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
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YY
第一节 跨国公司理论的演变
其他分类
微观跨国公司理论:
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战 略联盟理论
中观跨国公司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宏观跨国公司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论、投资发展周期论、通货区域论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erbert Hymer)在MIT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导师:Charles P. Kindleberger)。 论文指出,企业到国外去进行直接投资,其 主要原因在于其特定优势,并力图借此优势 取得更大利润。 “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
第二节 垄断优势论
产品差异:企业创造差异产品的能力,如产 品形态和性能、广告形成的商标、特殊的营 销方式、与众不同的售后服务等经营性质。 实证研究:产品差异程度与企业的海外投资 存在高度相关性。如汽车、耐用消费品、科 学仪器等行业的企业,在海外有相当多的子 公司。 研究开发和广告开支占销售额百分比衡量无 形资产变量。
第五节 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1、企业在不完全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 2、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使企业在组 织内部创造市场,以克服外部市场的效率 3、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跨越国界的产物
第三节 内部化理论
以知识为代表的中间产品是企业内部化的动 力
知识产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专利、专有技 术、管理技能、商业信誉) 1、知识、技术、技能的研究开发投资大、耗费时 间长,知识的开发和应用在一定时期内具有“自然 垄断”性质。 2、知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研究与开发,在研究项 目结束以前的任何阶段,如果该企业打算出售这种 知识,就很难确定可能获得的价值。 3、知识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性质。 内部化转移可避免技术泄漏的潜在风险。 4、知识产品市场存在买方不确定性。
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1)
理论结论
跨国公司只所以有能力在陌生的国外从 事生产活动,是因为具备东道国企业所 不具备的某种垄断优势. 这种垄断优势来源于市场不完全性.
1.海默的发现
研究了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工业部门构成,发现 对外直接投资和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 美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于具有独特优 势的少数部门. 美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 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以谋取高额利润.
初级资源 原材料 生产的第一阶段
新技术 生产经验
半加工材料 生产的最终阶段 终极产品 销售经验 营 销 产品配送 消费者 产品品质改善
研究与开发
基础知识
通过中间品流相互结合的企业各项活动(企业各项活动的相互依赖性) 图1 通过中间品流相互结合的企业各项活动(企业各项活动的相互依赖性)
中间品( Product) 中间品(Intermediate Product)
伯克利,卡森对跨国公司特征的发现
1. 企业跨国化的转折点是二战(战前垂直一体化,战 后水平一体化); 2. 二战后FDI移动的方向同国际金融理论呈相反方向: 流向发达国家,双向流动; 3. 跨国公司的跨国程度同企业规模正相关; 4. 跨国公司集中于研究密集型和技能密集型产业领域, 而且收益率普遍较高; 跨国程度,研究密集度,企业收益之间存在关系 5. 大部分巨型跨国公司的水平多样化程度普遍很高. 同时,研究密集型跨国公司的垂直多样化程度较高. 而且在这些企业中,中间品和诀窍的企业内贸易比 率普遍较高. 6. 跨国公司呈现一定的国家背景.
因此,外国企业必须拥有能够超过东道国企业 优势的某种特殊优势,才能抵消与当地企业竞 争中的不种因素.
2.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所有权特定优势
第二章跨国公司理论.
