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课题研究方案

合集下载

课题“以学定教以堂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以学定教以堂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

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实施方案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实施方案单位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三小学_课落款称《“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负责人王峰刘静_联系电话《“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本课题的提出,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在新课程实施进程中,许多教师的课堂表面上看热热闹闹,有说有演,课外拓展的内容也很多,可是在作业或考卷中,学生总不能驾轻就熟地发挥,答题速度慢,审题有误差,课堂上看似全班同窗都学懂、口答得很好的答案总不能准确地反映到作业、试卷中。

很多教师,包括许多课堂教学扎实的优秀教师所带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比原来降低了。

老师们在反思:这是怎么了,是课堂教学的问题吗?与以前相较,咱们的理念更新了,课堂教学更有活力了,课外作业也更注重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更丰硕,更有趣了,这种现象究竟是为何?仔细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咱们此刻的许多课堂重感悟,重讨沦,重多角度拓展,轻独立思考,轻成立在独立学习、思考基础上的训练。

常见的现象有引导学生讨论,说了一节课,却没有让学生动笔写一句话或做一道题,下课了,才开始留作业;出一道思考题让学生说,交流以后再写。

没有训练就没有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没有从熟悉到运用的训练,就不可能达到知识的扎实掌握。

同时,没有扎实的训练进程,就不能激起大脑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不能培育学生持久有深度的思考力。

这不能不说是造成学生基础目标淡化,思维发展弱化的原因之一。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面向全部学生,让每一名学生取得发展。

咱们的课堂在追求表面出色,追求视听享受,追求交往快乐的时候,发展的只是一部份或大部份学生,还有一些学生,尤其是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学牛只是陪读,旁听,并无取得同样的实践锻炼和个性发展的机缘。

对于他们而言,平等发展仍是一句废话。

这不能不说是造成学生全部发展的虚化的原因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旁征博引地讲了很多课外的内容,学生也在洋洋洒洒地拓展。

以学定教的教学实践(3篇)

以学定教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以学定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设计教学活动。

本文从以学定教的背景、原则、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实践模式。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教育界共识。

以学定教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以学定教的背景、原则、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以期为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实践模式。

二、以学定教的背景1. 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以学定教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以学定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3.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以学定教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以学定教的原则1. 学生为本原则以学定教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发展性原则以学定教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3. 实效性原则以学定教强调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 整合性原则以学定教强调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四、以学定教的实施策略1. 课前准备(1)了解学生:教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

(2)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

(3)设计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活动。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学导结合’导学式课堂教学研究”研究方案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学导结合’导学式课堂教学研究”研究方案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导结合’导学式课堂教学研究”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自2010年4月以来,我们黄桥实验小学在市教科院、区教研室的周密部署和精心指导下,开展了“指导学生自学教学改革实验”的研究。

研究过程中,我校把“指导学生自学教学改革实验”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与深入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相结合,与继承和发展叶圣陶教育思想相结合,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研究思路,选取了本部2008级三年级的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指导学生自学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

在此基础上,通过公开教学观摩活动”、教研活动、课题组活动等形式,逐步推广,如期完成了第一轮的实验任务。

然而,三年来的研究,课题组的全体老师也发现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在践行叶老“教是为了不教”这个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我们离理想中的高效课堂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如何通过研究来真正改进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能读书,大有文章可做。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校结合苏叶研所〔2013〕1号《关于组织首批苏州市“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设计和申报第二轮实验的通知》要求,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确立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导结合’导学式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一)研究目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对基本学法指导、学科思维方法指导、针对具体学习内容的学科学习学法指导和记忆方法指导的“四个板块,十四种方法”的学法指导序列研究与实践,以改进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出以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为主的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导结合”的“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造就出一批教学骨干,进而有力地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并为其他兄弟学校提供借鉴,不断丰富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二)主要内容1.学情调查对学生学习情况开展综合调查,是对学生“学习素质”的全面了解,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思想品德学科开展“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思想品德学科开展“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思想品德学科开展“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一、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的提出实施“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我市开展“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特别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广大教师能力求运用“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无论是在转化师生角色,变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上,还是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上都取得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但是在推进“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仍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不相信学生,放不开手脚,独霸课堂,教师以“灌输”为主的单向传授,忽视了学生现实的学习状态、困惑、疑问和需要,加之课堂气氛沉闷,很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很少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更缺少向老师提出自己疑惑的勇气。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目标单靠教师的讲授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创造氛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才会提升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目标1、通过变革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探索建构思想品德学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努力促使课堂效能最大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愉悦。

