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土地利用细碎度综合度量与空间分异研究——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
空间粒度变化对县域农村居民点景观指数的影响——以江苏省大丰市为例
空间粒度变化对县域农村居民点景观指数的影响——以江苏省大丰市为例崔闪闪;刘庆;王静【期刊名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年(卷),期】2017(038)003【摘要】[方法]以江苏省大丰市2013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本数据源,利用arcgis10.0将其分别转化为50~500m以内以50m为间隔的10组栅格数据,利用fragastats3.4对9个景观指数进行计算,[目的]分析其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特征及其粒度效应.[结果]研究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小斑块所占比例较大,面积在1hm2以下的斑块占总斑块数的80%以上,整体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农村居民点景观指数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其中随粒度增大而增加的有平均斑块面积、景观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随粒度增大而降低的有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形状指数、聚集度指数、结合度指数和分离度指数.粒度响应最敏感的指数为斑块个数和斑块密度,具有中等敏感性的指数为平均斑块面积、分离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结合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斑块形状指数和景观总面积对粒度响应的敏感性较低.[结论]综合各个景观指数的变化特点发现,粒度的增大最终将导致研究区居民点景观斑块形状更加规则,最大斑块的优势度上升,景观破碎度降低,景观斑块间连通性降低且分布趋向分散.该研究可为农村居民点规划与生态评价提供依据.%Taking the 2013 year′s land survey data on the rural settlement in Dafeng county of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basic date source, this paper transformed the vector data to raster data from 50~500m by step length of 50m interval based on Rule of Centric Cell by using ArcGIS10.0 software, calculated thenine selected landscape indices using Fragstats 3.4 software, and analyzed the effect of the rural settlement landscape pattern which was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grinds of administrative cent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mall patch was in a large propor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the number of the area less than 1hm2 reached 80% of the total patch, and showed a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large dispersion, small Aggregation".The rural settlement landscape indices all had strong scale effect.The increase of granularity increased the average area of patches, the landscape area, and the largest patch indices, and decreased the numbers of patches, the patches density, the patch shape index, the landscape aggregation index, the patch cohesion index and landscape division index.In all of these landscape indices, the most sensitive indices to the granularity were the number and density of patches, the middle sensitive indices were the average area of patches, the aggregation index, and the division index, and the low sensitive index were the cohesion index, the largest patch index, and the patch shape index.It concluded that the increase of granularity would lead to the shape of patches be more inerratic, increase the degree of the dominance of the largest parch, decrease the degree of fragmentation of the patches, and disperse the patches distribution.This study can provide an evidence for rural settlement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evaluation.【总页数】7页(P20-26)【作者】崔闪闪;刘庆;王静【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 100035;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 100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2.82;S127【相关文献】1.空间粒度变化在时间序列上对景观指数的影响——以环洱海区域为例 [J], 张静雨;王天山;张景秋2.空间粒度变化及土地利用分类对景观指数的影响——以山西省闻喜县为例 [J], 高艳;毕如田;曹毅3.基于复杂网络的辽宁省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J], 危小建;肖展春;侯贺平;陈竹安4.基于Voronoi图与景观指数法的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钟紫玲;王占岐;李伟松5.重点农区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以河南省为例 [J], 杨孟豪;刘阿敏;曹连海;闫安;王诗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以
江苏省为例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尤其在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当下,城市土地的利用呈现出越来越高效和集约的趋势。
而如何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并分析其空间差异,则是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宏观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为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选取2011年和2018年两个时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城市类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效率进行评价和排名。
同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和空间扫描统计法,探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
三、预期结果和贡献
本研究预期能够评价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情况和空间差异特征,揭示城市类型、区位条件等因素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及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同时,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贡献,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空间分析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定量评价的土地整治实施效果时空分异研究
