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方面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方面的研究

王明艳

小学科学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科学课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能力上有所提高,而且要把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科学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小学生兴趣广泛,联想丰富,对各种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等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创新和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加强逻辑训练、引导学生实验,进行科学探究、鼓励学生想象、加强语言描述训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在创造中进行总结评价等方面来论述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谈谈作为科学教师需注意的问题。

儿童的创新思维并非生来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得来,所以必须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在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从科学教学方面来谈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著名科学家阿瑞提对个人创造力的培养提出了十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与集体生活相补充的“单独性”、与紧张学习工作状态相对比的“闲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幻想”、以及摆脱禁锢的“自

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应适度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创造学术上自由争鸣的气氛,有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才会有自主学习,才会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激情。爱因斯坦在回忆他的学生生活时曾这样感慨道:“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解放思想,焕发自尊、自强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敢于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改变“惟我独尊”、“师道尊严”的观念,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诚心诚意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陈旧教法,实行教学民主,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讲台走下来,从“中心位置”“退居二线”。因为创造潜能的发挥需要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只有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才能点燃学生心灵中开拓创新的火花。

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有强烈的参与环境的尝试动机及尝试行为,目的是为了了解事物的原本面貌,体验尝试的过程,因而大多带有大胆冒险、想当然、反常态的特点,由此也就多少带有不合理性和不安全性。例如在有关化

学、物理知识的实验中,教师一再强调注意事项,以防发生试管爆炸、触电等事故,但有个别学生偏要故意违反操作规程,来尝试爆炸和触电的“感觉”。面对学生的尝试行为,教师不能简单的批评与训斥,而应详细了解他们尝试行为的实质是想了解什么、体验什么、探究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尝试条件,鼓励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有益的探究行为,以满足他们强烈的尝试愿望,并针对尝试过程与结果,对他们进行指导,以提高其探究行为的教育价值。

(二)优化教学过程,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有利条件

教学过程的一切条件、环境、手段和管理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直接有关。所以我们应使整个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因势利导,富有启发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为此,目前最主要的是: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意识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一种推动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学生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不满足已有的认识和已掌握的方法,总是寻找一种最新的,最完善的方法来进行活动,由此也就产生了创造意识和创造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饱满的情趣投入学习。这样才能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进行有创造性的思考和实践。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可以运用创设情景、观察实验、开展竞赛、讲故事等等方法。

例如在教学《大气压力》时,我利用了观察法、实验法、首先示范利用大气压力使“一张纸托住一杯水”的实验,学生看了感到惊讶,从而激发了好奇心,引起了学习兴趣。在《电磁铁》的教学中,采用开展竞赛的方法。首先我准备好三节电池、一根长导线、一个大铁钉,向学生提出竞赛要求:“比一比,哪组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最大。”使学生开动脑筋,最后得出电磁铁磁力变化的规律。这样寓问题于竞赛中,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探索新知。

不论任何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可以使兴趣发展上升到志趣。学生有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认真准备学具,认真实验,专心听讲,主动地完成作业,热烈地讨论、研究问题,于是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智力得到开发,也提高了科学素质。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造个性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儿童提问表明儿童在对事物进行探索、思考,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儿童创新思维的开端。

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疑才能提高,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进步。

通过提问这种手段,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又可以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疑问,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勇敢的个性,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进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使是不完善的见解,也不要轻易予以否定。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传播》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把耳朵贴在楼梯扶手上,试试能否听到远处敲击传来的声音,然后让他们发表见解。学生们有的说:听到的声音很大,有的问:为什么这么远都能听到敲击声?贴着扶手听到的声音和不贴着扶手听到的声音相不相同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从而得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结论。又如,在《哺乳动物》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学习了哺乳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繁殖特征后,我就出示许多动物图,让学生讨论那些动物是哺乳动物,那些不是。在汇报时,有学生说:蝙蝠不是哺乳动物,是鸟类。另一学生说:“蝙蝠是生小蝙蝠的,不是生蛋,所以应该是哺乳动物”。我夸学生们这些问题提得很好,然后引导他们先观察蝙蝠的外形,告诉学生蝙蝠的前肢中的指骨变长了,四肢和尾骨之间连着一层薄薄的肉质膜,形成了翼翅,这种翅与鸟的翅在构造上是完全不同的,再加上它是胎生,由此,我们可以说:“蝙蝠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鸟类。这样通过学生的提问,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们存在的疑问和见解。因而适时地鼓励学生们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如,冷开水能养鱼吗?天上为什么会打雷?太阳为什么不会被地球的引力吸下来?宇宙里有没有外星人?有时甚至还会提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如,为什么人要吃饭?公鸡为什么不会下蛋?这时候我没有简单、粗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