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理论优秀课件
2024版心理学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
![2024版心理学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56c4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3.png)
心理学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心理学概述•认知过程•情感与动机•个性与心理特征目•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录心理学概述01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涉及认知、情感、动机、行为等多个方面。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
个体心理主要研究个体的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社会心理则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通过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表现,记录并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在控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操纵或改变,以观察其心理现象的变化和规律的方法。
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收集被研究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03020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古代心理学思想古代哲学和医学著作中包含了许多心理学思想,如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希波克拉底的《论人的本性》等。
近代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期,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实验心理学,标志着近代心理学的诞生。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心理学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众多分支领域和流派。
同时,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完善,如脑成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的应用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视角。
认知过程02感觉与知觉感觉的定义与分类阐述感觉的概念,包括感受器、感觉阈限等,并介绍感觉的分类,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知觉的组织原则详细解释知觉的组织原则,包括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等,以及这些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错觉与幻觉探讨错觉与幻觉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实例,并分析它们与正常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阐述记忆的类型,如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以及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
记忆的类型与过程分析遗忘的原因,如干扰、衰退等,并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遗忘规律。
遗忘的原因与规律介绍学习的相关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等,并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心理学基础》PPT课件共52页
![《心理学基础》PPT课件共52页](https://img.taocdn.com/s3/m/47fb9c7555270722182ef764.png)
马斯洛需要理论
戴维斯美国需要调查
⊙
可达到目标(方向)
刺激
需要 意向 愿望(驱动力)
动机
需要与动机的转化关系示意图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行为。 2、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动机。 3、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机所推动。 4、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5、错误的动机有时外表被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人格
• 人格概述 • 人格的特点 A、独特性 B、整体性:人格的各种心理特征不可分割 C、稳定性 D、功能性 E、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 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
人格
• 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 的身心结构。
能力与气质
• 能力 • 气质(体液学说、体型学说、血型学说、激素学说) • 体液学说 • 如何看待气质 A、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B、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C、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
• Ⅰ期:清醒和睡眠之间的转换期,5-10% • Ⅱ期,出现睡眠纺锤波,θ波,50% • Ⅲ 、Ⅳ期出现缓慢δ波,20%,肌体修复 • Ⅴ期:REM,20-25%。
需要与动机
• 需要的定义⊙ • 动机的定义 • 动机的分类 A、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B、有意识动机与无意识动机 C、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 动机冲突 双趋式、双避式、趋避式、双重趋避式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发展简史
• 心理学的建立 • 学派的纷争 A、构造心理学(冯特) B、行为主义(华生) C、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墨) D、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 E、精神分析学派(佛洛依德)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 人本主义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ppt课件
![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f18f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f.png)
案例研究
通过对个别个体或群体 的深入研究,以揭示特 定情境下的心理现象和 行为。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古希腊哲学家的心理学思想
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人类心理现象和行 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02
近代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冯特创立了实验心理学,标志着 心理学的诞生。
03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以来,心理学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涉及了 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多个领域。
03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总结词
环境决定论、刺激-反应论、条件反射论
详细描述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决定 的,可以通过刺激-反应的条件反射机制来 解释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05 心理学研究方法
实验法
定义实验法
1.A 实验法是一种在控制条件下观察和测量自变量 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
1.B 实验设计是实验法的重要环节,包括确定
研究假设、选择参与者、操作自变量、控 制干扰变量、测量因变量等。
实验操作
1.C 实验操作包括操作自变量、控制干扰变量、 测量因变量等,需要严格遵循实验原则和程 序。
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
研究工作压力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员工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
临床心理学
心理诊断与评估
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对心理疾病进行诊断和 评估,为制定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心理治疗
运用各种心理治疗方法, 帮助患者缓解心理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维护
