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力的相互作用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归纳推荐文章高一物理公式总结归纳热度: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热度: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热度:高一物理必修1运动学公式归纳热度:高一物理公式归纳大全热度: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有关相互作用的知识点一直是物理学科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知识点(一)重力及其相互作用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高一物理相互作用知识点(二)弹力:(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①接触;②形变。
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
(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①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②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高一物理相互作用知识点(三)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3、摩擦力的大小:①滑动摩擦力: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相互作用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相互作用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各种相互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学习中涉及的几个重要的相互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重力作用重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宇宙中无处不在。
重力作用是由质量之间的相互吸引而产生的。
按照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还可以解释地球上物体下落的现象,也是天体运动的基本原因。
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相互作用。
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受到阻碍时产生的力。
动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由于表面间的摩擦而产生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三、弹力作用弹力是物体之间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相互作用。
当一个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它会产生弹性形变,这时物体内部的分子结构会发生变化,使得物体恢复原有的形状。
弹力与物体的形变成正比,与物体的弹性系数成正比。
弹簧是一个常见的弹性体,通过弹簧的拉伸和压缩,我们可以感受到弹力的存在。
四、电磁力作用电磁力是物体之间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电磁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电磁力不仅存在于静电场中,还存在于电流和磁场中。
电场和磁场对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扩展了电磁力的应用范围。
五、压力作用压力是一种物质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产生的力。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会产生对外的压力。
按照帕斯卡定律,物体内的液体或气体在任意位置上的压力大小是相等的。
压力作用在液压和气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水泵、液压千斤顶等。
通过对以上几种相互作用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重要知识点小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重要知识点小结相互作用是指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产生相互影响的力。
在高中物理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相互作用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小结。
1.基本力与相互作用定律首先,我们学习了物理中的基本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和浮力。
根据相互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例如,地球对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地球的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有惯性,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第二定律说明了力的概念,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作用力都有相等大小、相反方向的反作用力。
3.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力之一,它决定了物体在地面上的重量。
4.弹力弹力是由于弹性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力。
当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弹簧或弹性体会产生弹力,使物体恢复到原始形状。
根据胡克定律,弹力与弹簧伸缩的长度成正比。
5.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间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准备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受力面积以及相对运动速度有关。
6.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上升的力。
它是由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而产生的。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成正比。
7.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描述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它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解释行星运动、地球上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等现象。
8.载物斜面的力学分析载物斜面是一种应用力学分析的常见情况。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不接触,也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B.两物体只要有接触,就一定有相互作用的弹力C.物体之间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D.物体之间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平行于接触面答案:CAB.产生弹力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接触和弹性形变;则两物体不接触,不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两物体有接触,也不一定有相互作用的弹力,选项AB错误;CD.物体之间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球形物体P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半径为r、质量为m的光滑球Q,P对地面压力大小为F1,P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2,细线对Q的拉力大小为F3,P对Q的支持力大小为F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1=(M+m)g,若增大光滑球半径r,F1一定不变B.若增大光滑球的半径r,F2一定不变mg,若增大光滑球半径r,F3可能减小C.F3=√r(r+2R)Rmg,若增大光滑球半径r,F4增大D.F4=R+rR答案:CAB.利用整体法分析,只受重力与支持力,所以P对地面压力大小为F1=(M+m)gP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2=0所以AB正确,不符合题意;CD.对Q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cosθ=R R+rsinθ=√2Rr+r2 R+r由平衡条件可得F3=mgtanθ=mg√r(r+2R)RF4=mgcosθ=mg(R+r)R若增大光滑球半径r,则F3增大,F4增大,所以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3、如图为某款式双层晾衣篮。
完全相同的上、下篮子由两个质地均匀的圆形钢圈穿进网布构成,两篮通过四根等长的轻绳与钢圈的四等分点相连,上篮钢圈用另外四根等长轻绳系在挂钩上。
晾衣篮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
不装衣物时,两篮子保持水平,则()A.挂钩受到的拉力大小是上方某一根轻绳拉力的四倍B.挂钩受到的拉力大小是下方某一根轻绳拉力的四倍C.上方某一根轻绳的拉力大小是下方某一根轻绳的拉力的2.5倍D.上方四根轻绳的拉力之和与下方四根轻绳的拉力之和大小相等答案:CA.如果上方的绳子是竖直的则挂钩受到的拉力大小是上方某一根轻绳拉力的四倍,但上方的绳子不是竖直的,A错误。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知识点
高一物理相互作用力知识点相互作用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物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的力。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相互作用力是一个基础而又关键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中相互作用力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相互作用力的定义和特点相互作用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接触或远距离作用而产生的力。
