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过程论文建立师生信任感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过程论文建立师生信任感论文
〔摘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建立师生信任感无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可以将师生关系正向推进的过程。师生间一旦建立起牢不可破的信任感,必将会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师生关系;信任感
近年来,师生关系问题在社会问题中不断凸显,矛盾冲突层出不穷,越来越激烈化。学生对教师的警惕性和敏感性提高,不少学生对老师带着抵触心理。
“老师完全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就给我下判断。”
“我不喜欢这门课的老师,所以上课怎么都不听进去,考试老考不好!”
“如果不换老师,我就想换班级!”学生前来心理咨询时,在师生关系上,此类问题非常常见。师生信任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对学科老师的喜恶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科的喜恶:当一个学生喜欢某学科老师,可以间接地提高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兴趣,良好的接纳度使得上这堂课的时候往往更能集中注意力听课,课后也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此学科上。当学生不喜欢某学科老师时,即便这个学科是他(她)喜欢的,上课的时候他(她)也会对老师有排斥心理而无法认真听课,更不用说课后找老师提问。而一个学生如果不喜欢一个老师,就更枉顾信任了。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在教学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个好的呼应,可以给彼此一个滋养和促进作用的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能。
而由于心理课的特殊性,除了需要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更自发地去体验和感悟,还需要学生在课堂过程中,在老师、同学的面前更加开放地去展示自己。在心理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对心理教师的高信任感能给学生带来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后,学生才愿意在老师面前表达更为全面性、多样化、深层次的自己。同时,来自心理教师的信任感还可以满足学生被接纳认可的需要,尤其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反过来说,师生间的信任感也反映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的认可。
所以,心理课的开展过程中,师生间相互的高度信任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在心理课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摸索与尝试,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来建立和巩固师生间的信任感。
一、重视师生信任感建立的场合及氛围
在刚开始接触时,心理教师并不一定要急于用“一对一”的方式来详细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多次团体活动与学生慢慢熟悉。在互动过程中,心理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来吸引学生。尤其在初次见面时,心理教师若以一个良好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根据心理学的“首映效应”,是可以很好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主要的是,在彼此慢慢熟悉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建设一个安全舒适的氛围,为之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心理教师就可以尝试和每个学生“一对一”互动。我喜欢的一种方式是每个学生都有本心理作业本,每节课结束后就会收上来。不管学生在上面写了什么,或认真对待或潦草应付,有的甚至直接在本子上涂鸦,我都会在心理作业本上给予学生真诚的回应。慢慢地,学生对待课堂作业的态度越来越认真。同时,学生也会在作业本上和我分享自己的一些经历,或者提出自己面临的一些疑惑,我也很热于回应他们。一来一往间,信任感逐渐建立起来。
二、真诚、平等地与学生对话
中学的学生,更喜欢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与他人交流。老师若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或者单纯用纪律教条强压,是他们无法接受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也有的老师为了能让学生接纳,展示最好的自己,慎言慎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反而束手束脚,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
事实上,相比一个“完美的老师”,学生们更欢迎一个真实的老师。当我们和学生接触时,总是带着种种情绪,无觉知地跟学生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自然不妥,可强行压抑自己的不良情绪,只展示自己“阳光”“正能量”的一面也是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的。这种无觉知的“正能量”非但不能给学生带来真诚感,长久以往还很容易让教师本身产生耗竭感。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若心理教师能有觉知地觉察自己情绪的变化,真诚且恰当地表达自己对学生某种行为的感受,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确知晓,老师的这种感受是对于他的某種特定行为,而非他自己本身,这样,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会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
三、无差别的对待,做一个良好“容器”
我们常强调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然而老师也是凡人,有自己的基本喜恶。往往在实际教学中,一个愿意和自己亲近,遵守纪律的学生会让老师觉得喜欢,一个对抗自己,不守秩序的学生会让老师头痛。在对待学生时,老师难免会被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情绪思维带走,很难真正做到“公平”和“无差别”。
如果心理教师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尝试有觉知地去分辨“学生带给我的感受”和“我对学生的感受”。学生带给我的感受是来自于他身上的,他的情绪和行为来源于他自己;我对学生的感受是来自于我身上的,我的情绪和行为是因为我的内心。当我们真的分辨清楚了这些时,就不会那么容易被情绪裹挟,对学生的包容性也会变大,从而能更加智慧地应对学生的各种反应。
四、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渊博的学识
在真实的教育过程中,单凭“爱”和“真诚”是无法完全使学生信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那边,决不会背弃你;相反的,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日常生活中和休息的时候是多么可爱,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
想象一下,在课堂上一个心理教师若能将课本理论联系实际生活,旁征博引,同时举手投足充满魅力,言语中将课堂的内容生动有趣地展示出来,这样一个富有学识、极具魅力的老师身上散发出的光彩,怎么能不吸引学生,怎么会不让学生喜欢呢?这样的课堂效果,又怎会无法取得良好成绩呢?
五、有“边界感”的信任
在建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会看到某些老师为了更好地和学生拉近距离而急功近利,不断破例,打破学校纪律的设置。一开始,这样确实能让学生觉得这位老师很亲切、好相处,但这么做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学校的纪律是可以突破的。”当师生间的边界感开始模糊,学生也会试着一次又一次地去突破学校的设置。
所以,我们常说的一切“无条件的接纳和关爱”,都应在遵守学校设置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这样才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