2018/11/14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6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 提出者: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 2. 基本观点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贸易与投资相互替代; 每个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生产具有比较优势 的一定生命周期产品; 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特殊优势,还 取决于企业在东道国所获得的区位优势。
第一:产品创新阶段 产品特征:投入大,研发密集型产品;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产品的 设计功能(技术)为关键;竞争不激烈; 贸易特征:发达国家内生产、国内销售,一部分出口。 第二:产品成熟阶段(技术扩散) 产品特征:生产成本成为关键,资本和熟练工人密集性产品;需求扩 大,技术成熟并开始扩散,模仿者多;竞争激烈 贸易特征:发达国家出口下降,到类似国家投资,次发达国家出口。 第三:产品标准化阶段(技术停滞) 产品特征:产品完全成熟,技术重要性消失,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成本价格为关键; 贸易特征: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返销产品。
2018/11/14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7
净出口
产品技术周期与贸易的演进方式
发达国家
次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t2 t1
t3
t4
t5 时间
净进口
2018/11/14
第二阶段:技 第一阶段:创新国 术扩散跟随者 出口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出口
第三阶段:技术停滞, 发展中国家出口
8
3. 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
无论何时、何地、何人来操作、产品无差异
科学的管理手段
严格的采购程序
独特经营理念: Q,S,C,V
2018/11/14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第2章 跨国公司基本理论
第二章 跨国公司基本理论
11
二、垄断优势理论
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跨国公司垄断优势是外部市场不完全的结果。 (二)市场不完全有四种形态 1、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2、产品市场的不完全; 3、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 4、政府关税贸易限制等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具备的两个条件:1、企业必须拥有垄 断优势,以抵销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2、不完全市 场的存在使得企业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 (四)跨国公司有垄断优势: 1、知识资产优势; 2、规模经济优势;
第二章 跨国公司基本理论
25
一、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理论贡献 第一、从投资国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跨国公司角 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克服了以前传统的国 际投资理论只注重微观而忽视宏观的缺陷,能较好 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动机,具有开创性和独 到之处; 第二、用比较成本原理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对 外直接投资活动,从而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 的关系作了有机结合的统一解释,克服了垄断优势 理论把二者割裂开来的局限性,较好地解释了二战 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第二章 跨国公司基本理论
21
三、内部化理论
局限性: 第一、内部化理论与垄断优势论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一致的 ,都是从跨国企业的主观方面来寻找其对外投资的动因和 基础。内部化的决策过程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特点,忽视 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如市场结构、竞争力量的影 响等。因而对于交易内部化为什么一定会跨国界而不在国 内实行,仍缺乏有力的说明; 第二、在对跨国公司的对外拓展解释方面,也只能解释纵 向一体化的跨国扩展,而对横向一体化、无关多样化的跨 国扩展行为则解释不了,可见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产品创新 阶段
2第二讲跨国公司理论
3、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
垄断优势理论系统论证了企业的垄断优势和国内国 际市场的不完全性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决 定性因素。它认为市场不完全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 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如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市场运行 是完全有效的,则对外直接投资就不能发生。
垄断优势理论突破了国际间资本流动导致对外直接 投资的传统贸易理论框架,突出了知识资产和技术优 势在形成跨国公司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垄断优势理 论在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对西方学者产生过较 深刻的影响。
1、梯度转移理论的提出 在实证研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基础上, 日本逐步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对外直接投资和 跨国公司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日本一桥大 学小岛清教授运用比较优势原理提出的梯度转 移理论(或叫“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1978年,小岛清发表代表作:《对外直接 投资:一个日本多国企业经营的模型》。
将仍有市场价值的好产品剔除出了产品线。 产品衰退并不表示无法再生。如通过合适的改进策略,
公司可能再创产品新的生命周期。
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任何产品都和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 从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过程,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
借助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分析判断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 阶段,推测产品今后发展的趋势,正确把握产品的市场寿命,并 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增强企业 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海默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 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而跨国公司 持有的垄断或寡占优势,以及面对不完全市 场是其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利益的条件。
市场不完全可分为四种形态
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产品 市场的不完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 市场的不完全;由政府课税、关税等贸 易限制措施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跨国公司理论
06:28
33
图中:
Ⅰ—Ⅰ线是日本(甲国)的商品成本线,假定其中由a—Z 都是用1万日元投资生产出来的日本商品的成本顺序线。由 a(劣)—Z(优)即由成本高——低。
Ⅱ—Ⅱ线是对方国家(东道国或乙国)商品成本由低到高 的顺序线:两线交点,表示按外汇汇率计算的两国M商品的成 本比率相等。
a、b、c产业是日本的边际产业,应该从这些产业开始进 行对外直接投资。投资的结果,对方国家的成本可望降至a*、 b*、c*。这样,日本就能从对方国家进口,亦即实现数量更 多、利益更大的贸易。小岛清称这种投资为顺贸易导向的— 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
比较优势的度量:
1、用相对劳动生产率衡量 2、用相对劳动成本衡量 3、用机会成本衡量
1、相对劳动生产率
用相对劳动生产率衡量比较优势: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相对劳 动生产率,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生产可能性(100人)
中国 美国
大米 (MT) 100 125
小麦 (MT) 50 100
绝对优势论:实质上是讲一国企业必须占 有绝对优势或利用绝对优势。如:垄断优势理 论、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以及邓宁的国际生 产的综合理论。
比较优势论:主要以要素禀赋理论以及建 立在其上的现代比较成本理论。
06:28
31
日本的小岛清教授则一反跨国公司理论的传 统,他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独树一帜 地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亦称母国) 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亦即边际产 业依次进行,规避产业劣势,或者说扩张边际产 业,这是小岛理论的核心。
生产可能性(100人)
中国 美国
大米 (MT) 100 125
小麦 (MT) 50 100
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
1、垄断优势理论
不完全竞争市场和特定优势的存在是企业对外 直接投资的前提; 直接投资的前提; 如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 企业没有必要对外直接投资; 如果企业没有特定优势,那么,企业没有能力 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企业必须依靠特定优势,以克服国外劣势 (liabilities of foreignness),在东道国取得竞 foreignness),在东道国取得竞 争优势。 讨论:企业到国外经营会碰到哪些不利的因素?
