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叠加定理)教案

合集下载

电路基础(叠加定理)教案

电路基础(叠加定理)教案

电路基础(叠加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路中叠加定理的概念。

2. 使学生掌握叠加定理的运用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电路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叠加定理的定义及其适用范围。

2. 叠加定理的证明。

3. 叠加定理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叠加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 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叠加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叠加定理的理论基础。

2. 通过示例电路分析,让学生掌握叠加定理的应用。

3. 利用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电路基础知识,引入叠加定理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叠加定理的定义、证明和应用。

3. 示例分析:分析实际电路图,运用叠加定理计算电压和电流。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对叠加定理的掌握程度。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叠加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叠加定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实际电路图中运用叠加定理的能力。

3. 考察学生对电路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叠加定理在复杂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2. 探讨叠加定理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

八、教学资源1. 电路图例。

2. 叠加定理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3. 网络资源:电路叠加定理的解析和案例。

九、教学建议1. 在讲授叠加定理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其应用。

2.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惑。

3. 课后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2. 关注学生对叠加定理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 总结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

十一、教学互动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促进师生之间的问答互动。

2.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分析电路图,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

3. 开展课堂小测验,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叠加定理教案

叠加定理教案

叠加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叠加定理的基本概念,理解叠加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2. 技能与操作:使学生能够应用叠加定理分析含有多个独立电源的线性电路,求解电路中任意支路的电压或电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叠加定理的基本概念及其适用条件。

- 叠加定理的应用步骤和计算方法。

2. 难点:- 叠加定理的适用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 复杂电路中叠加定理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路分析教材和参考书供学生参考学习。

2. 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电路图和示例分析过程。

3. 实验室设备:如有条件的话,可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相结合。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电路图和示例分析过程,使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和解题示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线性电路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引出叠加定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 举例说明叠加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2. 新课讲解- 阐述叠加定理的定义:在任意线性电路中,当存在多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时,任意支路的电压或电流都可以看作是由这些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

- 强调叠加定理的适用条件:电路必须是线性的,且独立电源之间不能互相影响。

- 讲解叠加定理的应用步骤:首先分别考虑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的情况,然后将其结果叠加起来,得到最终的电压或电流值。

3. 示例分析- 选择一个典型的电路图,演示如何应用叠加定理进行分析。

- 分别计算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并记录结果。

- 将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结果叠加起来,得到最终的电压或电流值,并与真实值进行比较验证。

4. 学生练习- 布置几道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自行练习应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

电工基础教案——叠加定理教学案例(中职教育).docx

电工基础教案——叠加定理教学案例(中职教育).docx

《叠加定理》的探究式教学案例黄龙县职业屮学刘魁飞一、教育背景与设计理念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应促进学生口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为此,我在设计(包括实施)中力图体现以下教学理念: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二是比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三是把思考还给学生。

二、教材内容分析与学情简析1、教材内容分析《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本课所学内容就是让学生从实际电路出发,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友好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从中体验科学探究与发现的成就感。

通过巧妙的引入叠加定理,帮助学生克服理解过程中的思维障碍,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情况简单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尤其是在学习专业课时更是显得力不从心,在理论课堂上他们表现出的无精打采,死气沉沉,茫然无知,讣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作为教师,我时刻都在寻找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换回这些孩子的自信,换回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希望能够重新点燃他们的热情。

如果能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师生共同探究,则会改变这种局面,让我们每个学&都动起来。

三、案例描述与分析(一)学习目标:1、智能目标:(1)掌握叠加定理的具体内容。

(2)掌握叠加定理的解题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从而引出叠加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对结杲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1) 从探究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2) 能与同学互相协作、友好相处。

(3) 善于应用叠加和分解的思维方法,即把复杂变为简单,把多 元变为单元,以此为桥梁,最终了解复朵的事物。

电路基础叠加定理教案

电路基础叠加定理教案

课程名称电工技术任课教师课程种类专业基教课对象电力技术专计划学时础课业教课单元电阻电路剖析教课章节叠加定理教课目的娴熟运用叠加定理求解复杂电路教课重点叠加定理内容及解题教课难点电源办理及代数和正步骤负号确实定教课方法解说法教课器具黑板、粉笔教学过程备注一、旧课回首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却点电位法求解电路。

步骤:(1)选择参照结点及设各结点电位并在图中标复习上节课明;内容,将上(2)求各自导、互导及各等效电流源的代数和,节课计算得列写出结点电位方程;到的结果用(3)解出结点电位,求其余待求量。