它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小和方向相等,但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有相互作用力的存在,这些力互相抵消,不会单独存在。
相互作用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形式。
二、接触力的示例和特点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直接接触表面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
其中,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由于相互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常见的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前的阻碍力,而动摩擦力则是物体相对运动中的阻碍力。
另外,弹力指的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之后产生的恢复力,具有弹性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会发生形变,当外力消失时,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三、非接触力的示例和特点非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在没有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其中,重力是指物体之间由于质量存在而产生的相互吸引的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有关,质量越大、距离越近,引力越大。
此外,电磁力是由于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如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引力,同种电荷之间的排斥力。
四、相互作用力的应用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力的叠加原理可以用来求解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静力学中,可以利用相互作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分析物体的平衡状况。
此外,在动力学中,可以利用相互作用力来研究质点的运动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总结起来,高一物理中相互作用力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包括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形式。
相互作用力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特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等。
在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第三章中,我们学习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相关概念和定律。
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相互作用的概念:物体之间会相互产生作用力,称为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是:有力的物体不断改变其位置和形状,轻盈的物体则很难改变其位置和形状。
2. 弹性力:当物体发生弹性变形时,物体内部会产生恢复变形的力,称为弹性力。
弹性力的大小是与变形量成正比的,并且方向与变形方向相反。
胡克定律描述了弹性力的关系:F = kx,其中F为弹性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变形量。
3. 弹簧的形变:弹簧的形变有两种情况,分别是拉伸形变和压缩形变。
拉伸形变是指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在长度方向上增加,压缩形变是指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在长度方向上缩短。
4. 弹簧系数:弹簧系数是一个描述弹簧性质的物理量,可以通过实验测得。
弹簧系数越大,弹簧的劲度越大,反之弹簧的劲度越小。
5.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距离平方成反比。
重力的计算公式为:F = mg,其中F为重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6. 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是指物体在自由悬空状态下所处的平衡位置。
对称物体的重心通常位于物体对称轴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通常位于物体形状对称的位置。
7. 压强:物体受到的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力称为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A,其中P为压强,F为受力大小,A为受力作用面积。
8. 压强的应用:应用压强的原理,我们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和应用,如大海能够支撑船只、用小钉子穿墙等。
9. 连续介质的流动: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行为的学科,其中连续介质流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连续介质流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分别为层流和湍流。
10. 流体的压强:流体受到的压强是由其自身重力和外部施加的压力造成的。
流体的压强还与流体密度和流体的高度有关,按照势能变化原理,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ρgh,其中P为压强,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流体所处高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考试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考试知识点一、力和力的作用在高一物理必修一考试中,力和力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力的作用有很多种,比如推力、拉力、重力、弹力等。
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计算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力的合成和分解等问题。
二、匀速直线运动和斜抛运动另一个重要的考试知识点是匀速直线运动和斜抛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速度恒定,不改变方向的运动。
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计算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问题。
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抛体运动过程中同时具有匀速水平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状态。
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计算物体在斜抛运动中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飞行时间、飞行距离等问题。
三、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也是高一物理必修一考试的重要内容。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也被称为动量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功和机械能功和机械能也是高一物理必修一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功是指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功,它表示力所做的功率与力的作用方向之间的夹角。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它与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有关。
五、简谐振动和波动简谐振动和波动也是高一物理必修一考试的考点。
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恢复力的作用下沿某条直线做来回振动的运动状态。
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计算简谐振动的周期、频率、振幅等问题。
波动是指物质或能量沿着空间传播的过程。
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计算波长、频率、相速度等问题。
六、电学基础知识电学基础知识也是高一物理必修一考试的重要内容。
高一第一节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第一节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高中物理学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一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描述了物体的受力情况。
力的单位是牛顿(N),它的方向可以用箭头表示。
2.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受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即 F=m*a。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弹力和摩擦力弹力是物体弹性形变恢复时产生的力,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力。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的过程。
二、能量和功1. 功的概念功是描述力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为W=F*s*cosθ,单位为焦耳(J)。