基于定量评价的土地整治实施效果时空分异研究土地整治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理、推进土地资源健康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论文以宁镇扬丘陵区2009年以来已经完成的土地整治项目为研究区,从整治强度、建设力度、利用便利度三个方面科学评价土地整治活动,研究发现土地整治后,项目区耕地面积有所增加,道路、沟渠、林网等农田基础设施显著增加,田块利用便利性有所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全面改善,但整体上土地整治水平有下降趋势。
标签:土地整治;土地整治水平;时空分异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区域资源环境、实现区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
近年来,从不同角度针对土地整治活动评价的研究越来越多,涉及到土地评价的多个领域[2],大量整治评价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方面[3],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元化[4-5]。
现有研究对土地整治活动实施效果的综合表征与量化[6-7]相对较少,只有深入、综合地对土地整治水平进行评价,才能科学评价区域土地整治活动。
论文以投入、实施、利用三个方面为视角选取指标,系统、定量表征区域土地整治活动,表征土地整治水平,并开展“土地整治度”的综合测度与时空差异研究。
一、研究区概况及整治项目的选择宁镇扬丘陵区是江苏主要的低山丘陵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呈现生态林地保护、耕地主导、快速城市化等多种土地利用变化模式,土地整治的基础条件、整治内容、工程标准等也必然存在相应的区别。
因此,研究将环境与资源保护与土地整治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区域内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更具科学意义。
研究选取2009年以来竣工的省以上投资土地整治项目,其中金坛6个、溧阳5个。
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指数因子的确定土地整治水平的表征采用投入强度、设施建设情况、利用便利性来表征,共3个准则层;涉及10个基础指标层,分别是项目建设规模、投资强度、耕地比例、路网密度、沟渠密度、林网密度、基础设施配套率、土地平整度、田块规则度和田块聚集度。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为例
省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经历时近三年,大部分市县已经或将近完成辖区内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任务,设区市总体规划形成了包括市域、市辖区和中心城区三个空间层次的规划成果,县(市)总体规划形成了包括县(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次的成果。
三年多的规划编制实践增强了地方对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认识,同时发现多类矛盾与问题仍待解决。
本文在总结编制实践基础上,探索后续工作思路,为建立全域一体、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积蓄力量。
1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大意义1.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国土空间规划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1]。
一方面,要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第一价值观,应对长期以来陆海国土空间的粗放低效利用与无序扩展问题;另一方面,国土空间规划展现国土“大安全观”,应对资源环境紧约束下日益凸显的国土空间安全风险,守住自然安全边界和底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2]。
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将在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促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1.2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好家园国土空间规划是高质量发展引领下高品质美好家园建设的基础支撑。
国土空间规划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有效应对“城市病”、建设美好人居环境方面具有引领作用,已经成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摘要 文章以江苏省内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践为基础,对2020年以来三年多的工作推进和形成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归纳,总结了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开发边界外规划用地指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重点强化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容,严格落实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管控措施,不断提高存量土地利用效率的多种途径,提出完善城镇开发边界外相关规划指引的实现路径。
基于县域尺度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丰县为例
An a l y s i s o n La n d s c a p e S p a t i  ̄ P a t t e r n s o f La n d—u s e a n d I n l f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a t Co u n t y S c a l e
( S c h o o l o f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S c i e n c e , N a n j i n g N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j i n g 2 1 0 0 2 3 , C h i n a )
。。。。 。。。。。 — —
A Ca s e S t u d y o f F e n g x i a n i n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GENG Hu a n— x i a, Z HANG Xi a o— l i n, L I Ha n g— b o, LU We i —t i n g, ZHANG Ch a o— y a
s i o n wa s h i g h, hi t s p h e n o me n o n a g r e e d t h a t t h e r e we r e la f t l a n d s a n d i t wa s a b a c k wa r d c o u n t y o f F e n g x i a n; F a r m l a n d a n d g a r d e n pl o t h a d h i g h e r a g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79期)2009(1)Journal o f Huazho ng A gr icultural U niver sity(Social Sciences Edit ion)收稿日期:2008O 10O 12作者简介:许恒周(1981O ),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土地经济与管理。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许恒周,姜福洋,殷红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摘要 文章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出发,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角度构建了江苏省各地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其综合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提出了江苏省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整体潜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集约度;综合评价;城市土地利用中图分类号:F 30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O 3456(2009)01O 0029O 04Evaluation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and Regional Difference)A Case Study in Jiangsu ProvinceXU H eng -zhou,JIANG Fu -yang,YIN H ong -chun (School of Manag ement,T ianj in Univ er sity ,T ianj in,300072)Abstract Fr om the conno tation of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this paper sets up an ev aluatio n index system of land intensive use fro m the angle of so ciety ,econom y and ecolo gical benefit.T hrough the com -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reg ional differ ence,this paper puts fo rw ar d so me sugg estio ns on ur -ban land intensive use of Jiangsu pro vince.Key words intensity ;com prehensive evaluatio n;urban land use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是从农业土地集约利用借鉴而来,其基本涵义就是针对一种农业土地利用用途,通过在土地上增加投入(资本、劳动),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
