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韩非子教学-PPT精品
合集下载
《韩非子的思想》课件
分析韩非子对强权统治的反思和 批评观点
中间步骤
这是一个中间步骤,仅用于布局 演示
国家利益至上主义
国家利益至上主义的含义 探讨国家利益至上主义的意义和定义
韩非子对国家利益至上主义的阐述
分析韩非子对国家利益至上主义的详细阐述和相 关观点
知行合一思想
1 知识与行为的关系
探讨知识与行为之间的紧密关系和互动作用
2 韩非子如何倡导知行合一思想
解读韩非子对知行合一思想的倡导和实践方法
3 中间步骤
这是一个中间步骤,仅用于布局演示
人性本恶思想
人性本恶思想的概念
探讨人性本恶思想的基本含义和理论观点
韩非子关于人性本恶的论述
分析韩非子关于人性本恶的深入论述和思考
结语
韩非子思想的影响与意义
总结韩非子思想对古代和现代思想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分析韩非子对阴阳家思想的批评和不同观点
法家思想
1
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
介绍法家思想的核心特征和重要原则
2
韩非子对法家思想的发展与贡献
探讨韩非子在法家思想发展中的贡献和影响
3
中间步骤
这是一个中间步骤,仅用于布局演示
强权统治思想
韩非子对强权统治的论述
探讨韩非子对强权统治的观点和 论证
韩非子对强权统治的批判
现实意义与启示
探讨韩非子思想对现实社会和个人的启示和应用
《韩非子的思想》PPT课 件
这是关于古代中国哲学家韩非子思想的PPT课件。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一起来 探索韩非子思想的概述和重要观点。
概述
韩非子简介
了解韩非子的背景和生平
韩非子思想的地位
探讨韩非概述
探究阴阳家思想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
韩非子对阴阳家思想的批判
中间步骤
这是一个中间步骤,仅用于布局 演示
国家利益至上主义
国家利益至上主义的含义 探讨国家利益至上主义的意义和定义
韩非子对国家利益至上主义的阐述
分析韩非子对国家利益至上主义的详细阐述和相 关观点
知行合一思想
1 知识与行为的关系
探讨知识与行为之间的紧密关系和互动作用
2 韩非子如何倡导知行合一思想
解读韩非子对知行合一思想的倡导和实践方法
3 中间步骤
这是一个中间步骤,仅用于布局演示
人性本恶思想
人性本恶思想的概念
探讨人性本恶思想的基本含义和理论观点
韩非子关于人性本恶的论述
分析韩非子关于人性本恶的深入论述和思考
结语
韩非子思想的影响与意义
总结韩非子思想对古代和现代思想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分析韩非子对阴阳家思想的批评和不同观点
法家思想
1
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
介绍法家思想的核心特征和重要原则
2
韩非子对法家思想的发展与贡献
探讨韩非子在法家思想发展中的贡献和影响
3
中间步骤
这是一个中间步骤,仅用于布局演示
强权统治思想
韩非子对强权统治的论述
探讨韩非子对强权统治的观点和 论证
韩非子对强权统治的批判
现实意义与启示
探讨韩非子思想对现实社会和个人的启示和应用
《韩非子的思想》PPT课 件
这是关于古代中国哲学家韩非子思想的PPT课件。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一起来 探索韩非子思想的概述和重要观点。
概述
韩非子简介
了解韩非子的背景和生平
韩非子思想的地位
探讨韩非概述
探究阴阳家思想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
韩非子对阴阳家思想的批判
韩非子政治主张PPT课件
政 治 主 张
依法治国
韩非子著作吸收了儒、法、道诸家的 一些观点,以法治思想为中心。他总结了 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 的政治思想体系。 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 须遵法。 尤可称道的是,韩非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 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是对中 国法治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 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谢 谢!
