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岭南园林的特点

合集下载

岭南园林特征之浅见

岭南园林特征之浅见

岭南园林特征之浅见摘要:本文主要对岭南园林的特征以及如何形成此种特征作简单分析。

关键词:岭南园林岭南文化影响前言岭南园林起源于秦末(另一种说法,岭南园林发端于南越,兴盛于南汉)。

汉代出现了私家园林,广东出土的西汉明器陶屋即能看出庭园的形象。

到唐末五代后,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于是在南越旧宫基础上又大兴土木,其御花园“仙湖”中的一组水石景“药洲”遗迹保留至今。

清初由于经济发达,文化亦繁荣,造园活动开始兴盛并日趋成熟,清中叶到了岭南园林的鼎盛时期,形成在平面布局、空间组织、建筑形式、水石运用及花木配植等方面有别于江南、北方园林的另一大流派—岭南园林,为中国古典园林锦上添花。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通常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紧密相连。

岭南园林自身特点也是受岭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以及地方人文、经济政治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1 岭南园林形成的自然、人文条件1.1自然地理环境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大庚岭、骑田岭、都庞岭、萌诸岭和越城岭)以南地区的统称。

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还包括海南和台湾。

地势北高南低,多山地丘陵,仅粤中为较大平原。

雨量充沛,水源充足,故泉流纵横,为造园带来了有利条件。

1.2气候影响岭南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除粤北部分地区外,终年不见霜雪,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

而高温、多雨、多风的气候特点更直接影响园林的布局及建筑形式。

从建筑上可以很大程度上看出岭南人是如何来适应当地的环境的。

(1)高温影响为避暑气,岭南的建筑设计得更加通透开敞,更显轻快活泼,并多做成“连房博厦”(如可园)和“高墙冷巷”(如梁园)形式。

前者通过减少外墙,降低热辐射影响,后者通过多进院落不断通风降温。

(2)多雨的影响岭南年降雨量1500毫米,远胜于江南。

所以岭南多以建筑围合出庭院,一来便于雨季内部联系,二来也便于观赏。

如若江南园林一样多把园林置于屋后,雨季将会减少观赏次数。

建筑高柱础、宽檐廊也是防雨驱湿之法;屋面多直少曲,是为了排水方便;而地面多铺砖,或草地上多置石踏步,都是为了使雨天方便行走。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岭南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个地域性概念,在这片土地上,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岭南园林文化是岭南地区特有的园林艺术,其造园文化与岭南的地理、历史、民族、宗教等因素密切相关,其意蕴丰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岭南园林文化中,植物造景是一项重要的园林艺术,它体现了岭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秀的园林传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一、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特点1.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由于岭南地区的气候温暖潮湿,适宜植物的生长,因此岭南园林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多样。

著名的岭南园林如广州的光孝寺、清晖园、深圳的华侨城、香港的昂船洲等处,植物种类以大叶榕、凤仙花、百合、文竹、凤尾兰等为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园林植物造景。

2.植物布局合理:岭南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布局十分讲究,它注重景观的整体性和变化性,通过精心设计和合理搭配,形成了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使人们在游园观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景致和情趣。

3.注重季节性景观: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还注重季节性景观的营造,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使得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景致,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季节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

1. 山水相映:岭南园林植物造景将树木、花卉与水池、河流相结合,营造出山水交融的景致。

通过山水的设置和植物的布置,构成了一幅幅山水画,使其具有江南园林的悠远感和水乡的宁静韵味,将山水画融入园林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

2. 花木妍姿:岭南园林植物造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搭配,将美丽的花卉和高大挺拔的树木融为一体,营造出花木妍姿的景致。

这种景观使人们在园中游赏时,能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和美丽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惬意的氛围,使人心情愉悦。

3. 果香飘溢:岭南园林植物造景将果树和花卉结合在一起,使其在果香飘溢的还能欣赏花卉的绚丽色彩。

这种景观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果实成熟的喜悦,还能欣赏到花卉的美丽,使得园林的气氛更加浓厚。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的特点?和江南园林、北京皇家园林各有什么特点?从余荫山房、可园谈岭南园林特点?(先说造园,然后归纳特点。

江南园林——扬州个园造园特点、手法?;先介绍自身特点推到江南园林特点。

)1、岭南园林的选址。

岭南园林的营建,最重视的是选址,而选址也最能表现出建园者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意趣。

