L、M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s2、4s2,则L、M一定为同一族的元素D.下列四种分子:①乙炔、②甲烷、③甲醛、④水,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②>④4.(2019山东潍坊高三二模)有机化合物甲与乙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与乙生成丙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

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乙的一氯代物有2种D.丙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和C H318OH5.(2020山东莱西一中、高密一中、枣庄三中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I3AsF6晶体中存在I3+,I3+的空间构型为V形B.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C<OC。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H2O的熔、沸点及稳定性均大于H2S D。

第四周期元素中,Ga的第一电离能低于Zn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

(2020山东济宁三模)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

8 g苯含σ键的数目为0。

6N AB.将Cl2通入FeBr2溶液中,有1 mol Br2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1 mol NH4NO3完全溶于稀氨水中,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 H4+的数目为N AD.有铁粉参加的反应若生成3 mol Fe2+,则转移电子数一定为6N A8.(2020山东济宁三模)中国科学院深圳研究院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二硫化钼/碳纳米复合材料的钠型双离子电池,可充放电.其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七)(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七)(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七)(含答案解析)1.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首次完成“天和”核心舱在轨6个月的任务后,于2022年4月16日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处于世界前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核心舱采用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核心舱采用的柔性太阳能电池翼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C.核心舱采用的镁合金具有在高温潮湿环境下耐腐蚀的化学特性D.核心舱采用无水氢氧化锂净化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答案 A解析柔性太阳能电池翼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镁是活泼金属元素,其在高温潮湿环境中易被腐蚀,即镁合金不具有在高温潮湿环境下耐腐蚀的化学特性,C错误;核心舱采用无水氢氧化锂净化二氧化碳的反应为2LiOH+CO2===Li2CO3+H2O,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D错误。

2.某有机合成中间体P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有关化合物P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5H10O4B.1 mol P最多加成2 mol H2C.有氧化性D.1 mol P水解最多消耗2 mol NaOH答案 C解析根据P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6H10O4,故A错误;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 mol P最多加成1 mol H2,故B错误;P中含有O—O,所以具有氧化性,故C正确;酯基能水解,1 mol P水解最多消耗1 mol NaOH,故D错误。

3.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K+、NH+4、Fe2+、Al3+、Cl-、SO2-4、CO2-3、AlO-2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含有Al3+、不含AlO-2B.原溶液中存在NH+4、Fe2+、Cl-、SO2-4C.沉淀C中含有BaCO3、Al(OH)3D.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NH+4、Fe2+和Ba2+答案 B解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无CO2-3;加入硝酸钡溶液,有气体生成,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则含有Fe2+,不含AlO-2;生成沉淀A,说明沉淀A为硫酸钡沉淀,但不能说明含有SO2-4,因为前面加入了硫酸;滤液X 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气体,则气体为氨气,原溶液中含有NH+4;沉淀B 含有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有沉淀C生成,沉淀C一定含有碳酸钡,由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结合电荷守恒可判断不可能含有Al3+,只有含有NH+4、Fe2+、Cl-、SO2-4才能保证电荷守恒,溶液中也不存在K+,故A错误、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不含Al3+,则沉淀C为碳酸钡,不含Al(OH)3,故C 错误;滤液X 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NH +4、Fe 3+、H +和Ba2+,故D 错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分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分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分试题及答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常温下,0.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②常温常压下, 18g H2O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0NA③将100 mL 0.1 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1NA④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⑤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 g铜A.①⑤B.③④C.②④D.②③【答案】C酸钾中+5价碘元素被还原生成0价碘单质,每生成3 molI2转移5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5NA,正确;⑤由于粗铜中含有锌、铁等金属性强于铜的杂质先于铜放电,所以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A个电子,阳极不一定溶解32 g 铜,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2.下列各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盐酸、氢氧化钡、明矾B.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含氧40%的氧化镁C.有单质参加和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同位素:H2、D2、T2【答案】B考点:考查物质分类3.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 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B.45mLC.30mLD.15m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完全反应生成硝酸,则整个过程中硝酸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即铜失去的电子都被氧气得到了。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68/22.4=0.075mol,则铜的物质的量为0.075×4/2=0.15mol,根据铜离子结合2个氢氧根离子分析,需要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3摩尔,则氢氧化钠的体积为0.3/5=0.06L,,即60毫升,选A。

(统考版)202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高考选择题专项突破 题型2 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应用

(统考版)202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高考选择题专项突破 题型2 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应用

