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原因
我国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措施
我国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措施近十年来,我国视教育为国家根本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教育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中,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主导,实施多元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加快推进教育国家战略,这是我国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即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从考试评价到学习环境,都要有所推进和调整,这就要求学校要有良好的教学计划,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合理利用科技手段,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拓宽他们的视野。
实施新课程改革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首先,我们一定要改革课程,改进教学内容,实施多元化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其次,要强化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水平挂钩,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运用新技术;第三,要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多媒体教室,改善学校的环境,使学生能够良好地进行学习;最后,要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可以使农村中小学获得更宽广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习的兴趣,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互动,从而展开学校教育的有效改革,有效推进我国教育和文化发展,实现均衡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旨在以实施多元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加快推进教育国家战略,对于改革课程,改进教学内容,实施多元化教育,强化教师的培训,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推行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将是推动我国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取得实效的重要措施,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课堂教学的更新,增强学习的兴趣,有效推进我国教育改革,从而实现均衡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学改革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学改革研究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中。
中国的新课改成为引领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包含以下十二个小节展开。
第一节:新课改的背景新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适应社会变革和学生个体需求的迅速变化。
新课改以培养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为目标,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理念。
第二节:教育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化,中小学教育也需要向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三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新课改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从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辅导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四节:终身学习的理念新课程改革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
学生应当具备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节:跨学科的融合新课程改革推行了跨学科的融合,打破传统学科边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
跨学科融合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互相交流和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能力。
第六节: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新课程改革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渠道,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启发性。
第七节:教学评价的改革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评价的改革,从传统的考试评价转变为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重视学生的多元素素质评价,包括知识掌握、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能。
第八节:师资培训与教育改革教育改革需要有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来支撑。
新课程改革意味着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师资培训也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
第九节: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形成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 改革课程结构
改变: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 乏整合的现状。
强调:整体设置,综合课程,均 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 技术教育。
◆相关试题
选择: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 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B)。
A.均衡性
第八次: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1999年至今)
从“学会”到“会学”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 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出自:庄子《养生主》
意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 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 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
从“学会”到“会学”
原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 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 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1. 国内背景
第三次全教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
实施素质教育
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保障:“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2. 国际背景
●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
根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 丁(James Martin)的测算结果,人类的 知识在19世纪时约每50年增加一倍, 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20世纪 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尔后近10 年大约每3年就增加一倍。
B.平均性
C.选择性
D.综合性
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3.改革课程内容
改变:繁、难、偏、旧,过于 注重书本知识。
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现代社 会、科技发展,学习兴趣和经 验,终身学习必备。
新课改的背景、目标及对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扑面而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展开,我们省17个市33个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也于2002年秋季正式启动。