县域尺度的国土主体功能区划研究——以江苏省海安县为例
in v t n b cu e i fcste c mp e e sv e in ta a n y fn t n lp p ris a ig Haa o ny i in s s a x mpe, n o a o ea s t ae o rh n ie rgo th s ma u c o a r et . kn in cu t n Ja gu a l ea l i h h i o eT l
Ab t a t T e s b i i o fman f n t n r go ft ri r s d f r n r m l t d t n lr g o aia o s a d i d ma d t o oo y sr c : h u d vs n o i u ci e i n o e r o y i i e e tf i o t o a r i i a e i n z t n , n t e n s meh d l g l a o l i
国 土 与 自 然 资 源 研 究
・ Βιβλιοθήκη 1 ・ 8 T ERR T I ORY & N URA ES AT L R OURC S S UDY E T
2 1 . 0 0 N0 2
文章编号 :03 7 5 ( 1 )2 0 1- 2 10 - 8 32 0 0 - 0 8 0 0 基金项 目: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 目( 编号 O S1 9 0 5 ) 8J 70 0 8 )
农村土地整理与集约利用——东海县洪庄镇薛团村的调查与启示
资源 禀 赋 一般 , 区位 优 势 不 明显 , 经 其 作 为 薛 团 推 动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关 键 突 报 的 同时 , 对 培 育 的储 备 项 目 , 前 部 , 针 提
通 做 好 与总 、分 行 审批 部 门的 工作 对 接 , 济 发展 的基 础 条件 并 不 突 出。近 年 来 , 破 口。 过 对全 村土 地进 行 科学 规划 和 集 保 持 了投 放 项 目数 量 及 贷 款 规 模 在全 这 个 村 从 实 际 出发 ,通 过 实 施 土地 整 有 序 整理 , 中 力量 推进 农 民集 中居住
规模。 严 密贷 后Fra bibliotek 管 。加 强 已投放 项 目监
好 头 、 个 漂 亮仗 , 打 又可 以节省 土 地 、 再
造 出耕 地 ,为全 村 的 长 远 发 展 留足 空 间 , 下坚 实 基础 。 打
I地 整 : 民 喜 迂 新 家 同 二 农
深 入 调研 、 准 路 子 , 实 施 土 地 找 把
新农 村 建设 是 一 项 内涵 丰 富 的 系 关部 门和 镇村 干 部积 极 开 拓思 路 , 造 及 时收回本息 , 为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 认 识 : 创 既然 群众 认 为 改善 居 住 条件 是 性地 提 出 了资金 筹 措 的办 法。 国土部 村 基 础 建设 的 中长 期信 贷 支持 , 下 了 统 工 程 , 打 县
动 ,整合 全市精干力量成立项 目初评
组, 深入 项 目单 位 进 行全 面 评 估 , 白天
黑 夜 连轴 转 , 快 做 好 可行 性 论证 和 申 尽
报 工 作 。另一 方 面 , 抓 好 在 手项 目申 在 那 因势 利导 , 将 薛 团 村 位 于 江 苏 东 海 县 洪 庄 镇 西 工作 , 就应 该 顺应 民意 ,
县级尺度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以四川梓潼县为例
第 4期
西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 l2 o 4 0 _6 N . De . 0l e2 1
21年 1 01 2月
Ju a fS uh e tU ies yo ce c n eh oo y o r l o tw s nv ri f in ea dT c n lg n o t S
l v l fdf r n it n,a d t e h l o t e e s f m e we tr i s a d mo n an i g a ae sg i — e e i e e t i o f ao n i s t h a t r h l o t s n h l n u ti s P n b r in f h e l i
cn yd f et rm m u t naes aduecn e t t n ijs teo p se a dted e i i a t ie n o o na ra ;l —s o cn a o th p oi , n i r t i s - l fr f i n ri su t h vs y s g
i c o re a l n e,f x mp e,t i a e t d e h p ta a ito fln s t cu e i rh s ih n hi y h sp p rsu id t e s ailv rai n o a d u e sr t r n No t we tS c ua l u l
计分析与景观结构指数法为主 J 。本文在借鉴前 人研究的基础上 , 结合景观生态学景观结构指数法 和 GS I 空间分析方法, 以四川梓潼县为例 , 对川西北 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及其 区域差异进行研究 , 旨在 从县级尺度分析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优劣态势, 为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土地可持续利 用 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的编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第6期曹芳东,等: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27.图31996,2001。
2007年LISA聚集图及显著性检验Fig.3LISAdustermapandsilm砺c柚∞test(1996,2001,2007)软肋,沛县出现在低—低区域主要由于相比西部的丰县其经济实力稍强,比铜山又稍微弱,所以虽然处在低一低区域,但是并不是很明显。
高一高区域则一直是苏锡常地区,多年来没有变化,表明苏锡常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江苏省县域经济相互影响最为强烈、交流最为频繁的地区。
同时,苏中地区仍然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但并不显著。
由此不难看出,江苏省县域经济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缩小并不表明全省经济已经迈向协调发展的健康之路,而恰恰是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反映,随着政策的不断改善和调整,苏南与苏北内部县域的经济差异有可能缩小,但苏南、苏北之问的区域差异仍有扩大的趋势。
2.4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检验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Kruskai—Wallis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对江苏省三大区域,即苏南、苏中、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Maron’,指数值和LocalMoran’S,指数变化进行差异性判别分析得出,在1996--2007年间,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体现在LocalMoran’s,增长率也有明显的差异,表明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趋同现象很小,扩大趋势明显,分析结果与空间自相关检验的结果较为吻合,此种局面将进一步加大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
3结论与讨论(1)从1996--2008年,江苏省县域间经济发展经历了先下降再上升的历史过程,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无论上升还是下降,整体的变化幅度并不明湿;就总体来看,加权变异系数旱现下降趋势,表明江苏省县域问经济发展差异在呈现缩小的态势。