2、牢固树立“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意识,立足课堂教学,着眼于每位学生发展,尤其更要关注学困生和性格内向的不愿表达、不愿参与活动的学生。

3、培养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学会思维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教学改革遵循的原则1、要符合认知、建构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自主认知和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学习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在小课题活动中实施以学定教

在小课题活动中实施以学定教
定 的时间去 体悟 , 给 他们一 个空 间去创造 , 给他们 一 个舞台去表演 , 让他们 动脑筋思考 , 用眼睛去观察 , 用 耳朵去聆听 , 用 自己的嘴去描述 , 用 自己的手 去操 作。 本 节课中 , 我通过请学 生测量 拼 图外面一周 的木框来 引出 “ 一周 的长度 ” 这个概念 , 得到两个要 点 “ 沿着边 线 绕 了~周 ” 和“ 从哪 一点开始, 就回到哪一 点” 。既
边, 可 以用直 尺量 出来, 而另一条边是弯 曲的, 不 能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接量 , 于是大家动起脑 筋来 了, 提 出来各种办法 , 有 些
可行 , 有些 不可行 , 但我都加 以鼓励 。最后 , 我 引导他 们用软尺来测量 , 让学生更加清楚认识到求周长就 是
是 曲边 ) , 不单 会指 , 还 要用 语 言描 述来 帮 助 自己认
堂, 深刻体会 到了以学定教的重要性 。
形、 圆形 等图形一周 的长度 , 就 叫做 图形的周长 ” 。比
起第一轮 , 第 二轮的学习方式学生更加容 易掌握与 内
以学定教需基于教材的取舍
以学 定教 要 求 教师 教 学计 划 的制 订 、 内容 的取 舍、 方法 的选 择应 基于 学生这 一主体 , 着眼于 学生 的 发展 , 让学 生感 受到积 极主动 地获取 知识 的快乐 , 激 发其 创造 力和 自身潜 力 。在 学生 、 知识 、 方法、 教 师、
化, 学会 了用 自己的语 言来表述概念 。
二 、以学定教 需基 于学情 的分析
教学 的起 点在哪里 ?这是许 多教 师把握不准 的。 有相当多的教师往往从 “ 零起点 ” 开始教学, 认为新知 理应从零 开始。可是他们却忽视 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实施方案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实施方案

石江中心小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子课题开题实验研究实施方案我校为了加强课题管理,成立了实验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教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语数组长以及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统一协调和领导实验研究工作的实施,负责实验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和研究。

一、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 韦祖标副组长: 许浩超黄静成员: 覃婉清李霞古萍英黄霆燕杨海连梁小霞梁文恒杨丽娥黄钦奇陈月娥黄彩英二、成立学科研究中心组1. 语文科覃婉清黄静古萍英黄霆燕黄彩英2. 数学科李霞杨海连梁小霞梁文恒杨丽娥陈月娥三、确定三(2)班为实验班级。

四、明确实验研究各阶段任务项目研究时间为1年:2014年10月——2015年11月(一)启动阶段(2014年10月——11月)(1)前期调研,撰写开题报告,制定课堂实施方案,成立研究领导小组,组建实验研究工作机构,落实实验人员任务职责。

(2)确定课改实验班级。

(3)各学科研究小组制定本学科的实施方案。

(4)召开课题实验研究动员大会。

(二)准备阶段(2014年11月)(1)实施目标:初步了解学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模式;熟悉“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程序;完成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2)实施内容:建立课题组织结构,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主要研究人员及分工,制度相关研究管理制度,创设课题研究环境,对实验教师进行经验学习、课堂观摩与实践培训,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3)具体措施:A、认真组织人员学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的相关理论知识,制度好研究实施方案。

B、组织实验教师利用每周的主题教研活动学习蒙山经验与实验培训;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让实施教师有章可循。

(三)实践探索阶段:(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1、初期研究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2、实施目标:推进“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模式相关资料,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观念。