美国访问者: 没啥了不起。 美国访问者: “没啥了不起。" 英国贵族: 那当然,每天的日常照看和每周割草也很重要 也很重要。 英国贵族: “那当然,每天的日常照看和每周割草也很重要。” 美国访问者: 美国访问者: 英国贵族: 英国贵族: 美国访问者: 美国访问者: 英国贵族: 英国贵族: “很容易, 我就爱干这活儿 " 很容易 就这些了。 “就这些了。" “你不会开玩笑吧 ?!" 连着干500年就可以了。 当然不会。 这不算什么, 只要连着干 年就可以了。" “噢,当然不会。 这不算什么 只要连着干
3、内部化理论
中间品的特殊性包括: 中间品的特殊性包括: 第一、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初始投入大、风险大、耗费时 间长、费用高; 第二、交易过程中遇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有限理性 的买卖双方难以成交; 的买卖双方难以成交; 第三、许多特殊技术的应用范围很窄,买卖双方无法形 成竞争充分的市场; 第四、容易造成技术泄漏。 内部化的好处在于,保证转移的效率,避免泄密,克服 市场不完全带来的弊端。 内部化也会带来成本。当内部化利益大于内部化成本时, 当内部化利益大于内部化成本时,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
4、获取自然资源。 获取自然资源。 2002年 2002年4月,中海油并购西班牙瑞索普公司在印尼五大油 田的权益,获得4000万桶/年的油气产量, 4000万桶 田的权益,获得4000万桶/年的油气产量,并由此成为印 尼海上油田最大的生产商; 尼海上油田最大的生产商; 2003年 中海油收购澳大利亚alng油田的权益, alng油田的权益 2003年5月,中海油收购澳大利亚alng油田的权益,同时 与澳方达成总额120亿美元、长达25年的合作; 120亿美元 25年的合作 与澳方达成总额120亿美元、长达25年的合作; 2007年 中海油收购加拿大meg公司的权益, meg公司的权益 2007年4月,中海油收购加拿大meg公司的权益,间接获得 对加拿大阿伯拉塔地区可采储量约20 20亿桶的油砂资源的控 对加拿大阿伯拉塔地区可采储量约20亿桶的油砂资源的控 制权; 制权; 2006年 五矿集团在智利以20 20亿美元投资兼并购买铜 2006年1月,五矿集团在智利以20亿美元投资兼并购买铜 的协议签订,获得了购买智利加维铜矿25% 25%股权的优先 矿 的协议签订,获得了购买智利加维铜矿25%股权的优先 权。 2008年 2008年5月,五矿集团控股的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100%控股德国HPTec公司 控股德国HPTec公司。 100%控股德国HPTec公司。 ……. …….