评 价
• 司马迁指韩非子好‘刑名法术’且归本于‘黄老之学’, 司马迁在《史记》评曰:“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 其极惨礉少恩。” • 秦始皇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 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 毛泽东在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时批注道:韩非子师 从于荀子,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法治、术 治、势治三者合一的封建君王统治术,对后世影响很大。 • 梁启超则提出“只有法家的法治主义 才能救中国”。
主 要 作 品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
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 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 作品。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 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 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 提供了理论依据。
主 要 作 品
• 《韩非子》其中以下列五篇最能代表其思想:
政 治 主 张
唯物主义
韩非子反对天命思想,主张天道自然。他认为“道” 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道”先天地而存在。有 了“道”才有了万物,“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 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宇内 之物,恃之以成。” 韩非同时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 次提出了“理”这个哲学概念,并论述了它与“道” 的关系。他认为,“道者万物之所成也,理者成物 之文也。” “理”在韩非看来,就 是事物的特殊规律,人们 办事应该尊重客观规律。
2023年高考乙卷文言文《韩非子十过(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讲解+课件13张
【答案】BFG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主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果有机会 回国当了君主而起兵,恐怕会对曹国有伤害。君主不如现在杀了 他。”,根据语意,应选择BFG。
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 (遗,送给。)公子。
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璧盖上,晚上派人 送给晋公子。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
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答案】D 【解析】D.“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错 误,文中“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意思是“把叔瞻从城上吊下 来,我将杀掉他陈尸示众”,是让曹君把叔瞻从城上吊下来,由重耳自己杀 掉示众,且并没有说要“大开杀戒”。
韩非子
(约前280-前233),即韩非, 为韩国国君之子,战国末期 韩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 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 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后世称“韩子”或“韩非 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 想的代表人物。著作有《韩 非子》一书。
【评价】
试题引导考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守正而 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
公因起卒(卒,士兵。),革车(革车,古代兵车的一种。)五百 乘,畴骑(畴骑,精骑,指精选过的等类相同的马。)二千,步卒 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 因(因,于是。)令人告曹君曰:“悬(悬,吊出。)叔瞻而出 (出,使动用法。)之,我且(且,将要。)杀而以为大戮。”又 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薄,靠近。)城,吾知子不违(违, 反对。)也。其表(表,标记。)子之闾(五家为比,五比为 闾。),寡人将以为(以为,把……当作。)令,令军勿敢犯。” 曹人闻之,率其(其,自己的。)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 此礼(礼,礼貌。)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 其君之危犹累卵(危犹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 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也,而以无礼莅(莅,对待。)之, 此所以(所以,……的原因。)绝世(绝世,断绝后嗣。)也。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主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果有机会 回国当了君主而起兵,恐怕会对曹国有伤害。君主不如现在杀了 他。”,根据语意,应选择BFG。
负羁曰:“诺。”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 (遗,送给。)公子。
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璧盖上,晚上派人 送给晋公子。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
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答案】D 【解析】D.“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错 误,文中“悬叔瞻而出之,我且杀而以为大戮”意思是“把叔瞻从城上吊下 来,我将杀掉他陈尸示众”,是让曹君把叔瞻从城上吊下来,由重耳自己杀 掉示众,且并没有说要“大开杀戒”。
韩非子
(约前280-前233),即韩非, 为韩国国君之子,战国末期 韩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 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 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后世称“韩子”或“韩非 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 想的代表人物。著作有《韩 非子》一书。
【评价】
试题引导考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守正而 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
公因起卒(卒,士兵。),革车(革车,古代兵车的一种。)五百 乘,畴骑(畴骑,精骑,指精选过的等类相同的马。)二千,步卒 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曹矣。 因(因,于是。)令人告曹君曰:“悬(悬,吊出。)叔瞻而出 (出,使动用法。)之,我且(且,将要。)杀而以为大戮。”又 令人告釐负羁曰:“军旅薄(薄,靠近。)城,吾知子不违(违, 反对。)也。其表(表,标记。)子之闾(五家为比,五比为 闾。),寡人将以为(以为,把……当作。)令,令军勿敢犯。” 曹人闻之,率其(其,自己的。)亲戚而保釐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 此礼(礼,礼貌。)之所用也。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 其君之危犹累卵(危犹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 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也,而以无礼莅(莅,对待。)之, 此所以(所以,……的原因。)绝世(绝世,断绝后嗣。)也。
韩非子选读精选教学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法家思想
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 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 论依据。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 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 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这代封建社会的 政治与法制主体。
韩非子其文
《韩非子》选读
韩非子其人 韩非是战国末期(前475-前 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 集大成者、散文家。 他是韩国的贵族,后世称他为 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 子。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 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 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 《孤愤》《五蠹》等文,这些作 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 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 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 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 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其 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韩非被 迫服毒自杀。
卜氏子妻:
用先王治理天下的制度、方法来治理 当下的社会(按一个久远的模式来裁制 新的现实)和卜氏子妻做新的破被子一 样荒唐可笑。
燕相说郢书:
当今社会上的学者多数都像燕相解说郢 人的信那样来解说古代帝王的话。那么 所谓法先王,又如何能够真正地做到呢?