以学定教_教研活动(3篇)

以学定教_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引言“以学定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强调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

这种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了深入探讨“以学定教”的理念,本文将以一次教研活动为例,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二、教研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以学定教”理念的落实,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以“以学定教”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三、教研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以学定教”理念的认识,明确其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以学定教”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3. 培养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意识。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四、教研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首先,由学校教学专家进行“以学定教”理念的主题讲座,帮助教师了解“以学定教”的内涵和意义,明确其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接着,组织教师对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以学定教”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案例包括:(1)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

(2)教学实施: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节,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以学定教”理念。

讨论内容包括:(1)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2)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互动交流最后,组织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各自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以学定教”的经验和心得。

初级中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计划

初级中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计划

初级中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概况(一)课题名称:初级中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二)承担单位:惠民中学(三)负责人:仲永生(四)研究时间:2014年4月——2016年8月二、研究的现状与趋势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的改革逐渐地由注重研究教,发展至注重研究学,以学论教,以学定教。

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期课改在学校面上实施已接近十年,“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渐渐变为教师教、学生学的行为,课堂教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但是,课堂教学离二期课改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当前课堂教学还存在较大的不足:第一、课堂总体上教师讲得太多。

大部分教师没有认识自己讲得太多.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或大部分学生能学懂的,教师还在给全体学生讲。

而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教师没有讲;或者讲了,学生未理解;或者没时间讲清讲透。

第二、学生的“潜意识”展示暴露不够。

学生,或部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展示不够;特别是学生的“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有的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课堂教学追求的是学生回答正确,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回答;教师乐意重复,多次重复教师自己的思维和正确的结论。

第三、教师对学生差异问题常常束手无策。

这种学生差异不仅包括学业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差异,还包括学业成绩好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学业成绩差的学生之间的差异。

上世纪80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提出了“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在上海乃至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教育部肯定,也获得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教育学者们的赞同。

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又产生了一些有一定影响的教学方法,如“后茶馆式”教学,杜郎口的教学方法等等。

这些教学方法共同的特色,就是“注重学生学”的实践研究。

因为“注重学”教学方法符合了教育的根本宗旨,“教是为了不教”;也符合教育发展大趋势:教育要走向合作,教育要走向对话,教育要走向学习共同体。

语文计划总结之中学语文组“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语文计划总结之中学语文组“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语文计划总结之中学语文组“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我校语文组将在上级相关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领导下,以“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改精神为核心,加强我校语文组的教学常规建设,全面更新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努力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高质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优秀的语文素养,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二、实验目标1、努力构建农村初中语文自主高效的教学模式2、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更新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行为,使我校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逐步提高三、实验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

从而使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四、工作要点1、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理论学习的认识,系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学为主”的观念,并且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

2、搞好实验前的检测,做好准备。

3、积极实验并建构“当堂达标”的高效教学模式。

4、期末进行必要的评价、搜集、整理和分析实验资料做好总结,实验教师写出阶段性总结和有关论文。

5、请有关领导专家以及其他优秀教师视导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调控。

五、实验对象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连续性,根据进修学校教研员的布置我们全校学生都是实验对象,其中以七年级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

七年级教师为重点实验教师。

六、实验内容1、研究适合我们学校情况的课题教学学案(学案、讲学稿、预习提纲)。

要符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更要符合学科特点,有实用性、有特色。

2、探索“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1)。

课题申报书:利用互动反馈技术以学定教的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申报书:利用互动反馈技术以学定教的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利用互动反馈技术以学定教的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名称:利用互动反馈技术以学定教的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关键词:单位申报申报级别: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课题类别:学科分类:研究类型: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课题的提出:“十一五”期间,我校进行了《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成效的策略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通过四年的实验,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互动反馈技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互动反馈技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造就了一批科研型教师;互动反馈技术使我校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在我校“十一五”课题研究中,通过大量的课例我们也发现,有的教师在设计按点时,能根据课文的重难点来预设,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与学生学情不相符的情况时,教师并没有以学生的实情作为教学的起点,只顾走教案,忽视学情。