(2)运用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方法相结合,较好地分析了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不同区域县域经济发展呈现集聚态势,具有较高的空间自相关特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作者:曹芳东, 吴江, 徐敏, Cao Fangdong, Wu Jiang, Xu Min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46刊名:地域研究与开发英文刊名: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2010,29(6)被引用次数:37次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 20062.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1(2)3.罗仁福,李小建,覃成林中国省际经济趋同的定量分析[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02(1)4.管卫华,赵媛,林振山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空间结构变化[期刊论文]-地理研究 2004(4)5.孔令强,王光玲因子分析法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企业经济 2006(8)6.欧向军,陈修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4(3)7.Gastwirth Joseph L The Estimation of the Lorenz Curve and Gini Index 19728.Theil H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Theory 19679.Tsui Kai-yuen Econimic Reform and Interprovincial Inequalities in China 199610.蒲英霞,葛莹,马荣华,黄杏元,马晓冬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期刊论文]-地理研究2005(6)11.张昆,张松林美国马萨诸塞州华人空间分布自相关研究[期刊论文]-世界地理研究 2007(1)12.Barro R J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section of Countries 1991(02)13.潘竟虎,张佳龙,张勇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ESDA-GIS分析[期刊论文]-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14.欧向军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结构分析[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2)15.马晓冬,马荣华,徐建刚基于ESDA-GIS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4(6)16.陈思源,曲福田,曹大贵,李典友ESDA支持下的城市地价分布信息提取[期刊论文]-国土资源遥感 2006(3)17.张昆,张松林美国马萨诸塞州华人空间分布自相关研究[期刊论文]-世界地理研究 2007(1)1.杨贺,刘金平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分析[期刊论文]-经济经纬 2012(01)2.王一涵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分析[期刊论文]-东方企业文化 2014(09)3.朱传民,黄雅丹,吴佳,刘平辉基于综合农业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差异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江西省为例[期刊论文]-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03)4.李芳林,李海鹏江苏省环境保护投入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路径[期刊论文]-中国集体经济 2014(10)5.董传岭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126.刘玉,潘瑜春,陈秧分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动态研究[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12(05)7.廖翼,周发明,唐玉凤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14(02)8.李建新,梁阁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兼与珠江三角洲的比较[期刊论文]-当代经济 2013(13)理 2013(02)10.王培安,白永平,纪发俊中国西北地区与东部地区跨区域金融流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干旱区地理 2012(02)11.潘竟虎,贾文晶中国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5)12.肖太梁,杜鹏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研究[期刊论文]-河南科学 2014(03)13.李航飞,唐承财,许树辉,左盘石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广东省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期刊论文]-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14.张树君,朱勤东不同空间权重视角下的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性分析[期刊论文]-发展研究 2014(03)15.洪彦,王列辉,杨华玮,杨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5)16.范闯,刘成杰重庆市区县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1)17.许淑娜河南省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分析[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5)18.曹芳东,黄震方,吴丽敏,徐敏基于时间距离视域下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测度与空间整合--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12(12)19.杨奎奇,苗天青,欧向军江苏省城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研究[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1)20.夏永久,朱喜钢,储金龙安徽省区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研究[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04)21.孟德友,李小建,陆玉麒,樊新生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期刊论文]-经济地理2014(02)22.任志安,何宏春欠发达县域经济增长因素决定及其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安徽省北部地区县域的经验分析[期刊论文]-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2(02)23.米楠,卜晓燕,米文宝宁夏六盘山区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15(04)24.茹乐峰,张改素,丁志伟,赵威我国西部地区市域经济的时空差异研究[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2)25.杨奎奇,史春云,汪应宏中国典型城市群住宅地价空间特征研究[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13(06)26.孙方,丁志伟,赵威2000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市域经济时空分异研究[期刊论文]-华东经济管理 2014(03)27.雷军成,徐海根,曹铭昌,关庆伟,丁晖1990-2008年江苏省土地利用特征及MSA指数变化分析[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 2015(01)28.何宏春皖北地区县域经济增长因素决定及其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129.洪凯农田水利管理效率的空间差异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学位论文]硕士 201330.蔡宇飞基于开发区生命周期理论的国家级经开区与高新区发展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13引用本文格式:曹芳东.吴江.徐敏.Cao Fangdong.Wu Jiang.Xu Min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6)。
土地细碎化、地块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益——基于江苏省调研数据的经验分析
[2 ] 国的 1 /400 , 不 到 日 本 和 韩 国 的 一 半 。 Ad-
一、 引言
