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童年经验对其创作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路遥的童年经验对其创作的影响摘要:童年生活虽然是短暂的,但却可以说是作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路遥作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倾向于描写陕北“城乡交叉地带”的人和事,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视角,这与作家的童年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从路遥作品的题材选择、人物形象塑造、灵与肉的双重匮乏、感情基调四个角度入手,试图分析作家童年对其创作的影响,以此加深对路遥本人及其作品的认识。

关键词:路遥;童年经验;创作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0-0000-01

“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多种因素。”[1]。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作品大多描写“城乡交叉地带”农民的喜怒哀乐。所以本论文试图以作家的童年经验为切入点,探析路遥的童年经验对其创作的影响。

一、题材选择——陕北乡土情结

路遥生于陕北,并成长于这片黄土高原地区,童年的不幸遭遇和坎坷经历,对他幼稚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陕北,有着他刻骨铭心的记忆:7岁被送给伯父寄养,失去亲生父母的疼爱;上学时

遭受贫穷和饥饿,“整个童年吃过的好饭几乎能一顿不落的记起来”

[2]。路遥以陕北为创作舞台,极为真实地描写了生活在陕北的“无名之辈”的喜怒哀乐。

在他的作品中,陕北乡土情结体现的最鲜明的是在《小镇上》军人狗娃身上,狗娃二十年后踏上了返乡的路,回到了生养他的黄土高原上的大马河川卧牛沟,想起了童年的“下水洞”事件。如果《小镇上》是因返乡而记起了童年,那么在《你怎么也想不到》中,则是因为童年的经历而坚持返乡的例子。小芳是来自黄土高原山沟里的省林业学院的学生,本可以留在学校教书,但因少年时代许下将来回沙漠工作的誓言,于是她毕业后坚持回到毛乌素大沙漠。在《平凡的世界》的题词上,他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尽管路遥的童年主要是一些痛苦的记忆,但那片黄土高原却给他留下了永久的印记,黄土高原承载着路遥一生的记忆。

二、灵与肉的匮乏——饥饿自卑情结

路遥出身农民家庭,生活依然贫穷,忍饥挨饿是路遥的家常便饭,“童年,不堪回首。贫穷饥饿,且又有一颗敏感自尊的心,无法统一的矛盾,一生下来就面对的现实。”[3]。路遥对饥饿有了切身的体验,以至于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挨饿的痛苦才那样真实。《在苦难的日子里》在困难时期,马建强背着“百家姓粮”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县城高中,由于贫穷,他经常饿的头晕目眩,课间为了节省体力,不敢也不能参加课外活动。《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中,父

亲看到“我”和母亲围在炕头上哭,父亲奔向县城想方设法买了些肉,最后又分给可怜巴巴的朋友二斤。

整个初中三年,是路遥人生中最苦的三年,在学校,他吃的是最低等的饭菜。生活的贫穷、身体的饥饿没能阻挡路遥前进的步伐,但在其心灵深处却产生一种自卑、孤独之感,以至于在创作时自然而然的流露于作品中。《人生》中的高加林在卖蒸馍时,张克南无意间的一句话,在敏感的加林听来确是对于他比自己优越的夸耀,以至于后来说出“你们现在位置高了,咱区区老百姓,实在不敢高攀”[5]的刻薄话。《杏树下》“我”上小学时,因自己的寒酸而害臊,故意躲避那些穿戴得体的学生。凡此种种,都体现出路遥文中的饥饿、自卑情结。

三、人物塑造上——自我、养父形象

1.自我形象——执着求学的知识青年

在路遥那个年代,读书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的权利,家庭贫穷,将很多学生挡在了校门外,路遥的养父母家里也很穷,但他得到了养母的大力支持,最后得以进入“延川中学”。作为农民出身的路遥,深知上学机会的难得和学习的不易,借文学之路,路遥将这种求学情结写入了作品中。《痛苦》中的大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但在干庄稼活时他也不忘学习英语单词,第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一所著名大学。《姐姐的爱情》中的高立民、《平凡的世界》中的兰香和金秀都是大学生,他们都在努力靠知识改变

命运。这一切的求知欲和抱负都是路遥曾经的切身体验。

2.养父形象——贫穷无奈的劳动者

当大多数人在关注路遥小说中的年青一代知识青年的奋斗时,却忘了那些祖祖辈辈在土地上劳作的老一辈农民。因为贫穷,无奈的路遥的养父并没打算让路遥上学,只希望他能尽早给家里分担劳动,最后才在养母的强烈要求下被允许上学,而这一经历也留在了路遥的记忆深处,并在作品中有一定的描写。《在困难的日子里》“我”考上高中,但父亲并不盼望让“我”继续上学,因为他实在无力继续供下去了,最后在村里人的极力帮助下,这位老人才同意让儿子继续上学。《痛苦》中的大年高考落榜,父亲让他回家好好劳动,甚至以先人的坟墓没有得着好风水的迷信观点来劝解儿子,这其中都可以窥见路遥养父在对待路遥上学这一问题上的影子。

四、情感基调上——辛酸、悲壮

陕北,土地贫瘠,常年干旱少雨,贫困和饥饿是这里人的家常饭菜,路遥在很小的时候就体验了极端的贫穷和饥饿,以及由贫困和饥饿所带来的心灵的自卑和屈辱感,这种刻骨铭心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他发誓要走出农村,走出父辈们的生活困境。这种强烈而特定的个人奋斗心理,不仅生动体现在作家身上,也体现在作品中主人公的身上,以至于他的作品时常流露出一种既令人心酸又悲壮的基调。

路遥无法释怀的辛酸、苦难意识鲜明的表现就是在他的小说中

反复出现描写饥饿和吃饭的情节。《平凡的世界》中开头孙少平打饭的那一幕,更是将他的困境和敏感自尊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孙少平是一位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青年,他从没放弃对精神和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在生活中苦难接踵而至,但他从不逃避,不抱怨,在他身上苦难似乎并不可怕,相反苦难成就了他伟大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善良的品德。《在困难的日子里》马建强由于家庭贫困,不仅要忍受饥饿,还有同学的嘲弄、议论和误解,这对于处在青春期、自尊心极强的他来说,想要承担这一切需要很大的勇气和精神。尽管饥饿时常折磨着马建强,但他仍然保持着高尚的人格,在捡到钱和粮票时,他没有塞进自己的腰包,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主动交给了班主任。

路遥笔下的人物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都伴随着无穷无尽的苦难,无论是高加林、大年、马建强还是孙少平、孙少安,苦难总是如影随形,但也正是在这些苦难中,才显示出他们顽强的生命斗志和高尚的人格品质。

结语:

路遥以他苦难的童年记忆为创作源泉和动力,以真挚的感情和对于黄土地的热爱,描写了“城乡交叉地带”许多人的生存经历和命运起伏,作品中所透露出的悲壮的、不畏人生艰苦、勇于挑战自我的可贵精神,是我们这些路遥的读者享用不尽的精神资源。

注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