苏州园林的选址原则是:辟园于小巷深处,园林混杂于民居中间,也就是在闹市中求僻静去处,通过艺术构思和人工手段去营造出一片城市山林之境。

而岭南的建园原则是尽可能离开闹市,把园林宅第建在真山真水的大自然环境中,甚至降宅园融入大自然,成为其中一部分。

建园者崇尚自然,追求平实,不太重视人工制造的假山流水,也不羡慕江南园林那种在咫尺中营造山林的巧构。

保留至今的粤中四大名园,清晖园、梁园建在小镇边缘,可园、余荫山房则建在乡村,以求得良好的环境条件。

2、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园,一般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建筑的比重比较大.庭院和庭园的形式多样,它们的组合较之江南园林更为密集、紧凑,旺旺连宇成片.这是为了适应炎热气候而取得遮阴的效果,同时也便于雨季的内部联系和防御台风袭击.3、建筑物的平屋顶多有作成"天台花园"的现象,这样做既能降低室内温度,又可美化园林环境.为了室内降温而需要良好的自然通风,故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南,其外观形象当然也就更富于轻快活泼的意趣.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尤其以装修、壁塑、细木雕工见长,而且多有运用西方样式的装饰,如栏杆、柱式、套式玻璃等细部;甚至整座的西洋古典建筑配以传统的叠山理水,别有风趣.4、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繁密的适应包镶,即所谓"塑石"的激发,因而山体的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具有水云流畅的形象,在沿海一带也有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的,则又别具一格.叠山而成的石景又可以分为"壁型"和"峰型"两大类:前者的主要特征是逶迤平阔,由几组峰石连绵相接而成,没有显著突出的主峰;后者的主要特征是顶峰突出.山径盘旋,造型险峻而富于动势。

岭南四大名园的布局特点分析

岭南四大名园的布局特点分析

岭南四大名园的布局特点分析摘要:岭南园林由于其在气候、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在造园手法、实用性方面都有别于于皇家园林、江南园林。

本文通过对岭南四大名园清晖园、可园、余荫山房、梁园的布局特点描述和评价,来分析归纳岭南园林的布局特点。

关键词:岭南文化;岭南四大名园;布局手法;造园理念前言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是任何文化形态产生、发展、兴盛、衰落、甚至消亡的重要因素,岭南园林作为一地域文化形态,其产生和特点的形成,从某种程度上也脱离不了岭南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制约。

一、岭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岭南古称南粤,秦末汉初它是南越王国的辖地。

所谓岭南指五岭以南,包括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范围大致包括了今广东、海南、闽南和广西大部。

地理环境上处于低纬度,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季以南至东南风为主,冬季以北至东北风为主。

全年太阳辐射量大,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夏季有台风侵袭,具有亚热带季风海洋气候特点。

同时,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中原文化一脉相承。

而岭南有临海之利,又有悠久的海外通商历史,使岭南不仅接触了各方海外文化,商业也随之繁荣,商业文化往往追求务实性、适应性和创新性。

正是这样的地域条件,造就了岭南“多元共存,商文合流”的文化特质。

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无疑也对岭南园林的造园布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私家园林的建筑布局形式在中国的私家园林布局中,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生活区与园林区相对分隔,这种类型的园林精髓在于园林区,园林包围建筑,空间结构以自然空间为主,建筑在其中起辅助、点缀作用,从属于自然空间环境。

此布局方式在江南园林中较为常见。

另外一种是生活区和园林区相互融合,这种类型一般是建筑包围园林,园林空间往往是作为建筑的一个室外空间场所,因此可以称为“庭园”,以区别于自然空间为主的造园形式。

岭南古典园林多采用此布局方式。

三、岭南四大名园的布局手法比较分析在众多岭南园林中,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岭南晚清四大名园,有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以及佛山梁园。

岭南园林风格独具、特点鲜明,一起来看看园中的风采吧

岭南园林风格独具、特点鲜明,一起来看看园中的风采吧

岭南园林风格独具、特点鲜明,一起来看看园中的风采吧岭南园林主要指珠三角的广府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

其特点是:1、岭南庭园的空间特征是内收型和扩散型的结合。

2、建筑形式上体型轻盈、通透朴实,装修精美、布局形式和建筑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较大。

3、求实兼蓄,精巧秀丽。

选址远离闹市,将宅园融入大自然,成为其中一部分。

崇尚自然,追求平实,不太重视人工制造的假山流水。

岭南园林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广州的园林至清代而极盛,那时物阜民丰,豪家贵显争建园林,开创了近代羊城园林盛况。

现存的清代岭南四大园林分别是清晖园、余荫山房、梁园、可园,其他著名园林还有宝墨园、岭南和园、粤晖园、粤剧艺术博物馆等。

岭南庭园的空间特征是内收型和扩散型的结合。

岭南庭院布局大致有下面四种:1)建筑绕庭;2)前庭后院;3)书斋侧庭;4)前宅后庭。

岭南宅园的园内空间也是属于围合封闭的内收型,但在景观组织上,特别是在视线组织上,将园内外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空间的扩散感。

在建筑形式上,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1体型轻盈、通透、朴实。

2装修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再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犹如一幅幅玲珑剔透织绵。

3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如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的柱头,用条石砌筑规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

岭南的建园原则是尽可能离开闹市,把园林宅第建在真山真水的大自然环境中,甚至将宅园融入大自然,成为其中一部分。

建园者崇尚自然,追求平实,不太重视人工制造的假山流水,也不羡慕江南园林那种在咫尺中营造山林的巧构。

如清晖园、梁园建在小镇边缘,可园、余荫山房则建在乡村,以求得良好的环境条件。

植物特点代表树种有大王椰、假槟榔、大王棕、酒瓶椰;藤本的炮仗花、夜来香、紫藤、簕杜鹃、绿萝;耐阴的兰花、蕉类、芋类、蕨类、葵类;另有榕树、荔枝等。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风格,其发展得到了扬州园林、苏
州园林、湘南园林等各地的推动及影响。