新课程已经走进学校、走进千万师生。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从哪里来?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新课程?等等问题,都是教育管理者、新课程实验者、广大教师所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至少进行了7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第一次,是1950年,我们国家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这次改革出台了小学各学科课程暂行标准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形成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是1952年,在第一次立新的基础上,出台了进一步修订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并依据新大纲完成了全国第二套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第三次,是1956年,这次改革主要对1952年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了第三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四次,是1963年,在各地实验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同年,在全国使用第四套教材。
第五次,是1978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课程改革也不例外。
国家组织力量对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新教材的编写工作也紧锣密鼓,同年,第五套通用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
第六次,是1981年开始的,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4年,又颁布了《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学计划(草案),组织编写了第六套通用教材在全国使用。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1、改革的背景、2、改革的目标、3、改革理念、4、改革的内容1、改革的背景一、国际背景1.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1)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正改变了人类的传递方式,也正改变着教育(2)教育突破了现有时空,实现了资源共享。
(3)引起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的重大变革。
(4)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需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5)中国要融入国际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增强国民素质和竞争实力,针对原有基础教育的弊端,进行课程改革是必然选择。
2.世界各国以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二、国内背景1.近二十年来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总结和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经历了数次改革,形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取得了以下的新进展:①初步改变了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引入了地方课程,形成地方和国家二级管理的方式。
②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了选修课程、活动课程③初步实行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仿真,推动教材多样化发展。
④在教学改革实验中,涌现出一些好的教学改革典型,为新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基础教育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也存在一些问: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等情况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5)学生死记硬背,题难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6)学科课程在内容上和结构上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学习,忽视学生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起来,原因主要是:课程观念落后,课程体制僵化,课程目标偏颇,课程编制滞后,教师缺乏训练。
2.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不容忽视(1)科学技术的新变革是推动中小学课程改的的根本动因(2)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3)素质教育仿真的提出(4)基础教育的滞后三、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总目标:?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PPT
05
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和展望
对教育系统的影响
课程结构调整
评价体系改革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了 调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 选择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注 重过程评价、多元评价、质性评价等, 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教学方法改革
新课程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 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 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教学 方式方法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前景展望
深化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 新,新课程改革仍有继续深化的 空间,将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教
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个性化教育
新课程改革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 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 特长,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
育。
信息技术融合
新课程改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 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利用信息 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
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公平的追求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需要关注公平和质量。新课 程改革旨在打破传统教育体制的局限,缩小城乡、地区和不 同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 是追求高分。
提升教师素质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学 习和提升自身素质,推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知识技能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通过科学、合理、系统的课程体系设置,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改革的背景、思路与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培训材料)课程改革的背景、思路与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一、课程改革的背景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
2001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新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从而加快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为什么在世纪之交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大的方面说,是来自两方面的压力。
一是来自国际上国力竞争对基础教育的压力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二是鉴于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展和成效与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改革基础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势必要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全民素质的提高。
(一)国外的历史课程改革人类进入21世纪,国际间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国力竞争,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挑战,当今世界各国纷纷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战略。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加大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相继研制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从这些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所显示的内容来看,无论是课程理念,还是教学观念,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如关于历史课程改革。