题型2 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应用真题·考情 全国卷1.[2022·全国甲卷]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5 ℃,101 kPa 下,28 L 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2.5N A B .2.0 L 1.0 mol·L -1AlCl 3溶液中,Al 3+的数目为2.0N A C .0.20 mol 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CO 2的数目为1.4N AD .电解熔融CuCl 2,阴极增重6.4 g ,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0.10N A 2.[2021·全国甲卷]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8 g 重水(D 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B .3 mol 的NO 2与H 2O 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 AC .32 g 环状S 8()分子中含有的S —S 键数为1N AD .1 L pH =4的0.1 mol·L -1K 2Cr 2O 7溶液中Cr 2O 72−离子数为0.1N A 3.[2020·全国卷Ⅲ]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 A 个中子 B .1 mol 重水比1 mol 水多N A 个质子C .12 g 石墨烯和12 g 金刚石均含有N A 个碳原子D .1 L 1 mol·L -1NaCl 溶液含有28N A 个电子4.[2019·全国卷Ⅱ]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3 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B .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 43−数目为0.1 N AC .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省市卷1.[2022·浙江1月]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25 ℃时,1 L pH 为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 -数目为0.01 N A B .1.8 g 重水(D 2O)中所含质子数为N AC.足量的浓盐酸与8.7 g MnO2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 N AD.32 g甲醇的分子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 N A2.[2021·河北卷]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专题能力提升训练(一)

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新高考选择题突破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专题能力提升训练(一)

专题能力提升训练(一)1. (2023·河北张家口二模)“胡服骑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次大变革,被历代史学家传为佳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汉服和胡服的主要成分均为天然有机高分子B.竹制或木制长弓是利用了竹或木的柔韧性和延展性C.“胡服骑射”是通过改进物质的化学性质,从而增强物质性能D.弓箭上的箭羽为鹰或鹅的羽毛,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解析】汉服和胡服的主要成分均为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该过程不涉及竹或木的延展性,故B错误;“胡服骑射”并未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弓箭上的箭羽为鹰或鹅的羽毛,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D错误;故选A。

2. (2023·山东省济南市统考一模)高粱酿酒过程中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蒸粮”“拌曲”“堆酵”“馏酒”B.“拌曲”加入的酒曲在酿酒时起到催化作用C.“堆酵”时升温是因为吸收环境中的热量D.“馏酒”的原理即实验操作中的“蒸馏”【解析】“蒸粮”时可适当鼓风,增加氧气的浓度,可以加快燃烧速率,A正确;酒曲在酿酒时起到催化作用,B正确;升温是因为发酵时放出热量,C 错误;蒸馏时控制温度在酒精的沸点范围内,D正确;故选C。

3. (2023·湖北十一校联考二模)2022年我省重点建设计划超额完成任务。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第6代半导体显示器件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SiO2晶体B.耐水药用玻璃(由石英砂、纯碱、方解石等原料制得)属于硅酸盐材料C.新冠灭活疫苗应冷藏保存D.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电池属于二次电池【解析】半导体材料是晶体硅,故A说法错误;耐水药用玻璃是用石英砂、纯碱、方解石等原料制得,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与纯碱反应生成硅酸钠,方解石成分是碳酸钙,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硅酸钙,硅酸钠、硅酸钙属于硅酸盐,故B说法正确;灭活疫苗中含有蛋白质,低温冷藏可以防止蛋白质变性失活,故C说法正确;二次电池属于可充电电池,即锂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故D说法正确;故选A。

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官提升模拟卷七含解析

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官提升模拟卷七含解析

高考仿真模拟卷(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Fe 56 Cu 64 As 7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亲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煮熟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的缘由是蛋白质变性B.棉、麻、丝、毛完全燃烧后都只生成CO2和H2OC.氨基酸在人体中生成新的蛋白质属于加聚反应D.为加快漂白精的漂白速率,运用时可加少量的食盐水2.香菇是含烟酸较高的食物,烟酸分子中六元环的结构与苯环相像。