岭南园林的特色主要体
现在布局、结构、园艺和小品的方面。

首先,岭南园林的布局要大气磅礴、宏伟壮观,其核心是“庭院”——它不仅把湖泊、山、林、草和桥当成一块大地景观,而
且融入了院落、古典建筑、池塘、阶梯、廊桥等元素,把园林元
素和人文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突出园林的历史文化气息。

其次,岭南园林在结构上以奇特视角俯瞰园林,精心铺装了曲折的阶梯,把特殊的院落、古典建筑、池塘、桥梁、廊桥组成一个完美的结构,令人眼前一亮。

此外,岭南园林的园艺有迷人的多样性,它
有树木、花木、小品石、剪纸、假山等多种景观,打造出迷人的
园林世界,更能体现岭南园林的独特魅力。

最后,岭南园林的小品,像竹子、松树等枯木雕刻、池塘、磨花池等,以及桥式、池
式等小品,分外抢眼,由此可见,岭南园林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
的世界。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的显著代表,在布局、结构、
园艺和小品四方面特别醒目,令人眼前一亮,突出其特色。

它不
仅有着大气磅礴的外观,而且能融合多种自然和文化元素,体现
出独特的韵味,更能把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融入其中,给人耳
目一新的感受。

所以,岭南园林的设计既使园林显得宏大,又具
有别样的艺术感,值得我们探索研究,以到达触摸其灵魂的境界。

岭南古典园林特点--以岭南四大名园为例

岭南古典园林特点--以岭南四大名园为例

4
植物配置
If you want , you can delete the text , you can add some words here as you like.
植 物 配 置
由于地域、气候环境等方面不同,中国 三大园林体系的植物配置差异显著。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特征与所处自 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园林空间类型 以及植物的布置方式等均有很大的关联
清晖园 余荫山房
可园
造园空间布局
2. 岭南私家园林从实际出发,注重园林的实用性和交际性。
• 园林建筑通透轻巧,格局便捷旷朗,能很好适应潮湿闷热气候。 • 园林中水榭、船厅、水楼依水而筑,能达到迅速降温且观景位置优越的效果。 • 园林植物多采用岭南当地的花卉和果树,既可观赏、遮荫又可食用,具有很高
的实用价值。
植物配置
小中见大
岭南古典园林庭园占地狭小,景深层次相对压缩,空间序列的距离也相对缩短, 常运用绿廊、绿篱、花基、花台等多种方法,丰富空间的层次和增加绿化面积, 然后运用框景、抬高、假山洞等方式锁定这些微缩的片段式植物景观,以此起到 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5
参考文献
If you want , you can delete the text , you can add some words here as you like.
岭南私家园林——世俗功用的审美观念表现得更为强烈浓郁,更注重生活享受 江南文人士大夫园林,更注重文化享受
2
造园空间布局
If you want , you can delete the text , you can add some words here as you like.
明清时期岭南私家园林风格

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古典私家园林类型的特点

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古典私家园林类型的特点

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古典私家园林类型的特点比较我国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古典私家园林类型的特点,请举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按性质分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北方园林以顾和圆,圆明园为代表,其实也被称为皇家园林.江南园林主要分布在苏、扬、沪、宁、杭、嘉一带地区,以苏州园林为典范,又称为私家园林.岭南园林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区,以广东的可园,徐荫山房为代表,是比江南园林更显得开放公共的私家园林.北方园林的特点:.1.为历代朝代的皇帝所建,富丽堂皇,严谨庄重,空间布局上采用严谨的轴线对称.2.带有浓厚的政治和宗教色彩.3.建筑用重檐,红柱黄瓦,雕梁画柱,显得纷繁华贵,壮观和瑰丽.建筑和装饰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显得皇权的尊贵.4.一池三山,多是真山真水的自然风貌,园林规模宏大.代表元素:轴线对称.在建筑上用抬梁式、琉璃瓦、短出檐、厚墙身、红黄墙、三交六窗花等。

植物上用松、柏、槐等。

堆石上用青石、房山石等。

江南园林的特点:1.多为士大夫和达官贵族所建,规模比较小,布局却精巧.2.景观和建筑的布局不拘泥于对称的定式,,灵活多样3.蕴涵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4.建筑色彩素雅,以黑白为主色调.代表元素:植物以常绿的阔叶树如樟,竹,桂等为主,还有落野树种种如柳,桃,海棠等.景观中多采用亭榭廊槛,以桥坊石运用较多.与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情构成一致,融合为一体.岭南园林的特点:1.为岭南一带的商贾所建,多是与住宅结合为一体的宅院形式,规模小.2.建筑材料以青灰色的砖瓦为主,显得阴凉清淡.3.更加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的升华.4.具有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色,同时有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使岭南园林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代表的元素:植物以木棉,棕榈为主,终年常青,高大挺拔,五彩缤纷.兰花在布景和字花中应用广泛.建筑有碉楼、船厅、廊桥等地方建筑类型.装修中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艺术.。

