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治理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l 治理心理学是研究治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l 现代治理学愈来愈认识到,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是治理的核心。

l 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治理过程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

1. 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治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个体心理及其活动是治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2. 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阻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所有复杂的治理活动都涉及群体,没有群体成员的协同努力,组织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3. 组织心理:组织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现象。

l 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是治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也是治理心理学教科书的逻辑架构。

l 治理心理学与一般心理学的区不与联系:
1. 区不:一般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治理心理学是研究治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治理心理学要运用一般心理学揭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治理活动中具体化。

2. 联系:一般心理学与治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运用的关系,治理心理学以一般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治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专门规律。

l 治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区不与联系:
1. 区不:把人和机器当成一个人-机系统进行研究,使机器更好地适应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以便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机器的性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是工程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把人与人当成一个人-人系统进行研究,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科学分析,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正确预测人的行为,充分调动的人的积极性和制造性,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是治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而治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

2.联系:工程心理学和治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二者关系极为紧密。

从工程心理学的进展方一直看,必定涉及到治理心理学的研究,治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充。

l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l 治理心理学侧重研究组织治理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而组织行为学侧重研究组织治理过程中的行为因素。

第二节治理心理学的产生与进展
l 治理心理学也可称为组织治理心理学,它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

l 心理学技术名称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斯腾提出的。

l 心理技术学的作用:
心理技术学研究的差不多方向是解决人适应机器的问题。

这些研究已开始涉及治理心理问题,但要紧是解决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问题。

l 霍桑实验的作用:(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同时提醒人们处理治理问题时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因素。

这无疑对治理心理学的形成有专门大的促进作用。

梅奥因为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美国心理学界公认他为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

l “群体动力”理论(“场”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

“群体动力”理论的作用:
“群体动力”理论关于组织治理心理学的形成和进展有专门大的阻碍,特不是关于研究群体行为作出了专门大的贡献。


些研究构成了现代组织治理心理学有关群体行为问题的差不多内容。

l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l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黎维特《治理心理学》的出版,意味了治理心理学作为学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l 当前美国治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1)研究机构不断扩大,专业研究人员迅速增加
(2)研究课题日益广泛、深入
(3)在研究方法上有专门大进展
(4)研究方向逐渐趋于综合化
(5)治理心理学对治理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
(6)治理心理学家对美国的社会福利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l 近20近来我国治理心理学取得的要紧成就:
(1)建立了学术组织和教学的研究机构
(2)翻译和编写了一批治理心理学著作
(3)各治理院校多数开设治理心理学课程,并为企业治理人员举办了各种讲习班
(4)培养出一批专业人员
(5)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
总体看来,我国的治理心理学研究还处在初期时期,带有探究性质。

第三节治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原则
l 治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客观性、联系性和进展性原则。

l 治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要紧有:观看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法。

(1)观看法:定义: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打算地直接观看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

优点:使用方便,所得材料真实。

缺点:只能消极等待有关现象的发生,难以对所得材料进行数量处理,难以确定某种行为现象
的真正缘故。

观看法的特点:观看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打算、有系统进行的。

(2)实验法:定义: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操纵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优点:操纵条件严格,结果精确度高。

缺点:表现在实验室的人为性及对心理现象的过分简化,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3)调查法:定义: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的方法有谈话法和问卷法。

①谈话法是研究者事先拟定一定的问题同被试者进行谈话,以了解其心理状态的方法。

优点:简单易行,便于迅速猎取资料。

缺点: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②欲使谈话有效,须注意三点:1.目的明确,问题易明白
2.讲究方式,操纵进程
3.系统、完整、详尽的记录谈话的内容。

③ 问卷法:问卷法是运用内容明确的问卷量表,让被试者依照个人情况自行选择回答,然后通过分析这些回答来研究被试
者心理状态的方法。

常用的有是非法、选择法和等级排列法三种。

优点:能够在短时刻内取得广泛的材料,且能够对结果进行数量处理。

缺点:所得材料较难进行质量分析,难以把所得结论与被试者的实际行为进行比较。

(4)测验法:定义:测验法是依照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优点:能够在短时刻内了解许多人的一个或多个特点,能从数量上进行比较。