形象地说明了对古代帝王的话进行 郢书燕说似的猜测的可笑与不可靠。
使其妻为裤 动词,缝制 以郑为亲 以为,认为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动词,担任
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目的连词,来
何不试之以足 介词,用
以 乐羊以有功见疑/国以治 介词,因为
故先以其女妻胡君 介词,把
而民悦之/而鲧禹决渎 因果连词,因而 而 折颈而死 连词,表修饰
而身为宋国笑 连词,表转折
古今异义
论事之事,因为之备 根据,替 宁信度,无自信 信自的倒装 不法常可 不效法 桀、纣暴乱 残暴昏乱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治国措施。治理
韩非子课件
强调法律和制度的作用
重视功利主义
法家认为法律和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 、保障人民权利的重要手段,主张以 法治国、反对人治。
法家主张以功利主义为原则,认为国 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是最高目标, 反对空谈仁义道德。
主张君主集权
法家认为君主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力, 实行集权制,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 定。
法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原则,主张以德治国, 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韩非子则更注重实际功效和功利主 义,认为仁义不足以治国,强调以法治国,通过法律制度来 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儒家提倡君子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 和自我约束。韩非子则更注重君主的权力和统治,认为君主 的利益高于一切,主张通过法律和制度来控制和约束臣民的 行为。
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韩非子的著作与贡献
韩非子留下了《韩非子》这部著作, 共55篇,全面阐述了他的思想体系。
韩非子的思想为秦朝的统一和治理提 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他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法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他的著作还对现代法学、政治学等领 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 价值。
01
02
03
效率为先
韩非子重视效率,提倡以 实效为导向的管理理念, 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组织纪律
韩非子强调组织纪律,提 倡严格的规章制度,有助 于提高管理效率。
人才选拔
韩非子重视人才选拔和培 养,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具有借鉴意义。
韩非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社会秩序
韩非子主张维护社会秩序 ,提倡社会和谐稳定,有 助于解决社会矛盾。
韩非子课件
目录
• 韩非子简介 • 法家思想 •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 韩非子与其他思想家的比较 • 韩非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典文学知识:韩非子 全国通用 (共19张PPT)
管仲、隰xí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 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 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下次再见
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的艺术是:决不要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上,而要不断地使他接触他将来必须知道的重大关系,以便使他能够正确地判断人类社会中的,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 要使学生自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 的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造烛求明,读书求理。做教师固然应当自尊,但也要让学生的自尊心有发挥的机会。谦虚是学习的朋友。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 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学校固然不是造就人才的唯一地方,但在学生时代的青年却应该充分地利用 学校的坏境与设备把自己铸造成个东西。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引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 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学而不思则罔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 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 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书籍使我们成为以往各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继承者。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 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1、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 自贱心不可有。不好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志不强者智不达。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好怕,不怕的人 的面前才有路。平凡的脚步也能够走完伟大的行程。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贤者能自反,则无往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路曼曼其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忘记失败的疼苦,铭记失败的原因。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 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坚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心里认准的东西也一定适合于他人这就是天才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让刻苦成为习惯,用汗水浇灌未来。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为 了走上成材的道路,钢铁决不惋惜璀璨的钢花被遗弃。如果脆弱的心灵创伤太多,朋友,追求才是愈合你伤口最好的良药。不举步,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沿着别人 走出的道路前进时,应该踩着路边的荆棘,因为这样走多了,就能使道路增宽。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对待生命要认真,对待生活要活泼。同样的旋车,车轮不知前进了多少,陀螺却仍在原处。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一个人敢于暴露自己的弱 点,代表他自信强大。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躺在被窝里的人,并不感到太阳的温暖。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 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一年只穿一双破鞋子一件破衣服也是世界上最自信最骄傲的人!千万不要因为物质贫困而自卑!精神贫困最可怕!根儿向纵深处延伸一寸,小树被狂风推倒的危险就减弱了一分。 1、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 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在你渴望时,它前来给予详细指教,但是从不纠缠不休。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 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蹩脚的旅行者只知道“到此一游”,蹩脚的读者只知道书的结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仅在字母、文 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
韩非子--PPT课件
《韓非子》注本中,重要的有清王先慎的《韓非子集解》,近人梁啟雄的
《韓子淺解》,以及今人陳奇猷《韓非子集釋》等。今據《四部叢刊》本整理。
.
2
五蠹
《韓非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作品,比較全面地反映 了韓非的社會歷史觀和政治主張。作者分析了古今社命 的變遷,論證了“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的道 理,提出社會的一切政治措施都要適應當時情況的觀點, 為推行變法、實行法治提供了理論基礎。在這篇文章中, 作者把當時的儒者、遊俠、縱橫家、患禦者(逃避服兵役 的人)和工商之民稱為“五蠹”,主張堅決加以清除,持
.
11Biblioteka 近古之世:指距今不遠的古代。與遠古相對而言。
《穀梁傳·桓公三年》:“夏, 齊侯 、 衛侯 胥命于 蒲 ,胥之為言, 猶相也。相命而信諭,謹告而退,以是為近古也。” 楊士勳 疏: “二國能行三王五帝之法,而傳雲近古。”
桀:夏朝末代之暴君。
紂:商朝末代之暴君。
湯:殷朝開國之君。
武:武王,周朝開國之君。
近古時代,夏桀和商紂殘暴淫亂,商湯和周武王起兵討伐。
.