同时,对课后做好数据积累与案例分析做得还不够好,这样也就导致了上课效率不高。

其实,互动反馈技术的优势之一就是时刻关注学情,而目前的现状却常常是学情模糊,使得互动反馈技术的优势——时刻关注学情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因此,教学的学情关注策略极端重要,特提出本研究课题。

2、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在维果斯基的支架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互动反馈技术的优势——时刻关注学情。

了解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然后通过互动反馈技术的现设功能以及四种支架的灵活运用,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他们很好地向最近发展区发展。

以学定教教研活动(3篇)

以学定教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主流。

以学定教教研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方式,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推进以学定教教研活动的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以学定教教研活动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以学定教的重要性。

2. 培养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3. 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以学定教理论培训邀请专家进行以学定教理论培训,使教师深入理解以学定教的核心思想,掌握以学定教的基本方法。

2. 教学案例分析组织教师观看优秀以学定教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3. 教学设计研讨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案例,进行教学设计研讨,提出改进措施。

4. 教学实施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5. 教学评价反思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评价,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6. 教学研讨活动定期开展以学定教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每月一次,每次活动2-3小时。

2. 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或教室。

3. 活动流程:(1)主持人介绍活动主题和目的。

(2)专家进行以学定教理论培训。

(3)教师观看优秀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4)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研讨,提出改进措施。

(5)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

(6)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7)总结发言,布置下一阶段工作。

五、活动评价1. 教师对以学定教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质量。

3.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课题指南 (一)学校对教师实施“以学定教”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 1

课题指南 (一)学校对教师实施“以学定教”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 1

课题指南(一)学校对教师实施“以学定教”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

1.学校如何有效落实研究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分析学情的常规工作。

2.学校如何指导教师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需求为目的变革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模式。

(二)调查报告:当前中小学生“以学定教”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对“以学定教”的实际情况进行的调研。

主要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学生学习起点状态、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教师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情况等方面。

(三)有效指导教师实施“以学定教”的经验与案例。

在学校教研组的建设中,以课改为导向,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情,以学定教,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备课;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情来进行辅导;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布置作业;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及引导其产生积极的自主学习情绪等。

“以学定教”既是理念又是策略,我们会对各种经验稿件从策略层面进行分门别类,比如从教学五环节方面着手分类等。

比如一方面在教学调研中通过作业检查、教师访谈、学生访谈等途径了解各年级的作业设计与批改;另一方面结合“课堂改进实验”,加强对作业环节改进的实践研究和指导。

再如,在教学方式强调教学中的师生平等,突出教学核心的“议”,提出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教学中要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和解决等。

教师实施“以学定教”的案例包括根据学生学情备课、设计教学模式,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师生互动学习,学生合作学习等方面。

值得深入研究的研究“以学定教”的细节有:1)研究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发言、神态、情绪波动2)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整体共性及个体差异性3)研究学生与教师课后交往的语态和动作神情4)研究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观察学生对新教材、新教法的反应6)观察学生的团体合作和小组互动7)关注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8)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对有效教学的影响9)关注学生在某个学科亮点形成的原因10)关注学生某个优秀品质11)研究特殊的学生的学情状况(随班就读的学生、外地生源学生等)12)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学法13)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喜好、兴趣及需求14)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产生的互动关系15)研究学生的思维(四)教师讨论1)如何让学生拥有高效的自主学习策略?2)如何让学生对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3)如何训练学生自我调节压力,自我控制不良情绪?4)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5)如何设置灵活的教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6)如何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7)如何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和修改学案?8)如何引导学生的兴趣与需求?9)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10)学案与教案的区别与联系在哪里?(五)学科教学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少教多学模式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理科实验教学研究;学生阅读、计算和表达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等。

以学为主科学教研活动(3篇)

以学为主科学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以学为主科学教研活动,旨在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以学为主教学理念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2. 探索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教育专家作以学为主教学理念的讲座,帮助教师深入理解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明确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2.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以学为主课堂教学,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 互动研讨:针对观摩的课堂教学,组织教师进行互动研讨,分析优点与不足,共同探讨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4. 教学设计比赛:鼓励教师结合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5.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讨活动,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活动过程1. 主题讲座:邀请教育专家作以学为主教学理念的讲座,使教师对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2.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以学为主课堂教学,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