第二章跨国公司基本理论
(2)垄断优势论的基本观点
立论基础: 市场不完全性和垄断优势。 市场不完全性:市场受到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影响而呈 现出不完全竞争或寡占型局面的性质。 垄断优势:企业对某些经营要素大量占有或者独占所形 成的优势。
31
跨国公司FDI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生产同类产品且具有平等获得
第二章 跨国公司基本理论
本章要点
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20世纪60 年代以前的早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
早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沿袭了早期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 传统,着重从国家的视角考察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主要 研究国家之间的差异及其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32
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垄断优势是其进行FDI的决定因素 ①独有技术优势 ②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 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
③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
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 ④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
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 ⑤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
21
3、对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评价
分析方法和所得结论方面有独到之处: 从宏观经济利益出发,强调以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原则
制定基于各国国情的FDI战略,提出了“贸易创造型投资” 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解释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 的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FDI的动机、过程和结果。 不足之处:
仅反映了日本特定时期FDI特点,不具普遍的意义。例 如: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大企业对欧洲及北美在制造业上的 大量投资,以及近年来在高科技产业上的投资都使日本的海 外投资趋向美国模式。
第二章跨国公司理论
二、关于小岛清理论的评价
1.存在问题 (1)日本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出现了与美国 式对外直接投资“趋同”的趋势 (2)关于“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将最具 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至国外”的观点也是 站不住的 (3)全盘接受了完全竞争的假设 (4)回避“边际产业扩张”模式对于发展中 国家经济发展消极影响 2.合理之处
9
鲁特:收益分析(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 跨国公司的知识优势(或称为知识资产)有些 可以通过许可证交易转让给国外企业,如专利 技术决窍和商标等,公司可从中收取特许权使 用费而获得收益。 但有些知识资产如技术创新能力、管理与销售 技能等则难以转让,跨国公司不能获得这些知 识资产的新增收益。 为了获得来自全部知识资产的收益,跨国公司 就要寻找长期投资机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利用全部知识。 是否具备长期投资条件
3
一、基本观点
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性解释对外直接投资 垄断优势:企业对某些经营要素大量占有或 者完全独占而形成的优势 市场不完全:市场受到垄断优势的企业影响 而呈现出不完全竞争或寡占型局面的性质。 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原因:在东道国具有不完 全性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就可以在那里利用 其垄断优势排斥自由竞争,维持垄断高价以 获得超额利润。 以美国的跨国公司为对象
4
东道国民族企业拥有跨国公司所有的优势 有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性,跨国公司可与 东道国国内企业的竞争 垄断优势: (1)商品市场:产品的差异化、商标、促销 技术与价格联盟 (2)生产要素市场:专利 技术秘密 特殊的 管理技能 资本市场 商誉 (3)规模经济
5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往往是先在其母国内获 得,然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而在国外市场上 得以利用和强化。使跨国公司获得那些垄断 优势,并使之得以利用和强化的市场环境条 件就是市场不完全性。 垄断优势论为西方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
内部化理论的缺陷
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机、地理方向 及其与跨国经营战略的联系,缺乏对世界 经济环境或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
2.6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特点和基本观点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特点
(1)吸收了过去20年中出现的各种对 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精华,尤其是继承和发 扬了内部化理论; (2)与直接投资的所有形式都有关系; (3)能够解释企业进行国际经济活动 的三种主要形式: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 易和许可证交易。
衰老的寡占阶段
寡占反应理论
一些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对其他企
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所作出的反应。其目 的是防止竞争对手可能获得新的市场机会 和竞争优势,保持彼此间竞争力的均衡, 维护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 任何一家寡头企业都不可能排挤掉另一家 寡头企业
关于产品周期理论的评价
合理性 缺陷
Demand Conditions
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LOGO
2.2 垄断优势理论
基本观点
海默利用两个基本观点来解释对外直接投 资,即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性
对跨国公司各种垄断优势的进一步论证 知识优势 产品差异优势 规模优势 管理优势
资本优势
选择直接投资方式的依据与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直交易成本时,才应当选择直接 投资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观点
(1)企业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垄断 优势,如技术知识优势。 (2)企业通过内部市场来扩大对这些 优势的利用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公司更有 利。 (3)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 来利用其拥有垄断优势比利用母国要素投 入更有利。
企业优势
企业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但外国企业无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第二章:跨国公司基本理论