在美国,历史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逐步成为中学教育的核心课程。
1987年成立了研究全美学校历史教育的机构:“布莱德利委员会”。
1988年该委员会提出了《构建历史课程:学校历史教学指导纲领》。
该纲领强调了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第一,培养和形成完善的人格,认为历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过去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形成和完善人格。
第二,为参与公众生活作准备,认为历史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所作出的各种重大贡献与抉择,从而使学生形成作为公民的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正确的社会选择。
《新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
★★二、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此外,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文肓”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文化、没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新课改要改什么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四个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两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 ..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就是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所确定的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课程教材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正成为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2、新的课程观: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决定了它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3、课程管理的改革中国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一直采用苏联的课程管理模式;即由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进行一级管理;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这样一种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显然与复杂多样的国情不相适应;同时也无法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在“课程设置”的内容中将课程分为“国家安排课程”和“地方安排课程”两类;是建国以来课程管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但地方安排课程所占比例很小;留给各地的课程管理的空间仍然十分有限..1996年3月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第一次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单独一部分列出;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本课程计划中的12门学科课程包括必修和限选由国家教委统一规定基本课时数;颁布学科教学大纲;并规划、组织编写和审查教材;各地根据课程计划的精神;按照实际情况;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参照课程安排示例表;制订本省实施的高中课程计划;提出有关任意选修学科及活动类课程的实施方案;指导学校执行;学校应根据国家教委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对必修学科和限选学科做出具体安排;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次的高中课程计划没有像以往那样给出一个固定的课程安排表;而只是规定了“周课时累计数”和一个课程安排示例表;具体的课程安排表由各省制订;学校则可以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安排任选课和活动课..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关于课程管理的内容上不仅再次明确了课程三级管理制度;而且更进一步扩大地方和学校的权利;允许地方和学校开发符合本地实际需要的课程..行动计划提出要“调整课程政策;明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建立对地方和学校课程指导和评估的制度;下放课程设计的权利;支持和鼓励地方发挥积极性;开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给予学校一定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教科书制度方面;为了适应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家“在统一基本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即所谓“一纲多本”..允许各地在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编写多种教材;经审定后方可被选用..学校校长和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际选择教材;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指导..与此相配套;教科书制度由以前的“国定制”变为“审定制”;实行编审分开..1986年原国家教委成立了建国以来第一个权威性的教材审定机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并设立了常设办事机构“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同时;颁布了一系列课程管理的重要文件;如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章程、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中小学教材送审办法等;规范了教材的编写与审定工作..与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相配套;“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规划了六套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教材;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了“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学制的两套教材..此外;上海市、浙江省根据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分别制订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及编写相应的教材..河北省教委根据农村简易小学的需要制订和编写复式教学的课程和教材..这就是全国目前正在使用的义务教育的“八套半”教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全国同时使用多套不同特色的教材..4、课程结构的改革受苏联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小学课程只有单一的学科课程;课程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以学术性课程为主;实用性课程、适应地方需要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课程薄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生活..必修课过多;对学生要求过于统一;缺乏弹性..各类学科的比例不够合理;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比较薄弱;社会科学类的学科比较薄弱..课程门类过多;课时总量偏高;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总之;旧的课程结构无法完成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为了适应世界范围的飞速发展的科技进步;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参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竞争;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的改革迫在眉睫..课程教材的改革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展开..经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并广泛听取各地教育部门和教师的意见;原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发了新的课程计划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并于1993年秋季开始执行..该计划确立了由学科与活动构成的课程结构..学科课程中;以必修课为主;初中阶段适当设置选修课;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以按学年、学期安排的课为主;适当设置短期课;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在适当年级因地制宜地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在保证学生学好语文、数学等工具学科所需要的课时的前提下;适当调减工具学科课时;适当增加艺术体育劳技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课时..