为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培 训和指导,提高心理健康 工作的专业水平。
临床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心理学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ed424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e.png)
03
情绪与动机
情绪的定义与分类
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 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分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包括 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复合情绪 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 的。
情绪的理论与表达
情绪的理论
情绪的维度理论、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等。
情绪的表达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人格的结构
人格包括多个层面和维度,如特质、 动机、价值观、自我概念等,这些元 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个体独特的人 格。
人格的理论与发展
01
02
03
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元素, 特质理论强调个体在特质 上的差异,如卡特尔的16 种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不 同的类型,如荣格的内外 向人格类型理论、MBTI性 格类型指标等。
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
职业领域的应用
职业选择与规划
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人了解 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 观,从而做出合适的职业 选择。
用。
思维与想象关系
阐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 概括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等思维形式,以及动作思维、形象思 维和抽象思维等类型。
探讨思维与想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以及它们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想象的定义与作用
解释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 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探 讨想象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如创造 新形象、预见未来等。
02
认知过程
感觉与知觉
感觉的定义与分类
阐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映,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
基础心理学PPTPPT课件
![基础心理学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fb58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c.png)
马斯洛认为,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 求才会出现并成为行为的驱动力。人们的需求层次是动态变 化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主导需求。
07
人格与个性
人格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人格是一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独特模式,它影响一个人的动机、价值观和行为。
详细描述
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许多因 素相互作用而成,包括遗传、环境、文化和社会因素等。人格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每个人的个性都 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在一生中相对稳定。
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教育、咨询、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都有应用。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01
02
03
04
实验法
通过控制变量和观察实验结果 来探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机制
。
观察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行为来 探究其心理状态和过程。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来了解 个体的心理特征和态度。
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个别个体或群体的深入 研究和剖析来探究其心理特征
个性的概念与分类
• 总结词: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思维、情感、行为和价 值观等方面。
• 详细描述: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它包括个人的思维、情感、行为和 价值观等方面。个性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并 且与其他人的个性存在差异。个性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格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人格分类是根据人格特征的相似性和差 异性,将人们分成不同的类型。
VS
详细描述
人格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 是气质类型和性格类型。气质类型是根据 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来划分的,包 括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等。 性格类型是根据个体的态度和行为特点来 划分的,包括外向型、内向型、理性型和 情感型等。
心理学基础篇 PPT课件
![心理学基础篇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3da80128ea81c759f57888.png)
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 社会态度:在社会活动中,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 定与否定的情感。
• 人际关系: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 生、发展、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思考与讨论:
• 什么是人的心理? • 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 • 想一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如何来
描述自己呢?
心理过程
感觉、知觉 认识过程 记忆、
思维、想象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注意
心理学 心理状态
个性心理
情绪
需要、动机
个性倾向性 兴趣、爱好
信念、世界观
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性格
心理现象
•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言语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
• 心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
二、个性特征(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1、气质(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性格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3、能力
第四节 生活中的心理学
一、生活中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心理学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中的心理学研究内容
• 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 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 行为习惯与品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
•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
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有户人家,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扰。
即面对道路的那堵墙,常有很多人在那儿 小便。他们虽立了“不许小便”的牌子却 毫无效果。在此,请您替他们想一想,有 何妙招可解决此困境?有个脑袋非常好的 青年,想到在此竖一个可以不再受害的 “看板”。您会在看板上写些什么呢?