岭南园林艺术特色研究

岭南园林艺术特色研究

岭南园林艺术特色研究
岭南, 即五岭以南。

五岭包括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越城岭和荫渚岭。

岭南地貌独特, 山水秀丽,层峦叠翠,四季如春。

传统岭南庭园主要指广东中部、东部现存的清代庭园,最具代表性的是现存的清晖园、余荫山房、可园、群星草堂等。

岭南造园主要经历了南越王朝、南汉王朝、明清时期及近代园林造园四个历史阶段, 虽然这几个阶段的造园方式注重点有所不同, 但每个阶段的大规模的
园林兴建都将岭南园林的造园活动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造园艺术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崭新的突破。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造园活动, 岭南园林才在模仿中逐步的形成了自己独
有的风格和特色。

岭南园林善于依托和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 讲求多元兼容。

经世务实的造园理念, 凸显人文的选址方式, 规整聚合的理水技法, 巧于
因借的组景方式, 果蔬药材的入园栽植, 独具特色的连房广厦式建筑形式, “回”字型及“日”字型的宅园分布格局等, 共同成就了岭南园林独特的造园风格。

也促使岭南园林成为可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相鼎持的三大地方风格之一。

岭南庭园的营造既秉持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又因受到气候、地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成为独具岭南地域风情的园林风格。

与传统造园方式相比, 岭南现代造园不管是从布局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更适合现代
都市景观所需, 也更考虑生态环境。

通过对古代岭南园林艺术及现代岭南园林特色的研究, 深入探讨了现代岭
南园林的发展现状。

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

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

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第一篇: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摘要:本文认为岭南传统园林有几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采用连房广厦的设计手法,通过船厅、高楼、连廊等园林建筑构成观景点,突出临水建筑并用各种叠石造景形成富有特色的石景艺术。

关键词:岭南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特色连房广厦宅中园南汉以后,岭南较少大规模治园,到了明清,园林逐渐趋向私家造园发展,像今天保留下来的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东莞可园和番禺余荫山房,就是当年私家园林的代表。

私家园林来源于民居,民居庭院一旦得到扩展,并赋予一种意境,园林便应运而生。

私家园林的布局,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园林包围着建筑,这类园林的特点是:造园面积较大,追求人格化的自然山水,建筑在园林中只是起陪衬、点缀作用。

此种园林主要以江南园林为代表。

江南私家园林常常是民居与园林分开设置,在宅居建筑群旁设园,像苏州的网师园、吴江县同里镇的退思园等。

或者干脆另寻地方辟园,园林和住宅各自独立设置,宅居作为园林主人归隐逸世的去处。

私家园林布局的另一种形式,是建筑包围着园林,而这类园林的特点是以建筑空间为主的庭园造园,宅居和园林融为一体,表现在园主人追求日常生活中的实在,庭园设置不在乎大与全,而在于实用。

这两种造园的形式和指导思想,也就是岭南庭园和江南园林本质上的区别。

岭南庭园由于占地面积小所以常将建筑物沿外围边线成群成组地布置,用“连房广厦”的方式围成内庭园林空间,使庭园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间紧密结合起来。

造园用地虽然不多,但园内石沼桥廊、古木花藤,布置得幽深别致,形成独特的造园风格:“满院绿荫人迹少,半窗红日鸟声多。

”……(转自“园林学习网”)第二篇:浅析岭南文化与岭南造园艺术浅析岭南文化与岭南造园艺术论文摘要:岭南造园艺术,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和非常鲜明的地域色彩。

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既由它形成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同时也受到岭南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岭南文化、兼容性、岭南文化影响、岭南造园艺术一、岭南文化的形成I、兼容海内三大文化体系古代,由于交通工具落后,限制了广东与中原的沟通,南海又将广东与大洋彼岸隔开,因而,其封闭性和落后性是可想而知的。

