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陶器的起源与发展

1、陶器的起源

陶器的出现是因为人类有了定居的生活,它的发明与人类发现火无不密切相关。

陶瓷器有人称之为火与土的艺术,最初的制陶大致是用手捏塑或粘贴成型,后来出现了泥条盘筑法,再后来就是轮制成型法、模具法、雕塑法等多种方法。

陶器的发明,巩固了人类的定居的生活,扩大了农业生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陶器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从南至北遍布全国各地。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出土的彩陶、黑陶都非常精致与漂亮。

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也都出土了大量陶器,内容极为丰富与多样。

浙江地区除发现较早的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外,近年来,不同种类的文化遗址不断涌现。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揭开了浙江早期新石器时期文化的原始风貌。

而形成序列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中丰富的陶器制品,呈现出各个时期的文化特色。

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陶器的品种很多,有些已经很精致,胎质坚硬,有仿铜器,也有做成建筑材料等,浙江地区就有发现。

汉代陶俑、铅釉陶等都是当时的常见品种。铅釉陶为低温绿釉,釉中泛着银光。胎与釉结合不太紧密,有脱釉现象。

唐三彩是一种陶器产品,它是唐代厚葬之风的产物。最有特色是它的釉色,主要色彩黄、蓝、紫、褐,烧成后的色调斑斓绚丽。有仕女俑、骑马俑、镇墓兽等大形造型,也有盘、碗、瓶、枕等小件器物。

珐华器是以蓝釉为特色的一种陶瓷品种。它有陶胎和瓷胎二种。明代山西地区出现的珐华器为陶胎。景德镇地区生产的珐华器为瓷胎。

琉璃器主要用于建造楼台亭阁等建筑,它是一种陶器。主要有瓦当、瓦筒等构件。它的釉色主要为黄色、绿色和蓝色。

紫砂是一种无釉细陶,宜兴紫砂器创烧于宋代,明清两代盛行,紫砂产品主要是茶壶,工艺精美。广东石湾和广西钦州也生产紫砂器,其产品地域特色浓郁。

3、陶与瓷的区别

原料的不同,陶器的原料是粘土,瓷器的原料是瓷石、高岭土。

温度的不同,陶器烧成温度在1000°C以下,瓷器的烧成温度在1200°C以上。

陶器有的表面无釉,有的有釉,瓷器表面一般都有釉。

陶器胎质结合不够紧密,有渗水现象。瓷器胎质结合紧密,不渗水。

二、瓷器的起源与发展

瓷器的出现,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新石器时期的陶器,到商周时期出现的原始青瓷,再到成熟青瓷的出现。这些都与我国广大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瓷石、高岭土原料有关。

1、商周至战国

近些年来,在浙江的德清、萧山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及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品种繁多,工艺精美。其中发现有仿制青铜礼器及乐器。在德清地区还发现了烧制原始青瓷的龙窑。

有专家认为,浙江地区出土的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已经非常成熟,应该把青瓷的起源追溯至商周时期。

原始青瓷与之后出现的成熟青瓷,时间上相隔300多年,是二种不同风格的青瓷系列。还有待于我们今后的深入与研究。

2、东汉

东汉晚期,在浙江上虞小仙坛出现了成熟青瓷。经测试,其胎质坚密,烧成温度为1300°C,扣之似金属,釉青色,吸水率极低等特点,完全具备了青瓷的各项特征。

这是1982年版《中国陶瓷史》中的定论。30年来,考古新发现、墓葬出土等实物资料,不断丰富着青瓷的发展历史。

3、三国二晋南北朝

三国、西晋时期的青瓷,以堆塑罐最为著名,上面塑有飞鸟、人物、谷仓等,有人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的欢乐埸面,突出了粮食满仓的主题。

西晋时期出现的鸡首壶,也非常具有代表性,鸡首小尾。东晋时期的鸡首壶,鸡首高昂,鸡尾成把手。南北朝至隋代的鸡首壶,器型更向瘦高型发展。

浙江地区的青瓷窑厂都生产同型的品种。

越窑:

是“越州窑”的简称,隋唐时期属越州。今人将早期越地青瓷统称越窑。

东汉至三国二晋时期,越窑生产主要集中在上虞地区,瓷业生产空前繁荣。像谷仓罐、灶具、鸡舍、猪圈等都是随葬器。

唐宋时期主要集中在余姚、慈溪地区。烧制工艺有了极大的提高,大量使用匣钵窑具,并率先为宫廷开始烧制“贡瓷”,称为“秘色瓷”。

越窑是浙江青瓷的代表,更是中国青瓷的代表。与越窑同时期的还有瓯窑、婺州窑、德清窑等诸多浙江青瓷。

德清窑:

在浙江省的北部地区德清县,以烧造黑瓷而闻名于世。根据近些年来窑址调查及考古发掘证实,德清窑烧制青瓷的数量远远超过黑瓷,且窑址范围很广。

东汉晚期,诞生了成熟青瓷与黑瓷,三国二晋时期,黑釉瓷器成为此时的精典,品种丰富,工艺精湛。

瓯窑:

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古属东瓯,故被称为瓯窑。瓯窑制作陶瓷的历史悠久漫长,以青瓷为主要品种。

它的产品与越窑相似,如釉色、器型、花纹等。与越窑不同的是胎土偏红,釉色偏黄。

由于地域不同,制瓷原料、造型设计、花纹编排等方面,它都显示出自己的理念与特色。婺州窑:

窑址位于浙江金华、衢州地区,烧制青瓷的历史与越窑、瓯窑一样悠久。

婺州窑青瓷比较越窑与瓯窑,胎釉及工艺都略显逊色。胎土淘洗不够精细,胎质较粗。由于胎土中含铁量较高,胎呈深紫色。釉面不够清亮,有脱釉现象。

唐至元代,婺州地区还烧制乳浊釉产品。釉色天青,釉厚滋润,釉里透射出迷幻般的光泽。

4、隋唐五代

隋代湖南湘阴窑:

在今湖南湘阴县,产品以青瓷为主。

胎色灰白,釉面多开片。注重装饰,纹饰以印花为主。用印模印出各种团花、卷叶、几何纹等。

唐五代湘阴隶属岳州,因此称岳州窑。

唐代陶瓷有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广阔局面,代表了当时制瓷业的最高水平。

它是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

唐代器型丰满浑圆,稳重优雅,除青瓷、白瓷外,唐三彩也是陶瓷产品中的重要一支。唐三彩还受到波斯文化的影响。

唐代科学的制瓷工艺流程,如匣钵的使用,窑具的改进等,都使瓷器的质量大大提高。

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滋润似玉。

河北邢窑:

位于今河北邢台内丘县,唐代邢窑白瓷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一向以青瓷为主的局面。

邢窑的历史早于定窑,晚唐五代,邢窑与定窑的白瓷产品相似度很高,容易混淆。

邢窑白瓷有粗细之分,精细白瓷胎骨致密洁白,胎与釉之间有一层护胎釉,釉色滋润且微微闪黄。器型端庄,装饰一般素面无花纹。

邢窑白瓷上有“盈”“刘”“翰林”等字款的器型。

湖南长沙窑:

长沙窑因在铜官镇被发现,又称铜官窑。它始于初唐,兴盛于中晚唐,终于五代。

长沙窑在当时虽然没有越窑、邢窑那样著名,但它的彩绘装饰却非常著名。

胎体较疏松。青釉青中泛黄,釉面呈细小开片纹。特别是壶的造型较为突出,腹体圆浑,短颈,多棱短流,腹部模印人物图案,褐彩点缀。

以釉下彩绘和模印贴花最具特色。贴花的部位多见于壶流下方,彩绘有褐色、绿色等。

安徽寿州窑:

位于安徽淮南市,唐时属寿州故名。创烧于南朝,盛于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记载。

以烧制黄釉为主,釉面常有小开片纹。大多施化装土,有剥釉现象。

常用装饰技艺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

品种以生活用品为主,产品较为粗糙。

5、宋代

宋朝制瓷工艺进入了非常繁荣时期,全国各地窑址众多。其产品丰富多彩,各具魅力。

宋汝窑、官窑、钧窑、定窑等,为皇家烧制御用瓷器,其品质无与伦比。

宋人追求釉色之美,器型之美,将美学的意境发挥到了极致。

器型古朴深沉,素雅简洁。

装饰有刻花、印花、剔花、贴花、镂花等。

北宋汝窑:

因产河南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近年考古发现有宝丰窑与汝州窑。胎体较薄,呈香灰色。釉色有天青、天蓝、月白等,有开片纹,釉质滋润如玉。

烧制工艺精细,底部分垫圈支烧和裹底支烧。

品种有仿铜器,也有陈设器和生活用器。

河北定窑:

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唐宋时期属定州,因而得名。

晚唐五代开始大量烧制白瓷,北宋晚期至金代进入鼎盛时期,元代走向衰落。

定窑白瓷最为著名,主要有刻花、印花装饰。采用覆烧工艺,碗有芒口,多有金银包口。釉色白中闪青,釉层较薄,釉面常见“泪痕”。

除白瓷外,还烧制黑釉、绿釉、紫釉。曾经为宫廷烧制过瓷器。

陕西耀州窑:

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保镇,唐宋时属耀州治,故名。唐开始烧制瓷器,至宋为鼎盛时期,元代走向末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