6
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果蓏(luǒ):木本植物的果實叫果,草本植物的果實叫蓏。 形声字。从艸(c ǎ o),㼌(y ǔ )声。本义指草木的果实。《说文》:“蓏,在木 曰果,在地曰蓏,。’ 蜯(bàng):同“蚌” 蛤(gé):蛤蜊 津田鳳卿曰:山雲:腹,當做腸。解老:民以腸胃為根本。
形声字,从木,苒(gòu)声。《说文》:“構,盖也。”本义是架(木)。 引申指修建,建造。《淮南子.氾论》:“筑七構木,以为宫室。”
王:(wàng )為天下之王。“王”用作動詞
號:稱,給加上某種稱號
有巢氏:和下文的“燧人氏”都是傳說中的遠古帝王
韩非子ppt课件
“术”:指人主操纵臣下的手段,特别指不露声色而辨别 忠奸,赏罚莫测而切中事实的妙算。
“势”:指权势,和慎到主张要把政府的权势尽量扩大而 且集中在人主手里,使他成为恐怖的对象,好镇压臣下。
韩非在三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主 张君主治理天下要厉行法治和掌握“术”和“势”
11
厉行法治
施法三原则: • 赏罚分明
必待州部之严刑者。“
(《五蠹》)
就这样,从“性恶论”出发,韩非提出了要
实行法治的思想。
10
(二)、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韩非在“性恶论”思想基础上,继承和总结了商 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殃的“法 ”,申不害 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体,提出法、术、势 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法”:指法令。商鞅主张以严刑厚赏来推行法令,使凡 奉法遵令的人无所缺赏,凡犯法违令的人无所逃罚。
这里要注意的是 ,“术”与公开的“法”
不同,它是隐蔽的。君主要在不动声色之中就 驾驭着群臣。只要有了这样高深莫测的“术” 和严厉的“法”,国君就能够将一切权力集中, 从而独揽政权。
13
* “法”和”术”都必须以掌握“势”为前提,同 时为“势”服务。
“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而锱铢重也, 有势之于无势也。”
14
结论——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韩非不是简单的综合前人的思想,而是把法 术势这三个法治的要素,构成一个有机的法治思想 体系,为地主阶级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了 理论上的论证。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国君必须紧 紧掌握政权,重法、用术、重势,实行严刑峻罚, 镇压人民和一切反抗者,以达到 “事在四方,要 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目的。
韩非的这些思想和理论可谓说到历代专制帝王 的心坎里去了,无怪乎,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作品 后叹道:“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势”:指权势,和慎到主张要把政府的权势尽量扩大而 且集中在人主手里,使他成为恐怖的对象,好镇压臣下。
韩非在三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主 张君主治理天下要厉行法治和掌握“术”和“势”
11
厉行法治
施法三原则: • 赏罚分明
必待州部之严刑者。“
(《五蠹》)
就这样,从“性恶论”出发,韩非提出了要
实行法治的思想。
10
(二)、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韩非在“性恶论”思想基础上,继承和总结了商 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殃的“法 ”,申不害 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体,提出法、术、势 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法”:指法令。商鞅主张以严刑厚赏来推行法令,使凡 奉法遵令的人无所缺赏,凡犯法违令的人无所逃罚。
这里要注意的是 ,“术”与公开的“法”
不同,它是隐蔽的。君主要在不动声色之中就 驾驭着群臣。只要有了这样高深莫测的“术” 和严厉的“法”,国君就能够将一切权力集中, 从而独揽政权。
13
* “法”和”术”都必须以掌握“势”为前提,同 时为“势”服务。
“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而锱铢重也, 有势之于无势也。”
14
结论——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韩非不是简单的综合前人的思想,而是把法 术势这三个法治的要素,构成一个有机的法治思想 体系,为地主阶级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了 理论上的论证。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国君必须紧 紧掌握政权,重法、用术、重势,实行严刑峻罚, 镇压人民和一切反抗者,以达到 “事在四方,要 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目的。
韩非的这些思想和理论可谓说到历代专制帝王 的心坎里去了,无怪乎,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作品 后叹道:“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国学韩非子PPT课件