基础心理学 PPT课件
![基础心理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fcdab9a98271fe900ef9cd.png)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1.人本主义心理学
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号称心理学的 第三势力(第一势力是行为主义、第二势力乃精神分析); 它既反对第一势力把人等同于动物,又反对第二势力视人 为病态的社会动物,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人为本,研究健 康的人、具有尊严的人、自我实现的人。代表人物为罗杰 斯、马斯洛。
❖功能
垂体前叶直接影响着生长的速度和生长 持续的时间,并影响着其他腺体的活动,垂体 后叶控制着泌尿、血压,并影响着分娩和乳汁 的分泌。
2021/1/15
29
2、肾上腺 构成 肾上腺位于肾状的上部。肾上腺=肾上腺皮
质+ 肾上腺髓质。 ❖功能
⑴肾上腺皮质 分泌肾上腺类固醇,其分泌受垂体腺的调节, 对有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2021/1/15
36
2021/1/15
❖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37
斯 金 纳(1904—1990 )和 他 的 鼠
2021/1/15
操作条件反射实验
38
(四)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 第一信号系统
❖ 由现实、具体的刺激作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 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为人与动物共有。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 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 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 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 了自我分析法。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 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 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单位。
基础心理学ppt课件
![基础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04bc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8.png)
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冯特 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 之父。
16
▪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和卡尔) ▪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 、考夫卡、苛勒 ) ▪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 认知心理学(奈赛尔) ▪ 皮亚杰学派(皮亚杰)
38
39
(一)躯体神经 1、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共有31对。 2、脑神经
由脑发出,共有12对。其中3对是感觉神经, 5对是运 动神经, 4对是混合神经。 (二)植物性神经 ▪ 功能:控制机体内脏、平滑肌和腺体。 ▪ 分为两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在机能上具有拮 抗性质。
40
(一)脊髓 (二)脑
52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神经活动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皮层上产生的兴奋或抑制,并不停滞在原来发生 的部位,而是要向邻近部位传播,使这些部位出 现同样的过程,这种现象叫扩散。跟扩散相反的 运动叫集中,即扩散开来的神经过程又返回到原 来发生的部位。
53
2、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 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
▪ 第二信号指由语言中的词汇组成的刺激物,它是 一种抽象和概括化的信号,由此建立的条件反射 系统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
51
(一)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 兴奋过程: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
或加强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 抑制过程: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
或减弱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其中S代表感觉量,R代表刺激量, K为常数)
▪ 对数定律表明: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对数的函数, 即当物理刺激强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时,心理量以 算术级数增加。
基础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基础心理学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b3d0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3.png)
化学突触两种类型,其中化学突触传递是神经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03
心理活动的神经机制
心理活动是由大脑神经元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实现的,包括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情感等。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的分区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 球包含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
功能。
大脑的功能定位
物。
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与特点
身体变化
青春期身体发生明显变化,性发育成熟。
情绪波动
青少年情绪容易波动,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 情绪。
认知发展
青少年开始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不再 完全依赖父母。
社会性发展
开始对社交产生浓厚兴趣,与同龄人建立深 厚友谊。
成人心理发展阶段与特点
自我意识
成年人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认知心理学派
该学派认为个体对世界的认知方 式会影响其行为和情感,强调认 知过程对人格的影响。认知心理 学派的人格理论包括艾森克的特 质论和卡特尔的因素分析等。
人格研究的方法与技术
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表现来研究其人格 特征的方法。观察法可以通过自然观察和实验室 观察来进行,但需要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
影响
情感对于个体的认知、行为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积极的情感有助于 提高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而消极的情感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07
人格理论与研究方法
人格的概念与构成
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指个体在心理、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独特特征,它包括个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动机和行 为等多个方面。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包括自我概念、个性特质、需要和动机 等。
基础心理学知识ppt课件
![基础心理学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a900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c.png)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建立扎实的基础,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ABCD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考 计划。
保持积极心态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调整心态,保持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同时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