下列有关烟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全部的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B.与硝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C.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有5种D.1 mol烟酸能和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含有的质子数目为3.7N AB.常温常压下,3.0 g含葡萄糖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 AC.常温时,56 g Fe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 AD.晶体B的结构单元为,则11 g晶体B含有0.6N A个三角形(相邻原子构成) 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位于同一主族,X的原子半径是全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W、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液态化合物甲溶于水后,可视察到猛烈反应,液面上有白雾形成,并有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的简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弱B.W的简洁离子半径大于X的简洁离子半径C.化合物甲可用作某种锂电池的还原剂D.XZW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5.下列试验方案中,可以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选项试验目的试验方案A 制取Fe(OH)3胶体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接着加热得透亮红色液体B 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23 g金属钠和含有1 mol溶质的乙醇溶液作用恰好产生0.5 mol H2C 验证酸性:CH3COOH>HClO 运用pH试纸分别测定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CH3COONa 溶液和NaClO 溶液的pHD 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滴加碘水,视察是否出现蓝色6.某柔性屏手机的柔性电池以碳纳米管做电极材料,以汲取ZnSO4溶液的有机高聚物做固态电解质,其电池总反应为MnO2+12Zn+⎝⎛⎭⎪⎫1+x6H2O+16ZnSO4放电充电MnOOH+16ZnSO4[Zn(OH)2]3·x H2O。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检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检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检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含解析)一、选择题(16×3=48分)1.(2022·吉林长春·二模)下列对应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向B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Ba2++CO2+H2O=BaCO3↓+2H+B.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2Fe2+Cl2=2Fe3++2Cl-C.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ClO-+SO2+H2O=Cl-+SO2-4+2H+D.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Ba(OH)2溶液:2A13++3SO2-4+3Ba2++6OH-=3BaSO4↓+2Al(OH)3↓【答案】A【解析】A项: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向B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不反应,故A错误;B项: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生成氯化铁:2Fe2+Cl2=2Fe3++2Cl-,故B正确;C项: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生成硫酸钠和氯化钠:ClO-+SO2+H2O= Cl-+SO2-4+2H+,故C正确;D项:碱性:OH->AlO-2>NH3∙H2O>Al(OH)3,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Ba(OH)2溶液,先生成氢氧化铝,再生成NH3∙H2O,再生成AlO-2,当n(OH-):n(A13+)<3:1时生成氢氧化铝,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Ba(OH)2溶液,n(OH-):n(A13+)=2:1<3:1:2A13++3SO2-4+3Ba2++6OH-=3BaSO4↓+2Al(OH)3↓,故D正确;故选A。

2.(2022·安徽马鞍山·三模)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SO+H2OA.用氨水吸收足量的SO2气体:2NH3·H2O+SO2=2+4NH+2-3B.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Cl2+2OH-=ClO-+Cl-+H2OC.ZnCO3溶于稀盐酸:2-3CO+2H+=H2O+CO2↑D.向AgBr悬浊液中滴加足量Na2S溶液,出现黑色沉淀:2AgBr(s)+S2-(aq)=Ag2S(s)+2Br-(aq)【答案】D【解析】A项:用氨水吸收足量的SO2气体,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NH3·H2O+ HSO,选项A错误;SO2=+4NH+-3B项: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2Ca(OH)2=2Ca2++2ClO-+2Cl-+2H2O,选项B错误;C项:ZnCO3溶于稀盐酸生成氯化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CO+2H+=Zn2++H2O+CO2↑,选项C错误;3D项:向AgBr悬浊液中滴加足量Na2S溶液,出现黑色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硫化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gBr(s)+S2-(aq)=Ag2S(s)+2Br-(aq),选项D正确;答案选D。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一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一含解析

选择题专项练(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湖南郴州质量监测)生产、生活中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酸雨和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B.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其“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新型纯金属材料C.抗新冠疫情过程中,公共场所常用“84”消毒液消毒处理,该物质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D.水煤气合成甲醇等含氧有机化合物及液态烃的过程属于煤的液化,实现了煤的综合利用2.(2021湖南怀化一模)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B.Na2S的电子式:NNaC.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D.水分子的比例模型:3.(2021山东潍坊模拟)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无水CaCl2干燥NH3B.用水鉴别苯和己烯C.加热后的蒸发皿用坩埚钳移走D.浓硝酸保存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瓶中4.(2021湖南怀化一模)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2.4 L(标准状况)NH3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B.1 mol CH3COOH与足量的C2H5OH充分反应生成的CH3COOC2H5的分子数小于N AC.含1 mol Cl-的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N的数目为N AD.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溶解粗铜32 g,则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N A5.(2021天津模拟)用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发生反应:Cr2+6Fe2++14H+2C+6F+7H2O,最后C以Cr(OH)3形式除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废水的pH会减小B.电解时H+在阴极得电子生成H2C.电解后除Cr(OH)3沉淀外,还有Fe(OH)2沉淀生成D.电路中每转移0.6 mol e-,最多有0.1 mol Cr2被还原6.(2021河北易县中学月考)下列对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分析正确的是( )7.(2021湖南衡阳一模)对苯二甲酸()是合成涤纶的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对苯二甲酸与2 mol CH3CH2OH可完全酯化B.分子中共面的原子最多为18个C.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的分子式是C8H16O4D.苯环上为二元取代物的对苯二甲酸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8.(2021湖南常德一模)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项9.(2021湖南常德一模)近日,我国报道了利用Heck偶联反应合成肉桂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可能反应的机理如图,其中Ph表示苯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审题、解题专项训练1.《本草纲目》记载了“升炼轻粉(Hg2Cl2)法”:用水银一两,白矾(明矾)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见星,铺于铁器内,以小乌盆覆之,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口,以炭打二炷香,取开则粉升于盆上矣。