新课程计划确认了活动的课程价值;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1993年;原国家教委着手研究制订与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并于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这个计划从1997年秋季起在江西、山西、天津三地开始试验;计划试验三年..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它们各自的比例为90.1%和9.9% ..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方式;必修学科是每个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计12门;占高中总课时的62.4%;限定选修学科是学生在学习必修学科的基础上;侧重接受升学预备教育或接受就业预备教育所必须进一步学习的课程;占总课时的12.2%~18.7%;任意选修学科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和加深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能力而设置的;占总课时的9.0%~15.5% ..活动类课程包括校会、班会、社会实践、体育锻炼、科技、艺术等活动;其中科技、艺术等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活动课程..参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学习指导随着新世纪的逐渐迫近;大家感到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势在必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构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现代化课程体系..义务教育应充分体现普及性和公平性;义务教育的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应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保证基础性和发展性;不能任意扩大和拔高;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有创造性地发展..高中课程要多样化、综合化和具有选择性;要以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和发展能力为基本要求;既要满足学生对提高文化素养的强烈愿望;又要满足他们因不同需要而产生的对提供多种选择的要求..参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5、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是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立足于21世纪知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奠定基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有利于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位教师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6、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7、2000年至2010年具体目标是:——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改革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政策;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整个改革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00-2005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制定、实验和修订;2005-2010年;逐步在全国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8、新课程要具有以下特征基础性——从保证和满足每个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最基础的人类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多元化和弹性——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的需要;课程还应具有差别性和选择性;以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学生和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内容编制依据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调整课程内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组合和选择、增加新内容;教学手段要采用新的教育技术;开放性——强调学习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发展的联系;课程实施过程要体现民主性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评价标准的差异性;综合化——按照现代社会与科学的发展;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课程;对学科设置及内容进行选择与组合;重视课程的综合化;设计体现课程的整体性..还提倡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在课程编制和教学中;既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又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既体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又吸纳国外有益经验..参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70页..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从1988年开始;1998年进入第二轮改革;这一轮改革是面向21世纪;为适应上海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局面而构建的..他们的设想包括以下几方面:1如何将学科中心的课程思想与经验主义课程思想完美融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2如何将追求教育“卓越”与促进教育“平等”结合起来;3如何保证学生的情意态度和基础学力都得到切实的发展;4核心的学科性课程与外围的活动性课程是发展学生情意态度和基础学力的两翼;在学科性课程中强调基础知识的获得与理解;在活动性课程中则更强调对基础知识的内化、综合应用及技能的训练;5特别强调课程体制的弹性化;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其课程结构由四个课程模块组成;包括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已初具规模..这一方案的理念包括:1学校教育应该整合社会、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应该带领孩子们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2基础教育的责任是为孩子的终身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孩子是发展的主体;追求发展是他们的权利;4学校生活应该充满成功与欢愉..其课程结构包括三类课程棗侧重学术性知识性的课程、侧重实践性的课程和学校自主课程;加强了综合课程的建设..9、教材改革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学习苏联模式;由国家编写统一的教材供全国所有学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就是专门研制、编写全国统一教材的专业队伍;人教社自1950年建社到1988年;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历次课程教学计划;受教育部委托;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编订了历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7套面向全国中小学的各科教材..人教社为新中国建设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这些教材存在严重不足;特别是无法适应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些教材的缺点表现在: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忽视儿童的学习与心理规律;重视各门学科的学术性的经典内容;忽视知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知识内容相对陈旧;没有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果;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在课程实施方面;单纯讲解的教学方式占了绝大多数;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1986年以后;国家倡导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教材多样化;人教社积极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从1988年起开始研究编写与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计划相配套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制”和“五四制”两套新教材;作为国家规划的多样化的义务教育教材的两个系列..这两套义务教育教材在总结建国以来各套全国通用教材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现代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及各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借鉴引进各地学科教学法改革探索的成熟经验;比原来的教材有了多方面的改进和突破..