论述岭南传统园林建筑风格

论述岭南传统园林建筑风格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王刘垄投以钱则一物力,“仿唐上京之制,置左右街使”,形成广州城的初步分区及城市中轴线,又兴建园林宫馆,于城南今九曜坊处建南宫。南汉宫苑规模极盛,有“三成之地,半为离宫苑圃”。西部城区水域成网,风景优美,出现了富豪营造的私家园林。南汉宫城禁苑以仙湖药州最为著名,药洲上置赏石九尊,世称“九曜石”。南汉王朝园林是岭南史上皇家园林的第二个高峰,掀起了宫殿、寺庙和私家园林的大兴建设,促进了后世岭南公共园林的发展。
三国时,岭南私园开始产生,如虞翻建立的虞苑。而后,虞翻后人将其舍宅为寺,是为制止寺,开岭南寺庙园林之先河。顾微的《广州记》载有:“熙安县东北有菖蒲涧,盘石上,水从上过,味甘冷,异于常流。” 菖蒲涧为一处林泉胜景,被视为岭南城市公共园林的起源。
唐,佛教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岭南,促进了寺庙园林的发展。这些寺庙多建在风光优美的名山中,以南华寺为代表。公共园林处于开发时期,广州西关一带的荔园、连州的海阳湖、潮州西湖均为一时之盛。
社会因素是从时间维度上探讨园林使用者的历史差异。岭南自古就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商口,因而形成了“义利合一“的价值观,并且,岭南人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度很高,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他们能很好的吸收文化精华。岭南的粤商较为富有,为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园林的功能更注重娱乐和社交,如南岳王御苑的曲水流筋和划船荡浆和南汉离宫苑圃的成周漫游。综合三个因素与岭南园林建造的的相似性,可以映射到当代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园林形式甚至材料和色彩等方面运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和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化最终创造出一个传统和现代相揉合的、满足社区功能的、符合大众审美的居住景观。
即便岭南园林经历了不同的时代,但都能与各个时代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很好融合在一起,园林空间可以说是咫尺纳“天地”,丰富多彩的空间组织、结构体系、构造技术、设备系统等协同构造成园林景观的整体,看似相似实则变化万千,营造出和谐统一的美感。这为现代居住景观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在住宅区的景观设计建造中可采用“芥子纳须臾”的设计手法,但要注重整体性。

岭南园林的特点是

岭南园林的特点是

岭南园林的特点是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源于广东、海南等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岭南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合自然和人工的特点。

岭南园林注重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结合,强调山水与构筑的结合。

岭南园林的建筑结构简洁大方,与周围的山水景观相得益彰,营造出独特的清幽气息。

2.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

岭南园林融汇了广东、海南等地区的民族文化,体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例如,岭南园林中常常会使用当地特有的植物、建筑、艺术等元素,展现出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3.强调山水景观的特点。

岭南园林注重自然山水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将山水景观作为园林的主要元素。

岭南园林中的建筑、植物、水景等都围绕着山水景观展开,使得园林整体具有浑然天成的气息。

4.强调人文精神的特点。

岭南园林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讲究品味和内涵。

岭南园林中的构筑、植物、艺术品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元素,通过这些元素,岭南园林能够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5.强调绿色理念的特点。

岭南园林注重绿色理念的实践,讲究环境友好和资源保护。

岭南园林中的植物、水景等都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观赏和游览的乐趣,还能够保护自然环境,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岭南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融合自然和人工的特点、体现民族文化的特点、强调山水景观的特点、强调人文精神的特点和强调绿色理念的特点。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杰出代表,它以自然为基础,融合民族文化、山水景观、人文精神和绿色理念,营造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

岭南园林简介

岭南园林简介

岭南园林简介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种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
地区。

岭南园林的设计取材于自然山水,融合了汉族、苗族、壮族等
多个民族园林的特色。

在岭南园林中,常见的元素包括假山、水池、
流水、亭台楼阁、花木等。

岭南园林强调的是自然、简朴和富有人情味的特点,设计风格上
富有层次感和变化性。

比如说,在“四水归堂”中,岭南园林的四水
指的是从园林四周引入的水流,然后在园林中融合成一股水流,最终
回到堂中。

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水景的变幻,还有助于降低园林的
温度。

此外,岭南园林还注重利用空间,打造多种功能空间,如茶室、花厅等,使人们可以在园林中休憩、互动、探险等。

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成为现代园林
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如今,岭南园林已成为广东乃至中国境内重要
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的特点?和江南园林、北京皇家园林各有什么特点?从余荫山房、可园谈岭南园林特点?(先说造园,然后归纳特点。

江南园林——扬州个园造园特点、手法?;先介绍自身特点推到江南园林特点。

)1、岭南园林的选址。

岭南园林的营建,最重视的是选址,而选址也最能表现出建园者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意趣。

苏州园林的选址原则是:辟园于小巷深处,园林混杂于民居中间,也就是在闹市中求僻静去处,通过艺术构思和人工手段去营造出一片城市山林之境。

而岭南的建园原则是尽可能离开闹市,把园林宅第建在真山真水的大自然环境中,甚至降宅园融入大自然,成为其中一部分。

建园者崇尚自然,追求平实,不太重视人工制造的假山流水,也不羡慕江南园林那种在咫尺中营造山林的巧构。

保留至今的粤中四大名园,清晖园、梁园建在小镇边缘,可园、余荫山房则建在乡村,以求得良好的环境条件。

2、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园,一般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建筑的比重比较大.庭院和庭园的形式多样,它们的组合较之江南园林更为密集、紧凑,旺旺连宇成片.这是为了适应炎热气候而取得遮阴的效果,同时也便于雨季的内部联系和防御台风袭击.3、建筑物的平屋顶多有作成"天台花园"的现象,这样做既能降低室内温度,又可美化园林环境.为了室内降温而需要良好的自然通风,故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南,其外观形象当然也就更富于轻快活泼的意趣.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尤其以装修、壁塑、细木雕工见长,而且多有运用西方样式的装饰,如栏杆、柱式、套式玻璃等细部;甚至整座的西洋古典建筑配以传统的叠山理水,别有风趣.4、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繁密的适应包镶,即所谓"塑石"的激发,因而山体的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具有水云流畅的形象,在沿海一带也有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的,则又别具一格.叠山而成的石景又可以分为"壁型"和"峰型"两大类:前者的主要特征是逶迤平阔,由几组峰石连绵相接而成,没有显著突出的主峰;后者的主要特征是顶峰突出.山径盘旋,造型险峻而富于动势。