3. 互动研讨:针对观摩的课堂教学,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析优点与不足,共同探讨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4. 教学设计比赛:教师们积极参与教学设计比赛,提交了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案,提高了教学设计的质量。

5.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讨活动,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活动成果1. 教师对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

2. 教师们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张掖五中“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教案设计说明

张掖五中“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教案设计说明

一、预习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备写时,要将上节课的家庭作业和本节课的学
习内容巧妙地柔和成预习作业让学生预习完成。该环节要求老师要以
精心设计预习作业为突破口,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做有效引导,并在学
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有效课堂。通过预习让学生知道教师的
授课意图,让学生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去掉过去学
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眼中有生。既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达
到使学生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这一环节的关键是要把温习旧知识的家
庭作业和预习新知识的课前预习任务穿插进行布置,它的有效性是看
教师在下一节课中,是否便于检查家庭作业,是否便于能将预习作业
和家庭作业巧妙的柔合并浓缩出来。由此,我们应该注意,家庭作业
习时的被动与盲目,使之找到自己主动学习的支点,以确立学生在课
堂上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既要分析教材,又要
分析学情,知道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有了哪些学习经验,在学习新
课时可能会出现哪些困难,学生通过预习作业的完成,什么地方已学
懂,什么地方还不会等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预习作业的具体
突出,促使学生的认识上一个台阶,认知结构得到逐步完善。从而使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具体经验的水平过渡到抽象概括的水平。四是不
仅要总结归纳出结论,更要概括知识的发生过程,探究问题的方法和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六、布置家庭作业

这一环节备写时,要求教师对本单元、本章节的教学重点知识点
有前瞻性、连贯性和一致性。特别是前后两节课教学的目标达成度,
的学习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也才能真正构建高效课堂。
四、分层当堂检测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备写当堂分层检测题时,要根据目标达成度,

“以学定教”的理论解读和实践课题

“以学定教”的理论解读和实践课题

提纲:
一、学生为本,以学定教 二、“教”,要符合“学”的特点和规律 三、三个经典经验的主成分分析 四、初步形成的若干基本认识 五、市东中学的主要研究项目
SDZX
一、学生为本,以学定教
1、以学生发展为本 三个价值原点: 学科发展为本,社会需要为本,学生发展为本。
2、以学定教:表征学与教的新关系 (1)学生是主体,“以学定教” 即“学”是“教”的根据和核心;相对于“教”,“学” 具有目的论意义。 (2)教师是主导,“以教促学” 即“教”要导向学生有效地“学”;相对于“学”, “教”具有工具论意义。
SDZX
五、上海市市东中学的主要教改项目
1、课堂教学综合改革项目
(1)指导思想 在自主学习、高效课堂、质量监测方面开展综合 教改。 (1)试点年级和学科 初预年级6个班+高一年级8个班;语、数、英、 理、化等学科。 (3)主要操作 A、基于集体教研,分工编制、集体使用《导学 案》。 B、基于《导学案》革新课堂教学功能和样式。
SDZX
三、三个经典经验的主成分分析
2、江苏省洋思中学经验(“六环节教学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省洋思中学形成了“以学定教, 当堂训练”的“六环节教学法”:
1)明示目标
2)自学指导
3)自主学习
6)当堂训练
5)问题指导
4)双基练习
SDZX
三、三个经典经验的主成分分析
3、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经验(“336”自主学习模式)
SDZX
二、“教”,要符合“学”的特点和规律
2、学生的学习准备
第三种实践形态 学生预习,并带着准备和问题走进课堂,课堂互动基于 学生的准备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少讲、精讲。 实践课题如: A、教学过程中的“事件”、“程序”、“规范”如何安 排才是更加有效的? B、“学习准备”是因人而异的,怎样的“学习准备”才 是更加有效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课题的
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十个年头,但由于我们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学校不少课堂教学仍以传统的“师问生答,师讲生练”的模式为主,学习过程表现为“接受——理解——巩固——解题”,无止境的题海战。

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低到极点,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辍学的念头。

传统教学方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从而掩盖了教学的真正价值。

这种现状是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极不适应的,同时更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主体性、创造性人才的要求。

要切实改变学生被动发展的处境,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就需要改革当前的课堂教学。