表现在:1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教材的难度与分量有所降低;2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较好地处理了现代化与基础性的关系;既反映了本学科的新成果、新动向;又保证学生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材内容更注意与社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3教材具有一定弹性;教材内容分必学和选学;以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为职业技术教育和地方乡土教育留有10%~25%的课时;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4充分注意到对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研究;体现教材的教学法功能;不仅便于教师教还使学生乐学、易学;如设计各种小栏目;增加精美的插图等;5强调教材的整体化设计;一方面注意各学科教材纵向与横向间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开发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自读课本、教学挂图、音像制品等系列化教材..1995年;人教社又开始全面投入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面向21世纪的普通高中新教材的编写工作..这是人教版第9套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教材..这套教材具有如下特点:1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2重视整套教材整体性;综合发挥教材的整体育人功能;3重视教材内容。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一、宏观背景:1.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由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这一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2.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如果说既往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军事实力等方面那么当前的国际竞争则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国内背景素质教育“一个挂在天边的月亮”,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2001由此展开了素质教育的大讨论。
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困惑“理论口号一大堆,名词概念漫天飞,经验总结立马有,就不知实践怎么走”、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
2005,6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关于基础教育中广泛存在应试教育倾向及有关建议的报告》将应试教育的批判再度推向一个高峰。
第二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教师培训课件:新课程改革的国内外背景(一)
教师培训课件:新课程改革的国内外背景(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新课程改革已然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的重点和关注的焦点。
而针对新课程改革所需的教师培训课件,更是各家教育机构所着重研究和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国外背景1.欧洲教育联盟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欧洲教育联盟是欧洲范围内最具规模的教育指导机构之一,其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
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该机构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等重要目标。
2.美国著名大学的教师培训课件研发美国有着众多顶尖大学,这些学府不仅有各领域领先的专家学者,还有着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先进的教育技术。
美国的教师培训课件更是引领全球,研发出了一批成功的培训课件,为世界各地的教师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国内的新课程改革现状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教育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多,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已展开。
各家教育机构也纷纷投入到教师培训课件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中。
1.教育部出台指导意见教育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行了系统布局和全面部署,为教师培训课件的研发和落地奠定了根基。
2.地方政府加强组织协调各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师培训工作的推进,为教育机构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三、教师培训课件的发展趋势和重点研究领域1.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师培训课件的重要发展趋势,尤其是虚拟仿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师培训的成果。
2.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不仅要注重新课程改革的最新改革政策,还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学科领域,进行差异化精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案。
总之,教师培训课件的研发和推广,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和重要组成部分。
各教育机构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优秀经验和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和完善培训课件,以更好地服务新课程改革和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课程实施的背景及基本理念
新课程实施的背景及基本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新课程实施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现代人才。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及其基本理念。
一、背景新课程实施背景的形成与时代的进步息息相关。
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依赖于其知识面的广度,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因此,新课程实施应运而生。
二、基本理念1. 学生中心的理念新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生中心的理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教育过程和教学内容,学生则被动接受。
而新课程实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成为主体,教师则更多扮演导师和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展潜能,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2. 融合性的理念新课程实施的另一个基本理念是融合性的理念。
传统的学科划分将知识划分为各个学科,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在不同的学科之间进行切换。
这种学科之间的隔阂导致了学生对知识的片面理解和应用。
而新课程实施提倡跨学科学习,将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性的理念实践性的理念是新课程实施的又一基本理念。
过去,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要停留在纸上理论层面,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
而新课程实施倡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掌握实际运用的技能。
4. 创新性的理念创新性的理念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缺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新课标实施背景小学
新课标实施背景小学随着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也迎来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正是这一改革浪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分析其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及它对小学教育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挑战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不再局限于国界,而是成为了全球竞争的重要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新课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三、课程内容的改革新课标对小学课程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它减少了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增加了对知识应用和实践的重视。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新课标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计算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强调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对课文的机械记忆。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学方法也必须进行创新。