于本节课的例:用结点电位法求I1。

学习。

解:如下图,设0 结点为参照结点,结点 1 的电位为V1,列结点电位方程。

对结点 1:( 1 1 1 )V US1US2R1 R2 R3 1 R1 R2R R US1 R RUV1 2 3 1 3 S2 R2 R3 R1 R3 R1 R2I U S V11 1R1(U S R2R3US1R1R3US2) / R11 R2 R3 R1 R3 R1R2( R2 +R3) R3U S= 2R1R3 R1R2R2 R3二、引入新课问:当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求解复杂电路的方法?答:基尔霍夫定律求解、支路电流法求解、结点电位法求解。

今日,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求解复杂电路的方法——叠加定理。

它跟我们以前多学的几种方法有个很大的不一样,就是它仅用于线性电路的求解,主要用于计算线性电路中多个电源作用下的支路电流或支路电压。

三、解说新课1、几个观点线性电路:由线性原件和电源组成的电路。

线性:指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能够用线性函数表示。

例:线性电阻( 1.3 节中所学)线性电阻是线性元件;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

2、叠加性线性电路拥有叠加性,它的各支路电流或支路电压是各独立电源独自作用时该支路产生的电流重量或电压重量的代数和(叠加)。

图(a)就是一个线性电路,I 1是两个电压1 、2 共同作用的结果。

叠加定理教学设计

叠加定理教学设计

叠加定理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授课题目:电源等效变换适用对象:电气、电子、通信等专业授课类型:专业基础课一.教学背景《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电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高数、大学物理等课程为基础,它是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的基础。

《电路分析基础》以电路理论的经典内容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电路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电源等效变换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应用电源等效变换解决电路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通过对电源等效变换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对电源等效变换方法的分析和理解2.运用电源等效变换计算电路问题3.运用虚拟仿真软件对电源等效变换的分析验证四.教学难点应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进行解题引导学生使用虚拟仿真软件来分析实际电路将等效的概念应用到工作生活中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启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个小动画提出等效的概念,再设计引例推出在电路中等效变换的原则,启发学生理解等效变换的内容,掌握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利用教师经验引导学生应用电源等效变换解决电路问题,启发学生将等效变换的方法运用到工作生活中;2.虚拟实验教学法《电路分析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其实践性呢?使用虚拟仿真软件来进行理论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通过虚拟仿真让学生对电路产生直观的印象,可以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为实践课打下基础,而且该软件的使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总结教学法通过总结的方式,对课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解题方法等进行总结,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4.设问教学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叠加定理教案范文

叠加定理教案范文

叠加定理教案范文叠加定理是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数学工具,它描述了已知力作用下的物体的运动情况。

一、教学目标:1.理解叠加定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计算使用叠加定理解决问题的方法;3.能够将力的叠加法则应用到具体实例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叠加定理的基本原理;2.理解力的叠加法则;3.能够使用叠加定理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学板书;2.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预习、复习叠加定理及力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叠加定理概念(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叠加定理的使用场景,如小车两个方向上的力的作用等。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叠加定理的重要性。

Step 2 叠加定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0分钟)1.教师通过板书和讲解向学生介绍叠加定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当一个物体上有多个力作用时,其合力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

2.通过示意图和具体例子解释叠加定理的含义和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叠加定理的基本原理。

3.引导学生通过数学表达式来描述叠加定理,如F=F1+F2+F3+...。

Step 3 力的叠加法则(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力的合成法则,并解释力的叠加法则。

2.教师通过实例和练习板书解答操练,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力的叠加法则的具体应用方法。

Step 4 使用叠加定理解决问题(30分钟)1.教师给出几个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使用叠加定理解决问题。

2.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练习,解决给出的问题。

3.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和方法。

Step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总结叠加定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其实际应用领域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五、教学延伸: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叠加定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能够应用叠加定理解决物理问题。

但是,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和实际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叠加定理的课程设计

叠加定理的课程设计

叠加定理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叠加定理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运用叠加定理解决简单的线性电路问题,计算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绘制电路图,并进行有效的电路分析。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叠加定理的正确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路分析产生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探索科学问题的精神。

2.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学生认识到叠加定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物理电学部分,以叠加定理为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对电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电路分析能力,但独立解决问题和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掌握叠加定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叠加定理为核心,包括以下部分:1. 叠加定理的基本概念:介绍叠加定理的定义、原理和应用范围,让学生理解叠加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教材第3章第2节“叠加定理及其应用”。