土地细碎化普遍存在于人多地少的东亚地 在我国表现尤为明显。 家庭联产承包释放 区, 为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提高农民收 了制度红利, 入和缩小城乡差距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也引 发了质疑和讨论。当时根据土地质量和位置远 忽略了农户在农业 近等按家庭人口均分土地, 生产上存在的异质性, 使得每个农户拥有许多 空间分割、 大小不等的地块。 因继承或家庭人 口变动进行的土地调整更是加深了细碎化程 度。赵冈认为无论是唐宋时期的定期收回后的 重新分配还是近代土地的私有化和市场化, 中 而且有不断 国不仅始终存在土地细碎化现象, 加剧的趋势
二、 文献综述
在人多地少且农村大量存在富余劳动力的 条件下, 土地细碎经营是农户追求收入最大化 时的理性选择结果。不同作物种植和收获季节 的不同, 有效避免了农业劳动力农忙时不足, 农
82
本, 机械对劳动的低成本替代很难
[20 ]
。 Jha 等
总第一四○期 土地细碎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因地区农
第 30 卷
第4 期
总第一四○期
土地细碎化 、 地块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益
— — —基于江苏省调研数据的经验分析
卢华,胡浩,耿献辉,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摘要: 基于江苏省淮安、 扬州和徐州三地农户调查数据 , 从投入产出和平均成本角度实证检验土地细碎化和地 块规模对农业产量和成本的影响 。研究发现, 农业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特征 , 土地细碎化通过改变要 , 。 素的边际产出弹性而作用于整个农业生产系统 从而降低农作物产量 农业劳动机会成本越高的地区 , 负面影响更明显, 辛普森指数每增加 1 个单位带来平均成本增加 39% , 地块规模适度扩大有利于平均 成本下降, 地块规模每增加 1 个单位带来平均成本下降 8% 。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 , 适度扩大地块规 有利于发挥潜在的地块规模经济效应 。 模, : ; 地块规模; 平均成本 关键词 土地细碎化 作者简介: 卢华,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 研究方向为农业及关联产业 ; 胡浩, 农学博士, 南京农业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耿献辉, 管理学博士, 南京农业大学经 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 , 。 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农业及关联产业 “新时期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研究 ” ( 71333008 ) ;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 基金项目: 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粮食 项科研基金项目( 20130097110033 ) ; 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 PAPD ) ; 南京农业大学 ; 江苏省 2015 年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 KYZZ1500167 ) 安全研究中心” 0307 收稿日期: 2016 7023 ( 2016 ) 04008110 中图分类号: F323 ;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基于定量评价的土地整治实施效果时空分异研究
基于定量评价的土地整治实施效果时空分异研究土地整治是指通过对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和优化配置,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土地整治的实施效果直接关乎到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以定量评价的方式,研究土地整治实施效果的时空分异。
一、评价指标概述为了全面评价土地整治实施效果,本文采用pca方法(主成分分析法)选取综合评价指标,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
其中,经济方面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社会方面包括教育投入、卫生投入等;生态方面包括林草覆盖率、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面积等。
二、时空分析方法为了研究土地整治实施效果的时空分异,本文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和地理可视化。
首先,使用k-means聚类方法,将不同地区的土地整治实施效果进行分类,以便进行后续的比较和分析。
其次,结合GIS软件,通过地图和空间分析进行可视化展示,深入揭示实施效果的时空分异特征。
三、评价结果根据pca方法分析,我们发现在经济方面,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最高,分别为45.1%和30.2%,说明土地整治实施后经济效益提高显著。
在社会方面,教育和卫生投入的贡献率分别为24.5%和21.3%,表明社会效益也有明显提高。
在生态方面,林草覆盖率和水土保持的贡献率分别为35.8%和24.6%,说明土地整治实施后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通过k-means聚类分类和GIS空间分析,我们发现土地整治实施效果时空分异明显。
一方面,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东海市、渤海市和南海市等城市综合实力和土地整治实施效果明显优于中西部内陆城市;另一方面,西部农村地区的土地整治实施效果整体较差。
这些结果表明,土地整治的实施效果跟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地域和环境的差异也会影响土地整治实施的效果。
基于破碎度分析的耕地格局与空间分区研究——以安徽省灵璧县为例
张晓瑞,周艳,邵薇,等.基于破碎度分析的耕地格局与空间分区研究——以安徽省灵璧县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3,54(6):748-758.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3,54(6):748-758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ttp ://DOI:10.3969/j.issn.1000-1700.2023.06.012收稿日期:2023-07-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81);合肥工业大学科研项目(W2022JSFW0959)第一作者:张晓瑞(1976-),男,博士,教授,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基于破碎度分析的耕地格局与空间分区研究——以安徽省灵璧县为例张晓瑞1a,b ,周艳1a ,邵薇1a ,王振波2(1.合肥工业大学a.建筑与艺术学院,b.数字人居环境研究实验室,合肥23060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耕地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耕地用途、强化耕地管制、把握耕地格局是当前耕地保护不容或缺的部分。
基于县域尺度,选取Fragstats 共5个一级类景观指标,分析指标数值,权重计算各类指标得到耕地破碎度空间分异情况,再利用莫兰指数与冷热点分析空间自相关性剖析耕地破碎度格局。
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47,标准差为0.19,破碎化最小值为0.16,最大值为0.77,耕地破碎化呈现出“分层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征;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指数为0.322,且通过置信度检验,由局部空间自相关得到冷热点分析。
最终基于综合指数划分出高中低破碎度分区,及基于冷热点分析划分出的集聚与离散分区。
灵璧县空间分异格局差异性明显,整体表现为“北部高、中部低、南部低”的破碎度格局;在耕地现状上,破碎程度反映了耕地减少或调整的间接原因;在耕地保护层面,应当落实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实行小田变大田,整合闲置耕地,优化连片耕地;在耕地发展规划层面,利用破碎分区发展多价值的耕地景观,提升耕地利用效益,带动乡村整体耕地格局发展。
江苏省县域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及其分异特征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Spatial Distinction of Land Use Efficiency in County Area of Jiangsu
Province
作者: 胡毅[1,2];乔伟峰[1,2,3];万懿[1,2];何天祺[1,2];柴逸贝[1,2];毕云龙[4,5]
作者机构: [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江苏南京210023;[2]南京师范大学乡村振兴
研究院,中国江苏南京210023;[3]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江苏南