缺点:有专门大的局限性,表现在目前所使用的测量表不够完善,信度和效度系数低。

(5)个案法:也叫案例法,是对某一个体、团体和组织在较长时刻连续进行观看、调查、了解,以便研究其行为变化的方法。

第四节学习治理心理学的意义
l 学习治理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治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
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第二章治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治理学理论
l 学习治理心理学,必须要具有治理学、心理学、人性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l 治理科学的进展,大体经历了古典治理、行为治理和现代治理三个时期。

l 古典治理理论(包括早期治理理论、传统治理理论和科学治理理论)
早期治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亚当。

斯密(劳动分工学讲)和大卫。

李嘉图(劳动价值论)。

传统治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巴贝奇(劳动分工学讲)和艾末生(治理效率十二原则)。

科学治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泰罗、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及美国的古利克和英国的厄威克。

l 行为科学理论:
l 科学治理学派强调严格治理,认为管得严才能出效率。

“行为科学”学派则强调人的行为,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能提高效率。

l 行为科学:所谓行为科学,确实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及其产生的缘故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

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动机、人际关系等。

l 人际关系理论的原则: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的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三条原则:①工人是“社会人”,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舞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②企业中并存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③以通过对职工满足程度的提高来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是衡量领导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标准。

l 行为科学理论的进展要紧集中在人类需要理论、人性治理理论、群体行为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四个方面。

第二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l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l 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映。

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1.认识过程:认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时期。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要紧是通过人的感受、知觉、经历、思维等心理活动来完成的。

2.情感过程: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

按差不多表现形态,可将情感、情绪分为激情、心境和热情三类
按社会性内容,可将情感、情绪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类。

3.意志过程: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特征:人的意志具有以下一些特征:①能够自觉地确立目的②自觉的能动性③意志具有对行为的调节作用④意志具
有对心理调节的作用⑤意志具有坚持的作用
l 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①意志和认识的关系:离开认识过程,就可不能有意志行为;意志离不开认识,也给认识以巨大的阻碍②意志和情感的关系:当某种情感对人的一定行为起推动或支持作用时,情感能够成为意志的动力;当人们在从事他所不愿做的情况时,情感也可能成为意志的阻力。

认识、情感和意志是紧密联系、彼此渗透的。

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粹的、不与任何认识和情感过程相关的意志过程。

l 意志的行为结构:受意志支配和操纵的行为,是意志行为。

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时期。

l 什么缘故讲执行决定需要更大的意志努力:
①执行决定的行为要求巨大的智力和体力,并要忍受由行为和环境带来的种种不愉快体验
②积极而有效的行为,要求克服人的个性原有的思想品质
③执行决定过程中,与既定目的不符的各种动机还可能在思想上重新出现,引诱人的行为脱离预定的轨道
④行动中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主体又可能缺乏应付的现成手段,造成人的行为踌躇或徘徊
⑤在行为没未完成之时,还可能出现新的动机、目的和手段,它们会在心理上同既定目的发生竟争,从而干扰行为的进程。

第三节人性假设理论
l 西方治理心理学中提出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四种与治理有关的人性假设。

l 自我实现:所谓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才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动最大的中意。

l 如何样认识和评价自我实现的人性观:
(1)从理论上来看,自我实现的人性观是错误的。

人既不是天生懒惰的,也不是天生勤奋的,此外,人的进展也不是自然成熟的过程。

(2)在批判这种人性假设的错误观点的同时,还应指出,其中的一些治理措施还有合理之处,也值得借鉴。

第二篇个体心理与治理
第三章个性与治理
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
l 个性定义: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l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过程。

l 个性包含的要紧内容:个性包含了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个性倾向性(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和个性的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l 个性的四个特征: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和倾向性。

l 个体的社会化:所谓个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l 个性的形成的三个过程:①婴儿时期:那个时期的个体要紧受来自家庭为中心的周围环境的阻碍②学生时期:个体进入学校以后,过着以学校为中心的生活,其个性的形成与进展要紧受老师、同学的阻碍③社会时期:个体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以后,随着生活圈子的不断扩大,其个性在获得有机整体性的同时,增添了复杂性。

l 阻碍个性形成的因素:先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文化传统因素、阶级和阶层因素。

l 个性的理论:
(1)特质论:特质论的代表人物有阿尔波特、艾森克和卡特尔。

阿尔波特认为个性必须有能够进行测定的因素,这种因素确实是特性,各种特性组合起来就构成人的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