• 《韩非子》中的第一把利刃是“法”,法既是 抽象意义的法律法规,也指具体的法律条文。 韩非首先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四个字,他举 例说,赵国上地守令履新伊始,体察民情,行 至石邑山中,见到陡峭如墙、深可百仞的绝壁 山涧,发现一个现象,无论健康人,还是盲聋 残障人、无知婴儿,甚至马牛羊等,没有一个 敢靠近山涧的,因为大家都明白:“入此山涧 必死”。然后他推衍出一个结论,国家的治理 ,也必须有一道最基本的底线,这条触之必死 的底线,就是法。建立并掌握了这个底线,国 可大治。
• 韩非还用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解释历史现象,形成了他的 进步历史观。他以人口增长、利弊权衡、经济发展等作为 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他认为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 因循守旧、复古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他用“守株待兔”这 个寓言故事,猛烈抨击顽固守旧的陈腐思想,为推行他的 革新变法主张寻找理论根据。
• 韩非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和扁鹊见蔡桓公的典故提出了 “质量互变”的看法:“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 之物,族必起于少。……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 大事必作于细。……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
•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尤其突出,他在中国逻辑学史上 第一次提出了“矛盾之说”,给矛盾律提供了正式的称 号。而且他在解说老子关于祸福关系的观点时就比较充 分地论述了矛盾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人有祸 ,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 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 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 ,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 ‘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
• 这是对韩非以及《韩非子》的一种一般性的传 统理解。
• 而在积极倡导依法治国的当代中国现实背景中 ,当我们崇尚国学、重读经典时,发现《韩非 子》的意义远非如此。《韩非子》对于我们复 兴传统国学、建设法治国家、回应主流思潮乃 至提升人格境界都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下 面我就从一把金钥匙打开国学九扇门、三把利 刃破解法治吏治难题、轴心时代精英与千年伟 人共鸣、一剂良药净化性情灵魂四个方面对韩 非子进行解读。
历史古代名人韩非子人物介绍介绍PPT
完结
韩非(?—公元前233年),又称韩子、韩非子, 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是中国古代思 想家、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01 人物生平
韩人郑国作秦国间谍事发后,秦始皇迁怒 于一切士人,下逐客令。李斯力谏取消逐 客令,并提议先攻打韩国以威慑他国。同 时,有人把韩非的著作传播到秦国。秦始 皇见到《孤愤》《五蠹》这些书后佩服不 已,认为能见到作者死而无憾。于是,李 斯告诉了秦始皇作者是韩非。秦始皇因此 立即攻打韩国以得见韩非,韩王安于是就 派遣韩非出使秦国。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第四部分
相关资料
04 相关资料
主要著述
韩非的主要名篇有《孤愤》《五蠢》《内储说》 《外储说》《说林》《说难》等,现均收录于《韩 子》,今称《韩非子》,20 卷,共55篇,约有13万 字左右,为后人编集整理。在史籍上没有明确记载 《韩非子》的编集者,因此学界有不同说法。迄今 知道为《韩子》最早作注的是北魏的刘昺,惜其本 失。现今流传的最早版本是南宋乾道年(1165年)黄 三八郎刊刻本,简称“乾本”。
游说于秦
韩非到秦国,上《存韩》书,批评李斯、揭 大臣姚贾,由此得罪了李斯和姚贾。因此, 秦始皇虽然喜爱韩非,但还没重用就被李斯、 姚贾谏言要加罪名处死韩非,因为韩非是只 会帮韩国而不帮秦国的韩国公室子弟,若放 他回去则后患无穷。秦王同意了,李斯派人 给韩非送毒药劝他他自杀。韩非想要当面向 秦王剖白,但终不能见到。后来秦王后悔了, 派人去赦免他时,韩非已死。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韩非子
韩非(?—公元前233年),又称韩子、韩非子, 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是中国古代思 想家、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目
人人思相 物物想关
韩非(?—公元前233年),又称韩子、韩非子, 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是中国古代思 想家、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01 人物生平
韩人郑国作秦国间谍事发后,秦始皇迁怒 于一切士人,下逐客令。李斯力谏取消逐 客令,并提议先攻打韩国以威慑他国。同 时,有人把韩非的著作传播到秦国。秦始 皇见到《孤愤》《五蠹》这些书后佩服不 已,认为能见到作者死而无憾。于是,李 斯告诉了秦始皇作者是韩非。秦始皇因此 立即攻打韩国以得见韩非,韩王安于是就 派遣韩非出使秦国。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第四部分
相关资料
04 相关资料
主要著述