其白如雪,轻盈可爱。

一两汞,可升粉八钱。

文中从生成物中分离出轻粉涉及的操作方法为( )A.蒸馏 B.升华C.干馏 D.萃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分离提纯的相关知识。

制备轻粉的方法为:把水银、明矾、食盐放到铁质容器中,盖上小乌盆,封固盆口,一段时间后,轻粉升于盆上,说明生成的轻粉能升华。

则从生成物中分离出轻粉涉及的操作方法为升华。

答案:B2.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热的纯碱溶液可用于洗涤煤油、柴油等矿物油污B.水垢中的CaSO4,可先转化为CaCO3,再用酸除去C.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食醋同时服用可增强药效D.淀粉和纤维素在体内最终水解为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解析:热的纯碱溶液可用于洗涤油脂,但不能洗涤煤油、柴油等矿物油污,只能用有机溶剂去洗涤矿物油污,故A错误;利用沉淀的转化原理,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浸泡水垢中的CaSO4,可先转化为CaCO3,再用酸除去,故B正确;胃舒平可中和胃酸,但不能与醋酸混用,因为醋酸能溶解Al(OH)3降低药效,故C错误;淀粉在体内最终水解为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而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但可通过促进胃肠蠕动助消化,故D错误。

答案:B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向溴的CCl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中分别通入乙烯,溶液均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C.乙醇、乙酸的官能团不同,但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都能水解,且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解析:A项,聚乙烯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错误;B项,乙烯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而乙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错误;C项,乙醇与乙酸可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正确;D项,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错误。

答案:C4.化合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均属于芳香烃B.a、b、c均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C.a、b、c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均有6种D.a、b、c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存在于同一平面中解析:a、b都有氧元素,所以不属于烃,选项A错误。

c没有羟基,所以不与钠反应,选项B错误。

在一个苯环上连接有2个A取代基和1个B取代基时(即三个取代基中有两个相同),其同分异构体有6种,所以选项C 正确。

a 、b 、c 中的碳原子都直接连在苯环上,所以三个有机物的所有碳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选项D 错误。

答案:C5.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 .次氯酸的电子式H:Cl ····:O ····:B .丁烷的球棍模型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 CH 2D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解析:次氯酸的电子式为H:O ····:Cl ····:,A 项错误。

答案:A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Fe ――→Cl 2点燃FeCl 2―――――――→NaOH aq Fe(OH)2 B .S ――→O 2点燃SO 3――→H 2O H 2SO 4 C .CaCO 3――→高温CaO ――→SiO 2高温CaSiO 3 D .NH 3―――――――→O 2催化剂,△NO ――→H 2O HNO 3 解析:A 错:Fe 在Cl 2中点燃生成FeCl 3,化学方程式为2Fe +3Cl 2=====点燃2FeCl 3。

B 错:S在O 2中点燃生成SO 2,化学方程式为S +O 2=====点燃SO 2。

C 对:CaCO 3=====高温CaO +CO 2↑, CaO +SiO 2=====高温CaSiO 3。

D 错:NO 与H 2O 不反应,不能生成HNO 3。

答案:C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制1 L 0.1 mol·L -1 NaCl 溶液的实验中,用托盘天平称取5.85 g NaCl 固体B .用玻璃棒蘸取CH 3COOH 溶液点在用水润湿的pH 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C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 高锰酸钾溶液D .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Cl 杂质解析: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 ,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5.85 g NaCl 固体,A 错误;在用水润湿的pH 试纸上测定CH 3COOH 溶液的pH 相当于对溶液进行稀释,造成所测pH 偏大,B 错误;酸式滴定管可以装酸性和有氧化性的溶液,且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 mL ,可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 高锰酸钾溶液,C 正确;淀粉胶体与离子均可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Cl 杂质,可选用渗析法,D 错误。