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川西园林各自的特点

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川西园林各自的特点

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川西园林各自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一)、江南园林园林受诗文绘画的影响,追求园林的“诗情画意”。

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苏州的拙政园、溜园、网师园、浪沧厅等。

江南园林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叠石理水。

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

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

宋徽宗营艮岳,设花石纲专供搬运太湖石峰,散落遗物尚有存者,如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植物园绉云峰,苏州瑞云峰。

又发展叠石为山,除太湖石外,并用黄石、宣石等。

明清两代,叠石名家辈出,如周秉忠、计成、张南垣、石涛、戈裕良等,活动于江南地区,对园林艺术贡献甚大。

今存者,扬州片石山房假山,传出石涛手。

戈裕良所叠山,以苏州环秀山庄假山为代表,今尚完好。

常熟燕园黄石湖石假山经修理已失旧观。

第二,花木种类众多,布局有法。

江南气候土壤适合花木生长。

苏州园林堪称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中的山茶和明画家文徵明手植藤。

扬州历来以莳花而闻名。

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奇品迭出,号称花瑞。

江南园林得天独厚和园艺匠师精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断。

江南园林按中国园林的传统,虽以自然为宗,绝非丛莽一片,漫无章法。

其安排原则大体如下:树高大乔木以荫蔽烈日,植古朴或秀丽树形树姿(如虬松,柔柳)以供欣赏,再辅以花、果、叶的颜色和香味(如丹桂、红枫、金橘、蜡梅、秋菊等)。

江南多竹,品类亦繁,终年翠绿以为园林衬色,或多植蔓草、藤萝,以增加山林野趣。

也有赏其声音的,如雨中荷叶、芭蕉,枝头鸟啭、蝉鸣等。

第三,建筑风格淡雅、朴素。

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

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

这种文人园风格,后来为衙署、寺庙、会馆、书院所附庭园,乃至皇家苑囿所取法。

南方园林的类型和特点

南方园林的类型和特点

南方园林的类型和特点一、类型南方园林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江南园林、岭南园林、闽南园林等。

这些园林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建筑风格。

1.江南园林:江南地区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发源地之一,其园林以小巧玲珑、布局精巧、环境雅致而著名。

江南园林多以山水景色为主,建筑依水而建,以白墙灰瓦、飞檐翘角的建筑风格为主,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2.岭南园林:岭南园林以广东、福建等地的园林为代表,其特点是规模较大,布局灵活多变,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岭南园林的建筑风格以华丽、细腻、繁复为主,常常采用木雕、石雕等装饰手法,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

3.闽南园林:闽南园林以福建南部地区的园林为代表,其特点是注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多采用天然材料和仿自然的山水景色。

闽南园林的建筑风格以红砖、灰瓦、石柱等为主,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觉。

二、特点南方园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自然美:南方园林多采用天然的山水景色,注重表现自然美。

园中的建筑和景点布局均以自然为依托,与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

2.布局精巧:南方园林的布局精巧,常常通过借景、引景等手法,将园外的景色引入园内,使园内空间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园中的建筑和景点布局也十分精细,注重细节的处理和整体效果的呈现。

3.文化内涵丰富:南方园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特点。

园中的景点和建筑常常寓意深刻,富含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实用性较强:南方园林不仅注重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注重实用性。

园中的设计和布局均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使人们在园中既能享受到美景,又能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

岭南古典园林赏析心得2000字范文

岭南古典园林赏析心得2000字范文

岭南古典园林赏析心得2000字范文岭南园林主要指珠三角的广府园林。

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岭南山水秀丽,层峦叠翠,又濒临沧海,环境风物别具特色。

岭南人追求自然化、艺术化园居生活,这孕育了岭南园林的独特风格:求实兼蓄,精巧秀丽。

广州的著名园林,据屈大均《广东新语》的记载:在城东有东皋别业,城西有西畴,",显德园、花坞、华林园,城南有望春园、芳华苑、南园、斐园,城北有芳春园(又名甘泉苑)。

这些园林除东皋别业、斐园、南园为明代所建外,其余皆为南汉时园林,历史既久,遗迹渺不可寻。

倒是昌华苑或为今昌华大街,而东皋别业旧址当为今东皋大道无疑。

屈氏曾详记该园的规模,有冈有湖,湖中有楼,沿湖榕堤竹坞,步步萦回。

有船四艘,可供游赏。

如此广阔的园林,则今东皋大道及其东西两边的街道,应是都属园内。

清代,经过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治理,经济秩序基本稳定,生产发展,人口增长,社会财富有了一定的积累,陆续开始了园林建设。