2.3.3 关于小岛清理论的评价 1.存在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
对小岛清理论的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所谓日本式贸易创造型投资,日本集中对经济发展水平较 低、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主要是东南亚地区)的资源开发工 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直接投资。 第二,小岛清关于“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将最具有比较优势 的产业转移至国外”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第三,小岛清理论全盘接受了完全竞争的假设,闭口不谈垄断因 素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是不现实的。 第四,小岛清理论回避了“边际产业扩张”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过于美化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 作用,掩盖了发达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维护现存的不合理的 国际分工格局。
3
2.1.3 跨国公司理论学派的共同出发点
1.以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
2.以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为立论基础
4
第2节 垄断优势理论
2.2.1 基本观点
金德尔伯格详细列举过跨国公司所有拥有的各种垄断优势并将之 分为以下三类。 1)在商品市场上,产品的差异化、商标、促销技术与价格联盟 等,都可能导致不完全竞争,从而使企业产生垄断竞争;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专利、技术、技术秘密、、特殊的管理 技能、资本市场的优势条件和商誉等,可能造成不完全竞争、给 企业带来垄断优势; 3)规模经济现象的存在也能给大规模企业带来垄断优势,包括 跨国公司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13
第5节 内部化理论
2.5.1 市场内部化的主要内容
内部化理论认为,市场不完全并非规模经济、寡占或关税壁垒引 起的,而是由于市场失效(Market Failure),以及由于某些产品 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企业市场内部化。 外部市场失效是内部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1)外部市场失效是内部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企业外部市场失效,促使内部市场的建立,该理论认为,市场分 为两大类:一类是存在于企业之外,受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支配 的外部市场;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的市场,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 响,也不存在买卖双方在市场上按独立竞争原则确定的价格,交 易价格是根据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和谋求最大限度利润的目 的,由公司少数决策人制定的,即转移价格。
第二章跨国公司理论.doc
垄断优势理论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率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C·P·金德贝格在70年代对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进行的补充和发展。
它是一种阐明当代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具有垄断优势的理论。
此理论认为,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应从“垄断优势”着眼。
鉴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对该理论均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时又将该理论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H-K Tradition)。
目录一、产生背景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跨国公司呈如火如荼迅速发展之势,利润差异论的局限性暴露无疑,因而迫切需要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出现。
二、主要思想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与“垄断优势”。
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
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认为,企业面对的海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参与者所面对的市场条件均等,且无任何因素阻碍正常的市场运作。
完全竞争市场所具备的条件是:①有众多的卖者与买者,其中任何人都无法影响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跌;②所有企业供应的同一商品均是同质的,相互间没有差别;③各种生产要素都在市场无障碍地自由流动;④市场信息通畅,消费者、生产者和要素拥有者对市场状况和可能发生的变动有充分的认识。
海默认为,对市场的这种描述是不正确的,“完全竞争”只是一种理论研究上的假定,现实中并不常见,普遍存在的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受企业实力、垄断产品差异等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有阻碍和干预的市场。
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商品市场不完全,即商品的特异化、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以及价格联盟等;②要素市场不完全,表现为获得资本的不同难易程度以及技术水平差异等;③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即企业由于大幅度增加产量而获得规模收益递增;④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如关税、税收、利率与汇率等政策。
20181008第二章-跨国公司理论(ppt文档)
1.1.2 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外直 接投资理论
1.1.2.1 资本相对过度积累理论 1.1.2.2 小规模技术理论 1.1.2.3 技术地方化理论 1.1.2.4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1.1.2.5 投资发展周期论
跨国公司理论
1.1.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六)技术进一步扩散与标准化,竞争的主要手段是价格, 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跨国公司投资转移到发 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跨国性特点进一步突出。
(七)当产品进入到衰退阶段,产品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 场需求,该产品就会完全退出世界市场。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产品的市场需求、要素密集度、 生产区位都是不断变化的。
2018.09.10
跨国公司理论
问题
1、试分析苹果公司与宝洁公司的垄断优势? 2、是从0到1重要,还是从1到10000重要?
讨论:黄光裕与杜鹃的不同与协同。
2018.09.10
跨国公司理论
1.1.1.2 内部化理论
(一)内部化理论源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 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交易成本比 市场更低的内部市场。
2018.09.10
跨国公司理论
1.1.1.1 垄断优势理论