THANKS
感谢观看
算法式与启发式方法,影响因素与 优化途径。
02
情绪与动机理论介绍
情绪定义及其功能分类
情绪定义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 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是人对客 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
的态度体验。
情绪功能
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 组织功能和社会功能。
情绪分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 包括喜、怒、哀、惧等,复合情 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
性格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
基因对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如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等。
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对个体性格形成具有塑造作用。
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性格形成过程中相互交织、共同作用。
自我概念、自尊和同一性在人格发展中地位
自我概念
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强调个体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通过倾听、理解等技巧 帮助个体解决问题。
精神动力学疗法
关注个体内在的心理冲突和无意识的动机,通过解析和理 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来解决问题。
预防措施在促进心理健康中作用
1 2 3
一级预防 针对一般人群,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 理素质等措施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 针对高危人群,如经历创伤性事件的人群,通过 心理干预、社会支持等措施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 率。
基础心理学知识ppt
![基础心理学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c2647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1.png)
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动机功能:放大和增强内驱力的信号 提高活动效率。
组织功能: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 有利于认识活动和操作效果。
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表情。
第二单元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及变化的的维度
zhengkunxinli
两极性:情绪和情感在每一维度上的变化,都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如:有爱就有恨
无生理变化
表情:情绪和情感的外部的表现形式
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言语表情
zhengkunxinli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zhengkunxinli
情绪和情感是同一心理现象两个不同的方面。
情感通过情绪表达。
情感制约情绪表达方式。
情绪:情景性、易变性
情感;稳定性、持久性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通过表情表现出来
第二单元 注意概述
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听、注意看、注意想 种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有意注意,有目的地,需要意志努力。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
特征: 注意广度:简单任务5-9个项目 注意起伏(注意动摇) : 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影响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转移: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 注意分配: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需要条件:达到自动化程度、活动有内在的联系。
第五单元 表象和想象
表象: 对事物的形象回忆(再现)
想象: 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思维范畴。
表象~想象的素材,记忆范畴 想象种类 无意想象:梦、幻觉 有意想象: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幻想
zhengkunxinli
《心理学基础》课件
![《心理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dec8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c.png)
心理学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伦理问题:保护受试者的权益,避免伤害 法律问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研究合法合规 伦理与法律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未来发展:加强伦理与法律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研究者的伦理和法律意识
感谢观看
汇报人:
神经心理学的进展
神经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神经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 用
神经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 挑战
跨文化心理学的探索
跨文化心理学的定义: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田野调查等 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文化差异对心理过程的影响、文化对心理疾病的影响等 跨文化心理学的应用:心理咨询、教育、管理等领域的跨文化适应和交流
展等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心理学: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对心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近代心理学:19世纪末,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 的科学
现代心理学:20世纪初,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流派的兴起, 心理学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
当代心理学:21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积极心理学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心 理学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
应用领域:教育、医疗、企 业、司法等
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专业 知识、技能和伦理道德
教育心理学
学习动机: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动力
学习策略:帮 助学生掌握有 效的学习方法
和技巧
学习环境:营 造良好的学习
氛围和环境
学习评估:对 学生的学习效 果进行评估和
反馈
组织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 人的行为和心理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创立,强调潜意 识和性本能
基础心理学《坎农-巴德理论》课件
![基础心理学《坎农-巴德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9d07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e.png)
坎农——巴德情绪理论重视情绪中枢性 生理机制的研究,相对于詹姆士——兰格 理论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它忽视了大脑皮 层对情绪的作用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对情绪 的意义,而有较大的局限性 。
坎农—巴德理论的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 系统,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当丘脑过程被唤 起时,情绪的特殊性质就附加这些神经冲动由 丘脑进行信息加工后,分别传送到大脑皮层和机体 的其它部分。传送到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 传送到内脏和骨骼肌激活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生 理反应同时发生。