2. 电路图的绘制与分析:教授如何正确绘制电路图,运用叠加定理对电路进行分析,求解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教学内容:教材第3章第3节“电路图绘制与叠加定理应用实例”。

3. 实验操作与验证: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叠加定理的正确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第3章第4节“叠加定理的实验验证”。

4. 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实际电路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叠加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3章第5节“叠加定理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安排和进度:第1课时:叠加定理的基本概念;第2课时:电路图的绘制与分析;第3课时:实验操作与验证;第4课时:案例分析及讨论。

叠加定理课程设计

叠加定理课程设计

叠加定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叠加定理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2. 使学生能够运用叠加定理解决简单电路问题,计算出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3. 培养学生对电路原理图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叠加定理进行电路分析的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2. 培养学生通过画图、列方程等方法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电路世界的欲望;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叠加定理为核心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电路知识,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叠加定理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电路分析方法概述;- 叠加定理的定义及适用条件;- 叠加定理的数学表达式。

2. 叠加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线性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分析;- 串联、并联电路的叠加定理应用;- 复杂电路的简化与分析。

3. 电路图识别与绘制;- 元件符号的认识和绘制;- 电路图的识别与分析;- 电路图绘制的基本技巧。

4. 解题方法与技巧;- 方程组的建立与求解;- 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策略。

5. 实践操作与实验;- 搭建简单电路,验证叠加定理;- 实际电路分析与测量;- 实验报告的撰写与交流。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叠加定理课课程设计

叠加定理课课程设计

叠加定理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叠加定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能够准确表述其定义及适用条件。

2. 学会运用叠加定理分析简单的电路问题,计算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3. 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识别并应用叠加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设计等方法,提升问题解决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路搭建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特别是在电学领域的探索欲望。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注重实验数据。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物理学科的电学部分,以叠加定理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电路分析知识体系。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他们在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教材,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实验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鼓励提问和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叠加定理的定义与原理:通过课本相关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叠加定理的含义,掌握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电路基本概念回顾:电压、电流、电阻等。

- 叠加定理的表述及其数学表达式。

- 叠加定理的适用条件及其局限性。

2. 叠加定理的实验演示与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叠加定理在电路中的实际效果。

- 实验设备的使用与操作方法。

- 设计简单的叠加定理实验电路,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

- 实验结果的讨论与总结。

3. 叠加定理的应用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叠加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电路基础(叠加定理)教案

电路基础(叠加定理)教案

电路基础(叠加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路中的叠加定理的概念和原理。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叠加定理分析电路,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叠加定理的定义和原理。

2. 叠加定理的应用方法和步骤。

3. 叠加定理在实际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叠加定理的概念和原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电路案例体会叠加定理的应用。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电路图和实验设备。

2. 相关电路案例和问题。

3. 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电路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2. 新课:讲解叠加定理的概念和原理,解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电路案例,运用叠加定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问题解决方法和经验。

5. 总结:对叠加定理的概念、原理和应用进行总结,强调其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叠加定理的理解程度。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运用叠加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电路图的叠加定理分析,写出分析过程和最终结果。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思考叠加定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

八、课程拓展:1. 介绍叠加定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等。

2. 探讨叠加定理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这些局限性。

九、教学建议:1.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叠加定理教案

叠加定理教案
电路有效的方法,对 后面相关知识的学

习有重要作用,因而
在这里要进行比较,

以加深印象。


叠加定理内容

适用范围
叠加定理
例题 解题步骤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附表
实验记录表
项 目 I1
I2
I3
I1′ I2′ I3′ I1″ I2″ I3″
结果
A
A
A
A
A
A
A
A
A
测量 结果
I1 与 I1′、 I1″的关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图 b)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I1″
I2″
I3″
R1
R2
R3

E2
.

验 教

入 学定

内 过

新 程
授 定 理 的 应 用
.
(图 C)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叠加定理。 [板书]叠加定理内容:
由线性电阻和多个电源组成的线性电路中, 任何一个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 单独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 的代数和。
.
师生分析:图(一)中各支路电流是由电源 E1、 E2 共同作用的效果,如果知道了 E1 单独作用时, 在各支路中产生的分电流,又知道了 E2 单独作 用时,各支路中产生的分电流,那么可否这样 猜想:各支路电流等于这两个分电流之和?带 着这个猜想我们来做个实验。
(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桌面器材,按照实验图连
接后,检查电路连接情况) 实验前提示学生:
特别要弄清流入电流表的电流方向与表针偏 转方向二者的关系。 [多媒体显示]实验图