京210023;[4]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中国北京100035;[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
与资源学院,中国北京100083
出版物刊名: 经济地理
页码: 186-195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1期
主题词: 土地利用效益;热点分析;耦合关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江苏省
摘要:在阐述土地利用效益内涵及其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自然间断点法和热点分析法分析了江苏省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及综合效益的空间格局特征,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判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发展程度,并着重分析了苏北地区协调度失衡的原因,最后提出未来发展的政策及建议。
结果表明:①江苏省土地利用三种效益区域差异悬殊,经济、社会效益空间集聚特征显著,生态效益区域分布相对均衡;②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差异显著,梯度结构较为明显,总体上由苏南到苏北逐渐降低;③苏南环太湖地区及长江两岸县市协调度相对较好、苏北"宿淮连盐"协调度普遍较低,在空间上集聚分布;④苏北地区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度失衡主要是受土地利用三种效益的复合影响。
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的主成分研究
原始变量 8 .9 % 的信息。考察得 到的因子提取 84 8 结果 , 由于其还不 能明显的反映主成分所包含 的指 标信息 , 所以将其进行正交方差最大旋转 , 得到旋转 后的因子提取结果和因子回归系数 , 见表 4 。
平呈 正相关 。最后提 出 了江 苏省城 市约利 用 ; 标体 系 ; 指 主成 分分析 ; 空间
中图分类号 :79. 1 3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一 120 )2— 05— 4 6 1 l8 (0 6 0 02 0 1
20 06拄
根据 以上原则和城 市土地集约利用经济效益、 社 会效 益 和生态 效 益 应 相 互 协 调 统 一 , 构建 城 市 土 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如表 1 。
表 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
(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划分 三) 本文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划分标准可 如 表 2 。
江 苏 省 城 市 土 地 集 约 利 用 空 间 差 异 的 主 成 分 研 究
黎 一畅 ,周 寅康
( 南京大学 城市 与资源学 系, 江苏 南京 20 9 ) 103
摘
要 :城 市土地 集 约利用是 城 市发展 的必然要 求。从 区域 空 间的 角度 , 立 城 市 土地 集 约利 用指标 建
体 系,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江苏省 l 3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 了测度 , 并结合 GS I 技术对 结果进行 了划分。结果表明: 1 苏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最为集约 , () 苏中次之 , 苏北城 市土地低度利用 ; ( ) 江 苏省域 空 间上 , 市土 地集 约利 用呈 阶梯 状分 布 ;3) 苏省城 市 土 地 集约 利 用 与 经济发 展 水 2在 城 ( 江
县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差异分析_以江苏省贾汪区_吴江市为例
江西农业学报 2010,22(2):159~164Acta Agriculturae J iangxi县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差异分析以江苏省贾汪区、吴江市为例刘培学,张建新,王艳,李冠英 收稿日期:2009-12-04作者简介:刘培学(1987-),男,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管理与规划。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摘 要:以江苏省苏北的徐州市贾汪区、苏南的吴江市两个典型的县市级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以社会经济土地数据和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依据,采用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等指标,以及景观生态学中关于结构数量的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1996~2005年间各类用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及其驱动机制作了对比分析,城市化因素、二三产业比重、城乡收入差异、人口密度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上有较大差异。
综合体现不同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和影响下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异规律,在苏南向苏北产业转移初期的大背景下为江苏“省直管县”以及类似地区的土地调控差异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驱动机制;贾汪区;吴江市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10)02-0159-061 引言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是受自然条件、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政策、技术进步、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驱动。
而土地利用变化反过来会导致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进而又会影响到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影响到区域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化、区域发展政策、区域人类活动的行为方式等。
二者是一种协同、互动的演进关系[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能体现人类活动的过程,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中作用机制的认识[2]。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省市级尺度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相关性、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对比、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的对比进行了研究[3~5],国内外对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一地区、长时间的研究,对不同地区、相同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比较分析相对较少[6]。
江苏沿海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研究
【摘要 】城镇化是一个地 区经济发 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 的重要动 力。以江 苏沿海 14县 (市、
区 )为研 究对象 ,从人 口、经济、社会和 生态四大方 面选取 了 13个指标 ,采用熵值 法结合 GIS技 术 ,对江 苏沿海地 区县
域 尺 度 城 镇 化 发 展 水 平 进 行 了研 究 ,得 出 : (1)江 苏沿 海 地 区县 域 城 镇 化 水 平 整 体 上 呈 现 由 南到 北 递 减 的 趋 势 ,通 州 括连云港 、南通 、盐城三市 ,地处我 国 沿 海地区 中部 ,是沿海 、沿长 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 局 主轴线交会 区域 ,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街 国际 大 都市上海 ;北边与环渤海地 区相 连 ;西连新亚欧大陆桥和长 江黄金水道 ;东 临黄 海 ,与 日本 、韩国隔海相望 。江苏沿海地 区处 于北亚热带 向暖温带过渡地 区,海岸线全长 954km,属于 海 洋性季风气候 ,冬季 干旱 ,夏季湿热 ,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 温 为 l3— 15℃ ,年 平均 降水 量为 900~ 1050mm。江苏沿 海 地 区土地 资源丰富 ,人均耕地 面积达 到 1541m ,超 出全省平均 水 平 153.41m ;沿 海 滩 涂 面 积 达 到 68.73万 hm ,是 亚 洲 最 大 的海岸 滩涂湿地之一 ,约 占全 国总资源 的 1/4。截 止 2014年 , 江 苏省 沿海 三 市地 区生 产总值 达 11454.20亿元 ,一 、二 、三 产 业产 值分 别 为 1091.05亿 元 、5484.43亿元 、4878.72亿 元 、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为 9.53:47.88:42.59;三 市 年 末 常住 人 口达