(四)跨国公司垄断优势主要体现在:市场 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 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生产垄断优 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 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规模经 济优势,通过一体化生产,扩大生产规模, 降低成本;信息网络技术优势。
优势产业。
2018.09.10
跨国公司理论
1.1.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邓宁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须同时具有所有权 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管理》PPT课件
二、公关管理——与东道国的关系
东道国为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通过政府管制和各种 政策、法规,对跨国公司实施限制,这种限制往往给跨 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带来诸多困难和障碍。跨国公司为实 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须正确处理与东道国的关系 ,包 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适时调整经营活动,尽量减少因东道国控 制而遭受的损失。
除了上述三个竞争优势外,从发展中国家近年 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看,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 资还有三个重要的优势:
1、许多发达国家已拥有或正拥有对外直接投资所 必需的经济基础;
2、国家的大力扶持; 3、在吸引外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经营方式
对外直接投资
有
出口贸易
有
技术转让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六、国际竞争优势——跨国直接投 资的动因与条件
波特认为构成国际竞争优势有四个方 面的因素。(1)因素状况(2)需求状 况。(3)相关的支持性产业,即一个 企业和与之相关的产业的支持。(4) 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
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 在一个行业中公司的数量 竞争的激烈程度 政府所有还是私人所有
第二,从多方面获得对公司的支持,分散和化解 东道国实施限制的压力。
第三,进行直接的反限制活动。
三、全球社会责任
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它要通过经营活动追求 利润最大化目标。同时,企业又是一个社会组织,它 只有兼顾赖以生存的社会的利益,才能更好地实现自 身的经济利益。企业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自身利益与 社会利益的共存性,这一规律给经营者的启示是:在 开展经营活动、追求赢利目标时,别忘了肩负的社会 责任。
构成跨国企业垄断优势的多种因素可以归结为: 1、技术优势 2、规模经济优势 3、资金和货币优势 4、组织管理优势
第二章跨国公司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率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C·P·金德贝格在70年代对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进行的补充和发展。
它是一种阐明当代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具有垄断优势的理论。
此理论认为,考察对外直接投资应从“垄断优势”着眼。
鉴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对该理论均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时又将该理论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H-K Tradition)。
目录一、产生背景二、主要思想三、垄断优势理论的结论四、对于不同国家之间直接投资的解释五、对跨国公司各垄断优势的补充六、垄断优势理论的扩展七、评价一、产生背景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跨国公司呈如火如荼迅速发展之势,利润差异论的局限性暴露无疑,因而迫切需要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出现。
二、主要思想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与“垄断优势”。
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
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认为,企业面对的海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参与者所面对的市场条件均等,且无任何因素阻碍正常的市场运作。
完全竞争市场所具备的条件是:①有众多的卖者与买者,其中任何人都无法影响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跌;②所有企业供应的同一商品均是同质的,相互间没有差别;③各种生产要素都在市场无障碍地自由流动;④市场信息通畅,消费者、生产者和要素拥有者对市场状况和可能发生的变动有充分的认识。
海默认为,对市场的这种描述是不正确的,“完全竞争”只是一种理论研究上的假定,现实中并不常见,普遍存在的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即受企业实力、垄断产品差异等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有阻碍和干预的市场。
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商品市场不完全,即商品的特异化、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以及价格联盟等;②要素市场不完全,表现为获得资本的不同难易程度以及技术水平差异等;③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即企业由于大幅度增加产量而获得规模收益递增;④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如关税、税收、利率与汇率等政策。
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
40
二、维农理论的修正
• 20世纪70年代,维农对其理论作出了修正, 引入国际寡占行为理论解释跨国公司的对 外直接投资。
41
1、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 • 在这一阶段,企业不惜支出高昂的研究与 开发费用,集中力量在母国进行新产品的 研究与开发工作,重点是向市场推出新产 品,或者对现有产品进行差异化,以维护 其垄断地位。 • 新产品生产主要以母国资源禀赋和市场特 点为基础,因而各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也有 所不同。
34
•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就是跨国公司在 产品生命周期运动中,根据竞争条件和生 产条件的变化而制定的生产区位决策。
35
1、创新阶段 • 新产品投入市场,处于创造需求的阶段。 • 该阶段的特点: (1)企业对新产品具有独家垄断优势,所关 心的主要是产品设计是否受消费者欢迎, 并非成本。 (2)新产品的需求主要在国内。 (3)消费者受新产品、新功能的吸引,一般 不在乎价格,也没有比较机会,市场对新 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低。
31
2、鲁特的收益分析观点
• 比较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之间的选择问题。 • 观点:跨国公司的知识优势有些可以通过许可证 交易转让给国外企业,如专利、商标、技术诀窍 等。公司从中收取特许权使用费而获得收益。 • 有些知识资产如技术创新能力、管理与销售技能 则难以转让,跨国公司为了获得这些优势的收益, 就必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15
• 在东道国市场具有不完全性的条件下,跨 国公司就可以在那里利用其垄断优势排斥 自由竞争,维护垄断高价以获得超额利润。 • 这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16
• 海默的结论: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某种优 势的寡头垄断企业为追求控制不完全市场 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