“叠加定理”教学设计

“叠加定理”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是掌握叠加定理的 内容和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能力目标是培养观察、记录数据的能力和归纳 总结、解决问题能力。素质目标是培养认真记录、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提升协 作、语言表达能力。
1.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叠加定理的内容,二是,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不作用电源的处理方法,并画出等效电路图。
“叠加定理”教学设计
叠加定理的教学设计包括 4 部分,分别是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 教学效果。
1 教学分析 1.1 教材选用 “实用电路分析与测试”是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 分析电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基础。随着生源整体素质 的不断下降,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越来越差,理解力偏弱,不喜欢单纯的理论学 习,所以选用了一本操作性能强的教材。
2 教学策略
依据上面的教学分析,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达到解决重点、 克服难点的教学目的。采用课前自学、课上导学和课后应用的教学策略。课前自 学,因为现在学生喜欢玩手机,所以课前自学利用蓝墨云班课网络教学平台提前 发布叠加定理方面的动画和 PPT 课件等网络资源,供学生自学。课上导学,因为 学生喜欢实际操作,所有课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部分采用情景导入、点评分析、实践探究、启 发引导、电路仿真和云班课限线自测等教学策略,加大了实际操作练习。课后应 用,依据学生喜欢上网的心理特征,课后应用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寻找生活中应 用叠加定理的实例并进行分析。
3.2 课上导学
第一个环节是情景导入,用大家比较熟悉的电子产品音响作为情景导入,提 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出叠加定理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环节是点评 分析,展示几组学生课前画出的等效电路图,对他们进行点评分析。通过这个教

电工基础教案(叠加原理)

电工基础教案(叠加原理)

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叠加原理的适用范围;
2.掌握用叠加原理求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重点:熟练掌握用叠加原理求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Ⅰ.组织教学
1.清点学生人数,集中学生注意力;
2.检查课前准备(如精神状态、书本)。

Ⅱ.复习旧课
什么是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在任一闭合回路中,各段电路电压降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用公式表示为:∑=0
U
Ⅲ.讲授新课
§2-6叠加原理
二、课堂练习
1.电路如图3所示,Ω=1R V E 1= 试用
叠加原理求电阻R 上电压AB U 的数值。

如果右边的电源 反向,电压AB U 将变为多大?
Ⅳ.小结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3. 了解叠加原理的适用范围;
4. 掌握用叠加原理求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重点:熟练掌握用叠加原理求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课时:2学时
Ⅴ.布置作业
习题册
P28 一、1,2,3;
P29二、1,2 。

叠加原理教案

叠加原理教案

叠加定理教案教学过程环节内容和过程教学设计复习引入导入新课新课内容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电路的分析与等效方法,比如:串联电阻的等效与分压关系?并联电阻的等效与分流关系?如图:1112RU UR R=+2112RI IR R=+支路电流法:如下图可以得到哪些关系?对于节点a:I1+I2–I3=0对于网孔1:I1+I2–I3=0对于网孔2:I2 R2+I3 R3=E2成就卓越人生的两大利器——任务分解与保持节奏。

学会将复杂的任务分解开逐一解决,是我们解决复杂问题的有力武器。

在电路分析方法中就有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解决的方法—叠加原理。

对于简单电路,除了用欧姆定律求解以外,还可以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解。

而对于复杂电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电路分析理论中已将一些分析方法总结为电路定理。

本节将介绍叠加定理,它是电路理论中最重要定理之一。

在只需求解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压、电流时,运用叠加定理有时更加方便。

如果线性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共同作用,则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等于电路中各个电源分别单独作用下在该支路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这就是叠加定理。

叠加定理是反映线性电路基本性质的一个重要定理。

当某电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其余电源应该除教师提问:分压关系?分流关系?用名言引入新课,在课程内容中穿插做人道理引入叠加原理内容教师讲述叠加原理内容新课内容去。

对电压源来说,令电压源电压US为零值,相当于短路;对电流源来说,令电流源电流IS为零值,相当于开路。

现以图2-7所示的电路为例,来验证叠加定理。

图2-7(b)所示电路只有US1单独作用,可以计算出:3232111RRRRRUI S++=',32312RRRII+=',32213RRRII+='图2-15(c)所示电路只有US2单独作用,可以计算出:3131222RRRRRUI S++='',31321RRRII+='',31123RRRII+=''按图2-15(a)、(b)、(c)所标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写出当US1和US2同时作用时各支路的电流分别为111-III'''=,222III''+'-=,333III''+'=其中1I'与1I参考方向相同,所以取正号,而1I''与1I参考方向相反,所以取负号,另外两式类似。