答案:C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配置FeCl 3溶液 将FeCl 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B 称取2.0 g NaOH 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 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 固体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 +4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解析: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易水解,为防止氯化铁水解,应将FeCl 3溶于浓盐酸后稀释至所需浓度,选项A 错误;称量强腐蚀性试剂需在烧杯内称量,用纸片会造成托盘污染腐蚀且称量不准确,选项B 错误;检验铵根离子,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与铵根离子结合产生氨气,NH +4+OH -=====△NH 3↑+H 2O ,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选项C 正确;铁在中性溶液中可发生吸氧腐蚀,盐酸为酸性溶液,发生析氢腐蚀,选项D 错误。

答案:C9.用下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是( )A .用装置①收集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B .用装有饱和NaHCO 3溶液的装置②除去Cl 2中混有的HClC .用装置③分离Na 2CO 3溶液与CH 3COOCH 2CH 3D .用装置④分离CH 3CH 2OH 与CH 3COOCH 2CH 3解析: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A 项正确;NaHCO 3与HCl 反应产生CO 2,会引入新杂质,B 项错误;Na 2CO 3溶液与CH 3COOCH 2CH 3不互溶,应用分液法分离,C 项错误;CH 3CH 2OH 与CH 3COOCH 2CH 3互溶,不可用分液法分离,D 项错误。

答案:A10.《Inorganic Syntheses(无机合成)》一书中,有一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以制备某种干燥的纯净气体。

该装置中所装的药品正确的是( )A .a 中装浓盐酸,b 中装浓硫酸B .a 中装浓硫酸,b 中装浓盐酸C .a 中装氢氧化钠溶液,b 中装浓氨水D .a 中装浓氨水,b 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解析:A 项,a 中装浓盐酸,b 中装浓硫酸,浓盐酸滴入到浓硫酸中,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使HCl 逸出,故A 正确;B 项,a 中装浓硫酸,b 中装浓盐酸,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会放热,HCl 挥发,但是得到的气体没有被干燥,不能得到干燥的纯净气体,故B 错误;C 项,a 中装氢氧化钠溶液,b 中装浓氨水,把氢氧化钠浓溶液滴到浓氨水中生成的氨气较少,而且没有被干燥,故C 错误;D 项,a 中装浓氨水,b 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把浓氨水滴到氢氧化钠浓溶液中能生成氨气,但是氨气没有被干燥,故D 错误。

故选A 。

答案:A11.短周期元素X 、Y 、Z 、W 、U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与W 位于同一主族,Y 、Z 形成的氧化物是常见的耐火材料,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 、W 、U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W 、U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U>W>XB .X 、Z 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Z 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C .室温下,0.05 mol·L -1U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D .Y 、Z 、U 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Y>Z>U解析: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W 是硅元素;X 与W 位于同一主族,X 是碳元素;Y 、Z 形成的氧化物是常见的耐火材料,Y 是氧元素,Z 是铝元素;Z 、W 、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U是硫元素。

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故A错误;当氢氧化钠为电解质溶液时,铝为原电池的负极,铝电极变细,故B错误;硫化氢为二元弱酸,所以0.05 mol·L-l H2S的水溶液的pH>1,故C正确;硫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其半径最大,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S2->O2- >Al3+,故D错误。

答案:CX YZ12.据报道:美国火星探测车在火星大气层中检测到了气体M。

资料显示,一个M分子由X、Y、Z三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各一个原子构成,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

已知:在地球表面温度条件下M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可燃性氧化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氧化物为XYB.可以推测出火星大气层的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略高C.X、Y、Z三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的沸点:X>Y>ZD.X、Y、Z三种非金属元素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解析:根据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在地球表面温度条件下M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可燃性氧化物,可得知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氧元素,而可燃性氧化物应该是CO,符合X与Y为第二周期且原子序数相差2,则Z为S,则M为CSO。

故M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氧化物为XY即CO,选项A正确;在火星大气层中检测到了气体M;在地球表面温度条件下M不稳定,则应该是火星大气层的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选项B错误;X、Y、Z三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的沸点C>S>O2,即X>Z>Y,选项C错误;X、Y、Z三种非金属元素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S<CH4<H2O,即Z<X<Y,选项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