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10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1. 弗农的修正
创新阶段的寡占:根据垄断优势选择区位 成熟阶段的寡占:追求规模经济,寡占反应 衰老时期的寡占:价格协调,产品改良,形象重构
2. 寡占反应理论
尼克博克Knickerbocker(1973) 寡占反应: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对其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 为作出的反应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18
2. 边际产业理论的观点 日本转移比较劣势的产业,而美国是开始于比较优势的 产业。 日本以中小企业投资为主,提供适用技术方便东道国吸 收;美国是靠技术击败对手。 日本为合资方式;美国是独资方式 日本是“顺贸易导向”,创造贸易,有利于促进两国的 产业结构调整;美国是“反贸易导向”,缩小成本差距, 用投资代替贸易。
第二章 跨国公司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内部化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论
其他理论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 论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0
2019/3/12
理论演变 研究对象: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条件、特征、方式等。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区别于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3
二、对垄断优势论的评价 1.贡献 能解释美国FDI的格局 开创了跨国公司国外直接投资理论 2. 局限 不能解释区位选择问题; 不能解释服务业跨国公司问题; 无法解释日本、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4
垄断优势论的典型:麦当劳
3. 交换威胁论
解释战后不同发达国家间寡头厂商的交叉直接投资行为。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11
苹果公司的再创新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12
超酷的未来概念手机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13
2019/3/Βιβλιοθήκη 2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14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7
净出口
产品技术周期与贸易的演进方式
发达国家
次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t2 t1
t3
t4
t5 时间
净进口
2019/3/12
第二阶段:技 第一阶段:创新国 术扩散跟随者 出口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出口
第三阶段:技术停滞, 发展中国家出口
8
3. 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
第一:产品创新阶段 产品特征:投入大,研发密集型产品;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产品的 设计功能(技术)为关键;竞争不激烈; 贸易特征:发达国家内生产、国内销售,一部分出口。 第二:产品成熟阶段(技术扩散) 产品特征:生产成本成为关键,资本和熟练工人密集性产品;需求扩 大,技术成熟并开始扩散,模仿者多;竞争激烈 贸易特征:发达国家出口下降,到类似国家投资,次发达国家出口。 第三:产品标准化阶段(技术停滞) 产品特征:产品完全成熟,技术重要性消失,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成本价格为关键; 贸易特征: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返销产品。
15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16
第三节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雁行模式” ——日本学者赤松,1932年 80年代,“东亚雁行国际分工体系”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17
一、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1. 提出者:小岛清,1978年 FDI应该是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 业(对方的潜在优势产业)依次进行。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19
3. 结论和政策运用 比较优势原理可作为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 投资的共同基础。 按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是取代贸易,而是创造贸易。 边际产业包括产业、企业和部门。 要至少考虑两种商品、两国比较,即相对 优势。 政策主张:对外直接投资以利用他国的资 源;以中小企业的联合为主,以发展中国 家为主要市场。与发达国家交叉投资,即 两国各自优势的产业交叉投资。
无论何时、何地、何人来操作、产品无差异
科学的管理手段
严格的采购程序
独特经营理念: Q,S,C,V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5
二、垄断优势论的发展 1. 产品差异论(R.E.Caves) 企业创造差异产品的能力是竞争力的来源 产品差异程度与企业的海外投资存在高度相关性 2. 占有能力论 (Harry G. Johnson) 跨国公司的优势在于新知识在公司内部转让,靠垄断保 护知识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9
二、评价 1. 贡献 动态理论,融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于一体 把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与企业所有权优势结合起来 2. 局限性 分析单位是产品,而不是跨国公司 假设产品周期是单向的、线性的 假设创新总是发生在跨国公司母国 国际投资由技术领先者主导 贸易与投资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2
3. 结论 美国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市场垄断势力, 跨国扩张只是追求和利用其垄断势力的一种方式。 (monopoly power) 跨国公司垄断优势主要表现在专有技术、管理技能、品 牌营销能力以及规模经济优势。
选择能利用其垄断优势,国内市场不完全性高的东道国。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1
第一节 垄断优势理论 一、垄断优势论 1. 提出者:Stephen hymer 海默 1960年 2. 基本观点 (1)批判:对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进行批评 ;抛弃完
全竞争假设,代之以不完全竞争假设;跨国公司的直接投 资大部分发生在寡头垄断占统治地位的行业。 (2)假设: 结构性市场不完全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规模经济,政府干预 垄断优势 知识资产(专利、管理、融资),产品优势(名牌、产品、 营销、价格),规模优势,管理优势,资本优势
2019/3/1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6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 提出者: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 2. 基本观点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贸易与投资相互替代; 每个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生产具有比较优势 的一定生命周期产品; 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特殊优势,还 取决于企业在东道国所获得的区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