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正是在时代的呼唤下、在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中,在对自己工作感受中,着眼于现实与未来两个维度的理性思考的产物。

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变革,“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所以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一幕,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总是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举手,而且这少数的学生,都是
成绩优秀的。

老师认为他们理解了,全体学生就理解了。

这种现象就存在我们教师课堂中。

也正是因为这种小范围的师生互动,促使中下生越来越多。

如果学困生在每一节课中都得不到关注,长久下去缺漏的知识越积越多,问题也就越来越难以解决。

为此,提出了提高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试图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行为的教师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就是我们应该对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展开研究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研究现状
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研究,在全国许多地区和学校都进行了研究和实验,尤其以山东杜郎口中学最为出名,影响最大。

目前张家界地区有几所县城中学,也在这方面展开实验。

我们学校是一所边远农村初级中学,想借此次机会对此课题展开研究,走在我市是农村中学的此课题研究前列。

三、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理念
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
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2)建构主义的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人的心灵在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这种建构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使用先前的知识,学习者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超越所给的信息;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实例的变异性而受到重新建构。

由于要进行这种双向建构,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学习,必须时刻保持认知的灵活性。

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是不同的。

(3)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目前的教育状况
初中这个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最快,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形成,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认识、情感、意志、行为逐步养成,人格逐步完善。

这一系列的心理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教师的帮助与指导。

(4)现代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心理学主张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意发展策略。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
入为主,主动探究。

以自主学习、生生合作等方式,为“课堂教学”建构一个前置性平台。

“后教”中的“后”字则更是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对权威的弱化,它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以服务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打破以往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僵死的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目标。

(一)研究内容
1、“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的研究。

2、小学一、二、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的的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教案的撰写。

3、初中七年级数学、英语、地理、政治等科目的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教案的撰写。

(二)、研究目标:实现中小学教学中的四个转变。

(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以课题研究为契机,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彻底抛弃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

”的传统方法,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教材观的转变—由以本为本转变为以生为本;教学观的转变—由机械教给转变为自由习得;学生观的转变—由偏面单一转变为和谐发展
(2)、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学法指导的实践中,我们要相信所有的学生,从能创新,人人想创新,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

把问的权利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尽可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做到“变教学为导学。


(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得。

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问题,形成一种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4)、学习效果的转变。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研究从“还”字做起的。

为使教学时间的分配有重大的转变,让学生的参与时间增加到一节课二分之一乃至更多,优化时间结构不是降低内容本身的重要性,而是对学生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堂要引进“小组学习”形式,最大限度地扩大参与面,充分发挥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针对实验班级现有的课堂教学有效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

(2)、行动研究法。

立足于课堂的研究才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因此以课堂、课例的实践研究才是研究的主要方法。

(3)、个案分析法。

记录教学研究中的经典案例与课堂教学个案,进行研究分析。

(4)、经验总结法。

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得到从实践中得到的有意义的经验,并加以应用、推广。

七、主要研究措施和研究步骤
(1)、加强学习,丰富理论素养。

2011年上学期在主要研究人员之中开展读书活动。

一方面,课题组研究教师要学习“课程标准”和一些“教学情境”、“有效教学”、“建构主义”方面的书籍;广读一批教学期刊,研读一本教学专著,撰写一定的读书心得。

另一方面,上网搜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从中获得部分理论性较强的文章。

另外,课题组还定期组织研究教师相聚“理论交流”,在交流、切磋中不断提升参与者的理论水平。

(2)、突出活动,推动研究深入。

每学期举行四次课题研讨活动。

每次活动都围绕研究重点设置一个研讨的主题,安排3~4节课题研究课及“课题研究体会交流”。

让每次研究主题在理念与实践的碰撞中,在个体与群体的交融中得到澄清和
深化。

“专题交流”贯穿研究过程的始终。

一方面,针对教材中教学情境的分析、调整、补充和整合等问题的集中研究,放在四次课题研讨活动中进行,每次的“课题交流”,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对此展开交流和探讨。

另一方面,针对教学环节层面的研究,在对内容层面研究的基础上专设时间专题研讨,提炼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方法和原则。

最后,整理材料,撰写教案
八、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论文;
2、研究课教案。

广福桥镇中学
2011年3月2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