韩非的主要名篇有《孤愤》《五蠢》《内储说》 《外储说》《说林》《说难》等,现均收录于《韩 子》,今称《韩非子》,20 卷,共55篇,约有13万 字左右,为后人编集整理。在史籍上没有明确记载 《韩非子》的编集者,因此学界有不同说法。迄今 知道为《韩子》最早作注的是北魏的刘昺,惜其本 失。现今流传的最早版本是南宋乾道年(1165年)黄 三八郎刊刻本,简称“乾本”。
游说于秦
韩非到秦国,上《存韩》书,批评李斯、揭 大臣姚贾,由此得罪了李斯和姚贾。因此, 秦始皇虽然喜爱韩非,但还没重用就被李斯、 姚贾谏言要加罪名处死韩非,因为韩非是只 会帮韩国而不帮秦国的韩国公室子弟,若放 他回去则后患无穷。秦王同意了,李斯派人 给韩非送毒药劝他他自杀。韩非想要当面向 秦王剖白,但终不能见到。后来秦王后悔了, 派人去赦免他时,韩非已死。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韩非子
韩非(?—公元前233年),又称韩子、韩非子, 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是中国古代思 想家、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古代历史人物介绍PPT
目
人人思相 物物想关
韩非-ppt讲解
(1)重点词语
〔不胜〕力不能敌。
〔作〕兴起、出现。
〔悦〕喜欢。 〔王(wàng)天下〕统治天下,为天下之王。
〔号之曰〕称之为。
〔果蓏(luǒ)蜯(bàng)蛤(gé)〕木实、瓜类、蚌蛤。 蜯,同“蚌”。蛤,蛤蜊,似蚌而圆。 〔钻燧(suì )取火〕钻燧木以取得火种。燧,用以 钻火之木材。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 者,买庸工而决窦。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 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 实异也。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 争夺,非鄙也,财寡也。轻辞天子,非高也,势 薄也;争土橐,非下也,权重也。故圣人议多少、 论薄厚为之政。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 俗而行也。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幼弟不饷〕虽幼弟之亲,亦不予之食。 〔穰(ráng)岁〕丰年。 〔疏客〕关系不深之客。 〔易〕轻视。 〔鄙〕低下,粗俗。 〔势薄〕(天子)权势轻微。 〔土橐(tuó)〕高职位。另一说,土,应作“士”, 同“仕”,作官;橐,通“托”,托身于诸侯。
〔为之政〕为政,行政。
〔竞于道德〕争以道德相高。下文 “逐”“争”义同。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弟 子,以善外交辞令著名。
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 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 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 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着书, 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 林》、《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韩非的 书流传到秦国,为秦王政所赏识,秦王以派兵攻 打韩国相威胁,迫使韩王让韩非到秦国为其效力。 韩非在秦国倍受重用,引起了秦朝李斯的妒忌, 李斯、姚贾在秦王面前诬陷韩非,终因他是韩国 宗室,未得信任,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自杀。
教学ppt_韩非子选
10
品评鉴赏
全文分为两部分,前半言“狗猛酒酸”,后 半言“社鼠为患”;每一部分皆以一问一答设譬 作喻,前半强调权臣当道,有道之士便不能为君 所用,后半则言亲信奸佞难以铲除,将会危害国 家;作者设喻问答后,复以简短警语收结全文, 揭示寓言垂鉴之旨,譬喻精巧,议论有据,文字 明晰。
11
品评鉴赏
(二)公仪休相鲁
14
问题讨论
答: 2.作者期许执政者应时时警觉,防止“人臣执柄擅
禁”,以避免“大臣为猛狗而齕有道之士”;同时 也要自我觉察,避免“左右为社鼠而间主之情”, 妥善使用君王之“术”,操赏罚之权柄,必要时, 必须忍痛割爱权臣左右,方能阻绝蔽胁。
15
问题讨论
二、试由〈公仪休相鲁〉一文,说明你对公仪 休言行的看法如何。
〈公仪休相鲁〉一则,藉公仪休嗜鱼,引来 众人进献之事,说明在上位者应自我省察,依法 从政,避免人们因投其所好,而导致上下相贼、 枉法失位之弊。
4
题解
《韩非子》寓言, 往往言简意深,在小故 事中寄托大道理。本课 前后两则,分别讨论猛 狗、社鼠之害与公仪休 从政,行事依法并善于 反省,一反一正,人物 形象鲜活,颇可互证发 凡。
修辞小铺
(一)譬 喻
凡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物中有类似之点,说话作文时 ,运用“那”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说明“这”件事物。 譬喻可分为四种:
(1)明喻:凡喻体、喻词、喻依三者具备。 (2)隐喻:只具备喻体、喻依,而喻词由系
语如“是”、“为”代替者。 (3)略喻:省略喻词,只有喻体、喻依。 (4)借喻:省略喻体、喻词,只剩下喻依。
26
韩非子相关成语
9. 危如累卵:喻危险至极。 10. 靡靡之音:足以使人颓废丧志的音乐。 11. 蚕食鲸吞:喻侵蚀他国土地,或缓和如蚕
品评鉴赏
全文分为两部分,前半言“狗猛酒酸”,后 半言“社鼠为患”;每一部分皆以一问一答设譬 作喻,前半强调权臣当道,有道之士便不能为君 所用,后半则言亲信奸佞难以铲除,将会危害国 家;作者设喻问答后,复以简短警语收结全文, 揭示寓言垂鉴之旨,譬喻精巧,议论有据,文字 明晰。
11
品评鉴赏
(二)公仪休相鲁
14
问题讨论
答: 2.作者期许执政者应时时警觉,防止“人臣执柄擅