2. 功率和能量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计算公式为 P=W/t,单位为瓦特(W)。
能量是物体及其它物理系统可做功或放热的性质,常用单位为焦耳(J)。
能量分为动能、势能和内能等。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和内能改变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三、运动学1.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计算公式为v=Δx/Δt,单位为米每秒(m/s)。
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率的大小,计算公式为a=Δv/Δt,单位为米每秒平方(m/s²)。
2.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相等的运动。
3.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下落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下。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梳理(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为了研究手机保护套与书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明找来了拉力传感器,先测得该带保护套的手机的质量为0.25 kg,再按如图甲所示将手机放置在桌面上,用拉力传感器缓慢拉手机,直至手机在桌面上缓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截取计算机屏幕上的一段F-t图线,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约为2.60N,方向向右B.手机保护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随着拉力F的增大而增大C.若在手机上增加压力,手机保护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D.手机保护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12答案:AA.由F-t图线可得,在0~t1时间内,拉力F逐渐增大,在t1时刻,拉力达到最大,手机刚开始向右运动,即t1时刻拉力的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F fmax,约为2.80N,之后手机缓慢运动时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F f,由题图乙可知手机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约为2.60N,方向向左,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桌面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约为2.60N,方向向右,故A正确;BCD.动摩擦因数由接触面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与拉力和压力都无关,且μ=F fmg=1.04故BCD错误。
故选A。
2、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
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
由此可知()A.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0NB.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C.若用33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30ND.若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移动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20N答案:BA.最大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刚要运动时对应的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最大静摩擦力为35N,故A错误;B.木箱做匀速运动时合力为零,所以滑动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推力,即30Nf=μmg解得μ=0.3故B正确;C.33N的水平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箱静止,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的摩擦力为33N,故C错误;D.木箱滑动时,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只与正压力及动摩擦因数有关,与水平推力无关,因此,此时的摩擦力为30N,故D错误。
高一相互作用力知识点
高一相互作用力知识点相互作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在自然界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理解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高一物理中的相互作用力的基本知识点,包括万有引力、电磁力、摩擦力和弹力。
一、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一种只与质量有关的力,由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
万有引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也是太阳束缚行星运动的力。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这可以用公式来表示:F =G * (m1 * m2) / r^2其中,F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G是万有引力常数。
二、电磁力电磁力是物体之间的吸引或排斥力,它与物体的电荷有关。
在电磁力中,有两个基本的力:静电力和电磁感应力。
静电力是由于物体间的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如果两个物体带有相同的电荷,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是排斥力,如果两个物体带有不同的电荷,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是吸引力。
电磁感应力是由于电流的存在而产生的力。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在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
如果将另一根导线放在这个磁场中,磁场会影响导线中的电子运动,从而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线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会与外部磁场互相作用,产生电磁感应力。
三、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产生的一种力。
它可以使物体相对运动,也可以阻止物体的运动。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在物体之间相对运动之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当物体受到一个外力,试图使它运动时,静摩擦力与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阻止物体运动。
动摩擦力是在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时阻碍物体滑动的力。
动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物体之间的粗糙度。
四、弹力弹力是一种恢复型力,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弹力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根据胡克定律,弹力与物体的位移成正比。
弹簧是最常见的展示弹力的物体之一。
力的相互作用高中物理知识点
力的相互作用高中物理知识点力的相互作用高中物理知识点考点一:关于弹力的问题1.弹力的产出条件:(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2)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2.弹力方向的判断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受力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
(3)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绳背离受力物体)。
补充:物体间点面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面,点线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线,两物体球面接触时其弹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1)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
其中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x代表形变量。
(2)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考点二:关于摩擦力的问题1.对摩擦力认识的四个不一定(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2.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来求解3.静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断存在判断: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当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若不发生相对运动,则不存在静摩擦力。