私家园林亦日趋成熟,基本上形成了北京、江南、珠江三角洲三个中心。

珠三角很多致仕的官员和文人雅士回乡后都建造私家园林,主要是为了修身养性、颐养天年,闲暇时邀约一帮文人雅士吟诗作画。

如清晖园原为明代状元黄士俊的府邸,后再由清代大良进士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家族陆续建成。

余荫山房是清代举人邬彬所建,他曾任刑部主事、通奉大夫,官至从二品,他的两个儿子也是举人,所以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折桂之美誉。

可园的创建人张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他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

在可园时,常邀张维屏、简士良、徐三庚等在园内联吟、颂赋、传艺。

居廉、居巢在可园作画十年,其学生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创立了岭南画派,使可园成为岭南派的策源地之一。

梁园的主人、富绅家庭出身的梁蔼如官至内阁中书,同时也是清代岭南的书画名家,文采出众。

论岭南园林的特点_安然

论岭南园林的特点_安然
关 键 词 :岭 南 园 林 ;特 点 ;文 化 ;造 景 手 法 ;余 荫 山 房 中 图 分 类 号 :S986.1 文 献 标 识 码 :A
岭南,即 五 岭 以 南,始 称 于 唐 贞 观 年 间 的 岭 南 道 ,古 时 候 也 称 岭 表 、岭 外 、扬 越 、百 越 、南 粤 ,岭 南 有 两大 水 系,一 是 珠 江 水 系,二 是 韩 江 水 系。 在 近 2000年漫长的历 史 进 程 中,占 全 国 总 面 积 不 到 5% 的岭南地区,创造了 中 国 园 林 三 大 流 派 之 一 的 岭 南 园 林 文 化 ,成 为 世 界 园 林 艺 术 宝 库 中 的 珍 品 。
此外,岭南人 远 离 北 方 的 政 治 中 心。 所 谓 天 高 皇帝远,岭南园林 必 然 会 表 现 出 一 定 的 反 叛 性。 例 如园林建筑梁架的 不 规 范,园 林 文 联 匾 对 的 不 重 视 等。另长期处于南疆的蛮夷之族的传统造就了武家 文化,表现为清代 园 林 的 碉 楼 形 式。 岭 南 文 化 还 有 一定的远儒性。这一点从品味上看可以说是俗气, 即世俗文化。但这 就 是 岭 南 文 化 的 主 流,特 别 晚 清 以后,北方的政客 官 僚、江 南 的 文 人 骚 客、岭 南 的 商 家富豪成为三大地 域 园 林 的 创 作 主 体,岭 南 园 林 中 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其表现。
4 构 景 要 素 特 点
图 2 清 晖 园 内 建 筑
3 造 园 手 法
传统的岭南园林常用的布局手法是在建筑庭院 中 凿 池 置 石 、周 边 间 以 四 时 花 木 点 缀 、配 植 高 大 乔 木 留荫。亭、廊、桥、舫、景 门、花 窗 等 园 林 建 筑 则 穿 插 布局,结构精巧、色 彩 艳 丽,空 间 通 透 开 敞。 为 了 达 到 既 在 功 能 上 经 济 ,又 在 景 观 上 “小 中 见 大 ”的 效 果 , 园 景 构 图 上 常 以 缩 小 尺 度 的 山 、池 、亭 、桥 、路 等 来 扩 大空间感觉;理水 方 式 以 聚 为 主,池 岸 较 为 规 整;巧 用 景 门 、景 窗 、假 山 、石 洞 翟 幌 景 、框 景 来 增 加 景 深 层 次;辅之迂回小径 延 长 游 览 路 线。 园 林 空 间 组 合 灵 活 多 变 、过 渡 自 然 ,建 筑 小 品 意 境 含 蓄 多 姿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 目的的原 因 。
2 文 化 特 点
岭南 园林 文化 有 因 自然而 上 升 的 文化 , 归结 可 为海岸 文化 和热带 文化 ; 因人 工 而积淀 的文 化 , 有 可 归结为 远儒文 化 和世俗 文化 、 享乐文 化 和商业 文化 、
开放 文 化和兼 容文 化 、 谪文化 和务 实文 化 。 贬
论 岭南 园林 的特 点
安 然
( 京 林 业 大 学 园林 学 院 , 京 1 0 8 ) 北 北 0 0 3
摘 要 : 南 园林 泛指 我 国 南方 的五 岭 以 南的 地 区 , 清 中叶 以后 日趋 兴 旺 。 其 在 气 候 、 化 、 园手 法 、 景 要 素 等 方 面 岭 到 文 造 构 都 体 现 着与 北 方 园林 、 南 园 林截 然 不 同的 特 点 , 过余 荫 山 房 、 园 、 晖 园 的描 述 与评 价 , 见 岭 南 园 林 的 特 点 所 在 。 江 通 可 清 可
此外 , 岭南 人 远 离北 方 的政 治 中心 。所 谓 天 高
皇帝 远 , 岭南 园林 必 然会 表 现 出一 定 的反 叛 性 。例 如 园林 建筑梁 架 的不 规 范 , 园林 文联 匾 对 的不 重 视
等 。另 长期处 于南疆 的蛮夷之 族 的传统造 就 了武家 文 化 , 现为清 代 园林 的碉 楼 形 式 。岭 南 文 化还 有 表
面距 地 面较高 的原 因 。
岭南 全域 地处 南 亚 热带 和 热 带 , 年平 均气 温 在
2 . ~2 . ℃ , 高温 度 为 3 . ℃ ( 州 , 2 0 45 最 87 广 8月 ) 最 ,
低 温度 为 一4 3 ( . ℃ 韶关 , ) 1月 。冬 短夏 长 是 岭南 园 林 气候 的第一 特征 。大部 分地 区夏 天所 占有 的时间 很 长 , 就是 岭南 园林 建 筑 把 通 风纳 凉 作 为 主要 功 这
山 东林 业 科 技
2 1 年 第 6期 01
总 17 9 期
S AN O G F E T Y S IN E A D T C NO GY H D N OR S R C E C N E H I O
2 1. . 0 1No6
文章 编 号 : 0 2 2 2 ( 0 1 0 1 0 — 7 4 2 1 ) 6— 0 0 - 0 12 6