韩爽,等:江苏沿海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研究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空间差异研究_黄飞飞
。对提取出的第一主成分 F1 命名为 的因子载荷矩阵 (表 2) 第三主成分 F3 命名为经济效益因子。
经济发展水平因子,第二主成分 F2 命名为经济结构因子,
表 1 因子特征根和贡献率
Tab.1 Factor Eigenvalue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 [21]
分析,主成分分析可以将原来的多个指标综合成一个或几个 指标,并且这些少量指标可以反映原来多个指标的绝大部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信息 [23]。 通过分析, 14 个指标间的 KMO=0.839,表明各变
量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适合作因子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 1 的 主 因 子 选 择 原 则 , 选 入 特 征 根 分 别 为 8.602、 1.937 和 1.049 三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度为 82.777% ,包含了绝大 部分信息 (表 1) ,采用方差极大法正交旋转得到更加清楚
DOI:10.13959/j.issn.1003-2398.2009.02.012
人文地理
文章编号 :1003-2398 (2009 )02-0084-06
2009 年第 2 期 总第 106 期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空间差异研究
黄飞飞 , 张小林 , 余 华 , 崔开俊
(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 南京 210046 )
fi用2式计算江苏省各县域单元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系数localmoran?slip005再将计算结果与对应图形数据连接利用gis专题制图功能生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布图局部空间自相关系数分布图fig3thespatialdistributionoflocalmoran?si江苏省县域经济实力空间差异分析31全省经济格局从南向北呈现三峰两谷的空间格局地级市市区的经济实力高于周围县的经济实力结合图2图3可以看出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地级市市区包括苏州无锡南京扬州泰州南通淮安徐州连云港9个地级市的市区从南向北依次形成三个经济实力高峰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流量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流量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以江苏省为
例
彭慧
【期刊名称】《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年(卷),期】2022(45)8
【摘要】针对三次调查取消线状地物以及二次调查以来市、县两级行政区划调整频繁的特点,以江苏省二次调查成果、三次调查成果和最新行政区划为基础,研究探讨了一种基于线状地物重构面的流量分析方法并进行了精度验证,为准确分析江苏省三次调查和二次调查十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提供了技术依据。
【总页数】3页(P223-225)
【作者】彭慧
【作者单位】江苏省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71
【相关文献】
1.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互联网+”举证新技术分析——以桂平市国土调查为例
2.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三大类变化分析研究——以浙江某县为例
3.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标准分幅接合图表制图关键技术研究
4.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坡度图制作关键技术研究——以A地区为例
5.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图件编制技术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耕地景观细碎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耕地景观细碎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王学;徐晓凡【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年(卷),期】2022(38)16【摘要】耕地细碎化是中国耕地利用效率提高和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制约因素。
2014年以来中央政府试图通过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以实现耕地细碎度降低和适度规模经营耕地的目标。
然而,少有研究开展中国全域尺度的耕地细碎化趋势分析,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相关实施效果也尚不明晰。
该研究基于长时序土地利用数据,辅以景观格局指数、趋势分析和动态面板模型等方法,对1990—2020年中国耕地景观细碎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识别,并剖析了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对耕地景观细碎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1)中国耕地景观细碎度大致呈“平原、盆地低、山地、高原高”的分布格局,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四川盆地、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等地区耕地景观细碎度低,而二三级地势阶梯过渡地带以及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南丘陵等地区耕地景观相对细碎;(2)1990—2020年中国耕地景观细碎度大致呈“持续细碎化-细碎化改善-波动细碎化”变化特征,其中2004—2013年耕地景观整体呈细碎化趋势,超过70%的县域耕地斑块密度(Patch Density,PD)/形状指数(Landscape Shape Index,LSI)显著增加、聚集度指数(Aggregation Index,AI)显著减小,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以及两广地区,但2014—2020年70%的省份耕地景观细碎度有所改善,以两广地区表现最为典型;(3)土地流转政策显著降低了耕地景观细碎度,此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非粮化耕地利用、坡度以及灌溉条件等因素也是影响中国耕地景观细碎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该研究从全域尺度剖析了中国耕地景观细碎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揭示土地流转政策等因素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耕地景观细碎度变化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分析提供新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构建了 S 指 数 、 J 指 数 和I 指 数 3 个 指 数 对 土 地 细碎度进行衡 量 。 也 有 学 者 从 景 观 生 态 学 的 角 度 ,
1 2, 1 3] , 通过不同的景观 指 数 来 衡 量 土 地 细 碎 度 [ 但是
因此 , 土地细碎 化 问 题 的 研 究 已 经 成 为