方向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考点三:物体的受力分析1.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1)方法(2)选择2.受力分析的顺序先重力,再接触力,最后分析其他外力3.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1)分析物体受力时,只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所施加的力(2)受力分析时,不要多力或漏力,注意确定每个力的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实际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当做是物体受到的力(3)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4)物体的受力情况会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必要时根据学过的知识通过计算确定(5)受力分析外部作用看整体,互相作用要隔离考点四: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1.正交分解时建立坐标轴的原则(1)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一般情况下应使尽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标轴上(2)一般使所要求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力的相互作用高中物理知识点下载全文。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学问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学问点总结一、重力,根本相互作用1、力和力的图示2、力能转变物体运动状态3、力力量物体发生形变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产生一对力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6、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匀称分布、外形规章物体:几何对称中心质量分布不匀称,由质量分布打算重心质量分部匀称,由外形打算重心7、四种根本作用(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二、弹力1、性质:接触力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外形3、弹力产生条件(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5、常见弹力(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F=kxk劲度系数N/mx伸长量三、摩擦力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0≤f≤Fmax 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有相对滑动大小:f=μNN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N可能等于Gμ动摩擦因系数没有单位四、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等效替代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一样的一个力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2、夹角θ肯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3、当两个分力大小肯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4、合力最大值F=F1+F2最小值F=|F1-F2|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找分力的方法: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2、形变效果3、由分力,合力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连接4、作图或计算(计算方法:余弦定理)五、受力分析步骤和方法1.步骤(1)讨论对象:受力物体(2)隔离开受力物体(3)挨次:①场力(重力,电磁力......)②弹力:绳子拉力沿绳子方向轻弹簧压缩或伸长与形变方向相反轻杆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面与面接触优先垂直于面的③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1.求2.假设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速度相反④其它力(题中已知力)(4)检验是否有施力物体六、摩擦力分析静摩擦力分析1、条件①接触且粗糙②相对运动趋势2、大小0≤f≤Fmax3、方法:①假设法②平衡法滑动摩擦力分析1、接触时粗糙2、相对滑动七、补充结论1.斜面倾角θ动摩擦因系数μ=tanθ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μ>tanθ物体保持静止μ<tanθ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 2.三力合力最小值若构成一个三角形则合力为0若不能则F=Fmax-(F1+F2)三力最大值三个力相加扩展阅读:高中物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第三章相互作用高中物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第三章相互作用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形形色色的物体,他们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全部重要知识点(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如图所示,用轻绳系住一质量为2m的匀质大球,大球和墙壁之间放置一质量为m的匀质小球,各接触面均光滑。
系统平衡时,绳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夹角为α,两球心连线O1O2与轻绳之间的夹角为β,则α、β应满足()A.tanα=3tanβB.2tanα=3tanβC.3tanα=tan(α+β)D.3tanα=2tan(α+β)答案:C设绳子拉力为T,墙壁支持力为N,两球之间的压力为F,将两个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得Tcosa=2mg+mg,Tsinα=N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Fcos(α+β)=mg,Fsin(α+β)=N联立得3tanα=tan(α+β)故选C。
2、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
关于小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B.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D.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答案:A由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其所受合外力为0;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绳子拉力,如果斜面对小球产生弹力,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小球所受合外力一定不等于0,所以斜面对小球不会产生弹力,A 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D.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答案:AAB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如磁铁之间的力,故A正确,BC错误;D.甲用力把乙推倒时,甲对乙有力的作用,而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固定细杆上套有一小球P,小球P可以沿细杆滑动,另一个小球Q通过轻质细线与小球P连接,当对小球Q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时细线恰好与细杆垂直,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一、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二、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注:重力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大小: G =mg 方向: 竖直向下3.重力加速度:g=9.8m/s2 ★规律:g 随高度增加而减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规律:①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②区别重心与几何中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③“悬挂法”确定薄板重心。
三、弹力:1.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2.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垂直于接触面)3.面面接触,弹力垂直平面。
点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而垂直平面。
点点接触,弹力垂直于公切面。
绳的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弹簧的弹力: 沿着弹簧指向恢复形变的方向。
杆的弹力: 不一定沿杆的方向4、★弹力的有无判断方法:①假设法: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②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四、★胡克定律(弹簧弹力:F=kx )1.实验表明,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 成正比,即F=k △x2.① △x: 弹簧的形变量 : △x=l -l 0(伸长状态:长度-原长;压缩状态:原长-长度) ;② k:劲度系数(单位:N/m )注:k 只与弹簧自身有关,与F 、△x 无关;弹簧“软”、“硬”指 k 不同。
五、摩擦力:1、①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② 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任意夹角2、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平行于接触面)3、静摩擦力:大小:被动力,由外界因素决定,(二力平衡算出)范围:max 0f f ≤≤ ,4、最大静摩擦力:f max =F f 动=μF N :f max 与正压力成正比,正压力越大f max 也越大。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高一物理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年里,学生开始接触到许多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我将对高一物理的部分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使物体静止、使物体运动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当多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可以使用合力的概念,将所有的力合成为一个力来计算。