禁”,以避免“大臣为猛狗而齕有道之士”;同时 也要自我觉察,避免“左右为社鼠而间主之情”, 妥善使用君王之“术”,操赏罚之权柄,必要时, 必须忍痛割爱权臣左右,方能阻绝蔽胁。
15
问题讨论
二、试由〈公仪休相鲁〉一文,说明你对公仪 休言行的看法如何。
〈公仪休相鲁〉一则,藉公仪休嗜鱼,引来 众人进献之事,说明在上位者应自我省察,依法 从政,避免人们因投其所好,而导致上下相贼、 枉法失位之弊。
4
题解
《韩非子》寓言, 往往言简意深,在小故 事中寄托大道理。本课 前后两则,分别讨论猛 狗、社鼠之害与公仪休 从政,行事依法并善于 反省,一反一正,人物 形象鲜活,颇可互证发 凡。
修辞小铺
(一)譬 喻
凡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物中有类似之点,说话作文时 ,运用“那”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说明“这”件事物。 譬喻可分为四种:
(1)明喻:凡喻体、喻词、喻依三者具备。 (2)隐喻:只具备喻体、喻依,而喻词由系
语如“是”、“为”代替者。 (3)略喻:省略喻词,只有喻体、喻依。 (4)借喻:省略喻体、喻词,只剩下喻依。
26
韩非子相关成语
9. 危如累卵:喻危险至极。 10. 靡靡之音:足以使人颓废丧志的音乐。 11. 蚕食鲸吞:喻侵蚀他国土地,或缓和如蚕
人教版 先秦诸子选读 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 教学课件(共49张PPT)
决渎 ( dú) 鲧禹 (gǔn)
腥臊恶臭 (è xiù)
果蓏蚌蛤 ( bàng gé)
钻燧取火(zuān suì)
(2)指出下列蓝色字词句的用法 实词: ① 而民悦之 (意动) 而民说之(通假, 通“悦”,意动) ② 使王天下 (名作动) ③ 民多疾病 (名作动) ④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假设) ⑤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 当今之世者 (意动)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 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加 设法、喻证法。
过程与方法:
从内容、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孟 子、庄子、韩非子的寓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了解韩非子的思想。
单元概述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 非的著作。
③ 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翻译】品行方面有才有德,却去掉了自以为有 才有德的心思,到哪里能不美呢 ?
④ 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 。
【翻译】所以古代帝王留下的书就像下面说 的郢人写的信,而后代的人多半像下面说的燕 相解说郢人的信那样来作解说。
⑤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 知则难也 。
第一则选文: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 美?
【翻译】做好事而抛弃认为自己贤明的看法, 到哪里不会受到赞美呢?
第一则选文: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翻译】圣人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事物的 苗头,见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所以 见到像牙筷后箕子就恐惧了,知道普天下的东 西都不能满足商纣王的贪欲。
第二段选文: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 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 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 者多似此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2
五. 思考
• 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 韩非子是如何论述道和理的。 • 谈谈韩非子的历史观?
2020/8/2
Next Time:董仲舒
• 提前阅读重点文献 • 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
部分
2020/8/2
2020/8/2
韓慎申商李
非到不鞅悝
害
法
家
代
表
人
物
2020/8/2
•法 •术 •势 • 二柄
二. 法、术、势
2020/8/2
1. 法
二. 法、术、势
商鞅重法
•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 必于民心,赏存于慎法,而罚
加乎奸令者也。”(《韩非子·
定法》)
2020/8/2
2. 术
申不害重术
•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 之能者也。”(《定法》)
• “道”不是在万“理”之外的另一种规律,“道”就在万“理”之中 。 “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随时,与理相应。”(《解老》)
• 韩非第一次把自然界的规律分为“道”和“理”。他说:“理者,成物 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解老》)这就是说,“理” 是构成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而“道”是使万物所以成为那个样 子的一般规律。
2020/8/2
Have A Break!