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 . 1 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本文以 2 0 1 0年东海县1 ∶ 5 0 0 0土地利用现状 并 从 中 提 取 所 需 地 类 进 行 分 析。 考 图为工作底图 , 虑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实际用地类型存在一定的差 异, 笔者以东海县航片图对该底图进行了校正 , 主要 针对底图上耕地 、 建设用地与实际地类不符的两种 一是一些已经通过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耕地 , 情况 : 在土地利 用 现 状 图 上 为 已 建 设 用 地, 而实际上是 耕地; 二 是 由 于 一 些 历 史 遗 留 问 题, 底图上为耕 而实际上是建设用地。对 底 图 进 行 处 理 后, 在 地, 并以乡镇为评价 A r c G I S 9 . 3 软件中提 取 所 需 地 类 , 单元空间重采样后形成 1 0 m×1 0 m 栅 格 图 像。本 文选取耕地 、 居民点用地 、 基础设施用地及生态用地 为研究 对 象 , 其 中, 耕地包含 水田、 旱 地、 水 浇 地、 其 居 民 点 用 地 包 含 城 市、 建 制 镇、 村 他可调整耕地等 , 庄居民点等 , 基础设施用地包含道路 、 机场 、 码头 、 采 矿用地等 , 生态用地包含草地 、 园地 、 林地 、 水库等 。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 地处 3 4 ° 1 1 ′ 3 4 ° 4 4 ′ N, ~ 1 1 8 ° 2 3 ′ 1 9 ° 1 0 ′ E。 该县属黄淮海平原东南边缘的 ~1 平原岗岭地 , 地势 西 高 东 低 , 中 西 部 平 原 丘 陵、 起伏 连绵, 东部 地 势 平 坦, 县 域 内 河 流 水 系 发 达, 水库 园地 林 地 等 生 态 用 地 有 较 多 分 布。 伴 随 着 众多,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近年来东海县人口不断增加, 基础设施不断建设 , 经济实力大增 , 通过基本农田建 土地整理等工 程 , 农 业 生 产 条 件 不 断 改 善, 粮食 设、 生产 连 续 7a 增 长 。 作 为 经 济 快 速 发 展 的 典 型 县 , 东海县用地 类 型 多 样 , 主 要 用 地 类 型 耕 地、 建设用 生态用地的比 例 约 为 4 加 之 复 杂 的 地 形, 地、 ∶ 1 ∶ 1, 具有比较强的代表 性 , 因此本研究选取东海县作为 研究区域 。
1 0, 1 1] , 特征以及地块的 粒 度 分 布 来 衡 量 土 地 细 碎 度 [
列土 地 政 策 等 社 会 经 济 原 因
[ 2]
, 我国的土地经营存
在着地块面积狭小 、 形状杂乱 、 相互交错等细碎化问 这在一定程度上 与 国 家 所 倡 导 的 规 模 化 经 营 理 题, 土地细碎化对我国的 念背道而驰 。 不少 研 究 表 明 , 粮食生产 、 土地利用 效 率 以 及 景 观 格 局 等 有 着 不 利 的影响
土地规划 、 农业生产等关注的热点问题 。 国外有关土地细碎化的研究已经有数十年的历 , 史, 其中最早提出 土 地 细 碎 化 的 是 B 他认为土 i n n s 地细碎化是指一个 农 场 由 许 多 分 开 的 、 不相连接的 并且这 些 地 块 散 布 在 一 个 比 较 大 的 范 地块所组成 , 围内
第2 2卷第9期 2 0 1 3年9月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i n t h e Y a n t z e B a s i n g
V o l . 2 2N o . 9 S e t量土地细 碎 度 的 景 观 指 数 有 很 多 , 无法对 因此 , 有学者将与 每一个景观指数都进行详细分析 , 土地细碎 度 关 系 密 切 的 景 观 指 数 列 出 进 行 因 子 分
1 4, 1 5] , 得出一 个 综 合 的 土 地 细 碎 度 指 数 [ 借此来 析,
土地规模经营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 然 而 近 几 十 年 来, 由 于 地 形、 土地数量有限 举措 ,
1] , 性[ 加之人多地少 、 平均主义思想以及推行的一系
土地呈 分 散 、 无 序、 杂 乱 状 态, 难 以 成 片、 集 中、 规模
2] 。 地经营 [
在关 于 土 地 细 碎 度 的 量 化 方 面 , 目前还未有比 较权威和统 一 的 指 标 , 有 学 者 以 农 场 大 小、 地块数 地块平均面积 、 地 块 形 状 特 征、 地块的空间分布 量、
; T i n等
[ 8]
认为土地细碎化是指农户经营至
[ 9]
少一块以上分开 的 地 块 。 在 我 国 , 土地细碎化的提 出相 对 较 晚 , 郭书田 最早指出我国土地有继续细 碎化的趋向 , 但却未对其细加分析 。 一般来讲 , 土地 细碎化是指受人为 或 自 然 条 件 的 影 响 , 农户经营的
县域土地利用细碎度综合度量与空间分异研究
— — — 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
田 兴1, 周生路1* , 吴绍华1, 王晓瑞1, 林 晨2, 周 华1
(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1 0 0 9 3; )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 江苏 南京 2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1 0 0 1 8 摘 要 :土地细碎化是与土地规模经营理念相背离的一种土地 形 态 , 细碎化的土地经营模式会造成土地利用效率 粮食减产以及景观美观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 目前 , 土地细碎化程度的衡 量 多 通 过 细 碎 度 表 征 , 但尚无统一 下降 、 标准 , 且主要针对农用地 。 以江苏东海县为例 , 首先结合景观指数与主成分 分 析 , 分别计算耕地、 基础设施用地、 居 民点用地以及生态用地的细碎度 , 再通过系统聚类 , 分析不同地类细碎度组合 的 地 域 分 异 特 征 。 结 果 显 示 : 不同用 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结果 , 耕地细碎度与居民点细碎度 有 着 较 显 著 的 正 相 关 关 系 , 与生态 地类型的细碎度是自然 、 基础设施用地 细 碎 度 和 居 民 点 细 碎 度 存 在 一 定 的 正 相 关 关 系 , 与生态用地 用地细碎度有着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细碎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 土地细碎度基于不同自然 、 社会经济条件 , 其分 区 也 有 着 特 定 的 区 位 特 征 。 探 讨 不 经济发展以及景观改善等提供科学的引导 。 同用地类型细碎度间的关联性及空间分异特征可以为土地利用 、 关键词 :土地细碎度 ; 景观 ; 主成分分析 ; 聚类分析 ; 空间分异 ( ) 中图分类号 : F 1 2 4 .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8 2 2 7 2 0 1 3 0 9 1 1 4 2 0 7 - - -
第9期
— — 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 田 兴, 等: 县域土地利用细碎度综合度量与空间分异研究— 2 . 2 景观指数选取
1 1 4 3
其格局也受到了 一 定 的 影 响 。 因 此 , 本研究将土地 以江苏省东海县 细碎度这一理念拓 展 到 建 设 用 地 , 为例 , 结合景观分析以及 G 探讨 I S 地 统 计 学 原 理, 建设用地 、 生态用地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 耕地 、 细碎度关联性及空间分异特征 , 为土地利用规划 、 生 景观美化和 经 济 建 设 关 系 协 调 发 展 提 供 理 态保护 、 论与现实依据 。
景观指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概括土地格局的信 息和反映土地空间 配 置 方 面 的 特 征 , 借鉴已有的研
1 1~1 4] , 本 文 从 土 地 的 密 度、 面 积、 形 状、 空间 究成 果 [
分布等方面选取一些常用的景观指数衡量土地细碎 度, 并通 过 F r a s t a t s 3 . 3 软 件 计 算 各 个 景 观 指 数。 g 考虑到不同景观指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共线性 问题 , 因此 , 将选取的各个景观指数进行 P e a r s o n相 关分析后 , 选取相关 系 数 较 低 的 七 景 观 指 数 作 为 衡 量土地细碎度的指标 : ( ) 。PD 是 某 种 用 地 类 型 斑块密度指数 ( 1 PD) 在单位面积上的斑 块 数 量 , 等于景观斑块中斑块数 除以总景观面积 , 可用于衡量该种土地类型的细碎 其值越大 , 细碎度越高 。 度, ( ) 。L 最大 斑 块 指 数 ( 2 L P I) P I等于某一拼块 其值 类型中的最大拼块 占 据 整 个 景 观 面 积 的 比 例 , 确定优势类型 , 可以被纳入细 可以反映景观的模地 , 碎度的衡量中 。 ( ) 。AWMS 面积加权形状指数( 3 AWMS I) I 是度量景 观 空 间 格 局 复 杂 性 的 重 要 指 标 之 一, 地 其实际的可用面积就越 块形状的 复 杂 程 度 越 高, 小, 其对土地利用格局有着较大的影响, 因此也将 面积加权形状指数作为衡量土地细碎 度 的 一 个 重 要指标。 ( ) 。MNN 斑块平均最近 邻 距 离 指 数 ( 4 MNN ) 在拼块级别上等于从拼块到同类型的拼块的最近距 离之和 除 以 具 有 最 近 距 离 的 拼 块 总 数 , 一般来说 反映出同类型拼块间相隔距离远 , 分布 MNN 值大 , 较离散 , 反之 , 说明 同 类 型 拼 块 间 相 距 近 , 呈团聚分 用斑块平均最近 邻 距 离 可 以 很 大 程 度 上 衡 量 土 布, 地的细碎度 。 ( ) 。L 景观分割 指 数 ( 5 L D I) D I 等于1减去斑 块面积除以整个景 观 面 积 的 平 方 和 , 随着组成景观 的焦点 斑 块 数 量 和 大 小 的 减 少 , L D I 逐 渐 增 加, 在衡量土地细 L D I 从斑块大小分布量化土地格局 , 碎度上有一定意义 。 ( ) 。S 景观分离度指数( 6 S P L I T) P L I T 基于 , 累积斑块面积分布 衡 量 景 观 其 值 等 于 景 观 面 积 的 平方除以所有斑块 面 积 的 平 方 和 , 当焦点斑块细分 程度增加时 , 是衡量斑块面积 S P L I T 值 逐 渐 变 大, 分布的一个指标 。 ) 。A ( 聚合度指数( 7 A I) I 指数由同类型斑块 像元间公共边界长度来计算 , 若不存在公共边界 , 则 聚合度最低 , 拼块 分 散 分 布 , 反 之 则 表 示 拼 块 集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