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这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项目学习、案例教学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评价体系的改革新课标还对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
它摒弃了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方式,提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
这种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最终的考试成绩。
六、家校合作的加强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家校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对于新课标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学校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新课改教师观
新课改教师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领域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便是新课程改革,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教师的角色与观念提出了新挑战。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对教师观的影响,并展望未来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形象。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新课程改革是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新技术革命为背景的,对传统的功利性教育观念进行颠覆与重构的一项教育改革。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主张挑战了传统教育观念,也给教师的角色和使命重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
二、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转变在传统课程中,教师被赋予了一种传授者的角色,主要目的是传递知识给学生。
然而,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一源泉,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新课改下的教师观念转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传统的教师观念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和职责。
然而,新课改中的教师观念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成长的伙伴和引路人。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四、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并将其贯彻到教育实践中。
其次,教师需要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策略。
此外,教师还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展望未来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形象在新课改的实践过程中,教师的形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更加积极、开放和多元的特点。
未来,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师将成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陪伴者,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一)社会背景1.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2.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原有基础教育课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动因是要为“素质教育”在我国的真正落实找到切入口。
3.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1)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21世纪具备全面素质的合格公民。
(2)关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精选适合学生和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
(3)培养具有终身学习、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
(4)重视评价改革,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全面发展。
(二)理论背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从理念上吸收了现当代众多教育思潮中的各种合理因素,展现出全新的姿态,有着全新的价值追求。
1.人本主义思潮2.建构主义思潮(1)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3)学生观: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师的。
(4)教学观:学生的主体性、情境的建构性、活动与主体的交往、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3.多元智能理论(1)简介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
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
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2)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
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
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九个):a.语言智能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施概述新课程标准是指在教育体系中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更新和调整的一种改革措施。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改革和实施,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1. 新课程标准的背景和意义简要介绍新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以及它对教育教学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例如,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2. 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详细介绍新课程标准的主要核心内容,以及其与传统课程标准相比所具备的特点。
可以包括以下方面:核心素养要求、知识结构调整、教学模式变革等。
3.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与能力要求的影响分析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师角色和能力要求的改变。
例如,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同时提高教学设计和评估能力。
4.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影响探讨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的转变。
包括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影响。
5. 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挑战与建议分析实施新课程标准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建议。
可以从各方面考虑,如政府支持、教师培训、教材研发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
结论总结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改革与实施所带来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以上是关于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改革与实施的文档编写内容,详细阐述了其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和特点,对于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及评价体系的影响,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建议。