二、力的分解和合成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
力的合成则是指将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
这两个概念在力的运算和解题中非常重要,可以用来简化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三、力的单位和力的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N),符号为N。
常见的力的单位换算如下:1N=1kg·m/s²。
力的测量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或天平等仪器来进行。
四、物体的平衡当物体所受的力之和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力的平衡可以分为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
在静力平衡中,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动力平衡中,物体以匀速直线运动。
五、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物体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分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自发改变的性质。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则给出了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描述了任何一个力都会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六、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由于接触面之间的不规则性而产生的力。
主要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形式。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七、机械能与功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状态等而具有的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力,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过程,功的大小等于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必修一第三章力的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力的相互作用 第1讲 力 重力和弹力 摩擦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力是相互的 (2) 力是矢量(什么叫矢量——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4)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5)力的分类:根据产生力的原因即根据力的性质命名有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即效果力如拉力、压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提问:效果相同,性质一定相同吗?性质相同效果一定相同吗?大小方向相同的两个力效果一定相同吗?)(6) 力的效果:1、加速度或改变运动状态 2、形变(7) 力的拓展:1、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产生加速度 3、牛顿第二定律 4、牛顿第三定律二、常见的三种力 1重力(1) 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 方向:竖直向下或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3) 大小:G=mg ,可用弹簧秤测量两极 引力 = 重力 (向心力为零)赤道 引力 = 重力 + 向心力 (方向相同)由两极到赤道重力加速度减小,由地面到高空重力加速度减小(4) 作用点:重力作用点是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测量方法:均匀规则几何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薄片物体重心用悬挂法;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1)产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并使之发生形变的另一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2)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有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有:轻绳的弹力方向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支持力或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撑或被压的物体;弹簧弹力方向与弹簧形变方向相反。
(4)大小:弹簧弹力大小F=kx (其它弹力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1、 K 是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2、 X 是相对于原长的形变量3、 力与形变量成正比(5) 作用点:接触面或重心3、摩擦力(1)产生:相互接触的粗糙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有正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摩擦力种类: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高一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高一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
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力的相互作用
考点一:关于弹力的问题
1.弹力的产出
条件:(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
(2)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2.弹力方向的判断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受力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
(3)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绳背离受力物体)。
补充:物体间点面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面,点线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线,两物体球面接触时其弹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
(1)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
其中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x代表形变量。
(2)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在弹性限度内,弹性
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考点二:关于摩擦力的问题
1.对摩擦力认识的四个不一定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
(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
2.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来求解
3.静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断
存在判断: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当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若不发生相对运动,则不存在静摩擦力。
方向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考点三:物体的受力分析
1.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
(1)方法
(2)选择
2.受力分析的顺序
先重力,再接触力,最后分析其他外力
3.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分析物体受力时,只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所施加的力
(2)受力分析时,不要多力或漏力,注意确定每个力的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实际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当做是物体受到的力。
(3)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
(4)物体的受力情况会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必要时根据学过的知识通过计算确定
(5)受力分析外部作用看整体,互相作用要隔离
考点四: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
1.正交分解时建立坐标轴的原则
(1)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一般情况下应使尽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标轴上
(2)一般使所要求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以上就是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力的相互作用的全部内容,更多考试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物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