(二)坎农——巴德理论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N)首先对詹 姆士——兰格学说提出了质疑:
(1)在各种情绪状态下机体的生理变化差异较 小,无法在生理变化上对复杂多样的情绪作出 区分;
(2)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的机体生理变化较 迟缓,与情绪丰富变化无法适应;
(3)机体的生理变化可由药物引起,但药物只 能激活一定的生理状态,不能造出某一特定的 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嗅觉:刺激物是空气中散布的或挥发性的
化学物质。
味觉:指辨别物体味道的感觉,其适宜刺
激是溶于水的化学元素物质。其感受器是味蕾 ,基本味觉有酸甜苦咸。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机体觉:由内脏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而
Hale Waihona Puke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心理现象人皆有之,它是宇宙中最为复杂的现象 之一。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 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心
理
心理过程
现
人格
象
注意 感觉 知觉 思维 记忆 想象
情绪
情感
意志
能力 气质 性格
需要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
二、心理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感觉的种类
按照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内外可分为 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 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 觉和皮肤感觉。
视觉:主要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所产生。
380-760毫微米
视觉现象
视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之后,还能暂 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
如:看电影
闪光融合:
刚刚引起人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临界 频率。
临界频率所引起的心理效应是闪光融合 现象。
颜色视觉:主要有其中彩色感觉,及红 、橙、黄、绿、青、蓝、紫。日常看见 的是混合后的白光。
视敏度:即视力,指视觉系统分辨物体 细节的能力。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
的感觉。
的神经链 只具有某种感
觉器官 它们身上只有
感觉现象
知觉阶段:
脊椎动物
有了脊髓和大脑
具有了多种感觉 器官
能认识整个事物 具有知觉现象;
思维的萌芽阶段
灵长类动物
能够认识事物的 外部联系,
思维的萌芽,但 还不能认识事物 的本质内部联系
随着动物等级的提高,其大脑的进化 程度也越来越高,结构变得越来越复 杂,这为其发展出各种感知觉活动提 高了物质基础。
联系: 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 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 性反映形式;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一切认识活动的原始材料
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产生的 基础
感觉的特征
感受性:有机体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成
反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比
感受性与感觉域限的种类
感受域限可分为绝对的和差别的感觉域限;
感受性也分为绝对的和差别的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域限,刺 激强度越小表示感受性越高;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 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域限,能觉察到的差别 越小说明差别感受性越强。
次生波 听觉适宜刺激 超生波
200Hz
20000Hz
人最敏感的声波频率为1000~4000Hz
人所听到的音高、音强和音色都是由声波的 频率、振幅与波形等物理特征所决定的。
肤觉:指刺激作用于皮肤所引起的感
觉。包括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
触压觉的敏感部位是舌尖、唇部和手指等处。 温度觉包括冷觉、温觉和热觉,刺激温度的范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中,随着神经系 统的产生而出现,又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 不断完善,才有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的。
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无机物和植物
没有神经系统
没有心理
动物的心理发展是以脑的进化为物质基础 的
感觉阶段: 无脊椎动物 只有一条简单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健全的大脑给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 础,但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有反 应外界事物产生心理的机能,心理并不是大 脑本身所固有的。
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 理的源泉和内容。也就是说,没有客观现实 的存在,即便有完善的大脑,也不可能产生 丰富的心理活动内容。
第一节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人心理活动的放生、发
展的过程,是一定时间内,在客观事物 的作用下,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 ,也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 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每个感觉器官对物体一 种属性的反映就是感觉。感觉反映的是当前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物体。
心理学基础理论
一、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分类: 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
探讨;基础心理学相当于一般所说的普通心理学。 它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 基本的规律。
应用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 ,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心理卫 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 领域,它服务于保障人们的心理健康。
相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由于次级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明适应 暗适应 嗅觉适应
2、感觉对比:
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 发生变化的现象。
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 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继 时对比(吃水果顺序)。
各种感觉道出现的对比分别叫视觉对比( 包括明度和色调对比)、嗅觉对比、味觉 对比和温度对比等。
产生,也叫内脏感觉。其感受器分布于各脏器壁内 。一般包括饿、饱、渴、痛、恶心、便意感觉等。 具有保护性。
平衡觉:是有机体在做直线加减速运动或旋转运
动时,能保持身体平衡并知道其方位的一种感觉。 其感受器是内耳前庭器官。
运动觉:是反映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其
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中。
感觉的意义: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补偿: 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
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2、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音乐疗法
3、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 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定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 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反 映。
知觉与感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