该文档非常详细,符合字数要求,并使用Markdown语言进行了格式化。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调整培养目标 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反映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 改革评价方式
英国
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 强调:
• 四项发展目标: 六项基本技能 四方面共同的价值观
英国新课程的四项发展目标
韩国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 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 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 从1 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 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 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
台湾地区
2000年台湾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其基本 目标可概括为3大关系、10项能力: 人与自己:强调个体身心的发展
• 精神方面的发展:
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 目标的意志;
道德方面的发展:
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 的意志;
社会方面的发展:
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 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文化方面的发展:
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
一、新课改的背景
时代的变迁 世界各国的应对 中国的教育现状
影响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与文化 经济与技术水平
环境因素
青少年的特点 发展的规律
对象因素
教育方针 教育体制特点 教育观
内部因素
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
时代的变迁
四十年来几个对教育 有重大影响的背景问题
“知识经济” “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 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 扩散和应用”。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原因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原因只想借助三个故事来加以说明。
〔一〕"韩非子外储说":"*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象吾故裤。
妻子因毁新如故裤。
〞这个故事很可笑,是因为卜子未讲清楚意图而其妻又非常机械,本意是挖苦泥古不化,不知变通。
给我们的启示是:历史与时代永远也不会停顿前进的步伐,现实情况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任何制度观念都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过分的拘泥于传统会造成僵化导致落后,教育观念的更新,学习方式的变革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更是事关重大,意义深远。
日本人强大靠的就是会变、善变、会学、善学,在教育上可以说是深谋远虑。
〔二〕"庄子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县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鲁侯不顾人与鸟的区别,以养己之法养鸟,鸟的死是必然的。
这形象说明传统的教学中只考虑教师怎么教,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学能不能承受的教育思想是有严重问题的。
〔三〕"雅虐":"有客语马肝有毒,能杀人,故汉武帝云:文成食马肝而死。
迂公适闻之,发笑曰:客诳语耳,肝在马腹中,马何以不死?课戏曰:马无百年之寿,以有马肝故也。
公大悟,家有蓄马,便剜其肝,马立毙。
公掷刀叹曰:信哉,毒也。
去之尚不可活,况留肝乎?〞只信别人传授的知识,忽略自己的实践和独立思考,从而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成为机械接收者角色。
这种承受式的学习方式将会贻害无穷!新课程与教师开展王楠一、新课程的理念1、新课程中教学理念的变革新课程的理念与以往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理念当中发生的变革可用四句话做这样一个分析:从"教本〞到"文本〞——旧课程是让学生记住教材、掌握教材,新课程则把教材转换了,教材不再是唯一的,它转换成了"文本〞,既有文字的也有图像的,也有现实世界中活生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原因只想借助三个故事来加以说明。
(一)《非子外储说》:“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象吾故裤。
妻子因毁新如故裤。
”这个故事很可笑,是因为卜子未讲清楚意图而其妻又非常机械,本意是讽刺泥古不化,不知变通。
给我们的启示是:历史与时代永远也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现实情况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任何制度观念都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过分的拘泥于传统会造成僵化导致落后,教育观念的更新,学习方式的变革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更是事关重大,意义深远。
日本人强大靠的就是会变、善变、会学、善学,在教育上可以说是深谋远虑。
(二)《庄子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县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鲁侯不顾人与鸟的区别,以养己之法养鸟,鸟的死是必然的。
这形象说明传统的教学中只考虑教师怎么教,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学能不能接受的教育思想是有严重问题的。
(三)《雅虐》:“有客语马肝有毒,能杀人,故汉武帝云:文成食马肝而死。
迂公适闻之,发笑曰:客诳语耳,肝在马腹中,马何以不死?课戏曰:马无百年之寿,以有马肝故也。
公大悟,家有蓄马,便剜其肝,马立毙。
公掷刀叹曰:信哉,毒也。
去之尚不可活,况留肝乎?”只信别人传授的知识,忽略自己的实践和独立思考,从而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成为机械接收者角色。
这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将会贻害无穷!新课程与教师发展王楠一、新课程的理念1、新课程中教学理念的变革新课程的理念与以往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理念当中发生的变革可用四句话做这样一个分析:从“教本”到“文本”——旧课程是让学生记住教材、掌握教材,新课程则把教材转换了,教材不再是唯一的,它转换成了“文本”,既有文字的也有图像的,也有现实世界中活生生的。
第二个转变是从“分等”到“平等”——老师居高临下,学生则被居高临下的分等,老师的目光会逗留在优等生身上。
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是大写的人的话,那学生就是平等的,这需要老师创造一种良好的交往环境。
第三个转变是从“设计”到“涌现”——过去整个课堂就是一场教案剧的演示,从头到尾都已经事先设计了,老师往往会忽视在课堂中涌现出来的“突发事件”。
而“突发事件”恰恰是鲜活的课堂的写照,是新课程中出现的一种涌现的、动态的、生成的课堂。
第四个转变是从“授受”到“对话”——是教学理念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什么要对以往课程进行根本性变革呢?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幕菊在论述我国基础教育时指出:现行基础教育是一种精英主义,大部分学生就是陪考,遭到淘汰,成为教育的失败者;现行教材存在文化歧视;教学过程以学生接受性学习为主,只有老师问没有学生问,学生只是答,而且学生的答也是合乎规的答,缺乏对学生批判意识的培养。
教育最大的悲哀就在于所培养的人有智商没有智慧,有前途没有壮志,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思想,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有理想没有实践。
2、新课程的特点新课程具有综合性,这种综合性是学科的综合、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新课程具有研究性,包括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新课程具有体验性,是五官感觉的参与和心灵感受的领悟,这可能也是新课程相对于以往课程最大的改变。
3、新课程中教学策略的变化在新课程的推行中,教学策略也应有相应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强调统一向注重差异转变。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的转变1、由维持型向创造型转变这种转变对于教师可能也是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过程:维持型教师只是维持固有的、已知的经验和原则,而创造型教师是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不断超越的。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以往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转向创造性的教学;从只热衷于操作技术的训练转向理论思维的提升。
如果教师只把自己变为一种操作人员,那他就把自己变为一个教书匠了,“匠”是最没有灵性的,缺少思想和独创精神,而“家”才是教师应该追求的。
2、由本体型向指导型转变本体型教师是指强调以传授知识为本,尤其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指导型教师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对学生的成长中困惑的指导。