2020/8/2
3. 势 慎到重势
• 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 。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 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 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敬重也。(《韩非子·难势》)
• “万物各异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解老》)
2020/8/2
2.缘道理
• “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忘(妄)意度也。”(《 解老》)
• “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己 ”(《扬权》)
• “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解老》) • “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备内》)
2020/8/2
,藥誅王王姚及非得秦外上兵治削。歸韓
使,之不欲賈急之見。儲。而國弱與本非
……
人使。用并害,所此秦、 以不,李於者
赦自」,諸之乃著人王說 求務數斯黃,
之殺秦久侯,遣書與見林觀人修以俱老韓
——
,。王留,毀非也之孤、往任明書事。之
《 史 記
非韓以而非之使。游憤說者賢其諫荀非諸 已非為歸終曰秦」,、難得,法韓卿為公 死欲然之為:。秦死五十失反制王,人子 矣自,,韓「秦因不蠹餘之舉,,斯口也
一. 法家
• 法家渊源 • 法家代表人物
2020/8/2
1. 法家渊源
•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易曰「先王以明罰飭 法」,此其所長也。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 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 (《汉书·艺文志》)
2020/8/2
• 2. • • • • •
2020/8/2
四. 历史
•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 于殷、周之世者, 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 、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 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有人耕 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 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五蠹 》)
王斯 始曰 不: 用「 非此 ,韓
「 嗟 乎 , 寡 人 或 傳 其 書 至
憤加 、之 五於 蠹功 、實 內之
臣 下 , 富 國 彊
。非 於。 是非 韓見 非韓 疾之
說術 ,之 而學 善, 著而 書其
2020/8/2
2020/8/2
秦始皇
• 法家 • 法、术与势 • 道与理 • 历史
2020/8/2
2020/8/2
4. 二柄
• 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 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 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 (《二柄》)
2020/8/2
• 道与理 • 缘道理
三. 道与理
2020/8/2
三. 道与理
1. 道与理
• “道”不是什么精神主宰,没有任何神秘色彩。他明确地讲:“道者, 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合)也。”(《解老》)
·
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韓 非 列 傳 》
。陳下此不韓王急恨之萬變浮執韓自吃。
,吏自為非悅攻矣書言,淫勢王以,喜
不治遺秦,之韓!,。故之以不為不刑
……
得非患,韓,。」曰 作蠹御能不能名
見。也此之未韓李: 孤而其用如道法
。 秦 王 后 悔 之
李, 斯不 使如 人以 遺過 非法
人諸 之公 情子 也也 。。 今今
信 用 。 李 斯 、
五. 思考
• 为什么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 韩非子是如何论述道和理的。 • 谈谈韩非子的历史观?
2020/8/2
Next Time:董仲舒
• 提前阅读重点文献 • 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
部分
2020/8/2
2020/8/2
韓慎申商李
非到不鞅悝
害
法
家
代
表
人
物
2020/8/2
•法 •术 •势 • 二柄
二. 法、术、势
2020/8/2
1. 法
二. 法、术、势
商鞅重法
•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 必于民心,赏存于慎法,而罚
加乎奸令者也。”(《韩非子·
定法》)
2020/8/2
2. 术
申不害重术
•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 之能者也。”(《定法》)
• “道”不是在万“理”之外的另一种规律,“道”就在万“理”之中 。 “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随时,与理相应。”(《解老》)
• 韩非第一次把自然界的规律分为“道”和“理”。他说:“理者,成物 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解老》)这就是说,“理” 是构成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而“道”是使万物所以成为那个样 子的一般规律。
2020/8/2
Have A Break!
2020/8/2
3. 势 慎到重势
• 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蚓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 。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 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 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敬重也。(《韩非子·难势》)
• “万物各异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解老》)
2020/8/2
2.缘道理
• “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忘(妄)意度也。”(《 解老》)
• “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己 ”(《扬权》)
• “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解老》) • “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备内》)
2020/8/2
,藥誅王王姚及非得秦外上兵治削。歸韓
使,之不欲賈急之見。儲。而國弱與本非
……
人使。用并害,所此秦、 以不,李於者
赦自」,諸之乃著人王說 求務數斯黃,
之殺秦久侯,遣書與見林觀人修以俱老韓
——
,。王留,毀非也之孤、往任明書事。之
《 史 記
非韓以而非之使。游憤說者賢其諫荀非諸 已非為歸終曰秦」,、難得,法韓卿為公 死欲然之為:。秦死五十失反制王,人子 矣自,,韓「秦因不蠹餘之舉,,斯口也
一. 法家
• 法家渊源 • 法家代表人物
2020/8/2
1. 法家渊源
•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易曰「先王以明罰飭 法」,此其所長也。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 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 (《汉书·艺文志》)
2020/8/2
• 2. • • • • •
2020/8/2
四. 历史
•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 于殷、周之世者, 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 、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 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有人耕 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 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五蠹 》)
王斯 始曰 不: 用「 非此 ,韓
「 嗟 乎 , 寡 人 或 傳 其 書 至
憤加 、之 五於 蠹功 、實 內之
臣 下 , 富 國 彊
。非 於。 是非 韓見 非韓 疾之
說術 ,之 而學 善, 著而 書其
2020/8/2
2020/8/2
秦始皇
• 法家 • 法、术与势 • 道与理 • 历史
2020/8/2
2020/8/2
4. 二柄
• 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 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 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 (《二柄》)
2020/8/2
• 道与理 • 缘道理
三. 道与理
2020/8/2
三. 道与理
1. 道与理
• “道”不是什么精神主宰,没有任何神秘色彩。他明确地讲:“道者, 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合)也。”(《解老》)
·
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韓 非 列 傳 》
。陳下此不韓王急恨之萬變浮執韓自吃。
,吏自為非悅攻矣書言,淫勢王以,喜
不治遺秦,之韓!,。故之以不為不刑
……
得非患,韓,。」曰 作蠹御能不能名
見。也此之未韓李: 孤而其用如道法
。 秦 王 后 悔 之
李, 斯不 使如 人以 遺過 非法
人諸 之公 情子 也也 。。 今今
信 用 。 李 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