1 2 0 ・
山 东 林 业 科 技

然 : 岭 南 园 林 的 特 点 论
21 年 第 6 01 期
夯 土墙 来 防蚀 防漏 。
岭南庭 园喜 用几 何 形 式 或 图案 方式 组 织 空 间 , 这 点完 全不 同 于江南 园林 的迂 回含蓄 。但这 种几 何 形 式 又并非 简单 的 圆或 方 , 是 通 过 不规 则 的形 体 而 变 化 引入丰 富 的空 间感 , 相 对 纯 化 的形 式 中产 生 在 复 杂 的空 间 。比如在 东 莞 可 园 的平 面 图上 , 们 可 我
1 2 降 水 .
岭 南 多 雨 , 胜 于 江 南 , 均 降 水 量 达 1 0 更 年 50
tm。雨 多 而植 物生 长 茂盛 , 为 四季 繁花 的基 础 ; r i 成 雨多则 冲刷厉 害 , 是就 有 “ 石 必 有 泉 ” 说 。 因 于 有 之
收 稿 日期 : O 1 ] — 0 2 1一 1 4

定 的远儒性 。这 一 点 从 品 味上 看 可 以 说 是俗 气 ,
即世俗 文化 。但这 就 是 岭南 文 化 的主 流 , 别 晚清 特 以后 , 方 的政 客 官 僚 、 南 的文 人 骚 客 、 南 的商 北 江 岭
图 1 清晖 园 内瀑 布
家富豪 成为 三大地 域 园林 的创 作 主 体 , 南 园林 中 岭 的空 间实用性 及 园宅一 体 的设 计 就是其 表现 。 岭 南文化 更有 着 一定 的 开放 性 、 容 性 和 多元 兼 性 。在 园林方 面表 现于 古典 园林 中大量用 现代 化 的 花 色玻璃 , 形成 与 江南和 北方 两地 天壤之 别 。
园林 文化 , 为世 界园林 艺术宝 库 中的珍 品 。 成
1 岭 南 气 候 特 点
1 1 温 度 .
原理 降 温的“ 长廊冷 巷” “ 或 高墙 冷巷 ” 就是 基 于对夏
季 风的需 要 。岭 南 气 候 因此 潮 湿 , 利 用 于栏 、 故 高
台 、 廊来 抬 高生活 面 ( 2 , 檐 图 ) 这也 是岭 南 内外
空间 , 空间 的边界都 以水 平或 垂直 的方 式 出现 , 但形
态 特征极 其 复杂 , 线形 的道 路 、 桥 、 庭 、 折 廊 水 花基 在 平 面上 穿插组 织 , 大小 、 疏密 、 营位置都 十分 讲究 。 经
泉 而生瀑 , 因瀑 而生 潭 , 岭南 园林 几 乎所有 的园林都 在 塑造崖 瀑局 , 崖潭 局 、 瀑 局 ( 1 就 是 岭 南 多雨 潭 图 ) 造成 的地 形特 征 的直接 表现 。
1 3 风 .
岭南 的风 受亚 洲季风 影 响 , 夏季 以偏 南风 为主 ,
冬 季则偏 北风 。所 以园林 建 筑 多 南北 向 , 利用 风 压
关键词 : 南园林; 点 ; 岭 特 文化 ; 景 手 法 ; 荫 山房 造 余 中图 分 类 号 : 9 6 1 ¥ 8. 文献 标 识 码 : A
岭南 , 五岭 以南 , 称 于 唐 贞观 年 问 的 岭 南 即 始
道, 古时候 也称 岭表 、 岭外 、 扬越 、 百越 、 粤 , 南 岭南 有 两 大水 系 , 是 珠 江 水 系 , 是 韩 江 水 系 。在 近 一 二 20 0 0年漫长 的历 史 进 程 中 , 占全 国总 面 积不 到 5 的岭南地 区 , 造 了 中 国园林 三大 流 派 之 ~ 的岭 南 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