教案:叠加定理

教案:叠加定理

教 案 内 容、 过 程教 法 时间分配122323123'S U R I R R R R R R R =⨯+++ (2)计算电压源2S U 单独作用于电路时产生的电流''I ,211313213''S U R I R R R R R R R =⨯+++ (4) 由叠加定理,计算电压源1S U 、2S U 共同作用于电路时产生的电流I 。

122123132313122313'''S S U U R R I I I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例题】如图所示电路,试用叠加定理计算电压U解:(1)计算12V 电压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产生的电压'U定律的叙述及步骤 20`通过例题验证定律 20`教 案 内 容、 过 程教 法 时间分配12'3463U V V =-⨯=-+ (2)计算3A 电流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产生的电压''U6''33663U V V =⨯⨯=+ (5) 计算12V 电压源、3A 电流源共同作用于电路时产生的电压U'''(46)2U U U V V =+=-+=【例题】如图所示电路,求电压ab U 、电流I 和6Ω电阻的功率P 。

解:(1)计算3A 电流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产生的电压'ab U 、电流'I ,63'(1)3963ab U V V ⨯=+⨯=+ 3'3136I A A =⨯=+ (2)计算2A 电流源、6V 电压源及12V 电压源共同作用于电路时产生的电压''ab U 、电流''I126''236I A A +==+''3'1221(32122)8ab U I V V =-++⨯=-⨯++=利用叠加原理的注意事项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苗:
解:如图所示,设0结点为参考结点,结
对结点1:
U S 1 V 1
R 1
R 2R 3U S 1
R 1 R 3U S
2
1
)/R 1
R 2 R 3 R R 3 R 1R 2
(R 2 + R 3) R 3U S , R 2 R 3 R i R 3 R i R 2
引入新课
问: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求解复杂电路 的方法?
答:基尔霍夫定律求解、支路电流法求解、结点 电位法求解。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求解复杂电路的 方法一一叠加定理。

它跟我们之前多学的几种方 法有
R ;
点1的电位为V,
列结点电位方程。

V i
U± U
R

S 2
R 2
R 3
U S
R R J U
S 2 R 2
R 3
RR 3
RR
2
I i
(Uq
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它仅用于线性电路的求解,
主要用于计算线性电路中多个电源作用下的支路
电流或支路电压。

三、讲授新课
1、几个概念
线性电路:由线性原件和电源构成的电路。

线
性:指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函数
表示。

例:线性电阻(1.3节中所学)
线性电阻是线性元件;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

2、叠加性
线性电路具有叠加性,它的各支路电流或支路
电压是各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该支路产生的电
流分量或电压分量的代数和(叠加)。

R
n
R
2
图®
图(a )就是一个线性电路,I i 是两个电压 源U s i
、U S 2
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U S 2
不作
用,仅U s i
作用,R 1所在支路会产生一个电
流,U®不作用,Uq 单独作用,会产生一 个电流,I i 就是这两个电流之和。

(R 2 + R 3)
R 3
U
S 2
1
i
R 2R 3 R R 3 R R 2
R 2
+R
3
I I
U s
i
R 2R 3 R i R 3 RR 2
" R 2R 3 R i R 3 R i R 2 U S2
1^2 +R
3
I i
(i )
R 2R 3
RR 33
阴心
U s i 单独作用的结果
R 3
11⑵ --------------------------- 3
U s 2
FR> R 3
R i R 3 R
R 2
U S 2单独作用的结果 I i I i ⑴
I i
(2)
3、叠加定理内容
叠加定理:在线性电路中,有几个独立电
图⑶
【分析】电路中含有两个电源,依据叠加定理的内容可知,要把两个电源分成一个一个单独通过具体电路来概述用叠加定理求支路电流的方法是定理的简单应用,所以用师生共同探讨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
的电源,每个电源作一个分图,
I
共两个分图。

每个分图中只含有一个电源, 下由学生概 电路变成了简单直流电路,可以用简单直 流电路求解的方法求解每个分电路。

解:Uq 单独作用时,电路图如图(
Ii L
括出求解 步骤,教与 学互相交 融,相得益 彰。

2Q
+
12V
2Q
1Q
图⑹
T ⑵
11
Il ⑴ TH 4.5A
2——
2 1
U S 2单独作用时,电路图如图(C )所示

2
6
2 2 2 2
3A
I 1
(2)
1 3 1.5A
2
I 1 ij if 4.5 1.5 3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