曾有学者提出,我们过去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三基”或者是“双基”,但是这样的一些要求恰恰忽视了基本方法,唯有教给学生方法才能让他们举一反三,不断获得一种终身有益的源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才是真正的“渔”,甚至让他们找到广阔的渔场,教师就应该成为师生学习团体中平等中的首席。
3、由再现型向研究型转变再现型教师只是再现知识,教学以课堂与书本为中心,强调灌输式和注入式教学;研究型教师关注现实和学科教学发展前沿,把教学和研究结合在一起。
研究和反思是教师成长和成熟的捷径,是教师由“教书匠”转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
4、由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单一型教师只教一两门课,只能适应“应试教育”的要求;全面型教师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和谐发展,既是学者和教学者,又是交往者和决策者。
现在新课改提出了要开设大量研究性课和大量选修课的要求。
这样一来,教师仅能教一门课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由传统角色向现代角色的转化是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更是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要求。
三、新课程与教师职业的新的定位1、教师是学习促进者教师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新课改要求更多的创设质疑的环境,课改以前是学生学着去答,是迎合老师心意的答,在新课改下,老师要鼓励学生去质疑。
恰恰是学生的质疑给老师带来一个研究的契机。
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心智发展、人格完善。
2、教师是课程发展者过去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而现在课堂教学不再是预先设定,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创的。
课程教学不仅是增进知识,更是作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课程教学不是固定和划一的,而是使每个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潜能,教师则是课程的发展者。
3、教师是研究者在新课改中,教师给自己的定位应当是一个研究者:研究自己的教育思想,研究自己的教育容和教育方法,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研究存在于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活动当中,这种研究不是纯书本理论的研究,其大致过程是:确定研究问题,收集相关资料,研究分析资料,形成行动策略,检验行动策略。
四、新课程与教师专业的发展1、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教师要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文理知识的渗透、对现代新兴学科的了解、文学和美学的修养;教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深的专业理论基础、坚实的专业发展史知识、专业研究方法论;教师要有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学科教学论的知识。
2、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新课改提出的专业技能的发展有一些变化,专业技能的发展特别表现为教师要有开发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统整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要有选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组织教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机制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能力;要有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建立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发展的运用新课标评价的能力。
我们过去评价一堂好课,要目的明确、容正确、方法恰当,而这个方法其实是注重于教师的。
目前,评价一堂好课最简单的标准就是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他们的身心是不是通过一堂课得到了发展。
3、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这实际上是对教师专业情感、专业认知的要求。
教师要有专业理想:志存高远、爱国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师要有专业情操: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教师要有专业性向: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教师要有专业自我:对自我从事教育工作的接纳和肯定。
最后我用几位教育家的话对今天的发言做一个总结: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每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
教师的功能特别应体现在用人类的经验教育学生,鼓励学生有生活热情和加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教师的生命是从教师职业开始的,教师在自己的职业中和工作要求中寻找生活的满足。
因此,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发展和进修与自己的职业紧密的联系起来。
新课程与教师发展(培训讲稿)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王晓荣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质。
面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新课程改革将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1、专业化的特征A、专门职业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专业,顾名思义,它就是指专门的职业。
专业的社会功能属性,决定了其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道德规和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履行专业职责、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专业化社会功能的实现。
B、专门职业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它是社会分工及其发展的必然结果;C、专门职业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性和权威的专业组织。
2、教师专业性的特征A、有规定的学历要求;B、有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C、有特定的职业道德;D、有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的保证。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在教育教学的具体行为中完成的。
正如教育部马立师长所讲:“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在整个专业进程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1、教师与新课程第一,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条件。
只有当教师具备了新课程实施所要求的专业素质,新课程改革才能落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课改的理念和设计才可能成为现实。
而新中国半个多世纪教育的探索与发展已为我们创造了条件。
第二,教师专业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也将成为本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第三,教师必须有适应新课程的专业发展。
所有教师都要接受新课程的“洗礼”,并在“洗礼”中实现新的专业成长。
二、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1、新课程改革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A、新课程改革突出了教师专业的不可替代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关注容,它对给教师的重新定位赋予了更多的启示,凸显了教师专业的不可替代性。
关注知识的认识论价值关注知识的方法论价值关注知识的价值观价值强调教师必须具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专业素养、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B、新课程改革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和设计人员。
这一理念是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地位的基础;新课程发展模式中,教师将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教师的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必将随课程改革的推进发生变化,而教师在的实践经验、研究能力、创造能力也将在包括课程发展在的教育活动中得以展现,在展现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将得到提升;走进新课程,介入新课程的发展,教师必须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拓宽已有的知识,必须在新课程实践中不断探索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